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及其降温智能控制方法、拆卸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6:09:34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及其降温智能控制方法、拆卸方法。

背景技术

疫情期间,人们需要穿着防护服采咽拭子、鼻拭子、救治病人等,随着的气温的升高,人们长时间穿着防护服极为闷热,容易出现中暑甚至晕厥的现象。因此,急需一种可拆卸式降温服,用于炎热天气下的降温防暑,同时不破坏防护服本身的隔离防护功能。

现有技术中,医务人员在穿上防护服后,医务人员完全处于无毒的防护服内,为了避免医务人员由于高温引起昏厥,现有发明专利CN114343258A提供了一种镇压防病毒降温防护服,在组合使用共同防护时,使用密封拉链和魔术贴密封连接,人员呼吸所需清洁气体是由风机将空气吸入消毒罐,消毒后再将洁净气体降温后持续送至头罩内,使头罩内产生清洁正压气体,隔离外界病毒气体,避免了病毒感染,保护使用者的口、鼻、眼、面部以及呼吸和手与病毒隔开,达到了正压、防病毒、降温的功效。

现有的专利有以下几种问题:持续从人体头部或人体某一部位集中进入冷空气,引起降温效果区域差异,防护服无法带入生活区,医务人员每次短暂休整均需要将降温装置与防护服同时拆下,操作繁琐增加医务人员防疫准备时间。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及其降温智能控制方法、拆卸方法,用以解决现有的防护服在高温下无法降温,所导致医务人员出现中暑、晕厥等现象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拆卸式降温服,包括:防护服主体、位于防护服主体内侧的第一热交换主体、位于防护服主体外侧的第二热交换主体和转接法兰;

所述转接法兰穿过所述防护服主体使得所述转接法兰的一端位于所述防护服主体内侧和所述转接法兰的另一端位于所述防护服主体外侧,所述转接法兰位于所述防护服主体内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热交换主体连接,所述转接法兰位于所述防护服主体外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热交换主体连接,使得所述第二热交换主体安装在所述防护服主体上,通过所述第一热交换主体和所述第二热交换主体完成防护服主体内的降温。

优选地,所述第一热交换主体包括用于穿戴的基层、散热层和附着在所述散热层上的过渡层,所述散热层固定在所述基层上。

优选地,所述散热层包括第一软管、散热管和第二软管,所述第一软管的一端与所述散热管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软管的一端与所述散热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软管和所述第二软管的另一端接所述转接法兰位于所述防护服主体内侧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第二热交换主体包括冷却管和冷源存储器,所述冷却管分为前段、中段和后段,所述冷却管的后段部分管道缠绕在所述冷源存储器的外壁上,所述冷却管的中段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

优选地,还包括套设在所述转接法兰上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位于所述防护服主体内侧,所述第二固定部位于所述防护服主体外侧,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进行可分离组装。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所述的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的降温智能控制方法,所述降温智能控制方法包括:

S1:获取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准备就绪的安装信息和使用信息;

S2:根据所述安装信息和所述使用信息的时间信息,向所述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对应区域注入冷却液,并实时采集所述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内冷却液注入信息;

S3:当所述冷却液注入信息达到预设值时,停止向所述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注入冷却液,并控制所述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进行循环降温。

优选地,若所述使用信息的时间信息包含高温时段,则所述S2包括:

S21:获取高温时段的高温时长;

S22:根据所述高温时长,得到所述第二热交换主体中冷却管的所述冷却液注入信息,其中,所述冷却液注入信息包括第一支管对应的第一注入量和第二支管对应的第二注入量;

S23:根据所述第一注入量,导通所述第一支管并进行所述第一支管的冷却液注入;

S24:根据所述第二注入量,导通所述第二支管并进行所述第二支管的冷却液注入;

其中,所述第一支管设有冷却液存储腔。

优选地,所述S2进一步包括:

S25:获取按预设时间采集所述第二热交换主体冷却管出液口的冷却液成像的第一目标图像;

S26:根据所述第一目标图像的空气气泡信息,得到所述冷却液注入信息。

优选地,若所述高温时段的时长大于预设时长,且非所述使用信息的时间信息的全时段时,所述第一目标图像包括:所述第二热交换主体中冷却管的第一支管进行第一注入量的冷却液注入时,所述第二热交换主体冷却管出液口的冷却液成像的第一子图像,以及所述第二热交换主体中冷却管的第二支管进行第二注入量的冷却液注入时,所述第二热交换主体冷却管出液口的冷却液成像的第二子图像;

若所述高温时段的时长小于预设时长,且不等于0时,所述第一目标图像包括所述第二热交换主体中冷却管的第二支管进行第二注入量的冷却液注入时,所述第二热交换主体冷却管出液口的冷却液成像的第二子图像。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所述的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的拆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方法包括:

S01:获取按预设时间采集的所述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内排出的冷却液成像的第二目标图像;

S02:根据所述第二目标图像的冷却液成像面积,得到与所述第二目标图像对应的所述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内冷却液的排放信息;

S03:当所述排放信息达到预设要求时,对所述可拆卸式降温服进行拆卸,得到穿戴在使用者身上的第一热交换主体和与防护服主体外侧成一体结构的第二热交换主体。

优选地,所述S01包括:

S011:获取对所述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内冷却液进行排放的提示信息和用于采集冷却液排放信息的采集时间;

S012:根据所述提示信号,开启所述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的冷却液出液口的控制阀门进行冷却液排放;

S013:根据所述采集时间,采集设置在出液口对应位置的测试介质上冷却液的成像信息,得到所述第二目标图像。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通过设置转接法兰实现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的无毒环境和公共环境的第一热交换主体和第二热交换主体的协同工作,位于防护服内侧的第一热交换主体可以随医务人员进入生活区取下,第二热交换主体可以直接跟随防护服在消毒区同时取下,有利于缩短医务人员在进入生活区短暂休整后再次返回消毒区进行防疫的准备时间,既能避免高温工作造成的医务人员中暑问题,又能避免因为穿戴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导致准备时间延长,保证防疫工作量巨大时的轮转效率。

本发明提供的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的降温智能控制方法,医务人员在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穿戴好后,根据医务人员即将进行的防疫工作对该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的使用信息注入用于循环降温的冷却液,使用信息包括使用时段及使用时段对应的环境温度信息,包括不限于整个使用时间段全部位于常温状态、部分位于常温状态和全部位于高温状态;不同的使用信息对应不同的冷却液注入方案,从而避免医务人员承受不必要的冷却液重量,减少医务人员的防疫负担。

本实施例提供的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的拆卸方法,当医务人员完成当前阶段的防疫工作进入消毒区后,按预设时间采集从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排出的冷却液成像的第二目标图像,通过分析该第二目标图像中冷却液的成像面积来判断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的排放情况,当确定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需要排出的冷却液已经符合要求后,开始将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脱下,医务人员可以继续穿戴着第一热交换主体进入生活区休整,通过检测排出的冷却液的成像面积,保证冷却液排放符合要求,避免冷却液洒落在生活区,造成医务人员的困扰,影响体验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这些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的第一热交换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的第二热交换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中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的冷却管支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中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的转接法兰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1中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的转接法兰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1中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使用状态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1中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的转接法兰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的降温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2中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的拆卸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至图11的附图标记:

1、降温主体;11、第一热交换主体;111、散热管、112、第一软管;113、第二软管;12、第二热交换主体;121、冷源存储器;122、冷却管;122a、前段;122b、中段;122c、后段;1221、第一支管;1222、第二支管;1223、冷却液存储腔,123、出液口;124、进液口;125、循环泵;126、控制器;13、转接法兰;131、第一固定件;132、第二固定件;133、调节螺母;134、调节螺纹;135、第一密封垫;136、第二密封垫;137、辅助件;

2、防护服主体;21、防护服外侧;211、固定环;22、防护服内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如果不冲突,本发明以及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请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1中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该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包括:降温主体1和防护服主体2,其中,降温主体1包括:第一热交换主体11、第二热交换主体12和转接法兰13,第一热交换主体11和第二热交换主体12通过转接法兰13进行可拆卸连接,如图1所示,转接法兰13穿过防护服主体2的背面使得转接法兰13的一端位于防护服内侧22和另一端位于防护服外侧21,将第一热交换主体11穿戴在医务人员身上,并与转接法兰13位于防护服内侧22的一端连通,转接法兰13位于防护服外侧21的一端用于连通第二热交换主体12,通过第一热交换主体11和第二热交换主体12相互配合将防护服主体2内的热量转移出体外,达到降温效果,其中,第二热交换主体12上设有冷源,用于热交换的冷却液会经过冷源从而将冷却液的热量带走,通过冷却液在降温主体1中不断循环流动,实现防护服主体1内的降温。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和图3,第一热交换主体11包括用于穿戴的基层(未示出)、散热层和附着在散热层上的过渡层(未示出),其中,散热层包括散热管111,以及设置在散热管111两端的第一软管112和第二软管113,当需要使用可拆卸式降温服1的时候,将第一热交换主体11穿戴在医务人员身上,然后将第一软管112和第二软管113分别插入不同的转接法兰13的一端,从而实现第一热交换主体11与第二热交换主体12连通,通过软管进行快速插接,可以在插接角度偏差自动角度纠偏(当存在角度偏差时,软管发生一定形变,从而实现角度纠偏),转接法兰13包括第一转接法兰和第二转接法兰,第一软管112的一端接散热管111的一端,第二软管113的一端接散热管111的另一端,第一软管112的另一端接第一转接法兰位于防护服内侧22的一端,第二软管113的另一端接第二转接法兰位于防护服内侧22的一端,当需要脱掉防护服时,仅需要拔掉第一软管112、第二软管113与转接法兰13的连接,使得转接法兰13和第二热交换主体12随防护服主体2同时取下,第一热交换主体11可随医务人员进入生活区取下;避免医务人员进行短暂休整时花费大量时间去拆卸和穿戴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节约更多的休整时间,同时能够提高轮转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和图4,第二热交换主体12包括冷却管122和冷源存储器121,冷却管122的部分管道缠绕在冷源存储器121的外壁上,然后靠近冷源存储器121且远离冷却管122就近管口(图4所示的冷源存储器121所在侧的管口),利用循环泵125使得冷却液在第一热交换主体11和第二热交换主体12之间循环流动,实现循环降温效果;在循环泵125远离冷源存储器121的一侧依次设有进液口124和出液口123,所述进液口124位于所述出液口123与所述循环泵125之间,具体是在第一热交换主体11、第二热交换主体12和转接法兰13完成安装后,打开进液口124和出液口123,利用电机通过进液口124往冷却管122加冷却液,并在可拆卸式降温服1的所有管道均注满冷却液后,关闭进液管124和出液口123的控制阀门,同时停止注入冷却液;可拆卸式降温服1的所有管道内的冷却液在循环泵125的推动下进行循环流动,并利用冷源存储器121内的冷源于管道内的冷却液进行热交换,实现防护服主体2内的循环降温,循环泵125与控制器126电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热交换主体12上还设有固定机构(未示出),该固定机构用于第二热交换主体12与医务人员固定,固定机构为穿戴结构,如:可拆卸的安装带,或具有延展性的腰带,此处不做具体限定;通过设置固定结构可以解决防护服主体2承重能力差,所导致第二热交换主体12仅通过转接法兰13固定在防护服主体2上造成防护服主体2的损伤或降低可使用时长。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5,冷却管122分为前段122a、中段122b和后段122c对应的管道,缠绕在冷源存储器121的外壁上的管道为后段122c的部分管道,冷却管122的中段122b位置设置有至少一条支管,图5所示第一支管1221和第二支管1222,第一支管1221上还设有冷却液存储腔1223,该冷却液存储腔1223用于存储一定量的冷却液,可以理解为,第一支管1221在冷却液存储腔1223所在区域的内径远大于第一支管1221的其他区域管径的内径,在第一支管1221和第二支管1222的入口区域和出口区域均设置有阀门,可以根据当前降温需求导通第一支管1221或第二支管1222,冷却液存储腔1223可以设置在冷源存储器121的对应位置,也可以对冷却液存储腔1223单独设置一个用于存储冷源的机构,从而对冷却液存储腔1223中的冷却液进行第一次热交换,即当导通第一支管1221时,从第一热交换主体11流出的冷却液会经过两次热交换,从而保证再次循环流回第一热交换主体11的冷却液温度足够低,从而实现医务人员1天24小时的分段防疫工作时不同的降温需求,例如:医务人员通常是四小时休整一次,当医务人员a的防疫时段是早上6点至上午10点,则仅需要第二支管1222工作即可,则无需对第一支管1221及冷却液存储腔1223注入冷却液,减少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的重量,当医务人员b的防疫时段是早上午8点至中午12点时,由于11点至12点时,室外气温已经很高,采用第二支管1222工作进行一次热交换的降温已无法满足降温需求时,此时可以导通第一支管1221,利用第一支管1221构成的二次降温系统进行降温,能够保证降温效果;由于高温时段仅有1小时,因此仅需向冷却液存储腔1223注入部分冷却液,实现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的重量合理化增加,当医务人员c的防疫时段均为高温时段,此时防疫持续时间将减少,则采用第一支管1221工作进行连续两次热交换来保证降温效果,通过该方式可以有效减少电池的体积,使得电池电量能够满足不同使用需求的供电。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何时导通第一支管1221进行降温,可以根据防护服主体内外的温度差自动切换,也可以防护人员进行手动切换,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冷却液注入量的检出机构,该检测机构至少包括以下之一:图像采集机构(摄像头)、流量计和计时器,可以通过流量计检测到出液口123实时流出的液体流量来判断冷却液是否注满所有管道,或通过计时器来计算注入冷却液的持续时间,从而通过计算注入冷却液的总量来判断冷却液是否注满全部管道,或者通过摄像头拍摄管道内的冷却液的第一目标图像(包括不限于出液口123位置的冷却液图像),通过分析第一目标图像中是否存在空气气泡来判断冷却液是否注满全部管道。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6和图7,转接法兰13上还套设有固定件,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件131和于第一固定件131相对应的第二固定件132,第一固定件131套设在转接法兰13位于防护服1内的一端,第二固定件132位置可调节套设在转接法兰13位于防护服1外的一端,第一固定件131和第二固定件132为喇叭型,且第一固定件131和第二固定件132的喇叭口相对安装,在第一固定件131和第二固定件132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垫135和/或第二密封垫136,转接法兰13上还设有用于调节固定件位置的调节件,如图6所示,调节件位于转接法兰13在防护服1外的一端,该调节件包括转接法兰13上设置的调节螺纹134和与该调节螺纹134对应的调节螺母133,通过调节件来完成第一固定件131、第二固定件132和密封垫进行密封固定;如图5所示,转接法兰13设有第一密封垫135,第一密封垫135可以设置在防护服主体2的外侧,也可设置在防护服主体2的内侧,通过调节螺母133和调节螺纹134使得第一固定件131和第二固定件在第一密封垫135的作用下进行密封并固定,避免外部环境的病菌通过第一固定件131和第二固定件132的结合部进入防护服主体2内;如图6所示,转接法兰13上设有第一密封垫135和第二密封垫136,第一密封垫135与第二密封垫136由防护服主体2隔开,第一密封垫135和第二密封垫136均与第一固定件131和第二固定件132的喇叭口相适配,通过在防护服主体2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密封垫135和第二密封垫136可以提高密封性,避免病菌从防护服主体2的过孔位置进入防护服内部,造成病菌感染;进一步的为了提高密封效果,防护服主体2在沿过孔边缘周设有固定环211,固定环211与第一密封垫135和第二密封垫136相适配,从而在第一固定件131和第二固定件132在调节件的作用下抵接效果更好。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可拆卸式降温服1包括一个转接法兰13,当在进行第一热交换主体11和第二热交换主体12组装时,第一软管112和第二软管113均插接与转接法兰13中,完成可拆卸式降温服1的组装,转接法兰13设有与转接法兰13内径相适配的辅助件137,该辅助件137上设有与第一软管112相似配的第一过孔和与第二软管113相适配的第二过孔,该辅助件137为弹性材料,以便第一软管112和第二软管113插入该辅助件137后可收缩以完成第一软管112和第二软管113的固定。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通过设置转接法兰实现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的无毒环境和公共环境的第一热交换主体和第二热交换主体的协同工作,位于防护服内侧的第一热交换主体可以随医务人员进入生活区取下,第二热交换主体可以直接跟随防护服在消毒区同时取下,有利于缩短医务人员在进入生活区短暂休整后再次返回消毒区进行防疫的准备时间,既能避免高温工作造成的医务人员中暑问题,又能避免因为穿戴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导致准备时间延长,保证防疫工作量巨大时的轮转效率。

实施例2

请参见图10,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提供的一种降温智能控制方法,所述降温智能控制方法包括:

S1:获取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准备就绪的安装信息和使用信息;

S2:根据所述安装信息和所述使用信息的时间信息,向所述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对应区域注入冷却液,并实时采集所述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内冷却液注入信息;

S3:当所述冷却液注入信息达到预设值时,停止向所述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注入冷却液,并控制所述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进行循环降温。

具体的,当医务人员穿戴好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后,控制器会接收到一个准备就绪的安装信息,此时获取该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的使用信息,使用信息包括即将进行防疫的持续时长、使用期间温度信息和对应的降温方案等,如早上8点至中午12点、下午2点至下午4点、下午4点至晚间7点等,高温时段为上午11点至下午4点,这里分时段的高温信息可以依据当地实际的天气实际情况调节,或者根据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的通信模块定期接收天气预报信息,在医护人员使用前,根据天气预报信息进行设置,甚至于阴雨天不用降温即可。降温方案包括:完全一次热交换降温方案,一次热交换和连续两次热交换并存的降温方案,完全两次热交换方案等;当确定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安装就绪和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在接下来的使用信息后,开始根据使用信息从冷却管122的进液口124注入冷却液,并且实时观察冷却液的注入信息,可以通过采集冷却管122的出液口123冷却液的成像信息,判断图像中的空气气泡大小来确定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内是否注满冷却液,或者通过流量计测量出液口123的液体流速,或通过计时方式来计算从进液口124注入的冷却液总量来判断冷却液是否注满;当冷却液注入完成后关闭对应阀门,启动循环泵125开始进行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循环降温。

在实践中,由于医护人员的身体体质存在个性化差异,且通常情况下女性医务人员的负重不及男性医务人员,女性医务人员在降温情况下较为畏寒或者怕冷,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对于女性穿戴和男性穿戴采取了智能降温设置,也是方便不同需求医护人员的个性化需求。

在一实施例中,若所述使用信息的时间信息包含高温时段,则所述S2包括:

S21:获取高温时段的高温时长;

S22:根据所述高温时长,得到所述第二热交换主体中冷却管的所述冷却液注入信息,其中,所述冷却液注入信息包括第一支管对应的第一注入量和第二支管对应的第二注入量;

S23:根据所述第一注入量,导通所述第一支管并进行所述第一支管的冷却液注入;

S24:根据所述第二注入量,导通所述第二支管并进行所述第二支管的冷却液注入;

其中,所述第一支管设有冷却液存储腔。

具体的,为了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尽可能少注入冷却液,确定医务人员处于高温工作的时长,然后选择是否向第一支管1221及其对应的冷却液存储腔1223注入冷却液及注入冷却液的第一注入量,以及是否向第二支管1222注入冷却液及注入冷却液的第二注入量,通过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在医务人员进行防疫阶段所用到的降温模式来确定冷却液的注入量,实现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的重量可控化,从而避免医务人员承受不必要的冷却液重量,减少医务人员的防疫负担,尤其是女性医务人员的负担。其中,降温模式包括通过导通第一支管1221以便冷却液在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内一次循环对应连续两次热交换,实现高温工作环境的降温效果对应的第一工作模式,以及通过导通第二支管1222以便冷却液在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内一次循环对应一次热交换,实现普通温度工作环境的降温效果对应的第二工作模式。

在一实施例中,则所述S2包括:

S25:获取按预设时间采集所述第二热交换主体冷却管出液口的冷却液成像的第一目标图像;

S26:根据所述第一目标图像的空气气泡信息,得到所述冷却液注入信息。

具体的,当医务人员将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穿戴好后,通过进液口124向第二热交换主体12的冷却管122注入冷却液,同时按预设时间来获取出液口123处的冷却液成像的第一目标图像,通过分析第一目标图像中气泡的大小来确定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冷却液注入情况,冷却液的成像图像不限于出液口123位置的图像,还可以是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任意管道位置的图像,由于当出液口123未关闭前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内的冷却液会从出液口123流出,因此通过出液口123的图像中空气气泡的大小来确定出液口124对应的管道区域是否注满冷却液,若不存在气泡图像,则表明出液口124区域的管道已经注满冷却液,进而得到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所有管道均注满冷却液,可以提高冷却液注入信息的判断准确性和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若所述高温时段的时长大于预设时长,且非所述使用信息的时间信息的全时段时,所述第一目标图像包括:所述第二热交换主体中冷却管的第一支管进行第一注入量的冷却液注入时,所述第二热交换主体冷却管出液口的冷却液成像的第一子图像,以及所述第二热交换主体中冷却管的第二支管进行第二注入量的冷却液注入时,所述第二热交换主体冷却管出液口的冷却液成像的第二子图像;

若所述高温时段的时长小于预设时长,且不等于0时,所述第一目标图像包括所述第二热交换主体中冷却管的第二支管进行第二注入量的冷却液注入时,所述第二热交换主体冷却管出液口的冷却液成像的第二子图像。

具体的,冷却管122包括第一支管1221和第二支管1222,第一支管1221上设有冷却液存储腔1223,该冷却液存储腔1223可以存储更多的冷却液,且该冷却液存储腔1223对应设有冷源,第二支管1222未设置冷却液存储机构,当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涉及第一支管1221进行循环降温和第二支管1222进行循环降温,且第一支管1221的使用时长大于预设时长时,对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注入冷却液包括对第一支管1221对应的管道进行冷却液注入和对第二支管1222对应的管道进行冷却液注入,因此,当第一支管1221、第二支管1222和冷却液存储腔1223均需注满冷却液时,第一目标图像就包括对第一支管1221进行冷却液注入的第一子图像和对第二支管进行注入的第二子图像,如果第一支管1221的使用时长小于预设时产,且不等于0时,第一目标图像仅包括第二子图像,即对第一支管1221冷却液注入信息的判定通过其他方式,如注入时间;当注入时间达到预设值时就切换阀门,开始对第二支管1222注入冷却液并采集第二子图像。

本发明提供的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的降温智能控制方法,医务人员在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穿戴好后,根据医务人员即将进行的防疫工作对该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的使用信息注入用于循环降温的冷却液,使用信息包括使用时段及使用时段对应的环境温度信息,包括不限于整个使用时间段全部位于常温状态、部分位于常温状态和全部位于高温状态;不同的使用信息对应不同的冷却液注入方案,从而避免医务人员承受不必要的冷却液重量,减少医务人员的防疫负担。

实施例3

请参见图11,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提供的一种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的拆卸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S01:获取按预设时间采集的所述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内排出的冷却液成像的第二目标图像;

S02:根据所述第二目标图像的冷却液成像面积,得到与所述第二目标图像对应的所述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内冷却液的排放信息;

S03:当所述排放信息达到预设要求时,对所述可拆卸式降温服进行拆卸,得到穿戴在使用者身上的第一热交换主体和与防护服主体外侧成一体结构的第二热交换主体。

具体的,医务人员完成当前阶段的防疫工作后进入消毒区,在消毒区需要将防护服拆下,此时在拆下防护服前需要先将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内的冷却液通过出液口排出,在排冷却液的过程中按预设时间采集排出冷却液成像的第二目标图像,根据第二目标图像的面积能够得到当前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内冷却液的排放信息,如冷却液基本排完时,每次检测到的冷却液图像会越来越小,甚至很多时候检测不到时冷却液图像,因此,排放信息的预设要求可以是实际的冷却液造成的湿度区域面积,也可以是未检测到冷却液的成像信息的频率,如检测10次,其中检测到冷却液图像的次数仅为3次,即成像信息的频率为30%,若符合要求,则开始拆卸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若不符合要求则继续排放;通过该方式可以避免将处于无毒环境的第一热交换主体11一并取下,延长短暂休整的休息时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S01包括:

S011:获取对所述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内冷却液进行排放的提示信息和用于采集冷却液排放信息的采集时间;

S012:根据所述提示信号,开启所述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的冷却液出液口的控制阀门进行冷却液排放;

S013:根据所述采集时间,采集设置在出液口对应位置的测试介质上冷却液的成像信息,得到所述第二目标图像。

具体的,设置好采集冷却液排放的采集时间,当开始排放冷却液后,按采集时间在出液口设置测试介质,该测试介质为冷却液成像信息显著的纸张,如宣纸等,以便提高第二目标图像的显著性,避免由于测试介质导致未识别到冷却液的成像信息,导致冷却液在未排放完时进行拆卸,从而导致冷却液洒漏。

本实施例提供的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的拆卸方法,当医务人员完成当前阶段的防疫工作进入消毒区后,按预设时间采集从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排出的冷却液成像的第二目标图像,通过分析该第二目标图像中冷却液的成像面积来判断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的排放情况,当确定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需要排出的冷却液已经符合要求后,开始将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脱下,医务人员可以继续穿戴着第一热交换主体进入生活区休整,通过检测排出的冷却液的成像面积,保证冷却液排放符合要求,避免冷却液洒落在生活区,造成医务人员后续处理冷却液的繁琐,影响体验效果。

当然,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降温式医用防护服的拆卸方法也可以在医务人员抗疫过程中发现不需要进行降温时可快速地单独拆卸掉降温装置,减轻负重。

需要明确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文所描述并在图中示出的特定配置和处理。为了简明起见,这里省略了对已知方法的详细描述。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和示出了若干具体的步骤作为示例。但是,本发明的方法过程并不限于所描述和示出的具体步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领会本发明的精神后,作出各种改变、修改和添加,或者改变步骤之间的顺序。

以上所述的结构框图中所示的功能块可以实现为硬件、软件、固件或者它们的组合。当以硬件方式实现时,其可以例如是电子电路、专用集成电路(ASIC)、适当的固件、插件、功能卡等等。当以软件方式实现时,本发明的元素是被用于执行所需任务的程序或者代码段。程序或者代码段可以存储在机器可读介质中,或者通过载波中携带的数据信号在传输介质或者通信链路上传送。“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存储或传输信息的任何介质。机器可读介质的例子包括电子电路、半导体存储器设备、ROM、闪存、可擦除ROM(EROM)、软盘、CD-ROM、光盘、硬盘、光纤介质、射频(RF)链路,等等。代码段可以经由诸如因特网、内联网等的计算机网络被下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分类

06120114722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