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联合收割机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1:30


联合收割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联合收割机。

背景技术

联合收割机具备:收割部,收割田地的种植作物;以及脱谷装置,对来自收割部的作物进行脱谷处理。这种联合收割机中,脱谷装置具备:脱粒室,供来自收割部的作物投入;脱粒筒,以能旋转的状态设置于脱粒室,对投入到脱粒室的作物进行脱谷处理;顶板,覆盖脱粒室的上方;以及多个送尘阀,以在沿着脱粒筒的旋转轴心的方向上排列的状态设置于顶板的内侧部分,将脱谷处理物朝向所述脱粒室的后方进给引导,多个送尘阀具有:第一送尘构件,以沿脱粒室左右方向延伸的状态且能够通过摆动来变更进给角的状态设置于脱粒室的上部;以及第二送尘构件,以固定为无法变更进给角的状态设置于脱粒室的上部中的相对于第一送尘构件位于脱粒筒的旋转方向上游侧的部位。这种联合收割机构成为:即使收割的作物的品种不同,在脱粒室中进行脱谷处理的脱谷处理物也能通过第一送尘构件根据与作物的品种对应的进给角进行的进给引导和第二送尘构件进行的进给引导而朝向脱粒室的后方移送,脱谷处理物能够一边以与品质对应的移动速度在脱粒室移动一边受到脱粒处理。

作为这种联合收割机,有专利文献1所示的联合收割机。专利文献1所示的联合收割机具备:第一送尘构件(可动送尘阀)和第二送尘构件(固定送尘阀)。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6302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即使是具备第一送尘构件和第二送尘构件的联合收割机,当被脱粒筒施加转动力而在脱粒室的上部向脱粒筒的旋转方向流动的脱谷处理物在撞到顶板而受到较强的流动阻力时,脱谷处理物也难以朝向脱粒室的后方流动。此外,在脱谷处理物受到来自顶板的较强的流动阻力的情况下,对第一送尘构件和第二送尘构件的碰撞变弱,不能高效地进行由第一送尘构件和第二送尘构件实现的进给引导,脱谷处理物不能以与品质相适应的移动速度在脱粒室中移动来进行恰到好处的适当的脱谷处理。特别是,当大量的收割作物被供给到脱粒室时,脱谷处理物在脱粒室中的移动速度容易变得不适当,为了不向脱粒室供给太多的收割作物,不能使收割速度太快。

本发明提供一种联合收割机,所述联合收割机无论收割作物的品种如何变化,都能够一边使脱谷处理物以适当的移动速度在脱粒室中移动来适当地进行脱谷处理,一边进行收割行驶。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联合收割机具备:收割部,收割田地的种植作物;以及脱谷装置,对来自所述收割部的作物进行脱谷处理,所述脱谷装置具备:脱粒室,供来自所述收割部的作物投入;脱粒筒,以能旋转的状态设置于所述脱粒室,对投入到所述脱粒室的作物进行脱谷处理;顶板,覆盖所述脱粒室的上方;以及多个送尘阀,以在沿着所述脱粒筒的旋转轴心的方向上排列的状态设置于所述顶板的内侧部分,将脱谷处理物朝向所述脱粒室的后方进给引导,所述多个送尘阀具有:第一送尘构件,以沿脱粒室左右方向延伸的状态且能够通过摆动来变更进给角的状态设置于所述脱粒室的上部;以及第二送尘构件,以固定为无法变更进给角的状态设置于所述脱粒室的上部中的相对于所述第一送尘构件位于所述脱粒筒的旋转方向上游侧的部位,所述顶板中的与所述第二送尘构件对置的部分从沿着所述旋转轴心的方向观察呈圆弧状。

根据本构成,与收割作物的品质相对应地对第一送尘构件的进给角进行适当变更。如此,被脱粒筒施加转动力而在脱粒室中向上流动的脱谷处理物即使与顶板中的与第二送尘构件对置的部分碰撞,由于该部分的圆弧状,也不会受到太强的流动阻力,从而顺畅地流动,并与第二送尘构件猛烈地碰撞而适当地受到由第二送尘构件实现的进给引导,进而与第一送尘构件猛烈地碰撞而适当地受到第一送尘构件基于与作物的品质相适应的进给角的进给引导,脱谷处理物一边以与品质对应的适当的移动速度朝向脱粒室的后方移动一边受到脱谷处理,因此,无论收割作物的品质如何变化,都能够一边进行恰到好处的适当的脱谷处理一边进行收割行驶。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第一送尘构件具有缺口部,所述缺口部形成于所述第一送尘构件中的脱粒筒旋转方向上游侧的下角部,从沿着所述旋转轴心的方向观察,所述第二送尘构件中的脱粒筒旋转方向下游侧的端部构成为进入所述缺口部。

根据本构成,即使因第一送尘构件的进给角的变更而使第一送尘构件的脱粒筒旋转方向上游侧的端部和第二送尘构件的脱粒筒旋转方向下游侧的端部在脱粒室前后方向上发生错位,由于第一送尘构件的端部通过缺口部与第二送尘构件的端部对置,被第二送尘构件朝向脱粒筒旋转方向下游侧进给引导的脱谷处理物也不易钩挂于第一送尘构件的端部,能够使脱谷处理物顺畅地朝向脱粒室后方移动。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顶板中的脱粒筒旋转方向下游侧的侧部形成为朝下且朝向脱粒室横向外侧的倾斜状态,在所述第一送尘构件中的脱粒筒旋转方向下游侧的部位具备沿所述侧部延伸的下游侧送尘部。

根据本构成,脱谷处理物在沿顶板的侧部流动时也会被第一送尘构件的下游侧送尘部进给引导,因此能够高精度地进行由第一送尘构件实现的脱谷处理物的进给引导。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在所述侧部与所述下游侧送尘部的上缘部之间设置有间隙。

根据本构成,下游侧送尘部与顶板的侧部能够相对移动以使第一送尘构件能够摆动,因此,即使存在脱谷处理物进入下游侧送尘部与侧部之间的情况,由于存在间隙,也容易从下游侧送尘部与侧部之间脱出,因此易于防止脱谷处理物堵塞的情况。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第一送尘构件具有支承轴,所述支承轴设置于所述第一送尘构件中的位于比脱粒室左右方向上的中心靠脱粒筒旋转方向下游侧且比所述下游侧送尘部靠脱粒筒旋转方向上游侧的部位,所述支第一送尘构件以能够以所述支承轴为摆动支点进行摆动的状态被支承。

根据本构成,与将支承轴设置于第一送尘构件的比脱粒室左右方向上的中心靠脱粒筒旋转方向上游侧的部位相比,能够使下游侧送尘部与顶板部的侧部的间隙变窄并在较宽的角度范围内变更第一送尘构件的进给角,与将支承轴设置于下游侧送尘部相比,能够减少在第一送尘构件与第二送尘构件之间可形成的脱粒室前后方向上的高度差并在较宽的角度范围内变更第一送尘构件的进给角,因此,能够使脱谷处理物从第二送尘构件顺畅地流到第一送尘构件,并且,通过第一送尘构件在较宽的角度范围内对脱谷处理物进行进给引导。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第一送尘构件中的脱粒筒旋转方向上游侧的端部从所述顶板向所述脱粒筒突出的突出长度与所述第二送尘构件中的脱粒筒旋转方向下游侧的端部从所述顶板向所述脱粒筒突出的突出长度相同。

根据本构成,第一送尘构件中的脱粒筒旋转方向上游侧的端部与第二送尘构件中的脱粒筒旋转方向下游侧的端部之间不会形成脱粒筒径向上的高度差,因此,脱谷处理物能够从第二送尘构件顺畅地流到第一送尘构件,使脱谷处理物不易钩挂于第一送尘构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联合收割机的整体的左视图。

图2是表示第二脱谷处理部的剖视图。

图3是图2的III-III截面向视图。

图4是表示送尘阀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例子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联合收割机的行驶机体,将图1所示的箭头F的方向设为“机体前方”,将箭头B的方向设为“机体后方”,将箭头U的方向设为“机体上方”,将箭头D的方向设为“机体下方”,将纸面正面侧的方向设为“机体左方”,将纸面背面侧的方向设为“机体右方”。

〔联合收割机的整体构成〕

如图1所示,联合收割机具有行驶机体5,所述行驶机体5由左右一对前车轮1和左右一对后车轮2支承,并且,具有搭乘空间被驾驶舱3覆盖的驾驶部4。在行驶机体5的前部设置有收割输送部6,所述收割输送部6收割田地的稻、麦等种植作物,将收割作物输送到后方。在行驶机体5的比驾驶部4靠后侧的部位设置有:脱谷装置7,接受来自收割输送部6的收割作物并对其进行脱谷处理,进行脱谷处理物的筛选处理;谷粒箱8,回收并储存由脱谷装置7得到的谷粒;以及原动部10,具有作为动力源的发动机9。谷粒箱8设置于脱谷装置7的前部的上方,原动部10设置于脱谷装置7的后部的上方。

收割输送部6具备:收割部6A,设置于收割输送部6的前部,收割种植于田地的作物,将收割作物向收割宽度方向的中央部聚集;以及作为作物输送部的送料器6B,从收割部6A的后部向后延伸,将来自收割部6A的收割作物朝向机体后方的脱谷装置7输送。收割部6A具备旋转卷筒11、割刀12、横向输送搅龙13等,其中,旋转卷筒11将作为收割对象的种植作物的穗尖侧朝向后方耙拢,割刀12切断种植作物的茎根来进行种植作物的收割,横向输送搅龙13将收割作物沿收割宽度方向输送聚集在送料器6B前。

〔脱谷装置的构成〕

如图1所示,脱谷装置7具备:第一脱谷处理部7A,设置于脱谷装置7的上部,对来自送料器6B的收割作物进行脱谷处理;第二脱谷处理部7B,设置于第一脱谷处理部7A的后方,对经第一脱谷处理部7A处理的脱谷处理物进行脱谷处理;筛选部7C,设置于脱谷装置7的下部,对来自第一脱谷处理部7A和第二脱谷处理部7B的脱谷处理物进行筛选处理。

〔第一脱谷处理部的构成〕

第一脱谷处理部7A构成为:第一脱谷处理部7A在行驶机体左右方向上的宽度与送料器6B在行驶机体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大致相同,并且第一脱谷处理部7A在行驶机体左右方向上的宽度比第二脱谷处理部7B在行驶机体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宽。

第一脱谷处理部7A具备:脱粒处理部,具有能够绕沿行驶机体左右方向延伸的轴心旋转驱动的第一脱粒筒14;以及中间输送体15,设置于第一脱粒筒14的后侧。中间输送体15构成为能够绕沿行驶机体左右方向延伸的轴心旋转驱动。中间输送体15在行驶机体左右方向上的宽度设为与第一脱谷处理部7A在行驶机体左右方向上的宽度相同。

在第一脱谷处理部7A中,收割作物整体被送料器6B投入到具有第一脱粒筒14的脱粒处理部,由第一脱粒筒14进行脱谷处理,脱谷处理物被中间输送体15向第二脱谷处理部7B耙拢。

〔第二脱谷处理部的构成〕

如图2、图3所示,第二脱谷处理部7B具备:脱粒室16,位于脱谷装置7的上部;脱粒筒20,具有沿收割作物的输送方向位于脱粒室16的前后朝向的脱粒筒支承轴21,并以脱粒筒支承轴21为支点旋转;圆弧状的承接网17,位于脱粒筒20的下方。

脱粒室16由支承脱粒筒支承轴21的前壁18a和后壁18b、承接网17、覆盖脱粒室16的上方的顶板19等划分形成。在脱粒室16的前下部形成有能够将来自第一脱谷处理部7A的脱谷处理物投入到脱粒室16的供给口16a。在脱粒室16的后下部形成有能够排出脱谷排秆的排秆部16b。

如图2所示,在脱粒室16的上部,在顶板19的内侧部分设置有多个送尘阀30,所述多个送尘阀30在沿脱粒筒20的旋转轴心P的方向上隔开间隔地排列。脱粒筒20构成为:通过脱粒筒20的旋转而被移送到脱粒室16的上部的脱谷处理物与送尘阀30碰撞而受到送尘阀30的进给引导,由此,将脱谷处理物朝向脱粒室16的后方进给引导。

脱粒筒支承轴21以向后上方倾斜的姿势能旋转地支承于前壁18a和后壁18b。脱粒筒20通过来自发动机9的动力,绕脱粒筒支承轴21的轴心(旋转轴心P)向图3中箭头X所示的旋转方向(从后方观察脱粒筒20时为逆时针方向)旋转驱动,从而对投入到脱粒室16的脱谷处理物实施脱谷处理。脱粒筒20对脱谷处理物施加转动力,被施加转动力的脱谷处理物与送尘阀30碰撞而受到由送尘阀30实现的进给引导,从而一边将脱谷处理物朝向脱粒室16的后方移送,一边进行脱谷处理。

承接网17是形成为格子状的凹型承接网,承接供给到脱粒室16的脱谷处理物,辅助脱粒筒20对脱谷处理物的脱谷处理,一方面使经脱谷处理得到的单粒化谷粒、带枝梗的谷粒或脱谷处理中产生的秆屑等向下方的筛选部7C漏下,另一方面防止脱粒谷秆(排秆)等向筛选部7C漏下。

如图2、图4所示,脱粒筒20具备:耙拢部20A,设置于脱粒筒20的前部;以及脱粒处理部20B,与耙拢部20A的后部连接。

〔关于耙拢部的构成〕

如图2所示,耙拢部20A具备:基台部22,越靠近脱粒筒20的前端侧直径越小;以及螺旋叶片23,以从基台部22的外周部朝向基台部22的外侧立起的状态设置于基台部22的外周部。具备两个螺旋叶片23。两个螺旋叶片23是在基台部22的周向上隔开间隔地排列的双重螺旋状,设置为从基台部22的后端部遍及到顶端部。

基台部22由卷绕成圆锥台状的金属板构件构成。基台部22经由连结基台部22的前端部和脱粒筒支承轴21的圆板构件(未图示)、连结基台部22的后端部和脱粒筒支承轴21的前支承构件24被支承于脱粒筒支承轴21。

在耙拢部20A中,基台部22经由圆板构件和前支承构件24被脱粒筒支承轴21驱动,两个螺旋叶片23以脱粒筒20的旋转轴心P为旋转中心被旋转驱动。由中间输送体15从供给口16a投入到脱粒室16的脱谷处理物被旋转的螺旋叶片23朝向脱粒室16的后方耙拢。

〔关于脱粒处理部的构成〕

如图2所示,脱粒处理部20B具备:前支承构件24,支承于脱粒筒支承轴21中与耙拢部20A的后部对应的部分;后支承构件25,支承于脱粒筒支承轴21中比前支承构件24靠后侧的部分;以及三个中间支承构件26,支承于脱粒筒支承轴21中前支承构件24与后支承构件25之间的部分。三个中间支承构件26在脱粒筒支承轴21的前后方向上隔开相等间隔地排列。以下,将三个中间支承构件26中最前面的中间支承构件26称为第一中间支承构件26a,将三个中间支承构件26中中间的中间支承构件26称为第二中间支承构件26b,将三个中间支承构件26中最后面的中间支承构件26称为第三中间支承构件26c。

如图2所示,脱粒处理部20B具备:前脱粒处理部20F,具有位于第二中间支承构件26b的前侧的六根棒状的前分割脱粒齿支承构件27a;以及后脱粒处理部20R,具有位于第二中间支承构件26b的后侧的六根棒状的后分割脱粒齿支承构件27b。前分割脱粒齿支承构件27a和后分割脱粒齿支承构件27b通过将具有遍及前分割脱粒齿支承构件27a与后分割脱粒齿支承构件27b的前后长度的一体构件的脱粒齿支承构件在与第二中间支承构件26b对应的位置沿前后方向分割为两部分而成。前分割脱粒齿支承构件27a与后分割脱粒齿支承构件27b在脱粒筒20的周向上错位。

如图2所示,前脱粒处理部20F具备六根前分割脱粒齿支承构件27a,所述六根前分割脱粒齿支承构件27a以沿着脱粒筒支承轴21的状态且在脱粒筒20的周向上隔开间隔的状态支承于脱粒筒支承轴21。六根前分割脱粒齿支承构件27a经由前支承构件24、第一中间支承构件26a以及第二中间支承构件26b支承于脱粒筒支承轴21。六根前分割脱粒齿支承构件27a以六根前分割脱粒齿支承构件27a在脱粒筒20的周向上的排列间距相同的状态支承于脱粒筒支承轴21。多个脱粒齿28以在沿着脱粒筒支承轴21的方向上隔开间隔的状态支承于六根前分割脱粒齿支承构件27a的每一个。各前分割脱粒齿支承构件27a的脱粒齿28从前分割脱粒齿支承构件27a朝向脱粒筒20的径向外侧突出。

如图2所示,后脱粒处理部20R具备六根后分割脱粒齿支承构件27b,所述六根后分割脱粒齿支承构件27b以沿着脱粒筒支承轴21的状态且在脱粒筒20的周向上隔开间隔的状态支承于脱粒筒支承轴21。六根后分割脱粒齿支承构件27b经由第二中间支承构件26b、第三中间支承构件26c以及后支承构件25支承于脱粒筒支承轴21。六根后分割脱粒齿支承构件27b以六根后分割脱粒齿支承构件27b在脱粒筒20的周向上的排列间距相同的状态支承于脱粒筒支承轴21。多个脱粒齿28以在沿着脱粒筒支承轴21的方向上隔开间隔的状态支承于六根后分割脱粒齿支承构件27b的每一个。各后分割脱粒齿支承构件27b的脱粒齿28从后分割脱粒齿支承构件27b朝向脱粒筒20的径向外侧突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六根前分割脱粒齿支承构件27a和后分割脱粒齿支承构件27b,但也可以设置五根以下或七根以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前分割脱粒齿支承构件27a和后分割脱粒齿支承构件27b由圆管钢材构成。前分割脱粒齿支承构件27a和后分割脱粒齿支承构件27b除了圆管钢材以外,还可以采用圆钢材、方棒钢材、方管钢材等各种构件。此外,前分割脱粒齿支承构件27a和后分割脱粒齿支承构件27b还可以采用角钢材、槽钢材。在本实施方式中,各脱粒齿由圆钢材构成。脱粒齿28除了圆钢材以外,还可以采用方棒钢材、圆管材、各管材等各种构件。

在第二脱谷处理部7B中,由中间输送体15经由供给口16a投入到脱粒室16的脱谷处理物被耙拢部20A的螺旋叶片23朝向脱粒室16的后方耙拢,由脱粒处理部20B和承接网17进行脱谷处理。经脱谷处理得到的谷粒从承接网17漏下并被供给到筛选部7C,脱粒谷秆、断秆从排秆部16b排出到脱粒室16的外部。

脱粒筒20构成为在内部形成有经由前分割脱粒齿支承构件27a彼此之间以及后分割脱粒齿支承构件27b彼此之间而与脱粒室16连通的内部空间S1(参考图2)的笼状,并且,构成为以在脱粒筒20的周向和处理方向上隔开间隔地整齐排列的状态具备多个脱粒齿28,所述多个脱粒齿28从由前分割脱粒齿支承构件27a和后分割脱粒齿支承构件27b形成的脱粒筒20的外周面朝向脱粒筒径向外侧突出。

因此,脱粒筒20通过以处理方向的脱粒筒支承轴21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将来自耙拢部20A的脱谷处理物导入到脱粒处理部20B与承接网17之间。脱粒筒20对位于脱粒筒外周面与承接网17之间的脱粒处理空间S2(参考图2)的脱谷处理物实施通过由前分割脱粒齿支承构件27a、后分割脱粒齿支承构件27b以及脱粒齿28带来的击打、脱粒齿28的梳理等进行的脱谷处理,允许经该脱谷处理得到的处理物进入内部空间S1,一边对脱粒处理空间S2的处理物和内部空间S1的处理物进行搅拌,一边对这些处理物实施通过前分割脱粒齿支承构件27a、后分割脱粒齿支承构件27b以及脱粒齿28的击打、脱粒齿28的梳理等进行的脱谷处理。

〔送尘阀的构成〕

如图2、图4所示,在脱粒室16的上部,在顶板19的内侧部分设置有多个送尘阀30,所述多个送尘阀30在沿着脱粒筒20的旋转轴心P的方向上排列。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十个送尘阀30,但也可以设置九个以下或十一个以上的送尘阀30。

如图2、图4所示,十个送尘阀30中最前面的送尘阀30A和与最前面的送尘阀30A相邻的送尘阀30A设置于脱粒室16中脱粒筒20的耙拢部20A所在的部分K1的上方。最前面的送尘阀30A和与最前面的送尘阀30A相邻的送尘阀30A这两个送尘阀是将要接受由耙拢部20A实现的耙拢处理的收割谷秆朝向脱粒室16的后方进给引导的对应耙拢的送尘阀。

如图2、图4所示,十个送尘阀30中,除了两个对应耙拢的送尘阀30A以外的八个送尘阀30B设置于脱粒室16中脱粒筒20的脱粒处理部20B所在的部分K2的上方。脱粒室16的部分K2的后端部面向排秆部16b的前部。八个送尘阀30B是将要接受由脱粒处理部20B实现的脱粒处理的脱谷处理物朝向脱粒室16的后方进给引导的对应脱粒处理的送尘阀。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八个对应脱粒处理的送尘阀30B,但也可以设置七个以下或九个以上的对应脱粒处理的送尘阀30B。

〔对应耙拢的送尘阀的构成〕

如图4所示,两个对应耙拢的送尘阀30A分别以固定为无法变更进给角Θ2的状态设置于顶板19的内侧部分。两个对应耙拢的送尘阀30A通过焊接固定于顶板19。

〔对应脱粒处理的送尘阀的构成〕

如图3、图4所示,八个对应脱粒处理的送尘阀30B分别具有:第一送尘构件31,以在脱粒室16的上部沿脱粒室16的左右方向延伸的状态设置于顶板19的内侧部分;以及第二送尘构件32,在脱粒室的上部相对于第一送尘构件31设置于脱粒筒20的旋转方向上游侧。

如图3所示,顶板19中的脱粒室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19a形成为从沿着脱粒筒20的旋转轴心P的方向观察呈平板状。即,中央部19a的剖面形状从沿着旋转轴心P的方向观察呈平板状。顶板19中相对于中央部19a相邻地位于脱粒筒旋转方向上游侧的上游侧的侧部19b形成为从沿着脱粒筒20的旋转轴心P的方向观察呈圆弧状。即,上游侧的侧部19b的剖面形状从沿着旋转轴心P的方向观察呈圆弧状。顶板19中相对于中央部19a相邻地位于脱粒筒旋转方向下游侧的下游侧的侧部19c形成为从沿着脱粒筒20的旋转轴心P的方向观察朝下且朝向脱粒室横向外侧的倾斜状态的平板状。即,下游侧的侧部19c的剖面形状从沿着旋转轴心P的方向观察呈平板状。

如图3所示,第一送尘构件31设置于顶板19中的中央部19a的内侧部分。第一送尘构件31的与中央部19a对置的上缘部31a形成为沿着中央部19a的直线状。在第一送尘构件31的脱粒筒旋转方向下游侧的部位具备下游侧送尘部31b,所述下游侧送尘部31b沿顶板19中的下游侧的侧部19c延伸。

如图3、图4所示,在第一送尘构件31中比脱粒室左右方向上的中心C靠脱粒筒旋转方向下游侧且比下游侧送尘部31b靠脱粒筒旋转方向上游侧的部位具备支承轴33,在顶板19的中央部19a的端部具备支承支承轴33的凸台部34。第一送尘构件31以能够以支承轴33的沿脱粒室上下方向延伸的轴心Y为摆动支点进行摆动的状态支承于顶板19。通过第一送尘构件31的以轴心Y为摆动支点的摆动操作,能够变更第一送尘构件31的进给角。

如图3、图4所示,八个第二送尘构件32分别以无法变更进给角Θ3的方式固定于顶板19中的上游侧的侧部19b的内侧部分。顶板19的上游侧的侧部19b与第二送尘构件32对置,从沿着脱粒筒20的旋转轴心P的方向观察形成为圆弧状。第二送尘构件32固定于顶板19的上游侧的侧部19b。第二送尘构件32向侧部19b的固定是通过利用连结螺栓将第二送尘构件32的脱粒筒旋转方向下游侧的部位与侧部19b连结,并在比连结螺栓靠脱粒筒旋转方向上游侧的部位使设置于第二送尘构件32与侧部19b中的一方的突起部卡入设置于第二送尘构件32与侧部19b中的另一方的凹入部而进行的。

如图4所示,八个第一送尘构件31各自的进给角能够在遍及最平缓的角度的进给角Θ1和最陡峭的角度的进给角Θ2的角度范围内变更。第一送尘构件31的进给角Θ1与进给角Θ2之间的进给角Θ3是与八个第二送尘构件32的进给角Θ3相同的进给角。第一送尘构件31的进给角Θ2是与两个耙拢输送用的送尘阀30A各自的进给角Θ2相同的进给角。图4所示的各个线A是俯视时与作为脱粒筒20的脱粒筒轴心的旋转轴心P正交的方向的线,是表示第一送尘构件31、第二送尘构件32、送尘阀30A的进给角的作为基准的线。

如图3、图4所示,具备第一进给角调节机构35,所述第一进给角调节机构35使八个第一送尘构件31中从前面到第四个为止的四个第一送尘构件31即八个第一送尘构件31中的前四个第一送尘构件31联动地进行摆动操作,来调节前四个第一送尘构件31的进给角。具备第二进给角调节机构36,所述第二进给角调节机构36使八个第一送尘构件31中除了前四个第一送尘构件31以外的四个第一送尘构件31即八个第一送尘构件31中的后四个第一送尘构件31联动地进行摆动操作,来调节后四个第一送尘构件31的进给角。

如图3、图4所示,第一进给角调节机构35具备:联动连杆37,枢转支承前四个第一送尘构件31各自的支承轴33所在侧的相反侧的端部,联动连结前四个第一送尘构件31;以及调节杆38,与前四个第一送尘构件31中最前面的第一送尘构件31的支承轴33连结。调节杆38上卡合有螺纹轴39,螺纹轴39上联动连结有调节马达40。调节马达40由电动马达构成。

如图3、图4所示,第二进给角调节机构36具备与第一进给角调节机构35的构成相同的构成。即,第二进给角调节机构36具备:联动连杆37,联动连结后四个第一送尘构件31;调节杆38,与后四个第一送尘构件31中最前面的第一送尘构件31的支承轴33连结;螺纹轴39,与调节杆38卡合;以及调节马达40,联动连结于螺纹轴39。

在第一进给角调节机构35和第二进给角调节机构36中,当驱动调节马达40时,螺纹轴39被调节马达40旋转操作,调节杆38被螺纹轴39摆动操作,支承轴33被调节杆38旋转操作,最前面的第一送尘构件31以支承轴33为摆动支点进行摆动操作。最前面的第一送尘构件31的动作被连动连杆37传递到其他三个第一送尘构件31,其他三个第一送尘构件31以支承轴33为摆动支点,向与最前面的第一送尘构件31的摆动方向相同的摆动方向以与最前面的第一送尘构件31的摆动角相同的摆动角进行摆动操作。

如图4所示,控制装置41与第一进给角调节机构35的调节马达40和第二进给角调节机构36的调节马达40相连,第一调节开关42和第二调节开关43与控制装置41相连。

当操作第一调节开关42时,控制装置41基于来自第一调节开关42的信息以及预先设定的设定进给角操作第一进给角调节机构35的调节马达40来使前四个第一送尘构件31进行摆动操作,从而对前四个第一送尘构件31各自的进给角进行调节。

当操作第二调节开关43时,控制装置41基于来自第二调节开关43的信息以及预先设定的设定进给角操作第二进给角调节机构36的调节马达40来使后四个第一送尘构件31进行摆动操作,从而对后四个第一送尘构件31各自的进给角进行调节。

如图4所示,前四个第一送尘构件31和后四个第一送尘构件31各自的进给角的调节在具有最平缓的进给角Θ1、最陡峭的进给角Θ2的角度范围内通过调节马达40的动力来进行。

通过适当地对第一调节开关42和第二调节开关43进行操作,能够将八个第一送尘构件31的进给角调节为相同的进给角。此外,例如,能够将前四个第一送尘构件31的进给角与后四个第一送尘构件31的进给角调节为不同的进给角。

在收割作物的品质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通过将第一送尘构件31的进给角变更为与收割作物的品质对应的适当的进给角,被脱粒筒20施加转动力而在脱粒室16中向上流动的脱谷处理物即使与顶板19的上游侧的侧部19b碰撞,由于侧部19b的圆弧状,也不会受到太强的流动阻力,从而顺畅地流动,并与第二送尘构件32猛烈地碰撞而受到由第二送尘构件32实现的进给引导,进而脱谷处理物与第一送尘构件31猛烈地碰撞而受到第一送尘构件31基于与作物的品质相适应的进给角的进给引导朝向脱粒室16的后方移送,脱谷处理物一边以与品质相适应的移动速度在脱粒室16中朝向后方移动,一边受到脱谷处理。

如图3所示,第一送尘构件31的下游侧送尘部31b中的上缘部31c与顶板19的侧部19c之间设置有间隙Z。脱谷处理物即使进入下游侧送尘部31b与侧部19c之间,由于存在间隙Z,也容易从下游侧送尘部31b与侧部19c之间脱出。

如图3所示,在第一送尘构件31的脱粒筒旋转方向上游侧的下角部形成有缺口部44。从沿着脱粒筒20的旋转轴心P的方向观察,第二送尘构件32的脱粒筒旋转方向下游侧的端部32a构成为进入缺口部44。即使因第一送尘构件31的进给角的变更而使第一送尘构件31的脱粒筒旋转方向上游侧的端部31d与第二送尘构件32的脱粒筒旋转方向下游侧的端部32a在脱粒室前后方向上发生错位,来自第二送尘构件32的脱谷处理物也不易钩挂于第一送尘构件31的端部31d而顺畅地向第一送尘构件31移动。

如图3所示,第一送尘构件31的脱粒筒旋转方向上游侧的端部31d从顶板19向脱粒筒20突出的突出长度L1与第二送尘构件32的脱粒筒旋转方向下游侧的端部32a从顶板19向脱粒筒20突出的突出长度L2被设为相同。第二送尘构件32与第一送尘构件31之间不会形成脱粒筒径向上的高度差。

〔其他实施方式〕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采用了笼状的脱粒筒20的例子,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鼓形脱粒筒、具备锉型(rasp)脱粒齿的脱粒筒、由鼓部和笼状部组合而成的脱粒筒。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脱粒筒支承轴21以向后上方倾斜的姿势架设的例子,也可以以水平姿势支承。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脱粒齿支承构件分割为前分割脱粒齿支承构件27a和后分割脱粒齿支承构件27b的例子,但脱粒齿支承构件也可以是不进行分割的一体构件。

(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第一送尘构件31具备下游侧送尘部31b的例子,但也可以不具备下游侧送尘部31b。

(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第一送尘构件31的突出长度L1与第二送尘构件32的突出长度L2相同的例子,但第一送尘构件31的突出长度L1与第二送尘构件32的突出长度L2也可以不同。

(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设置有八个第一送尘构件31和第二送尘构件32的例子,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具备七个以下或九个以上的第一送尘构件31和第二送尘构件32。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能够分别对前四个第一送尘构件31和后四个第一送尘构件31进行摆动调节的例子,但也可以使所有的第一送尘构件31联动地进行摆动调节。此外,也可以不通过致动器进行第一送尘构件31的摆动调节,而通过人力进行。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适用于一种联合收割机,所述联合收割机在对来自收割部的作物进行脱谷处理的脱谷装置中具备:脱粒室;脱粒筒,以能旋转的状态设置于脱粒室;顶板,覆盖脱粒室的上方;以及多个送尘阀部,以在沿着脱粒筒的旋转轴心的方向排列的状态支承于顶板的内侧,将脱谷处理物朝向脱粒室的后方进给引导。

附图标记说明

6A:收割部;7:脱谷装置;16:脱粒室;19d:部分(侧部);19c:侧部;20:脱粒筒;30B:送尘阀;31:第一送尘构件;31b:下游侧送尘部;31c:上缘部;31d:端部;32:第二送尘构件;32a:端部;33:支承轴;44:缺口部;C:中心;K:间隙;L1:突出长度;L2:突出长度;P:旋转轴心;Z:间隙。

相关技术
  • 一种铜基传感器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 一种检测阿尔茨海默症标志物的拉曼生物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一种检测阿尔茨海默症标志物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定量检测标志物cyfra21-1的试纸条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 一种多巴胺检测方法、检测电极及制备方法、电化学传感器
  • 传感检测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和标志物的检测方法
  • 传感检测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和标志物的检测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6562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