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陆海接力贝苗运输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24:21


一种陆海接力贝苗运输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贝苗运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陆海接力贝苗运输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近岸沿海水质恶化严重,病害繁多,进行珍珠贝人工养殖与育珠较为困难。远海远离人类活动区,具备珍珠贝生长所需的良好水质条件,适宜开展珍珠贝的人工增养殖。但开展珍珠贝远海增养殖首要问题是突破长时间、远距离的运输。现有的充氧打包法,因PE包装袋空间有限,运输量小,充入的氧气不足以保证长时间远距离运输的供应,影响运输的成活率;低温运输短时间内虽可成功,但长时间低温运输对珍珠贝将造成难以恢复的损伤,可导致死亡;陆上运输可采用厢式货车装载水桶进行,随着运输时间的增加,贝苗新陈代谢、应激反应、死亡等产生的粪便、黏液、腐败物极易污染运输水体、滋生有害细菌、降低水体溶解氧,造成运输贝苗缺氧、死亡,无法长时间远距离进行运输;海上运输时受海况影响,易导致贝苗应激反应的发生,长时间远距离运输时,贝苗的成活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陆海接力贝苗运输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长时间远距离运输贝苗,提高贝苗成活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陆海接力贝苗运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运输架的运输网袋中装入贝苗,并将所述运输架置于苗池中培育;

步骤2:筛选出达到运输要求的贝苗;

步骤3:使用陆运装置陆上运输贝苗:所述陆运装置包括陆运容器、第一供氧装置和水循环过滤装置,向所述陆运容器中加入海水,将携带有符合运输要求贝苗的所述运输架转移至所述陆运容器内部,所述水循环过滤装置能够使所述陆运容器中的水体循环流动并除去水体中的杂质,所述第一供氧装置能够向所述陆运容器中的水体中供氧,将所述陆运装置置于运输车的封闭车厢中运输;定时检查所述第一供氧装置和所述水循环过滤装置工作是否正常;

步骤4:使用海运装置海上运输贝苗:所述海运装置包括活水舱、第二供氧装置和控水系统,向所述活水舱中加满过滤海水,将携带有符合运输要求贝苗的所述运输架转移至所述活水舱中,打开第二供氧装置,所述第二供氧装置与所述控水系统均固定设置于所述活水舱内部,所述第二供氧装置能够向所述活水舱内部的过滤海水中供氧,所述控水系统包括所述控水板,所述控水板能够在所述活水舱内部上下移动,调节所述控水板使所述控水板始终处于所述活水舱内部的过滤海水液面以下以维持所述活水舱内部的水体平静。

优选的,步骤4中使用所述海运装置海上运输贝苗还包括以下步骤:

定期打开所述活水舱换入所处海域的过滤海水,并对死苗进行处理,直至到达目标海域;

到达目标海域后,打开所述活水舱使所述活水舱内的水体逐次更换为目标海域的过滤海水,将贝苗置于所述活水舱中暂养,使贝苗适应目标海域水质环境;

贝苗适应目标海域水质环境后,取出所述运输架,将贝苗吊养于目标海域。

优选的,所述陆运装置还包括筛板,所述筛板固定设置于所述陆运容器内部,所述筛板能够将所述陆运容器分隔为上下两个腔体。

优选的,使用所述陆运装置陆上短距离运输贝苗时,步骤3中将携带有符合运输要求贝苗的所述运输架转移至所述上腔体中并置于所述筛板上,向所述陆运容器中加入不超过所述筛板高度的海水,向海水中加入冰块,各所述运输网袋上铺设布片,所述布片预先经海水浸湿,将所述陆运装置放置于所述封闭车厢中进行运输,定时向所述布片上洒少量海水。

优选的,使用所述陆运装置陆上长距离运输贝苗时,步骤3中开启所述第一供氧装置和所述水循环过滤装置,每隔1小时检查所述第一供氧装置和所述水循环过滤装置工作是否正常。

优选的,步骤4中当运输船行至距海岸70-100海里后,打开所述活水舱换入过滤海水,日换水量为所述活水舱中水体体积的100%-200%,换水在上午8:00-11:00进行,换水前需进行水质检测,确保所述活水舱中水体与所述活水舱外水体温度差≤2℃、盐度差≤2以及pH差≤0.5后进行换水操作。

优选的,步骤4中到达目标海域后,对所述活水舱内外水质检测,所述活水舱内外水体的温度差≤2℃、盐度差≤2、pH差≤0.5时,打开所述活水舱进行换水,换水量约50%,2小时后继续换水50%;所述活水舱内外水体的温度差>2℃、盐度差>2、pH差>0.5时,打开所述活水舱进行换水,换水量约30%,2小时后再换水30%,再过2小时后继续换水40%,待换水量达到100%后,将贝苗在所述活水舱中继续暂养2小时。

优选的,所述运输架包括上运输架、下运输架、若干个所述运输网袋和若干个支撑架,所述上运输架靠近所述下运输架一端的棱上固定设置有滑动环,所述下运输架靠近所述上运输架一端的棱上对应设置有限位球,所述下运输架靠近所述上运输架一端的棱能够穿过所述滑动环并在所述滑动环中沿所述下运输架靠近所述上运输架一端的棱的方向滑动,通过所述限位球限制所述下运输架靠近所述上运输架一端的棱在所述滑动环中滑动能够实现调节所述运输架的高度,一个所述支撑架能够支撑起一个与所述支撑架相匹配的所述运输网袋,并使所述运输网袋保持固定形状,各所述运输网袋均固定设置于所述上运输架上或所述下运输架上。

优选的,所述陆运容器包括若干个线型排布的运输桶,各所述运输桶的所述上腔体上连通有一个上水管,各所述运输桶的所述下腔体上连通有一个下水管,各所述运输桶与其一侧的相邻的所述运输桶由所述上水管连通,各所述运输桶与其另一侧的相邻的所述运输桶由所述下水管连通,两个连接的所述上水管上设置有上水管阀门,两个连接的所述下水管上设置有下水管阀门,所述上水管阀门用于控制所述上水管的通断,所述下水管阀门用于控制所述下水管的通断,所述水循环过滤装置包括水泵、循环管和过滤器,所述水泵设置在首端的所述运输桶内,所述过滤器设置在尾端的所述运输桶内,所述循环管连通所述水泵与所述过滤器;

优选的,所述过滤器包括过滤框、挂钩、活性炭层与过滤棉层,所述挂钩为若干个,所述挂钩与所述过滤框固定连接,所述挂钩将所述过滤框固定在所述运输桶上部,所述活性炭层与所述过滤棉层上下层叠在所述过滤框内,所述循环管出水口设置在所述过滤器上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供氧装置包括氧气发生装置、主气管和若干个支气管,各所述支气管一端与所述主气管连通,各所述支气管另一端与一个所述运输桶连通,所述主气管与所述氧气发生装置连通,所述支气管远离所述主气管的一端设置有气石。

优选的,所述活水舱连通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处均设置有开关阀,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活水舱外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滤网;

优选的,所述控水系统还包括两根滑动轴、若干根限位条和滑杆,两个相对的所述活水舱的内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所述限位条,各所述滑动轴与所述活水舱内底部固定连接,各所述滑动轴与所述活水舱底面垂直,所述滑杆与各所述滑动轴滑动连接,所述控水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能够套设于所述滑杆上,所述套筒与所述滑杆转动连接,所述套筒远离所述控水板的一侧设置有限位齿,所述限位齿和所述控水板远离所述套筒的一端均能够嵌合于所述限位条的限位槽中;

优选的,所述第二供氧装置包括气泵、供氧连接管和供氧分管,所述供氧连接管固定设置在所述活水舱的内侧壁上,所述供氧分管呈田字形布设在所述活水舱的内底部,所述供氧分管的外形与所述活水舱底面形状相匹配,所述供氧分管通过所述供氧连接管与所述气泵连通,所述供氧分管上开设有若干个出气孔,所述供氧分管中的氧气通过各所述出气孔输送至所述活水舱内部的水体中。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陆海接力贝苗运输方法,将装有贝苗的运输网袋中放入苗池中培育,贝苗长出足丝后能够固定于运输网袋内,避免长时间远距离运输时贝苗发生碰撞造成损伤,保证了贝苗的成活率;设置第一供氧装置和水循环过滤装置,长时间远距离陆上运输时通过第一供氧装置能够向水体内供氧,能够避免长时间远距离运输时贝苗缺氧死亡,通过水循环过滤装置除去水体中贝苗产生的粪便、粘液以及大颗粒杂质,保持水体的清洁,避免运输避免因水质变差而导致贝苗死亡,进一步提高了长时间远距离运输时贝苗的成活率;设置第二供氧装置,海上运输时能够向水体内供氧,避免长时间远距离运输时贝苗缺氧死亡,同时通过调节控水板,能够在高海况下保证活水舱内水体平静,避免贝苗产生应激反应,进一步提高了贝苗的成活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陆海接力贝苗运输方法中的运输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陆海接力贝苗运输方法中的运输网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陆海接力贝苗运输方法中的陆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陆海接力贝苗运输方法中的水循环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陆海接力贝苗运输方法中的海运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陆海接力贝苗运输方法中的控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运输架;11-上运输架;12-下运输架;13-支撑架;14-限位球;15-滑动环;16-运输网袋;2-陆运装置;21-陆运容器;22-运输桶;221-上腔体;222-下腔体;223-上水管;224-下水管;225-上水管阀门;226-下水管阀门;23-第一供氧装置;231-主气管;232-支气管;24-水循环过滤装置;241-水泵;242-循环管;25-过滤器;26-筛板;3-海运装置;31-活水舱;32-进水口;33-出水口;34-开关阀;35-第二供氧装置;351-供氧连接管;352-供氧分管;36-控水系统;361-滑动轴;362-限位条;363-滑杆;364-套筒;365-限位齿;366限位槽;37-控水板;38-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陆海接力贝苗运输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长时间远距离运输贝苗,提高贝苗成活率。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陆海接力贝苗运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运输架的运输网袋中装入贝苗,并将运输架置于苗池中培育;

步骤2:筛选出达到运输要求的贝苗;

步骤3:使用陆运装置陆上运输贝苗:陆运装置包括陆运容器、第一供氧装置和水循环过滤装置,向陆运容器中加入海水,将携带有符合运输要求贝苗的运输架转移至陆运容器内部,水循环过滤装置能够使陆运容器中的水体循环流动并除去水体中的杂质,第一供氧装置能够向陆运容器中的水体中供氧,将陆运装置置于运输车的封闭车厢中运输;

步骤4:使用海运装置海上运输贝苗:海运装置包括活水舱、第二供氧装置和控水系统,向活水舱中加满过滤海水,将携带有符合运输要求贝苗的运输架转移至活水舱中,打开第二供氧装置,第二供氧装置与控水系统均固定设置于活水舱内部,第二供氧装置能够向活水舱内部的过滤海水中供氧,控水系统包括控水板,控水板能够在活水舱内部上下移动,调节控水板使控水板始终处于活水舱内部的过滤海水液面以下以维持活水舱内部的水体平静。

本发明提供的陆海接力贝苗运输方法,将装有贝苗的运输网袋中放入苗池中培育,贝苗长出足丝后能够固定于运输网袋内,避免长时间远距离运输时贝苗发生碰撞造成损伤,保证了贝苗的成活率;设置第一供氧装置和水循环过滤装置,长时间远距离陆上运输时通过第一供氧装置能够向水体内供氧,能够避免长时间远距离运输时贝苗缺氧死亡,通过水循环过滤装置除去水体中贝苗产生的粪便、粘液以及大颗粒杂质,保持水体的清洁,避免运输避免因水质变差而导致贝苗死亡,进一步提高了长时间远距离运输时贝苗的成活率;设置第二供氧装置,海上运输时能够向水体内供氧,能够避免长时间远距离运输时贝苗缺氧死亡,同时通过调节控水板至活水舱内部水体液面以下,能够在高海况下保证活水舱内水体平静,避免贝苗产生应激反应,进一步提高了贝苗的成活率。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陆海接力贝苗运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运输架1的运输网袋16中装入壳长为5-10mm的健康贝苗,每个运输网袋16中贝苗数量依据贝苗规格而定,优选的,不超过各运输网袋16体积的5%,并将固定有运输网袋16的运输架1置于苗池中培育2天,培育期间投喂鲜活单细胞藻(角毛藻、金藻、扁藻等)和EM菌,单细胞藻每次投放量为1.0-2.0×10

步骤2:去除不符合要求的贝苗,筛选出健康、活力强、足丝附着能力强以及刺激时双壳紧闭的贝苗进行运输;

步骤3:使用陆运装置2陆上运输贝苗:陆运装置2包括陆运容器21、第一供氧装置23和水循环过滤装置24,向陆运容器21中加入海水,优选的,海水与苗池中水体主要指标需相近(温度差≤2℃、盐度差≤2、pH差≤0.5),以减小环境改变导致贝苗产生的应激反应,将携带有符合运输要求贝苗的运输架1转移至陆运容器21内部,水循环过滤装置24能够使陆运容器21中的水体循环流动并除去水体中的杂质,第一供氧装置23能够向陆运容器21中的水体中供氧,优选维持水体溶解氧含量在5.0mg/L以上,将陆运装置2置于运输车的封闭车厢中运输;

步骤4:使用海运装置3海上运输贝苗:海运装置3包括活水舱31、第二供氧装置35和控水系统36,向活水舱31中加满过滤海水,过滤海水需新鲜并符合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将携带有符合运输要求贝苗的运输架1转移至活水舱31中,打开第二供氧装置35,第二供氧装置35与控水系统36均固定设置于活水舱31内部,第二供氧装置35能够向活水舱31内部的过滤海水中供氧,优选维持水体溶解氧含量在5.0mg/L以上,控水系统36包括控水板37,控水板37能够在活水舱31内部上下移动,调节控水板37使控水板37始终处于活水舱31内部的过滤海水液面以下5-10厘米,以维持活水舱31内部的水体平静,避免贝苗产生应激反应。

步骤4中使用海运装置3海上运输贝苗还包括以下步骤:

定期打开活水舱31换入所处海域的过滤海水,完成换水后关闭活水舱31,运输过程中不投喂饵料,仅投放EM菌和高稳维生素C,EM菌每次投放量为1g/m

到达目标海域后,打开活水舱31使活水舱31内的水体逐次更换为目标海域的过滤海水,将贝苗置于活水舱31中暂养,使贝苗适应目标海域水质环境;

贝苗适应目标海域水质环境后,打开控水板37,取出运输架1,将贝苗吊养于目标海域。

陆运装置2还包括筛板26,筛板26固定设置于陆运容器21内部,筛板26能够将陆运容器21分隔为上下两个腔体,贝苗产生的粪便、粘液以及大颗粒杂质会经过筛板26进入下腔体222,下腔体222高度为10cm。

使用陆运装置2陆上短距离运输贝苗时,步骤3中将携带有符合运输要求贝苗的运输架1转移至上腔体221中并置于筛板26上,向陆运容器21中加入3-5cm的海水,向海水中加入冰块,维持运输中陆运容器21内温度不高于25℃,各运输网袋16上铺设布片,布片预先经海水浸湿,将陆运装置2放置于封闭车厢中进行运输,定时向布片上洒少量海水,以保持潮湿。

使用陆运装置2陆上长时间远距离运输贝苗时,步骤3中开启第一供氧装置23和水循环过滤装置24,每隔1小时检查第一供氧装置23和水循环过滤装置24工作是否正常,确保能够对贝苗进行正常运输。

步骤4中当运输船行至距海岸70-100海里后,打开活水舱31换入过滤海水,优选日换水量为活水舱31中水体体积的100%-200%,换水在上午8:00-11:00进行,换水前需进行水质检测,确保活水舱31中水体与活水舱31外水体温度差≤2℃、盐度差≤2以及pH差≤0.5后进行换水操作。

步骤4中到达目标海域后,对活水舱31内外水质检测,若水质差异较小,活水舱31内外水体的温度差≤2℃、盐度差≤2、pH差≤0.5时,打开活水舱31进行换水,换水量约50%,2小时后继续换水50%;若水质差异较大,活水舱31内外水体的温度差>2℃、盐度差>2、pH差>0.5时,打开活水舱31进行换水,换水量约30%,2小时后再换水30%,再过2小时后继续换水40%,待换水量达到100%后,将贝苗在活水舱31中继续暂养2小时,以使贝苗适应目标海域水质环境。

运输架1包括上运输架11、下运输架12、若干个运输网袋16和若干个支撑架13,优选为20-40目运输网袋16和正四棱台形支撑架13,上运输架11靠近下运输架12一端的棱上固定设置有滑动环15,下运输架12靠近上运输架11一端的棱上对应设置有限位球14,下运输架12靠近上运输架11一端的棱能够穿过滑动环15并在滑动环15中沿下运输架12靠近上运输架11一端的棱的方向滑动,通过限位球14限制下运输架12靠近上运输架11一端的棱在滑动环15中滑动能够实现调节运输架1的高度,一个支撑架13能够支撑起一个与支撑架13相匹配的运输网袋16,并使运输网袋16保持固定形状,为贝苗提供足够的生存空间,支撑架13顶面和底面均为正方形,支撑架13顶面和底面边长分别为20cm和28cm,支撑架13顶面与底面之间的距离为20cm,各运输网袋16均能够通过绳索固定于上运输架11上或下运输架12上。

陆运容器21包括若干个线型排布的运输桶22,各运输桶22的上腔体221上连通有一个上水管223,各运输桶22的下腔体222上连通有一个下水管224,各运输桶22与其一侧的相邻的运输桶22由上水管223连通,各运输桶22与其另一侧的相邻的运输桶22由下水管224连通,两个连接的上水管223上设置有上水管阀门225,两个连接的下水管224上设置有下水管阀门226,上水管阀门225用于控制上水管223的通断,下水管阀226门用于控制下水管224的通断,可根据实际运输需要开关上水管阀门225或下水管阀门226以控制使用运输桶22的数量,水体能够从上水管223进入再从下水管224出去,或者水体从下水管224进入再从上水管223出去,提高运输桶22内水体的循环效率,进一步的优化贝苗生存环境,提高贝苗的存活率,水循环过滤装置24包括水泵241、循环管242和过滤器25,水泵241设置在首端的运输桶22内,过滤器25设置在尾端的运输桶22内,循环管242连通水泵241与过滤器25,水泵241将运输桶22内的水体送到循环管242中,由循环管242将水体送至过滤器25中。

过滤器25包括过滤框、挂钩、活性炭层与过滤棉层,挂钩为若干个,挂钩与过滤框固定连接,挂钩将过滤框固定在运输桶22上部,活性炭层与过滤棉层上下层叠设置在过滤框内,循环管242出水口设置在过滤器25上部。水体流出循环管242后,经过过滤框中的活性碳层与过滤层的叠加过滤,能够除去运输过程中贝苗产生的粪便、粘液、大颗粒腐败物等,保持水体的清洁,避免贝苗因水质变差而死亡,提高贝苗长时间远距离运输的成活率。

第一供氧装置23包括氧气发生装置、主气管231和若干个支气管232,各支气管232一端与主气管231连通,各支气管232另一端与一个运输桶22连通,主气管231与氧气发生装置连通,支气管232远离主气管231的一端设置有气石,气石把支气管中输出的气体转化成更小的气泡,使水体与气体混合更充分,增加水体含氧量,提高贝苗成活率。

活水舱31连通有进水口32和出水口33,进水口32和出水口33处均设置有开关阀34,通过打开或关闭开关阀34能够对活水舱31进出水进行控制,出水口33位于活水舱31外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滤网38,阻止大颗粒杂质进入活水舱31中,避免贝苗出现应激反应,进一步保证了贝苗的成活率;

控水系统36还包括两根滑动轴361、若干根限位条362和滑杆363,两个相对的活水舱31的内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限位条362,优选为两个相对的活水舱31的内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2个限位条362,各滑动轴361与活水舱31内底部固定连接,各滑动轴363与活水舱31底面垂直,滑杆363与各滑动轴361滑动连接,控水板3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套筒364,套筒364能够套设于滑杆363上,套筒364与滑杆363转动连接,套筒364远离控水板37的一侧设置有限位齿365,限位齿365和控水板37远离套筒364的一端均能够嵌合于限位条362的限位槽366中,对控水板37远离套筒364的一端施加向上的拉力,上拉过程中限位齿365能够逐渐从限位槽366中脱离,直至控水板37被拉到竖直状态,限位齿365从限位槽366中完全脱离,此时继续对控水板37远离套筒364的一端施加向上的大小不同的拉力,控水板37可以带动套筒364中的滑杆363沿着滑动轴361上下滑移,当控水板37调节到合适位置时,再对控水板37远离套筒364的一端施加斜向上的拉力,使限位齿365和控水板37远离套筒364的一端逐渐嵌合于限位条362的限位槽366中,使控水板37的位置保持固定,控水板37位置根据运输船吃水深度而定,以低于活水舱31内部水体的水面5-10cm为宜。

第二供氧装置35包括气泵、供氧连接管351和供氧分管352,供氧连接管351固定设置在活水舱31的内侧壁上,供氧连接管351优选为PVC管,供氧分管352呈田字形布设在活水舱31的内底部,供氧分管352的外形与活水舱31底面形状相匹配,供氧分管352通过供氧连接管351与气泵连通,供氧分管352优选为纳米增氧管,供氧分管352上开设有若干个出气孔,供氧分管352中的氧气通过各出气孔输送至活水舱31内部的水体中,实现为贝苗供氧。

采用本实施例中的陆海接力贝苗运输方法运输贝苗,将贝苗分别从陵水和文昌陆海接力运输至美济岛,运输贝苗的成活率如表1-1所示。

表1-1运输贝苗的成活率

本发明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相关技术
  • 一种陆海接力贝苗运输方法
  • 一种斑石鲷陆海接力养殖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291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