燃烧发动机、热气或燃烧生成物的发动机装置

  • 化油器防尘结构
    化油器防尘结构

    本发明属于化油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化油器防尘结构,包括化油器本体和防尘组件,化油器本体上设有阶梯状的透气孔,透气孔包括有大孔和小孔,化油器本体上开设有与透气孔连通的卡槽组,防尘组件卡接在卡槽组内,卡槽组包括开设在透气孔左右两侧壁上的滑槽,滑槽与大孔连通。本发明方便对透气孔内的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进行拆卸,方便对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进行清理,能够提高对第一滤波和第二滤板的清洗效率;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从透气孔内拆卸下来后,在第一磁铁限位块和第二磁铁限位块对第一滤板的磁力吸附作用下,第一滤板、第二滤板和连接板能够保持稳定状态,方便将第一滤板、第二滤板和连接板安装到透气孔中。

    2024-05-16
  • 缸套及缸套冷却结构
    缸套及缸套冷却结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缸套及缸套冷却结构,缸套冷却结构包括:柴油机的机体和设于机体上的缸套,缸套呈阶梯状,且缸套上部外周面直径大于下部外周面直径,缸套的上端面周向均布有多个延伸至阶梯面的冷却水孔,缸套的阶梯面支撑于机体上,机体设有冷却进水腔,缸套和机体之间设有缸套冷却水路,缸套冷却水路的下端与冷却进水腔连通,缸套冷却水路的上端与冷却水孔的下端连接。本申请去掉水套,加大缸套的壁厚,壁厚的加大,使缸套的刚性得到保证,柴油机工作时,缸套的振动和形变较小,从而有效解决了穴蚀问题。另外,冷却水在冷却水孔中流动时冷却缸套,降低了缸套的温度,对缸套高热负荷的上部冷却效果好,提高了缸套的冷却效率。

    2024-05-16
  • 发动机运行管理方法、系统及介质
    发动机运行管理方法、系统及介质

    本申请提供一种发动机运行管理方法、系统及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发动机的运行参数,并根据运行参数,确定发动机是否满足双燃料模式的运行条件;若不满足双燃料模式的运行条件,则确定发动机的当前运行模式是否为双燃料模式,如果当前运行模式是双燃料模式,则将发动机的运行模式切换为纯柴油模式;若满足双燃料模式的运行条件,则确定发动机的当前运行模式是否为双燃料模式,如果当前运行模式不是双燃料模式,则将发动机的运行模式切换为双燃料模式。本申请的方法,能够避免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燃烧异常,提高了发动机运行的安全性。

    2024-05-16
  • 一种缸内制动功率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一种缸内制动功率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提供一种缸内制动功率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柴油发动机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第一时段的缸内制动的第一需求功率,以及柴油发动机的第一状态信息,通过预存的万有特性曲线,得到第一时段的需求进气压力、第一开度和第二开度;将进气节流阀的开度调整为第一开度,并将增压器放气阀的开度调整为第二开度,得到柴油发动机的第一实际进气压力;根据第一实际进气压力与需求进气压力之间的压力偏差,将增压器放气阀的开度调整为第三开度,得到柴油发动机的第二实际进气压力。本申请的方法,解决了缸内制动功率调整范围较小,调整精度较低,导致缸内制动功率过大或过小,影响行车安全的问题。

    2024-05-16
  • 一种燃气轮机排气管盖启闭装置连接结构
    一种燃气轮机排气管盖启闭装置连接结构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气轮机排气管盖启闭装置连接结构,属于船舶结构设计领域,其包括环形框架、安装基座、以及支撑结构,可在一部分固定、一部分可活动的燃气轮机舱艉端壁上实现排气管盖启闭装置的安装。通过该发明可有效解决在上半部分活动、下半部分空间有限的动力舱艉端壁上排气管盖启闭装置连接结构的设计难题,确保燃气轮机排气管盖启闭装置连接结构端部与机舱尾端壁有效连接,可承受启闭载荷并保证足够的刚度。同时可拆卸设计不影响排气管的安装维修时的装卸操作。

    2024-05-15
  • 面向可视化试验的宽压力范围氨燃料供给系统及其供给方法
    面向可视化试验的宽压力范围氨燃料供给系统及其供给方法

    面向可视化试验的宽压力范围氨燃料供给系统及其供给方法,涉及船舶零碳节能减排技术领域。解决氨燃料在发动机上的应用需要高的燃烧条件而进行的高/低压氨燃料喷雾及燃烧研究的问题。系统采用低压气相氨燃料供给通路输送氨燃料给氨燃料喷射模块,还通过加压供给通路将氨燃料加压后输送给氨燃料喷射模块;还将氨燃料输送给高压液氨供给子模块;高压液氨供给子模块将氨燃料加压处理后输送给氨燃料喷射模块;氨燃料喷射模将氨燃料输送给综合测控模块;综合测控模块进行试验;管路清洁模块用于清洁管路中的废弃氨燃料并输送给废弃燃料处理模块进行处理;本发明适用于零碳燃料喷雾燃烧领域的研究。

    2024-05-15
  • 一种用于大缸径发动机的气缸超压报警装置
    一种用于大缸径发动机的气缸超压报警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大缸径发动机的气缸超压报警装置,涉及发动机的领域,其包括气缸报警阀,气缸报警阀设有可沿气缸报警阀内壁竖向滑移的滑阀阀芯,滑阀阀芯将气缸报警阀内部分隔为两个不相通的上空间和下空间;气缸报警阀在滑阀阀芯底部正下方设有可供燃烧室混合气流入的孔,当滑阀阀芯位于最低位时抵接该孔以阻碍燃烧室混合气流入;气缸报警阀在上空间内竖向设有弹簧,弹簧底部抵接滑阀阀芯;气缸报警阀外侧壁开设有通向下空间的喇叭孔,气缸报警阀的顶部开设有通向上空间的呼吸平衡孔。本发明为可安装在大缸径发动机的气缸盖上的一套用于气缸超压报警的简易装置。

    2024-05-15
  • 一种起动机过热保护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汽车
    一种起动机过热保护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汽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起动机过热保护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汽车,当接收到车辆启动信号后,确定起动机平均启动电流和累计启动时间,并基于起动机平均启动电流确定起动机过热时长限值,当车辆的累计启动时间超过起动机过热时长限值时,表明起动机熔断片即将出现损坏,此时控制起动机停止启动。因此,本发明有效避免了起动机熔断片损坏情况的出现,保证了起动机的正常运行。

    2024-05-15
  • 船舶氨燃料供给及尾气处理系统
    船舶氨燃料供给及尾气处理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船舶氨燃料供给及尾气处理系统,包括氨燃料供应单元、尾气处理单元、以液氨作为燃料的氨燃料主机、以燃油作为燃料的燃油设备以及SCR脱硝装置;所述氨燃料供应单元包括液氨储罐、低压供应泵、缓冲罐、高压泵和加热装置,所述尾气处理单元包括淡水供应装置、氨水罐、氨水泵、吸收塔、排液管路、预处理塔和海水供应装置。该船舶氨燃料供给及尾气处理系统,能够同时对液氨储罐中的BOG气体及氨燃料主机和燃油设备的尾气进行处理,不仅能够实现尾气中CO2的近零排放,而且能够实现BOG气体和CO2的回收再利用,提高经济效益。

    2024-05-15
  • 配备有包括至少一个可充气屏障的反推装置的飞行器推进组件及包括其的飞行器
    配备有包括至少一个可充气屏障的反推装置的飞行器推进组件及包括其的飞行器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备有推力反向器装置(60)的飞行器推进组件,其包括:‑至少一个侧开口(64),其穿过推进组件的发动机舱(48),其被构造为能够处于打开状态或关闭状态;‑至少一个可充气的屏障(66),其被构造成处于已泄气状态和充气状态,在已泄气状态下,屏障(66)不突出至引导空气流(52)的环形管道(50)中,而在充气状态下,基本刚性或半刚性的屏障(66)展开并延伸穿过环形管道(50)以使空气流(52)的至少一部分沿朝向侧开口(64)的方向偏转;‑至少一个供应系统(98),其被构造为能够对可充气的屏障(66)供应流体。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至少一个这种推进组件的飞行器。

    2024-05-13
  • 一种用于管道燃气轮机喷雾冷却系统的稳流装置
    一种用于管道燃气轮机喷雾冷却系统的稳流装置

    本发明涉及燃气轮机喷雾蒸发冷却降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管道燃气轮机喷雾冷却系统的稳流装置,泵站的与所述进水管线连接,所述进水管线通过中间管线分别与多个所述出水管线连接,中间管线和每个出水管线分别通过电磁阀连接,所述进水管线依次连接稳流装置进口阀组、稳流蓄能器组、稳流装置出口阀组,所述稳流装置出口阀组的多个输出端口分别通过所述出水管线连接设置在燃气轮机进气道内喷雾矩阵,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泵站以及所述稳流蓄能器组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气象站连接。本发明能够吸收泵产生的脉动,使喷雾蒸发冷却系统喷水量、压力更加稳定,避免了由于喷雾蒸发冷却系统的不稳定而造成燃机控制系统的不稳定。

    2024-05-13
  • 一种用于甲醇发动机冷启动装置及方法
    一种用于甲醇发动机冷启动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甲醇发动机冷启动装置,包括发动机,发动机内设有火花塞,火花塞连接有ECU电控单元,发动机的一侧设有进气歧管,进气歧管的输入端连接有节气门,发动机的另一侧连接有排气歧管,发动机连接有燃料供给系统,燃料供给系统包括甲醇箱,甲醇箱的输出端连接有反应装置和甲醇共轨,反应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有二甲醚储存罐,二甲醚储存罐的输出端连接有稳压阀,稳压阀连接有二甲醚共轨,二甲醚共轨的输出端连接有若干二甲醚喷嘴,甲醇共轨的输出端连接有若干甲醇喷嘴,排气歧管的输出端连接有排气管,排气管的一侧连接有预热组件,预热组件的另一侧与反应装置相连接。

    2024-05-13
  • 包括用于启动燃气涡轮发动机的电机的推进系统
    包括用于启动燃气涡轮发动机的电机的推进系统

    一种燃气涡轮发动机包括:涡轮机,该涡轮机包括绕中心轴线旋转的低压(LP)线轴和高压(HP)线轴;电动马达,该电动马达机械地联接到LP线轴,用于选择性地旋转LP线轴;启动机组件,该启动机组件机械地联接到HP线轴,用于选择性地旋转HP线轴;和控制器,该控制器与电动马达和启动机组件可操作地通信,控制器被配置为在发动机启动期间操作电动马达以旋转LP线轴并操作启动机组件以旋转HP线轴。

    2024-05-13
  • 一种适用于氨柴大缸径发动机的燃烧系统及控制方法
    一种适用于氨柴大缸径发动机的燃烧系统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氨柴大缸径发动机的燃烧系统,包括发动机、预燃室子系统、燃料供给子系统和电控子系统;预燃室子系统的预燃室主体内为犁形结构,其左上侧安装有高压双直喷喷射器;燃料供给子系统包括氨罐、柴油箱和进气道氨喷射器,氨罐的两条供氨管路,一条连接至高压双直喷喷射器的液氨通道;另一条连接至进气道氨喷射器;柴油管路连接至高压双直喷喷射器的柴油通道;电控子系统包括均与ECU单元相连的温度传感器、电热塞、高压双直喷喷射器和进气道氨喷射器。ECU单元依据发动机油门开度调节进气道氨喷射器的喷射策略;依据预燃室温度控制所述高压双直喷喷射器的液氨和柴油喷射策略和所述电热塞的加热开关调控预燃室的温度和燃烧模式。

    2024-05-13
  • 面向连续可变气门正时相位器的发动机充气效率计算方法
    面向连续可变气门正时相位器的发动机充气效率计算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连续可变气门正时相位器的发动机充气效率计算方法,包括:获取进气时的VVT相位角度检测值并匹配预先划分好的进气时的VVT相位角度离散值;获取发动机负载信息,基于所述发动机负载信息和所述进气时的VVT相位角度离散值,利用预先构建好的负载‑系数映射关系,匹配用于计算发动机充气效率的拟合系数,其中,所述发动机负载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发动机负载指标;获取排气时的VVT相位角度检测值,基于所述拟合系数以及所述排气时的VVT相位角度检测值计算发动机充气效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不同VVT相位角度下的实际进气量的精确计算,从而达到准确实际喷油量并实现降低油耗和降低发动机原始排放的目的。

    2024-05-12
  • 一种调整空车状态下加电时间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一种调整空车状态下加电时间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整空车状态下加电时间的控制方法、装置和设备,通过判断空车状态下发动机的转速是否在预设定波动范围内,来判定是否进行加电时间调节;若在范围内,进入加电时间调节模式,若不在范围内,退出加电时间调节模式;进入加电时间调节模式后,得到调整系数λ,根据调整系数λ,修正对应的加电时间Te;再获取空车状态下发动机的转速,如果转速波动符合规定,退出加电时间调节模式,否则再调节。可见,本发明是对已具有标定加电时间map中的加电时间进行调节和修正,并通过不断地采集实时转速,来反馈加电时间调整情况,使其与柴油机实际需要相匹配,保证柴油机怠速工况下稳定运行,改善了在空车状态下转速波动大的问题。

    2024-05-12
  • 一种热效率控制系统及车辆
    一种热效率控制系统及车辆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效率控制系统及车辆。系统应用于V型发动机,V型发动机包括第一气缸模组以及第二气缸模组,系统包括:废气再循环EGR模组、第一进气模组及第二进气模组,EGR模组包括三通路出气管、第一取气管、第二取气管及EGR阀;第一气缸模组及第二气缸模组分别与第一进气模组及第二进气模组的第一端连接;EGR阀分别与三通路出气管的第一通路、第一取气管的第一端连接及第二取气管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取气管的第二端及第二取气管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进气模组及第二进气模组的出气端连接;第二通路与第一进气模组的进气端与连接,第三通路与第二进气模组的进气端连接。结构紧凑,路径最短,有效降低沿程损失,进而提高热效率。

    2024-05-12
  • 模块化燃油滤清装置及车辆
    模块化燃油滤清装置及车辆

    本申请涉及一种模块化燃油滤清装置及车辆,燃油滤清装置包括:壳体,设有进油口、出油口、中间出油口以及容纳腔,进油口、出油口和中间出油口均与容纳腔连通;燃油泵,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壳体周侧,燃油泵设有吸油口和排油口,吸油口与所述中间出油口连接,排油口与所述出油口连接;及滤芯组件,设于容纳腔中,滤芯组件的至少部分位于进油口和中间出油口之间,以使经过滤芯组件的燃油从吸油口进入所述燃油泵。本申请实现燃油泵的外置,增加更换滤芯的便利性,且简化了滤清装置内部结构,发生故障时更容易判断其故障点,提高了维护和维修的便利性;燃油泵可以根据客户需求,选择性地加装,使得滤清装置的适用性广,降低了其使用成本。

    2024-05-12
  • 一种双循环燃油恒温过滤系统
    一种双循环燃油恒温过滤系统

    本发明涉及柴油发动机热交换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循环燃油恒温过滤系统,包括发动机、油箱、水箱、燃油滤清器,还包括控制器、燃油滤清器加热底座、油路组件一和油路组件二,所述燃油滤清器的上部与燃油滤清器加热底座连接,所述油路组件一与燃油滤清器、燃油滤清器加热底座组和油箱组成第一循环系统,所述油路组件二与燃油滤清器、燃油滤清器加热底座和水箱组成第二循环系统,本发明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循环系统和第二循环系统的切换来配合发动机的不同工况,从而实现对燃油进行加热的功能。

    2024-05-12
  • 一种燃料贮箱压力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一种燃料贮箱压力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燃料贮箱压力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涉及火箭电气系统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若贮箱压力变换器连接的某个传感器出现故障或者损坏,导致火箭控制系统无法接收贮箱压力的问题。该燃料贮箱压力控制系统包括贮箱压力感应组件、压力变换器、箭上测量系统以及用于箭上控制系统,压力变换器包括模拟量调理模块和模数转换模块,贮箱压力感应组件分别与模拟量调理模块和模数转换模块信号连接,模拟量调理模块与箭上测量系统信号连接,模数转换模块与箭上控制系统信号连接。该控制方法应用该控制系统。本发明提供的燃料贮箱压力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用于将贮箱压力信号直接发送给箭上控制系统,减少信号传输的中间环节,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2024-05-12
  • 用于车辆的氢燃料内燃机氢气喷射及燃烧控制的控制系统
    用于车辆的氢燃料内燃机氢气喷射及燃烧控制的控制系统

    本发明提供用于车辆的氢燃料内燃机氢气喷射及燃烧控制的控制系统及方法,其中,系统包括:当前燃烧情况获取子系统,用于获取当前氢气喷射及燃烧情况;所需动力输出获取子系统,用于获取所需动力输出;电子控制参数确定子系统,用于根据当前氢气喷射及燃烧情况、所需动力输出和电子控制参数确定模型,获取电子控制参数;电子控制子系统,用于根据电子控制参数,进行相应控制;故障检测子系统,用于对氢燃料内燃机进行故障检测。本发明的用于车辆的氢燃料内燃机氢气喷射及燃烧控制的控制系统及方法,根据引入的电子控制参数确定模型获取的电子控制参数,对氢燃料内燃机进行电子控制,氢气喷射控制更精确,进而提高了内燃机的动力和响应速度。

    2024-05-11
  • 废气再循环阀和发动机
    废气再循环阀和发动机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废气再循环阀和发动机,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废气再循环阀包括阀壳体、导向套、阀杆、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导向套、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固定于阀壳体的内部,并环套阀杆,且与阀杆滑动连接。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依次位于导向套靠近排气歧管的一端。阀壳体具有防气通道,第一密封圈具有贯穿侧壁的缺口,防气通道的一端与缺口连通,另一端与阀壳体的外部连通。因此即使阀壳体被废气腐蚀后会产生粉末,粉末也不易进入导向套和阀杆之间,从而使得阀杆的滑动阻力较小。若有废气穿过第二密封圈,也能通过缺口和防气通道排至阀壳体的外部,从而避免废气进入导向套,避免因废气中的杂质留在导向套中而增大阀杆的运动阻力。

    2024-05-11
  • 一种车辆启动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一种车辆启动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启动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在接收到发动机启动信号后,开启目标阀门,所述目标阀门用于将所述发动机对应的补油泵的压力油泄回变速箱;获取所述发动机运行信息,在确定所述运行信息满足第一条件时,关闭所述目标阀门;检测所述发动机对应的泵口压力,在确定所述泵口压力不小于压力阈值时,整车启动。通过增加目标阀门,根据车辆实际启动状态,控制阀门开启或者关闭,从而达到启动期间短时间内将HMCVT系统压力卸掉的目的,有效提升了车辆启动成功率。

    2024-05-10
  • 用于动力装置的燃料系统
    用于动力装置的燃料系统

    一种用于向动力装置供应气体燃料的燃料系统,所述燃料系统包括:储罐阵列,所述储罐阵列包括至少第一储罐(12)和第二储罐(14),每个储罐被配置成接收加压气体燃料以供应到所述动力装置;以及辅助控制流体输送系统。所述辅助控制流体输送系统包括:辅助控制流体的储存器(46);辅助控制流体管道(50,52),所述辅助控制流体管道(50,52)被配置成能够将所述辅助控制流体供应到所述储罐阵列,以便使保持在所述储罐阵列(12,14)中的气体燃料排出并且使所述辅助控制流体能够从所述储罐阵列返回;以及阀装置(54,56,58,60),所述阀装置能操作成分别控制辅助控制流体到所述储罐阵列(12,14)的供应和从所述储罐阵列(12,14)的返回,以便控制气体燃料的排放。所述阀装置包括控制阀装置(64),所述控制阀装置能操作成关闭来自所述辅助控制流体管道(50,52)的辅助控制流体的所述储存器(46),以使得所述辅助控制流体能够在所述第一储罐(12)和所述第二储罐(14)之间传送而不重新进入所述储存器(46)。所述第一储罐(12)和所述第二储罐(14)中的每一者都包括分离元件(40,42)以将所述辅助控制流体与相应储罐内的气体燃料分离。

    2024-05-10
  • 柴油机大比例燃烧甲醇的方法
    柴油机大比例燃烧甲醇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柴油机大比例燃烧甲醇的方法,涉及柴油机大比例燃烧甲醇领域,包括以下操作步骤:冷空气通过冷空气进气管进入至金属外壳的内腔中,此时由发动机排气接入管进入的气体会通过其自身热量对安装在金属外壳处的金属管进行加热,冷空气进入金属外壳的内腔后被金属管加热,形成热空气后接入至发动机的进气管,将甲醇通过甲醇喷嘴喷至金属外壳内腔中的金属管,此时甲醇即可完成气化处理。本发明所述的柴油机大比例燃烧甲醇的方法,此方法可以解决大比例甲醇燃烧的问题,能通过加热进气和甲醇气化,使得甲醇和柴油的比例高达85%:15%,在进行使用时,不会出现发动机熄火的现象发生,通过大幅度提高甲醇的比例,能有效减少使用成本。

    2024-05-10
  • 一种用于燃油发动机的节能减排氢氧助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一种用于燃油发动机的节能减排氢氧助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涉及氢氧助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燃油发动机的节能减排氢氧助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燃油发动机,燃油发动机的一侧连通有连接管,连接管远离燃油发动机的一端连通有氢氧助动壳,氢氧助动壳的外壁套设并固定连接有保护架,将氢氧两种气体通过氢氧管排入到氢氧助动壳的内部,气压使弧形扇进行转动,弧形扇带动转动套进行转动,当气体通过第一锥形孔的设置进入到装置内部,受到第一锥形孔的热力学设计,气流从大孔处进入到小孔在向外排出,可以将气体进行初步降温,且转动套带动连接杆进行转动,连接杆带动清理毛刷进行转动,有效的防止了气体中掺杂的颗粒物对第一锥形孔造成堵塞现象,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

    2024-05-10
  • 一种汽车发动机用自清洁空气滤清器
    一种汽车发动机用自清洁空气滤清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发动机用自清洁空气滤清器,涉及车用滤清器技术领域,其包括盖帽、滤芯、底座,所述盖帽和底座分别设于滤芯的上方和下方,所述盖帽上设有进气孔,所述底座设有与发动机相连的出气口,所述盖帽内设有活塞瓣,所述活塞瓣与盖帽下端之间设有调节弹簧,所述滤芯外沿设有清洁装置,所述滤芯内设有传动结构,所述活塞瓣上下运动经传动结构进行传动,从而能带动清洁装置沿滤芯外沿旋转并上下运动。本发明无需外部的电源控制或信号控制即可启动清洁装置进行自清洁,当发生电路故障时仍能运行,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成本低等优点,有效提高滤清器的使用寿命。

    2024-05-09
  • 一种发动机进气与换热一体化结构
    一种发动机进气与换热一体化结构

    本发明属于组合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进气与换热的结构。一种发动机进气与换热一体化结构,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导流锥以及预冷器,导流锥为锥形结构,预冷器为锥台结构;导流锥的小端与预冷器平面端对接形成一体结构;导流锥内部空腔为冷却介质进气汇集腔,预冷器内部沿周向均匀间隔分布有多个表面分布有气孔冷却介质出气集管和多个表面分布有气孔冷却介质进气集管;冷却介质进气管路与冷却介质进气汇集腔连通;各冷却介质进气集管一端与冷却介质进气汇集腔连通;预冷器的底部设有环状的冷却介质出气集气腔,各冷却介质出气集管一端与冷却介质出气集气腔连通;冷却介质出气集气腔上设置有冷却介质出气管路。

    2024-05-09
  • 一种燃机进气系统加热装置
    一种燃机进气系统加热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机进气系统加热装置,涉及燃机进气技术领域,包括燃机进气单元,所述燃机进气单元包括燃机进气输送管道和连接在燃机进气输送管道一侧的进气处理组件;安装单元,所述安装单元包括固定座和连接在固定座一侧的安装组件;所述进气处理组件包括进气安装外壳和设置在进气安装外壳一侧的进气隔离网,所述进气安装外壳的内部安装有进气加热组件;所述进气加热组件包括热源进口和连接在热源进口一端的换热管道,所述换热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有热源出口;所述安装座的内部安装有调节螺杆,所述中间传动件的一端连接有固定安装件;解决了现有进气加热结构的安装过程较为繁琐,操作时不够快捷,导致安装较为困难且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

    2024-05-09
  • 钻井泵缸套冷却方法
    钻井泵缸套冷却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钻井泵缸套冷却方法,在钻井泵缸套外套与内套之间嵌设流体通道,使流体通道沿轴向缠绕内套,流体通道两端为入水口和出水口,使入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进水管和喷淋管连接,将进水管与外套固定,使喷淋管的喷头朝向内套内腔,向进水管中中持续的注入冷却水。本发明可实施性高,在钻井泵工作中可以大限度、近距离让冷却水与发热的内套接触,让热量最大限度地被流动的冷却水带走,实施简单、无需增加过多设备和零件,可靠性高,效果显著。双螺旋结构的流道制造加工简单,可采用多种工艺方法得到。该冷却方法实施后可有效冷却缸套和活塞,相比传统方法可提高产品寿命,降低维修成本和减少停工时间。

    2024-05-09
  • 用于供应飞机涡轮机械的燃料调节的系统、飞机及其使用方法
    用于供应飞机涡轮机械的燃料调节的系统、飞机及其使用方法

    一种用于燃料调节的系统(SC),该系统配置为基于来自低温罐(R1)的燃料(Q)供应主涡轮机械(T),该系统包括配置为以预定恒速运行的泵(1)、至少一个热交换器(3)、用于为主涡轮机械(T)供应燃料流(Q)的供给部件(6)、至少一个缓冲罐(4)、用于控制至缓冲罐(4)的燃料的供应量的第一阀门(V1)、用于控制燃料流(Q)的分配量的第二阀门(V2)和调节装置(5),当泵(1)以预定恒速运行时,供给部件(6)配置为提供额定流量,当设定流量高于额定流量时,调节装置(5)配置为打开第二阀门(V2)。

    2024-05-09
  • 高品位燃料携同核能联合循环动力装置
    高品位燃料携同核能联合循环动力装置

    本发明提供高品位燃料携同核能联合循环动力装置,属于能源与动力技术领域。外部有空气通道经第二压缩机和核反应堆与燃烧室连通,外部有高品位燃料通道与燃烧室连通,燃烧室还有燃气通道经燃气轮机和高温热交换器与外部连通,冷凝器有冷凝液管路经升压泵与蒸发器连通之后蒸发器再有蒸汽通道与高温热交换器连通,压缩机有蒸汽通道与高温热交换器连通,高温热交换器还有蒸汽通道与汽轮机连通,汽轮机还有低压蒸汽通道与蒸发器连通之后分成两路一一第一路与压缩机连通和第二路与冷凝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汽轮机连接压缩机并传输动力,燃气轮机连接第二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高品位燃料携同核能联合循环动力装置。

    2024-05-09
  • 多热源直燃型能源携同热动循环装置
    多热源直燃型能源携同热动循环装置

    本发明提供直燃型能源携同热动循环装置,属于热力学与热动技术领域。外部有空气通道与压缩机连通,压缩机还有空气通道经热源热交换器与第二压缩机连通,第二压缩机还有空气通道经太阳能集热系统与燃烧室连通,外部有燃料通道与燃烧室连通,燃烧室还有燃气通道与燃气轮机连通,燃气轮机还有燃气通道与外部连通;热源热交换器还有热源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燃气轮机连接压缩机和第二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多热源直燃型能源携同热动循环装置。

    2024-05-08
  • 用于运行火花点火式内燃发动机的方法和用于实施该方法的控制器
    用于运行火花点火式内燃发动机的方法和用于实施该方法的控制器

    一种用于运行火花点火式内燃发动机的方法,其中内燃发动机使用氢气作为燃料来运行,λ注入值是基于要供应至内燃发动机的燃烧室的注入燃料量(Finjection)和待从内燃发动机外部供应至燃烧室的空气量(L)来指示混合物的组成的值,其中,注入燃料量(Finjection)至少在一些范围内独立于λ目标值而确定。为了确保氢气发动机的充分运行,至少在一些范围内,至少基于空气量(L)来确定注入燃料量(Finjection)。

    2024-05-08
  • 被配置成用于流体分配和绝缘体的捕获的进气歧管盖
    被配置成用于流体分配和绝缘体的捕获的进气歧管盖

    一种用于发动机的进气系统包括:进气歧管,所述进气歧管包括多个端口;在所述多个端口上方安装到所述进气歧管的盖;由所述盖限定的流体分配轨道,所述流体分配轨道包括通过所述进气歧管的所述多个端口与所述进气歧管的内部处于流体连通的多个开口;以及所述盖与所述进气歧管之间的阻尼材料,所述阻尼材料被配置成阻尼噪声、振动和声振粗糙度中的至少一者。

    2024-05-07
  • 一种涡轮基连续旋转爆震组合发动机的引气装置及其设计方法
    一种涡轮基连续旋转爆震组合发动机的引气装置及其设计方法

    本发明属于组合发动机领域,涉及一种涡轮基连续旋转爆震组合发动机的引气装置及其设计方法。引气装置包括引气座、引气管、集气腔和集气腔出口,引气座位于涡喷发动机外壳外部、扩压器后,且位于火焰筒前壁前或后,固定于涡喷发动机外壳上;集气腔位于涡喷发动机外壳外部且包围发动机外壳,集气腔出口位于集气腔后部,两者相连接后整体套在发动机外壳上;引气管一端连接引气座,另一端通过法兰盘连接集气腔前部。采用本发明设计方法设计的基于60公斤级推力涡轮发动机引气装置,引气流量达到发动机最大空气流量的31.8%,并且涡轮发动机能可靠稳定工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4-05-07
  • 一种可替换燃料式甲醇发动机冷启动装置
    一种可替换燃料式甲醇发动机冷启动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替换燃料式甲醇发动机冷启动装置,包括与甲醇式燃料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的电控喷嘴;可拆卸连接于电控喷嘴的下方的可替换式燃料罐,在可替换式燃料罐的燃料出口处密封固定设置有按压开启式燃气阀门,且出口与按压开启式燃气阀门的底端密封连接,可替换式燃料罐在自然状态下燃料出口处于密封状态,在按压开启式燃气阀门受到压力时燃料从可替换式燃料罐自动喷出;在发动机冷启动时,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控制电控喷嘴沿着按压开启式燃气阀门受力喷出的方向往复移动,实现可替换式燃料罐内的燃料喷出与停止,当可替换式燃料罐内的燃料使用完后,更换可替换式燃料罐即可完成燃料的补充。已更换燃料,易启动,低成本。

    2024-05-07
  • 用于控制隔离阀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用于控制隔离阀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本申请的实施例揭示了一种用于控制隔离阀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隔离阀与隔离阀控制器电连接;隔离阀包括:内置有用于检测阀芯的位置传感器的电机、壳体和阀芯;壳体设置有与车辆的油箱连通的第一端口和与炭罐连通的第二端口;电机和阀芯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内;电机用于驱动阀芯旋转;该方法包括:响应于预设的加油信息,获取隔离阀控制器发送的通过位置传感器检测获得的第一当前位置;根据第一当前位置和预设的目标加油位置控制电机驱动阀芯旋转至目标加油位置;在接收到隔离阀控制器反馈的与目标加油位置相同的第二当前位置的情况下,执行加油程序。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在减少电耗的同时,减少加油过程中的故障。

    2024-05-06
  • 一种宽工作范围可调的S弯隐身喷管
    一种宽工作范围可调的S弯隐身喷管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排气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宽工作范围可调的S弯隐身喷管,包括可调壁面、固定基座、喷管前段管道和铰链,所述可调壁面通过铰链连接在喷管前段管道上,所述固定基座与喷管前段管道固连。本发明中,根据带加力燃烧室航空发动机加力接通与否、喷管可用落压比超临界与否来调节喷管的流通面积及喉道位置来保证发动机全工况范围的正常工作,本发明的使用,可以使得S弯隐身喷管技术应用到加力燃烧室航空发动机上、应用到宽速域超音速战机上,实现S弯隐身喷管在先进战斗机上的应用突破。

    2024-05-06
  • 一种废气再循环阀及其加工装置
    一种废气再循环阀及其加工装置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废气再循环阀及其加工装置,循环阀本体、废气进气管和废气循环管,还包括降温装置,其包括降温罩、进水管和排水管,降温罩套设在废气循环管外侧,水流从进水管进入降温罩内腔,从排水管排出,废气循环管包括一对端板,分别安装在降温罩两端;若干导热管,间隔设置在一对端板之间,两端贯通,各导热管的一端均连通循环阀本体内腔,降温罩内壁与各导热管外壁之间形成换热腔,高温废气经过废气循环管内的各导热管内腔,水流从进水管进入换热腔,经过各导热管表面时对流经各导热管内腔的高温废气进行降温,使高温废气得到有效降温。

    2024-05-05
  • 油轨喷油器总成和车辆
    油轨喷油器总成和车辆

    本公开是一种油轨喷油器总成和车辆,属于车辆技术领域。油轨喷油器总成包括油轨、多个加热组件、多个喷油器和多个气缸,油轨具有管状结构,加热组件与油轨相连通,每两个喷油器与同一个加热组件相连通,气缸的内部具有腔体,与同一加热组件相连通的两个喷油器位于同一气缸的腔体内。加热组件对从油轨中流入加热组件中的燃料加温,升温后的燃料经同一气缸的腔体内的两个喷油器喷入气缸内,提高了燃料在气缸中的雾化效果,提高发动机的排放性能,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2024-05-05
  • 多能携同直燃型气体循环动力装置
    多能携同直燃型气体循环动力装置

    本发明提供多能携同直燃型气体循环动力装置,属于热力学与热动技术领域。外部有高品位燃料通道与加热炉连通,外部还有空气通道经热源回热器与加热炉连通,加热炉还有燃气通道经热源回热器与外部连通,外部有低品位燃料通道与燃烧室连通,外部有空气通道与压缩机连通,压缩机还有空气通道经热源热交换器与燃烧室连通,燃烧室还有燃气通道经加热炉与燃气轮机连通,燃气轮机还有燃气通道与外部连通;热源热交换器还有热源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燃气轮机连接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多能携同直燃型气体循环动力装置。

    2024-05-04
  • 干扰检测和干扰容许运动控制
    干扰检测和干扰容许运动控制

    本说明书的主题除了其他事物之外还可以体现在一种系统中,所述系统包括:柔性结构;功率逆变器;第一机电设备,被配置为基于从功率逆变器接收的功率促使柔性结构的第一部分移动;第二机电设备,被配置为基于从功率逆变器接收的功率促使柔性结构的第二部分移动;反馈传感器,被配置为提供指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对准的反馈信号;以及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反馈信号来控制第一机电设备和第二机电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的操作。

    2024-05-04
  • 一种水爆式降温节能增效发动机
    一种水爆式降温节能增效发动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爆式降温节能增效发动机,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包括:现有燃气轮机(或火箭发动机)、水箱、送水管道、环状雾化水喷头、雾化控制水泵、蒸汽发电系统、总控制室等。环状雾化水喷头位于燃气轮机雾化燃油喷嘴后面燃烧室外侧成环状固定布置、燃烧室叶片连接轴外侧成环形活动布置,(或火箭发动机燃料喷口后燃烧室前端外壁成环形固定布置),喷头开口在燃烧室内,在给燃烧室壁进行环形水雾物理隔绝降温、汽化吸热降温的同时,还利用水雾遇高温汽化迅速膨胀的附加效果大大增加了现有航空、燃气和火箭发动机的额外推力,降低了能源燃料的消耗。

    2024-05-04
  • 兼顾LNT和喷油提前角的发动机工作点选择及调整方法
    兼顾LNT和喷油提前角的发动机工作点选择及调整方法

    本发明涉及兼顾LNT和喷油提前角的发动机工作点选择及调整方法,计算对应工况点下发动机的各个候选工作点在当前PM的氧化速度、和NO2的排量、CDPF中的PM碳载量、CDPF的温度、LNT中的NO2的流量、当前NO2的还原速度、LNT中的PM碳载量、LNT的温度、喷油提前角下的平均系统有效燃料消耗率,选择平均系统有效燃料消耗率最小的候选工作点作为当前兼顾CDPF再生时机和兼顾LNT和喷油提前角控制下的发动机最优工作点并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考虑了推迟喷射提前角引起的油耗增加以及产生还原气体的速率,即考虑了LNT中的NOx还原效率,能够提高柴油混动系统的综合效率。

    2024-05-04
  • 一种余热回收自加热型柴油机低温环境快速冷起动系统
    一种余热回收自加热型柴油机低温环境快速冷起动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余热回收自加热型柴油机低温环境快速冷起动系统,属于柴油机低温启动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机油切换系统、余热加热系统,所述机油切换系统、余热加热系统、柴油机管路相互连通。本发明使用低温与常规两种机油,通过在柴油机不同工作状态下切换使用相应机油,保证柴油机在极低温条件下(‑43℃)的快速冷启动以及快速进入正常工作状态,降低柴油机摩擦副磨损,延长柴油机使用寿命;通过利用柴油机产生热量对常规机油进行加热,有效缩短柴油机低温启动所耗费的时间,提高车辆机动性,降低能耗。

    2024-05-04
  • 回流内燃机
    回流内燃机

    本发明涉及回流内燃机。目前的汽油内燃机轻负荷气缸内真空度很高,所以轻负荷油耗很高。该技术通过无极延长进气凸轮夹角,完成在活塞压缩的过程增加一个进气回流。从而在无真空环境下控制气缸内空气的多少,有效改变汽油内燃机轻负荷油耗和排放。

    2024-05-04
  • 一种防电流过载的发动机电子点火保护方法
    一种防电流过载的发动机电子点火保护方法

    本发明属于汽车点火模块领域,提供了一种防电流过载的发动机电子点火保护方法。方法包括:识别当前的点火模式为单次点火还是多次点火;在为单次点火时,对输入的初级电流进行AD转换并读取,在初级电流大于第一阈值时,设置第一导通延时使得点火延时,利用第一计数器对进行计数,循环读取初级电流,若初级电流仍大于第一阈值且第一计数器计数结果大于或等于N后,停止点火;若初级电流小于第一阈值且大于第二阈值时,设置第二导通延时使得点火延时,循环读取初级电流并利用第二计数器进行计数,在第二计数器的计数结果大于或等于M时,对第一计数器和第二计数器清零;因此本发明可以可稳定点火控制模块的工作性能,保证汽车动力稳定性。

    2024-05-03
  • 一种柴油醇氢双燃料发动机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一种柴油醇氢双燃料发动机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柴油醇氢双燃料发动机控制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实时采集醇氢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的缓冲罐压力、气轨和醇轨压力、进气压力、重整器温度、油门位置、转速、气缸压力和爆震信号;2)对气缸压力数据进行插值平均与周期平均,根据油门位置、转速信号、气轨和醇轨压力,查找当前发动机运行状态下最合适的电磁阀控制脉宽;3)将步骤1)中实时采集的数据上传至上位机进行显示与数据存储,将查找到的电磁阀控制脉宽下发至甲醇电磁阀与甲醇重整气电磁阀控制模块,实现甲醇电磁阀与甲醇重整气电磁阀流量自动控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柴油醇氢双燃料发动机控制系统。本发明能控制甲醇与富氢重整气的流量,提高发动机使用寿命。

    2024-05-03
  • 发动机机油乳化防治方法、装置及车辆
    发动机机油乳化防治方法、装置及车辆

    本申请提供一种发动机机油乳化防治方法、装置及车辆。该方法包括:根据发动机的当前工作温度确定水的蒸发系数;基于发动机的当前工作参数确定当前循环混入机油中的理论水量;基于当前循环混入机油中的理论水量与水的蒸发系数,得到所述机油中的实际累计含水量;在所述实际累计含水量不满足预设条件时,执行相应的控制策略,以提升所述发动机内水的蒸发量。上述方法通过准确计算机油含水量,能够避免机油中含水量过多导致机油乳化的问题,进而提高发动机可靠性。

    2024-05-03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