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口罩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6:04:54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口罩主体结合有绳部的口罩,尤其涉及提高了肌肤触感的口罩。

背景技术

具有用于防尘、防病毒、防病毒扩散等的口罩。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能够抑制因佩戴者的口、面部的活动而从最初佩戴的位置偏移的口罩。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97209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为了将口罩主体保持于佩戴者的面部的确定的位置而挂于佩戴者的绳部通过熔敷而结合于口罩主体的口罩中,口罩主体和绳部熔敷的部分固化。因此,存在如下课题:在佩戴者佩戴口罩时,绳部以将分离/贴合部位作为起点将口罩主体向佩戴者侧拉动的方式发挥作用,因此该固化的部分与肌肤接触时,肌肤触感降低。在专利文献1等现有技术中,无法消除该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罩,通过阻碍口罩主体与绳部的结合部接触佩戴者的肌肤,使肌肤触感进一步提高。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口罩的特征在于,包括:口罩主体;绳部,其通过熔敷结合于上述口罩主体,且通过挂于佩戴者而将上述口罩主体保持于上述佩戴者的面部的确定的位置;以及鼓起部,其在上述口罩主体形成于与作为上述绳部结合的部分的结合部相邻的相邻区域,且上述口罩主体隆起而成。

这样,该口罩在相邻区域具备鼓起部,该鼓起部根据在包围该相邻区域的结合部和熔敷部的周围所产生的应变而形成,且口罩主体隆起而成。该鼓起部比口罩主体中的其它部分向佩戴者的面部的方向进一步隆起。因此,该鼓起部在佩戴口罩时与佩戴者的肌肤抵接,从而以使相邻的结合区域远离佩戴者的肌肤的方式起作用。

另外,该鼓起部比口罩主体的其它部分更容易与佩戴者的肌肤接触,因此在口罩被佩戴的状态下,想要将口罩主体向佩戴者的肌肤按压的力更多地用于为了使该鼓起部与佩戴者的肌肤接触。其结果,想要将结合部挤压于佩戴者的肌肤的力减小。因此,即使在结合部与佩戴者的肌肤接触的情况下,也能够进一步降低接触的程度。

如上所述,该鼓起部能够阻碍结合部对佩戴者的肌肤的接触。结合部是因熔敷而固化的部分,结合部相对于肌肤的接触程度越大,肌肤触感越降低。因此,该口罩经由该鼓起部进一步阻碍结合部相对于佩戴者的肌肤的接触,从而能够抑制肌肤触感的降低,进一步提高肌肤触感。

另外,在本发明的口罩中,优选的是,根据需要,上述相邻区域被上述口罩主体的一部分被熔敷而成的熔敷部和相邻的上述结合部包围。

由此,形成于相邻区域的鼓起部不会从外部向口罩主体附加用于形成鼓起部的部件,而是根据在熔敷部和结合部的周围所产生的应变而形成。即,该口罩不需要对口罩主体附加追加的部件的工时,能够更简单地提高肌肤触感。

另外,在本发明的口罩中,优选的是,根据需要,在上述口罩佩戴于上述佩戴者的情况下,上述相邻区域位于上述绳部经由相邻的上述结合部拉拽上述口罩主体的方向的延长线上。

形成于相邻区域的鼓起部优选形成于绳部拉拽口罩主体的方向的延长线上的位置。从绳部向口罩主体传递的力沿着绳部拉拽口罩主体的方向传递。因此,与该鼓起部形成于其它位置的情况相比,从绳部向口罩主体传递的力容易通过该鼓起部传递。其结果,更多的力用于将该鼓起部按压于肌肤,将结合部按压于肌肤的力进一步减小。由此,该口罩经由该鼓起部进一步阻碍结合部相对于佩戴者的肌肤的接触,能够进一步提高口罩的肌肤触感。

另外,在本发明的口罩中,优选的是,根据需要,就上述绳部而言,两端部结合于上述口罩主体的侧端上部的附近和侧端下部的附近,通过挂于上述佩戴者的耳朵,将上述口罩主体保持于上述佩戴者的面部的确定的位置,对于与上述口罩主体的侧端上部的附近的上述结合部和上述口罩主体的侧端下部的附近的上述结合部分别相邻的上述相邻区域,分别设有上述鼓起部,在上述口罩佩戴于上述佩戴者的情况下,上述口罩主体的侧端上部的附近的上述相邻区域位于上述绳部经由相邻的上述结合部拉拽上述口罩主体的方向的延长线上且相邻的上述结合部的旁边,在上述口罩佩戴于上述佩戴者的情况下,上述口罩主体的侧端下部的附近的上述相邻区域位于上述绳部经由相邻的上述结合部拉拽上述口罩主体的方向的延长线上且相邻的上述结合部的斜下方。

由此,在该口罩中,在绳部是挂于耳朵的绳子,且各绳子的两端部结合于口罩主体的侧端上部的附近和侧端下部的附近的情况下,通过在更适合的位置形成鼓起部,能够进一步抑制肌肤触感的降低,进一步提高肌肤触感。

另外,在本发明的口罩中,优选的是,根据需要,上述相邻区域具有越远离相邻的上述结合部越细的形状。

该相邻区域形成为越远离相邻的上述结合部越细的形状,从而,与其它形状(越远离结合部越粗的形状、或者与距结合部的距离无关地为恒定的宽度的形状(例如,矩形等))的情况相比,具有如下的效果。

该相邻区域形成为越远离相邻的结合部越细的形状,从而能够比形成为其它形状的情况变窄。即,能够缩窄为了形成于该相邻区域内的鼓起部的形成而隆起的口罩主体内的区域。

在该相邻区域中,根据从外周作用的力而形成鼓起部。该相邻区域越窄,隆起对象的纤维量就越少,因此该相邻区域内的纤维就越容易隆起。由此,在该相邻区域内形成隆起得更高的鼓起部。

该鼓起部隆起得越高,越以使相邻的结合部更远离肌肤的方式发挥作用,进而,更容易接触佩戴者的肌肤。其结果,该鼓起部能够进一步阻碍结合部与肌肤的接触。

另外,通过将该相邻区域形成为越远离相邻的结合部越细的形状的区域,从而该相邻区域中的更广的区域与相邻的结合部相邻。因此,形成于该相邻区域的鼓起部中的更广的区域位于该结合部的附近。鼓起部越靠近结合部,越在靠接结合部的位置与佩戴者的肌肤抵接,以使结合部更远离肌肤的方式发挥作用,能够进一步阻碍结合部与肌肤的接触。

如上所述,通过将该相邻区域形成为越远离相邻的结合部越细的形状的区域,与将该相邻区域形成为其它形状的区域的情况相比,该口罩能够进一步阻碍结合部与肌肤的接触。其结果,该口罩能够进一步抑制肌肤触感的降低,进一步提高肌肤触感。

另外,在本发明的口罩中,优选的是,根据需要,上述口罩主体通弩弓重合三个以上的层而形成,上述三个以上的层包含的中间的层的总计的厚度比最外层的每一个都厚。

在口罩主体的最外层,有时为了难以附着灰尘、妆而使用更硬的无纺布。口罩主体包含的层越硬,鼓起部越难以隆起。通过使口罩主体的中间的层的总计的厚度比最外层厚,能够进一步降低口罩主体中的由更硬的无纺布占据的部分的比例,进一步减小对鼓起部的隆起的影响,进一步抑制隆起的降低。另外,中间的层的总计的厚度优选为0.3mm以上。

另外,在本发明的口罩中,优选的是,根据需要,上述口罩主体包含确定的阈值以上的厚度的层。

口罩主体包含确定的阈值以上的厚度的层,从而与为了确保与该层同样的厚度而包含多个更薄的层的情况相比,能够起到以下的效果。

该层由缠绕的纤维形成。该层内的纤维在该层的表面被约束为表面的形状。即,在这样的层中,在表面附近,纤维被约束成表面形状。

在使用确定的阈值以上的厚度的层而非多个薄层的情况下,口罩主体内包含的层的表面变得更少。即,对口罩主体内的纤维作用的约束降低。因此,在口罩主体中,作用于内部的纤维的约束更少,因此鼓起部更容易隆起。该口罩经由这样形成的鼓起部,进一步阻碍结合部与肌肤的接触,能够进一步提高肌肤触感。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口罩的一例的后视图。

图2是实施方式1的口罩的一例的剖视图。

图3是实施方式1的口罩的一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表示佩戴着实施方式1的口罩的一例的状况的图。

图5是另一实施方式的口罩的一例的后视图。

图6是另一实施方式的口罩的一例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的一例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

使用图1~3,对本实施方式的口罩1进行说明。图1表示折叠状态下的口罩1的后视图。在口罩1中,将佩戴时与佩戴者的面部接触的方向设为背面侧,将该相反方向设为前面侧。另外,在口罩1中,将佩戴时的上方向、下方向分别设为上方、下方。

在图1中,口罩1具备:矩形的口罩主体11;绳部12,其通过熔敷结合于口罩主体11的各角部,且通过挂于佩戴者而将口罩主体11保持于佩戴者的面部的确定的位置;以及鼓起部11L、11N,其分别形成于口罩主体11的各角部的附近的与作为绳部12结合的部分的结合部11C、11D分别相邻的相邻区域11K、11M,且口罩主体11隆起而形成,在口罩1佩戴于佩戴者的情况下,相邻区域11K、11M位于绳部12经由相邻的结合部11C、11D拉拽口罩主体11的方向的延长线上,而且被口罩主体11的一部分被熔敷而成的熔敷部11E、11F、11G、11I、11J和相邻的结合部11C、11D包围。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边形(例如,三角形、矩形、梯形等四边形、六边形等)除了严格的多边形以外,还包括实质的多边形。实质的多边形是指能够识别为多边形的形状。

例如,与严格的多边形相比,实质的多边形包含一个以上的角部被进行了圆角化的形状、一个以上的边为确定的阈值以下的曲率的曲线的形状。另外,实质的多边形例如也包括在一个以上的侧部具有切口的形状。另外,关于所有的内角相等的多边形(例如,矩形、正多边形等)的实质的多边形与严格的多边形相比,包括一个以上的角部为具有确定的阈值以下的误差的角度的形状。

另外,实质的多边形也包括具有上述例示的形状的特征中的多个特征的形状。

本实施方式的口罩1是褶型的口罩。

口罩主体11是覆盖佩戴者的面部的预定的范围(例如包括鼻子和口的范围等)的矩形的部件。在此,所谓褶型的口罩主体11为矩形,这是指口罩主体11折叠的形状为矩形。

口罩主体11是纤维缠绕而成的无纺布,形成为重合多个横长的矩形的无纺布的层。在本实施方式中,口罩主体11是将包含前面侧的最外层、背面侧的最外层以及一张以上的之间的层的三张以上的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张的层)重合而形成。但是,口罩主体11也可以重合与四张不同的张数(例如,三张、五张、六张、七张、八张等)无纺布而形成。

口罩主体11的从前面侧起的第一层是纺粘型的无纺布层(厚度为100μm)。另外,口罩主体11的从前面侧起的第二层是比其它层厚的透气型的无纺布的层,为确定的阈值以上的厚度。在本实施方式中,该阈值设为200μm,但例如也可以是300μm、1mm。另外,口罩主体11的比其它层厚的层的厚度也可以是其它层的厚度的二倍以上的厚度、三倍以上的厚度、四倍以上的厚度等其它值。在本实施方式中,口罩主体11的从前面侧起的第二层是厚度为500μm的层,但也可以是1mm、2mm等其它厚度的层。以下,将口罩主体11的从前面侧起的第二层设为厚层。

另外,口罩主体11的从前面侧起的第三层是由熔喷型的无纺布形成的层(厚度为100μm)。另外,口罩主体11的从前面侧起的第四层(从背面侧起的第一层)是由纺粘型的无纺布形成的层(厚度为100μm)。此外,各层的厚度基于JIS标准(JIS L 1913:2010:普通无纺布试验方法)进行测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口罩主体11中的无纺布的层的层叠构造如上述说明的那样。但是,口罩主体11中的无纺布的层的层叠构造也可以是其它构造。例如,口罩主体11也可以整体的厚度为0.5mm以上,优选为0.6mm~3mm,进一步优选为0.7mm~2mm,且重合三层以上的层而形成。另外,口罩主体11的最外层以及最内层(背面侧的最外层)以外的中间层的合计的厚度通常为0.3mm以上,优选为0.3mm~3mm,进一步优选为0.4mm~2mm,特别优选为0.5mm~1mm。

另外,口罩主体11的最外层及最内层(背面侧的最外层)以外的中间层中最厚的层的厚度可以形成为0.3mm以上,优选为0.3mm~3mm,进一步优选为0.4mm~2mm,特别优选为0.5mm~1mm。

另外,口罩主体11的中间层的合计的厚度可以形成为最外层或最内层(背面侧的最外层)的厚度的两倍以上,优选为三倍以上,进一步优选为四倍以上,特别优选为五倍以上。另外,口罩主体11的中间层的合计的厚度可以形成为最外层或最内层(背面侧的最外层)的厚度的2~30倍,优选为3~25倍,进一步优选为4~20倍,特别优选为5~18倍。

另外,口罩主体11具备沿横向延伸的多个褶部11A和作为由褶部11A分割出的口罩主体11的区域的分割区域11B。分割区域11B沿着褶部11A折叠,且形成为,当沿着褶部11A展开时,成为向前方鼓起的立体形状。

在口罩主体11的上部的各角部的附近形成有作为口罩主体11与绳部12的端部的结合部的上方结合部11C。结合部是口罩主体11的一部分和绳部12的端部被压缩熔敷的部分。熔敷是指通过对对象物体进行加压和加热,使加压产生的压缩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熔融而使压缩部分结合。熔敷具有利用超声波进行加热的超声波熔敷、使用外部的热源进行加热的热熔敷等方法。在本实施方式中,口罩1的加工通过除了压缩加工和加热加工,还使用了超声波熔敷。但是,口罩1也可以使用其它方法的熔敷(例如热熔敷等)加工。另外,口罩主体11包含的无纺布的各层是纤维缠绕而成的层。因此,口罩主体11通过施加压力,能够以压瘪各层(无纺布的层)中的气孔部分的方式压缩。

在口罩主体11的下部的各角部的附近形成有以使口罩主体11和绳部12的端部结合的方式将口罩主体11和绳部12的端部熔敷而成的部分、即下方结合部11D。

在上方结合部11C、下方结合部11D分别对重合的口罩主体11和绳部12除了压缩加工和加热加工,还进行超声波熔敷,从而进行熔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方结合部11C、下方结合部11D分别在熔敷时,从口罩主体11的背面侧朝向前面侧施加压力,从而进行压缩。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方结合部11C、下方结合部11D分别将绳部12配置于口罩主体11的背面侧。

上方结合部11C、下方结合部11D分别由于熔敷而固化。因此,口罩1佩戴时的该部分相对于佩戴者的肌肤的接触的程度越强,口罩1的肌肤触感越降低。

在口罩主体11的上缘部形成有以沿着口罩主体11的上缘部的方式设置为横向的长条状的熔敷部即上方熔敷部11E。熔敷部是口罩主体11的一部分被压缩并熔敷而成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熔敷部,被压缩的口罩主体11包含的各层通过熔敷而结合。

另外,在口罩主体11中的上方熔敷部11E的下部形成有沿着横向长条状的矩形的外周的、作为针脚状的熔敷部的矩形熔敷部11F。在口罩主体11中的被矩形熔敷部11F包围的区域,埋设有能够以沿着佩戴者的鼻子的方式变形且能够维持变形后的形状的横向长条状的线材、即鼻夹13。鼻夹13例如由软钢、铝、树脂等材料形成。

另外,在口罩主体11形成有沿着从矩形熔敷部11F的侧端部向斜下方延伸至上方结合部11C的侧端部的下端的线段的针脚状的熔敷部、即上侧方熔敷部11G。

另外,在口罩主体11的侧缘部形成有沿着上下方向的针脚状的熔敷部、即侧方熔敷部11H。

另外,在口罩主体11,从口罩主体11的下端隔开确定的宽度在上方形成有设置成沿着口罩主体11的下缘部的针脚状的熔敷部、即下方熔敷部11I。

另外,在口罩主体11,形成有沿着从下方熔敷部11I上的确定的位置延伸至下方结合部11D的下端的线段的针脚状的熔敷部、即下侧方熔敷部11J。

在熔敷部11E~11J的每一个,对口罩主体11实施压缩加工和加热加工,并进行超声波熔敷,从而进行熔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熔敷部11E~11J的每一个,在熔敷时,从口罩主体11的背面侧朝向前面侧施加压力,从而进行压缩。

在口罩主体11中,将与上方结合部11C相邻且由上方结合部11C、上方熔敷部11E、矩形熔敷部11F以及上侧方熔敷部11G包围的区域设为上方相邻区域11K。上方相邻区域11K是越远离上方结合部11C越细的形状的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上方相邻区域11K是梯形的区域。梯形的上方相邻区域11K的一方的底边比另一方的底边(与矩形熔敷部11F的侧端部相接的底边)长,且与上方结合部11C的端缘部相接。在上方相邻区域11K内形成有口罩主体11隆起而成的上方鼓起部11L。

在此,使用图2、3对上方相邻区域11K的上方鼓起部11L进行说明。

图2的(A)表示将口罩1用水平的假想面且包含上方鼓起部11L的假想面切断的情况下的剖视图。另外,图2(B)表示将口罩1佩戴于佩戴者的情况下的口罩1和佩戴者用与图2(A)相同的假想面切断的情况下的剖视图。

如图2(A)所示,在口罩主体11的背面侧形成有隆起的上方鼓起部11L。在佩戴口罩1时,如图2(B)所示,上方鼓起部11L在上方结合部11C的附近与佩戴者的肌肤接触。

图3表示图2(A)所示的剖视图中的上方鼓起部11L的周围的放大图。如图3所示,在上方结合部11C、矩形熔敷部11F等包围上方相邻区域11K的熔敷部以及结合部中,口罩主体11分别从背面侧朝向前面侧被压缩。在这些熔敷部、结合部的周围,在口罩主体11的无纺布的各层产生应变(参照图3的右上升的斜线部分)。在产生了该应变的部分,产生与应变相应的复原力。该复原力以将上方相邻区域11K内的口罩主体11内的纤维朝向上方相邻区域11K的内部推出的方式发挥作用。其结果,如图3所示,被推出的口罩主体11内的无纺布的各层的纤维相对于口罩主体11的表面隆起,从而在上方相邻区域11K的背面侧以及前面侧的表面形成鼓起部(参照图3的右下降的斜线部分)。形成于上方相邻区域11K的背面侧的鼓起部为上方鼓起部11L。

在口罩1的佩戴状态下,上方相邻区域11K以及上方鼓起部11L配置于绳部12经由上方结合部11C拉拽口罩主体11的方向的延长线上的位置。

上方结合部11C在口罩1的佩戴状态下配置于佩戴者的鼻子的上部的旁边。绳部12在口罩1的佩戴状态下挂在耳朵上。在人体上,耳朵的高度和鼻子的高度大致相同。因此,在口罩1的佩戴状态下,绳部12经由上方结合部11C在横向(图1的A方向)上拉拽口罩主体11。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口罩1的佩戴状态下,上方相邻区域11K以及上方鼓起部11L形成于作为绳部12经由上方结合部11C拉拽口罩主体11的方向的延长线上的位置的上方结合部11C的旁边的位置。

另外,在口罩主体11中,将与下方结合部11D相邻且由下方结合部11D、下方熔敷部11I以及下侧方熔敷部11J包围的区域设为下方相邻区域11M。在此,某区域被熔合部、结合部包围是指,该区域的外周中的预定的比例(例如,60%、70%、80%、85%等)以上的部分被熔合部或结合部占据。作为该预定的比例,优选为70%,进一步优选为80%,但也可以为其它值。

下方相邻区域11M是越远离下方结合部11D越细的形状的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下方相邻区域11M是一边与下方结合部11D的侧端部相接的三角形的区域。在下方相邻区域11M,与上方相邻区域11K的上方鼓起部11L同样地形成有下方鼓起部11N。

在口罩1的佩戴状态下,下方相邻区域11M及下方鼓起部11N形成于绳部12经由下方结合部11D拉拽口罩主体11的方向的延长线上的位置。

下方结合部11D在口罩1的佩戴状态下配置于佩戴者的下颚的旁边。在人体中,下颚的高度比耳朵的高度低。因此,在口罩1的佩戴状态下,绳部12经由下方结合部11D向斜上方向(图1的B方向)拉拽口罩主体11。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口罩1的佩戴状态下,下方相邻区域11M以及下方鼓起部11N形成于作为绳部12经由下方结合部11D拉拽口罩主体11的方向的延长线上的位置的下方结合部11D的斜下方的位置。

但是,绳部12经由下方结合部11D拉拽口罩主体11的方向根据分割区域11B经由褶部11A展开时的口罩主体11的形状,有时也不在口罩主体11的下方结合部11D的斜下方的位置。因此,下方相邻区域11M以及下方鼓起部11N也可以形成于与下方结合部11D的斜下方的位置不同的位置(例如,下方相邻区域11M的旁边的位置等)。

绳部12是通过挂在佩戴者的耳朵而将口罩主体11保持于佩戴者的面部的确定的位置的两条绳子(例如,橡胶绳、大宽度的绳子等)。绳部12的绳子分别将端部结合于口罩主体11的侧端上部的附近和侧端下部的附近(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角部的附近和下角部的附近)。

接着,使用图4对口罩1的佩戴时的状况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在口罩1被佩戴着的情况下,绳部12挂在佩戴者的耳朵上。此时,由绳部12保持姿势的口罩主体11覆盖佩戴者的从鼻子到下颚的部分。

在该状态下,绳部12经由上方结合部11C以及下方结合部11D拉拽口罩主体11。此时,从绳部12向口罩主体11传递的力的一部分以将口罩主体11按压于佩戴者的肌肤的方式起作用。以下,将绳部12拉拽口罩主体11时,以将口罩主体11按压于佩戴者的肌肤的方式起作用的力作为按压力。

隆起的上方鼓起部11L、下方鼓起部11N通过与佩戴者的肌肤抵接,分别以使上方结合部11C、下方结合部11D远离佩戴者的肌肤的方式起作用。另外,按压力在以将口罩主体11按压于佩戴者的肌肤的方式起作用时,还以使上方鼓起部11L、下方鼓起部11N比口罩主体11的其它部分更强力地与佩戴者的肌肤接触的方式起作用。即,按压力更多地被用于将未固化的上方鼓起部11L、下方鼓起部11N按压于佩戴者的肌肤。由此,用于将固化的上方结合部11C、下方结合部11D按压于佩戴者的肌肤的力减少。这样,口罩1经由上方鼓起部11L、下方鼓起部11N阻碍固后的上方结合部11C、下方结合部11D与佩戴者的肌肤的接触,抑制肌肤触感的降低,从而能够提高肌肤触感。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方鼓起部11L、下方鼓起部11N分别形成于绳部12拉拽口罩主体11的方向的延长线上的位置。

按压力沿着绳部12拉拽口罩主体11的方向传递。因此,与上方鼓起部11L、下方鼓起部11N形成于其它位置的情况相比,按压力容易通过上方鼓起部11L、下方鼓起部11N传递。因此,与上方鼓起部11L、下方鼓起部11N形成于其它位置的情况相比,按压力更多地被用于将上方鼓起部11L、下方鼓起部11N压紧于肌肤。这样,口罩1进一步降低将上方结合部11C、下方结合部11D压紧于肌肤的力,进一步阻碍上方结合部11C、下方结合部11D与肌肤的接触,从而能够进一步减小肌肤触感的降低,进一步提高肌肤触感。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上方相邻区域11K、上方鼓起部11L形成于作为绳部12拉拽口罩主体11的方向的延长线上的位置的上方结合部11C的旁边的位置。另外,下方相邻区域11M、下方鼓起部11N形成于作为绳部12拉拽口罩主体11的方向的延长线上的位置的下方结合部11D的斜下方的位置。由此,上方鼓起部11L、下方鼓起部11N在挂在耳朵上的绳部12结合于口罩主体11的上角部的附近、下角部的附近的情况下,进一步阻碍上方结合部11C、下方结合部11D与肌肤的接触,进一步抑制肌肤触感的降低,能够进一步提高肌肤触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上方相邻区域11K是越远离上方结合部11C越细的形状的区域。与其它形状(越远离上方结合部11C越宽的形状、与距上方结合部11C的距离无关地保持恒定的宽度的形状(例如矩形等))相比,通过将上方相邻区域11K形成为这样的形状,具有以下的效果。

通过将上方相邻区域11K设为越远离上方结合部11C越细的形状,与设为其它形状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窄上方相邻区域11K。即,能够缩窄为了形成上方鼓起部11L而隆起的口罩主体11内的区域。

在上方相邻区域11K中,根据来自外周的力而形成有上方鼓起部11L。上方相邻区域11K越窄,隆起对象的纤维量就越少,因此上方相邻区域11K内的纤维更容易隆起。因此,在上方相邻区域11K中,形成隆起得更高的上方鼓起部11L。

上方鼓起部11L相对于口罩主体11的背面隆起得越高,越以使上方结合部11C远离肌肤的方式发挥作用,进而越容易与佩戴者的肌肤接触。其结果,上方鼓起部11L能够进一步阻碍上方结合部11C与肌肤的接触。

另外,通过将上方相邻区域11K形成为越远离上方结合部11C越细的形状的区域,上方相邻区域11K中的更宽的区域与上方结合部11C相邻。因此,形成于上方相邻区域11K的上方鼓起部11L中的更宽的区域位于上方结合部11C的附近。上方鼓起部11L越靠近上方结合部11C,越以使上方结合部11C远离肌肤的方式发挥作用,能够进一步阻碍上方结合部11C与肌肤的接触。

如上所述,通过将上方相邻区域11K形成为越远离上方结合部11C越细的形状的区域,与将上方相邻区域11K形成为其它形状的区域的情况相比,口罩1能够进一步阻碍上方结合部11C与肌肤的接触。其结果,口罩1能够进一步抑制肌肤触感的降低,进一步提高肌肤触感。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方相邻区域11K形成为梯形的区域,但也可以形成为越远离上方结合部11C越细的其它形状(例如三角形等)的区域。另外,上方相邻区域11K也可以形成为与越远离上方结合部11C越细的形状不同的形状(例如,矩形等)的区域。例如,上方相邻区域11K可以形成为越远离相邻的上述结合部越粗的形状、恒定的宽度的形状。

另外,关于下方相邻区域11M,也与相对于上方结合部11C的上方相邻区域11K同样地,为越远离下方结合部11D越细的形状的区域。

由此,通过将下方相邻区域11M形成为越远离下方结合部11D越细的形状的区域,与将下方相邻区域11M形成为其它形状的区域的情况相比,口罩1能够进一步阻碍下方结合部11D与肌肤的接触。其结果,口罩1能够进一步抑制肌肤触感的降低,进一步提高肌肤触感。

在本实施方式中,下方相邻区域11M形成为三角形的区域,但也可以形成为越远离下方结合部11D越细的其它形状(例如梯形等)的区域。另外,下方相邻区域11M也可以形成为与越远离下方结合部11D越细的形状不同的形状(例如,矩形等)的区域。例如,下方相邻区域11M也可以形成为越远离相邻的上述结合部越粗的形状、恒定的宽度的形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上方结合部11C、下方结合部11D分别通过从口罩主体11的背面侧朝向前面侧进行压缩、加热,进行超声波熔敷而形成。由此,在口罩主体11的背面侧的表面凹陷地形成上方结合部11C、下方结合部11D。即,上方鼓起部11L、下方鼓起部11N分别相对于上方结合部11C、下方结合部11D相对地更高地隆起。其结果,口罩1经由这样形成的上方鼓起部11L、下方鼓起部11N进一步阻碍上方结合部11C、下方结合部11D与肌肤的接触,能够进一步抑制口罩1的肌肤触感的降低,进一步提高肌肤触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口罩主体11包含确定的阈值以上的厚度的厚层。口罩主体11为了确保同样的厚度,也可以代替厚层而包含多个更薄的层。但是,口罩1通过包含厚层而非多个层,能够起到以下的效果。

在如无纺布那样纤维缠绕的层中,缠绕的纤维形成该层。该层内的纤维在该层的表面被约束为表面的形状。即,在口罩主体11包含的各层中,在表面附近,纤维被约束为表面形状。

在使用厚层而非多个层的情况下,口罩主体11内包含的层的表面更少。即,在使用厚层而非多层的情况下,对口罩主体11内的纤维施加的约束降低。在使用了厚层的口罩主体11中,对内部的纤维施加的约束更少,因此上方鼓起部11L、下方鼓起部11N更容易隆起。口罩1经由这样形成的上方鼓起部11L、下方鼓起部11N进一步阻碍上方结合部11C、下方结合部11D与肌肤的接触,能够提高肌肤触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口罩主体11是将包含前面侧的最外层、背面侧的最外层以及一片以上的中间层的三片以上的层重叠而形成。另外,口罩主体11的中间的层(除了前面侧、背面侧的最外层的层)的合计的厚度比前面侧、背面侧的最外层各自的厚度大。

在口罩主体11的最外层,有时为了难以附着灰尘、妆而使用更硬的无纺布。口罩主体11包含的层越硬,上方鼓起部11L、下方鼓起部11N越难以隆起。通过使口罩主体11的中间的层的合计的厚度比最外层厚,能够进一步降低口罩主体11中的更硬的无纺布占据的部分的比例,进一步减小对上方鼓起部11L、下方鼓起部11N的隆起的影响,进一步抑制隆起的降低。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包围上方相邻区域11K的矩形熔敷部11F、上侧方熔敷部11G分别是针脚状的熔敷部。熔敷部被固化,约束附近的纤维的运动。因此,在熔敷部的附近,与口罩主体11的其它部分相比,纤维更难以隆起。在熔敷部为针脚状的情况下,在各针脚状的熔敷部彼此之间不存在熔敷部对周围的纤维的约束。因此,与实线上的熔敷部的周围相比,在针脚状的熔敷部的周围,对熔敷部周围的纤维的约束程度降低。

因此,通过将包围上方相邻区域11K的矩形熔敷部11F、上侧方熔敷部11G分别形成为针脚状的熔敷部,与形成为实线的熔敷部的情况相比,能够使上方相邻区域11K内的纤维的运动的约束程度降低。由此,能够形成在上方相邻区域11K内更隆起的上方鼓起部11L。

但是,包围上方相邻区域11K的矩形熔敷部11F、上侧方熔敷部11G也可以分别形成为实线状的熔敷部。

另外,同样地,通过将包围下方相邻区域11M的下方熔敷部11I、下侧方熔敷部11J分别形成为针脚状的熔敷部,与形成为实线的熔敷部的情况相比,能够使下方相邻区域11M内的纤维的运动的约束程度降低。由此,能够进一步形成在下方相邻区域11M内更隆起的上方鼓起部11N。

但是,包围下方相邻区域11M的下方熔敷部11I、下侧方熔敷部11J也可以分别形成为实线状的熔敷部。

以上,本实施方式的口罩1具备形成有上方鼓起部11L和下方鼓起部11N的口罩主体11。

通过形成于与上方结合部11C、下方结合部11D相邻的上方相邻区域11K、下方相邻区域11M内的上方鼓起部11L、下方鼓起部11N接触佩戴者的肌肤,能够阻碍结合部对佩戴者的肌肤的接触。由此,口罩1能够进一步提高口罩的肌肤触感。

另外,上方鼓起部11L、下方鼓起部11N形成于绳部12拉拽口罩主体11的方向的延长线上的位置。因此,与形成于其它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使从绳部12向口罩主体11传递的力更多地用于将上方鼓起部11L、下方鼓起部11N压紧于肌肤。其结果,将上方结合部11C、下方结合部11D压紧于肌肤的力进一步降低。由此,口罩1能够阻碍结合部对佩戴者的肌肤的接触,进一步提高口罩的肌肤触感。

另外,上方鼓起部11L、下方鼓起部11N并非对口罩主体11从外部附加形成隆起部分的部件,而是根据通过对熔敷部和结合部的压缩而在口罩主体产生的应变来形成。即,口罩1能够不需要对口罩主体附加追加的部件的工时而具备上方鼓起部11L、下方鼓起部11N,能够更简易地提高肌肤触感。

(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

在实施方式1中,口罩具有图1~3中说明的结构。但是,口罩也可以为其它结构,例如,也可以为图5所示的结构。

图5所示的口罩2具备口罩主体21、绳部22、鼻夹23。

口罩主体21是覆盖佩戴者的面部的预定的范围的矩形的部件。口罩主体21具备褶部21A、分割区域21B、上方结合部21C、下方结合部21D、上方熔敷部21E、矩形熔敷部21F、上侧方熔敷部21G、侧方熔敷部21H。另外,口罩主体21具备下方熔敷部21I、下侧方熔敷部21J、上方相邻区域21K、上方鼓起部21L、下方相邻区域21M、下方鼓起部21N。

口罩主体21的要素21A~21I、21K、21L分别与实施方式1的口罩1的口罩主体11的要素11A~11I、11K、11L相同。

另外,绳部22、鼻夹23分别与实施方式1的口罩1的绳部12、鼻夹13相同。

与实施方式1的口罩主体11相比,口罩主体21在横长的矩形的无纺布的层层叠五片而非四片而形成这一点上不同。

口罩主体21的从前面侧起的第一层是纺粘型的无纺布层(厚度为100μm)。另外,口罩主体21的从前面侧起的第二层是比其它层厚的透气型的无纺布的层,厚度为1500μm。另外,口罩主体21的从前面侧起的第三及第四层是由熔喷型的无纺布形成的层(厚度为100μm)。另外,口罩主体21的从前面侧起的第五层(从背面侧起的第一层)是由纺粘型的无纺布形成的层(厚度为100μm)。

另外,口罩主体21在下侧方熔敷部21J的位置与口罩1中的下侧熔敷部11J的位置不同这一点上与口罩1不同。因此,下方相邻区域21M、下方鼓起部21N的形状与口罩1中的下方相邻区域11M、下方鼓起部11N的形状不同。

下侧方熔敷部21J沿下方熔敷部21I形成于口罩主体21的侧端部的附近的位置且比下方熔敷部21I靠下方预定距离的位置。因此,下方相邻区域21M是横长的四边形的区域。另外,下方相邻区域21M在口罩主体21的中央侧的端部未形成熔合部。在下方相邻区域21M的外周部分的除了口罩主体21的中央侧的端部的部分,形成有下方结合部21D、下方熔敷部21I以及下侧方熔敷部21J。下方相邻区域21M的外周的85%的部分被下方结合部21D、下方熔敷部21I以及下侧方熔敷部21J占据。

在这样的下方相邻区域21M中,也通过由下方结合部11D、下方熔敷部21I以及下侧方熔敷部21J而口罩主体21产生的应变,形成下方鼓起部21N。

因此,与口罩1同样地,口罩2经由形成的上方鼓起部21L、下方鼓起部21N阻碍上方结合部21C、下方结合部21D与佩戴者的肌肤的接触,能够提高肌肤触感。

另外,口罩也可以为图6所示的结构。

图6所示的口罩3具备口罩主体31、绳部32。

口罩主体31是覆盖佩戴者的面部的预定的范围的矩形的部件。口罩主体31与口罩主体21同样地层叠五片无纺布的层而形成。

口罩主体31具备褶部31A、分割区域31B、上方结合部31C、下方结合部31D、上方熔敷部31E、上侧方熔敷部31G、侧方熔敷部31H。另外,口罩主体31具备下方熔敷部31I、下侧方熔敷部31J、上方相邻区域31K、上方鼓起部31L、下方相邻区域31M、下方鼓起部31N。

口罩主体31的要素31A~31E、31H~31J、31N、31M分别与口罩主体21的要素21A~21E、21H~21J、21N、21M相同。

另外,绳部32与口罩2的绳部22相同。

与口罩2相比,口罩3的不同点在于,没有对应于鼻夹23及矩形熔敷部21F的要素,且在上侧方熔敷部31G的形状不同。

上侧方熔敷部31G是从一方的上方结合部31C的下端延伸至另一方的上方结合部31C的下端的针脚状的熔敷部,形成为向上方鼓起的拱状。因此,上方相邻区域31K、上方鼓起部31L的形状与口罩2中的上方相邻区域21K、上方鼓起部21L的形状不同。

上方相邻区域31K是比上方相邻区域21K横长的三角形状的区域。另外,上方相邻区域31K在口罩主体31的中央侧的端部未形成熔合部。在上方相邻区域31K的外周部分的除了口罩主体31的中央侧的端部的部分,形成有上方结合部31C、上方熔敷部31E以及上侧方熔敷部31G。上方相邻区域31K的外周的80%以上的部分被上方结合部31C、上方熔敷部31E以及上侧方熔敷部31G占据。

在这样的上方相邻区域21K中,也通过由上方结合部31C、上方熔敷部31E以及上侧方熔敷部31G而在口罩主体31产生的应变,形成上方鼓起部31L。

因此,口罩3与口罩1、2同样地,经由形成的上方鼓起部31L、下方鼓起部31N,阻碍上方结合部31C、下方结合部31D与佩戴者的肌肤的接触,能够提高肌肤触感。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口罩主体11形成为使多个无纺布的层重叠。但是,作为其它的例子,口罩主体11也可以形成为仅包含一个层。另外,口罩主体11只要是立体地缠绕的纤维制的层,也可以形成为包含与无纺布不同的层(例如,棉状的纤维等的层)。另外,口罩主体11也可以形成为包含立体地缠绕的纤维制的多个种类的层。

另外,口罩主体11也可以形成为,除了无纺布的多个层,还包含具有透气性的其它层(例如,棉状的纤维、纱布、毛毡、纸等的层)。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绳部12是挂在佩戴者的耳朵上,将口罩主体11保持于佩戴者的面部的确定的位置的绳子。但是,绳部12也可以是挂于佩戴者的与耳朵不同的部分而保持口罩主体11的绳子。例如,绳部12也可以是挂于佩戴者的头部,将口罩主体11保持于佩戴者的面部的确定的位置的绳子。在该情况下,绳部12例如为两条绳子,一条绳子的两端部分别与上方结合部11C结合。另一条绳子的两端部分别与下方结合部11D结合。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上方鼓起部11L、下方鼓起部11N分别形成于绳部12拉拽口罩主体11的方向的延长线上的位置。但是,上方鼓起部11L、下方鼓起部11N也可以分别形成于与绳部12拉拽口罩主体11的方向的延长线上的位置不同的位置。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口罩1具备四个鼓起部(两个上方鼓起部11L、两个下方鼓起部11N)。但是,口罩1也可以具备四个以下个数的鼓起部(例如两个上方鼓起部11L、两个下方鼓起部11N中的一部分等)。例如,口罩1也可以仅具备两个上方鼓起部11L,而不具备下方鼓起部11N。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绳部12与口罩主体11的背面侧结合。但是,绳部12也可以与口罩主体11的前面侧结合。在该情况下,口罩主体11的背面侧因绳部12与口罩主体11的熔敷而固化,因此当绳部12与口罩主体11的结合部与肌肤接触时,可以产生肌肤触感的降低。因此,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口罩1也能够抑制肌肤触感的降低,进一步提高肌肤触感。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包围上方相邻区域11K的上方结合部11C、上方熔敷部11E、矩形熔敷部11F、上侧方熔敷部11G分别从口罩主体11的背面侧朝向前面侧被压缩而熔敷。但是,也可以将包围上方相邻区域11K的上方结合部11C、上方熔敷部11E、矩形熔敷部11F、上侧方熔敷部11G中的至少一个以上从口罩主体11的前面侧向背面侧压缩而熔敷。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包围下方相邻区域11M的下方结合部11D、下方熔敷部11I、下侧方熔敷部11J分别从口罩主体11的背面侧朝向前面侧被压缩而熔敷。但是,也可以将包围下方相邻区域11M的下方结合部11D、下方熔敷部11I、下侧方熔敷部11J中的至少一个以上从口罩主体11的前面侧朝向背面侧压缩而熔敷。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口罩1是褶型的口罩,但也可以是平型的口罩等其它种类的口罩。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口罩主体11为矩形,但也可以是其它形状。例如,口罩主体11可以是横长或纵长的椭圆形状,也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横长或纵长的六边形等多边形状。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结合部11C、11D、熔敷部11E~11J分别在口罩主体11上熔敷而形成。但是,结合部11C、11D、熔敷部11E~11J的一部分也可以仅在口罩主体11的表面上熔敷而形成。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进行了详述,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特定的实施方式。例如,也可以任意组合上述的实施方式等。

符号说明

1—口罩,11—口罩主体,11A—褶部,11B—分割区域,11C—上方结合部,11D—下方结合部,11E—上方熔敷部,11F—矩形熔敷部,11G—上侧方熔敷部,11H—侧方熔敷部,11I—下方熔敷部,11J—下侧方熔敷部,11K—上方相邻区域,11L—上方鼓起部,11M—下方相邻区域,11N—下方鼓起部,12—绳部,13—鼻夹,2—口罩,21—口罩主体,21A—褶部,21B—分割区域,21C—上方结合部,21D—下方结合部,21E—上方熔敷部,21F—矩形熔敷部,21G—上侧方熔敷部,21H—侧方熔敷部,21I—下方熔敷部,21J—下侧方熔敷部,21K—上方相邻区域,21L—上方鼓起部,21M—下方相邻区域,21N—下方鼓起部,22—绳部,23—鼻夹,3—口罩,31—口罩主体,31A—褶部,31B—分割区域,31C—上方结合部,31D—下方结合部,31E—上方熔敷部,31G—上侧方熔敷部,31H—侧方熔敷部,31I—下方熔敷部,31J—下侧方熔敷部,31K—上方相邻区域,31L—上方鼓起部,31M—下方相邻区域,31N—下方鼓起部,32—绳部。

技术分类

0612011469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