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和气溶胶生成设备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2:40


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和气溶胶生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气溶胶生成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温度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和气溶胶生成设备。

背景技术

在气溶胶形成装置中,核心的元件就是加热元件。气溶胶形成装置使用电磁感应的方式对气溶胶生成基质进行加热。即,控制电源产生交变电流,并通过线圈产生交变磁场,加热元件置于其中切割交变磁力线,从而在内部产生涡流,涡流使加热元件内部的原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原子之间相互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从而起到加热气溶胶生成基质的作用。

对加热元件的温度进行测量,从而进行温度控制,是保障加热元件工作性能的重要手段。传统技术中,通过使用有线的温度传感器紧贴加热元件进行测温,基于测量到的温度进行温度控制。但该方法无法发挥电磁加热发热体无需电气连接的优点,且还需要在气溶胶形成装置中设置温度传感器,会增加气溶胶形成装置的体积和重量。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准确控温,且能提高气溶胶生成装置的便携性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温度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和气溶胶生成设备。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温度控制方法,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发热体由居里温度点不同的第一铁磁性材料和第二铁磁性材料混合而成,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发热体的目标温度;

基于标准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温度对应的目标电流;所述标准对应关系为所述发热体失磁过程中,所述发热体的温度与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感应器的电流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发热体设置于所述感应器产生的交变磁场内;

控制所述感应器工作在所述目标电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标准对应关系的建立过程包括:

对所述发热体进行加热;

获取加热过程中,所述发热体的温度和所述感应器的电流;

根据所述感应器的电流,得到第一拐点电流和第二拐点电流;所述第一拐点电流小于所述第二拐点电流;

基于所述第一拐点电流和第二拐点电流之间的电流,及对应的所述发热体的温度,建立所述标准对应关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感应器的电流,得到第一拐点电流和第二拐点电流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发热体的温度大于与所述第二拐点电流对应的温度,停止对所述发热体加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所述感应器工作在所述目标电流,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电流发送控制信号至与所述感应器连接的开关管,使所述感应器该工作在目标电流;所述开关管用于控制所述感应器与电源之间的电路的通断,所述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开关管的导通和断开时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体由所述第一铁磁性材料和第二铁磁性材料烧结而成。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温度控制装置,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发热体由居里温度点不同的第一铁磁性材料和第二铁磁性材料混合而成,所述装置包括:

目标温度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发热体的目标温度;

目标电流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标准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温度对应的目标电流;所述标准对应关系为所述发热体失磁过程中,所述发热体的温度与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感应器的电流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发热体设置于所述感应器产生的交变磁场内;

电流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感应器工作在所述目标电流。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发热体的目标温度;

基于标准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温度对应的目标电流;所述标准对应关系为所述发热体失磁过程中,所述发热体的温度与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感应器的电流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发热体设置于所述感应器产生的交变磁场内;

控制所述感应器工作在所述目标电流。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发热体的目标温度;

基于标准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温度对应的目标电流;所述标准对应关系为所述发热体失磁过程中,所述发热体的温度与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感应器的电流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发热体设置于所述感应器产生的交变磁场内;

控制所述感应器工作在所述目标电流。

第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发热体的目标温度;

基于标准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温度对应的目标电流;所述标准对应关系为所述发热体失磁过程中,所述发热体的温度与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感应器的电流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发热体设置于所述感应器产生的交变磁场内;

控制所述感应器工作在所述目标电流。

第六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气溶胶生成设备,包括气溶胶生成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发热体由居里温度点不同的第一铁磁性材料和第二铁磁性材料混合而成,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上述的方法对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温度进行控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电源、基质容器、感应器和发热体,所述基质容器用于存放气溶胶生成基质,所述电源连接所述感应器,所述发热体设置于所述感应器产生的交变磁场内,所述感应器连接所述控制装置。

上述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温度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和气溶胶生成设备,发热体由居里温度点不同的第一铁磁性材料和第二铁磁性材料混合而成,发热体设置于感应器产生的交变磁场内,首先获取发热体的目标温度,然后基于发热体失磁过程中,发热体的温度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感应器的电流之间的标准对应关系,获取与温度对应的目标电流,再控制感应器工作在目标电流。由此,通过对感应器的电流的控制,便可使发热体工作在目标温度下,实现对发热体温度的准确控制,且该方法无需增加温度传感器,有利于提高气溶胶生成装置的使用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温度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标准对应关系的建立流程示意图;

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温度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E类放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发热体失磁过程中温度和感应器电流变化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对发热体进行温度控制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温度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温度控制方法,用于对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温度进行控制,具体用于对气溶胶生成装置中的发热体的温度进行控制。该方法可由控制装置执行,控制装置可设置于气溶胶生成装置内,便于及时对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温度进行控制。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发热体由居里温度点不同的第一铁磁性材料和第二铁磁性材料混合而成。当温度上升到某一温度时,铁磁性材料就由铁磁状态转变为顺磁状态,即失去铁磁性物质的特性,这个温度称之为居里温度点。居里温度点是磁性材料的本征参数之一,它仅与材料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有关。

第一铁磁性材料和第二铁磁性材料均为电磁感应材料,一般为金属。发热体由居里温度点不同的第一铁磁性材料和第二铁磁性材料混合而成,所以发热体通常为结构均匀的统一结构时。此外,由于第一铁磁性材料和第二铁磁性材料的居里温度点不同,发热体存在第一居里温度点和第二居里温度点。第一居里温度点为第一铁磁性材料的居里温度点,第二居里温度点为第二铁磁性材料的居里温度点,第一居里温度点小于第二居里温度点。在第一居里温度点,发热体开始失磁,在第二居里温度点,发热体完全失磁。对于一个确定的发热体,其开始失磁时所对应的第一温度以及完全失磁时所对应的第二温度是固定的,仅与发热体的材料相关。根据第一铁磁性材料和第二铁磁性材料的类型不同,对应的居里温度点也不同。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铁磁性材料可选自不锈钢,碳钢,铁或铁基合金中的至少一种,第一铁磁性材料的居里温度点在400-1000℃之间。第二铁磁性材料可选自镍、镍基合金或因瓦合金中的至少一种,第二铁磁性材料的居里温度点在200-400℃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温度控制方法,以该方法由控制装置执行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2,获取发热体的目标温度。

发热体用于加热气溶胶生成基质,发热体的温度影响加热气溶胶生成基质后生成气溶胶的质量和效率。气溶胶生成基质是能够释放可以形成气溶胶的挥发性化合物的基质。挥发性化合物通过加热气溶胶形成剂而释放。气溶胶生成基质可以是固体或液体,或者包括固体和液体组分。

不同的气溶胶生成基质可以对应不同的目标温度。发热体的目标温度可以预设存储在控制装置的存储器中,也可以存储在其他器件中,使用时根据气溶胶生成基质的类型,直接调用对应的目标即可,有利于提高生成的气溶胶的质量。或者,发热体的目标温度也可以由用户设置,不同的用户的使用习惯不同,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设置不同的发热体的目标温度。从而,发热体根据目标温度运行,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步骤104,基于标准对应关系,获取与温度对应的目标电流。

其中,发热体设置于感应器产生的交变磁场内。感应器一般为线圈。感应器接收到来自电源的交变电流后,产生交变磁场。发热体设置于感应器产生的交变磁场内,切割交变磁力线,从而在内部产生涡流,涡流使发热体内部的原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原子之间相互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从而起到加热气溶胶生成基质的作用。

进一步地,感应器可以为转换器中的线圈,转换器可以为E类放大器、半桥或者全桥拓扑等。以转换器为E类放大器为例,E类放大器包括开关管Q1、LCR串联谐振电路、并联电容C1和扼流线圈L1,其电阻R为线圈电阻和发热体折算初次侧的电阻之和,扼流线圈L1作为感应器。

标准对应关系为发热体失磁过程中,发热体的温度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感应器的电流之间的对应关系。感应器和发热体可以等效成一个变压器的模型,感应器相当于变压器的一次侧(初级侧),发热体相当于变压器的二次侧(次级侧)。为了分析和计算方便,可以把二次侧的电压、电流、电阻折算成一次侧的电压、电流、电阻。因此,发热体在失磁过程中,发热体的温度发生变化,会影响流入感应器的电流的变化,流入感应器的电流的变化可以表征失磁的过程。基于此,可以得到标准对应关系。

可扩展地,标准对应关系可在气溶胶生成装置出厂前或出厂时,通过检测和数据分析得到后,存储在气溶胶生成装置中,后续在使用气溶胶生成装置时,可以直接调用。或者,在气溶胶生成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在器具的运行过程中,由于电子元器件温度的变化,可能会导致电气参数发生变化,影响标准对应关系的准确性。此时可以通过再次升温或者通过降温,检测分析发热体的温度和感应器的电流,修正标准对应关系。

基于此,标准对应关系中包括发热体的温度和感应器的电流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在获取到发热体的目标温度后,可以根据标准对应关系,匹配出于目标温度对应的目标电流。

步骤106,控制感应器工作在目标电流。

得到目标电流后,控制感应器工作在目标电流。控制装置控制感应器的电流的方式并不是唯一的。例如,感应器连接电源,控制装置可以通过控制感应器与电源之间的导通时间,来控制流入感应器的电流,即控制感应器的工作电流。

上述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温度控制方法中,发热体由居里温度点不同的第一铁磁性材料和第二铁磁性材料混合而成,发热体设置于感应器产生的交变磁场内,首先获取发热体的目标温度,然后基于发热体失磁过程中,发热体的温度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感应器的电流之间的标准对应关系,获取与温度对应的目标电流,再控制感应器工作在目标电流。由此,通过对感应器的电流的控制,便可使发热体工作在目标温度下,实现对发热体温度的准确控制,且该方法无需增加温度传感器,有利于提高气溶胶生成装置的使用便捷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标准对应关系的建立过程包括步骤202至步骤208。

步骤202,对发热体进行加热。

具体地,可以通过给感应器通电,使感应器产生交变磁场,交变磁场作用在发热体上,达到对发热体进行发热的目的。

步骤204,获取加热过程中,发热体的温度和感应器的电流。

在对发热体进行加热的过程中,控制装置会持续或者按照时间间隔获取发热体的温度和感应器的电流。具体地,可通过电流检测装置检测发热体的电流,电流检测装置将检测到的电流值发送至控制装置。此外,可通过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发热体的温度,并将检测到的温度值发送至控制装置。

步骤206,根据感应器的电流,得到第一拐点电流和第二拐点电流。

其中,第一拐点电流小于第二拐点电流。由于发热体由居里温度点不同的第一铁磁性材料和第二铁磁性材料混合而成,以第一铁磁材料的居里温度点为第一居里温度点,第二铁磁材料的居里温度点为第二居里温度点,第一居里温度点小于第二居里温度点为例,在发热体的温度达到第一居里温度点之前,第一铁磁性材料和第二铁磁性材料均未失磁,此时感应器的电流基本上没有发生变化,或者随着发热体的温度升高略微下降。在发热体的温度达到第一居里温度点后,第一铁磁性材料开始失磁,这会导致发热体总的磁阻变小,因此感应器的电流会逐渐增大,此时会出现一最低电流拐点(I1),将这个最低电流拐点作为第一拐点电流。

此后,发热体继续升温,随着温度的进一步升高,发热体中低居里温度点的第一铁磁性材料继续失磁,导致第一铁磁性材料加热效率急剧降低,同时高居里温度点的第二铁磁性材料磁阻也会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达到第二居里温度点后,第一铁磁性材料和第二铁磁性材料均失磁,感应器的电流不再随着发热体温度的升高而变化,低居里温度点材料和高居里温度点材料磁阻随温度变化特性叠加会导致电流拐点(I2)出现,将此时的电流拐点I2作为第二拐点电流。

步骤208,基于第一拐点电流和第二拐点电流之间的电流,及对应的发热体的温度,建立标准对应关系。

在第一拐点电流和第二拐点电流之间,发热体处于从开始失磁到完全失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感应器的电流和发热体的温度存在一一对应关系,通过这一一对应关系可以建立标准对应关系。若以曲线图表示,标准对应关系为发热体的温度与感应器的电流对应的S型曲线。

可以理解的是,建立标准对应关系时,气溶胶生成装置可以不处于正常使用状态。例如,可在气溶胶生成装置出厂前,或者使用之前,根据采集到的发热体的温度和感应器的电流。由此,在得到标准对应关系时,若需要用到硬件的温度检测装置和电流检测装置,则在得到标准对应关系后,可将温度检测装置和电流检测装置拆除,从而减小气溶胶生成装置的体积和质量,提高气溶胶生成装置的使用便捷性。

本实施例中,通过采集第一拐点电流、第二拐点电流以及加热过程中,发热体的温度和对应的感应器的电流,建立标准对应关系,使得后续可以直接根据标准对应关系对发热体温度进行无线控温。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步骤208之后,标准对应关系的建立过程还包括步骤210。

步骤210,若发热体的温度大于与第二拐点电流对应的温度,停止对发热体加热。

标准对应关系是基于对发热体进行加热升温的过程中获取到的数据建立的。发热体在被加热的过程中,温度持续升高,当达到第二拐点电流对应的温度后,即使发热体的温度进一步升高,感应器的电流也不会发生变化。第二拐点电流对应的温度一般为发热体的较高的居里温度点。根据第一拐点电流和第二拐点电流之间的电流,及对应的发热体的温度,可以建立标准对应关系。因此,发热体的温度大于与第二拐点电流对应的温度之后,获取到的温度和感应器的电流数据不用来建立标准对应关系,此时可以停止对发热体加热,使发热体降温。

可以理解是,在建立对应关系时,步骤202至步骤208可以重复多次,或者步骤202至步骤210可以重复多次,多次采集第一拐点电流、第二拐点电流以及加热过程中,发热体的温度和对应的感应器的电流,基于采集到的多组数据建立标准对应关系,可以提高标准对应关系的准确性。

上述建立标准对应关系的过程中,以第一铁磁材料的居里温度点为第一居里温度点,第二铁磁材料的居里温度点为第二居里温度点,第一居里温度点小于第二居里温度点为例,当发热体的温度升高到接近发热体中第一铁磁性材料的居里温度点(即第一居里温度点)时,低居里温度点材料开始逐渐失磁。这会导致发热体总的磁阻变小,因此控制装置获取到的视在电流会逐渐增大,此时会出现一最低电流拐点(I1),将这个最低电流拐点作为第一拐点电流。视在电流为感应器的电流。在接下来一段升温过程中,控制装置检测到的视在电流与发热体的温度有一一对应关系。通过这一一对应可以建立起标准曲线,作为标准对应关系,从而可以实现无线控温。随着温度的进一步升高,发热体中低居里温度点的第一铁磁性材料继续失磁,导致第一铁磁性材料加热效率急剧降低,同时高居里温度点的第二铁磁性材料磁阻也会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低居里温度点材料和高居里温度点材料磁阻随温度变化特性叠加会导致电流拐点(I2)出现,将此时的电流拐点I2作为第二拐点电流。第一拐点电流(I1)和第二拐点电流(I2)为发热体特征属性。随着电流继续升高,电磁感应加热以高居里温度点的第二铁磁材料为主导,随着加热温度继续升高,由于高居里温度点材料磁阻增加,电流会变小。可以理解的是,在加热后期,高居里温度点材料以多孔骨架(低居里温度点材料和高居里温度点材料均匀混合,低居里温度点材料完全失磁后,只剩下高居里温度点材料可以加热,剔除低居里温度点材料,可以等效看成多孔的“高居里温度点材料”骨架)的形式加热,其加热效率会急剧降低,导致电流无法继续显著升高,温度也对应有一个最高温度,即最高阈值温度,实现控温。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步骤106包括步骤306。

步骤306,根据目标电流发送控制信号至与感应器连接的开关管,使感应器工作在目标电流。

其中,开关管用于控制感应器与电源之间的电路的通断,控制信号用于控制开关管的导通和断开时间。

具体地,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控制装置,接收来自控制装置的控制信号。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感应器,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电源。当开关管导通时,感应器可以从电源处得电,感应器工作。当开关管断开时,感应器不能从电源处得电,感应器停止工作。控制装置可以通过发送至开关管的控制信号控制开关管的导通和断开时间。例如,控制信号可以为PWM信号,控制装置通过调整PWM信号的占空比,可以控制开关管的导通和断开时间,从而控制感应器的得电时间,起到控制感应器的电流,使感应器工作在目标电流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通过发送控制信号至与感应器连接的开关管,使感应器该工作在目标电流,可以使发热体的温度为与目标电流对应的温度,从而实现无需增加硬件成本,就可以对发热体温度的无线控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发热体由所述第一铁磁性材料和第二铁磁性材料烧结而成。具体地,发热体为将第一铁磁性材料和第二铁磁性材料进行混合后,烧结得到复合的加热体。其中,制备得到的发热体可以为单层的金属片,还可以为管式、针式、销式、网式、丝式、颗粒式或杯式等结构。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制备发热体,只要能将第一铁磁性材料和第二铁磁性材料混合即可。

此外,第一铁磁性材料和第二铁磁性材料的类型也不是唯一的,例如,第一铁磁性材料可选自不锈钢,碳钢,铁或铁基合金中的至少一种,第一铁磁性材料的居里温度点在400-1000℃之间。第二铁磁性材料可选自镍、镍基合金或因瓦合金中的至少一种,第二铁磁性材料的居里温度点在200-400℃之间。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实施例,以下结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装置通过E类功率放大器拓扑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但同时也可以使用其它转换器拓扑进行转换,比如半桥、全桥等。请参见图4,E类放大器包括一个MOSFET开关管、LCR串联谐振电路、并联电容C1和扼流线圈L1。其电阻R为线圈电阻和发热体折算初次测的电阻之和,扼流线圈L1作为感应器。

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发热体是通过两种居里温度点不同的铁磁性材料烧结成一个单层的金属片。铁磁性物质的磁性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当温度上升到某一温度时,铁磁性材料就由铁磁状态转变为顺磁状态,即失去铁磁性物质的特性,这个温度称之为居里温度。居里温度点是磁性材料的本征参数之一,它仅与材料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有关。

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温度控制方法根据温度失磁特性,控制发热体的工作温度。发热体的控温逻辑为:

在加热起初阶段,发热体被加热,此时控制装置会检测一个初始视在电流。随着发热体温度升高,发热体的磁阻会增大,相对应控制装置会检测到视在电流变小。当发热体的温度继续升高,温度升高到接近发热体中低居里温度点材料的居里温度点时,低居里温度点材料开始逐渐失磁,这会导致发热体总的磁阻变小,因此控制装置检测到视在电流会逐渐增大,此时会出现一最低电流拐点(I1)。在接下来一段升温过程中,控制装置检测到的视在电流与发热体的温度有一一对应关系。通过这一一对应可以建立起标准曲线,从而可以实现无线控温。随着温度的进一步升高,发热体中低居里温度点材料继续失磁,导致低居里温度点材料加热效率的急剧降低,同时高居里温度点材料磁阻也会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低居里温度点材料和高居里温度点材料磁阻随温度变化特性叠加会导致电流拐点(I2)出现。电流I1和I2为发热体特征属性。随着电流继续升高,电磁感应加热以高居里温度点材料主导,随着加热温度继续升高,由于高居里温度点材料磁阻增加,电流会变小。

可以理解的是,在加热后期,高居里温度点材料以多孔骨架(低居里温度点材料和高居里温度点材料均匀混合,低居里温度点材料完全失磁后,只剩下高居里温度点材料可以加热,剔除低居里温度点材料,可以等效看成多孔的“高居里温度点材料”骨架)的形式加热,其加热效率会急剧降低,导致电流无法继续显著升高,温度也对应有一个最高温度,即最高阈值温度,实现控温。

发热体随温度变化失去铁磁性的过程特性,可以通过流入L1的电流I测量出来。请参见图5,电流的变化表征失磁的过程,具体包括:

(1)T0比T1温度低(可以认为是室温)。当发热体的温度升至T1之前,电流I基本上没有发生变化或随着温度升高略微下降,记录此拐点电流为I1。T1的温度一般在150℃到300℃之间。根据不同的功率要求8W~50W,电流I1一般2-8A。

(2)当温度升至T1时,发热体开始失磁,电流开始上升。

(3)当温度升到T2时,发热体完全失磁,电流停止上升,此时电流为I2。可见,在T1至T2这个温度段之间,电流呈S型曲线。其便是发热体的整个失磁过程。T2的温度一般在200℃到400℃之间,但会比T1要高。根据不同的功率要求,电流I1一般为3-12A,但会比I1要高。

(4)发热片继续升温,当温度>T2时,电流基本上不会随温度不会发生变化,很容易就检测出拐点I2。

(5)T1和T2的温度点是固定的,仅与发热体的材料相关。虽然电流I1和I2,与发热片的大小、发热片在磁场中的位置、以及电路中RLC等参数相关,但是很明显在S曲线中,每个温度点有且仅有一个对应电流。所以我们可以根据S曲线的电流对应出温度,测温的温度范围T1

在对发热体的温度进行控制前,首先需要建立标准对应关系。建立标准对应关系的过程包括:

步骤1:从开机开始升温,升到T1之前,电流不变化,此时的电流为I1;

步骤2:继续升温,超过T2时,检测出电流不再变化,此时电流为I2;

步骤3:停止加热,感应加热片降温。

步骤1,2,3可重复多次,多次采集I1,I2保证采集精度。根据采集到的I1、I2、T1、T2以及I1与I2之间的温度与电流的对应关系,可以建立标准对应关系,在图中可以用S1曲线体现出来。

请参见图6,在对发热体的温度进行控制时,可根据S曲线,计算出所需要的温度Tset对应的电流Iset。通过控制PWM信号的占空比,使电流保持在Iset,从而保证了温度保持在Tset,实现对发热体进行温度控制的目的。

此外,在器具的运行过程中,由于电子元器件温度的变化,导致RLC谐振参数发生了变化,电流I1,I2也跟随着变化,此时可以通过再次升温,修正电流拐点I2;或者通过降温,修正电流拐点I1。最终实现温度的精确控制。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所涉及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温度控制方法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温度控制装置。该装置所提供的解决问题的实现方案与上述方法中所记载的实现方案相似,故下面所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温度控制装置实施例中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温度控制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提供了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温度控制装置,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发热体由居里温度点不同的第一铁磁性材料和第二铁磁性材料混合而成,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温度控制装置包括:目标温度获取模块710、目标电流获取模块720和电流控制模块730,其中:

目标温度获取模块710,用于获取发热体的目标温度。

目标电流获取模块720,用于基于标准对应关系,获取与温度对应的目标电流。标准对应关系为发热体失磁过程中,发热体的温度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感应器的电流之间的对应关系,发热体设置于感应器产生的交变磁场内。

电流控制模块730,用于控制感应器工作在目标电流。

在一个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温度控制装置还包括模型建立模块,模型建立模块用于对发热体进行加热,获取加热过程中,发热体的温度和感应器的电流,根据感应器的电流,得到第一拐点电流和第二拐点电流;第一拐点电流小于第二拐点电流,基于第一拐点电流和第二拐点电流之间的电流,及对应的发热体的温度,建立标准对应关系。

在一个实施例中,模型建立模块在根据感应器的电流,得到第一拐点电流和第二拐点电流之后,若发热体的温度大于与第二拐点电流对应的温度,停止对发热体加热。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流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目标电流发送控制信号至与感应器连接的开关管,使感应器该工作在目标电流;开关管用于控制感应器与电源之间的电路的通断,控制信号用于控制开关管的导通和断开时间。

上述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温度控制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气溶胶生成设备,包括气溶胶生成装置和控制装置,控制装置连接气溶胶生成装置,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发热体由居里温度点不同的第一铁磁性材料和第二铁磁性材料混合而成,控制装置用于根据上述的方法对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温度进行控制。当温度上升到某一温度时,铁磁性材料就由铁磁状态转变为顺磁状态,即失去铁磁性物质的特性,这个温度称之为居里温度点。居里温度点是磁性材料的本征参数之一,它仅与材料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有关。

第一铁磁性材料和第二铁磁性材料均为电磁感应材料,一般为金属。发热体由居里温度点不同的第一铁磁性材料和第二铁磁性材料混合而成时,由于第一铁磁性材料和第二铁磁性材料的居里温度点不同,发热体存在第一居里温度点和第二居里温度点。第一居里温度点为第一铁磁性材料的居里温度点,第二居里温度点为第二铁磁性材料的居里温度点,第一居里温度点小于第二居里温度点。在第一居里温度点,发热体开始失磁,在第二居里温度点,发热体完全失磁。对于一个确定的发热体,其开始失磁时所对应的第一温度以及完全失磁时所对应的第二温度是固定的,仅与发热体的材料相关。根据第一铁磁性材料和第二铁磁性材料的类型不同,对应的居里温度点也不同。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铁磁性材料可选自不锈钢,碳钢,铁或铁基合金中的至少一种,第一铁磁性材料的居里温度点在400-1000℃之间。第二铁磁性材料可选自镍、镍基合金或因瓦合金中的至少一种,第二铁磁性材料的居里温度点在200-400℃之间。

控制装置首先获取发热体的目标温度,然后基于发热体失磁过程中,发热体的温度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感应器的电流之间的标准对应关系,获取与温度对应的目标电流,再控制感应器工作在目标电流。由此,通过对感应器的电流的控制,便可使发热体工作在目标温度下,实现对发热体温度的准确控制,且该方法无需增加温度传感器,有利于提高气溶胶生成装置的使用便捷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电源、基质容器、感应器和发热体,基质容器用于存放气溶胶生成基质,电源连接感应器,发热体设置于感应器产生的交变磁场内,感应器连接控制装置。其中,各器件的连接关系未在图中实处。

具体地,电源连接感应器,给感应器通电后,感应器开始工作,产生交变磁场。发热体设置于感应器产生的交变磁场内,切割磁力线,温度逐渐升高。发热体的温度升高后,对存放在基质容器内气溶胶生成基质进行加热,使气溶胶生成基质产生气溶胶,供后续使用。感应器连接控制装置,可以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调整自身的工作电流,实现对发热体的温度控制的目的。

上述气溶胶生成设备,发热体由居里温度点不同的第一铁磁性材料和第二铁磁性材料混合而成,发热体设置于感应器产生的交变磁场内,首先获取发热体的目标温度,然后基于发热体失磁过程中,发热体的温度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感应器的电流之间的标准对应关系,获取与温度对应的目标电流,再控制感应器工作在目标电流。由此,通过对感应器的电流的控制,便可使发热体工作在目标温度下,实现对发热体温度的准确控制,且该方法无需增加温度传感器,有利于提高气溶胶生成装置的使用便捷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9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无线方式可通过WIFI、移动蜂窝网络、NFC(近场通信)或其他技术实现。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温度控制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9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光存储器、高密度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阻变存储器(ReRAM)、磁变存储器(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MRAM)、铁电存储器(Ferroelectric Random Access Memory,FRAM)、相变存储器(Phase Change Memory,PCM)、石墨烯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等。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DRAM)等。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数据库可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中至少一种。非关系型数据库可包括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库等,不限于此。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处理器可为通用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可编程逻辑器、基于量子计算的数据处理逻辑器等,不限于此。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分类

06120116332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