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自动支篷除湿的物流车箱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09:47:53


一种自动支篷除湿的物流车箱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流运输相关领域,尤其是一种自动支篷除湿的物流车箱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物流已经逐渐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行业,而物流运输中总是会遇到各种问题,如下雨经常会出现货物淋湿的情况,而现在大多数的货箱都只是进行简单的封闭与支蓬,这样的简单防雨不但消耗人力物力,而且对日常的货物装运增大了难度效率低下,而现在市面上能够进行自动支蓬的货箱又大多无法进行除湿,使得下雨时造成的货箱潮湿无法去除,影响货物的保持干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支篷除湿的物流车箱装置,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从而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一种自动支篷除湿的物流车箱装置,包括主箱体,所述主箱体内设有顶棚存储腔,所述顶棚存储腔左右两侧连通设有以所述顶棚存储腔为中心对称设置的顶篷传动腔,所述顶棚存储腔左右两侧设有以所述顶棚存储腔为中心对称设置且位于所述顶篷传动腔下侧的篷布锥齿轮腔,右侧所述篷布锥齿轮腔右侧设有篷布带轮腔,所述篷布锥齿轮腔下侧设有两个以所述顶棚存储腔为中心对称设置的侧篷存储腔,所述侧篷存储腔上下两侧连通设有以所述侧篷存储腔为中心对称设置且位于所述篷布锥齿轮腔外侧的侧篷传动腔,所述侧篷传动腔后侧设有位于所述篷布锥齿轮腔外侧的电机副锥齿轮,所述顶棚存储腔前侧连通设有车箱货腔,所述车箱货腔后端壁与所述侧篷存储腔前端壁连通,所述车箱货腔左右两侧连通设有向外延伸至外界且位于所述侧篷传动腔之间的货箱侧腔,所述车箱货腔上侧连通设有向上延伸至外界且位于所述顶篷传动腔之间的货箱顶腔,所述顶棚存储腔下侧设有与所述车箱货腔后侧连通的扇轮腔,所述扇轮腔右端壁内固定连接有扇轮轴箱体,所述扇轮轴箱体内设有向右延伸至所述主箱体内且位于所述顶棚存储腔下侧的扇轮轴腔,所述扇轮轴腔后侧设有位于所述顶棚存储腔下侧的的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扇轮轴腔之间设有位于所述顶棚存储腔下侧的行星轮腔,所述行星轮腔与所述扇轮轴腔之间设有位于所述顶棚存储腔下侧的电机锥齿轮腔,所述主箱体后侧固定连接有车头箱体,所述车头箱体内设有驾驶室腔,所述驾驶室腔后端壁内固定连接有提示箱体,所述 提示箱体设有向上延伸至与所述驾驶室腔连通的完成提示块,所述顶棚存储腔上侧连通设有位于所述车箱货腔后侧的 回收感应腔,所述回收感应腔上端壁内固定连接有回收红外感应,右侧所述顶篷传动腔上侧连通设有位于所述货箱顶腔右侧的提示触发块腔。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电机前侧末端固定连接有向前延伸并贯穿所述行星轮腔、所述电机锥齿轮腔直至延伸至所述扇轮轴腔前端壁内的电机轴,所述电机轴外缘面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行星轮腔内的太阳轮,所述行星轮腔前侧设有三个以所述电机轴位中心周向设置且位于所述顶棚存储腔下侧的顶篷带轮腔,所述顶篷带轮腔前端壁上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后延伸至所述行星轮腔内且向前延伸至所述顶篷带轮腔内的行星轮轴,所述行星轮轴后侧末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电机传动带啮合的行星轮,所述行星轮轴前侧末端固定连接有行星轮带轮,所述电机轴外缘面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电机锥齿轮腔内的电机主锥齿轮,所述电机轴外缘面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扇轮轴腔内的扇轮带轮,所述扇轮轴腔后端壁上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前延伸至所述扇轮腔内且向后延伸至所述 扇轮轴腔内的扇轮轴,所述扇轮轴后侧末端固定连接有扇轮轴带轮,所述扇轮轴带轮与所述扇轮带轮之间动力配合连接有扇轮轴传动带,所述扇轮轴前侧末端固定连接有扇轮,所述顶篷传动腔前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后延伸至所述顶篷传动腔后端壁内的顶篷传动轴且右侧所述顶篷传动轴在延伸至所述顶篷传动腔后端壁内后继续向后延伸直至延伸至所述顶篷带轮腔内,右侧所述顶篷传动轴后侧末端固定连接有顶篷传动带轮,所述顶篷传动带轮与上侧所述行星轮带轮之间动力配合连接有顶篷传动带,所述顶篷传动轴外缘面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篷布锥齿轮腔顶篷传动腔内的顶篷传动齿轮,所述顶篷传动腔之间转动配合连接有贯穿所述顶棚存储腔直至延伸至所述顶篷传动腔内的顶篷移动轴,所述顶篷移动轴外侧末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顶篷传动齿轮啮合的顶篷移动齿轮。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篷布带轮腔右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左延伸至所述电机锥齿轮腔内且向右延伸至所述篷布带轮腔内的电机锥齿轮轴,所述电机锥齿轮轴左侧末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电机主锥齿轮啮合的电机副锥齿轮,所述电机锥齿轮轴右侧末端固定连接有电机带轮,所述篷布带轮腔右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左延伸并贯穿所述顶棚存储腔、右侧所述篷布锥齿轮腔直至延伸至左侧所述篷布锥齿轮腔内且向右延伸至所述篷布带轮腔内的篷布主传动轴,所述 篷布主传动轴外缘面固定连接有缠绕于所述顶棚存储腔内所述篷布主传动轴上的顶篷且所述顶篷的缠绕末端被所述 顶篷移动轴贯穿,所述篷布主传动轴外缘面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篷布锥齿轮腔内的顶篷锥齿轮,所述篷布主传动轴右侧末端固定连接有篷布传动带轮,所述篷布传动带轮与所述电机带轮之间动力配合连接有电机传动带,所述侧篷传动腔前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后延伸至所述侧篷传动腔后端壁内的侧篷齿轮轴且右侧所述侧篷齿轮轴在延伸至所述侧篷传动腔后端壁后继续延伸至所述电机副锥齿轮内,所述侧篷齿轮轴外缘面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侧篷传动腔内的侧篷齿轮,上侧所述侧篷传动腔上端壁上转动配合连接有向下延伸并贯穿所述侧篷存储腔直至延伸至下侧所述的侧篷传动腔下端壁内且向上延伸至上侧所述侧篷传动腔内的侧篷移动轴,所述侧篷移动轴上下两侧末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侧篷齿轮啮合的侧篷移动齿轮。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篷布锥齿轮腔下端壁上转动配合连接有向下延伸并贯穿所述侧篷存储腔直至延伸至所述侧篷存储腔下端壁内且向上延伸至所述篷布锥齿轮腔内的侧篷传动轴,所述侧篷传动轴上侧末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顶篷锥齿轮啮合的侧篷锥齿轮,所述侧篷传动轴外缘面固定连接有缠绕于所述侧篷存储腔内所述侧篷传动轴上的侧篷且所述顶篷的缠绕末端被所述 侧篷移动轴贯穿,所述提示腔上端壁上滑动配合连接有能够滑动至所述驾驶室腔内的完成提示块,所述完成提示块下侧末端与所述提示腔下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提示压缩弹簧,所述提示压缩弹簧的弹力大于所述完成提示块的重力小于所述完成提示块与所述提示触发块的重力合力,所述提示触发块腔上端壁上滑动配合连接有向下延伸至所述顶篷传动腔内的提示触发块,所述提示触发块上侧末端与所述完成提示块下侧末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提示拉绳,所述侧篷齿轮轴后侧末端 固定连接有侧篷带轮,所述侧篷带轮与左右两侧所述行星轮带轮之间动力配合连接有侧篷传动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通过启动电机带动行星轮带轮转动从而带动侧篷移动轴、顶篷移动轴转动给予侧篷、顶篷一个前进的趋势,再通过电机轴带动篷布主传动轴转动,从而达到带动侧篷传动轴转动的同时达到带动顶篷、侧篷转动的目的,使得顶篷、侧篷在侧篷传动腔、顶篷移动轴与篷布主传动轴、侧篷传动轴的共同作用下前移,从而达到进行自动支蓬防雨的目的,而通过顶篷触发完成提示块上移达到对驾驶员提示篷布完全支起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自动支篷除湿的物流车箱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C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D-D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中E-E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F-F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2中G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H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4中I-I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 10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其中,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

结合附图 1- 10所述的一种自动支篷除湿的物流车箱装置,包括主箱体10,所述主箱体10内设有顶棚存储腔13,所述顶棚存储腔13左右两侧连通设有以所述顶棚存储腔13为中心对称设置的顶篷传动腔12,所述顶棚存储腔13左右两侧设有以所述顶棚存储腔13为中心对称设置且位于所述顶篷传动腔12下侧的篷布锥齿轮腔11,右侧所述篷布锥齿轮腔11右侧设有篷布带轮腔31,所述篷布锥齿轮腔11下侧设有两个以所述顶棚存储腔13为中心对称设置的侧篷存储腔35,所述侧篷存储腔35上下两侧连通设有以所述侧篷存储腔35为中心对称设置且位于所述篷布锥齿轮腔11外侧的侧篷传动腔32,所述侧篷传动腔32后侧设有位于所述篷布锥齿轮腔11外侧的电机副锥齿轮66,所述顶棚存储腔13前侧连通设有车箱货腔25,所述车箱货腔25后端壁与所述侧篷存储腔35前端壁连通,所述车箱货腔25左右两侧连通设有向外延伸至外界且位于所述侧篷传动腔32之间的货箱侧腔38,所述车箱货腔25上侧连通设有向上延伸至外界且位于所述顶篷传动腔12之间的货箱顶腔37,所述顶棚存储腔13下侧设有与所述车箱货腔25后侧连通的扇轮腔47,所述扇轮腔47右端壁内固定连接有扇轮轴箱体50,所述扇轮轴箱体50内设有向右延伸至所述主箱体10内且位于所述顶棚存储腔13下侧的扇轮轴腔51,所述扇轮轴腔51后侧设有位于所述顶棚存储腔13下侧的的电机22,所述电机22与所述扇轮轴腔51之间设有位于所述顶棚存储腔13下侧的行星轮腔54,所述行星轮腔54与所述扇轮轴腔51之间设有位于所述顶棚存储腔13下侧的电机锥齿轮腔59,所述主箱体10后侧固定连接有车头箱体19,所述车头箱体19内设有驾驶室腔21,所述驾驶室腔21后端壁内固定连接有提示箱体71,所述 提示箱体71设有向上延伸至与所述驾驶室腔21连通的完成提示块20,所述顶棚存储腔13上侧连通设有位于所述车箱货腔25后侧的 回收感应腔24,所述回收感应腔24上端壁内固定连接有回收红外感应23,右侧所述顶篷传动腔12上侧连通设有位于所述货箱顶腔37右侧的提示触发块腔46。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机22前侧末端固定连接有向前延伸并贯穿所述行星轮腔54、所述电机锥齿轮腔59直至延伸至所述扇轮轴腔51前端壁内的电机轴60,所述电机轴60外缘面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行星轮腔54内的太阳轮63,所述行星轮腔54前侧设有三个以所述电机轴60位中心周向设置且位于所述顶棚存储腔13下侧的顶篷带轮腔42,所述顶篷带轮腔42前端壁上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后延伸至所述行星轮腔54内且向前延伸至所述顶篷带轮腔42内的行星轮轴56,所述行星轮轴56后侧末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电机传动带64啮合的行星轮55,所述行星轮轴56前侧末端固定连接有行星轮带轮57,所述电机轴60外缘面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电机锥齿轮腔59内的电机主锥齿轮58,所述电机轴60外缘面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扇轮轴腔51内的扇轮带轮62,所述扇轮轴腔51后端壁上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前延伸至所述扇轮腔47内且向后延伸至所述 扇轮轴腔51内的扇轮轴49,所述扇轮轴49后侧末端固定连接有扇轮轴带轮53,所述扇轮轴带轮53与所述扇轮带轮62之间动力配合连接有扇轮轴传动带52,所述扇轮轴49前侧末端固定连接有扇轮48,所述顶篷传动腔12前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后延伸至所述顶篷传动腔12后端壁内的顶篷传动轴29且右侧所述顶篷传动轴29在延伸至所述顶篷传动腔12后端壁内后继续向后延伸直至延伸至所述顶篷带轮腔42内,右侧所述顶篷传动轴29后侧末端固定连接有顶篷传动带轮44,所述顶篷传动带轮44与上侧所述行星轮带轮57之间动力配合连接有顶篷传动带43,所述顶篷传动轴29外缘面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篷布锥齿轮腔1顶篷传动腔12内的顶篷传动齿轮26,所述顶篷传动腔12之间转动配合连接有贯穿所述顶棚存储腔13直至延伸至所述顶篷传动腔12内的顶篷移动轴28,所述顶篷移动轴28外侧末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顶篷传动齿轮26啮合的顶篷移动齿轮27。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篷布带轮腔31右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左延伸至所述电机锥齿轮腔59内且向右延伸至所述篷布带轮腔31内的电机锥齿轮轴61,所述电机锥齿轮轴61左侧末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电机主锥齿轮58啮合的电机副锥齿轮66,所述电机锥齿轮轴61右侧末端固定连接有电机带轮65,所述篷布带轮腔31右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左延伸并贯穿所述顶棚存储腔13、右侧所述篷布锥齿轮腔11直至延伸至左侧所述篷布锥齿轮腔11内且向右延伸至所述篷布带轮腔31内的篷布主传动轴14,所述 篷布主传动轴14外缘面固定连接有缠绕于所述顶棚存储腔13内所述篷布主传动轴14上的顶篷15且所述顶篷15的缠绕末端被所述 顶篷移动轴28贯穿,所述篷布主传动轴14外缘面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篷布锥齿轮腔11内的顶篷锥齿轮16,所述篷布主传动轴14右侧末端固定连接有篷布传动带轮30,所述篷布传动带轮30与所述电机带轮65之间动力配合连接有电机传动带64,所述侧篷传动腔32前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后延伸至所述侧篷传动腔32后端壁内的侧篷齿轮轴40且右侧所述侧篷齿轮轴40在延伸至所述侧篷传动腔32后端壁后继续延伸至所述电机副锥齿轮66内,所述侧篷齿轮轴40外缘面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侧篷传动腔32内的侧篷齿轮39,上侧所述侧篷传动腔32上端壁上转动配合连接有向下延伸并贯穿所述侧篷存储腔35直至延伸至下侧所述的侧篷传动腔32下端壁内且向上延伸至上侧所述侧篷传动腔32内的侧篷移动轴33,所述侧篷移动轴33上下两侧末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侧篷齿轮39啮合的侧篷移动齿轮34。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篷布锥齿轮腔11下端壁上转动配合连接有向下延伸并贯穿所述侧篷存储腔35直至延伸至所述侧篷存储腔35下端壁内且向上延伸至所述篷布锥齿轮腔11内的侧篷传动轴18,所述侧篷传动轴18上侧末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顶篷锥齿轮16啮合的侧篷锥齿轮17,所述侧篷传动轴18外缘面固定连接有缠绕于所述侧篷存储腔35内所述侧篷传动轴18上的侧篷36且所述顶篷15的缠绕末端被所述 侧篷移动轴33贯穿,所述提示腔70上端壁上滑动配合连接有能够滑动至所述驾驶室腔21内的完成提示块20,所述完成提示块20下侧末端与所述提示腔70下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提示压缩弹簧69,所述提示压缩弹簧69的弹力大于所述完成提示块20的重力小于所述完成提示块20与所述提示触发块45的重力合力,所述提示触发块腔46上端壁上滑动配合连接有向下延伸至所述顶篷传动腔12内的提示触发块45,所述提示触发块45上侧末端与所述完成提示块20下侧末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提示拉绳41,所述侧篷齿轮轴40后侧末端 固定连接有侧篷带轮68,所述侧篷带轮68与左右两侧所述行星轮带轮57之间动力配合连接有侧篷传动带67。

本实施例所述固定连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螺栓固定、焊接等方法。

如图1- 10所示,本发明的设备处于初始状态时,顶篷15、侧篷36分别处于顶棚存储腔13、侧篷存储腔35最后侧,提示触发块45处于提示触发块腔46内最下侧,完成提示块20处于提示腔70内最下侧,提示压缩弹簧69处于压缩状态,提示拉绳41处于紧绷状态,电机22处于停机状态;

整个装置的机械动作的顺序 :

开始工作时,当驾驶员启动雨刷时同时启动电机22,电机22的启动带动电机轴60转动,电机轴60的转动带动太阳轮63的转动,太阳轮63的转动带动行星轮55的转动,从而带动行星轮轴56的转动,行星轮轴56的转动带动行星轮带轮57转动,而上侧行星轮带轮57通过顶篷传动带43带动顶篷传动带轮44的转动,顶篷传动带轮44的转动带动顶篷传动轴29的转动,顶篷传动轴29的转动带动顶篷传动齿轮26的转动,顶篷传动齿轮26的转动带动顶篷移动齿轮27的转动的同时也使得顶篷移动齿轮27拥有一个向前移动的趋势,同时顶篷移动齿轮27的转动带动顶篷移动轴28的转动,顶篷移动轴28的转动带动顶篷15拥有向前移动的趋势;

在行星轮带轮57转动的同时两侧行星轮带轮57的转动也通过侧篷传动带67带动侧篷带轮68转动,而侧篷带轮68的转动带动侧篷齿轮轴40转动,侧篷齿轮轴40的转动带动侧篷齿轮39的转动,而侧篷齿轮39的转动在带动侧篷移动齿轮34转动的同时也带动侧篷移动齿轮34拥有向前移动的趋势,而侧篷移动齿轮34的转动带动侧篷移动轴33的转动,而侧篷移动轴33的转动带动侧篷36拥有向前移动的趋势;

在电机轴60转动的同时电机轴60的转动带动电机主锥齿轮58的转动,从而带动电机副锥齿轮66的转动,电机副锥齿轮66的转动带动电机锥齿轮轴61的转动,而电机锥齿轮轴61的转动带动电机带轮65的转动,从而通过电机传动带64带动篷布传动带轮30转动,篷布传动带轮30的转动带动篷布主传动轴14的转动,篷布主传动轴14的转动带动顶篷15的转动,从而使得顶篷15在篷布主传动轴14与顶篷移动轴28的共同作用下在顶篷移动轴28的带动下向前移动,而篷布主传动轴14在带动顶篷15转动的同时也带动顶篷锥齿轮16转动,从而带动侧篷锥齿轮17的转动,侧篷锥齿轮17的转动带动侧篷传动轴18转动,侧篷传动轴18的转动带动侧篷36的转动,从而使得侧篷36在侧篷传动轴18与侧篷移动轴33的共同作用下在侧篷移动轴33的带动下向前移动,从而达到自动支蓬的目的;

在侧篷移动轴33带动侧篷36前移与顶篷移动轴28带动顶篷15前移的共同作用下篷布开始支起,而在顶篷移动轴28带动顶篷15移动至与提示触发块45抵接时继续前移从而带动提示触发块45受到顶篷15前移带来的压迫而上移,而提示触发块45的上移带动提示箱体71克服自身重力在提示压缩弹簧69的弹力作用下上移,从而达到提示驾驶员篷布已经完全支起,达到提示驾驶员的目的的同时也提示驾驶员关闭电机22,以此来达到自动支蓬与提示的目的;

在电机轴60转动的而同时也带动扇轮带轮62的转动,从而通过扇轮轴传动带52带动扇轮轴带轮53转动,而扇轮轴带轮53的转动带动扇轮轴49转动,扇轮轴49的转动带动扇轮48转动,而扇轮48的转动带动气流流入车箱货腔25内,从而达到对车箱货腔25内进行除湿的目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启动电机带动行星轮带轮转动从而带动侧篷移动轴、顶篷移动轴转动给予侧篷、顶篷一个前进的趋势,再通过电机轴带动篷布主传动轴转动,从而达到带动侧篷传动轴转动的同时达到带动顶篷、侧篷转动的目的,使得顶篷、侧篷在侧篷传动腔、顶篷移动轴与篷布主传动轴、侧篷传动轴的共同作用下前移,从而达到进行自动支蓬防雨的目的,而通过顶篷触发完成提示块上移达到对驾驶员提示篷布完全支起的作用。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相关技术
  • 一种自动支篷除湿的物流车箱装置
  • 一种自动支篷除湿的物流车箱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23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