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铁路客运站设备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3:33


铁路客运站设备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备管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铁路客运站设备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铁路客运站是铁路客运部门与旅客联系的纽带,其结构复杂、设备众多。铁路客运站现有设备管理多以人工为主,效率低下、安全隐患较高。目前,大多数铁路客运站的设备管理主要依赖监控系统,在设备管理的决策、处理环节,仍是由管理人员负责。因此导致管理效率较低、存在管理死角的问题,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尤其涉及到铁路客运站内一些移动作业设备管理的时候,上述问题更为凸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路客运站设备管理方法、装置、移动作业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以改善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铁路客运站设备管理方法,包括:

获取移动作业设备在铁路客运站各结构层的允许活动路线集合、允许活动区域集合、允许活动高度范围;

实时获取移动作业设备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定位坐标;

将所述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定位坐标与允许活动高度范围进行匹配判断,得到第一判断结果,根据第一判断结果发出第一位置异常报警;

将所述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定位坐标与当前铁路客运站结构层的允许活动区域集合进行匹配判断,得到第二判断结果,根据第二判断结果发出第二位置异常报警;

计算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定位坐标与当前所处铁路客运站结构层的允许活动路线集合内所有允许活动路线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判断所述最小垂直距离是否小于预设的误差值,得到第三判断结果,根据第三判断结果发出第三位置异常报警或输出矫正后的定位坐标结果,所述矫正后的定位坐标结果为最小垂直距离所对应活动路线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定位坐标的垂足。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铁路客运站设备管理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移动作业设备在铁路客运站各结构层的允许活动路线集合、允许活动区域集合、允许活动高度范围;

实时获取模块,用于实时获取移动作业设备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定位坐标;

第一匹配模块,用于将所述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定位坐标与允许活动高度范围进行匹配判断,得到第一判断结果,根据第一判断结果发出第一位置异常报警;

第二匹配模块,用于将所述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定位坐标与当前铁路客运站结构层的允许活动区域集合进行匹配判断,得到第二判断结果,根据第二判断结果发出第二位置异常报警;

第三匹配模块,用于计算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定位坐标与当前所处铁路客运站结构层的允许活动路线集合内所有允许活动路线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判断所述最小垂直距离是否小于预设的误差值,得到第三判断结果,根据第三判断结果发出第三位置异常报警或输出矫正后的定位坐标结果,所述矫正后的定位坐标结果为最小垂直距离所对应活动路线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定位坐标的垂足。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铁路客运站设备管理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所述铁路客运站设备管理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基于铁路客运站设备管理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能够实现对移动作业设备的实现精确的定位,输出对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定位坐标再次校正后的定位结果,进一步提高定位精确度。并且当移动作业设备出现位置异常时,能够及时排查移动作业设备的位置异常情况,方便管理人员及时获取警报,大大提高了移动作业设备的定位管理效率,避免出现移动作业设备管理死角。

本发明通过获取移动作业设备在铁路客运站各结构层的允许活动路线集合、允许活动区域集合、允许活动高度范围,由此在铁路客运站分层获取移动作业设备允许活动的路线、区域、高度,便于后续的精确定位;本发明实时获取移动作业设备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定位坐标,提高了移动作业设备的定位精确度,通过进一步对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定位坐标进行校正,更进一步提高了移动作业设备的定位精确度;本发明通过所述第一匹配模块、第二匹配模块、第三匹配模块,逐级进行异常位置排查,实现对移动作业设备定位的精确管理,帮助管理人员快速排查移动作业设备的位置异常情况,及时发出异常警报,当移动作业设备的位置无异常情况时,则记录当前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定位坐标方便查看当前移动作业设备的位置。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实施例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铁路客运站设备管理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铁路客运站设备管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铁路客运站设备管理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600、获取模块;601、数据获取模块;602、第一构建模块;603、第二构建模块;604、第三构建模块;605、第四构建模块;606、第一计算模块;700、实时获取模块;701、第二计算模块;702、第三计算模块;703、第四计算模块;704、第五计算模块;801、第一匹配模块;802、第二匹配模块;803、第三匹配模块;901、登录响应模块;902、开始响应模块;903、结束响应模块;1000、铁路客运站设备管理设备;1001、处理器;1002、存储器;1003、多媒体组件;1004、I/O接口;1005、通信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铁路客运站设备管理方法。

参见图1,图中示出了本方法包括步骤S100、步骤S200、步骤S300、步骤S400、步骤S500。

步骤S100:获取移动作业设备在铁路客运站各结构层的允许活动路线集合、允许活动区域集合、允许活动高度范围。

铁路客运站内存在大量穿梭于站台的装卸车、小推车、移动小机具、防溜器具(如铁鞋)、检修工具、上水吸污设备等,此类设备有其固定的走行路径,一旦设备偏离走行路径,与旅客或作业人员流线交叉,则易引发事故。因此需要对此类设备进行实时定位和管理。

所述步骤S10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获取铁路客运站各结构层的结构数据。

具体在步骤S101中,铁路客运站为多层立体结构,一般包括候车层、到达层和站台层,因此获取候车层、到达层和站台层的结构数据。

步骤S102:基于铁路客运站各结构层的结构数据,构建铁路客运站各结构层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具体在步骤S102中:构建候车层、到达层和站台层的平面直角坐标系o-xy,o′-x′y′,o″-x″y″。

步骤S103:根据铁路客运站各结构层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对应构建移动作业设备在铁路客运站各结构层的建筑转角点集合。

具体在步骤S103中:

构建候车层的建筑转角点集合为:A={d

构建到达层的建筑转角点集合为:A′={d′

构建站台层的建筑转角点集合为:A″={d″

步骤S104:根据移动作业设备在铁路客运站各结构层的建筑转角点集合构建移动作业设备在铁路客运站各结构层的允许活动路线集合。

故具体在步骤S104中:

构建的候车层允许活动路线集合表示为:B={l

构建的到达层允许活动路线集合表示为:B′={l′

构建的站台层允许活动路线集合表示为:B″={l″

步骤S105:根据移动作业设备在铁路客运站各结构层的允许活动路线集合构建移动作业设备在铁路客运站各结构层的允许活动区域集合。

故具体在步骤S105中:

构建的候车层允许活动区域集合表示为:C={S

构建的到达层允许活动区域集合表示为C′={S′

构建的站台层允许活动区域集合表示为C″={S″

步骤S106:根据气压-高度公式计算移动作业设备在铁路客运站各结构层的允许活动高度范围。

具体在步骤S106中:

根据气压-高度公式

故候车层允许活动高度范围表示为:H={h|h

故到达层允许活动高度范围表示为:H′={h′|h′

故站台层允许的活动高度范围表示为:H″={h″|h″

步骤S200:实时获取移动作业设备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定位坐标。本发明步骤S200主要利用5G传输技术以及多种定位系统获取上述步骤S100中的信息,5G辅助传输、精度高、速度快、传输量大,实时性好。

所述步骤S20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构建蓝牙系统与惯性导航系统之间的服从马尔科夫链,根据蓝牙系统与惯性导航系统之间的马尔科夫转移矩阵计算得到第一计算结果,所述第一计算结果包括蓝牙系统和惯性导航系统对应的混合概率、混合观测值和混合方差;

具体在步骤S201中:

蓝牙系统与惯性导航系统根据设备在站移动规律,分别建立移动作用设备的状态方程和观测方程如下。

状态方程:

x(k+1)=f[k,x(k)]+G(k)ω(k)

观测方程:

Z(k)=h[k,x(k)]+ν(k)

其中f[k,x(k)]为k时刻的状态转移函数,G(k)为噪声驱动矩阵,ω(k),h[k,x(k)]为k时刻观测的数据与需要得到的状态之间的变换矩阵函数,ν(k)均为高斯白噪声。

计算蓝牙系统j和惯性导航系统i的混合概率、混合观测值和混合方差,下面以蓝牙系统j为例,惯性导航系统i的计算公式与蓝牙系统j同理。

混合概率:

i为惯性导航定位系统,k代表时刻,

混合观测值:

Z

混合方差:

R

步骤S202:根据第一计算结果进行滤波计算得到蓝牙系统和惯性导航系统对应的滤波计算结果;

具体在步骤S202中,利用步骤S201中得到的混合观测值及混合方差作为输入,并利用扩展卡尔曼滤波进行滤波计算,模型输出频测值与实测值之差为:

h[x(k+1)|k]为k+1时刻观测的数据与需要得到的状态之间的变换矩阵函数,

步骤S203:根据蓝牙系统的滤波计算结果计算蓝牙系统所占权重,根据惯性导航系统的滤波计算结果计算惯性导航系统所占权重;

采用k+1时刻系统j后验概率μ

系统似然函数:

Λ

系统权重:

X

步骤S204:根据蓝牙系统所占权重、惯性导航系统所占权重以及贝叶斯理论进行融合计算,得到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定位坐标。

(4)系统融合输出

在输出端,根据蓝牙系统和惯性导航系统所占权重,结合贝叶斯理论,进行设备定位结果融合,得到最终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定位坐标结果表示为:

步骤S300:将所述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定位坐标与允许活动高度范围进行匹配判断,得到第一判断结果,根据第一判断结果发出第一位置异常报警。

所述步骤S300具体为将所述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定位坐标与允许活动高度范围进行匹配,判断所述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定位坐标是否在所述允许活动高度范围内,若是,则判断移动作业设备当前所处铁路客运站结构层并进入下一步骤;若否,则发出第一位置异常警报。

步骤S400:将所述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定位坐标与当前铁路客运站结构层的允许活动区域集合进行匹配判断,得到第二判断结果,根据第二判断结果发出第二位置异常报警。

所述步骤S400具体为将所述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定位坐标与当前铁路客运站结构层的允许活动区域集合进行匹配,判断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定位坐标是否在所述允许活动区域集合内,若是,则进入下一步;若否,则发出第二位置异常警报;

步骤S500:计算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定位坐标与当前所处铁路客运站结构层的允许活动路线集合内所有允许活动路线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判断所述最小垂直距离是否小于预设的误差值,得到第三判断结果,根据第三判断结果发出第三位置异常报警或输出矫正后的定位坐标结果,所述矫正后的定位坐标结果为最小垂直距离所对应活动路线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定位坐标的垂足。

所述步骤S500具体为计算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定位坐标与当前所处铁路客运站结构层的允许活动路线集合内所有允许活动路线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判断所述最小垂直距离是否小于预设的误差值,若是,则输出矫正后的定位坐标结果,所述矫正后的定位坐标结果为最小垂直距离所对应活动路线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定位坐标的垂足;若否,则发出第三位置异常警报。

在步骤S300-步骤S500中:

实时获取移动作业设备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定位坐标为(x

首先确定目标对象坐标位于的层数。若z

以候车层为例,若设备处于候车层,则调用候车层可允许活动区域集合,若(x

计算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定位坐标与B内所有活动路线的垂直距离,并确定最小值k,考虑到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定位坐标结果存在误差,设定误差范围最大值系数α,若k<α,则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定位坐标为最小值k所对应活动路线与定位坐标的垂足(x′

若设备不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不位于正确工作位置、偏离安全走行路径,管理人员立即接收到系统发送的警。此外,系统利用电子围栏技术,圈出事故区域,防止其他人员踏入。当管理人员收到警报时,便立即向相应的维修人员发送指令,从而实现快速对接,严重时自动对接消防人员、医护人员,便于最快速度进行后续处理工作,降低客运站损失。

本方法还包括步骤1100,所述步骤1100具体包括:

步骤1101:接收客户端发出的登录请求信息,验证并记录登录请求信息以,响应于登录请求信息向客户端反馈登录结果,所述登录请求信息包括作业人员的身份信息;

步骤1102:接收并记录客户端发出的移动作业设备开始工作请求信息,响应于移动作业设备开始工作请求信息,开始实时获取移动作业设备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定位坐标,记录矫正后的定位坐标结果,并向客户端反馈矫正后的定位坐标结果,所述移动作业设备开始工作请求信息为客户端通过扫描移动作业设备上的标识二维码发送的信息,所述移动作业设备开始工作请求信息包括移动作业设备的编号、移动作业设备开始工作时间和作业人员的身份信息;

步骤1103:接收并记录客户端发出的移动作业设备结束工作请求信息,响应于移动作业设备结束工作请求信息,停止实时获取移动作业设备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定位坐标,停止记录矫正后的定位坐标结果,停止向客户端反馈矫正后的定位坐标结果,所述移动作业设备结束工作请求信息包括移动作业设备的编号、移动作业设备结束工作时间和作业人员的身份信息。

步骤1100主要用于记录作业人员从移动设备的取出,移动、工作、放回放置地点整个过程以及与使用该设备的工作人员路径匹配,便于后续设备遗失、损坏等事故的追责。

本方法还包括步骤1200,所述步骤1200具体包括:

步骤1201:对固定作业设备的网络连接状况、通电状况进行监测;

步骤1202:接收固定作业设备发出的断网信号和/或断电信号;

步骤1203:发出断网警报和/或断电警报。

在本步骤1200中,铁路客运站存在大量大型固定设备,如自动扶梯、直梯、安检机、自动售票机、检票闸机等。旅客常在该类设备处办理业务。因此对其电路系统、网络系统进行状态监测,除此之外,还可以对进站口、候车厅、出站通道、售票厅等重点区域的摄像头进行状态监测等。由于站内旅客众多,一旦该类设备发生故障,轻则可能延误旅客办理手续时间,重则可能因为设备故障,危及旅客安全。因此,监测此类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

本方法还包括步骤1300,所述步骤1300具体包括:

步骤1301:获取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设备型号、使用时长、维修次数、磨损程度和实际剩余使用寿命;

步骤1302:构建并训练第一神经网络模型;

步骤1303:将第一信息作为第一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输出设备使用寿命预测值;

步骤1304:获取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作业人员使用、维修管理设备的数据;

步骤1305:构建并训练第二神经网络模型;

步骤1306:将第二信息作为第二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输出预测设备事故的发生时段;

步骤1307:获取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作业人员使用、维修、管理设备的数据以及设备的健康数据;

步骤1308:构建并训练第三神经网络模型;

步骤1309:将第三信息作为第三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输出设备的健康状况。

步骤1300中采用涉及的神经网络模型均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神经网络模型。

步骤1300中所述的设备包括固定作业设备以及移动作业设备。

收集投入设备的使用时间、使用次数、检修次数、保养次数等信息,便于随时调用、统计、分析,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对设备进行故障预测、健康分析、寿命计算,为后续设备维修、保养、报废、更新等环节提供依据,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有效规避安全隐患。

下面以构建并训练第一神经网络模型为例进行说明,第二神经网络模型、第三神经网络模型与第一神经网络模型同理,在此不做赘述。

在步骤1301-步骤1303中:

统计设备的历史数据,以设备型号(价格、等级、规模等)、使用时长、维修次数、磨损程度(划分等级判定)组成训练数据O=[o

以输入层-隐藏层为例。设定输入层至隐藏层权值向量W=[w

利用Sigmoid函数将隐藏层单个神经元的输入转化成输出:

NE

隐藏层-输出层同理。

利用梯度下降法更新权值。首先更新隐藏层-输出层连接权值矩阵W

W′

其中,ΔW

ΔW

其中,E

输入层-隐藏层权值更新同理。

设定误差阈值β,若模型预测结果误差大于β,则重复迭代更新权值,若误差小于β,则模型符合要求,训练完毕。

输入待预测的设备相关参数值进行测试,模型计算该设备的剩余寿命相关参数值。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铁路客运站设备管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600,用于获取移动作业设备在铁路客运站各结构层的允许活动路线集合、允许活动区域集合、允许活动高度范围;

实时获取模块700,用于实时获取移动作业设备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定位坐标;

第一匹配模块801,用于将所述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定位坐标与允许活动高度范围进行匹配判断,得到第一判断结果,根据第一判断结果发出第一位置异常报警;

第二匹配模块802,用于将所述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定位坐标与当前铁路客运站结构层的允许活动区域集合进行匹配判断,得到第二判断结果,根据第二判断结果发出第二位置异常报警;

第三匹配模块803,用于计算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定位坐标与当前所处铁路客运站结构层的允许活动路线集合内所有允许活动路线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判断所述最小垂直距离是否小于预设的误差值,得到第三判断结果,根据第三判断结果发出第三位置异常报警或输出矫正后的定位坐标结果,所述矫正后的定位坐标结果为最小垂直距离所对应活动路线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定位坐标的垂足。

所述获取模块600,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601,用于获取铁路客运站各结构层的结构数据;

第一构建模块602,用于基于铁路客运站各结构层的结构数据,构建铁路客运站各结构层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第二构建模块603,用于根据铁路客运站各结构层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对应构建移动作业设备在铁路客运站各结构层的建筑转角点集合;

第三构建模块604,用于根据移动作业设备在铁路客运站各结构层的建筑转角点集合构建移动作业设备在铁路客运站各结构层的允许活动路线集合;

第四构建模块605,用于根据移动作业设备在铁路客运站各结构层的允许活动路线集合构建移动作业设备在铁路客运站各结构层的允许活动区域集合;

第一计算模块606,用于根据气压-高度公式计算移动作业设备在铁路客运站各结构层的允许活动高度范围。

所述实时获取模块700,包括:

第二计算模块701,用于构建蓝牙系统与惯性导航系统之间的服从马尔科夫链,根据蓝牙系统与惯性导航系统之间的马尔科夫转移矩阵计算得到第一计算结果,所述第一计算结果包括蓝牙系统和惯性导航系统对应的混合概率、混合观测值和混合方差;

第三计算模块702,用于根据第一计算结果进行滤波计算得到蓝牙系统和惯性导航系统对应的滤波计算结果;

第四计算模块703,用于根据蓝牙系统的滤波计算结果计算蓝牙系统所占权重,根据惯性导航系统的滤波计算结果计算惯性导航系统所占权重;

第五计算模块704,用于根据蓝牙系统所占权重、惯性导航系统所占权重以及贝叶斯理论进行融合计算,得到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定位坐标。

所述管理装置,还包括:

登录响应模块901,用于接收客户端发出的登录请求信息,验证并记录登录请求信息以,响应于登录请求信息向客户端反馈登录结果,所述登录请求信息包括作业人员的身份信息;

开始响应模块902,用于接收并记录客户端发出的移动作业设备开始工作请求信息,响应于移动作业设备开始工作请求信息,开始实时获取移动作业设备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定位坐标,记录矫正后的定位坐标结果,并向客户端反馈矫正后的定位坐标结果,所述移动作业设备开始工作请求信息为客户端通过扫描移动作业设备上的标识二维码发送的信息,所述移动作业设备开始工作请求信息包括移动作业设备的编号、移动作业设备开始工作时间和作业人员的身份信息;

结束响应模块903,用于接收并记录客户端发出的移动作业设备结束工作请求信息,响应于移动作业设备结束工作请求信息,停止实时获取移动作业设备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定位坐标,停止记录矫正后的定位坐标结果,停止向客户端反馈矫正后的定位坐标结果,所述移动作业设备结束工作请求信息包括移动作业设备的编号、移动作业设备结束工作时间和作业人员的身份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实施例3:

相应于上面的方法实施例,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铁路客运站设备管理设备,下文描述的一种铁路客运站设备管理设备与上文描述的一种铁路客运站设备管理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图3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铁路客运站设备管理设备1000的框图。如图3所示,该铁路客运站设备管理设备1000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2。该铁路客运站设备管理设备1000还可以包括多媒体组件1003,I/O接口1004,以及通信组件1005中的一者或多者。

其中,处理器1001用于控制该铁路客运站设备管理设备1000的整体操作,以完成上述的铁路客运站设备管理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存储器1002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该铁路客运站设备管理设备1000的操作,这些数据例如可以包括用于在该铁路客运站设备管理设备10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以及应用程序相关的数据,例如联系人数据、收发的消息、图片、音频、视频等等。该存储器1002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移动作业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RandomAccessMemory,简称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简称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简称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简称PROM),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简称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多媒体组件1003可以包括屏幕和音频组件。其中屏幕例如可以是触摸屏,音频组件用于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可以包括一个麦克风,麦克风用于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1002或通过通信组件1005发送。音频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I/O接口1004为处理器1001和其他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其他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鼠标,按钮等。这些按钮可以是虚拟按钮或者实体按钮。通信组件1005用于该铁路客运站设备管理设备1000与其他移动作业设备之间进行有线或无线通信。无线通信,例如Wi-Fi,蓝牙,近场通信(NearFieldCommunication,简称NFC),2G、3G或4G,或它们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因此相应的该通信组件1005可以包括:Wi-Fi模块,蓝牙模块,NFC模块。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铁路客运站设备管理设备10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简称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or,简称DSP)、数字信号处理移动作业设备(DigitalSignalProcessingDevice,简称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LogicDevice,简称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简称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的铁路客运站设备管理方法。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程序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铁路客运站设备管理方法的步骤。例如,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为上述包括程序指令的存储器1002,上述程序指令可由铁路客运站设备管理设备1000的处理器1001执行以完成上述的铁路客运站设备管理方法。

实施例4:

相应于上面的方法实施例,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下文描述的一种可读存储介质与上文描述的一种铁路客运站设备管理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铁路客运站设备管理方法的步骤。

该可读存储介质具体可以为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存储程序代码的可读存储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分类

06120116338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