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适用于煤矿转载点的防尘排污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6:11:11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矿用粉尘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煤矿转载点的防尘排污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煤矿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采煤量和采煤效率得到巨大提高,随之皮带运输巷所承担的运输任务也越来越重,皮带运输巷转载系统产尘量也越来越大,造成皮带运输巷严重的粉尘污染,工作人员和设备长期处在高粉尘浓度的环境中会对人员的身体健康和设备的安全生产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目前,皮带运输巷的除尘方式主要以喷雾降尘为主,配以安装机头罩等方式辅助降尘。但现有除尘方式仍然存在有许多缺点还未得到有效解决,例如无法有效捕捉呼吸性粉尘大部分雾化装置产生雾量过大,因无法及时将雾滴捕捉尘粒后形成的污水排入排水沟,而引起皮带打滑与巷道积水的同时使煤质下降。由于煤块被大量雾滴浸润,其发热量被影响,令煤矿效益降低。对于干式降尘而言,由于其体积较大,安装复杂,不常用于皮带运输巷转载点的粉尘治理。

据统计,在无除尘措施情况下,皮带运输巷粉尘质量浓度可达200~300mg/m

发明内容

根据现有的除尘技术分析,针对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煤矿转载点的防尘排污装置,在传统机头罩与湿式降尘的基础上,引进云雾降尘引流技术进行改进。此装置能够在风流较小,微细粒径粉尘长时间漂浮,不易自然沉降的工作区域,防止煤块因转运产生的粉尘逸散,在集尘、降尘的同时进行排污工作,改善作业环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煤矿转载点的防尘排污装置,包括壳体、污水引流装置、万象喷雾固定装置;所述壳体采用半封闭式中空房屋结构,壳体上端金字塔开有2个设有用于安装所述万象喷雾固定装置的内螺纹孔洞。壳体内部靠下位置焊接有污水引流装置,其进料侧设有开口,壳体底部为中空;所述污水引流装置为6个3类的导流槽,进料口一侧的导流槽视为第一导流槽,其两侧的导流槽视为第二导流槽,在第一导流槽对面的导流槽视为第三导流槽,第二导流槽与第三导流槽连接处接有第四导流槽。所述外壳顶端金字塔结构四个三角形顶面与底平面成45°角,进料口侧开口面积占底部正方体侧面积的三分之一。

所述万象喷雾固定装置安装于与进料侧开口处相对的面的上边,两个万象固定装置将上边均分为3等份,设置喷雾角度为向上倾斜30°并朝向进料口侧的上边角。

所述引流装置由6个3类的导流槽,第一导流槽与第三导流槽为夹角为20°的Λ型,第一导流槽通过第二导流槽与第三导流槽相连接,第一导流槽高于第三导流槽,第二导流槽与底面夹角为3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装置利用云雾降尘引流技术,可以使煤矿转载点四处逸散的粉尘被有效控制。此装置可后接入井下现有湿式降尘装置,可使用范围广。设备使用局限性小,可有效地提高除尘效率,对工业生产中的设备起到保护作用从而延长机器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能够减少粉尘的逸散,对人体和环境起到保护作用。

2、本发明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有利于日常检修和维护保养。

3、本发明装置中不需要额外加电,通过导流槽利用污水自身重力特性对污水进行导出,大量较为洁净的液滴汇聚形成的水流对导流槽自身进行冲刷。这使得该设备更安全,无需人工清理,效率更高且更经济环保,更适用于煤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一种适用于煤矿转载点的防尘排污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中一种适用于煤矿转载点的防尘排污装置的剖面图;

图中,1-装置外壳,2-污水引流装置,3-万象喷雾固定装置,4-第一导流槽,5-第二导流槽,6-第三导流槽,7-第四导流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效果作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一种适用于煤矿转载点的防尘排污装置,包括壳体1、污水引流装置2、万象喷雾固定装置3;所述壳体1采用半封闭式中空房屋结构,壳体上端金字塔开有2个设有用于安装所述万象喷雾固定装置3的内螺纹孔洞。壳体内部靠下位置焊接有污水引流装置2,其进料侧设有开口,壳体1底部为中空;所述污水引流装置2为6个3类的导流槽,进料口一侧的导流槽视为第一导流槽4,其两侧的导流槽视为第二导流槽5,在第一导流槽对面的导流槽视为第三导流槽6,第二导流槽5与第三导流槽6连接处接有第四导流槽7。

所述外壳1顶端金字塔结构四个三角形顶面与底平面成45°角,进料口侧开口面积占底部正方体侧面积的三分之一。

所述万象喷雾固定装置3安装于与进料侧开口处相对的面的上边,两个万象固定装置3将上边均分为3等份,设置喷雾角度为向上倾斜30°并朝向进料口侧的上边角。

所述污水引流装置2由6个3类的导流槽,第一导流槽4与第三导流槽6为夹角为20°的Λ型,第一导流4槽通过第二导流槽5与第三导流槽6相连接,第一导流槽4高于第三导流槽6,第二导流槽5与底面夹角为30°。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次使用过程:

在皮带运输机开始工作前,在转载点安装好防尘排污装置,令其进料口朝向与运料方向相对,进而将转载点半密封。利用第三导流槽6上方的万象喷雾固定装置3将喷头调整到喷雾角度为向上倾斜30°并朝向进料口侧的上边角。当皮带运输机开始工作时,开启井下喷雾装置,水雾大量激射向第一导流槽4上方的进料口的上边角。大量细雾充斥在防尘排污装置的上方,随着喷雾时间的延续,大量细雾会向下扩散,大粒径雾滴则沿着外壳1的内壁向下汇聚成液滴流动。总体流动方向可以看做:第一导流槽4→第二导流槽5→第三导流槽6→第四导流槽7,最后由井下排水沟排出。当转载点皮带开始运料时,微粒径粉尘会因为煤料的运输向上扩散,但由于防尘排污装置的细雾与防尘排污装置的密封性,微粒径粉尘会被雾滴捕获,最终通过污水引流装置2的引流作用排至排水沟。

实施例中的方案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技术分类

0612011473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