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可填充结构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21


可填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服装面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填充结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可填充结构在充填填充材料时,为了防止跑毛和钻绒,一般会考虑使用高密度机织面料,这样一来就降低了服装外观样式设计的可行性;而且,填充材料的活动空间较大,在洗涤后易出现堆积现象,需要拍打才能使其重新分布均匀,而长久拍打之后容易跑毛或者钻绒,从而影响衣服的保温性及美观效果。

如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16-125178中公开了一种衣服,具体公开了该衣服通过绗缝得到、包括表层面料、里层面料以及填充在表层面料和里层面料之间的填充棉,这里的填充棉为羽毛和羽毛两侧设置了树脂棉的积层体,解决了跑绒的问题,并且减轻了填充棉湿润时堆积的问题,但是采用绗缝得到的衣服降低了服装外观样式设计的可行性。

再如,如中国专利文献CN110313654A中公开了一种羽绒服,具体公开了该羽绒服包括羽绒服本体,所述羽绒服本体包括内层、外层和一组填充层,填充层竖直均匀缝制于内层和外层之间;所述填充层的外形结构呈麻花状,填充层采用两根TC布料制造而成的空心管卷绕而成,两根空心管在卷绕点处相互贴紧,羽绒填充于空心管内,有效减少了羽绒在填充层中的活动空间,解决了羽绒服在被清洗后羽绒的堆积的问题,但是该羽绒服制作步骤繁琐复杂,制作成本高,限制了生产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能自由进行外观样式设计、增加静止空气层提高保温性,又能防止跑毛钻绒、保证填充材料分布均匀的可填充结构。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可填充结构,包括表层、里层和中间层,其中,中间层是连续筒状的织物结构。

本发明的可填充结构实现了外观设计的自由,而且通过中间层的连续筒状设计,在防止填充材料堆积和防止跑绒方面有着优异的效果,特别适合用于制作羽绒服、棉服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可填充结构的侧面示意图。其中,1为表层,2为里层,3为中间层,4为填充材料。

图2为本发明可填充结构的正面示意图。其中,1为表层,2为里层,3为中间层,4为填充材料,5为填充材料填入口。

图3为本发明可填充结构中间层的示意图。其中,5为填充材料填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可填充结构,包括表层、里层和中间层。表里层可以采用相同材质的面料,也可以采用不同材质的面料。中间层为连续筒状的织物结构,此结构可以是一体成型的连续筒状结构,也可以是由多个筒状结构通过缝纫或拼接的方式形成的连续筒状结构。考虑制作的便利性及人工成本,优选中间层为一体成型的连续筒状织物结构。本发明中,中间层为连续筒状设计,可用于充填填充材料,无需像常规的羽绒服和棉服那样,为了保证填充材料分布均匀,必须绗缝为网格或者菱形等形状,实现了外观设计的自由;同等条件下,增加了静止空气的含量,提高了保温性,并且能够保证填充材料分布均匀。

考虑到轻量化以及穿着感受等,作为优选,中间层的重量不大于表层和里层的重量之和。即,表层的克重记为X,里层的克重记为Y,中间层的克重记为Z;X、Y和Z满足如下关系式:Z≤X+Y。

一般来说,作为棉服、羽绒服等用途时,为了保证不漏绒,中间层会采用未充满系数小的内胆,但未充满系数越小,面料中纱线排列越紧密,同等条件下,面料克重越大。作为优选,本发明的中间层选用未充满系数在30.0~45.0之间的结构,利用中间层的针织结构束缚填充物的移动。如果中间层的未充满系数低于30.0的话,中间层的重量有增加的趋势,有可能会影响到穿着感受;而未充满系数高于45.0的话,中间层结构较为松散,填充物不易附着,填充物堆积改善效果有降低的趋势。考虑到轻量化,本发明更优选中间层选用未充满系数在35.0~45.0之间的结构。

形成表层、里层和中间层的纱线种类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聚酰胺6(以下简称Nylon6)、聚酰胺66(以下简称Nylon66)、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以下简称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纤维(以下简称PB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纤维(以下简称PTT)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优选,中间层的摩擦带电压为0~3×10

作为优选,本发明的可填充结构的表层、里层和中间层所使用的纱线纤度为7~100旦尼尔(D),更优选为10~50D。另外,考虑到作为羽绒服或棉服的用途,低通气性和轻量化是必要的,因此,表层和里层优选使用低纤度高密度梭织面料。这里的低纤度高密度梭织面料是指,纱线纤度在10~50D之间、覆盖系数在1500以上的梭织面料。当然,这样的高密度梭织面料也可以是具有一定弹性的。

作为优选,中间层与表层、里层通过部分连接而一体化,在每1000cm

作为优选,本发明中间层的连续筒状织物结构中,连接线之间的宽度在2cm~60cm之间。考虑到连接线之间的宽度超过60cm的话,束缚较少,防止羽绒堆积的改善效果有下降的趋势。进一步优选,连接线之间的宽度在2cm~30cm之间。更优选,连接线之间的宽度在4cm~10cm之间。

当中间层连续筒状织物结构的光线透过率(双层平铺时)大于70.0%时,织物结构空隙偏大,有可能出现填充物漏出的问题,因此,本发明中优选中间层的光线透过率(双层平铺时)在70.0%以下。而当中间层的光线透过率小于30.0%时,织物结构空隙偏小,面料克重偏大,有可能会影响到轻量化。因此,本发明中进一步优选中间层的光线透过率(双层平铺时)在30.0%~70.0%之间。更优选中间层的光线透过率(双层平铺时)在30.0%~50.0%之间。

作为优选,本发明的中间层中充填有填充材料。填充材料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是羽绒、羊毛、棉花、蚕丝、粘胶和化学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为羽绒。这里的化学纤维可以是聚酯纤维或聚丙烯腈纤维等。

以下结合实施例以及比较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中所涉及的各参数的测试方法如下所示。

(1) 未充满系数

其中:L

d:从待测样品上拆解100个线圈长的纱线,对其施加0.1g/D的预张力将纱线拉平。使用KEYENCE VHX-2000数码显微镜,调节倍率为ZS20:X100,点击测量两点间的距离,得到纱线两条边线的垂直直线距离,以一定的间隔随机地在纱线上选取检测点,得到100个数据取平均值。按照同样的方法一共抽取10根纱线,每根纱线都按照同样的方法取平均值得到10个数据,取平均值作为纱线直径d。

L

(2) 光线透过率

将可填充结构平铺,任意剪取20个10cm×10cm大小的样布。取其中1个样布分开表层和里层与中间层连接部分得到中间层连续筒状织物(双层),在KEYENCE VHX-2000数码显微镜中进行透光测试,将连续筒状织物平铺在显微镜下,将透光旋钮旋到70%的位置,点击屏幕上的测量·批注,然后点击自动测量面积,选择亮度(推荐)后点击开始测量,确认区域选择100,点击下一步显示总面积率结果。20个样布的测试的结果总和取平均值作为中间层的光线透过率。

(3)洗涤方法

根据ISO 6330:2012 纺织品 试验时采用的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4M法。

(4)保温性

①准备5个30cm*30cm大小的充填有羽绒的可填充结构(填充量:50g/m

②打开KESF7保温设备预热30分钟,设置风速为0.19m/s,调节BT温度比T环境温度高20℃;

③取其中1个调湿处理过的可填充结构将其放置在热板上,记录此时设备上的BT值、T值和W值;

④通过公式:CLO值=(BT-T)*A/(W*0.155),其中:

BT为放样品时的温度热板温度,

T为环境温度,

W为放了样品时的放热量,

A为BT板面积为0.01m

⑤按照同样的方法一共得到5个数据取平均值作为本发明可填充结构保温性Clo值。

(5)克重

分开表层和里层与中间层连接部分,分别得到表层、里层以及中间层的面料。根据JIS L 1096:2010标准,在平铺放置的表层、里层、中间层的面料上分别取面积为100cm

(6)连接线之间的宽度

分开表层、里层与中间层之间的连接部分,分别得到表层、里层、中间层的面料。取中间层并将其平铺,自然状态放置,不施加任何外力,用直尺测量出相邻两根连接线之间的距离,随机量出10组数据,取平均值作为本发明连接线之间的宽度。

(7)未连接的面积

用KOIZUMI的KP-21C面积仪,分别测量出可填充结构的总面积S

(8)洗涤偏移率(填充材料洗涤后在宽度方向上的偏移率)

①准备50*50cm大小的充填有羽绒的可填充结构(50g/m

② 去除掉可填充结构的表里层;

③ 将可填充结构中间层放置在透明的平板上,用D65光源从中间层下方进行照射,利用Canon IXUS180相机对中间层的上表面进行拍照;

④ 打印照片,并区分照片上有羽绒区域W2和无羽绒区域W1;

⑤ 将有羽绒区域和无羽绒区域剪下来,分别称重;

⑥计算洗后的偏移率=W1/(W1+W2)*100%;

⑦测试10个样品,结果取平均值。

(9)摩擦带电压

拆除连接线分别得到表层、里层以及中间层的面料。根据JIS L 1094-2014 B法,将表层、里层作为标准摩擦布,中间层作为测试布进行测试。按照同样的方法一共测试10组样品,取平均值。

(10)漏绒率

①准备50cm×50cm大小的表里层、中间层(连续筒状的织物结构)以及适量的羽绒,在恒温恒湿20℃×65%RH的环境下调湿24小时,对中间层称重并记为G

②将羽绒填充在中间层中,再与表里层进行缝合得到可填充结构的洗涤样品;

③根据ISO 6330:2012 4M法进行洗涤5回、吊干;

④拆除可填充结构的表里层;

⑤将含有羽绒的中间层放置在恒温恒湿20℃×65%RH的环境下调湿24小时,称取含有羽绒的中间层的重量,记作G

⑥计算洗后的漏绒率=[G

⑦测试10个样品,结果取平均值。

实施例1

表层和里层均选用由20D/20f的聚酰胺FDY作为经纱、20D/24f的聚酰胺FDY作为纬纱形成的平纹组织机织物(克重37g/m

实施例2

中间层选用由40D/24f的聚酰胺 DTY形成的双面组织的连续筒状圆编物(克重为76g/m

实施例3

中间层选用由20D/24f的聚酰胺 DTY形成的双面组织的连续筒状圆编物(形成100个连续线圈的纱线长度为240mm、未充满系数为28、光线透过率为45%、克重为50g/m

实施例4

中间层选用由20D/24f的聚酰胺 DTY形成的双面组织的连续筒状圆编物(形成100个连续线圈的纱线长度为245mm、未充满系数为32、光线透过率为48%、克重为44g/m

实施例5

中间层选用由30D/20f的聚酰胺 DTY形成的双面组织的连续筒状圆编物(形成100个连续线圈的纱线长度为255mm、未充满系数为44),其余同实施例1,得到本发明的可填充结构。具体见表1、2。

实施例6

中间层选用由30D/20f的聚酰胺 DTY形成的双面组织的连续筒状圆编物(形成100个连续线圈的纱线长度为260mm、未充满系数为49),其余同实施例1,得到本发明的可填充结构。具体见表1、2。

实施例7

表层和里层均选用由20D/24fPET FDY作为经纱、20D/24fPET FDY作为纬纱形成的平纹组织机织物,中间层的摩擦带电压为3.3×10

实施例8

在中间层填充羽绒后将表里层与中间层通过热熔胶在120℃时贴合的方式进行连接,在每1000cm

实施例9

中间层与表里层在每1000cm

实施例10

中间层与表里层在每1000cm

实施例11

中间层与表里层在每1000cm

实施例12

中间层选用由20D/24f的聚酰胺 DTY形成的双面组织的连续筒状圆编物,连接线之间的宽度为1.5cm,其余同实施例1,得到本发明的可填充结构。具体见表1、2。

实施例13

中间层选用由20D/24f的聚酰胺 DTY形成的双面组织的连续筒状圆编物,连接线之间的宽度为30cm,其余同实施例1,得到本发明的可填充结构。具体见表1、2。

实施例14

中间层选用由20D/24f的聚酰胺 DTY形成的双面组织的连续筒状圆编物,连接线之间的宽度为48cm,其余同实施例1,得到本发明的可填充结构。具体见表1、2。

实施例15

中间层选用由20D/24f的聚酰胺 DTY形成的双面组织的连续筒状圆编物,连接线之间的宽度为62cm,其余同实施例1,得到本发明的可填充结构。具体见表1、2。

实施例16

中间层选用由150D/84f的聚酰胺 DTY形成的双面组织的连续筒状圆编物(形成100个连续线圈的纱线长度为235mm、光线透过率为35%),其余同实施例1,得到本发明的可填充结构。具体见表1、2。

实施例17

中间层选用由100D/72f的聚酰胺 DTY形成的双面组织的连续筒状圆编物(形成100个连续线圈的纱线长度为270mm、光线透过率为73%),其余同实施例1,得到本发明的可填充结构。具体见表1、2。

实施例18

中间层选用由80D/72f的聚酰胺 DTY形成的双面组织的连续筒状圆编物(形成100个连续线圈的纱线长度为265mm、光线透过率为65%),其余同实施例1,得到本发明的可填充结构。具体见表1、2。

实施例19

填充材料采用羊毛(50g/m

比较例1

表层和里层均选用由20D/20f的聚酰胺FDY作为经纱、20D/24f的聚酰胺FDY作为纬纱形成的平纹组织机织物(克重37g/m

根据上表,

(1)由实施例1与实施例2可知,同等条件下,Z<X+Y的可填充结构与Z>X+Y的可填充结构相比,两者的保温性、漏绒率以及洗涤偏移率均相当,但前者的克重比后者低,更加轻量。

(2)由实施例4与实施例3可知,同等条件下,中间层未充满系数为32的可填充结构与中间层未充满系数为28的可填充结构相比,两者的保温性以及洗涤偏移率相当,前者的克重比后者低,但漏绒率比后者略高。

(3)由实施例5与实施例6可知,同等条件下,中间层未充满系数为44的可填充结构与中间层未充满系数为49的可填充结构相比,两者的保温性和洗涤偏移率均相当,前者克重比后者略高,但前者的漏绒率比后者低。

(4)由实施例11和实施例10,同等条件下,未连接面积为150cm

(5)由实施例14和实施例15可知,同等条件下,中间层连接线宽度为48cm的可填充结构与中间层连接线宽度为62cm的可填充结构相比,两者的克重以及漏绒率均相当,但前者的洗涤偏移率比后者低,而且保温性也比后者好。

(6)由实施例18与实施例17可知,同等条件下,中间层光线透过率为65%的可填充结构与中间层光线透过率为73%的可填充结构相比,两者的保温性、克重以及洗涤偏移率均相当,但前者的漏绒率比后者低。

(7)由比较例1与实施例1可知,同等条件下,没有设置中间层的可填充结构与设置有中间层的可填充结构相比,虽然前者克重低,但保温性要差一些,而且洗涤偏移率特别高。

相关技术
  • 填充剂、填充剂的施工工艺、及填充剂固化结构
  • 具有移植体、可膨胀填充通道和填充结构的系统和方法
  • 金属填充微细结构体、金属填充微细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及结构体
  • 在结构物间填充间隙的施工方法和结构物的间隙填充结构
技术分类

06120116484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