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内倾单元幕墙结构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0:36:57


一种内倾单元幕墙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倾单元幕墙结构。

【背景技术】

单元式幕墙是指由面板与支承框架在工厂制成的不小于一个楼层高度的幕墙结构基本单元,直接安装在主体结构上组合而成的框支承建筑幕墙。单元幕墙具有车间预制程度高,组装质量易控制,现场安装速度快,抗震性能好的优点。单元幕墙支承框架之间通过对插,形成多道密封腔,采用等压原理防水,具有优异的防水性能。由于以上优点,单元幕墙广泛应用于超高层建筑,特别适用于竖直面的规则建筑幕墙。但当幕墙往室内侧倾斜时,由于进入到对插腔的大量渗漏水,对密封胶条产生持续压力,容易导致雨水穿过胶条渗漏到室内,故普通单元式幕墙应用在内倾面幕墙时防水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防排结合以提高防水性能的一种内倾单元幕墙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内倾单元幕墙结构,包括面板、竖向设置且与所述面板粘接的单元立柱和横向设置且与所述面板粘接的单元横梁,所述面板安装时与水平面成一锐角α,所述单元立柱的前端设有与所述面板密封连接的护边,所述单元立柱的前侧部设有闭合的立柱侧外腔,所述单元立柱的前端、护边及面板之间形成有护边内部空腔,所述单元立柱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设有立柱间外腔和立柱间内腔,所述单元横梁的前侧部设有排水腔,所述单元横梁的前部设有与所述立柱侧外腔和所述立柱间外腔连通等压的横梁外腔,所述单元横梁的后部设有与所述立柱侧外腔连通等压的横梁内腔,所述横梁内腔的底部设有向前侧倾斜的斜面。

如上所述的一种内倾单元幕墙结构,所述单元立柱包括相互插接的公立柱和母立柱,所述立柱侧外腔设于所述公立柱的前部,所述立柱间外腔和所述立柱间内腔分别形成于所述公立柱与母立柱之间的前部和后部,所述立柱间外腔和所述立柱间内腔之间设有立柱中间密封条,所述立柱间内腔的后侧设有立柱内侧密封条。

如上所述的一种内倾单元幕墙结构,所述单元横梁包括相互插接的公横梁和母横梁,所述排水腔设于所述公横梁的前侧,所述横梁外腔和所述横梁内腔分别形成于所述公横梁与所述母横梁之间的前部和后部,所述横梁外腔与所述横梁内腔之间设有横梁中间密封条,所述横梁内腔的后侧设有横梁内侧密封条。

如上所述的一种内倾单元幕墙结构,所述面板与所述单元立柱之间采用立柱结构胶粘接并采用立柱硅胶条隔开,所述面板与所述护边之间设有对所述护边内部空腔进行密封的第一密封胶,两所述护边之间设有立柱挡水胶条和第二密封胶。

如上所述的一种内倾单元幕墙结构,所述横梁内腔与所述排水腔之间设有第一泄水孔,所述排水腔与所述立柱侧外腔之间设有第二泄水孔。

如上所述的一种内倾单元幕墙结构,所述面板与所述单元横梁之间采用横梁结构胶粘接并采用横梁硅胶条隔开,所述母横梁的前端设有母横梁托条,所述母横梁托条与所述面板之间设有垫块和第三密封胶,所述公横梁的前端设有公横梁挂钩,所述公横梁挂钩与所述面板之间设有也设有第三密封胶。

如上所述的一种内倾单元幕墙结构,所述公横梁挂钩的前侧设有第一明框压盖,所述第一明框压盖与所述面板之间设有第一密封胶条,所述第一密封胶条上设有缺口,所述第一明框压盖与所述公横梁挂钩之间设有第三泄水孔。

如上所述的一种内倾单元幕墙结构,所述母横梁托条的前侧设有第二明框压盖,所述第二明框压盖与所述面板之间设有第二密封胶条,所述第二明框压盖的后端设有横梁挡水胶条,所述第二明框压盖的底部设有第四泄水孔。

如上所述的一种内倾单元幕墙结构,所述第二明框压盖与所述第一明框压盖的后部之间设有压盖密封胶,所述压盖密封胶不封堵所述第四泄水孔。

本发明面板与单元立柱以及单元横梁之间的缝隙,采用密封胶防水。立柱、横梁对插形成内外腔并与室外等压。同时设置内部排水腔和泄水孔,使进到内部的渗漏水可以有组织地排放到室外,其采用防、排结合的措施,提高幕墙的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所述单元立柱的横剖节点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单元横梁的竖剖节点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内倾单元幕墙结构,包括面板1、竖向设置且与面板1粘接的单元立柱100和横向设置且与面板1粘接的单元横梁200,面板1安装时与水平面成一锐角α(即往室内侧倾斜),单元立柱100的前端设有与面板1密封连接的护边6,单元立柱100的前侧部设有闭合的立柱侧外腔102,单元立柱100的前端、护边6及面板1之间形成有护边内部空腔101,单元立柱100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设有立柱间外腔103和立柱间内腔104,单元横梁200的前侧部设有排水腔107,单元横梁200的前部设有与立柱侧外腔102和立柱间外腔103连通等压的横梁外腔105,单元横梁200的后部设有与立柱侧外腔102连通等压的横梁内腔106,横梁内腔106的底部设有向前侧倾斜的斜面206(向室外侧的排水腔107倾斜)。

单元立柱100包括相互插接的公立柱2和母立柱3,立柱侧外腔102设于公立柱2的前部,立柱间外腔103和立柱间内腔104分别形成于公立柱2与母立柱3之间的前部和后部,立柱间外腔103和立柱间内腔104之间设有立柱中间密封条13,立柱间内腔104的后侧设有立柱内侧密封条14。

单元横梁200包括相互插接的公横梁4和母横梁5,排水腔107设于公横梁4的前侧,横梁外腔105和横梁内腔106分别形成于公横梁4与母横梁5之间的前部和后部,横梁外腔105与横梁内腔106之间设有横梁中间密封条17,横梁内腔106的后侧设有横梁内侧密封条18。母横梁5的顶面207为水平面。

面板1与单元立柱100之间采用立柱结构胶41(硅酮结构胶)粘接并采用立柱硅胶条11隔开(采用立柱硅胶条11隔开,避免硬性接触,并控制立柱结构胶41的宽度和厚度),面板1与护边6(护边6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用于保护面板1)之间设有对护边内部空腔101进行密封的第一密封胶31,两所述护边6之间设有立柱挡水胶条12和第二密封胶32。

横梁内腔106与排水腔107之间设有第一泄水孔203,排水腔107与立柱侧外腔102之间设有第二泄水孔204。

面板1与单元横梁200之间采用横梁结构胶42(硅酮结构胶)粘接并采用横梁硅胶条15隔开(采用横梁硅胶条15隔开,避免硬性接触,并控制横梁结构胶42的宽度和厚度),母横梁5的前端设有母横梁托条,母横梁托条与所述面板1之间设有垫块21(硬质橡胶垫块,以承托面板1的自重,避免横梁结构胶42长期承受竖向剪力)和第三密封胶33,公横梁4的前端设有公横梁挂钩,公横梁挂钩与面板1之间设有也设有第三密封胶33。

公横梁挂钩的前侧设有第一明框压盖7以压住面板1,第一明框压盖7与面板1之间设有第一密封胶条19,第一密封胶条19上设有缺口(即非通长),第一明框压盖7与公横梁挂钩之间设有第三泄水孔201。

母横梁托条的前侧设有第二明框压盖8以压住面板1,第二明框压盖8与面板之间设有第二密封胶条20,第二明框压盖8的后端设有横梁挡水胶条16,第二明框压盖8的底部设有第四泄水孔202。

第二明框压盖8与第一明框压盖7的后部之间设有压盖密封胶34,压盖密封胶34不封堵第四泄水孔202。

面板1可采用玻璃、金属板、石材、人造板材等材料,当采用玻璃面板时,需采用夹胶玻璃或夹胶中空玻璃。

本发明的单元板块上下对插时,通过公横梁4与母横梁5插接以及横梁挡水胶条16、横梁中间密封条17、横梁内侧密封条18,形成横梁外腔105和横梁内腔106。横梁外腔105与立柱侧外腔102、立柱间外腔103底部均连通等压。第三泄水孔201起到连通室外与横梁外腔105以及立柱间外腔103的作用,使内外气压相等。横梁内腔106通过第一泄水孔203、第二泄水孔204与立柱侧外腔102连通,从而与室外气压也相等。单元板块安装后,外侧的第二密封胶32、压盖密封胶34可以起到密封作用,阻止大量雨水进入到对插腔,从而防止雨水渗透到室内。同时第三泄水孔201起到连通室外与横梁外腔105以及立柱间外腔103的作用,使内外气压相等,在没有压力差作用下,减少雨水通过密封胶渗透到内部的可能。

当密封胶存在开裂等缺陷下,室外少量的雨水可能从如图1和图2所示的A、B、C、D四个路径往室内渗透,其渗透及流淌的路径分别如下:

A路径是雨水从护边6与面板1之间的第一密封胶31渗透到护边内部空腔101,沿护边内部空腔101往下流淌,从母横梁5底部流到横梁外腔105,并通过外侧的第三泄水孔201,从第一密封胶条19的缺口排放到室外。

B路径是雨水从板块护边6之间密封胶32渗透到立柱外腔103,并沿立柱流淌到横梁外腔105,通过第三泄水孔201,从第一密封胶条19的缺口排放到室外。

C路径是雨水渗透到第二明框压盖8内部,部分雨水从第四泄水孔202排放到室外(C1路径),而部分雨水可从第二明框压盖8与母横梁5挂接处渗透到横梁外腔105,并通过第三泄水孔201,从第一密封胶条19的缺口排放到室外(C2路径)。

D路径是渗透到立柱间外腔103的雨水,在重力作用下继续渗透到立柱间内腔104,沿立柱流淌到横梁内腔106,汇集到斜面206,并沿第一泄水孔203排放到排水腔107,再从第二泄水孔204排放到下一层立柱侧外腔102,沿下一层的立柱流到下一层的横梁外腔105,并排放到室外。

综合以上分析,密封胶起到第一道的防水作用。立柱以及横梁的内外腔与室外等压,减少了渗透的可能。当有少量雨水渗透到内部时,通过以上路径均可排放到室外,其采取防排结合的结构形式,提高了内倾单元幕墙的防水性能。

本发明以竖向隐框横向明框的结构形式为例进行介绍,但是本发明也适用于竖向和横向均为明框的结构形式。

相关技术
  • 一种内倾单元幕墙结构
  • 一种内倾不共面折线单元幕墙保温系统
技术分类

0612011261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