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可单耳佩戴的头戴式蓝牙耳机

文献发布时间:2024-01-17 01:28:27


一种可单耳佩戴的头戴式蓝牙耳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头戴式耳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可单耳佩戴的头戴式蓝牙耳机。

背景技术

头戴式蓝牙耳机顾名思义即是一种可佩戴在头部的无线耳机,头戴式蓝牙耳机因具有出色的音质,长期佩戴也不会像入耳式耳机一样造成耳朵生疼,同时具备良好的隔音效果,可以让使用者沉浸式体验音乐,因此近年来被大量音乐爱好者使用,虽然头戴式耳机能够带来良好的音乐沉浸体验,但是正是这种优良的隔音效果,导致佩戴这类耳机时,当需要沟通交流时需摘下耳机才能正常沟通,而无法实现和入耳式耳机那样可以单耳佩戴,在与别人交流时,也不会影响正常的听音乐。

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可单双耳切换的头戴式耳机(公告号CN207010911U),其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二喇叭体上并联开关,当开关断开时,第二喇叭体实现与第一喇叭体的串联连接,当第一电路板上的收发声音信号的天线进行信号输入,并通过第二喇叭体和第一喇叭体同时传入佩戴者的左右耳,实现了双耳聆听的功能;当开关接通时,此时第二喇叭体短路,不在接收声音信号,此时收发声音信号的天线只能通过第一喇叭体传入右耳朵,此时为单耳聆听状态。

上述方案实现了单双耳切换,使得用户和别人交流时,切换到单耳即可,既不影响听音乐,也不影响沟通交流;但是当用户处在嘈杂的环境下,再加上头戴式耳机本身优良的隔音效果,此时交流时便需要将耳机完全取下,使得用户不得不中断听音乐;同时夏天闷热时,现有的头戴式耳机必须两边同时佩戴,造成用户耳朵闷热难受,而无法在保证舒适的情况收听音乐,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单耳佩戴的头戴式蓝牙耳机。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单耳佩戴的头戴式蓝牙耳机,通过自由调节佩戴环,实现耳机的单双耳切换,进而解决目前的头戴式耳机无法进行单耳佩戴等问题。

本发明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单耳佩戴的头戴式蓝牙耳机,包括:

耳机端,所述耳机端上设置有支撑环和佩戴环,支撑环与佩戴环接触,并且支撑环的内侧空间略小于佩戴环的厚度,使支撑环不容易出现脱落,同时支撑环的外表面为毛绒材质,更加亲肤;所述支撑环安装在所述佩戴环上,佩戴环有两部分组成,能够进行拉伸和缩短,进而实现大小的调节,以此适应不同用户的头部大小;

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耳机端的内部,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佩戴环相互配合,驱动所述佩戴环和所述耳机端转动。

优选的,所述耳机端包括耳机壳和元件罩,元件罩中包括喇叭,喇叭用于播放声音,所述调节组件位于所述耳机壳的内部,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转动板、限位组件和固定板;

所述转动板转动连接在所述耳机壳的内部,所述转动板的中心位置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组件位于所述限位孔中,并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

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元件罩的内部,固定板与喇叭相对的一面可以安装蓝牙耳机所需的电子元件等,保证能够容纳单耳佩戴结构的同时,也能容纳其他电子元件,使得耳机能够正常使用。

优选的,所述耳机壳的壳壁上开设有导向槽一,所述耳机壳的壳壁上且位于所述导向槽一相对的一侧,且位于同一平面上固定连接有导轨,导轨与导向槽二配合,有利于转动板的转动稳定性;

所述转动板靠近导轨的侧壁上开设有导向槽二,所述导向槽二的宽度与所述导轨的宽度相适应。

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环、限位杆、滑动杆和支撑弹簧,所述固定环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限位杆位于所述固定环的内侧,且限位杆与所述固定环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

所述固定环的外壁上开设有与所述限位杆对应的通孔,所述滑动杆位于多个所述限位杆的中间,所述滑动杆靠近所述固定板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弹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弹簧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耳机壳远离元件罩的一端,通过卡扣连接有盖板,盖板上开设有与滑动杆对应的滑动孔,同时滑动杆上开设有限位槽,用于滑动杆与盖板接触时,滑动杆不会出现转动;

所述滑动杆靠近所述支撑弹簧的一侧为锥台形,便于滑动杆推动限位杆限位固定环的外侧移动,进而对转动板进行限位。

优选的,所述转动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通过连接轴与所述佩戴环轴连接,所述连接块上滑动连接有弹簧杆,所述弹簧杆用于对支撑环进行限位。

优选的,所述转动板靠近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与所述驱动板对应的滑槽。

优选的,所述驱动板的一侧为斜边,使得驱动板在转动时,驱动板更容易推动接触组件中的移动板进行移动,从而不易产生干涉。

优选的,所述元件罩的内部设置有接触组件,所述接触组件包括移动板、连接杆和接触板,三者相互固定连接,接触板的材质优选硅胶材质,能够提供一定的摩擦力,同时松软舒适与肌肤接触时,不会造成身体难受的情况;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元件罩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元件罩的内壁接触。

优选的,所述元件罩的外侧安装有耳罩,所述耳罩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接触板对应的活动槽,耳罩的材料优选海绵,用于为用户提供舒适的接触体验。

优选的,所述限位孔的横截面内壁一边为直边,一边为弧边,使得限位孔与限位杆配合时,让佩戴环无法进行逆时针旋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按压右侧的的滑动杆,使得滑动杆盖板的内侧滑动,从而滑动杆上较粗的锥台形部分与限位杆分离,从而限位杆在限位弹簧的作用下收回到固定环的内侧,此时转动板不再被限位杆限位,从而用户扳动佩戴环沿着导向槽一转动,即可通过连接件带动右侧耳机端内部的转动板同步转动,同时左侧的耳机端内部转动板依旧被限位组件限位,所以佩戴环转动时会带动左侧的耳机端整体同步转动,从而带动耳机端与左侧的耳朵分离,实现单耳佩戴的效果。

2、本发明通过驱动板推动移动板进行移动,从而推动接触板向用户的头部运动,并与用户的头部接触,并位于耳朵的上轮廓处;并且接触板为弧形且优选硅胶等摩擦力较大的材质,使得耳机端不易出现晃动,增强了单耳佩戴时耳机端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头戴式耳机整体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头戴式耳机佩戴环与耳机端连接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头戴式耳机背视图;

图4是本发明耳机端内部结构展开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转动板结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限位组件展开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接触组件结构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佩戴环转动状态示意图。

图中:

1、耳机端;11、耳机壳;111、连接块;112、弹簧杆;113、导向槽一;114、导轨;12、盖板;13、元件罩;131、喇叭;14、耳罩;141、活动槽;

2、支撑环;3、佩戴环;

4、调节组件;41、转动板;411、限位孔;412、导向槽二;413、驱动板;42、限位组件;421、固定环;422、通孔;423、限位杆;424、限位弹簧;425、滑动杆;426、支撑弹簧;427、限位槽;43、固定板;431、滑槽;44、连接件;45、连接轴;

5、接触组件;51、移动板;52、连接杆;53、接触板;54、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图8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单耳佩戴的头戴式蓝牙耳机,包括:

耳机端1,耳机端1上设置有支撑环2和佩戴环3,支撑环2安装在佩戴环3上;

调节组件4,调节组件4设置在耳机端1的内部,调节组件4与佩戴环3相互配合,驱动佩戴环3和耳机端1转动。

耳机端1包括耳机壳11和元件罩13,还包括盖板12,盖板12通过卡扣与耳机壳11可拆卸连接,调节组件4位于耳机壳11的内部,调节组件4包括转动板41、限位组件42和固定板43;

耳机壳11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11,连接块111能够对支撑环2起到支撑作用,同时连接块111上滑动连接有弹簧杆112,弹簧杆112受力会被按压到连接块111的内部,当不受力是能够自动复位,用于连接支撑环2,同时对耳机端1起到简单的限位作用;

转动板41转动连接在耳机壳11的内部,转动板41的中心位置开设有限位孔411,限位孔411的横截面内壁一边为直边,一边为弧边,通过限位组件42与限位孔411配合,能够防止转动板41出现转动,限位组件42位于限位孔411中,并安装在固定板43上;

固定板43固定安装在元件罩13的内部。

耳机壳11的壳壁上开设有导向槽一113,耳机壳11的壳壁上且位于导向槽一113相对的一侧,且位于同一平面上固定连接有导轨114;

转动板41靠近导轨114的侧壁上开设有导向槽二412,导向槽二412的宽度与导轨114的宽度相适应。

限位组件42包括固定环421、限位杆423、滑动杆425和支撑弹簧426,固定环421固定连接在固定板43上,限位杆423位于固定环421的内侧,且限位杆421与固定环421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424;

固定环421的外壁上开设有与限位杆421对应的通孔422,滑动杆425位于多个限位杆421的中间,滑动杆425靠近固定板43的一端与支撑弹簧426固定连接,滑动杆425的另一端与盖板12的外端明齐平,支撑弹簧426安装在固定板43上。

转动板4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件44,连接件44通过连接轴45与佩戴环3轴连接,使得用户在不使用耳机时,能够通过连接轴45转动耳机端1,并与收纳存放。

转动板41靠近固定板4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板413,固定板43上开设有与驱动板413对应的滑槽431,驱动板413的一侧为斜边。

元件罩13的内部设置有接触组件5,接触组件5包括移动板51、连接杆52和接触板53,三者相互固定连接,连接杆52与元件罩13的外壁滑动连接,连接杆52上套设有复位弹簧54,复位弹簧54的一端与元件罩13的内壁接触;转动板41转动时能够通过驱动板413推动接触板53滑动,是的接触板53与用户头部接触;元件罩13的外侧安装有耳罩14,耳罩14的内部开设有与接触板53对应的活动槽141。

实施例一:

如图1、图3、图4、图5、图6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首先当用户正常使用耳机时,用户将耳机放在头上,并调节佩戴环3的长度,使得佩戴环3的大小正好贴合用户的头部大小,并让耳罩14覆盖耳朵,即可通过喇叭131收听音乐或者其他播放器的声音;

当用户需要交流或者环境闷热需要单耳佩戴耳机时,此时用户先确定需要摘下哪一侧的耳机端1,例如需要摘下左侧耳机端1时,则用户按压右侧的的滑动杆425,使得滑动杆425盖板12的内侧滑动,如图6所示,从而滑动杆425上较粗的锥台形部分与限位杆423分离,从而限位杆423在限位弹簧424的作用下收回到固定环421的内侧,此时转动板41不再被限位杆423限位,从而用户扳动佩戴环3沿着导向槽一113转动,即可通过连接件44带动右侧耳机端1内部的转动板41同步转动,导轨114与导向槽二412的配合,能够防止转动板41转动时出现偏斜;同时因为手部依旧在按压着滑动杆425,因此右侧的耳机端1不会出现转动;同时左侧的耳机端1内部转动板41依旧被限位组件42限位,所以佩戴环3转动时会带动左侧的耳机端1整体同步转动,从而带动耳机端1与左侧的耳朵分离;

因为右侧的耳机端1不会转动,所以佩戴环3在转动时,支撑环2在弹簧杆112的限位阻力下与佩戴环3分离,且继续维持在连接块111的上方,如图8所示,使得支撑环2的一半与头部接触,提供部分的支撑力,同时配合佩戴环3与用户颈部接触时提供的倾斜向上的支撑力,使得右侧的耳机端1稳定在耳朵一侧,保证用户能够进行单耳使用。

实施例二:

如图1、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元件罩13中设置有接触组件5,同时耳罩14上开设有与接触板53相适应的活动槽141;

当右侧耳机端1中的转动板41转动时,转动板41通过驱动板413推动移动板51进行移动,并压缩复位弹簧54,从而使得接触板53向用户的头部运动,并与用户的头部接触,并位于耳朵的上轮廓处;并且接触板53为弧形且优选硅胶等摩擦力较大的材质,使得耳机端1不易出现晃动,进一步增强单耳佩戴时耳机端1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驱动板413一侧为斜边,从而推动移动板51时受到的阻力较小,同时固定板43上开设有用于驱动板413转动的滑槽431,方便驱动板413转动;并且佩戴环3被耳机壳11上的导向槽一113的下边缘限位,从而驱动板413转动时不会超出范围,导致驱动板413的直角边与移动板51卡住。

实施例三:

如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当不需要进行单耳佩戴时,此时通过握住右侧的耳机端1,并转动耳机端1即可将右侧的耳机端1恢复原位;

具体过程如下:如图5所示,首先因为限位孔411的内壁一边为直边,一边为弧边,当初始状态下,限位杆423与限位孔411的直边接触,使得转动板41无法逆时针转动(转动方向如图8所示);当耳机端1恢复原位时,相当于转动板41进行顺时针转动,此时限位孔411内部的弧边与限位杆423接触阻力小,从而通过转动即可让转动板41以及佩戴环3恢复原位,则无需再次按压滑动杆425;滑动杆425在支撑弹簧426的推动下与限位杆423接触,进而通过锥台形部分继续对限位杆423施加压力,保证限位杆423正常伸出对转动板41进行限位。

同时转动板41完全恢复原位时,驱动板413不再对移动板51产生推力,则接触板53在复位弹簧53作用下恢复原位。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相关技术
  • 一种可实现单耳和双耳佩戴的耳挂式蓝牙耳机
  • 一种佩戴耳撑可调整的TWS头戴式耳机
技术分类

06120116231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