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次性口罩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8:32:25


一次性口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次性口罩。

背景技术

口罩用于与佩戴者的面部接触。因此,专利文献1公开了将保湿剂或湿润剂涂布到口罩的最内层材料。在这种口罩中,佩戴者可以感觉到良好的触感和湿润感。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5240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口罩的问题在于,由于佩戴者的湿润气息,口罩的内部空间容易闷热。特别地,在炎热的夏天,存在因长时间佩戴口罩而引起中暑的风险。因为专利文献1的口罩涂布有保湿剂,所以佩戴者可以感觉到与口罩接触的皮肤部分上的凉爽感(接触冷感)。

然而,由保湿剂产生的冷感是由保湿剂的温度与佩戴者的体温之间的温差引起的冷感。因此,由温度变得近似等于外部空气温度的保湿剂引起的接触冷感的冷感效果低,不足以改善口罩内的闷热。通常,口罩的外周端容易紧贴佩戴者的皮肤,但是另一方面,在口罩的中央部与佩戴者之间容易具有空间。由此,在口罩的容易因佩戴者的气息而闷热的中央部,佩戴者的皮肤不容易与保湿剂接触,使得佩戴者不容易感觉到冷感。

鉴于上述问题实现了本发明,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改善口罩内的闷热并且使佩戴者更容易感觉到冷感的一次性口罩。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用于实现上述方面的本发明的主要方面是一种一次性口罩,包括:口罩主体部;和用于挂在佩戴者的耳朵周围的耳挂部,口罩主体部具有收集病毒飞沫和细菌飞沫中的至少一种的过滤构件以及设置在过滤构件的皮肤面侧且包括吸热剂的无纺布片。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本说明书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清楚。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一次性口罩,其改善了口罩内的闷热并且使佩戴者更容易感觉到冷感。

附图说明

[图1]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口罩1的平面图。

[图2]图2是沿着图1中的线I-I截取的口罩1的截面图。

[图3]图3是示出处于佩用状态下的口罩1的图。

[图4]图4A是第二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口罩2处于折叠状态下的平面图,图4B是处于展开状态下的口罩2的主视图。

[图5]图5是处于佩用状态下的口罩2的主视图。

[图6]图6是处于佩用状态下的口罩2从上方观察时的示意图。

[图7]图7是第三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口罩3从非皮肤侧观察时的平面图。

[图8]图8是口罩3从皮肤侧观察时的平面图。

[图9]图9是沿着图7中的线I-I截取的口罩主体部10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本说明书和附图的说明,至少以下内容将变得清楚。

一次性口罩包括:口罩主体部和用于挂在佩戴者的耳朵周围的耳挂部,口罩主体部具有收集病毒飞沫和细菌飞沫中的至少一种的过滤构件以及设置在过滤构件的皮肤面侧且包括吸热剂的无纺布片。

在这种一次性口罩中,吸热剂与佩戴者的湿润气息接触并引起吸热反应。这降低了口罩的内部空间的温度,使得能够改善口罩内的闷热。此外,过滤构件使得佩戴者的气息和吸热剂更容易留在口罩的内部空间。由此增加了佩戴者的气息与吸热剂接触的接触时间,提高了冷感效果及其持续性。结果,佩戴者容易感觉到口罩的冷感。

在这种一次性口罩中,吸热剂包含糖醇和糖中的任一种。

即使当吸热剂与佩戴者的嘴接触时,这种一次性口罩也是安全的。

在这种一次性口罩中,过滤构件的非皮肤侧表面形成口罩主体部的非皮肤侧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并且无纺布片的皮肤侧表面形成口罩主体部的皮肤侧表面的至少一部分。

在这种一次性口罩中,减少了在口罩主体部的厚度方向上层叠的材料的数量。由此,能够改善口罩内的闷热。

在这种一次性口罩中,吸热剂设置在形成口罩主体部的皮肤侧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部分。

在这种一次性口罩中,吸热反应容易在靠近佩戴者的皮肤的位置处发生,使得佩戴者更容易感觉到冷感。

在这种一次性口罩中,过滤构件是由聚烯烃系纤维制成且经受介电极化(dielectric polarization)的无纺布片,并且吸热剂不包含醇。

这种一次性口罩能够抑制由于吸热剂的醇成分而带来的过滤构件的收集效果的劣化。

在这种一次性口罩中,吸热剂是非挥发性的。

这种一次性口罩能够抑制吸热剂在口罩被使用之前挥发并附着到过滤构件而降低过滤构件的收集效果。

在这种一次性口罩中,过滤构件的外周端和无纺布片的外周端彼此一致。

在这种一次性口罩中,无纺布片(吸热剂)能够设置成遍及口罩主体部的平面的大范围,这使得能够降低口罩的内部空间的大范围的温度。过滤构件能够设置成遍及口罩主体部的平面的大范围,由此提高过滤构件的收集效果。

在这种一次性口罩中,与无纺布片相比,过滤构件具有的吸热剂的基重低。

在这种一次性口罩中,大量吸热剂设置在靠近佩戴者的无纺布片中。由此,吸热反应容易在靠近佩戴者的位置处发生,使得佩戴者更容易感觉到冷感。此外,能够抑制由于吸热剂附着到过滤构件而降低过滤构件的收集效果。

在这种一次性口罩中,在过滤构件中不设置吸热剂。

在这种一次性口罩中,能够抑制由于吸热剂附着到过滤构件而降低过滤构件的收集效果。

在这种一次性口罩中,口罩主体部具有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在上下方向上的中央部,过滤构件和无纺布片在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折痕处折叠成褶皱状形状,在口罩主体部的左右方向的两个侧部,过滤构件和无纺布片以折叠成褶皱状形状的状态接合,并且上下方向上的中央部具有口罩主体部中的吸热剂的基重高于上下方向上的端部中的吸热剂的基重的部分。

在这种一次性口罩中,在靠近佩戴者鼻孔或嘴的上下方向中央部中,更多的吸热剂能够与佩戴者的气息接触,由此提高冷感效果。此外,口罩主体部的左右方向的两个侧部是与佩戴者的脸颊接触的部分,由此通过在左右方向的两个侧部设置吸热剂的基重较高的部分,使得佩戴者更容易感觉到冷感。

在这种一次性口罩中,口罩主体部具有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在上下方向上的中央部,过滤构件和无纺布片在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折痕处折叠成褶皱状形状,在口罩主体部的左右方向的两个侧部,过滤构件和无纺布片以折叠成褶皱状形状的状态接合,并且在口罩主体部的左右方向的两个侧部,在上下方向上的中央部中的吸热剂的基重高于上下方向上的端部中的吸热剂的基重。

在这种一次性口罩中,在靠近佩戴者鼻孔或嘴的上下方向中央部,更多的吸热剂能够与佩戴者的气息接触,由此提高冷感效果。

在这种一次性口罩中,口罩主体部具有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在上下方向上的中央部,过滤构件和无纺布片在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折痕处折叠成褶皱状形状,在口罩主体部的左右方向的两个侧部,过滤构件和无纺布片以折叠成褶皱状形状的状态接合,吸热剂设置在口罩主体部中的无纺布片的整体,并且上下方向上的中央部具有口罩主体部中的吸热剂的基重高于上下方向上的端部中的吸热剂的基重的部分。

在这种一次性口罩中,在靠近佩戴者鼻孔或嘴的上下方向中央部,更多的吸热剂能够与佩戴者的气息接触,因此提高冷感效果。

在这种一次性口罩中,口罩主体部具有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和厚度方向,口罩主体部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中的至少一者具有无纺布片朝向非皮肤面折返而成的折返部,以及在口罩主体部的在厚度方向上与折返部重叠的非折返部,吸热剂设置在无纺布片的皮肤侧表面。

这种一次性口罩能够防止过滤构件在口罩主体部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中从皮肤侧覆盖具有吸热剂的无纺布片。因此,在靠近佩戴者的位置处容易发生吸热反应,佩戴者更容易感觉到冷感。

在这种一次性口罩中,口罩主体部的上端部具有折返部,并且在折返部中吸热剂设置在无纺布片的非皮肤侧表面。

当从口罩释放的气息上升时,这种一次性口罩使得气息容易与折返部的非皮肤侧表面(外侧表面)的吸热剂接触。使得能够降低口罩主体部的上端部附近的温度。此外,气息的温度也降低,使得佩戴者的眼镜不易起雾。

在这种一次性口罩中,口罩主体部包括分别覆盖佩戴者的面部的右侧和左侧的一对片部和接合一对片部的接合部。在展开状态下的一次性口罩中,口罩主体部具有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并且口罩主体部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具有高基重部,在高基重部中,吸热剂的基重高于左右方向的两个端部中的吸热剂的基重。

在这种一次性口罩中,在靠近佩戴者的鼻孔或嘴的口罩主体部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更多的吸热剂能够与佩戴者的气息接触,提高冷感效果。

在这种一次性口罩中,从口罩主体部的上端到下端在上下方向上连续设置高基重部。

在这种一次性口罩中,在靠近佩戴者的鼻孔或嘴的口罩主体部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更多的吸热剂能够与佩戴者的气息接触,提高冷感效果。

在这种一次性口罩中,耳挂部接合到口罩主体部的皮肤侧表面。

在这种一次性口罩中,在口罩主体部的接合耳挂部的部分(容易紧贴佩戴者的皮肤的部分),耳挂部比无纺布片靠近皮肤侧。因此,这能够防止吸热剂直接紧贴佩戴者的皮肤。

在这种一次性口罩中,将吸热剂混入构成无纺布片的纤维的至少一部分中。

在这种一次性口罩中,吸热剂不容易从无纺布片脱离,这提高了由于吸热剂而带来的冷感效果的持续性。

在这种一次性口罩中,将吸热剂涂布到无纺布片的皮肤侧表面。

在这种一次性口罩中,吸热剂设置在靠近佩戴者的位置处,使得吸热剂容易与佩戴者的气息接触,提高冷感效果。

在这种一次性口罩中,无纺布片包括亲水性纤维。

在这种一次性口罩中,无纺布片的亲水性纤维使得水分更容易保持在无纺布片中,使得吸热剂的吸热反应更容易发生。因此,提高冷感效果。

在这种一次性口罩中,过滤构件的透气阻力值为0.45kPa·s/m以下。

在这种一次性口罩中,过滤构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使得口罩内不容易闷热。

在这种一次性口罩中,口罩主体部具有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并且左右方向的两个侧部分别具有口罩主体部中的吸热剂的基重高于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中的吸热剂的基重的部分。

在这种一次性口罩中,口罩主体部的左右方向的两个侧部与佩戴者的脸颊接触,因此,通过在这种左右方向侧部设置吸热剂的基重高于左右方向中央部的吸热剂的基重的部分,佩戴者更容易感觉到冷感。

在这种一次性口罩中,口罩主体部具有第二无纺布片,第二无纺布片设置成面向无纺布片的在厚度方向上的一侧表面或另一侧表面,并且在第二无纺布片中设置冷感剂。

在这种一次性口罩中,冷感剂使得佩戴者更容易在口罩的表面温度由于吸热剂与佩戴者的湿润气息接触所引起的吸热反应而降低之前感觉到冷感。这使得佩戴者更容易从佩用口罩时起由于口罩而感觉到冷感。

在这种一次性口罩中,无纺布片具有比一侧表面更平滑的另一侧表面,另一侧表面形成口罩主体部的皮肤侧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吸热剂至少设置在另一侧表面。

在这种一次性口罩中,比一侧表面更平滑的另一侧表面与皮肤的接触面积大于一侧表面与皮肤的接触面积。因此,通过在另一侧表面设置吸热剂,使得佩戴者更容易感觉到冷感。

这种一次性口罩不包括由于水分引起的溶解而产生香味的香味发生体。

在这种一次性口罩中,即使在一次性口罩不包括香味发生体的情况下,佩戴者也更容易在佩戴口罩之后由于口罩而立即感觉到冷感。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口罩1(下文中也称为“口罩”)的平面图。图2是沿着图1中的线I-I截取的口罩1的截面图。图3是示出处于佩用状态下的口罩1的图。

(口罩1的基本构造)

口罩1包括:口罩主体部10,其能够至少覆盖佩戴者的嘴和鼻孔;以及用于挂在佩戴者的耳朵周围的耳挂部20。口罩主体部10具有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和厚度方向。在厚度方向上,面向佩戴者的面部的内侧也被称为皮肤侧或皮肤面侧,外侧是与内侧相反的一侧,也被称为非皮肤侧或非皮肤面侧。

使用之前的口罩主体部10在从厚度方向观察的平面图(图1)中具有在左右方向上长的矩形形状。口罩主体部10具有收集病毒飞沫和细菌飞沫中的至少一种的过滤构件11、设置在过滤构件11的皮肤面侧的皮肤侧无纺布片(无纺布片)12、以及侧片13。

过滤构件11是对诸如病毒飞沫、细菌飞沫和花粉等的微细颗粒具有较高收集效果的构件。具体地,优选过滤构件11是满足95%以上的BFE(细菌过滤效率试验:试验颗粒约为3μm)和95%以上的VFE(病毒过滤效率试验:试验颗粒约为1.7μm)中的至少一者的构件。

过滤构件11例如是由聚烯烃系纤维制成的无纺布片,其已经经历介电极化(经受驻极体处理(electret treatment))。作为驻极体处理的结果,通过对聚烯烃系纤维的表面提供预定量的正电荷或负电荷使其被极化而形成介电状态,从而实现收集功能。

具体地,过滤构件11可以例如是由如下的片一体地形成的一件无缝无纺布片:经受驻极体处理且包含聚丙烯纤维(其是聚烯烃系纤维)的熔喷无纺布片;以及经受驻极体处理且包含聚丙烯纤维的纺粘无纺布片。设置在皮肤侧的熔喷无纺布片优选地具有0.5μm到3μm的平均纤维直径和1.5g/m

皮肤侧无纺布片12包括吸热剂30。皮肤侧无纺布片12需要是其中可以涂布吸热剂30的无纺布片。优选具有良好触感的无纺布片,可以例示包含聚丙烯纤维等的纺粘无纺布片。

第一实施方式的口罩1是褶皱型口罩,其中,在口罩主体部10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央部,过滤构件11和皮肤侧无纺布片12在左右方向延伸的折痕F处折叠成褶皱状形状,以形成褶皱。图2所示的口罩主体部10具有在非皮肤侧可见的四个折痕F1到F4和在皮肤侧可见的四个折痕F5到F8。折痕F1到F3和F8是向上侧凸的山形折叠部,折痕F4和F5到F7是向下侧凸的谷形折叠部。但是,折痕F的数量和取向不限于图2中例示的构造。

在使用之前的口罩1中,维持褶皱状折叠形状,口罩主体部10处于几乎平坦的状态。褶皱形折痕F使口罩主体部10可以在上下方向上展开并且以Ω形方式朝向非皮肤侧隆起。由此,如图3所示,口罩1的佩戴者可以根据从鼻子到下颚的长度在上下方向上展开口罩主体部10,从而能够用口罩主体部10覆盖嘴和鼻孔。

此外,口罩主体部10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均具有过滤构件11和皮肤侧无纺布片12朝向非皮肤面侧折返而成的折返部101。应当注意,在以下说明中,口罩主体部10的在厚度方向上与折返部101重叠的部分将被称为非折返部102。折返部101提高了口罩主体部10的上端部和下端部的强度。此外,折返部101能够抑制过滤构件11和皮肤侧无纺布片12的展开。

侧片13设置在口罩主体部10的左右方向上的两个侧部。侧片13设置成从皮肤侧和非皮肤侧夹住过滤构件11和皮肤侧无纺布片12的左右方向的两个侧部,过滤构件11和无纺布片12处于维持褶皱形折痕F以及上下折返部101的状态。优选地,侧片13是具有良好透气性或触感的片,例如可以使用熔喷无纺布片、纺粘无纺布片、SMS无纺布片、透气无纺布片等。

口罩主体部10具有将彼此重叠的片接合为一体的熔接部14;例如,通过热熔接、超声波熔接等形成熔接部14。如图1所示,在口罩主体部10的横向上的两个侧部,沿着上下方向设置接合过滤构件11、皮肤侧无纺布片12和侧片13的多个熔接部14。在口罩主体部10的在上下方向上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以及中央部,沿着左右方向设置接合过滤构件11和皮肤侧无纺布片12的多个熔接部14。但是,熔接部14的图案不限于图1所示的图案。此外,也可以使用粘合剂等(例如,热熔性粘合剂)接合彼此重叠的片。

此外,如图2所示,在口罩主体部10的上端部,在折返部101中的过滤构件11和非折返部102中的过滤构件11之间设置形状保持构件15。形状保持构件15是矩形薄板状构件,其能够被佩戴者容易地弯曲且只要不再次施加外力就维持其形状。可以例示由柔性热塑性树脂或金属片形成的构件作为形状保持构件15。口罩1的佩戴者能够根据鼻子的形状使形状保持构件15变形,使得能够抑制在口罩主体部10的上端部与佩戴者的面部之间产生间隙。此外,熔接部14设置在形状保持构件15在上下方向上的两侧,这防止形状保持构件15的位置偏移。

耳挂部20是分别从口罩主体部10的左右方向的两个侧部延伸的环形构件。耳挂部20是具有伸缩性的构件,例如可以使用橡胶绳、伸缩性无纺布片或伸缩性膜等。图1所例示的耳挂部20是橡胶绳,且通过接合部16接合到口罩主体部10的非皮肤侧表面。橡胶绳(20)的一端接合到口罩主体部10的上端部中的接合部16,橡胶绳(20)的另一端接合到口罩主体部10的下端部中的接合部16。可以使用熔接或用粘合剂接合作为接合部16的接合方式。

(具有吸热剂30的口罩1)

与由(洗涤后重复使用的)纱布等形成的口罩不同,本实施方式的口罩1包括收集病毒飞沫或细菌飞沫的过滤构件11。由此,为了防止过滤构件11的收集效果由于洗涤而降低,本实施方式的口罩1是假定用于一次性使用的口罩。

佩戴口罩能够抑制诸如病毒飞沫等的细小颗粒的侵入,但是口罩的内部空间容易引起由于佩戴者的湿润气息而导致闷热的问题。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等期间,存在因口罩内的闷热而可能引起中暑的风险。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口罩1中,包含吸热剂30的皮肤侧无纺布片12设置在过滤构件11的皮肤面侧。吸热剂30是与水反应而引起吸热反应的试剂。

因此,佩戴者的湿润气息与皮肤侧无纺布片12中的吸热剂30接触,吸热剂30引起吸热反应。由此,口罩1的表面温度降低,改善了口罩1内的闷热。这能够减轻由于佩戴口罩1而带来的呼吸困难,并且能够抑制佩戴者中暑。

特别地,与皮肤侧无纺布片12相比,收集病毒飞沫等的过滤构件11的透气性较低(透气阻力值较高)。因此,与由纱布等制成且不具有过滤构件11的口罩相比,在本实施方式的口罩1中,佩戴者的气息不容易排出到口罩1外,并且口罩1的内部空间的密闭度较高。也就是说,由佩戴者呼出的气息或吸热剂30不容易通过过滤构件11,容易留在口罩1的内部空间。这增加了佩戴者的气息与吸热剂30接触的接触时间,使得口罩1的表面温度容易降低并且容易改善口罩1中的闷热。这使得佩戴者更容易在口罩1内感觉到冷感。此外,佩戴者的呼吸使得包含吸热剂30的气息更容易在过滤构件11的内部循环,这也提高了冷感效果的持续性。这也使得佩戴者更容易在口罩1内感觉到冷感。

此外,优选地,口罩1具有形状保持构件15。这使得在口罩1和佩戴者(面部)之间不容易产生间隙,并提高了口罩1的内部空间的密闭度。这增加了吸热剂30与佩戴者的气息的接触时间和空气循环,并提高了冷感效果及其持续性。但是,构造不限于此,口罩1可以不具有形状保持构件15。

此外,与本实施方式的口罩1不同,例如在通过使设置在口罩中的保湿剂等与佩戴者的皮肤接触而对佩戴者赋予凉爽感(接触冷感)的情况下,冷感来自于保湿剂的温度与佩戴者的体温之间的温差。由此,在外部空气温度高且温度变得与外部空气温度大致相等的保湿剂温度高的情况下,冷感效果低,且保湿剂不足以改善口罩内的闷热,使得佩戴者不容易感觉到冷感。通常,口罩的外周端容易紧贴佩戴者的皮肤,但是另一方面,在口罩的中央部和佩戴者之间容易具有空间。因此,在赋予接触冷感的口罩中,在由于佩戴者的气息而容易闷热的口罩的中央部(鼻孔或嘴)中,佩戴者的皮肤不容易与保湿剂接触,使得佩戴者不容易感觉到冷感。

相反,在本实施方式的口罩1中,利用了吸热剂30的吸热反应。由此,即使在炎热的夏天,冷感也不容易被外部空气温度影响,并且能够降低口罩1的表面温度。由此,能够改善口罩1内的闷热。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口罩1中,由于口罩1的内部空间温度降低,由此即使在口罩1与佩戴者的皮肤彼此不接触的部分,佩戴者也能够感觉到冷感。特别地,即使在由于佩戴者的气息而容易闷热、容易与佩戴者的皮肤之间产生间隙的口罩1的中央部(鼻孔或嘴),佩戴者也能够感觉到冷感。

优选地,吸热剂30(吸热成分)包含糖醇和糖中的任一种。可以使用木糖醇、赤藓糖醇、葡萄糖、山梨糖醇等作为糖醇。可以使用海藻糖、蔗糖、乳糖、麦芽糖等作为糖。这些吸热剂30即使在与口罩1的佩戴者的嘴接触时也是安全的。

此外,吸热剂30优选地已经混入构成皮肤侧无纺布片12的纤维的至少一部分中。也就是说,为了在形成皮肤侧无纺布片12之前设置吸热剂30,推荐例如用吸热剂30(溶液)浸渍待形成皮肤侧无纺布片12的纤维网,或者用混合有吸热剂30的树脂形成纤维。此外,可以将混合有吸热剂30的黏合剂涂布到纤维网。

这使得吸热剂30不容易从皮肤侧无纺布片12脱离,使得吸热剂30的功能逐渐发挥,从而提高吸热剂30的冷感效果的持续性。此外,这使得能够抑制在使用口罩1之前由于吸热剂30附着到过滤构件11而导致过滤构件11的收集功能降低。

然而,构造不限于此。吸热剂30可以设置在构成皮肤侧无纺布片12的纤维的表面。例如,可以通过各种公知的涂布方法(诸如喷涂、辊涂或刷涂等)将吸热剂30涂布到皮肤侧无纺布片12。此外,可以将皮肤侧无纺布片12浸入吸热剂30(溶液)。在这种情况下,吸热剂30容易与佩戴者的气息接触,且容易发生吸热反应。因此,冷感效果提高。

更优选地,将吸热剂30涂布到皮肤侧无纺布片12的皮肤侧表面。在靠近佩戴者的位置设置吸热剂30使得吸热剂30更容易与佩戴者的气息接触,并使得冷感效果提高。此外,吸热反应容易在靠近佩戴者的位置处发生,这使得口罩1的表面温度更容易降低,使得佩戴者更容易感觉到冷感。但是,构造不限于此,吸热剂30可以涂布到皮肤侧无纺布片12的非皮肤侧表面,或者可以涂布到皮肤侧无纺布片12的两个表面。

应当注意,吸热剂30可以是液体或固体(也包括凝胶、粉末等)。此外,包含吸热剂30的微囊设置在皮肤侧无纺布片12的构造也是可接受的,吸热剂30通过物理或化学刺激(例如,热、压力、冲击、光、液体等)释放。此外,吸热剂30包含使具有吸热作用的吸热成分溶解和分散的溶剂。

此外,吸热剂30可以设置在皮肤侧无纺布片12的整个平面,或者可以设置在皮肤侧无纺布片12的平面的一部分。此外,吸热剂30可以以均匀的基重(每单位面积的量:g/m

此外,优选地,皮肤侧无纺布片12包含亲水性纤维。更优选地,皮肤侧无纺布片12包含50%以上的亲水性纤维。这使得更容易在皮肤侧无纺布片12中保持包含在佩戴者的气息中的水分,并使得皮肤侧无纺布片12中的吸热剂30更容易与水分接触。由此,接触时间变长。这使得更容易发生基于吸热剂30的吸热反应,并提高冷感效果。

亲水性纤维的示例包括再生纤维素纤维(诸如人造丝)、天然纤维素纤维(诸如棉或粉碎浆粕)、半合成纤维素纤维(诸如乙酸酯)等。此外,也可以是通过对疏水性纤维(例如,聚乙烯纤维、聚丙烯纤维等)进行亲水化处理而改性为亲水性的纤维。关于亲水性纤维的判断,例如,接触角小于90度的纤维可以被判断为高亲水性纤维。但是,构造不限于此,并且皮肤侧无纺布片12可以不包含亲水性纤维。

此外,优选地,过滤构件11的非皮肤侧表面形成口罩主体部10的非皮肤侧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皮肤侧无纺布片12的皮肤侧表面形成口罩主体部10的皮肤侧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这减少了口罩主体部10中在厚度方向上层叠的片的数量,能够使口罩1的内部空间不容易闷热。在本实施方式的口罩主体部10中,设置有侧片13的左右方向的两个侧部以外的剩余区域由两个无纺布片(过滤构件11和皮肤侧无纺布片12)形成。

此外,在上述情况下,设置有吸热剂30的皮肤侧无纺布片12定位在最靠口罩主体部10的皮肤侧的位置。这使得吸热剂30更容易与佩戴者的气息接触并提高冷感效果。此外,吸热反应容易在靠近佩戴者的位置处发生,这使得口罩1的表面温度更容易下降,使得佩戴者更容易感觉到冷感。

此外,因为侧片13并未定位在中央部中,所以口罩主体部10在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上的中央部由两个无纺布片形成,除此之外,上下折返部101也未定位在中央部中(褶皱形折痕F被定位,但是这些折痕F在佩用口罩的状态下在上下方向上展开)。也就是说,在口罩1的定位佩戴者的鼻孔或嘴且容易闷热的部分,在厚度方向上层叠的片的数量实质上变为两个,这能够使口罩1的内部空间不容易闷热。

但是,口罩主体部10的构造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在相对于过滤构件11的非皮肤侧、或者在相对于皮肤侧无纺布片12的皮肤侧、或者在过滤构件11和皮肤侧无纺布片12之间设置其它片。

此外,优选地,过滤构件11的透气阻力值为0.45kPa·s/m以下并且优选地为0.3kPa·s/m以下。在过滤构件11的透气阻力值高于0.45kPa·s/m的情况下,即使当口罩1具有吸热剂30时,也存在佩戴者会更容易感觉到口罩1内闷热的风险。由此,除了提供吸热剂30的冷感效果之外,还要维持过滤构件11的适当透气性,使得即使在炎热的夏天等期间也能够改善口罩1内的闷热。

在此,优选地,过滤构件11的透气阻力值高于皮肤侧无纺布片12的透气阻力值。这使得佩戴者的气息和吸热剂30适度地留在口罩1的内部空间中,并增加了佩戴者的气息与吸热剂30的接触时间。由此,吸热效果及其持续性提高。

过滤构件11的透气阻力值可以通过公知的方法测定。例如,使用冷喷涂等使过滤构件11与口罩1分离,将过滤构件11切割成预定尺寸(例如,直径为100mm的圆形形状)而用作样品。另外,使用由Kato-Tec Corporation制造的透气性试验机(KES-F8)或同等的透气性试验机,将标准透气速度设定为2cm/s,测定样品的透气阻力值。进行多次(例如,五次)该测定,并且可以将其平均值作为过滤构件11的透气阻力值。

此外,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过滤构件11是由聚烯烃系纤维制成的无纺布片,其已经经历介电极化(经受驻极体处理)。对于如上所述的由于电荷而具有收集功能的过滤构件11,由于醇的附着而降低了收集功能。

因此,在采用上述过滤构件11的情况下,优选吸热剂30不含醇。这使得能够防止过滤构件11的收集效果劣化。例如,吸热剂30中包含的溶剂优选为水性溶剂。此外,例如,在将通过将吸热成分溶解并分散在醇系溶剂中而获得的溶液涂布到皮肤侧无纺布片12的情况下,优选地,在口罩1的生产线中,使醇系溶剂气化,随后将皮肤侧无纺布片12接合到过滤构件11。以这种方式,优选地使口罩1中的吸热剂30不含醇。

此外,优选地,吸热剂30是非挥发性的。这使得能够抑制吸热剂30在使用口罩1之前朝向过滤构件11侧挥发并附着到过滤构件11,降低过滤构件11的收集功能。非挥发性吸热剂30是在正常生活环境中不会成为气体且具有100℃以上的沸点的物质。

此外,优选地,相比于皮肤侧无纺布片12,过滤构件11具有的吸热剂30的基重较低,更优选地,过滤构件11未设置有吸热剂30。由此,大量的吸热剂30设置在靠近佩戴者的皮肤侧无纺布片12中。这使得吸热剂30更容易与佩戴者的气息接触并提高冷感效果。另外,吸热反应容易在靠近佩戴者的位置处发生,这使得口罩1的表面温度更容易下降,使得佩戴者更容易感觉到冷感。此外,这使得能够抑制由于吸热剂30附着到过滤构件11而带来的过滤构件11的收集功能的降低。

可以采用公知的方法对设置在过滤构件11中和皮肤侧无纺布片12中的吸热剂30的基重进行比较。例如,存在以下方法:使用冷喷涂等使过滤构件11和皮肤侧无纺布片12与口罩1分离,将诸如竹煤或可可粉等的有色微细颗粒撒在过滤构件11和皮肤侧无纺布片12中的每一者上,然后去除颗粒。大量颗粒附着到配置吸热剂30的部分。这使得能够通过比较附着到过滤构件11和皮肤侧无纺布片12的颗粒的量来比较吸热剂30的基重。

可选地,可以通过对过滤构件11和皮肤侧无纺布片12中的每一者吹送蒸汽来比较过滤构件11和皮肤侧无纺布片12的表面温度。具体方法如下。通过将过滤构件11和皮肤侧无纺布片12切成预定尺寸来制备样品,在诸如烧杯等的两个容器中放入水,然后用各样品覆盖容器。在样品上安装温度传感器,从上方用包裹膜等覆盖两个容器的样品。将两个容器放入升温至40度的水浴中,比较各样品的温度。在具有较大基重的吸热剂30的样品中,随着时间流逝,样品的温度由于吸热剂30的吸热反应而下降。

此外,使用上述方法可以确认吸热剂30已经涂布到皮肤侧无纺布片12的皮肤侧表面。例如,在撒颗粒的方法中,在颗粒附着到皮肤侧无纺布片12的皮肤侧表面的情况下,可以确认吸热剂30已经涂布到皮肤侧无纺布片12的皮肤侧表面。此外,在吹送蒸汽并测定温度的方法中,准备具有与皮肤侧无纺布片12相同的构造但未设置有吸热剂30的无纺布片。在皮肤侧无纺布片12的皮肤侧表面的温度低于无纺布片的温度的情况下,可以确认吸热剂30已经涂布到皮肤侧无纺布片12的皮肤侧表面。

此外,在口罩主体部10,优选地,过滤构件11的外周端和皮肤侧无纺布片12的外周端彼此一致。在本实施方式的口罩1中,如图1所示,过滤构件11的左端11c和皮肤侧无纺布片12的左端12c彼此一致,过滤构件11的右端11d和皮肤侧无纺布片12的右端12d彼此一致。另外,如图2所示,过滤构件11的上端11a和皮肤侧无纺布片12的上端12a彼此一致,过滤构件11的下端11b和皮肤侧无纺布片12的下端12b彼此一致。应当注意,由片的厚度造成的上下折返部101的位置偏移不包括在内。此外,在折返部101的上下方向中央侧的端部101a和101b中,过滤构件11的端部和皮肤侧无纺布片12的端部不必一致。

根据以上说明,可以遍及口罩主体部10的平面的大范围地设置皮肤侧无纺布片12和吸热剂30。由此,吸热剂30能够使口罩1的内部空间的大范围的温度进一步降低。此外,可以遍及口罩主体部10的平面的大范围地设置过滤构件11,并可以获得收集效果。但是,构造不限于此,并且过滤构件11的外周端和皮肤侧无纺布片12的外周端不必彼此一致。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口罩1中,过滤构件11和皮肤侧无纺布片12在口罩主体部10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央部中折叠成褶皱状形状。在佩用口罩1时,褶皱部分在口罩主体部10的左右方向中央部中在上下方向上展开。然而,在口罩主体部10的左右方向的两个侧部中,过滤构件11和皮肤侧无纺布片12以被折叠成褶皱状形状的状态通过熔接部14接合。此外,在口罩主体部10的左右方向的两个侧部,过滤构件11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以及皮肤侧无纺布片12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以折返的状态通过熔接部14接合。

也就是说,在口罩主体部10的左右方向的两个侧部,即使在佩用口罩1时也维持图2所示的截面的状态。具体地,在上端部和下端部,皮肤侧无纺布片12由于折返部101而具有在厚度方向上重叠的两层结构。在上下方向中央部存在皮肤侧无纺布片12由于褶皱而具有在厚度方向上重叠的三层结构的部分。

应当注意,如口罩1中那样,在口罩主体部10具有上下折返部101的情况下,口罩主体部10的“上端部”是上折返部101,“下端部”是下折返部101,“中央部”是不具有折返部101且在上下方向上位于上端部和下端部之间的部分。在不同于口罩1的不具有折返部101的口罩的情况下,当口罩主体部10在上下方向上的上半部分的长度被四等分时,最上侧部分(具有四分之一长度并且位于上半部分的上侧的部分)是“上端部”。当口罩主体部10在上下方向上的下半部分的长度被四等分时,最下侧部分(具有四分之一长度并且位于下半部分的下侧的部分)是“下端部”。在上下方向上在上端部与下端部之间的部分是“中央部”。此外,在口罩主体部10的左右方向上,当口罩主体部10在左右方向上的一个侧部(左侧部)的长度被四等分时,最靠一侧的部分(在左半部分的左侧上具有四分之一长度的部分)是一侧的“侧部”。当口罩主体部10在左右方向上的另一个侧部(右侧部)的长度被四等分时,最靠另一侧的部分(在右半部分的右侧上具有四分之一长度的部分)是另一侧的“侧部”。两个侧部之间的部分被称为“中央部”。

通过在皮肤侧无纺布片12中均匀地设置吸热剂30,与皮肤侧无纺布片12具有两层重叠结构的上下端部相比,在皮肤侧无纺布片12具有三层重叠结构的上下方向中央部,可以将吸热剂30的基重(g/m

耳挂部20在口罩主体部10的左右方向的两个侧部接合到上端部和下端部。由于耳挂部20的拉伸力,上端部和下端部比上下方向中央部更容易紧贴佩戴者的皮肤,使得佩戴者更容易感觉到吸热剂30的冷感效果。相反,上下方向中央部靠近佩戴者的鼻孔或嘴,因此容易闷热,但是吸热剂30容易与佩戴者的湿润气息接触。因此,优选地以如上方式设定吸热剂30的基重。在这种情况下,在口罩主体部10的左右方向的两个侧部中的每一者,上下方向中央部是与佩戴者的皮肤紧贴程度较低、但是有大量的吸热剂30与佩戴者的气息接触的部分。这提高了冷感效果且使得佩戴者更容易感觉到冷感。此外,在口罩主体部10的左右方向的两个侧部中,上下方向中央部分别是与上端部和下端部相比紧贴程度低、但是接触佩戴者的脸颊的部分。因此,通过在这些部分中提高吸热剂30的基重,使佩戴者更容易感觉到冷感。

此外,在佩用口罩1时,褶皱部分可以在口罩主体部10的左右方向中央部中在上下方向上展开,但不完全展开,皮肤侧无纺布片12部分地具有三层重叠结构。在口罩主体部10的左右方向中央部,与上端部和下端部相比,上下方向中央部中的吸热剂30的基重(g/m

换言之,在具有褶皱形折痕F的口罩1中,皮肤侧无纺布片12可以在口罩主体部10的上下方向中央部具有在厚度方向上层叠的三层结构。即使是在皮肤侧无纺布片12中均匀地设置吸热剂30的情况下,吸热剂30在上下方向中央部中的基重也能够高于在口罩主体部10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中的基重。这使得能够提高口罩1的上下方向中央部的冷感效果。

此外,如图2所示,优选地,口罩主体部10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具有过滤构件11和皮肤侧无纺布片12朝向非皮肤面侧折返而成的折返部101。另外,优选地,吸热剂30设置在非折返部102的皮肤侧表面102A,该非折返部102是在厚度方向上与折返部101重叠的部分,也就是说,吸热剂30设置在皮肤侧无纺布片12的皮肤侧表面。应当注意,折返部101可以是仅皮肤侧无纺布片12朝向非皮肤面折返而成的部分。

口罩主体部10的上端部和下端部朝向非皮肤面折返,这使得能够防止过滤构件11在口罩主体部10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中从皮肤侧覆盖皮肤侧无纺布片12。也就是说,在口罩主体部10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中,设置有吸热剂30的皮肤侧无纺布片12能够朝向皮肤侧暴露。这使得在靠近佩戴者的位置发生吸热剂30的吸热反应,从而使得佩戴者更容易感觉到冷感。特别地,与上下方向中央部相比,口罩主体部10的上端部和下端部更容易紧贴佩戴者的皮肤,由此佩戴者更容易感觉到冷感。

此外,如上所述,在口罩主体部10的上端部朝向非皮肤面侧折返的情况下,优选地,吸热剂30也设置在上端部中的折返部101的非皮肤侧表面(外侧表面)101A,即,设置在皮肤侧无纺布片12的非皮肤侧表面。

由于佩戴者呼出的气息是温暖的,所以佩戴者排出到口罩主体部10外的气息容易上升。这使得排出到口罩主体部10外的气息能够与设置在口罩主体部10的上端部中的非皮肤侧表面101A上的吸热剂30接触。这使得能够降低口罩主体部10的上端部附近的温度,并且能够通过在口罩主体部10的皮肤面侧和非皮肤面侧的两个表面均设置吸热剂70来增加吸热剂70的与佩戴者的皮肤接触的量。由此,佩戴者更容易感觉到冷感。此外,排出到口罩主体部10外的气息的温度也降低,所以佩戴者的眼镜不易起雾。

但是,构造不限于此。例如,以下构造是可接受的:口罩主体部10的上端部和下端部朝向皮肤面侧折返;或者口罩主体部10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中的仅一者朝向非皮肤面侧折返。此外,可以不在上折返部101的非皮肤侧表面设置吸热剂30。

此外,第一实施方式的口罩1中的耳挂部20(橡胶绳)通过接合部16接合到口罩主体部10的非皮肤侧表面。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防止耳挂部20从皮肤侧覆盖皮肤侧无纺布片12。这使得能够在靠近佩戴者的位置处设置具有吸热剂30的皮肤侧无纺布片12(以使皮肤侧无纺布片12朝向皮肤侧暴露)。因此,在耳挂部20的接合部16中,同样在靠近佩戴者的位置发生吸热剂30的吸热反应,使得佩戴者更容易感觉到冷感。特别地,由于耳挂部20的拉伸力,皮肤侧无纺布片12的与耳挂部20的接合部16对应的部分容易紧贴佩戴者的皮肤,使得佩戴者更容易感觉到冷感。

==第二实施方式==

图4A是处于折叠状态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口罩2(下文中,也称为“口罩”)的平面图,图4B是处于展开状态的口罩2的主视图。图5是处于佩用状态的口罩2的主视图。图6是当从上方观察时处于佩用状态的口罩2的示意图。在下文中,将主要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口罩2中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口罩1不同的部分。

第二实施方式的口罩2具有口罩主体部40和耳挂部50。口罩主体部40在口罩2被佩用的状态和口罩2展开的状态下具有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面向佩戴者的一侧被定义为皮肤侧(皮肤面侧),其相反侧被定义为非皮肤侧(非皮肤面侧)。此外,口罩主体部40包括:分别覆盖佩戴者的右面部和左面部的一对片部43和44;使一对片部43和44彼此接合的接合部45;形状保持构件46;以及将耳挂部50接合到一对片部43和44的接合部47。接合部45和47可以通过诸如熔接、压缩或粘合剂等的公知方法制成。

在口罩主体部40的左右方向上,关于口罩主体部40的左右方向的长度最短的部分,当口罩主体部40的一个侧部(左侧部)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被四等分时,最靠一侧的部分(在左半部分的左侧具有四分之一长度的部分)是一侧的“端部”。当口罩主体部40的另一个侧部(右侧部)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被四等分时,最靠另一侧的部分(在右半部分的右侧具有四分之一长度的部分)是另一侧的“端部”。左右方向的两个侧端部之间的部分被称为“中央部”。

如图4A所示,在一对片部43和44的皮肤侧表面重叠成彼此面对的状态下,一对片部43和44通过沿着一对片部43和44的端缘43a和44a延伸的接合部45接合。端缘43a和44a具有向外凸的弯曲形状。由此,当将折叠状态(平面形状)的口罩2以一对片部43和44彼此分离的方式展开时(图4B),口罩主体部40形成为皮肤侧表面凹的立体形状(杯形状)。

此外,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口罩1,第二实施方式的口罩2是假定用于一次性使用的口罩。另外,如图6所示,口罩主体部40(一对片部43和44)包括:过滤构件41,其收集病毒飞沫和细菌飞沫中的至少一种;以及皮肤侧无纺布片(无纺布片)42,其设置在过滤构件41的皮肤面侧且设置有吸热剂30。

因此,当佩戴者的湿润气息与皮肤侧无纺布片42中的吸热剂30接触时,吸热剂30引起吸热反应,口罩2的表面温度降低。由此能够改善口罩2内的闷热。特别地,第二实施方式的口罩2在佩用时形成立体形状,使得容易在口罩2和佩戴者之间产生空间。因此,通过吸热剂30使口罩2的表面温度降低,使得佩戴者更容易感觉到冷感。

此外,一对片部43和44均具有在上端部且在过滤构件41和皮肤侧无纺布片42之间的形状保持构件46。这提高了口罩2的内部空间的密闭度并提高了冷感效果及其持续性。但是,口罩2也可以不具有形状保持构件46。

此外,一对片部43和44以在平面上重叠的状态通过接合部45接合(图4A)。因此,如图6所示,在处于佩用状态的口罩2中,在从接合部45到片部43和44的端缘43a和44a的区域中(即,在片部43和44的接合部中)维持皮肤侧无纺布片42以两层结构层叠的状态。因此,通过在皮肤侧无纺布片42中均匀地设置吸热剂30,可以将从接合部45到片部43和44的端缘43a和44a的区域制成高基重部48,高基重部48中吸热剂30的基重高于在其它区域中的基重。应当注意,用于比较吸热剂30的基重的方法可以以与上述比较方法相同的方式进行。

如上所述,在处于佩用状态的口罩2中(图5),优选地,口罩主体部40的左右方向中央部401具有高基重部48,高基重部48中吸热剂30的基重高于在左右方向的两个端部402中的基重。这使得更多的吸热剂30能够在口罩2的由于佩戴者的气息容易闷热的左右方向中央部与佩戴者的气息接触,并提高口罩2的左右方向中央部(鼻孔或嘴)的冷感效果。因此,口罩2的表面温度进一步降低。这能够改善口罩2内的闷热,使佩戴者更容易感觉到冷感。

此外,皮肤侧无纺布片12具有两层重叠结构(即,片部43和44的接合部)的吸热剂30的高基重部48优选地从口罩主体部40的上端40a到下端40b在上下方向上连续设置。

在佩用时形成立体形状(杯形状)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口罩2中,在口罩主体部40的左右方向中央部,在口罩主体部40和佩戴者之间容易产生空间。由此,优选地,在口罩主体部40的左右方向中央部,吸热剂30的高基重部48设置成在上下方向上长。这允许在口罩2的内部空间中积聚的佩戴者的气息与大量的吸热剂30接触,从而提高冷感效果。

此外,第二实施方式的口罩2的耳挂部50由伸缩性片制成,并且具有用于挂住耳朵的开口部51。如图6所示,耳挂部50通过接合部47接合到口罩主体部40的皮肤侧表面。在这种情况下,设置有吸热剂30的皮肤侧无纺布片12的皮肤侧表面被耳挂部50覆盖。然而,由于耳挂部50的拉伸力,皮肤侧无纺布片12的与耳挂部50接合的部分高度紧贴佩戴者的皮肤。这使得即使当吸热剂30被耳挂部50覆盖时,佩戴者也能够感觉到冷感。此外,在高度紧贴佩戴者的皮肤的部分,吸热剂30不与佩戴者的皮肤直接接触,能够减轻对佩戴者的皮肤的刺激。

==第三实施方式==

图7是当从非皮肤侧观察时第三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口罩3的平面图。图8是当从皮肤侧观察时口罩3的平面图。图9是沿图7中的线I-I截取的口罩主体部10的截面图。应当注意,图9未示出熔接部14。各图示出了使用之前的口罩3。第三实施方式的一些构造也适用于第一实施方式。

(口罩3的基本构造)

在口罩3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口罩1的构造共用的部分由相同的附图标记等表示,并且省略了口罩3的基本构造的详细说明。类似于口罩1,口罩3包括口罩主体部10和耳挂部20。口罩主体部10具有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和厚度方向。在厚度方向上,面向佩戴者的面部的内侧也被称为皮肤侧或皮肤面侧,外侧(与内侧相反的一侧)也被称为非皮肤侧或非皮肤面侧。

使用之前的口罩主体部10在从厚度方向观察的平面图(图7和图8)中具有在左右方向上长的矩形形状。口罩主体部10具有过滤构件11、设置在过滤构件11的皮肤面侧的皮肤侧无纺布片(无纺布片)12、以及设置在过滤构件11和皮肤侧无纺布片12之间的非皮肤侧无纺布片(第二无纺布片)18。在平面图中,过滤构件11、皮肤侧无纺布片12和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具有大致相同的尺寸和大致相同的形状。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皮肤侧无纺布片12是包括吸热剂30的无纺布片。

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过滤构件11例如可以是一件无缝无纺布片,如下的片一体地形成在该无缝无纺布片中:经受驻极体处理且包含聚丙烯纤维(其是聚烯烃系纤维)的熔喷无纺布片;以及经受驻极体处理且包含聚丙烯纤维的纺粘无纺布片。然而,构造不限于此。过滤构件11可以不经受驻极体处理。例如,可以使用包括大量微细间隙(纳米级空隙或孔)并利用间隙或孔收集病毒飞沫等的所谓纳米过滤器作为过滤构件11。

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是具有冷感剂80的无纺布片。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需要是其中可以涂布冷感剂80的无纺布片。但是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不限于纺粘无纺布片。可以使用水刺无纺布片、透气无纺布片或针刺无纺布片。优选具有良好触感的无纺布片,可以例示包含聚丙烯纤维等的纺粘无纺布片。

口罩3是褶皱型口罩,其中,在口罩主体部10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部,过滤构件11、皮肤侧无纺布片12和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在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折痕F处折叠成褶皱状形状,以形成褶皱。图9所示的口罩主体部10具有能够从非皮肤侧看到的四个折痕F1至F4和能够从皮肤侧看到的四个折痕F5至F8。折痕F1、F2、F7和F8是向上侧凸的山形折叠部,折痕F3、F4、F5和F6是向下侧凸的谷形折叠部。但是,折痕F的数量和取向不限于图9中例示的构造。

在使用之前的口罩3中,如图7等所示,维持褶皱状折叠形状,口罩主体部10处于几乎平坦的状态。褶皱形折痕F1至F8使口罩主体部10能够在上下方向上展开并且以Ω形方式朝向非皮肤侧隆起。由此,类似于图4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处于佩用状态的口罩1,口罩3的佩戴者可以根据从鼻子到下颚的长度在上下方向上展开口罩主体部10,从而能够用口罩主体部10覆盖嘴和鼻孔。

此外,口罩主体部10的上端部100X和下端部100Y均具有皮肤侧无纺布片12和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朝向非皮肤面侧折返而成的折返部101。应当注意,在以下说明中,口罩主体部10的在厚度方向上与折返部101重叠的部分将被称为非折返部102。折返部101提高了口罩主体部10的上端部和下端部的强度。此外,折返部101能够抑制皮肤侧无纺布片12、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和过滤构件11的展开。

口罩主体部10具有将彼此重叠的片接合为一体的熔接部14;例如,通过热熔接、超声波熔接等形成熔接部14。如图7所示,在口罩主体部10的横向上的两个侧部,沿着上下方向设置接合过滤构件11、皮肤侧无纺布片12和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的多个熔接部14。此外,在口罩主体部10的在上下方向上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以及中央部,沿着左右方向设置接合过滤构件11、皮肤侧无纺布片12和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的多个熔接部14。但是,熔接部14的图案不限于图7中所示的图案。此外,也可以使用粘合剂等(例如,热熔性粘合剂)接合彼此重叠的构件。

此外,如图9所示,在口罩主体部10的上端部,在折返部101中的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和非折返部102中的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之间设置形状保持构件15。

耳挂部20是在佩用口罩3时分别从口罩主体部10的左右方向的两个侧部延伸的环形构件。耳挂部20是具有伸缩性的构件,例如可以使用橡胶绳、伸缩性无纺布片或伸缩性膜等。具体地,如图8所示,口罩3的一对耳挂部20由伸缩性无纺布片制成,用于挂住耳朵的开口部21均设置在对应耳挂部的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的中央部。此外,耳挂部20分别设置在两个侧面,从而在使用口罩3之前,当从皮肤面侧观察时,适配在口罩主体部10的平面形状内。耳挂部20通过设置在左右方向的两端部的接合部16接合到口罩主体部10的皮肤侧表面。对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口罩1的耳挂部20,橡胶绳通过接合部16接合到口罩主体部10的非皮肤侧表面;然而,如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口罩3中那样,耳挂部20的伸缩无纺布片可以接合到皮肤侧表面。接合部16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并将伸缩无纺布片(20)接合到口罩主体部10。在使用之前,在口罩主体部10的左右方向中央部中的连接部22中,一对耳挂部20在皮肤面侧彼此连续。当佩用口罩时,佩戴者使连接部22断裂,使得能够通过将耳挂部20挂在佩戴者的两只耳朵周围来佩用口罩3。应当注意,可以使用熔接或用粘合剂接合作为与接合部16的接合方式。

(具有吸热剂30和冷感剂80的口罩3)

在本实施方式的口罩3中,包括吸热剂30的皮肤侧无纺布片12和包括冷感剂80的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在厚度方向上彼此相邻。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设置成面向皮肤侧无纺布片12的非皮肤面侧。与第一实施方式类似,吸热剂30是与水反应引起吸热反应的试剂,冷感剂80是当与佩戴者的皮肤接触时赋予佩戴者冷感或清凉感的试剂。

皮肤侧无纺布片12是无纺布片在其皮肤侧设置有吸热剂30的层,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是无纺布片在其非皮肤侧设置有冷感剂80的层。在皮肤侧无纺布片12中,为了容易保持包含在佩戴者的气息中的水分并使皮肤侧无纺布片12中的吸热剂30更容易与水分接触,从而使接触时间更长,优选皮肤侧无纺布片12包含亲水性纤维,更优选皮肤侧无纺布片12包含50%以上的亲水性纤维。这使得设置在亲水性无纺布片中的吸热剂30更容易引起吸热反应。

亲水性纤维的示例包括再生纤维素纤维(诸如人造丝)、天然纤维素纤维(诸如棉或粉碎浆粕)、半合成纤维素纤维(诸如乙酸酯)等。此外,也可以是通过对疏水性纤维(例如,聚乙烯纤维、聚丙烯纤维等)进行亲水化处理(诸如在疏水性纤维上涂布亲水性表面活性剂)而改性为亲水性的纤维。

口罩3包含吸热剂30,由此佩戴者的湿润气息与吸热剂30接触。由于吸热反应,口罩3的表面温度降低,这使得能够改善口罩3内的闷热。

然而,存在这样的情况:在佩戴者的气息中的水分与吸热剂30接触后,直到吸热剂30引起吸热反应并且口罩3的表面温度降低需要预定时间。因此,在从佩戴者开始佩用口罩3直到口罩3的表面温度由于吸热反应而降低的时期间,存在佩戴者因佩戴口罩3而可能感觉到闷热的风险。

在这方面,口罩3不仅包括包含吸热剂30的皮肤侧无纺布片12,还包括包含冷感剂80的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中的冷感剂80能够通过与佩戴者的皮肤接触而赋予佩戴者冷感。由此,在佩用口罩3时,佩戴者能够以如下方式由于冷感剂80而感觉到冷感:口罩3的外周端部与佩戴者的皮肤直接接触,使冷感剂80与佩戴者的皮肤接触;或者在冷感剂80是挥发性物质的情况下,挥发的冷感剂80与佩戴者的皮肤接触。如图9所示,在口罩3中,挥发的冷感剂80穿过设置在相对于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的皮肤面侧的皮肤侧无纺布片12并到达佩戴者的皮肤,使佩戴者能够感觉到冷感剂80的效果。

也就是说,在佩用口罩3时,由于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中的冷感剂80,佩戴者首先能够感觉到冷感或清凉感。此后,由于吸热剂30的吸热反应,佩戴者能够感觉到口罩3的表面温度降低。这使得佩戴者从戴上口罩3时就能够感觉到冷感。另外,这使得能够改善由于佩戴口罩3而引起的闷热,减轻呼吸困难,并抑制佩戴者中暑。此外,佩戴者能够在开始佩用口罩3之后立即感觉到冷感剂80的冷感效果,并且能够在经过预定时间之后感觉到吸热剂30的冷感效果。由此,与仅包含吸热剂30或仅包含冷感剂80的口罩相比,口罩3能够在刚开始佩用口罩3之后获得更长时间的冷感效果。

优选地,冷感剂80包含不吸收热量而是刺激佩戴者的皮肤中的冷感受体(温度敏感TRP通道)的冷感成分,从而使佩戴者感知到冷感。根据需要,冷感剂80可以包含溶解或分散冷感成分的溶剂成分。冷感剂80(冷感成分)的示例包括薄荷醇(例如,L-薄荷醇)、薄荷醇衍生物(例如,乳酸薄荷酯、薄荷甘油醚等)、水杨酸甲酯、源自诸如薄荷或桉树等的植物的精油等。使用这种刺激冷感受体的冷感剂80使得佩戴者更容易感觉到冷感。应当注意,优选地使用使得佩戴者能够比口罩3的表面温度由于吸热剂30的吸热反应而降低的时间更早地感知到由于冷感剂80引起的冷感的物质作为冷感剂80。

此外,在使用已经经历介电极化的无纺布片作为过滤构件11并且由此过滤构件11由于电荷而具有收集功能的情况下,为了防止过滤构件11的收集功能由于醇的附着而降低,优选吸热剂30和冷感剂80不包含醇。例如,包含在吸热剂30和冷感剂80中的溶剂优选为水性溶剂。此外,例如,在将通过将吸热成分溶解并分散在醇系溶剂中而获得的溶液涂布到皮肤侧无纺布片12和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上的情况下,优选地,在口罩3的生产线中,使醇系溶剂气化,随后将皮肤侧无纺布片12和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接合到过滤构件11。

此外,优选地,吸热剂30是非挥发性物质,冷感剂80是挥发性物质。由于冷感剂80是挥发性的,因此冷感剂80在使用口罩3之后立即挥发,更容易将冷感或清凉感赋予佩戴者的皮肤。另一方面,由于吸热剂30是非挥发性的,因此吸热剂30在使用口罩3之前不挥发,能够降低吸热剂30的效果劣化的风险。此外,能够使冷感剂80表现出冷感效果的时间和吸热剂30表现出冷感效果的时间错开,由此佩戴者能够从刚戴上口罩3后就感觉到长时间的冷感效果。应当注意,挥发性冷感剂80是在正常生活环境中变成气体且具有100℃以下的沸点的物质。

冷感剂80可以是液体或固体(还包括凝胶、粉末等)。口罩3的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设置有包含液体形式冷感剂80的微囊。在这些微囊中,膜材由于来自外部的物理刺激(例如压力(冲击、摩擦等))而破裂(破损),各微囊内的冷感剂80暴露或释放。口罩3的包含冷感剂80的微囊的膜材由聚氨酯树脂制成。处于在闭合的微囊的膜材内包含冷感剂80的状态下的微囊也称为“冷感剂80”。应当注意,冷感剂80可以不包含在微囊中。液体形式或固体形式的冷感剂80可以直接涂布到无纺布片或分散在无纺布片中作为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

此外,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口罩3的皮肤侧无纺布片12设置有包含液体形式的吸热剂30的微囊。在该微囊中,膜材由于来自外部的物理刺激如压力(冲击、摩擦等)而破裂(破损),并且微囊中的吸热剂30暴露或释放。口罩3的包含吸热剂30的微囊的膜材由聚氨酯树脂制成。处于在闭合的微囊的膜材内包含吸热剂30的状态下的微囊也称为“吸热剂30”。应当注意,吸热剂30可以不包含在微囊中。液体形式或固体形式的吸热剂30可以直接涂布到无纺布片或分散在无纺布片中作为皮肤侧无纺布片12。

在口罩3中使用的吸热剂30和冷感剂80分别包含在微囊中,其中膜材由聚氨酯树脂制成,但是构造不限于此。使用具有通过来自外部的压力(物理刺激)破裂(冲击或摩擦)的预定强度的任何微囊即可。材料的其它示例包括明胶、明胶/阿拉伯胶、三聚氰胺树脂、尿素/福尔马林树脂。这些树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以上类型的树脂一起使用。此外,作为微囊,可以使用通过物理或化学刺激(例如,热、光或液体)使膜材破裂从而释放吸热剂30和冷感剂80的微囊。通过将吸热剂30和冷感剂80包封于微囊中,使得吸热剂30和冷感剂80更容易留在皮肤侧无纺布片12和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的无纺布片的纤维之间。

通过如本实施方式中那样将吸热剂30和冷感剂80包封于微囊中,能够降低在佩戴口罩3之前直接涂布的液体形式或固体形式的吸热剂30和冷感剂80从口罩3滑落、或诸如冷感剂80等的挥发性物质挥发消失的风险。优选地,当佩用口罩3时,佩戴者首先轻叩口罩主体部10的整个区域。轻叩施加预定的物理刺激(压力),皮肤侧无纺布片12和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的微囊破损(破裂),这使得包含在微囊中的吸热剂30和冷感剂80暴露于外部。佩戴吸热剂30和冷感剂80暴露的状态下的口罩3的佩戴者容易获得吸热剂30和冷感剂80的效果。此外,吸热剂30和冷感剂80包含在由相同材料制成的微囊的膜材中,这使得能够利用佩戴者在使用之前轻叩口罩3的单次动作,一次就使吸热剂30和冷感剂80暴露,更容易发挥其效果。

此外,可通过与在皮肤侧无纺布片12中设置吸热剂30相同的方法在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中设置冷感剂80。例如,冷感剂80优选地已经混入构成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的纤维的至少一部分中。也就是说,为了在形成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之前设置冷感剂80,推荐例如用冷感剂80(溶液)浸渍待形成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的纤维网,或者用混合有冷感剂80的树脂形成纤维。此外,可以将混合有冷感剂80的黏合剂涂布到纤维网。这使得冷感剂80不容易从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脱离,并使得冷感剂80的功能逐渐发挥,从而提高冷感剂80的冷感效果的持续性。

构造不限于此。冷感剂80可以设置在构成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的纤维的表面。例如,可以通过各种公知的涂布方法(诸如喷涂、辊涂或刷涂等)将冷感剂80涂布到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此外,可以将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浸入冷感剂80(溶液)。

吸热剂30可以设置在整个皮肤侧无纺布片12,或者可以设置在皮肤侧无纺布片12的平面的一部分中。此外,吸热剂30可以以均匀的基重(每单位面积的量:g/m

冷感剂80可以设置在整个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中,或者可以设置在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的平面的一部分中。此外,冷感剂80可以以均匀的基重(每单位面积的量:g/m

此外,优选地,设置有吸热剂30的皮肤侧无纺布片12形成口罩3的最靠皮肤侧的表面。具体地,与图9所示的口罩3的口罩主体部10类似,以下构造是优选的:皮肤侧无纺布片12配置在最靠皮肤侧的表面;过滤构件11配置在最靠非皮肤侧的表面;并且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设置在皮肤侧无纺布片12和过滤构件11之间。

如上所述,吸热剂30由于与佩戴者的湿润气息接触而引起吸热反应,并且口罩的表面温度降低。通过在口罩主体部10的最靠皮肤侧设置具有吸热剂30的皮肤侧无纺布片12,使得吸热剂30更容易与佩戴者的气息接触,提高冷感效果。此外,由于能够在靠近佩戴者的皮肤的位置处引起吸热反应,所以口罩3的表面温度的降低使得佩戴者更容易感觉到冷感。

此外,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设置在过滤构件11和皮肤侧无纺布片12之间,因此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构造成被夹在过滤构件11和皮肤侧无纺布片12之间。在冷感剂80以包含在微囊中的状态设置在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中的情况下,微囊不容易从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脱离,能够降低冷感剂80的效果劣化的风险。此外,在冷感剂80不包含在微囊中而是液体且涂布到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的情况下,利用过滤构件11和皮肤侧无纺布片12覆盖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的两个表面,使得能够减少冷感剂80的挥发,降低冷感剂80的效果劣化的风险。

此外,优选地,过滤构件11的非皮肤侧表面形成口罩主体部10(口罩3)的非皮肤侧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皮肤侧无纺布片12的皮肤侧表面形成口罩主体部10(口罩3)的皮肤侧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在包括过滤构件11的口罩3中,也能够减少口罩主体部10中在厚度方向上层叠的片的数量,这能够使口罩3的内部空间不容易闷热。此外,更优选地,在形成口罩主体部10(口罩3)的皮肤侧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部分中设置吸热剂30。设置在靠近佩戴者的皮肤的位置处的吸热剂30容易在靠近佩戴者的皮肤的位置处引起吸热反应,使得佩戴者由于吸热反应而更容易感觉到冷感。

但是,口罩主体部10的构造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在相对于过滤构件11的非皮肤侧设置别的片,或者在相对于皮肤侧无纺布片12的皮肤侧设置别的片,或者在过滤构件11和皮肤侧无纺布片12之间设置别的片。此外,可以改变过滤构件11、皮肤侧无纺布片12和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的层叠顺序。

更优选地,将吸热剂30涂布到皮肤侧无纺布片12的皮肤侧表面。在靠近佩戴者的皮肤的位置处设置吸热剂30,使得吸热剂30更容易与佩戴者的气息接触,促进吸热反应并提高冷感效果。此外,吸热反应容易在靠近佩戴者的皮肤的位置处发生,这使得佩戴者更容易感觉到口罩3的表面温度的降低。类似地,优选地,将冷感剂80涂布到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的皮肤侧表面。在靠近佩戴者的皮肤的一侧设置冷感剂80,使得冷感剂80更容易与佩戴者的皮肤接触,并使得佩戴者更容易感觉到冷感剂80的冷感效果。但是,构造不限于此。吸热剂30可以涂布到皮肤侧无纺布片12的非皮肤侧表面或两个表面。冷感剂80可以涂布到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的非皮肤侧表面或两个表面。

此外,在皮肤侧无纺布片12中的另一侧表面比一侧表面更平滑(表面粗糙度低)的情况下,更优选以下构造:一侧表面配置在非皮肤侧,另一侧表面配置在皮肤侧;另一侧表面设置成形成口罩主体部10的皮肤侧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吸热剂30设置在另一侧表面(成为皮肤侧无纺布片12的皮肤侧表面,并且构成口罩主体部10的皮肤侧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也就是说,以下构造是优选的:在皮肤侧无纺布片12中,皮肤侧表面比非皮肤侧表面更平滑;更平滑的表面配置在能够与佩戴者的皮肤接触的位置处;吸热剂30设置在能够与佩戴者的皮肤接触的更平滑的表面上。通常,与具有低平滑度的表面(一侧表面)相比,具有高平滑度的表面(另一侧表面)与佩戴者的皮肤的接触面积会更大。因此,更平滑的皮肤侧表面与佩戴者的皮肤的接触面积能够大于非皮肤侧表面与佩戴者的皮肤的接触面积,这使得口罩3能够使设置在皮肤侧表面的吸热剂30与佩戴者的皮肤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因此,由于吸热剂30,佩戴者更容易感觉到冷感。

作为用于比较无纺布片12的平滑度的指标,其示例可包括表面上的凸起和凹陷的高度、KES的表面粗糙度的标准偏差(SMD)和平均摩擦系数的平均偏差(MMD)。

具体地,可以用电子显微镜测定无纺布片12的截面的凸起和凹陷的高度。在无纺布片12的另一侧表面(皮肤侧表面)的凸起和凹陷的高度低于无纺布片12的一侧表面(非皮肤侧表面)的高度的情况下,无纺布片12的另一侧表面(皮肤侧表面)比无纺布片12的一侧表面(非皮肤侧表面)平滑。

表面粗糙度的平均偏差(SMD)和表面摩擦系数的平均偏差(MMD)可以基于由Kato-tec Corporation制造的KES的特征值(参考文献:手感评价的标准化与分析(第二版),作者川端季雄,1980年7月10日发行)来测定,这通常被称为表示无纺布片12的表面触感的特征值。

具体地,使用表面试验装置(由Kato-Tec Corporation制造的KES-FB4-AUTO-A)通过以1.0×1.0cm的样品作为试样并将试样配置在平滑金属平面的试验台上来测定表面特性。表面粗糙度的测定通过将10gf的载荷施加到前表面(或后表面)并将由具有0.5mm直径的钢琴线卷绕的、0.5cm宽的接触端子压到试样上来进行。通过放置与用于测定表面粗糙度的接触端子相同的十根钢琴线并用来自重物的50fg的力将接触表面压到试样上来进行表面摩擦的测定。在表面粗糙度和表面摩擦的测定中,将试样以0.1cm/秒的恒定速度水平移动2cm,并对试样施加20gf/cm的单轴张力。根据测定结果,获得了表面粗糙度的平均偏差(SMD)和表面摩擦系数的平均偏差(MMD)。

优选地,皮肤侧无纺布片12的透气阻力值高于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的透气阻力值(皮肤侧无纺布片12的透气阻力值>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的透气阻力值)。在佩戴口罩3期间,这使得佩戴者的更多气息(呼出的空气)更容易保持在具有较高透气阻力值的皮肤侧无纺布片12中,因此更容易在吸热剂30和佩戴者的气息之间引起吸热反应并降低口罩3的表面温度。应当注意,可以采用公知的方法来测定皮肤侧无纺布片12的透气阻力值和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的透气阻力值中的每一者。例如,可以使用用于测定过滤构件11的透气阻力值的方法。

此外,优选地,过滤构件11的透气阻力值高于皮肤侧无纺布片12的透气阻力值。也就是说,更优选地,过滤构件11的透气阻力值高于皮肤侧无纺布片12的透气阻力值,并且皮肤侧无纺布片12的透气阻力值高于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的透气阻力值(过滤构件11的透气阻力值>皮肤侧无纺布片12的透气阻力值>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的透气阻力值)。这使得更容易促进吸热剂30与佩戴者的适度地留在皮肤侧无纺布片12中的气息的吸热反应,同时维持在过滤构件11中收集诸如病毒飞沫、细菌飞沫和花粉等的微细颗粒的效果。这使得能够提高吸热效果及其持续性。此外,能够降低冷感剂80通过过滤构件11流出(挥发)到外部的风险,因此能够提高冷感效果及其持续性。

此外,在口罩3中,过滤构件11、皮肤侧无纺布片12和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在口罩主体部10的上下方向中央部中折叠成褶皱状形状。在佩用口罩3时,在口罩主体部10的左右方向中央部,褶皱部分在上下方向上展开。然而,在口罩主体部10的左右方向的两个侧部,过滤构件11、皮肤侧无纺布片12和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在折叠成褶皱状形状的状态下通过熔接部14接合。此外,遍及口罩主体部10的左右方向上的整个区域,在上端部100X和下端部100Y中,过滤构件11、皮肤侧无纺布片12和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在折叠状态下通过熔接部14接合。

也就是说,在口罩主体部10的左右方向的两个侧部中,即使在佩用口罩3时也维持图9所示的截面的状态。具体地,在口罩3的上端部100X和下端部100Y中,皮肤侧无纺布片12由于折返部101而具有在厚度方向上重叠的两层结构,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也由于折返部101而具有在厚度方向上重叠的两层结构。在上下方向中央部,存在皮肤侧无纺布片12和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由于褶皱而分别具有在厚度方向上重叠的三层结构的部分。

应当注意,如口罩3那样,在口罩主体部10具有上下折返部101的情况下,口罩主体部10的“上端部100X”是上折返部101,“下端部100Y”是下折返部101,“中央部100Z”是不具有折返部101且在上下方向上位于上端部100X和下端部100Y之间的部分。在不同于口罩3的不具有折返部101的口罩的情况下,当口罩主体部10在上下方向上的上半部分的长度被四等分时,最上侧部分(具有四分之一长度并且位于上半部分的上侧的部分)是“上端部”。当口罩主体部10在上下方向上的下半部分的长度被四等分时,最下侧部分(具有四分之一长度并且位于下半部分的下侧的部分)是“下端部”。在上下方向上位于上端部与下端部之间的部分是“中央部”。此外,在口罩主体部10的左右方向上,当口罩主体部10在左右方向上的一个侧部(左侧部)的长度被四等分时,最靠一侧的部分(在左半部分的左侧上具有四分之一长度的部分)是一侧的“侧部”。当口罩主体部10在左右方向上的另一个侧部(右侧部)的长度被四等分时,最靠另一侧的部分(在右半部分的右侧上具有四分之一长度的部分)是另一侧的“侧部”。两个侧部之间的部分被称为“中央部”。

此外,在具有这种褶皱形折痕F的口罩3中,在形成口罩主体部10期间,在皮肤侧无纺布片12的整个区域均匀地设置吸热剂30之后形成折痕F的情况下,使得皮肤侧无纺布片12中的吸热剂30的基重(g/m

相对于整个口罩主体部10的上下方向,相比于上端部100X和下端部100Y,能够提高中央部100Z的冷感效果。此外,当佩用口罩3时,在口罩主体部10的左右方向中央部中,褶皱部分能够在上下方向上展开,但不完全展开,并且皮肤侧无纺布片12具有部分地三层重叠结构。这使得能够确保吸热剂30的基重高的部分H。此外,在佩用口罩3时,口罩主体部10的上下方向中央部100Z靠近佩戴者的鼻孔或嘴,这使得佩戴者的气息更容易与更多的吸热剂30接触,更容易感觉到吸热剂30的冷感效果。因此,通过增加在这些部分中的吸热剂30的基重,使得佩戴者更容易获得吸热剂30的冷感效果。

此外,在冷感剂80均匀地设置在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的整个区域中并且形成褶皱形折痕F的情况下,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中的冷感剂80的基重(g/m

通过在中央部100Z中设置冷感剂80和吸热剂30的基重高于上端部100X和下端部100Y中的基重的部分,能够进一步提高中央部100Z的冷感效果。在靠近鼻孔或嘴的中央部100Z,佩戴者容易感觉到冷感剂80的效果并且容易感觉到口罩3的冷感效果。

此外,为了使更多的吸热剂30在靠近佩戴者的鼻孔或嘴的上下方向中央部100Z(而不是上端部100X和下端部100Y)与佩戴者的气息接触,并且为了更容易引起吸热反应并提高冷感效果,优选地,在具有这种褶皱形折痕F的口罩3中,皮肤侧无纺布片12的上下方向中央部100Z具有吸热剂30的基重高于上端部100X和下端部100Y中的基重的部分。例如,在皮肤侧无纺布片12中,吸热剂30设置在中央部100Z中,并且吸热剂30不设置在上端部100X和下端部100Y中的构造是可接受的。这使得吸热剂30在皮肤侧无纺布片12的中央部100Z中的基重高于在上端部100X和下端部100Y中的基重。此外,皮肤侧无纺布片12由于多个折痕F而具有三层重叠结构的部分成为如下的部分:在该部分中的吸热剂30的基重高于皮肤侧无纺布片12为一层结构的部分或皮肤侧无纺布片12具有两层结构的部分。

如上所述,在具有褶皱形折痕F的口罩3的口罩主体部10的左右方向的两个侧部,由于熔接部14,在佩用口罩3时,存在皮肤侧无纺布片12在厚度方向上重叠的两层结构;在口罩3的上端部100X和下端部100Y,由于折返部101,当佩用口罩3时,存在皮肤侧无纺布片12在厚度方向上重叠的两层结构;并且在上下方向中央部100Z,由于褶皱,存在皮肤侧无纺布片12在厚度方向上重叠的三层结构(图9)。由此,在将吸热剂30均匀地设置在皮肤侧无纺布片12的整个区域中并形成折痕F的情况下,口罩主体部10的两个侧部成为吸热剂30的基重(g/m

当佩用口罩3时口罩主体部10的左右方向的两个侧部是与佩戴者的脸颊接触或靠近的部分。在与佩戴者的脸颊接触或靠近的部分中,在靠近佩戴者鼻孔或嘴的中央部100Z中的吸热剂30的基重设定为高于上端部100X和下端部100Y中的吸热剂30的基重的情况下,佩戴者容易在靠近佩戴者的脸颊的鼻孔或嘴的中央部100Z中感觉到口罩的冷感。特别地,耳挂部20接合到口罩主体部10的左右方向的两个侧部。这使得口罩主体部10的左右方向的两个侧部由于耳挂部20的拉伸力而容易与佩戴者的皮肤(脸颊)紧贴,使得佩戴者更容易感觉到吸热剂30的冷感效果。

类似地,在冷感剂80均匀地设置在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的整个区域中并形成折痕F的情况下,与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具有两层重叠结构的上端部100X和下端部100Y相比,冷感剂80在口罩主体部10的左右方向的两个侧部的基重(g/m

在口罩主体部10的左右方向的两个侧部的中央部100Z,通过设置吸热剂30以及吸热剂30的基重高于在上端部100X和下端部100Y中的基重的部分,使得在接触或靠近佩戴者的脸颊的部分中的靠近鼻孔或嘴的中央部100Z中,不仅更容易获得吸热剂30的冷感效果,而且更容易获得冷感剂80的冷感效果,从而更容易感觉到口罩3的冷感效果。

此外,口罩主体部10的左右方向的两个端部是与佩戴者的脸颊接触并靠近佩戴者的皮肤的部分,由此是佩戴者能够容易地获得吸热剂30的冷感效果的部分。因此,通过在口罩主体部10设置左右方向的两个端部中的吸热剂30的基重(g/m

应当注意,可以采用公知的方法来确认是否将吸热剂30和冷感剂80分别设置到皮肤侧无纺布片12和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首先,将待测定的皮肤侧无纺布片12和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与口罩3分离,并制备具有预定尺寸的样品。使用例如气相色谱装置(由AgilentTechnologies制造的7890B或同等装置)分析样品的成分,这使得能够确认皮肤侧无纺布片12和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的样品是否分别包含吸热剂30和冷感剂80。在吸热剂30和冷感剂80包含在微囊中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皮肤侧无纺布片12和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的样品来确认存在或不存在微囊(吸热剂30和冷感剂80)。

此外,通过使用气相色谱装置,还可以进行在上端部100X和下端部100Y与中央部100Z之间的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中的冷感剂80的基重(g/m

(1)首先,将待测定的皮肤侧无纺布片12从口罩3中取出,并将其分成上端部100X、下端部100Y和中央部100Z。将分离的上端部100X、下端部100Y和中央部100Z进一步切割成具有预定尺寸(例如,上下方向上20mm×左右方向上40mm)的小样品。

(2)接下来,借助于诸如将精细切割的样品浸入特定溶剂中来溶解微囊,并从样品提取吸热剂30(具有冷感效果的成分)和其它成分(溶剂等)的混合物。

(3)对于各样品,使用气相色谱装置分析从样品提取的混合物的成分。另外,对于各样品,获取吸热剂(具有冷感效果的成分)的峰值和其它成分(溶剂等)的峰值,并计算吸热剂的峰值相对于其它成分的峰值的比率(吸热剂的峰值/其它成分的峰值)。认为该比率对应于位于样品中的吸热剂的量。

(4)最后,计算分别构成上端部100X、下端部100Y或中央部100Z的多个样品中吸热剂的比率(吸热剂的峰值/其它成分的峰值≈吸热剂30的量)的平均值。认为该平均值对应于上端部100X中的吸热剂30的基重、下端部100Y中的基重和中央部100Z中的基重,并且可以比较。

此外,在吸热剂80包含在微囊中的情况下或在吸热剂80不包含在微囊中的情况下,以下方法也是可接受的:从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的待比较部分切出具有预定尺寸的样品;从切出的样品去除吸热剂30;计算去除吸热剂30前后的重量差;并且比较该差,使得能够执行作为各个样品中吸热剂30的基重差的比较。例如,在吸热剂30包含在微囊中的情况下,可以如下进行比较:从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的待比较部分切出具有预定尺寸的样品;对于各样品,测定干燥状态下的重量;随后,使微囊随流体(水流或气流)掉落;再次测定干燥状态下各样品的重量;计算微囊掉落前后的重量差;并且比较该差,使得能够执行作为各个样品中吸热剂30的基重的比较。

应当注意,在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中,以相同的方式比较冷感剂80在上端部100X和下端部100Y以及在中央部100Z中的基重(g/m

此外,使用相同的方法,还可以确认吸热剂30设置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口罩1的皮肤侧无纺布片12中,并比较吸热剂30在皮肤侧无纺布片12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以及中央部中的基重(g/m

优选地,如图9所示,在折返部101中,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的上下方向长度18X(18Y)小于皮肤侧无纺布片12的上下方向长度12X(12Y)(18X<12X且18Y<12Y)。由于在折返部101中,皮肤侧无纺布片12从非皮肤面侧覆盖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皮肤侧无纺布片12从厚度方向上的两个表面覆盖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因此如在口罩3中那样在微囊中包含冷感剂80的情况下,能够降低包含冷感剂80的微囊在使用口罩3之前掉落或破裂的风险。此外,在挥发性冷感剂80不包含在微囊中并且以液体形式或固体形式设置在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中的情况下,用皮肤侧无纺布片12覆盖冷感剂80使得能够降低冷感剂80在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中挥发的风险。

但是,构造不限于此。例如,以下构造是可接受的:口罩主体部10的上端部和下端部朝向皮肤面侧折返;或者口罩主体部10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中的仅一者朝向非皮肤面侧折返。此外,吸热剂30可以不设置在上折返部101的非皮肤侧表面。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口罩3中,折返部101通过将皮肤侧无纺布片12和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的上端部和下端部朝向非皮肤侧折返而形成,但是构造不限于此。皮肤侧无纺布片12和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中的至少一者可以朝向非皮肤面侧折返。例如,可接受如下的构造:仅皮肤侧无纺布片12朝向非皮肤面侧折返,吸热剂30设置在沿厚度方向与折返部101重叠的非折返部102的皮肤侧表面102A(皮肤侧无纺布片12的皮肤侧表面),且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不朝向非皮肤面侧折返。此外,除了皮肤侧无纺布片12和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之外,过滤构件11也可以折返。此外,折返部101不限于从皮肤面侧朝向非皮肤面侧折返的部分,还可以是从非皮肤面侧朝向皮肤面侧折返的部分。可接受如下的构造:皮肤侧无纺布片12和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都不朝向非皮肤面侧或朝向皮肤面侧折返。类似地,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口罩1中,折返部101可以通过仅将皮肤侧无纺布片12朝向非皮肤侧折返而不将过滤构件11朝向非皮肤侧折返来形成。仅折返皮肤侧无纺布片12使得能够降低口罩主体部10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变得过硬的风险,同时防止过滤构件11直接与佩戴者的皮肤接触。

如图7等所示,优选地,口罩3具有形状保持构件15。形状保持构件15使得在口罩3和佩戴者(面部)之间不容易产生间隙,并提高口罩3的内部空间的密闭度。由此,吸热剂30和冷感剂80更容易留在口罩3的内部空间中,这使得能够提高吸热剂30和冷感剂80的冷感效果。此外,增加吸热剂30与佩戴者的气息、空气循环的接触时间,提高冷感效果及其持续性。但是,构造不限于此,口罩3可以不具有形状保持构件15。

此外,在口罩主体部10中,优选地,过滤构件11的外周端与皮肤侧无纺布片12和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的外周端彼此一致。在本实施方式的口罩3中,如图7等所示,过滤构件11的左端11c、皮肤侧无纺布片12的左端12c和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的左端18c彼此一致,过滤构件11的右端11d、皮肤侧无纺布片12的右端12d和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的右端18d彼此一致。此外,如图9所示,过滤构件11的上端11a、皮肤侧无纺布片12的上端12a和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的上端18a彼此一致,过滤构件11的下端11b、皮肤侧无纺布片12的下端12b和非皮肤侧无纺布片的下端18b彼此一致。应当注意,由片的厚度造成的上下折返部101的位置偏移不包括在内。由此,吸热剂30和冷感剂80可以设置成遍及口罩主体部10的平面的大范围,这使得佩戴者能够在口罩3的大范围内感觉到口罩3的冷感。此外,过滤构件11可以设置成遍及口罩主体部10的平面的大范围,能够获得收集效果。但是,构造不限于此,过滤构件11的外周端、皮肤侧无纺布片12的外周端和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的外周端彼此一致不是必需的。

此外,优选地,与皮肤侧无纺布片12相比,过滤构件11具有的吸热剂30和冷感剂80的基重较低,更优选地,过滤构件11未设置有吸热剂30和冷感剂80。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抑制由于吸热剂30和冷感剂80附着到过滤构件11而导致的过滤构件11的收集功能的劣化。

本实施方式的口罩3具有口罩主体部10,其中过滤构件11、皮肤侧无纺布片12和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在厚度方向上接合,但是构造不限于此。例如,过滤构件11、皮肤侧无纺布片12、非皮肤侧无纺布片18和不同的构件可以在厚度方向上层叠。

===其它实施方式===

尽管已经说明了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但是上述实施方式旨在促进对本发明的理解,而不旨在限制对本发明的解释。另外,在不背离本发明的主旨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改进,另外,自不待言,本发明包括其等同方案。

本发明的口罩可以是不包括由于水分引起的溶解而产生香味的香味发生体的口罩。即使在不包括由于水分引起的溶解而产生香味的香味发生体的情况下,如果口罩包括设置有吸热剂的无纺布片,也能够使佩戴者感觉到由于口罩引起的冷感。

附图标记说明

1、2、3:(一次性)口罩,

10:口罩主体部,11:过滤构件,12:皮肤侧无纺布片(无纺布片),

13:侧片,14:熔接部,15:形状保持构件,16:接合部,

18:非皮肤侧无纺布片(第二无纺布片),

20:耳挂部,

30:吸热剂,

40:口罩主体部,41:过滤构件,42:皮肤侧无纺布片(无纺布片),

43、44:一对片部,45:接合部,46:形状保持构件,

47:接合部,48:高基重部,

50:耳挂部,

80:冷感剂

技术分类

06120115607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