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气雾发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6:09:34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雾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雾发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气溶胶是一种由固体或液体小质点分散并悬浮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胶体分散体系,气溶胶可通过呼吸系统被人体吸收,并为用户提供一种新型的替代吸收方式。

例如可对草本类、膏类及液体类的气溶胶生成基质烘烤加热而产生气溶胶的气雾发生装置,应用于不同领域中,为用户递送可供吸入的气溶胶,替代常规的产品形态及吸收方式。

传统的气雾发生装置通过控制气流大小的部件运动,可调节气雾发生装置的进气量及出气量,从而能够实现气流大小的调节。但是,由于该部件不具备童锁防护功能,导致儿童容易发生误启动或者误吸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调节气流大小且可以降低安全隐患的气雾发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一种气雾发生装置,所述气雾发生装置包括:

壳组件,具有容置腔,所述壳组件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进气孔;

调气件,设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调气件被构造为用于调节所述进气孔的开度;以及

操作件,穿设于所述壳组件,且相对于所述壳组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操作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操作件与所述调气件锁合;所述操作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操作件与所述调气件解锁;

其中,所述操作件相对所述壳组件沿所述操作件指向所述调气件的方向滑动时,所述操作件可由所述第二位置滑动至所述第一位置。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操作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操作件可驱动所述调气件相对于所述壳组件旋转,以调节所述进气孔的开度。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调气件与所述操作件中一者上构造形成有锁合部,另一者上构造形成有配合部;

所述操作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锁合部与所述配合部锁合。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锁合部为凹部及凸部中的任一种,所述配合部为凹部及凸部中的另一种。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操作件与所述调气件中一者上构造形成有弹性复位部,另一者上构造形成有抵压部;

所述操作件由所述第二位置滑动至所述第一位置的过程中,所述弹性复位部在所述抵压部的抵压下形变并储存弹性势能;

所述弹性复位部释放弹性势能时,所述弹性复位部与所述抵压部分离,所述操作件背向所述调气件滑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复位部由多个弹性单元构成,每个所述弹性单元受所述抵压部抵压而形变。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复位部上构造形成有弹性空间,所述弹性空间被配置为用于接收所述抵压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在所述调气件指向所述操作件的方向上,所述抵压部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调气件包括调气主体及配接于所述调气主体上的调气部;所述调气部被配置为调节其与所述进气孔的重叠面积。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壳组件的内壁还构造形成有第一止位面和/或第二止位面,所述第一止位面及所述第二止位面间隔设置于所述调气部的转动路径上;

所述第一止位面被配置为在所述调气部与所述进气孔具有最大重叠面积时阻止所述调气部移动;所述第二止位面被配置为在所述调气部与所述进气孔具有最小重叠面积时阻止所述调气部移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壳组件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装配孔,所述壳组件上还形成有沿所述装配孔的中心方向延伸的翻边;

所述操作件穿设于所述装配孔,所述操作件上构造形成有位于所述装配孔内的第一限位部;

所述操作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限位部搭接于所述翻边朝向所述容置腔的表面。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操作件还构造形成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位于所述壳组件外并与所述第一限位部间隔设置;

所述操作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限位部抵接于所述翻边背向所述容置腔的表面。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还包括配接于所述壳组件并位于所述容置腔内的抵压件,所述抵压件抵压于所述调气件背向所述进气孔的一侧。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抵压件朝向所述调气件的表面构造形成有第一环形凸起,所述第一环形凸起沿所述调气件的周向设置并与所述调气件接触。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壳组件还包括外壳及密封件,所述外壳具有容置腔及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第一子孔,所述密封件设于所述容置腔内并密封于所述外壳与所述调气件之间,所述密封件上开设有第二子孔,所述第二子孔与所述第一子孔连通形成所述进气孔;

所述调气件被构造为用于调节所述第二子孔)的开度。

一种气雾发生装置,所述气雾发生装置具有解锁状态及锁合状态,所述气雾发生装置包括:

壳组件,具有容置腔,所述壳组件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进气孔;

调气件,设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调气件被构造为用于调节所述进气孔的开度;以及

操作件,穿设于所述壳组件;

处于所述锁合状态时,所述操作件与所述调气件锁合;处于所述解锁状态时,所述操作件与所述调气件解锁;

其中,所述操作件相对所述壳组件沿所述操作件指向所述调气件的方向滑动时,所述气雾发生装置可由所述解锁状态切换至所述锁合状态。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调气件与所述操作件中一者上构造形成有锁合部,另一者上构造形成有配合部;

处于所述锁合状态时,所述锁合部与所述配合部锁合。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操作件与所述调气件中一者上构造形成有弹性复位部,另一者上构造形成有抵压部;

所述气雾发生装置由所述解锁状态切换至所述锁合状态的过程中,所述弹性复位部在所述抵压部的抵压下形变并储存弹性势能;

所述弹性复位部释放弹性势能时,所述弹性复位部与所述抵压部分离,所述操作件与所述调气件中的至少一者背向另一者滑动,直至切换至所述解锁状态。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调气件包括调气主体及配接于所述调气主体上的调气部;

处于所述锁合状态时,所述调气部受控旋转,以调节其与所述进气孔的重叠面积。

一种气雾发生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气雾发生装置包括壳组件、调气件及操作件,所述壳组件具有容置腔,且所述壳组件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进气孔,所述调气件设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调气件被构造为用于调节所述进气孔的开度,所述操作件穿设于所述壳组件,且所述操作件相对所述壳组件具有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

所述气雾发生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所述操作件位于所述操作件与所述调气件解锁的第二位置时,控制所述操作件相对所述壳组件沿所述操作件指向所述调气件的方向滑动,以使所述操作件切换至其与所述调气件锁合的所述第一位置。

上述气雾发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操作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操作件与调气件锁合,以使得操作件可控制调气件调节进气孔的开度,从而可实现气流大小的调节。当操作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操作件与调气件解锁,此时,操作件相对壳组件沿操作件指向调气件的方向滑动时,操作件才可由第二位置滑动至第一位置,以实现操作件与调气件的锁合。该种设置方式增加了调气件调节开度的难度,故可防止儿童误启动或者误吸食,从而能够降低气雾发生装置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气雾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气雾发生装置的剖面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气雾发生装置中局部结构A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气雾发生装置中去掉壳主体及吸嘴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气雾发生装置中去掉雾化组件及供电件的爆炸图;

图6为图5所示的气雾发生装置中去掉抵压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气雾发生装置的爆炸图;

图8为图7所示的气雾发生装置中去掉调气件的爆炸图;

图9为图8所示的气雾发生装置中操作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所示的气雾发生装置中调气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5所示的气雾发生装置中抵压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气雾发生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号:

1、气雾发生装置;10、壳组件;11、外壳;111、容置腔;112、进气孔;1121、第一子孔;1122、第二子孔;113、出气孔;114、装配孔;115、翻边;116、壳主体;117、底座;1171、限位槽;1172、卡扣部;1173、第一止位面;1174、第二止位面;118、吸嘴;12、密封件;121、第二环形凸起;20、操作件;21、操作部;22、配合部;23、承载部;24、弹性复位部;241、弹性单元;25、连接部;26、第二限位部;27、弹性空间27;30、调气件;31、锁合部;32、抵压部;33、调气主体;34、调气部;40、供电件;50、雾化组件;60、抵压件;61、第一环形凸起;62、扣合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本申请提供一种气雾发生装置1,气雾发生装置1包括壳组件10、操作件20、调气件30、供电件40及雾化组件50。壳组件10用于为操作件20、调气件30、供电件40及雾化组件50提供安装基础,操作件20用于操作调气件30调节壳组件10的气流大小,供电件40用于为雾化组件50供电,雾化组件50用于在通电时将其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雾化形成气溶胶。

请一并参阅图4、图7、图8及图10,其中,壳组件10内设有容置腔111,且壳组件10上开设有与容置腔111连通的进气孔112及出气孔113。调气件30、供电件40及雾化组件50均设于容置腔111内,且调气件30被构造为用于调节进气孔112的开度,操作件20穿设于壳组件10。操作件20相对于壳组件10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操作件20位于第一位置时,操作件20与调气件30锁合,以使得操作件20可控制调气件30调节进气孔112的开度;操作件20位于第二位置时,操作件20与调气件30解锁。其中,操作件20相对壳组件10沿操作件20指向调气件30的方向滑动时,操作件20可由第二位置滑动至第一位置。

可选地,控制操作件20滑动的主体可以是用户或者驱动件。以主体为用户为例,用户按压操作件20即可控制操作件20滑向调气件30。当主体继续按压操作件20并控制操作件20相对壳组件10运动时,调气件30也运动并能够调节进气孔112的开度,从而可实现气雾发生装置1气流大小的调节。

其中,进气孔112开度的调节,是指进气孔112进气横截面积的调节,进气孔112开度调节后,气雾发生装置1的气流量发生变化,从而可实现气流大小的调节。

比如,进气孔112开度调节后,进气孔112可由关闭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或者由小开度状态,切换至大开度状态等等。其中,进气孔112处于关闭状态时,进气孔112的开度K为零,且气流量为零。进气孔112处于打开状态时,进气孔112的开度0<K≤100%,且气流量大于零。小开度状态及大开度状态为打开状态的两种不同的子状态,处于小开度状态时,进气孔112的开度0<K<50%,且气流量较小,处于大开度状态时,进气孔112的开度50%≤K≤100%,且气流量较大。

气雾发生装置1未启动前,操作件20处于第二位置,操作件20与调气件30解锁。此时,操作件20只能相对壳组件10发生空转,并无法作用于调气件30。当操作件20相对壳组件10沿操作件20指向调气件30的方向滑动至第一位置时,操作件20与调气件30锁合。此时,控制操作件20驱动调气件30相对于壳组件10运动,可调节进气孔112的开度,以使得进气孔112能够由关闭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进而,气流可经进气孔112流入至容置腔111内,并与雾化形成的气溶胶混合后从出气孔113输出被用户吸食。雾化结束后,操作件20操作调气件30沿原方向或者反方向运动,则可控制调气件30关闭进气孔112,以防止外部继续进气。最后,操作件20沿调气件30指向操作件20的方向滑动至操作件20与调气件30解锁,至此,单次作业结束。

由此可见,操作件20位于第一位置时,操作件20与调气件30锁合,且操作件20能够驱动调气件30相对于壳组件10运动并调节进气孔112的开度,以实现气流大小的调节。当气雾发生装置1处于第二位置时,操作件20与调气件30解锁,操作件20相对壳组件10沿操作件20指向调气件30的方向滑动时,操作件20才可由第二位置滑动至第一位置,以实现操作20件与调气件30的锁合。该种设置方式增加了调气件30调节开度的难度,故可防止儿童误启动或者误吸食,从而能够降低气雾发生装置1的安全隐患。

在一实施例中,操作件20位于第一位置时,操作件20可驱动调气件30相对于壳组件10旋转,以调节进气孔112的开度。

其中,通过控制调气件30在垂直于操作件20与调气件30的连线的平面内旋转,可调节进气孔112的开度,以使得进气孔112能够由关闭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而控制调气件30旋转的角度,可控制进气孔112的进气量,从而可实现气流大小的调节。通过旋转来控制调气件30调节进气孔112开度的方式,操作更简单且方便。

请再次参阅图7,并同时一并参阅图6及图9,在一实施例中,调气件30与操作件20中一者上构造形成有锁合部31,另一者上构造形成有配合部22。操作件20位于第一位置时,锁合部31与配合部22锁合;操作件20位于第二位置时,锁合部31与配合部22分离。

配合部22与锁合部31配合,可提升操作件20与调气件30之间锁合的可靠性,以防止操作件20在驱动调气件30旋转的过程中与调气件30解锁。

进一步地,锁合部31为凹部及凸部中的任一种,配合部22为凹部及凸部中的另一种。凸部嵌合于凹部时,操作件20位于第一位置;凸部从凹部中退出时,操作件20位于第二位置。

其中,配合部22可以为凹槽、盲孔、凹坑等形式。锁合部31为能够与配合部22嵌合的凸包、凸台、凸块等形式。

配合部22与锁合部31配合,使得调气件30与操作件20能够快速锁合及者解锁,从而提升了气雾发生装置1锁合及解锁的高效性。

进一步地,锁合部31及配合部22均为多个且一一对应,所有锁合部31沿设置其的操作件20或者调气件30的周向设置,所有配合部22沿设置其的操作件20或者调气件30的周向设置。这样,当每个锁合部31与对应的配合部22配合时,调气件30与操作件20之间的锁合更可靠。

在一实施例中,锁合部31为凸筋并设置于调气件30上,且每条凸筋沿调气件30的径向延伸。操作件20包括承载部23及若干个承载于承载部23上的操作部21。所有操作部21沿操作件20的周向依次布设,比如,所有操作部21沿操作件20的周向间隔布设,或者,所有操作部21沿操作件20的周向连续布设并围设形成筒状结构。每个操作部21沿操作件20指向调气件30的方向延伸,且每个操作部21沿其厚度方向贯穿设置有操作通槽,每个操作通槽沿其所在的操作部21的延伸方向延伸至该操作部21面向调气件30的端面。其中,每个操作通槽形成上述配合部22。此外,每个操作部21的厚度均小于对应的凸筋的长度。这样,即使操作件20相对调气件30在调气件30的径向发生滑动,每个操作通槽亦可与对应的凸筋配合,从而保证了操作件20与调气件30之间锁合的可靠性。

当然,操作件20与调气件30的配合形式不限于上述一种。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操作件20与调气件30之间还可以通过扣合的方式,或者磁吸附的方式进行锁合。

请再次一并参阅图8及图9,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操作件20与调气件30中一者上构造形成有弹性复位部24,另一者上构造形成有抵压部32。操作件20由第二位置滑动至第一位置的过程中,弹性复位部24在抵压部32的抵压下形变并储存弹性势能。弹性复位部24释放弹性势能时,弹性复位部24与抵压部32分离,操作件20背向调气件30滑动至第二位置。

实际工作时,以用户驱动为例,用户按压操作件20并驱使操作件20沿操作件20指向调气件30的方向滑动直至与调气件30锁合。在此过程中,弹性复位部24在抵压部32的抵压下发生形变并储存弹性势能。锁合后,用户始终保持按压操作件20的状态,并驱动操作件20带动调气件30旋转,以打开进气孔112。雾化结束后,用户释放外力,弹性复位部24释放弹性势能,弹性复位部24与抵压部32分离,弹性复位部24可带动整个操作件20反向滑动,以实现解锁。

由于弹性复位部24及抵压部32的设置,一方面,在锁合的过程中,弹性复位部24因形变可增大操作件20与调气件30锁合的难度,从而可进一步防止儿童误启动及误吸食。另一方面,在无需外部操作的情况下,便可实现操作件20与调气件30之间的自动解锁,从而有助于提升解锁的简便性。

可选地,弹性复位部24可以为一个整体结构。优选地,弹性复位部24也可以由多个弹性单元241构成,每个弹性单元241受抵压部32抵压而形变,且不同的弹性单元241位于不同的位置受抵压而形变。

在形变的过程中,每个弹性单元241上的受力较为均匀,从而使得每个弹性单元241能够稳定进行形变。而且,多个弹性单元241的设置,还能进一步增大操作件20与调气件30锁合的难度,从而可进一步防止儿童误启动及误吸食。

进一步地,弹性复位部24上构造形成有弹性空间27,弹性空间27被配置为用于接收抵压部32。

其中,弹性空间27可以由所有弹性单元241围设形成,或者,弹性空间27可以形成于至少一个弹性单元241上。操作件20位于第一位置时,抵压部32插入至弹性空间27内,以使得弹性复位部27扩张并储存弹性势能。当弹性复位部27释放弹性势能时,抵压部32退出对应的弹性空间27,操作件20背向调气件30滑动至第二位置。

弹性空间27的设置,不仅能够提升操作件20滑动的稳定性,还使得弹性复位部24能够稳定的发生形变。

优选地,弹性复位部24承载于承载部23上并位于所有操作部21围设形成的空间内。弹性复位部24包括若干个弹性单元241,所有弹性单元241并沿操作件20的周向依次布设并围设形成弹性空间27。此外,每个弹性单元241在操作件20的径向上还与每个操作部21间隔设置,以保证每个弹性单元241在受到抵压部32的抵压时具有足够的形变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为防止每个弹性单元241对锁合部31与配合部22的配合造成干扰,所有的弹性单元241朝向调气件30的端面应该位于每个操作通槽位置最低点的下方。其中,操作通槽的位置最低点是指:操作件20与调气件30的连线方向与竖直方向重合,且操作件20位于调气件30的下方时,操作通槽的底壁上的任意一点。

当然,弹性复位部24及弹性单元241不限于上述一些结构。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复位部24或者弹性单元241还可以为弹簧。以弹性复位部24为弹簧为例,在锁合的过程中,抵压部32抵压弹簧并致使弹簧压缩变形。弹簧释放弹性势能后,弹簧恢复至自然伸直状态。

请再次参阅图3,进一步地,在调气件30指向操作件20的方向上,抵压部32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从而可方便弹性复位部24接收抵压部32。

请再次参阅图6及图10,调气件30包括调气主体33及配接于调气主体33上的调气部34;调气部34被配置为调节其与进气孔112的重叠面积。

可以理解地,调气部34与进气孔112的重叠面积是指调气部34在进气孔112开口所在的平面内的投影覆盖进气孔112的面积。

通过设置操作件20驱动调气主体33带动调气部34旋转,以调节调气部34与进气孔112的重叠面积来实现进气孔112开度的调节的操作方式简单快捷,具有较高的调节效率。

进一步地,壳组件10的内壁还构造形成有第一止位面1173和/或第二止位面1174。优选地,壳组件10的内壁构造形成有第一止位面1173和第二止位面1174。第一止位面1173及第二止位面1174间隔设置于调气部34的转动路径上。第一止位面1173被配置为在调气部34与进气孔112具有最大重叠面积时阻止调气部34移动。也就是说,第一止位面1173用于在调气部34完全打开进气孔112时阻止调气部34移动。第二止位面1174被配置为在调气部34与进气孔112具有最小重叠面积时阻止调气部34移动。也就是说,第二止位面1174用于在调气部34关闭进气孔112时阻止调气部34移动。

通过设置第一止位面1173及第二止位面1174,当调气部34转动至合适位置时能够及时阻止调气部34继续转动,从而有助于降低调节难度。

在一实施例中,壳组件10上开设有与容置腔111连通的装配孔114,壳组件10上还形成有沿装配孔114的中心方向延伸的翻边115。操作件20穿设于装配孔114,操作件20上构造形成有位于装配孔114内的第一限位部。操作件20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限位部搭接于翻边115朝向容置腔111的表面。

其中,第一限位部即为上述承载部23。其中,第一限位部可以为板状、块状、片状等等。

翻边115对第一限位部具有阻挡作用,在操作件20在弹性复位部24的作用下滑动并与调气件30分离的过程中,当第一限位部与翻边115抵接时,操作件20受翻边115的阻挡而停止滑动,从而可防止操作件20从装配孔114中退出而导致装配失效。

进一步地,操作件20还构造形成有连接部25及第二限位部26,第二限位部26位于壳组件10外并与第一限位部间隔设置,连接部25连接于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26之间。操作件20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二限位部26抵接于翻边115背向容置腔111的表面。

可以理解地,在操作件20滑动的过程中,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26之间的间距的至少一部分为操作件20的滑动行程。在操作件20受压并沿操作件20指向调气件30的方向滑动至第二限位部26与翻边115抵接时,则说明锁合部31已与配合部22锁合。此时,用户知晓需要在按压的同时驱动操作件20旋转,才能打开进气孔112。由此可见,第二限位部26与翻边115配合能够表征操作件20与调气件30锁合完成,从而能够及时提示用户操作操作件20带动调气件30旋转并打开进气孔112。

此外,第二限位部26的设置还能保证操作件20具有位于壳组件10外的部分,从而可方便用户握持操作件20,或者方便驱动件与操作件20连接。

请再次参阅图3,并同时一并参阅图5及图11,在一实施例中,气雾发生装置1还包括配接于壳组件10并位于容置腔111内的抵压件60,抵压件60抵压于调气件30背向进气孔112的一侧。

其中,抵压件60可通过卡扣、磁吸附或者其他方式与壳组件10进行固定。比如,在一实施例中,抵压件60上设置有扣合孔62,壳组件10上设置有卡扣部1172,卡扣部1172扣合于扣合孔62。

抵压件60的设置,可防止调气件30沿背向进气孔112的方向滑动,从而保证了调气件30与壳组件10之间在操作件20与调气件30的方向上具有较优的气密性,以防止调气件30与壳组件10之间泄气。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抵压件60朝向调气件30的表面构造形成有第一环形凸起61,第一环形凸起61沿调气件30的周向设置并与调气件30接触。

这样,能够减小抵压件60与调气件30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便于减小调气件30在相对抵压件60转动过程中的磨损情况。

请再次参阅图1,并同时参阅图8,在一实施例中,壳组件10还包括外壳11及密封件12,外壳11具有容置腔111及与容置腔111连通的第一子孔1121,密封件12设于容置腔111内并密封于外壳11与调气件30之间,密封件12上开设有第二子孔1122,第二子孔1122与第一子孔1121连通形成进气孔112。调气件30被构造为用于调节第二子孔1122的开度。具体地,操作件20驱动调气件30相对于壳组件10旋转并调节第二子孔1122的开度。

密封件12用于密封调气件30与壳组件10之间的间隙,从而可防止外部气流仅能经过第一子孔1121及第二子孔1122流入容置腔111内。

具体的,外壳11包括壳主体116、底座117及吸嘴118,壳主体116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底座117及吸嘴118分别配接于壳主体116两端的开口处,并与壳主体116共同界定形成容置腔111。底座117上开设有第一子孔1121。密封件12设置有第二子孔1122,且密封件12用于密封底座117与调气件30之间的间隙。其中,第二子孔112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其数量不做具体限定。吸嘴118上设置有出气孔113。

在调气件30旋转的过程中,进气孔112的开度会发生变化。为方便用户观察进气孔112的开度,还可设置所有第二子孔1122在操作件20与调气件30的连线方向上的投影完全落入至第一子孔1121内。这样,在调气件30旋转的过程中,可透过第一子孔1121观察调气件30覆盖的第二子孔1122的数量及面积来确定进气孔112的开度是否调整到位。

在一实施例中,进气孔112设置于壳组件10的底部,具体设置于底座117上。正常使用时,用户一般握持于壳主体116上并吸食从吸嘴118溢出的气溶胶。通过设计进气孔112位于底部,可避免用户握持时堵塞进气孔112,从而保证了气雾发生装置1能够自由进气。

在一实施例中,底座117的内表面开设有环形的限位槽1171,密封件12为环形并限位于限位槽1171内。通过设置限位槽1171,可提升密封件12安装的简便性及可靠性,以防止密封件12移位而导致底座117与调气件30的气密性不佳。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第一止位面1173及第二止位面1174均由限位槽1171的槽壁延伸形成。

在一实施例中,密封件12面向调气件30的表面形成有第二环形凸起121,第二环形凸起121与调气件30面向进气孔112的表面接触。该种设置下,调气件30与密封件12的接触面积均较小。因此,当调气件30在操作件20的带动下于密封件12与抵压件60之间的间隙内转动的过程中,调气件30的磨损亦较小,故能够延长气雾发生装置1的使用寿命。

上述气雾发生装置1,操作件20位于第一位置时,操作件20与调气件30锁合,且操作件20可驱动调气件30相对于壳组件10旋转,以调节进气孔112的开度,从而可实现气流大小的调节。当操作件20位于第二位置时,操作件20与调气件30解锁,此时,操作件20相对壳组件10沿操作件指向调气件30的方向滑动时,操作件20才可由第二位置滑动至第一位置,以实现操作件20与调气件30的锁合。该种设置方式增加了调气件30调节开度的难度,故可防止儿童误启动或者误吸食,从而能够降低气雾发生装置1的安全隐患。

请再次参阅图4、图7、图8及图10,本申请中提供的气雾发生装置1还具有解锁状态及锁合状态,且气雾发生装置1包括壳组件10、调气件30及操作件20。壳组件10具有容置腔111,壳组件10上开设有与容置腔111连通的进气孔112。调气件30设于容置腔111内,操作件20穿设于壳组件10。处于锁合状态时,操作件20与调气件30锁合,且操作件20可驱动调气件30相对于壳组件10运动以调节进气孔112的开度。处于解锁状态时,操作件20与调气件30解锁。其中,操作件20相对壳组件10沿操作件20指向调气件30的方向滑动时,气雾发生装置1可由解锁状态切换至锁合状态。

气雾发生装置1未启动前,气雾发生装置1处于解锁状态,操作件20与调气件30解锁。此时,即使操作操作件20,其也只能相对壳组件10发生空转,并无法作用于调气件30。当操作件20相对壳组件10沿操作件20指向调气件30的方向滑动时,操作件20与调气件30锁合,气雾发生装置1可由解锁状态切换至锁合状态。此时,控制操作件20驱动调气件30相对于壳组件10在垂直于操作件20与调气件30的连线的平面内旋转,并调节进气孔112的开度,以使得进气孔112能够由关闭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其中,通过控制调气件30旋转的角度,可控制进气孔112的进气量,从而可实现气流大小的调节。进而,气流可经进气孔112流入至容置腔111内,并与雾化形成的气溶胶混合后从出气孔113输出被用户吸食。雾化结束后,操作件20操作调气件30沿原方向或者反方向旋转,则可控制调气件30关闭进气孔112,以防止外部继续进气。最后,操作件20沿调气件30指向操作件20的方向滑动至操作件20与调气件30解锁,气雾发生装置1切换至解锁状态。

由此可见,气雾发生装置1处于锁合状态时,操作件20与调气件30锁合,且操作件20能够驱动调气件30相对于壳组件10旋转并调节进气孔112的开度,以实现气流大小的调节。当气雾发生装置1处于解锁状态时,操作件20相对壳组件10沿操作件20指向调气件30的方向滑动时,气雾发生装置1才能由解锁状态切换至锁合状态,该种设置方式增加了调气件30调节开度的难度,故可防止儿童误启动或者误吸食,从而能够降低气雾发生装置1的安全隐患。

请再次参阅图7,并同时一并参阅图6及图9,在一实施例中,调气件30与操作件20中一者上构造形成有锁合部31,另一者上构造形成有配合部22。处于锁合状态时,锁合部31与配合部22锁合。处于解锁状态时,锁合部31与配合部22解锁。

配合部22与锁合部31配合,可提升操作件20与调气件30之间锁合的可靠性,以防止操作件20在驱动调气件30旋转的过程中与调气件30解锁。

在一实施例中,操作件20与调气件30中一者上构造形成有弹性复位部24,另一者上构造形成有抵压部32。气雾发生装置1由解锁状态切换至锁合状态的过程中,弹性复位部24在抵压部32的抵压下形变并储存弹性势能。弹性复位部24释放弹性势能时,操作件20与调气件30中的至少一者背向另一者滑动,直至切换至解锁状态。

由于弹性复位部24及抵压部32的设置,一方面,在锁合的过程中,弹性复位部24因形变可增大操作件20与调气件30锁合的难度,从而可进一步防止儿童误启动及误吸食。另一方面,在无需外部操作的情况下,便可实现操作件20与调气件30之间的自动解锁,从而有助于提升解锁的简便性。

请再次参阅图6及图10,在一实施例中,调气件30包括调气主体33及配接于调气主体33上的调气部34。处于锁合状态时,调气部34受控旋转,以调节其与进气孔112的重叠面积。

通过设置操作件20驱动调气主体33带动调气部34旋转,以调节调气部34与进气孔112的重叠面积来实现进气孔112开度的调节的操作方式简单快捷,具有较高的调节效率。

请一并参阅图2、图7、图8及图10,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气雾发生装置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利用了上述任一项实施例的气雾发生装置1。

上述气雾发生装置1包括壳组件10、调气件30及操作件20,壳组件10具有容置腔111,且壳组件10上开设有与容置腔111连通的进气孔112,调气件30设于容置腔111内,且调气件30被构造为用于调节进气孔112的开度,操作件20穿设于壳组件10,且操作件20相对壳组件10具有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

请一并参阅图12,气雾发生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100。

S100:操作件20位于操作件20与调气件30解锁的第二位置时,控制操作件20相对壳组件10沿操作件20指向调气件30的方向滑动,以使操作件20切换至其与调气件30锁合的第一位置。

操作件20切换至第一位置时,操作件20可带动操作调节件30调节进气孔112的开度。该种方式增加了调气件30调节开度的难度,故可防止儿童误启动或者误吸食,从而能够降低气雾发生装置1的安全隐患。

进一步地,气雾发生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200。

S200:操作件20处于第一位置时,控制操作件20驱动调气件30相对于壳组件10旋转以调节进气孔112的开度。

操作件20处于第二位置时,操作件20相对壳组件10沿操作件20指向调气件30的方向滑动,操作件20才能由第二位置切换至第一位置。操作件20位于第一位置时,操作件20可操作调气件30在垂直于操作件20与调气件30的连线的平面内旋转,可调节进气孔112的开度,以使得进气孔112能够由关闭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而控制调气件30旋转的角度,可控制进气孔112的进气量,从而可实现气流大小的调节。通过旋转来控制调气件30调节进气孔112开度的方式,操作更简单且方便。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分类

06120114725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