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带插件的握力辅助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0:27:30


带插件的握力辅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力量训练和举重领域,具体地讲,涉及用于该领域的握力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力量训练已成为一项同时面向男性和女性的广泛的锻炼活动。除本身便包含运动性质并且是一项运动之外,力量训练也被用作其他运动(诸如足球、篮球和棒球)的调理和强化练习。此外,依赖敏捷性的运动员,诸如网球运动员,也受益于力量训练。

在运动中,为防止参与者受伤,使用了保护设备。就力量训练而言,也需要保护设备,因为身体的所有关节都可能承受极端力。尤其是,在力量训练课程期间,受训者的手使用杠铃杆时,腕关节随时会承受这些极端力。

在举重期间,手掌的保护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举重练习期间,尤其如此,在这期间,举重者(诸如使用卧推架)推动杠铃片远离身体。图1为手的骨骼图。斜杠阴影部分的骨骼形成掌骨,该掌骨由第一掌骨608、第二掌骨606、第三掌骨604、第四掌骨602和第五掌骨600组成。靠近手腕的阴影部分是腕骨614。线612、610分别示出了掌深弓和掌浅弓的大致尺寸。手掌在骨骼上由掌骨形成,掌骨由掌部骨骼600-608组成。所述掌骨是手骨骼的中间部分,位于指骨(或手指骨骼)与腕骨614之间,该腕骨形成与前臂的连接。掌骨形成横向弓,一排坚硬的远端腕部骨骼固定到该横向弓。周围掌骨(拇指608和小拇指600的那些)聚拢在一起时形成掌沟的杯形部的侧面,加深了这个凹度。这些骨骼上的手掌形状主要由形成掌深弓612和掌浅弓610的桡动脉和尺动脉形成。在掌骨上,掌浅弓610在掌骨的大约中部处达到顶点,而掌深弓612在腕骨614与指骨之间距离的大约四分之一处达到顶点。尤其是尺神经,以及桡神经和正中神经,会受到手掌所承受的压力影响。对这些神经造成大量压力的练习让举重者容易受伤并产生综合征,诸如腕管综合症和腕部尺神经卡压(Guyon's canalsyndrome)。

现在参考图2,其中提供了人手的示意图。其中突出指示了拇指脂肪垫200、小指脂肪垫202和手掌脂肪垫系列204的大概位置。这些脂肪垫是有效形成手掌框架的皮下脂肪沉积。拇指脂肪垫200位于该拇指下方,向下延伸几乎至手腕。本文中使用的“拇指脂肪垫”一词被理解为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手掌脂肪垫系列204是一系列较小的脂肪垫,这些脂肪垫大致覆盖掌骨600、602、604、606的顶部(如图1所示),这些掌骨共同跨手掌顶部在手指下方延伸。本文中使用的“手掌脂肪垫系列”一词被理解为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小指脂肪垫202位于手掌脂肪垫系列204下方,且小指或小拇指,如拇指脂肪垫200,向下延伸几乎至手腕。本文中使用的“小指脂肪垫”一词被理解为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这些脂肪垫200、202、204环绕虚线所示的脆弱区域206。脆弱区域206不包含脂肪沉积,诸如脂肪垫200、202、204,因此,相较于手掌的其余部分,相对不受保护。比较图1和图2,这个脆弱区域206大概对应线612、610内界定的区域,所述线对应于掌浅弓和掌深弓。本文中使用的“脆弱区域”一词被理解为如图所示位于脂肪垫200、202、204之间且大致对应线612、610内界定的区域。在举重期间,尤其是在推举练习期间,正是手掌的这个相对不受保护的部分最容易受伤。

授予本发明的发明人的美国专利No.5,813,950描述了握力辅助装置的一种新型发展,其中覆盖举重者手掌的柔性抓握部分由粘性防滑材料形成,该粘性防滑材料以特定方式缝制从而使得举重者在不抓握杠铃杆时双手能够自由活动。握力辅助装置包括从举重者的手腕延伸至指尖并且覆盖手的基部的抓握部分,并且连接至腕带,该腕带为提供手腕支撑的漏斗形设计。美国专利No.5,813,950中所述的握力辅助装置发明的特征和有益效果在于,抓握带必须能够自由立于手前方,以便藉由同一只手的手指指尖轻松包裹举重杆。上述发明的抓握部分可同时用于推举和拉力练习,并保护手掌免受摩擦。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美国专利No.5,813,950中所述的握力辅助装置在骨科康复的医学领域中具有宝贵的应用,并且具有健康相关的应用。在这些应用中,需要针对任何推举动作进行进一步保护。

美国专利No.5,771,901公开了一种用于手部的弓部支撑件,该弓部支撑件是一种被制作成与手掌相符且具有支撑边缘的板。尽管能够支撑手掌,但该专利的发明却不保护手或手腕在力量训练期间可能受影响的任何其他部分,而且它也不提供在力量训练期间优选的任何握力辅助。此外,该发明因手而异,因此必须为每只手进行购买。

美国专利No.4,374,439公开了一种保龄球手的手腕支撑件,其包括适用于包裹手的柔性主体、用于将柔性主体固定在原位的腕带、以及贴合位于手掌处的衬垫的凹座。所述衬垫用于填充手掌与球表面之间的空间,以提供与球的更好接触,从而实现更好的控制。所述衬垫由具有一定弹力的泡沫塑料材料形成。该衬垫被塑形为使得具有两个相对较直的边缘,所述边缘在衬垫最厚的圆拐角处相汇。该衬垫的这个部分贴合在手掌根的根部。该衬垫的渐变至其最小尺寸的弓形边缘从其中一个直边缘的端部延伸,并且在使用手腕支撑件时,该弓形边缘位于手掌上手指根部的正下方。短直边缘来自弓形边缘的另一端,该短直边缘与手的连接至另一个直边缘的侧面相邻,该另一个直边缘靠近拇指根部延伸。尽管能够辅助保龄球投球,该发明却不适合提供用于举重目的的手掌支撑。尤其是,所述衬垫的柔性性质将随压力改变而调整,从而使得难以改变杆上的抓握。此外,由于其轮廓与手掌相符,因此它因手而异。在大多数保龄球手仅使用一只手的保龄球运动中,这不是问题,但在举重运动中,这将需要用户再次确定哪只手上使用哪个握力装置,这就让两个人无法使用同一双握力装置。

美国专利No.8,065,749公开了一种用于手的保护片,该保护片具有低变应原性粘合剂。矩形片对半折叠,具有开孔以供手指穿过。该发明的侧部敞开,以便拇指顺畅活动。该发明包括位于手的基部处的开孔,以用于当手在形成抓握的过程中弯曲时,防止材料发生任何皱折。此外,该发明还可戴在手套下方,并且可用在可能对手掌的掌部造成表面损伤的任何活动中。尽管低变应原性片保护手(更具体地讲,保护手的掌部)免受因摩擦所致的皮肤损伤,但该发明不保护手的脆弱部分免受内部损伤或患腕管综合症。

美国专利No.6,154,882公开了一种预期用于在强烈冲击期间降低手和手臂损伤风险和影响的保护装置。该装置由两个元件(指关节保护器和抓握元件)组成。抓握元件位于手的掌部中,该发明支持多种设计。美国专利No.6,154,882抓握部分的所有设计都包含使用层的材料,所述层用于在摔倒时可弯曲、可滑动的移动。所有设计都有助于手在冲击时围绕抓握部分抓握。所有抓握部分设计都遵循相同的理解,即,如果在摔倒(即滑雪事故)期间,手位于抓握位置,则前臂、手腕和手的小骨骼或手指的受伤风险会显著降低。虽然该发明保护用户免受因摔倒所致的强烈冲击,但该发明并不防止推举动作中的伤害且不为用于锻炼力量的骨科疗法提供辅助。

美国专利No.4,546,495公开了一种举重手套装置,其包括锥形楔形物,该锥形楔形物从手掌根向内朝手掌内部延伸,以便在使用卧推架的情况下用于举重。该发明的楔形物具有一定柔性,从而使得在手抓握杆时,楔形物将与手一起弯曲或打弯。该楔形物包括大体上平坦的基部,该基部从手掌根向上朝手掌延伸。限定该楔形物的外周缘的圆形边缘在基部的相对端之间延伸。该楔形物的顶部或上部部分是大体上平滑连续的凹形区域。存在连接至该楔形物的平滑连续的渐变凸形底部,该凸形底部从所述基部向外朝远端延伸。该远端远离所述基部。该楔形物的厚度从所述基部处的最大值向所述远端处的最小值变化。凹形顶部和凸形底部在一定程度上彼此平行,但从所述基部至所述远端存在朝向彼此的渐变,且所述凹形顶部和凸形底部都朝远端渐变。尽管该专利的楔形物是面向举重的,但它仍具有缺点。尤其是,其柔性性质将随压力改变而调整,从而使得难以改变杆上的抓握。此外,由于它覆盖了手的相对较大的区域,并且其轮廓与手相符,因此它因手而异,故而必须为每只手进行购买。

现有技术中存在可戴在任一只手上的用于手的装置。例如,美国专利No.6,102,880公开了一种轻质护腕,它具有沿手掌延伸且在凹座内接纳加强构件的柔性基部,并且能够戴在右手或左手任一者上。尽管可用于某些用途,该护腕却不适合用在举重中。尤其是,它被设计成抑制手腕的活动以及抑制在举重期间执行优选的各种手腕动作的能力。此外,它仅保护手的非常小的部分,而手的可能受到举重影响的许多区域依然暴露在外。另外,由于它包括包裹手且跨手背区域彼此连接的两条手带,因此它可能不当地限制手的抓握动作,而无阻碍的抓握在举重中则极为重要。

美国专利No.5,620,399公开了一种用于通过手紧紧抓握物体的抓握套筒。该抓握套筒由一块板形成,该板由紧紧抓握或附着的材料构成,该板通过连接网连接到护腕带。该抓握套筒可以藉由护腕带置于用户的手腕上,从而使得所述板位于用户的手掌中。所述板优选地为圆形形状。尽管能够提供握力辅助且可戴在任一只手上,但该发明也有其缺点。除板本身之外,它不提供额外的手掌支撑。该发明仅由窄网覆盖手的基部,而手的基部的大部分依然暴露在外且易于遭受刺激和/或受伤。

授予Mah的美国专利No.5,581,809(后文称为“Mah”)公开了一种保护手套,其具有背部部分、手掌部分和多个指套,所述指套从背部部分与手掌部分之间向远侧突出以便用在佩戴者的手上。该保护手套提供用于吸收震动的多个柔性弹性衬垫,所述弹性衬垫以相对于彼此的间隔非重叠关系以及相对于近侧手指折痕、远侧横向手掌折痕和纵向鱼际折痕的相邻且基本上非重叠的关系位于手套的手掌部分上,从而使得所述多个柔性弹性衬垫在手屈曲后以边缘接触关系彼此邻接,从而形成覆盖手的掌部区域的基本上连续、无皱折的震动吸收层。该手套因此被设计用于吸收手掌上的震动,而非完全避免手掌某些部分上的压力。该手套还具体教导,弹性衬垫不应跨越任何手掌折痕,而是具体位于各种手掌折痕周围,从而使得当手处于屈曲状态时,衬垫将折叠到手掌折痕中。

根据Mah的第6栏第43-45行,“弹性衬垫34、46、48、50和52保持在手掌部分24与衬里64之间”。因此,无论其中一个Mah衬垫设置在何处,都有三层——衬垫本身、手掌部分和衬里。在如图2所示的脆弱区域206上设置有多个这样的衬垫。Mah的衬垫主要覆盖其手掌部分,且手掌部分包括至少三层,在所述至少三层上设置有所述衬垫。

Mah的腕部衬垫34是插件,该插件至少为微U形。这个微U形腕部衬垫的顶部并不设置在靠近手掌脂肪垫系列204的任何位置上。Mah教导避免修改其腕部衬垫34,以使得衬垫顶部将向上延伸至设置在手掌脂肪垫系列之上。Mah强调,“本发明的改进……在于多个柔性部件的定位和组成……所述柔性部件以与手的主要折痕相邻但基本上不重叠的间隔关系定位”[重点强调,Mah,第4栏第9-19行]。Mah继续解释到,各衬垫具体位于各种手掌折痕周围,从而使得当手处于屈曲状态时,衬垫将折叠到手掌折痕中[Mah,第4栏第47行至第5栏第20行]。为了使Mah的腕部衬垫34延伸到手掌以上足够远从而使得其微U形腕部衬垫设置在手掌脂肪垫系列之上,该腕部衬垫将必须覆盖手的多个折痕,而Mah则教导不要这样做。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Mah的新月形弹性腕部衬垫34设置在手套中的较高处从而使得微U形插件的顶部设置在手掌脂肪垫之上,那么为了符合衬垫不重叠手掌折痕的Mah要求,该衬垫的连接部分将不会靠近手腕端设置。无论用户的手大小如何,上述讨论都适用。每只手都具有位于手掌脂肪垫系列与手腕区域之间的手掌折痕,Mah将始终要求不重叠这些手掌折痕。

Mah的手掌部分没有边缘,因为Mah公开的是手套。由于Mah的手掌部分围绕手掌并且向上且在手指之间延伸,因此该手掌部分不存在结构性切断或边缘。此外,由于Mah的手套全面包裹用户的手,因此该手套无法在手掌部分的任一侧的边缘上设置轮廓,因为Mah的手套没有这样的边缘。

因此,需要可戴在任一只手上的握力辅助装置;该握力辅助装置包括手掌保护件;该握力辅助装置充分地保护手的在举重期间受影响的部分;且该握力辅助装置不会不当地限制手的抓握动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一种具有内置弓部支撑插件的握力辅助装置,其将针对骨科康复领域中提倡的任何推举动作保护手的脆弱区域。本发明的优选握力辅助装置包括从手腕部分延伸的抓握部分、以及可释放的手腕紧固件。本发明的发明人的在美国专利No.8,581,950和美国专利申请No.12/660,856中公开的相关发明兹以引用方式并入。至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这些公开内容中的每一者中所讨论但在本文中未讨论的某些方面或细节可适用于本发明。

该优选握力辅助装置包括当按预期的方式戴上时覆盖手的至少手掌的抓握部分、以及附接到该抓握部分的手腕部分。该手腕部分包括带子和固定部件,以用于围绕用户的手腕固定手腕部分,从而允许附接到手腕部分的抓握部分抵靠用户的手。该优选的抓握部分由至少两个半部或层组成。该优选握力辅助装置的抓握部分优选地由单一平展材料块组成,该单一平展材料块沿第一对称线折叠。然而,应当理解,该抓握部分可由两个单独的材料块组成,所述材料块彼此附着以便彼此齐平,但在所述两个半部之间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插件的地方除外。该优选握力辅助装置的抓握部分具有位于顶部的手指端、与手指端相对的手腕端、靠近手腕端的用于对手腕部分的带子进行附接的附接边缘、以及位于手指端与附接边缘之间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

该优选握力辅助装置的抓握部分还包括一个插件,该插件是弓部支撑结构,插入在所述两个半部之间,其中该插件包括间隙。当置于所述两个半部之间时,该插件使该抓握部分在除间隙之外的所有地方都具有三层,在该间隙中,该抓握部分将仍仅具有两层。所述间隙位于插件内,从而使得当用户戴上该握力辅助装置时,该插件将覆盖用户的手的脆弱区域。只要该间隙所在的位置使得间隙将位于用户手的脆弱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上,并且当戴上该握力辅助装置时,所述插件设置在用户手的拇指脂肪垫、小指脂肪垫和手掌脂肪垫系列的至少一部分上,那么该插件便可为任意形状。所述形状可为(例如甜甜圈形状)圆形或矩形,但前提是中部的间隙位于如上所述的正确位置。该插件也可为其间具有间隙的平行条带形式的两个插件,当戴上该握力辅助装置时,所述条带位于脆弱区域上方和下方,或者位于脆弱区域的任一侧。至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为了在所述脆弱区域上形成间隙,插件可有许多形状和配置。

然而,优选的是,设置在两个半部之间的插件为U形。所述U形插件覆盖拇指脂肪垫、小指脂肪垫和手掌脂肪垫系列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该U形插件的两个侧部之间的间隙覆盖靠近手掌脂肪垫系列的脆弱区域,当所述握力辅助装置按预期的方式戴在手的手掌部分上时,该间隙从手掌脂肪垫系列朝小指脂肪垫和拇指脂肪垫延伸。所述U形插件的附加支撑将承受任何推举动作期间的额外压力,以使得脆弱区域将不与正被推举的杆接触,从而防止脆弱区域承受应力并受伤,并促进顺畅的血液循环。

所述U形插件具有靠近抓握部分第一侧部的第一U侧部、靠近抓握部分第二侧部的第二U侧部、以及连接第一U侧部和第二U侧部并且靠近抓握部分手腕端的连接部分。在设置有所述U形插件的地方,所述抓握部分具有至少三层——所述U形插件和所述两个半部。在第一U侧部与第二U侧部之间是间隙,在该间隙处,所述抓握部分仅为两层,即所述两个半部。该U形插件位于所述抓握部分内,从而使得当戴上该握力辅助装置时,该U形插件覆盖拇指脂肪垫、小指脂肪垫和手掌脂肪垫系列的至少一部分。所述间隙覆盖脆弱区域。所述U形插件的附加支撑将承受提举期间的额外压力,以使得脆弱区域将不与举重杆接触,从而防止脆弱区域承受应力并受伤。该U形插件增强并支撑小指脂肪垫、拇指脂肪垫和手掌脂肪垫系列,从而使得手掌上的压力不与脆弱区域接触。

具有内置弓部支撑插件的所述握力辅助装置适用于治疗性康复。优选的是,抓握部分由防滑材料制成,且在两半材料之间的抓握部分的手指端处包括一个端块。本发明的抓握部分的第一附接边缘和第二附接边缘具有一定角度,从而使得当经由手腕紧固件将手腕部分的第一带子和第二带子固定在用户的手腕上时,所述第一带子、第二带子和抓握部分围绕手的手腕和基部形成漏斗形围封,其中该围封具有开口,该开口的远端处大于其近端处。手腕部分的第一带子和第二带子基本上为矩形,“基本上”在这里意指拐角可以是圆的,而不是完美的直角。优选的是,用于围绕手腕对本发明握力辅助装置的带子进行紧固的部件包括位于第一带子的端部上的环件、以及位于第二带子上的钩环型紧固件节段,从而使得第二带子可穿过第一带子的挂钩并且随后通过其钩环型紧固件节段紧固到自身。所述握力辅助装置的抓握部分具有刚性,从而使得该抓握部分自我支撑并在用户的手掌和手指前方保持延伸以允许抓握部分由戴有抓握部分的那只手操控。所述握力辅助装置的抓握部分具有足够的柔性以允许自身轻松包裹杆并且形成该握力辅助装置抓握节段的两个半部通过缝合到一起的方式固定。

本文要求保护的握力辅助装置的U形内置弓部支撑结构插件将在任何推举动作中保护用户手掌的脆弱区域,从而保护用户免于受伤和患腕管综合症,并且该插件将可用于用户必须在上半身增肌并同时注意不要遭受任何其他损伤的骨科疗法。医生们开展了多项研究,他们一致认为,该内置弓部支撑插件对于患者的手腕和手损伤康复具有积极效果。该U形内置弓部支撑件由坚实的柔性材料制成,通过增强小指脂肪垫、拇指脂肪垫和手掌脂肪垫系列来保护手掌的脆弱区域。此外,该内置弓部支撑件通过防止正中神经承受压力来促进血液循环。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该握力辅助装置是对称的,因此可戴在任一只手上。在这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彼此贴齐的半部或层中的每一者都具有第二对称线。正是这条第二对称线允许该握力辅助装置可戴在任一只手上。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包括镜像轮廓,以允许拇指在任一侧上移动。

优选的是,所述抓握部分由防滑材料制成。优选的是,在两半材料之间的优选握力辅助装置的抓握部分的手指端处包括端块。优选的是,优选握力辅助装置的抓握部分的第一附接边缘和第二附接边缘具有一定角度,从而使得当经由手腕紧固件将手腕部分的第一带子和第二带子固定在用户的手腕上时,第一带子、第二带子和抓握部分围绕手的手腕和基部形成漏斗形围封,其中该围封具有开口,该开口的远端处大于其近端处。优选的是,手腕部分的第一带子和第二带子基本上为矩形,“基本上”在这里意指拐角可以是圆的,而不是完美的直角。优选的是,用于围绕手腕对优选握力辅助装置的带子进行紧固的部件包括位于第一带子的端部上的环件、以及位于第二带子上的钩环型紧固件节段,从而使得第二带子可穿过第一带子的挂钩并且随后通过其钩环型紧固件节段紧固到自身。优选的是,优选握力辅助装置的抓握部分具有刚性,从而使得该抓握部分自我支撑并在用户的手掌和手指前方保持延伸以允许抓握部分由戴有抓握部分的那只手操控。此外,优选的是,优选握力辅助装置的抓握部分具有足够的柔性以允许自身在仅使用戴有抓握部分的手的手指指尖的情况下轻松包裹举重杆。优选的是,形成优选握力辅助装置的抓握节段的两半材料通过缝合到一起的方式固定。还优选的是,缝合有助于将U形插件固定在原位并限定间隙。

在所述握力辅助装置的一个替代性实施方案中,该抓握部分集成到举重手套中。在此类实施方案中,手腕部分被消除并替换为由柔性材料制成的手套,手套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以覆盖用户的手掌以及每个手指的至少一部分。与所有其他实施方案一样,抓握部分当按预期的方式戴上时覆盖手掌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包括两个材料层以及设置在这些层之间的插件。

在一些此类实施方案中,覆盖用户手掌的手套材料形成抓握部分的第一层,插件位于该层上从而使得其覆盖拇指脂肪垫、小指脂肪垫和手掌脂肪垫系列的至少一部分,并且插件通过单独的材料层固定到手套材料,当戴上握力辅助装置时,该单独的材料层形成抓握部分的外层。然而,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抓握部分包括两个单独的层,所述单独的层通过位于其间所需位置处的插件固定到一起,该抓握部分固定到覆盖用户手掌的手套材料。

用于握力辅助的装置被设计用于通过对手腕和手提供支撑来增强举重者的握力。柔性抓握部分覆盖并保护手掌。所述抓握部分通常由对半折叠的一个对称材料块组成。腕带连接至抓握材料的基部并提供手腕支撑。优选握力辅助装置的抓握部分还包括插入在抓握材料的两个半部之间的弓部支撑结构。优选的是,设置在抓握部分的两个半部之间的内置弓部支撑插件为U形。该内置弓部支撑插件对用户手掌的脆弱区域提供额外的保护。该内置弓部支撑插件将承受任何推举动作期间的额外压力,以使得重量均匀分布且用户手掌的脆弱区域将不与正被推举的杆接触,从而防止脆弱区域承受应力并受伤。U形弓部支撑插件可被设计广泛用于物理治疗中的治疗应用。

所述弓部支撑插件用在握力辅助装置中并保护用户免于受伤或患腕管综合症。本发明适用于(例如)骨科康复领域中提倡的推举动作。涉及在手掌脆弱区域上直接承压的任何推举动作都可能引发腕管综合症。长时间的压力将导致正中神经压迫和血流量降低。

优选握力辅助装置的U形弓部支撑插件通过增强位于拇指和食指正下方的屈肌和展肌肌肉的密度来进行设计。通过增强手的两侧,该U形插件充当弓部支撑并有助于防止手掌的脆弱区域直接承压,从而实现顺畅的血液循环以及对正中神经的保护。

对于骨科康复,推举动作将通常包括用于锻炼用户上半身力量的杠铃杆。优选握力辅助装置的U形插件在整个手上平衡并均匀分配重量,并形成独特的弓部支撑,相比传统的握拳,这种弓部支撑允许用户将手保持在自然张开手伸展姿势。张开手(非抓握)的姿势允许杠铃杆停留在手上较低且更靠近手腕的位置。手的这个姿势使杠铃杆置于前臂骨骼上,进而使杠铃片更易推动,由此改善了力量传递。所述U形弓部支撑件的独特设计增强了用户手掌的两侧,从而形成空间并使杠铃杆的压力偏离脆弱区域,以保护正中神经。所述U形弓部支撑插件的内置弓部支撑件变成一种“桥状结构”,该结构在脆弱的腕管区域上承载杠铃杆,同时保护正中神经并允许血液顺畅地循环至手。

优选的手套是半指设计的举重手套,并且至少部分地由透气材料制成。然而,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手套为适于工作或寒冷天气使用的全指设计。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握力辅助装置,该握力辅助装置具有用于预防损伤的弓部支撑结构,并且保护用户手掌的脆弱区域并预防腕管综合症。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当执行任何推举动作时,提供对用户手掌掌部区域的额外保护。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对尺神经、桡神经和正中神经的保护,从而在执行任何推举动作时促进用户手腕到其指尖的血液循环。

本发明的这些方面并不意味着是独有的,当结合以下描述和附图进行阅读时,本发明的其他特征、方面和有益效果将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为人手的骨骼图。

图2为人手的示意图,示出了手的脂肪垫的大概位置。

图3A为本发明的握力辅助装置的正面透视图。

图3B为图3A中所示的U形插件的独立视图。

图4为展开的抓握部分的视图。

图5为叠覆在手上的抓握部分的视图。

图6为抓握部分的缝合的详细视图。

图7为等量视图,示出了本发明的握力辅助装置的漏斗状开口。

图8A为藉由本发明的握力辅助装置松弛握杆的人手的前视图,该握力辅助装置位于杆与用户手之间。

图8B为松弛握杆的人手的前视图,该杆位于用户手与本发明的握力辅助装置之间。

图9A为图8B中所示的本发明的握力辅助装置的手指端围绕杆朝手弯曲的人手的侧视图。

图9B为抓握图9A中所示的本发明的握力辅助装置的人手的透视图。

图10为本发明的替代性实施方案的前视图,其中该抓握部分集成到戴在人手上的举重手套中。

图11A为通过使用位于两个材料层之间的插件将所述两个材料层附着到一起而形成的抓握部分的组装视图。

图11B通过使用位于两个材料层之间的插件将所述两个材料层附着到一起而形成的抓握部分的未组装分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参考图3A,该图示出了本发明的优选握力辅助装置10,该优选握力辅助装置体现了本发明的发明人所认为的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优选握力辅助装置10包括抓握部分12、手腕部分28和手腕紧固件36。应当理解,所示出的实施方案是优选的实施方案,但并非全部示出的特征都是本发明的基础实施方案所必需的。

抓握部分12具有一定尺寸以在不妨碍拇指活动的情况下覆盖人手的从手指到腕关节下方的部分。尽管抓握部分12具有足够的柔性以便仅藉由戴有该握力辅助装置10的手的手指轻松包裹举重杆,但该抓握部分优选地具有一定刚性,从而使得该抓握部分自我支撑并且将在不受戴有握力辅助装置10的手操控的情况下在手掌和手指前方保持延伸。

在图3A的优选实施方案中,抓握部分12包括手指端18、手腕端70、第一附接边缘72、第二附接边缘74、第一侧部76和第二侧部78。手指端18、第一侧部76和第二侧部78也被标示为第一抓握部分边缘706、第二抓握部分边缘708和第三抓握部分边缘710,表示这些是抓握部分12的边缘,即,抓握部分12不延伸超过这些边缘706、708、710且在这些边缘706、708、710处不连接至其他结构。值得注意的是,任何种类的手套将不包括此类边缘,因为手套,就其性质而言,将全面包裹手。手指端18和手腕端70分别在抓握部分12的顶部和底部彼此相对。手腕端70具有第一手腕端侧翼500和第二手腕端侧翼502,第一手腕端侧翼位于手腕端的朝向第一带子30的一侧,第二手腕端侧翼位于手腕端的朝向第二带子31的另一侧。应当理解,第一手腕端侧翼500和第二手腕端侧翼502表示手腕端70的任一侧部。“侧翼”在这种情形中用作“侧部”的同义词,但本发明的发明人,出于其自己的词汇用法,在这里选择使用“侧翼”以免与本文其他情形中所用的“侧部”一词混淆。第一附接边缘72和第二附接边缘74与手腕端70的第一手腕端侧翼500和第二手腕端侧翼502相邻地设置。第一侧部76和第二侧部78在手指端18与第一附接边缘72和第二附接边缘74之间延伸。第一侧部76和第二侧部78各自包括容纳用户拇指的轮廓16。凹形轮廓16引起第一侧部76和第二侧部78中的缩窄部702;位于缩窄部702与手指端18之间的第一扩宽部700;以及位于缩窄部702与手腕端70之间的第二扩宽部704;如下文将更详细地讨论的那样,第一附接边缘72和第二附接边缘74是第一带子30和第二带子31从抓握部分12延伸的地方。

在可戴在任一只手上的实施方案中,抓握部分12包括第二对称线14。第二对称线14不是通过查看抓握部分12将可显而易见的结构,而是沿抓握部分12的长度延伸的假想线。抓握部分12的对称允许优选握力辅助装置10戴在任一只手上。尽管应当理解,沿第二对称线14存在至少两种对称,包括关于抓握部分12的平面的对称,但应当理解的是,如本文所用的那样,“第二对称线”仅是指在沿第二对称线14折叠抓握部分12的情况下显而易见的对称。还应当理解,尽管抓握部分12的“第一”特征被示出在右侧且抓握部分12的“第二”特征被示出在左侧,但这些标示是任意的,因为抓握部分12是对称的并且抓握部分12的所有“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都是另一者的关于第二对称线14的镜像。

抓握部分12包括图3B中详细示出的U形插件80。尽管U形插件80是本发明的优选形状的插件,但应当理解,包括将设置在握力辅助装置10的佩戴者的脆弱区域至少一部分之上的间隙104的任何插件都足以适合本发明。U形插件80设置在抓握部分12的半部71、73(图4中示出得最清晰)之间。U形插件80包括第一U侧部82和第二U侧部90,第一U侧部和第二U侧部都包括外U侧部84、92;内U侧部86、94;以及U顶部88、96。第一U侧部82和第二U侧部90通过连接部分98连接,该连接部分具有靠近抓握部分12手腕端70的手腕端侧部100、以及靠近间隙104的间隙侧部102。手腕端侧部100连接第一U侧部82和第二U侧部90的外U侧部84、92。间隙侧部102连接第一U侧部82和第二U侧部90的内U侧部86、94。间隙104是位于第一U侧部82和第二U侧部90与连接部分98之间的空间。第一外U侧部84和第二外U侧部92的轮廓沿循抓握部分12的第一侧部76和第二侧部78的轮廓16。第一U侧部82、第二U侧部90和连接部分98形成U形插件80,从而使得当U形插件80设置在半部71、73之间时,抓握部分12在第一U侧部82、第二U侧部90和连接部分98处包括三个材料层。在间隙104处,抓握部分12仅包括两个材料层,即,半部71、73。

抓握部分12包括手指端18,该手指端是覆盖用户手指的抓握部分12的端部。端块20设置在优选抓握部分12的手指端18处。端块20优选地是坚硬但具有柔性的,并且优选地为矩形。端块20通过现有技术中常用的任何方式设置在抓握部分12内,但优选的设置方式是,通过围绕端块20缝合并使用粘合剂将其附着在原位,来在抓握部分12的层之间将端块固定在原位。然而,在本发明的模塑实施方案中,诸如下文参考图4所讨论的那样,端块20与抓握部分12一体成型。

当使用握力辅助装置10时,手腕部分28可固定地且可释放地包裹用户的手腕。手腕部分28包括第一带子30和第二带子31,第一带子和第二带子的形状都优选地为矩形。第一带子30具有自由端34和附接端32,该附接端附接到抓握部分12的第一附接边缘72。第二带子31具有自由端35和附接端33,该附接端附接到抓握部分12的第二附接边缘74。带子附接端32、33可通过现有技术中常用的任何方式附接到附接边缘72、74,但优选的附接方式是,在附接边缘72、74处抓握部分12的半部71、73之间插入带子附接端32、33并通过缝合和/或粘接或其他附着方式将带子附接端32、33附着在该处。

带子30、31以角度A附接到抓握部分12,该角度优选地为大约120°。然而,取决于用户的手,角度A可大于或小于120°。角度A可被定制为最佳地贴合用户的手并确保舒适地贴合在任一只手上。尽管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带子30、31不相同,但由于抓握部分12的对称,可将带子30、31的任一者附接到附接边缘72、74的任一者。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带子30、31包括用于实现用户舒适度的缓冲衬垫38。缓冲衬垫38优选地由被低摩擦织物覆盖的泡沫橡胶制成。其为优选的原因在于,覆盖在泡沫橡胶上的织物允许带子30、31在缓冲衬垫38上滑动并防止其抓握到泡沫橡胶上。

带子30、31还包括用于针对用户手腕紧固手腕部分28的手腕紧固件36。手腕紧固件36优选地包括第一节段42,该第一节段包括位于其中一条第一带子30的带子自由端34处的环件44。手腕紧固件36还优选地包括位于第二带子31上的第二节段46,该第二节段可穿过环件44插入以固定手腕部分28。第二节段46优选地包括环型紧固件的第一长度48以及钩型紧固件的第二长度50,从而使得当其上设置有第二节段46的第二带子31穿过环件44插入时,第一长度48和第二长度50可接合并可释放地固定。

现在参考图4,其中示出了折叠前的优选抓握部分12。抓握部分12优选地由防滑材料块40(诸如氯化丁基橡胶)制成,该防滑材料块提供粘性(粘滞)表面以允许抓握部分12附着到用户手的手掌,而不是在使用时到处滑动。材料40包括第一平展材料侧部504和第二平展材料侧部,第二平展材料侧部被理解为侧部504的相对侧部并且因此背朝观察者。当材料40折叠时,材料块40至少在面朝外的那个侧部是防滑的。也就是说,材料40的将被折叠且相对于自身齐平的侧部可为或可不为防滑材料,但面朝外并且将与用户的手和/或杆66接触(如图8A和图8B中所示)的侧部优选地是防滑的。抓握部分12优选地通过将两个具有适当尺寸和形状的防滑材料层71、73附着到一起,优选地通过在第一对称线41处折叠防滑材料块40并将两个半部71、73缝合到一起,来形成。当第一平展材料侧部504沿第一对称线41折叠时,两个层71、73都将面朝外,且第二平展材料侧部将面朝自身且不可视。在这样的情景中,面朝外的第一平展材料侧部504优选地是防滑的。然而,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材料是可模塑材料,诸如尿烷、模塑橡胶等,所述可模塑材料被模塑成至少防滑抓握部分12的形状。当沿第一对称线41折叠时,抓握部分12具有一定刚性,从而使得该抓握部分自我支撑并且将在手掌和手指前方保持延伸以允许抓握部分12由戴有握力辅助装置10的人手操控。尽管具有这种刚性,但抓握部分12仍具有足够的柔性以允许自身在仅使用手指的指尖的情况下轻松包裹举重杆66。

现在参考图5,抓握部分12被示出为叠覆在手上。为清楚起见,手腕部分28未包括在图5中,但应理解为是存在的,如图3A所示那样。尽管理解是,U形插件80设置在半部71、73之间,但图中指示其位置在抓握部分12内。比较图2和图5,显而易见的是,当抓握部分12按预期的方式置于手掌上时,将出现以下情况:第一U顶部88和第二U顶部96的至少一部分将设置在手掌脂肪垫系列204的至少一部分上;第一U侧部82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小指脂肪垫202的至少一部分之上;第二U侧部90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拇指脂肪垫200的至少一部分之上;并且连接部分98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小指脂肪垫202和拇指脂肪垫200两者的至少一部分之上。同样,关于是第一U侧部82还是第二U侧部90设置在拇指脂肪垫200或小指脂肪垫202之上,是任意的,因为抓握部分12(包括U形插件80)沿第二对称线14对称。此外并且重要的是,间隙104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脆弱区域206的至少一部分之上。U形插件80的各部件的这些放置方式确保了将更多的压力置于手的脂肪较多的部位(即,拇指脂肪垫200、小指脂肪垫202和手掌脂肪垫系列204)上。被通过U形插件80加强的区域所环绕的间隙104将使杆66不与脆弱区域206接触,从而消除了手的这个未受保护且未加垫的部分上的压力,并预防损伤。

现在参考图6,其中示出了优选缝合106。缝合106是将半部71、73彼此牢固附着的优选方法。也可以使用其他常用的附着方法,诸如粘接或使用其他粘合剂。在抓握部分12是单体模塑件的实施方案中,不必执行此类附着。在图6中,除抓握部分12的周界之外,实线还指示缝合106的线。虚线指示第二对称线14、端块20的位置、U形插件80的位置、以及第一带子30和第二带子31。缝合106至少包括第一外节段108、第二外节段110、第一内节段112、第二内节段114、第一顶节段116、第二顶节段118、以及间隙限定节段120。如图所示,还优选的是,第一外节段108和第二外节段110向下延伸并在靠近抓握部分12的手腕端70的地方相汇,并且包括了额外的缝合以将带子30、31固定到第一附接边缘72和第二附接边缘74。第一外节段108和第二外节段110沿循抓握部分12的第一侧部76和第二侧部78的凹形轮廓16,向上朝手指端18延伸并且向下朝第一附接边缘72、第二附接边缘74和手腕端70延伸。第一外节段108位于抓握部分12的第一侧部76与U形插件80的第一外U侧部84之间。因此,第一外节段108仅穿过第一半部71和第二半部73缝合。第二外节段110位于抓握部分12的第二侧部78与U形插件80的第二外U侧部92之间。因此,第二外节段110仅穿过第一半部71和第二半部73缝合。第一内节段112位于U形插件80的第一外U侧部84内部。因此,第一内节段112穿过第一半部71、第二半部73以及U形插件80缝合。第二内节段114位于U形插件80的第二外U侧部92内部。因此,第二内节段114穿过第一半部71、第二半部73以及U形插件80缝合。第一顶节段116和第二顶节段118分别缝合在第一U顶部88和第二U顶部96的顶部的正上方,并且因此仅穿过第一半部71和第二半部73缝合。最后,间隙限定节段120沿循刚好位于间隙104内的第一内U侧部86、间隙侧部102和第二内U侧部94,从而使得间隙限定节段120也仅穿过第一半部71和第二半部73缝合。通过缝合节段108-120的组合,尤其是其中第一内节段112和第二内节段114穿过U形插件80以及半部71、73,而所有其他节段仅穿过半部71、73,可将U形插件80固定在原位、使半部71、73抵靠彼此牢牢固定、并且清晰限定间隙104。

现在参考图7,由于带子30、31以角度A附接到抓握部分12(图3A中示出),因此它们在彼此附接时形成漏斗状开口60。漏斗状开口60用于固定用户的手腕,以便在力量训练期间提供牢固支撑。漏斗状开口60具有围绕用户手的基部定位的远端62以及围绕用户的手腕定位的近端64。由于远端62大于近端64,因此防止了手的基部遭受摩擦。此外,漏斗状开口60的性质防止了用户手中的血液循环受到限制,同时让握力辅助装置10能够牢固附接到用户的手腕。需注意的是,当在拉力练习期间使用该抓握装置时,优选的是,围绕手的基部定位漏斗状开口60。然而,当做推举练习时,漏斗状开口60优选地围绕用户的手腕定位并且被紧固以提供手腕支撑。

现在参考图8A和图8B,其中提供了藉由握力辅助装置10松驰握杆的人手的前视图。在图8A中,抓握部分12位于杆66与用户的手68之间。在图8B中,杆66位于抓握部分12与用户的手68之间。因此,用户可按照对于自己而言最舒适的方式定制自己对握力辅助装置10的使用。具体地讲,图8A中所示的用法对于推举练习(诸如仰卧推举或胸部推举)而言可能更舒适。图8B中所示的用法对于拉力练习(诸如引体向上或高位下拉训练)而言可能更舒适。

现在参考图9A和图9B,其中提供了源自图8B的使用接续。在图9B中,提供了抓握部分12的手指端18围绕杆66朝手68弯曲的人手68的侧视图。在图9B中,提供了在图9A中所示的位置之后围绕杆66抓握抓握部分12的人手68的透视图。应当理解,从图9A所示的使用开始,位于杆66与手68之间的抓握部分12可发生类似的使用接续。换言之,用户可选择藉由抓握部分12以背离手68弯曲的方式(如图8A所建议的那样)或者以朝向手68弯曲的方式(如图9A和图9B所建议的那样)抓握杆66。

现在参考图10,其中示出了本发明的替代性实施方案,其中抓握部分12集成到举重手套300中。在此类实施方案中,其他实施方案的手腕部分被消除并替换为由柔性材料制成的手套300,该手套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以覆盖用户的手掌以及每个手指的至少一部分。在图10的实施方案中,手套

在图10的实施方案中,覆盖用户手掌的手套材料302形成抓握部分12的第一层,插件80被示出来指示其在抓握部分12内的位置,并且该插件位于手套材料302的该层上并通过外层43在该层上固定在原位。比较图2和图10,显而易见的是,当戴上手套300时,抓握部分12设置在手掌上,从而使得第一U顶部88和第二U顶部96的至少一部分将设置在手掌脂肪垫系列204的至少一部分上;第一U侧部82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小指脂肪垫202的至少一部分之上;第二U侧部90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拇指脂肪垫200的至少一部分之上;并且连接部分98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小指脂肪垫202和拇指脂肪垫200两者的至少一部分之上,并且间隙104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脆弱区域206的至少一部分之上。U形插件80的各部件的这些放置方式确保了将更多的压力置于手的脂肪较多的部位(即,拇指脂肪垫200、小指脂肪垫202和手掌脂肪垫系列204)上。被通过U形插件80加强的区域所环绕的间隙104将使杆66不与脆弱区域206接触,从而消除了手的这个未受保护且未加垫的部分上的压力,并预防损伤。

现在参考图11A和图11B,在抓握部分12集成到举重手套300中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抓握部分12通过将两个具有适当尺寸和形状的防滑材料层71、73与设置在其间的插件80附着到一起来形成。如图11B所示,外层73由较宽的材料片制成以允许外层包裹在插件80上并固定到内层71。一旦以此方式固定,抓握部分12便在图10所示的位置处附接到手套材料302。需注意的是,图10和图11A示出了U形插件80。然而,应当理解,本文所公开的任何插件形状都可被替代以实现类似的效果。

技术适用性

通过上述说明明显可知的是,本发明是一种具有内置弓部支撑插件的握力辅助装置,该握力辅助装置能够在工业中开发。通过上述说明,本发明的握力辅助装置的制作方式及其使用方式是显而易见的。尽管已参考本发明的某些优选型式相当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但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其他型式也将显而易见。因此,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范围不应限于本文所包含的对优选型式的描述。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用于举重的握力辅助装置,其中所述握力辅助装置具有一定尺寸以覆盖用户手掌从至少一个手指到腕关节下方的部分,从而使得所述用户的拇指的活动不受妨碍,其中所述手包括拇指脂肪垫、小指脂肪垫、手掌脂肪垫系列以及其间的脆弱区域,所述握力辅助装置包括:

抓握部分,其形成方式是:将具有相同形状和尺寸的第一半部平展材料和第二半部平展材料彼此附着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半部和所述第二半部齐平,所述抓握部分包括:

手指端;

与所述手指端相对的手腕端,所述手腕端包括第一手腕端侧翼和第二手腕端侧翼;

与所述手腕端的所述第一手腕端侧翼相邻设置的第一附接边缘;

与所述手腕端的所述第二手腕端侧翼相邻设置的第二附接边缘;

在所述第一附接边缘、所述第二附接边缘和所述手指端之间延伸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其中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每一者都包括靠近所述第一附接边缘和所述第二附接边缘的凹形轮廓,从而使得当所述握力辅助装置按预期的方式戴在所述手掌上时,所述用户的所述拇指的活动不受妨碍;

设置在所述第一半部与所述第二半部之间的包括间隙的U形插件,其中当所述U形插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半部与所述第二半部之间时:

在除所述插件的所述间隙设置在所述第一半部与所述第二半部之间的地方之外的所述抓握部分的所有位置处,所述抓握部分包括三层,所述三层包括所述第一半部、所述插件和所述第二半部;

在所述插件的所述间隙设置在所述第一半部与所述第二半部之间的地方,所述抓握部分仅包括两层,所述两层包括所述第一半部和所述第二半部;并且

当所述握力辅助装置按预期的方式戴在所述手掌上时,所述间隙设置在所述脆弱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之上,所述脆弱区域靠近所述手掌脂肪垫系列并且从所述手掌脂肪垫系列朝所述小指脂肪垫和所述拇指脂肪垫延伸;并且

其中所述U形插件包括:

第一U侧部,其包括:

第一外U侧部;

与所述第一外U侧部相对的第一内U侧部;以及

连接所述第一外U侧部和所述第一内U侧部的第

一U顶部;

第二U侧部,其包括:

第二外U侧部;

与所述第二外U侧部相对的第二内U侧部;以及

连接所述第二外U侧部和所述第二内U侧部的第

二U顶部;

连接所述第一U侧部和所述第二U侧部的连接部分,

其包括:

手腕端侧部,其中所述手腕端侧部与所述第一U

侧部和所述第二U侧部的所述第一外U侧部和所述第二

外U侧部相交;以及

间隙侧部,其中所述间隙侧部与所述第一U侧部和

所述第二U侧部的所述第一内U侧部和所述第二内U

侧部相交;以及

形成在所述第一U侧部与所述第二U侧部之间的所

述间隙;

其中,当所述握力辅助装置按预期的方式戴在所述手

掌上时:

所述连接部分的所述手腕端侧部靠近所述抓握部

分的所述手腕端;

所述第一外U侧部沿循所述抓握部分的所述第一侧部的所述轮廓;

所述第二外U侧部沿循所述抓握部分的所述第二侧部的所述轮廓;

所述第一U顶部和所述第二U顶部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手掌脂肪垫系列的至少一部分之上;

所述第一U侧部和所述第二U侧部中的一者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小指脂肪垫的至少一部分之上;

所述第一U侧部和所述第二U侧部中的另一者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拇指脂肪垫的至少一部分之上;并且

所述连接部分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小指脂肪垫和所述拇指脂肪垫的至少一部分之上;

包括第一带子和第二带子的手腕部分,其中:

所述第一带子和所述第二带子每一者都包括附接端和自由端;

所述第一带子的所述附接端从所述抓握部分的所述第一附接边缘延伸;且

所述第二带子的所述附接端从所述抓握部分的所述第二附接边缘延伸;以及

附接到所述第一带子和所述第二带子的可释放的手腕紧固件,所述手腕紧固件具有一定尺寸和形状以将所述第一带子紧固到所述第二带子从而使得所述握力辅助装置围绕所述用户的手腕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握力辅助装置,其中形成所述抓握部分的所述平展材料包括第一平展材料侧部和第二平展材料侧部,并且所述第一平展材料侧部和所述第二平展材料侧部中的至少一者是防滑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握力辅助装置,进一步包括在所述抓握部分的所述手指端处的所述第一半部与所述第二半部之间设置的端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握力辅助装置,进一步包括缝合以将所述第一半部和所述第二半部抵靠彼此固定并且在所述第一半部与所述第二半部之间将所述U形插件固定在原位,其中所述缝合至少包括:

第一外节段,其位于所述抓握部分的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U形插件的所述第一U侧部的所述第一外U侧部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外节段沿循所述抓握部分的所述第一侧部的所述轮廓并且仅穿过所述第一半部和所述第二半部缝合;

第二外节段,其位于所述抓握部分的所述第二侧部与所述U形插件的所述第二U侧部的所述第二外U侧部之间,其中所述第二外节段沿循所述抓握部分的所述第二侧部的所述轮廓并且仅穿过所述第一半部和所述第二半部缝合;

平行于所述第一外节段的第一内节段,其中所述第一内节段的至少一部分穿过所述第一半部、所述第二半部以及所述U形插件的所述第一U侧部的所述第一外U侧部缝合;

平行于所述第二外节段的第二内节段,其中所述第二内节段的至少一部分穿过所述第一半部、所述第二半部以及所述U形插件的所述第二U侧部的所述第二外U侧部缝合;

位于所述U形插件的所述第一U侧部和所述第二U侧部的所述第一U顶部和所述第二U顶部上方的第一顶节段和第二顶节段,其中所述第一顶节段和所述第二顶节段仅穿过所述第一半部和所述第二半部缝合;以及

间隙限定节段,其与所述第一U侧部和所述第二U侧部的所述第一内U侧部和所述第二内U侧部相邻以及与所述U形插件的所述连接部分的所述间隙侧部相邻,其中所述间隙限定节段仅穿过所述第一半部和所述第二半部缝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握力辅助装置,其中所述抓握部分的所述第一附接边缘和所述第二附接边缘每一者都具有一定角度,从而使得当所述手腕部分的所述第一带子和所述第二带子通过所述手腕紧固件固定在所述用户的手腕上时,所述第一带子、所述第二带子和所述抓握部分围绕所述手的所述手腕和基部形成漏斗形围封,所述围封具有开口,所述开口的远端处大于其近端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握力辅助装置,其中所述手腕部分的所述第一带子和所述第二带子各自在形状上基本为矩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握力辅助装置,其中所述抓握部分具有一定刚性,从而使得所述抓握部分自我支撑并且在所述手掌和所述手指前方保持延伸以允许所述抓握部分由其上戴有所述握力辅助装置的所述人手操控,并且其中所述抓握部分具有足够的柔性,以在仅使用其上戴有所述握力辅助装置的所述人手的所述至少一个手指的指尖的情况下,允许所述抓握部分轻松包裹举重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握力辅助装置,其中所述轮廓使得所述抓握部分包括:

位于所述手指端与所述手腕端之间的缩窄部;

位于所述缩窄部与所述手指端之间的第一扩宽部;

以及位于所述缩窄部与所述手腕端之间的第二扩宽部。

相关技术
  • 带插件的握力辅助装置
  • 锥形插件、使用带阴螺纹的锥形插件的螺纹连接构造、加工锥形插件的插入孔的成形钻头,锥形插件的打入用锤
技术分类

06120112549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