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介质滤波器和通信设备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2:24:27


介质滤波器和通信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介质滤波器和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当前通信系统对滤波器体积要求越来越高,由于横电磁模(transverse electromagnetic mode,TEM)介质滤波器具有体积小、低损耗、低成本等优点,因此TEM介质滤波器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图1为一种TEM介质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该TEM介质滤波器包括介质本体01,介质本体01中设置有金属化通孔02,介质本体01表面设有与通孔02相连接的金属化图案。TEM介质滤波器中使用的容性耦合结构03如图2所示,通过介质本体01上表面的金属短截线来实现不同谐振单元之间的容性耦合。

其中,采用图2中耦合结构的TEM介质滤波器功率容量小。短截线与谐振器表面金属层之间的间距很小,大功率时容易击穿打火。

并且该TEM介质滤波器不容易实施交叉耦合,利用交叉耦合来引入传输零点是目前滤波器设计中增强带外抑制性能的惯用手段,但由于其结构形状的限制,短截线型电容耦合结构很难应用于滤波器交叉耦合设计当中。

图3为另一种TEM介质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耦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图4所示,该TEM介质滤波器包括介质本体01,介质本体01外侧设有金属材质的外壳04,介质本体01中设置有2个金属化盲孔06,该金属化盲孔06和周围介质本体01组成谐振单元。且2个金属化盲孔06之间设有耦合孔05。其中,该耦合孔05为金属化盲孔,该耦合孔05与外壳04间形成电容缝隙效应,能够大幅度减低谐振通孔频率。如图4所示,耦合孔05的深度大于谐振单元中盲孔06的深度,通过极性反转的原理来实现电容性耦合。

然而,图4中耦合结构的TEM介质滤波器容易引入低端谐波。该耦合结构会产生一个低于工作频率的谐振频率,会导致滤波器低端带外抑制性能恶化。

并且该TEM介质滤波器难实现弱电容耦合。如需实现较弱的电容耦合,耦合盲孔的深度需要远大于谐振器盲孔深度,此时耦合盲孔顶部和介质底面的间距会很小,会增加加工难度、带来可靠性风险。

上述TEM介质滤波器的性能较差。因此,有必要在减小介质滤波器的尺寸的同时,保证滤波器的射频性能。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介质滤波器和通信设备,实现介质滤波器小型化的同时提高了介质滤波器的射频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介质滤波器,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介质块和第二介质块,其中,所述第一介质块和所述第二介质块分别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介质块的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介质块的第二表面相对;开口位于所述第一介质块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一盲孔、第一通孔,以及2个或2个以上谐振通孔;开口位于所述第二介质块的第二表面上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盲孔内壁、所述第一通孔内壁、所述第二通孔内壁、所述第一介质块的第一表面、以及所述第二介质块的第二表面设有金属层;所述第一介质块的第一表面上的金属层与所述第二介质块的第二表面上的金属层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介质块的第一表面上的金属层与所述第二介质块的第二表面上的金属层相连接,所述第一通孔内壁的金属层与所述第一介质块第一表面上的金属层连接,所述第一盲孔内壁的金属层与所述第一介质块第一表面上的金属层连接,所述第二通孔内壁的金属层与所述第二介质块的第二表面上的金属层连接。由此,该介质滤波器工作时,谐振通孔中的准TEM模的电磁波在第一通孔上产生感应电流,该感应电流由第一盲孔运动到第二通孔形成回路。第一盲孔表面的感应电流会激励第二谐振通孔中产生准TEM模的电磁波,从而实现电磁能量的容性耦合。该介质滤波器,采用层叠设置的介质块结构,体积更小,有利于介质滤波器的小型化。同时,在介质块中设置耦合结构,实现了谐振通孔之间的电容耦合,采用该耦合结构的介质滤波器与现有技术中准TEM模介质滤波器所使用的短截线方式相比,电磁泄露小,功率容量有较大提升,且不会造成滤波器低端带外抑制性能的恶化。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金属层的材质为银。由此,提高了金属层的导电性,提高了滤波器的射频性能。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金属层采用采用电镀、化学镀、溅射或离子镀工艺成型。由此,使得金属层与介质块的连接更稳定。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介质块的第一表面上的金属层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盲孔周围的第一金属层,以及位于所述谐振通孔周围的第三金属层,所述第一通孔内壁的金属层、以及所述第一盲孔内壁的金属层与所述第一金属层连接,所述第三金属层与所述第一金属层分离。由此,通过设置第一金属层和第三金属层,增大了第一介质块和第二介质块之间的金属层面积,使得连接更稳定,将第一金属层与所述第三金属层分离设置,可以避免谐振通孔之间或谐振通孔和耦合结构之间短路。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介质块的第二表面上的金属层包括: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周围的第二金属层,以及与所述第三金属层相对的第四金属层,所述第二金属层与所述第一金属层连接,且所述第二通孔内壁的金属层与所述第二金属层连接,所述第四金属层与所述第二金属层分离。由此,通过设置第二金属层和第四金属层,增大了第一介质块和第二介质块之间的金属层面积,使得连接更稳定,且电容耦合效果更好。将第四金属层与所述第二金属层分离设置,可以避免谐振通孔之间或谐振通孔和耦合结构之间短路。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每个谐振通孔与周围本体形成谐振单元,所述第一盲孔所处的位置与两个谐振单元相接。由此,所述第一盲孔为耦合孔,所述耦合孔用于相邻谐振单元之间的耦合,或不相邻的谐振单元之间交叉耦合。可以通过改变耦合孔的尺寸和位置改变谐振通孔之间的耦合量,从而可在不改变介质滤波器体积的前提下,增大相邻或不相邻两个谐振通孔之间的耦合量。可增强该两个谐振单元之间的容性耦合。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在所述第一介质块的第一表面上的投影均位于所述第一盲孔内。由此,可以通过改变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的距离改变谐振通孔之间的耦合量,从而可在不改变介质滤波器体积的前提下,增大相邻两个谐振通孔之间的耦合量。可增强该两个谐振单元之间的容性耦合。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介质块和所述第二介质块采用陶瓷材料制成。由此,谐振单元的尺寸和电磁波传输媒介的相对介电常数的平方根成反比,陶瓷的相对介电常数较大,采用陶瓷作为传输媒介,可以缩小谐振单元的体积,有利于介质滤波器的小型化。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通孔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深度。第一通孔的深度等于第一介质块的厚度,第二通孔的深度等于该第二介质块的厚度。其中,所述第二介质块的厚度越小,谐振通孔之间的谐振效果越好。通过减小第二介质块的厚度,在提升介质滤波器谐振性能的同时,有利于介质滤波器的小型化。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介质块和所述第二介质块的外表面设有所述金属层。由此,金属层可以对信号形成有效地屏蔽,防止信号能量泄露以及外部信号的干扰,从而提高了底噪抑制能力。由此,本申请介质滤波器可以防止信号泄露和能够实现滤波器小型化的目的。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介质滤波器。由此,该通信设备采用上述介质滤波器,尺寸更小,有利于集成更多信号通道数,提高频谱利用率,使得通信设备能在有限的无线频带下传输更高速率的数据业务。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TEM介质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耦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提供的另一种TEM介质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耦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介质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第一介质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第一介质块的俯视图;

图8为图5中第二介质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第二介质块的仰视图;

图10为图5中耦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另一种介质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介质滤波器的俯视图;

图13为另一种介质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介质滤波器的俯视图;

图15为另一种介质滤波器的俯视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介质滤波器的仿真曲线图;

图17为图16中仿真曲线图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此外,本申请中,“上”、“下”等方位术语是相对于附图中的部件示意置放的方位来定义的,应当理解到,这些方向性术语是相对的概念,它们用于相对于的描述和澄清,其可以根据附图中部件所放置的方位的变化而相应地发生变化。

名词解释:

横电磁波(Transverse Electromagnetic Mode,TEM)模式:电磁波的传输方向上没有电场和磁场分量的一种波导模式。这是一个理想状态,实际上一般是准TEM模。即,电磁波的传输方向上的电场和磁场分量要远远小于与传输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分量。

介质滤波器:是利用介质(例如,陶瓷)材料的低损耗、高介电常数、频率温度系数和热膨胀系数小、可承受高功率等特点设计制作的滤波器,可由数个长型谐振器纵向多级串联或并联的梯形线路构成。

现有介质滤波器通过在介质体上加工盲孔形成谐振通孔进行谐振,盲孔深度可控性大,频率波动大,一致性差;此外,现有介质滤波器负耦合结构实现困难,负耦合结构单一,不适合大规模量产。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介质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第一介质块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第一介质块的俯视图。图8为图5中第二介质块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第二介质块的仰视图。图10为图5中耦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图6、图7、图8、图9所示,该介质滤波器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介质块100和第二介质块200。

其中,所述第一介质块100和所述第二介质块200分别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介质块100的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介质块200的第二表面相对。

本申请实施例对该第一介质块100和第二介质块200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制。其中,所述第一介质块100和所述第二介质块200例如均采用陶瓷材料制成。

第一介质块100上设有谐振通孔101,谐振通孔101的数量为2个或2个以上。在本申请一种实现方式中,谐振通孔101例如为2个,分别为第一谐振通孔和第二谐振通孔,每个谐振通孔101与周围本体形成谐振单元,第一谐振通孔与周围本体形成第一谐振单元,第二谐振通孔与周围本体形成第二谐振单元。

该耦合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介质块100中的第一盲孔104和第一通孔103,以及设置在第二介质块中的第二通孔201。

其中,第一盲孔104的开口和第一通孔103的一个开口例如位于所述第一介质块100的第一表面上。

所述第二介质块200上设有第二通孔201,第二通孔201的一个开口位于所述第二介质块200的第二表面上。

其中,所述第一盲孔104内壁、所述第一通孔103内壁、所述第二通孔201内壁、所述第一介质块100的第一表面、以及所述第二介质块200的第二表面设有金属层。

所述第一通孔103内壁的金属层、所述第一盲孔104内壁的金属层与所述第一介质块100第一表面上的金属层连接,所述第二通孔201内壁的金属层与所述第二介质块200的第二表面上的金属层连接。

所述第一介质块100的第一表面上的金属层与所述第二介质块200的第二表面上的金属层连接,组合在一起后形成封闭式容性耦合结构,电磁泄漏小、功率容量高。

该介质滤波器工作时,第一谐振通孔中的准TEM模的电磁波在第一通孔103上产生感应电流,该感应电流由第一盲孔104运动到第二通孔201形成回路。第一盲孔104表面的感应电流会激励第二谐振通孔中产生准TEM模的电磁波,从而实现电磁能量的容性耦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介质滤波器,采用层叠设置的介质块结构,体积更小,有利于介质滤波器的小型化。同时,在介质块中设置耦合结构,实现了谐振通孔之间的电容耦合,采用该耦合结构的介质滤波器与图1中准TEM模介质滤波器所使用的短截线方式相比,电磁泄露小,功率容量有较大提升,且不会造成滤波器低端带外抑制性能的恶化。

本申请实施例对金属层的材质不做限制。在本申请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盲孔104内壁、所述第一通孔103内壁、所述第二通孔201内壁、所述第一介质块100的第一表面、以及所述第二介质块200的第二表面的金属层的材质例如为银,该金属层可以通过电镀、化学镀、溅射或离子镀工艺成型在所述第一盲孔104内壁、所述第一通孔103内壁、所述第二通孔201内壁、所述第一介质块100的第一表面、以及所述第二介质块200的第二表面上。

本申请实施例对所述第一介质块100的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介质块200的第二表面上的金属层的范围不做限制。在本申请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5所示,第一介质块100第一表面上的金属层包括:设置在第一盲孔104在所述第一介质块100的第一表面上的开口周围的第一金属层1041。

其中,第一金属层1041环绕第一盲孔104设置,所述第一盲孔104内壁的金属层、所述第一通孔103内壁的金属层与所述第一金属层1041连接。

接着参考图5,第二介质块200的第二表面上的金属层包括:位于所述第二通孔201周围,且与所述第一金属层1041相对设置的第二金属层2011。

在本申请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金属层2011与所述第一金属层1041相对,且第二金属层2011覆盖所述第一盲孔104和第一金属层1041,所述第二通孔201内壁的金属层与所述第二金属层2011连接。

此外,接着参考图5,第一介质块100第一表面上的金属层还包括:设置在谐振通孔101在第一介质层第一表面上的开口周围的第三金属层1011,所述第三金属层1011与所述第一金属层1041分离设置。

其中,第三金属层1011环绕谐振通孔101在第一介质块100第一表面上的开口设置。所述谐振通孔101的内壁覆盖有所述金属层,所述谐振通孔101内壁的金属层与第三金属层1011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盲孔104所处的位置与所述两个谐振单元相接,所述第三金属层1011和第一金属层1041分离,避免谐振通孔101之间或谐振通孔101和耦合结构300短路。

第二介质块200的第二表面上的金属层还包括:第四金属层202,所述第四金属层202与所述第三金属层1011相对设置,且所述第四金属层202与所述第三金属层1011的形状和尺寸相同,所述第三金属层1011和第四金属层202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盲孔104所处的位置与所述两个谐振单元相接,所述第四金属层202和第二金属层2011分离,避免谐振通孔101之间或谐振通孔101和耦合结构300短路。

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盲孔104、第一通孔103和第二通孔201的形状不做限制。如图5、图10所示,耦合结构300中的第一盲孔104、第一通孔103和第二通孔201可以与谐振通孔101平行设置,从而有利于耦合结构300与谐振通孔101之间的耦合。且第一盲孔104、第一通孔103和第二通孔201的截面形状可以有多种选择,例如,第一盲孔104、第一通孔103和第二通孔201可以为圆孔,还可以为扁孔,椭圆孔等。可根据实际需要来设定第一盲孔104、第一通孔103和第二通孔201的形状、尺寸。

在本申请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5所示,第一通孔103和第二通孔201在第一介质块100的第一表面上的投影位于第一盲孔104内,且与第一盲孔104的内侧边相切。由此,可使得第一盲孔104内壁的金属层、第一通孔103内壁的金属层与第一盲孔104周围的第一金属层1041连接,并使得第二通孔201内壁的金属层与第二金属层2011连接。

接着参考图5,所述第一通孔103位于所述第一盲孔104中,所述第二通孔201的在第二介质块第二表面上的开口和所述第一盲孔104的开口部分重合。如图5所示,第一盲孔104在第一介质块的第一表面上的开口为长条形结构,所述第一通孔103和所述第二通孔201沿所述第一盲孔104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一通孔103和所述第二通孔201在第一介质块第一表面上的投影分别位于第一盲孔104内部的两端,且所述第一通孔103和所述第二通孔201的直径与所述第一盲孔104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一盲孔104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通孔103和所述第二通孔201直径之和。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改变第一通孔103和二通孔之间的间距和第一盲孔104的深度,可以实现不同的耦合量大小。示例性的,第一通孔103和第二通孔201之间的间距越大,耦合量越大,第一盲孔104的深度越深,耦合量越大。可根据实际需要的耦合量来设定第一通孔103和二通孔之间的间距和第一盲孔104的深度。由此,所述第一盲孔为耦合孔,所述耦合孔用于相邻谐振单元之间的耦合,或不相邻的谐振单元之间交叉耦合。可以通过改变耦合孔的尺寸和位置改变谐振通孔之间的耦合量,从而可在不改变介质滤波器体积的前提下,提高相邻或不相邻两个谐振通孔之间的耦合量,可增强该两个谐振单元之间的容性耦合。同时,可以通过改变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的距离改变谐振通孔之间的耦合量,从而可在不改变介质滤波器体积的前提下,提高相邻两个谐振通孔之间的耦合量,可增强该两个谐振单元之间的容性耦合。

其中,所述第一介质块100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介质块200的厚度。其中,第二介质块100的厚度尺寸减小,可以提高谐振通孔101之间的谐振性能,可以相应减小谐振通孔101的尺寸,有利于介质滤波器的小型化。

在本申请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介质块100和所述第二介质块200的外表面设有所述金属层。因此,金属层可以对信号形成有效地屏蔽,防止信号能量泄露以及外部信号的干扰,从而提高了底噪抑制能力。由此,本申请介质滤波器可以防止信号泄露和能够实现滤波器小型化的目的。

上述耦合结构300可以用于交叉耦合结构中。在本申请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11、图12所示,该耦合结构300可以设置在三腔耦合(cascaded triplet,CT)型的交叉耦合结构中。

在本申请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13、图14所示,该耦合结构300可以设置在四腔耦合(Cascaded Quadruplet,CQ)型、BOX型的交叉耦合结构中。

在本申请其他实现方式中,如图15所示,该耦合结构300还可以用于CT型以及Box型组合的交叉耦合结构中。

图15所示的介质滤波器包括8个谐振通孔,左侧的4个谐振通孔呈CT型排列,右侧4个谐振通孔呈Box型排列。其中,CT型排列的谐振通孔的左下角和右上角之间设有1个所述耦合结构300,BOX型排列的谐振通孔的左下角和右下角之间设有1个所述耦合结构300。该耦合结构300可以用于调节耦合量和谐振频率。

对图15所示的介质滤波器进行带外抑制的实验,以下结合实验数据对本申请实施例介质滤波器的滤波效果进行说明。

如图16、图17所示,该耦合结构300用于CT型以及Box型组合的交叉耦合结构中,可以实现两个传输零点。其中,线1为反射系数随频率变化的曲线图,线2为插入损耗随频率变化的曲线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介质滤波器,利用交叉耦合引入了2个低端传输零点,有效增强了介质滤波器抑制带外信号的能力。

由此,该耦合结构300能够实现强容性耦合也能够实现弱容性耦合,适用于CT,CQ等常用交叉耦合结构。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包括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介质滤波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由于采用了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介质滤波器,因此能够实现滤波器小型化的目的,使得通信设备的整体体积可以更小。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可以是收发器、基站、微波通信设备、WiFi通信设备等,也可以是各种类型的终端设备。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相关技术
  • 介质滤波器、通信设备、制备介质块及介质滤波器的方法
  • 介质滤波器、通信设备、制备介质块及介质滤波器的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3282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