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术后用弹力短裤

文献发布时间:2024-01-17 01:27:33


一种术后用弹力短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术后护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术后用弹力短裤。

背景技术

髋骨为人体腰部的骨骼,共左右两块,对于老年人髋骨处很容易出现骨折的情况,对其治疗的手段主要通过手术治疗,而手术后为了防止伤口出血以及髋骨再次损伤的发生,通常通过为患者穿戴具有弹力的收腹带或者带有弹力的短裤、长裤等方式,实现对进行髋骨手术后患者的护理。

如申请号为CN202223168855.4,公开号为CN218961128U,名称为“一种裤型髋带”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裤型髋带,髋带的外形为一臀部和裆部开口的短裤形状;包括环绕髋部的圆筒形的上半部和分叉的分别用于环抱左右腿部的下半部;下半部中自左腿的内侧中部至右腿的内侧中部设有连续的开口一,沿开口一两侧设有搭扣;髋带的两侧自腰部至腿部设有用于压迫止血的松紧带”。其通过搭扣将该裤型型髋带穿戴好后,利用弹性松紧带的弹力对手术后的髋部位置加压,以起到防止术后髋部伤口出血。

上述专利提供的裤型髋带虽然能够对利用松紧带的弹力对术后的髋部位置进行加压以实现防止伤口出血的问题,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其至少存在以下弊端:

众所周知的,在穿戴裤型髋带时,需要为术后的髋带位置提供足够的挤压力,才能起到防止术后髋部伤口出血以及防止髋骨再次损伤的作用,而现有技术中,一旦将裤型髋带穿戴至患者身上后,松紧带对术后髋部位置的挤压力将被锁定,即无法在患者穿戴完裤型髋带后再对松紧带挤压髋部位置的压力值进行微调,基于此,当穿戴完裤型髋带后,髋部位置的压力值不够时,现有技术只能通过解开连接处(如搭扣)并进行再穿戴的方式进行增压,以此反复操作,直至术后髋部位置受到的挤压力值达到所需力度,但是,解开和再穿戴动作幅度都较大,而且在解开连接处时会导致患者术后髋部位置原本受到的挤压力瞬间消失为零,再穿戴时又会使患者术后髋部位置受到的挤压力瞬间升高,术后髋部位置受到的挤压力在大幅度的减小和增大,基于上述动作,其极易导致患者术后髋部位置出血和再损伤,风险较大,可见对患者术后髋部位置的增压方式亟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术后用弹力短裤,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术后用弹力短裤,包括:

弹力髋带,用于挤压患者术后髋部位置,其包括分离的两个端头,所述弹力髋带的两个端头与患者术后髋部位置错开;

连接装置,其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左部机构和右部机构,所述左部机构与弹力髋带的其中一个端头连接,所述右部机构与弹力髋带的另一个端头连接;

所述左部机构包括用于收卷弹力髋带的转杆,所述转杆与右部机构弹性卡接以使转杆能够向拉紧弹力髋带的方向单向转动,转动所述转杆收卷弹力髋带以对患者术后髋部位置加压。

上述的术后用弹力短裤,还包括连接在弹力髋带下方的裤腿,所述裤腿套在与患者术后髋部位置相对应的腿上,所述连接装置位于未进行手术的髋部位置上。

上述的术后用弹力短裤,所述裤腿的顶口分为内半圈和外半圈,所述裤腿顶口的内半圈与弹力髋带不连接。

上述的术后用弹力短裤,所述裤腿的内侧剪开以使裤腿具有分离的两个自由端,所述裤腿两个自由端之间通过魔术贴粘接。

上述的术后用弹力短裤,所述左部机构还包括支撑架,所述转杆转动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弹力髋带的一端固定套设在转杆上,所述转杆上固设有沿其轴向布置的两个齿轮,所述右部机构包括与两个齿轮一一对应的两个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弹性滑动设置且一端设置有尖角,所述限位块的尖角端与对应的齿轮的齿沟插接以对齿轮单向限位。

上述的术后用弹力短裤,所述限位块的前侧面包括位于限位块端部的第一倾斜面,所述限位块的后侧面包括平面,从所述第一倾斜面到平面的方向为转杆收卷弹力髋带的方向,所述限位块的尖角端插接在齿轮的齿沟中时,位于限位块前侧的齿面的端部与第一倾斜面滑动抵接以使齿轮能够向收卷弹力髋带的方向转动,且位于限位块后侧的齿面与平面贴合以使齿轮无法向释放弹力髋带的方向转动。

上述的术后用弹力短裤,所述限位块的后侧面还包括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二倾斜面位于第一倾斜面与平面之间,所述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相对布置以形成限位块的尖角,向远离齿轮的方向滑动限位块直至平面与齿面错开时,所述第二倾斜面与位于限位块后侧的齿面的端部滑动抵接以使齿轮能够向释放弹力髋带的方向转动。

上述的术后用弹力短裤,所述齿轮向释放弹力髋带方向的转动力由弹力髋带的弹力提供,当位于所述限位块后侧的齿面的端部与第二倾斜面抵接时,所述齿轮向释放弹力髋带方向的转动力驱使限位块向远离齿轮的方向弹性滑动以使齿轮转动,实现对收卷的弹力髋带的释放以减小患者术后髋部位置受到的挤压力。

上述的术后用弹力短裤,所述左部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支撑架上的两组封堵门,两组所述封堵门分别位于支撑架的上下两侧并与两个齿轮一一对应,每组所述封堵门包括相对布置的两扇转门,所述转门与支撑架弹性转动连接,初始状态下,每组所述封堵门中的两扇转门相抵接以将右部机构锁定在齿轮与封堵门之间,此时限位块插接在对应的齿轮的齿沟内。

上述的术后用弹力短裤,每组所述封堵门中的两扇转门相互抵接的状态下能够朝向齿轮的方向弹性转动,以使右部机构能够从外侧推开并穿过两扇转门。

有益效果: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术后用弹力短裤,通过将弹力髋带设计为两个分离的端头,两个分离的端头分别与连接装置的左部机构和右部机构连接,且左部机构和右部机构可拆卸连接,从而能够使弹力髋带两个分离的端头连接和解开,两个分离的端头连接时能够实现弹力髋带的穿戴,同时左部机构中的转杆能够对弹力髋带收卷,且在右部机构的作用下,当转杆与右部机构弹性卡接时能够向拉紧弹力髋带的方向单向转动,而不能反向转动,从而使得转杆收卷弹力髋带时能够即停即锁,转杆收卷的弹力髋带越多,弹力髋带对患者术后髋部位置的挤压力就越大,直至达到所需压力值。从而与现有技术相比,当弹力短裤穿戴在患者身上后,本发明能够在不解开弹力髋带的情况下,只需转动转杆对弹力髋带进行收卷,就能够实现对患者术后髋部位置的增压,操作动作幅度小,且增压过程中不会造成挤压力的消失,增压循序渐进,更加平稳,不易造成患者术后髋部位置的出血和再损伤,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术后用弹力短裤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接装置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2中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接装置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右部机构被锁定时的与齿轮以及封堵门之间第一视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右部机构被锁定时的与齿轮以及封堵门之间第二视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6中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右部机构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右部机构向左滑动至极限位置时封堵门中的两扇转门在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右部机构向左滑动至极限位置时封堵门中的两扇转门在抵接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限位块从齿沟中脱离时右部机构与齿轮以及封堵门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倾斜面与齿面抵接时右部机构与齿轮以及封堵门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右部机构被齿轮和封堵门锁定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弹力髋带;2、裤腿;3、魔术贴;4、润滑液;5、连接装置;6、支撑架;601、水平板;602、支架;603、弧形面;604、上导向叉板;605、下导向叉板;7、转杆;701、齿轮;702、手柄;8、限位块;801、第一倾斜面;802、第二倾斜面;803、平面;9、筒体;901、通气孔;10、压簧;11、第一活塞杆;1101、连接盘;12、缸体;1201、第一密封腔;1202、第二密封腔;1203、缺口;13、第二活塞杆;14、转门;1401、转轴;1402、半圆凸起;15、上套筒;16、下套筒;17、连接杆;18、上拉杆;19、下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如图1-1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术后用弹力短裤,包括:

弹力髋带1,用于挤压患者术后髋部位置,其包括分离的两个端头,弹力髋带1的两个端头与患者术后髋部位置错开;

连接装置5,其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左部机构和右部机构,左部机构与弹力髋带1的其中一个端头连接,右部机构与弹力髋带1的另一个端头连接;

左部机构包括用于收卷弹力髋带1的转杆7,转杆7与右部机构弹性卡接以使转杆7能够向拉紧弹力髋带1的方向单向转动,转动转杆7收卷弹力髋带1以对患者术后髋部位置加压。

本实施例提供的术后用弹力短裤用于为进行过髋部手术的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对进行手术的髋部位置进行安全保护。本实施例中涉及的“上”、“下”、“左”、“右”、“前”、“后”等与方向和位置有关的词是相对于附图而言的。具体的,患者在进行髋部手术时,一般只会对其中一个髋部进行手术,所以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弹力短裤只需保证能够对进行手术的髋部位置进行有效施压。其中,弹力髋带1为带状结构,具有两个分离的端头,当将两个分离的端头连接时即可将弹力髋带1穿戴在患者的髋部位置,当两个分离的端头解开时即可将弹力髋带1脱下,弹力髋带1的两个端头与患者术后髋部位置错开的作用是在连接两个分离端头时不会触碰患者进行手术的髋部位置,使在穿戴弹力髋带1时更加安全,同时使得患者术后髋部位置能够被弹力髋带1弹性挤压,而不会与连接装置5接触(弹力髋带1对髋部位置的挤压比连接装置5对髋部位置的挤压更加温柔),使患者更加舒适。连接装置5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左部机构和右部机构,左部机构与弹力髋带1的其中一个端头连接,右部机构与弹力髋带1的另一个端头连接,从而当左部机构和右部机构连接时能够实现弹力髋带1两个分离端头的连接,进而实现弹力髋带1的穿戴,左部机构和右部机构拆分时又能够实现弹力髋带1两个分离端头的分离,进而实现弹力髋带1的脱卸。当左部机构和右部机构连接时,在弹力髋带1的弹力作用下会对左部机构和右部机构产生向外的拉力,以使左部机构和右部机构连接紧实。

左部机构中包括转动设置的转杆7,转杆7与弹力髋带1的其中一个端头固定连接,当转动转杆7时能够对弹力髋带1进行收卷和释放,收卷弹力髋带1时能够增大弹力髋带1对患者术后髋部位置的挤压力,释放弹力髋带1时能够减少弹力髋带1对患者术后髋部位置的挤压力。且转杆7与右部机构弹性卡接,使得当转杆7与右部机构弹性卡接时转杆7能够向拉紧弹力髋带1的方向单向转动,而不能反向转动,从而转杆7能够不断地收卷弹力髋带1以使弹力髋带1对患者术后髋部位置不断增压,且不转动转杆7时,在弹力髋带1的弹力作用下又能够使转杆7立即锁定,以保持弹力髋带1对患者术后髋部位置的挤压力,即能够做到即停即锁。转动转杆7的操作是在穿戴弹力短裤的基础上进行的,可见,在转杆7与右部机构弹性卡接的情况下,只需通过不断转动转杆7即可实现弹力髋带1对患者术后髋部位置的不断增压,直至患者术后髋部位置的挤压力达到需求,全程无需解开弹力髋带1,不会造成增压过程中出现挤压力消失为零的状态,挤压力不会瞬间升高和瞬间减小,挤压力的增加更加平稳,且动作幅度很小,不易出现患者术后髋部位置出血和再损伤的情况,风险极小。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通过将左部机构和右部机构连接实现穿戴,此时转杆7与右部机构弹性卡接,且弹力髋带1与患者术后髋部位置对应,在弹力髋带1弹力的作用下,使得弹力髋带1对患者术后髋部位置具有一定挤压力,当患者术后髋部位置收到的挤压力没有达到所需力度时,逆时针转动转杆7对弹力髋带1进行收卷,从而逐渐增大弹力髋带1对患者术后髋部位置的挤压力度,而转杆7能够在不转动时立即被右部机构锁定,做到即停即锁,直至弹力髋带1对患者术后髋部位置的挤压力达到需求。现有技术中,只能通过解开连接处(如搭扣)并进行再穿戴的方式对患者术后髋部位置进行增压,以此反复操作,直至术后髋部位置受到的挤压力值达到所需力度,但是,解开和再穿戴动作幅度都较大,而且在解开连接处时会导致患者术后髋部位置原本受到的挤压力瞬间消失为零,再穿戴时又会使患者术后髋部位置受到的挤压力瞬间升高,术后髋部位置受到的挤压力在大幅度的减小和增大,基于上述动作,其极易导致患者术后髋部位置出血和再损伤,风险较大。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弹力髋带1设计为两个分离的端头,两个分离的端头分别与连接装置5的左部机构和右部机构连接,且左部机构和右部机构可拆卸连接,从而能够使弹力髋带1两个分离的端头连接和解开,两个分离的端头连接时能够实现弹力髋带1的穿戴,同时左部机构中的转杆7能够对弹力髋带1收卷,且在右部机构的作用下,当转杆7与右部机构弹性卡接时能够向拉紧弹力髋带1的方向单向转动,而不能反向转动,从而使得转杆7收卷弹力髋带1时能够即停即锁,转杆7收卷的弹力髋带1越多,弹力髋带1对患者术后髋部位置的挤压力就越大,直至达到所需压力值。从而与现有技术相比,当弹力短裤穿戴在患者身上后,本发明能够在不解开弹力髋带1的情况下,只需转动转杆7对弹力髋带1进行收卷,就能够实现对患者术后髋部位置的增压,操作动作幅度小,且增压过程中不会造成挤压力的消失,增压循序渐进,更加平稳,不易造成患者术后髋部位置的出血和再损伤,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本实施例中,连接装置既能够起到连接弹力髋带1两个分离端头的作用,同时又起到了调节患者术后髋部位置挤压力的作用,并能够实现自锁,由于是利用转杆7收卷弹力髋带1的方式实现对患者术后髋部位置的压力调整,使得连接装置结构大小有限的情况下依然具有较大的调节能力,能够极大的提高弹力短裤对不同患者的适用范围。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在弹力髋带1下方的裤腿2,裤腿2的顶口与弹力髋带1的底部一体连接或者缝合连接,裤腿2套在与患者术后髋部位置相对应的腿上,以使裤腿2起到使弹力髋带1稳定挤压患者术后髋部位置的作用,防止弹力髋带1与患者术后髋部位置出现上下错位,连接装置5位于未进行手术的髋部位置上,当弹力髋带1穿戴完成时,连接装置5位于未进行手术的髋部位置上并之相贴合,以使连接装置5不易上下滑动。

其中,与患者未进行手术的髋部位置相对应的腿上不套设裤腿,即本实施例中只设置一个裤腿2,避免了因设置裤腿而对弹力髋带1两个分离端头的连接以及对弹力髋带1进行收卷造成干扰。

进一步的,裤腿2的顶口分为内半圈和外半圈,裤腿2顶口的内半圈与弹力髋带1不连接,只有裤腿2顶口的外半圈与弹力髋带1连接,使得当收卷弹力髋带1造成弹力髋带1拉紧时,不会造成裤腿2的裤管增大。

再进一步的,裤腿2的内侧剪开以使裤腿2具有分离的两个自由端,裤腿2的两个自由端上缝制有魔术贴3,裤腿2两个自由端之间通过魔术贴3粘接。当穿戴弹力短裤时,将魔术贴3打开以使裤腿2的两个自由端打开,同时将弹力髋带1的两个端头打开,患者可以站立或者平躺的状态,当患者站立时,先将弹力髋带1包围在患者的髋部并将连接装置5的左部机构和右部机构连接,接着将裤腿2包围在患者的大腿上并利用魔术贴3将裤腿2的两个自由端粘接,即可完成弹力短裤的穿戴;当患者平躺时,将弹力髋带1和裤腿2展开铺设在床上,并将弹力髋带1的一端从患者髋部下方穿过,将裤腿2的一端从患者大腿的下方穿过,接着将连接装置5的左部机构和右部机构连接,再将裤腿2上的魔术贴3粘接,即可完成弹力短裤的穿戴。上述穿戴方式,无需患者曲腿和抬脚,穿戴更加方便,不易造成患者髋部的疼痛。当需要增压时,只需转动转杆7即可,不赘述。

本实施例中,左部机构还包括支撑架6,转杆7转动设置在支撑架6上,支撑架6在垂直方向上的外侧面为弧形面603并与患者未进行手术的髋部位置贴合,其中支撑架6包括分别一体设置在支撑架6顶部和底部的两个水平板601,转杆7转动设置在两个水平板601之间,且转杆7的两端均延伸至支撑架6的外部并均固定安装有手柄702,通过转动手柄702能够带动转杆7转动以实现对弹力髋带1的收卷,弹力髋带1的一端固定套设在转杆7上,转杆7上固设有沿其轴向布置的两个齿轮701,齿轮701上包括多个齿沟,每个齿沟在齿轮701的圆周方向上均具有两个齿面(下文中所涉及的“齿面”即为齿轮701齿沟的齿面),右部机构包括与两个齿轮701一一对应的两个限位块8,限位块8弹性滑动设置且一端设置有尖角,限位块8的尖角端与对应的齿轮701的齿沟插接(此处的插接是指限位块8与齿沟的两个齿面均抵接)以对齿轮701单向限位,此时在限位块8尖角的作用下使得齿轮701只能向收卷弹力髋带1的方向转动,即转杆7只能向收卷弹力髋带1的方向转动,不能反向转动。

具体的,限位块8的前侧面包括位于限位块8端部的第一倾斜面801,第一倾斜面801往限位块8的端部朝向限位块8的内侧倾斜,限位块8的后侧面包括平面803(限位块8的前侧面指向其后侧面的方向为转杆7收卷弹力髋带1的方向),从第一倾斜面801到平面803的方向为转杆7收卷弹力髋带1的方向,限位块8的尖角端插接在齿轮701的齿沟中时,位于限位块8前侧的齿面的端部与第一倾斜面801滑动抵接以使齿轮701能够向收卷弹力髋带1的方向转动,且位于限位块8后侧的齿面与平面803贴合以使齿轮701无法向释放弹力髋带1的方向(即收卷弹力髋带1的反方向)转动。具体为,当限位块8的尖角端插接在齿轮701的齿沟中,想要收卷弹力髋带1时,通过转动手柄702能够带动转杆7和两个齿轮701同步朝向收卷弹力髋带1的方向转动,此时两个齿轮701分别推动对应的限位块8向远离齿轮701的方向弹性滑动以使限位块8从齿沟中移出,此后在弹力的作用下限位块8自动朝向齿轮701滑动并插入下一个齿沟中,直至限位块8与齿沟的两个齿面均抵接,此时限位块8将齿轮701重新锁定以使齿轮701不会反向转动,并完成对弹力髋带1的收卷,实现对患者术后髋部位置压力的增加,以此方式通过不断转动手柄702即可实现对弹力髋带1的不断收卷,进而实现对患者术后髋部位置压力的不断增加,直至患者术后的髋部位置达到所需力度。

进一步的,限位块8的后侧面还包括第二倾斜面802,第二倾斜面802位于第一倾斜面801与平面803之间,第一倾斜面801和第二倾斜面802相对布置以形成限位块8的尖角,限位块8插接在齿轮701的齿沟内时第二倾斜面802位于齿沟内并不与齿面接触,向远离齿轮701的方向滑动限位块8直至平面803与齿面错开时,第二倾斜面802与位于限位块8后侧的齿面的端部滑动抵接以使齿轮701能够向释放弹力髋带1的方向转动,以使收卷的弹力髋带1从转杆7上释放,从而使弹力髋带1对患者术后髋部位置的挤压力减小。具体为,当弹力髋带1对患者术后髋部位置的挤压力过大时,也需求解开弹力髋带1,只需向远离齿轮701的方向滑动限位块8直至平面803与齿面错开,此时限位块8对齿轮701解锁,当向释放弹力髋带1的方向转动手柄702时,能够带动转杆7和两个齿轮701同步转动,齿轮701的转动使位于限位块8后侧的齿面的端部挤压第二倾斜面802以推动限位块8向远离齿轮701的方向弹性滑动,直至限位块8从齿沟中滑出,以使限位块8在弹力的作用下再次插入下一个齿沟中的原位置(指平面803与齿面错开,且第二倾斜面802与位于限位块8后侧的齿面的端部滑动抵接),进而实现对收卷的弹力髋带1的释放,以使弹力髋带1对患者术后髋部位置的挤压力减小,以此方式,直至患者术后髋部位置受到的挤压力减小至合适力度。

本实施例中,齿轮701向释放弹力髋带1方向的转动力由弹力髋带1的弹力提供,由于只有在弹力髋带1对髋部位置的挤压力较大时才会释放弹力髋带1,所以此时弹力髋带1的弹力较大,弹力髋带1的弹力对转杆7施加拉力,进而能够为齿轮701提供向释放弹力髋带1方向的转动力,当限位块8的弹性滑动阻力小于齿轮701向释放弹力髋带1方向转动的转动力时,在弹力髋带1的弹力作用下即可使齿轮701自动转动以推动限位块8滑出齿沟,从而使收卷的弹力髋带1释放,实现对患者术后髋部位置挤压力的自动减小;而当限位块8的弹性滑动阻力大于齿轮701向释放弹力髋带1方向转动的转动力时,限位块8不会从齿沟中滑出,此时齿轮701停止转动以使弹力髋带1对患者术后髋部位置的挤压力锁定在某一特定数值,不会造成患者术后髋部位置的挤压力突然消失为零,能够实现平稳降压。即当位于限位块8后侧的齿面的端部与第二倾斜面802抵接时,齿轮701向释放弹力髋带1方向的转动力驱使限位块8向远离齿轮701的方向弹性滑动以使齿轮701转动,实现对收卷的弹力髋带1的释放以减小患者术后髋部位置受到的挤压力。而且,当位于限位块8后侧的齿面的端部与第二倾斜面802抵接的位置不同时,齿轮701转动的角度就会不同,从而使得释放的弹力髋带1的长度就不同,进而对患者术后髋部位置挤压力的减小量就不同,可见限位块8能够起到设定患者术后髋部位置受到的挤压力减小到何种力度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左部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支撑架6上的两组封堵门,两组封堵门分别位于支撑架6的上下两侧并与两个齿轮701一一对应,每组封堵门包括相对布置的两扇转门14,转门14与支撑架6弹性转动连接,初始状态下,每组封堵门中的两扇转门14相互抵接以将右部机构锁定在齿轮701与封堵门之间,此时限位块8插接在对应的齿轮701的齿沟内。具体的,两个水平板601上均固定设置有一组支架602,其中一组封堵门位于其中一组支架602与其中一个水平板601之间,另一组封堵门位于另一组支架602与另一个水平板601之间,各个转门14上均转动插接有一转轴1401,转门14与转轴1401之间设置有扭簧(图中未给出),扭簧与转轴1401固定连接并与转门14卡接(扭簧的安装与使用均为现有技术不赘述),利用扭簧的扭力实现了转门14与支撑架6的弹性转动,在扭簧扭力的作用下使得每组封堵门中的两个转门14相互抵接(两个转门14相抵接时封堵门处于关闭状态),以使每组封堵门中的两个转门14稳定在抵接状态,此时每组封堵门中的两个转门14无法向远离齿轮701的方向转动(即两个转门14无法向远离齿轮701的方向打开),从而将右部机构靠近转门14的一端限位,而右部机构的另一端为限位块8,此时限位块8插接在齿轮701的齿沟内,从而使得右部机构远离转门14的一端也被限位,以使右部机构被锁定,实现左部机构与右部机构的连接,同时齿轮701也被限位块8锁定,无法向释放弹力髋带1的方向转动,从而将弹力髋带1对患者术后髋部位置的挤压力锁定。

其中,转门14的横截面呈L型,使得每组封堵门中的两扇转门14相互抵接的状态(即关闭状态)下能够朝向齿轮701的方向弹性转动,而不能向远离齿轮701的方向转动,以使右部机构能够从外侧推开每组封堵门中的两扇转门14向齿轮701的方向转动,直至右部机构从每组封堵门中的两扇转门14中穿过,之后在扭簧的作用下每组封堵门中的两扇转门14重新抵接,以使右部机构靠近两组封堵门的一端被两组封堵门限位,同时右部机构远离封堵门的一端(即两个限位块8)被两个齿轮701限位,从而实现右部机构的锁定,以使右部机构与左部机构连接。

为同时实现右部机构与左部机构的连接以及右部机构对齿轮701的锁定,本实施例中,右部机构还包括与两个限位块8一一对应的两个活塞系统,活塞系统包括缸体12,缸体12的内部开设有相连通的第一密封腔1201和第二密封腔1202,第一密封腔1201和第二密封腔1202中填充有润滑液4,第一密封腔1201贯穿缸体12的右端面,第二密封圈1202贯穿缸体12的左端面,第一密封腔1201的直径小于第二密封腔1202的直径,第一密封腔1201中动密封(至滑动密封)插接有第一活塞杆11,第二密封腔1202中动密封插接有第二活塞杆13,第一活塞杆11的左侧延伸至缸体12的外部并固定安装有连接盘1101,连接盘1101与对应的限位块8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簧10,利用压簧10的弹力实现了限位块8的弹性滑动,同时限位块8上固定安装有与第一活塞杆11滑动插接的筒体9,筒体9上开设有通气孔901以使第一活塞杆11能够在筒体9中左右滑动,从而实现了限位块8的左右滑动,第二活塞杆13的右端延伸至缸体12的外部并与一组封堵门中呈抵接状态的两扇转门14的侧面抵接配合。具体的,当将右部机构与左部机构连接时,首先手部对右部机构施加向左的作用力使其插向左部机构,右部机构中的两个限位块8的尖角端一一对应的推动每组封堵门中的两扇转门14,以使每组封堵门中的两扇转门14朝向齿轮701的方向打开,之后右部机构中的两个限位块8的尖角端一一对应的插接在两个齿轮701的齿沟中,接着继续滑动右部机构以使第一活塞杆11沿着第一密封腔1201向右侧滑动以推动第二活塞杆13沿着第二密封腔1202也向右侧滑动直至连接盘1101与缸体12的左端面抵接,接着连接盘1101推动压簧10不断压缩以使第一活塞杆11插入筒体9的最内侧,此时整个右部机构穿过两组封堵门,每组封堵门中的两扇转门14在扭簧扭力的作用下重新抵接,弹力髋带1在右部机构的拉动下呈张紧状态以对患者术后的髋部位置产生一定挤压力,之后撤去手部对右部机构施加的作用力,此时在压簧10弹力的推动下以及在弹力髋带1弹力的拉动下,驱使连接盘1101以及缸体12向右滑动以使第二活塞杆13的右端部与抵接状态的转门14抵接以实现封堵门对右部机构右端的限位,同时限位块8插接在对应的齿沟内而被齿轮701限位以实现右部机构左端的限位,且齿轮701被插入的限位块8限位,以此同时实现了左部机构与右部机构的连接以及右部机构对齿轮701的锁定。

其中,为实现在不解开弹力髋带1的情况下,使限位块8能够起到设定患者术后髋部位置受到的挤压力减小到何种力度的作用,本实施例中,连接盘1101与缸体12的左端面抵接的情况下,当压簧10的压缩弹力释放完全后,限位块8的左端至第二活塞杆13的右端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齿轮701与转门14之间的最小距离,由于第一密封腔1201的直径小于第二密封腔1202的直径,使得当对缸体12施加向右的作用力以驱使封堵门对第二活塞杆13产生向左的推力时,第一活塞杆11向左的滑动距离会大于第二活塞杆13向左的滑动距离,而第一活塞杆11能够带动限位块8向左(即朝向齿轮701)移动,从而能够实现第二活塞杆13的右端面与封堵门抵接的情况下使限位块8逐渐插入齿轮701的齿沟内,以使第二倾斜面802到达位于限位块8后侧的齿面的端部位置,此过程中需要手部对齿轮701或者手柄702施加固定力防止弹力髋带1拉动转杆7转动,之后撤去对齿轮701或者手柄702施加的固定力,在弹力髋带1的拉动作用能够带动转杆7向释放弹力髋带1的方向转动,进而带动齿轮701向释放弹力髋带1的方向转动,齿轮701转动的过程中推动限位块8向右侧挤压压簧10以使限位块8从齿轮701的齿沟内脱离,从而实现对弹力髋带1的释放,当齿轮701的转动力不大于限位块8向右侧滑动的阻力后停止转动,此时齿轮701被限位块8再次锁定,从而使得弹力髋带1对患者术后髋部位置的挤压力减小至特定值,而限位块8插入齿沟中的深度不同时,齿轮701推动限位块8脱离齿沟的力度就不同,从而使得齿轮701转动的角度就不同,也即释放的弹力髋带1的长度就不同,进而使得齿轮701被限位块8再次锁定时,患者术后髋部位置受到的挤压力就不同,所以只需要控制限位块8插入齿沟中的深度,就能够使限位块8起到设定患者术后髋部位置受到的挤压力减小到何种力度的作用。

在需要减少患者术后髋部位置受到的挤压力时,其操作步骤为,先对两个缸体12施加向左的推力,使两个限位块8挤压两个齿轮701,以使连接盘1101与缸体12的左端面抵接,同时使压簧10压缩至极限状态(如图10所示),之后一只手对齿轮701或者手柄702施加固定力防止其转动,另一只手向右侧推动两个缸体12,此时压簧10的压缩弹力逐渐释放以使第一活塞杆11从筒体9中不断滑出,直至压簧10的压缩弹力释放完全,接着限位块8从齿沟中脱离(如图11所示),之后第二活塞杆13的右端面与封堵门抵接使第二活塞杆13受到向左的挤压力以使第二活塞杆13向左滑动,第二活塞杆13通过润滑液4带动第一活塞杆11向左滑动,第一活塞杆11的滑动长度大于第二活塞杆13的长度,使得两个限位块8逐渐插入对应的齿沟内,当第二倾斜面802到达位于限位块8后侧的齿面的端部位置(如图12所示),且两者的相对位置合适后撤去对齿轮701或者手柄702施加的固定力,最后在弹力髋带1的拉动作用下,转杆7向释放弹力髋带1的方向转动一定角度实现弹力髋带1的释放,进而使患者术后髋部位置受到的挤压力减小至某一特定值。

本实施例中,其中一个缸体12上固定安装有上拉杆18,另一个缸体12上固定安装有位于上拉杆18下方的下拉杆19,通过对上拉杆18和下拉杆19施加向左和向右的作用力即可实现对两个缸体12施加向左和向右的作用力。且支撑架6上固定安装有上导向叉板604和下导向叉板605,上拉杆18滑动插接在上导向叉板604中,下拉杆19滑动插接在下导向叉板605中,以使右部机构不会发生转动和撬动,能够对齿轮701起到稳定的锁定作用。

进一步的,两个缸体12上下对称布置,缸体12靠近封堵门的一端开设有缺口1203,各个转门14上均包括一固定设置的半圆凸起1402,每组封堵门上的两个转门14抵接时,两个半圆凸起1402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圆柱,圆柱的端部与第二活塞杆13的右端面抵接配合,在缺口1403的作用下,圆柱的外表面与第一密封腔1201的内壁抵接以使右部机构被两组封堵门在上下方向上被限位,从而右部机构在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均被限位。

进一步的,其中一个缸体12上固定安装有上套筒15,另一个缸体12上固定安装有与上套筒15同轴同直径大小的下套筒16,上套筒15和下套筒16之间滑动插接有连接杆17,弹力髋带1套设在上套筒15、下套筒16和连接杆17上以实现弹力髋带1与右部机构的连接,连接杆17的顶端与上套筒15的内腔之间以及连接杆17的底端与下套筒16的内腔之间均连接有弹簧(图中未给出),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能够轻松实现右部机构与左部机构的拆分。

具体为,通过对上拉杆18和下拉杆19同时施加朝向内侧的作用力,使得上套筒15和下套筒16同时相向靠近,进而使得两个缸体12相向靠近,两个缸体12分别带动两个限位块8以及两个第二活塞杆13相向靠近以使两个限位块8与两个齿轮701分离,两个第二活塞杆13与两组封堵门分离,最后上拉杆18和下拉杆19施加向右的作用力即可将右部机构从左部机构中滑出,以实现右部机构与左部机构的拆分。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相关技术
  • 一种外阴癌术后用短裤型腹带
  • 射频消融术后用短裤
技术分类

0612011622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