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缝制保暖防漏绒羽绒服的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30


一种缝制保暖防漏绒羽绒服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羽绒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缝制保暖防漏绒羽绒服的方法。

背景技术

羽绒服一般由内外层面料、填充在内外层内的羽绒构成,羽绒,羽绒包括绒朵、从绒朵或毛片根部脱落下来的单根绒丝,绒丝较为细小,当绒丝靠近羽绒服的缝线位置处,则很容易从内外层面料的缝线位置处的针孔和内外层面料之间的间隙中穿过而漏出,而且,随着羽绒服的清洗次数增加,绒丝也易从绒朵上脱落下来,导致单根绒丝数量越来越多,漏绒情况也会越来越严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缝制保暖防漏绒羽绒服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缝制保暖防漏绒羽绒服的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缝制保暖防漏绒羽绒服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第一次缝制、热压处理

将外层和内层的外边缘对齐平铺,并在外层和内层外表面分别铺设上防护层,通过第一道缝线将外层、内层、防护层缝制在一起,外层和内层缝制呈袋体状并留有充绒口,以第一道缝线为中心轴线进行第一次热压处理以令防护层的第一热压段、外层、内层相互黏结固定;

步骤二:第二次缝制、热压处理

经步骤一处理后,将防护层的活动段翻折覆盖在防护层的第一热压段上,所述防护层的活动段、防护层的第一热压段之间形成收集腔以将第一道缝线包裹在内,通过第二道缝线将外层、内层、防护层的活动段、防护层的第一热压段缝制在一起,以第二道缝线为中心轴线进行第二次热压处理以令防护层的第二热压段、防护层的第一热压段、外层、内层相互黏结固定;

步骤三:第三次缝制

经步骤二处理后,在外层和内层侧边黏结固定密封挡件,将两个防护层的活动端叠放覆盖在密封挡件外表面,并通过第三道缝线将外层和内层侧边、两个防护层的活动端、密封挡件缝制在一起;

步骤四:充绒、收口处理

经步骤三处理后,通过充绒口向着进行充绒,充绒后,依据步骤一-的方式对充绒口进行缝制即可获得保暖防漏绒羽绒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在步骤一中,热压压力为7-10MPa,热压温度为95-110℃,热压车速为20-30m/min。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在步骤二中,热压压力为15-18MPa,热压温度为130-150℃,热压车速为12-18m/min。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在步骤一、二、三中,所述第一道缝线、第二道缝线、第三道缝线的针距密度均为9-12针/cm。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在步骤三中,所述密封挡件包括密封条本体、开设在密封条本体内部靠近外层和内层侧边一侧的输送腔、开设在密封条本体内部的空腔,所述输送腔和空腔之间留有隔断板,所述输送腔靠近外层和内层的一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输送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若干个所述输送孔以外层和内层相互接触的中缝为中轴线上下对称分布。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在步骤三中,在外层和内层侧边黏结固定密封挡件的方法具体为,向着输送腔内部注入胶黏剂,胶黏剂通过输送腔输送并通过输送孔输出浸入外层和内层的侧边,经按压辊按压定型,再固化处理后即可通过胶黏剂将密封挡件黏结固定在外层和内层的侧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按压辊压力为-MPa。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通过将防护层的活动段翻折覆盖在防护层的第一热压段上,所述防护层的活动段、防护层的第一热压段之间形成收集腔以将第一道缝线包裹在内,再经第二次热压处理,即使外层和内层之间的羽绒随着第一道缝线的针孔跑出也会收集在收集腔内不会随着第二道缝线的针孔漏出,不易出现钻绒、漏绒情况,提高羽绒服的防钻绒效果;

2)本发明通过密封挡件黏结固定在外层和内层侧边,从而通过密封挡件对外层和内层的侧边形成封堵作用,在两次热压处理后,外层和内层之间的羽绒不易随着外层和内层之间的横向移动路径移动至外层和内层的侧边,且通过密封挡件的封堵作用,使得羽绒不易从第三道缝线的针孔漏出,不易出现钻绒、漏绒情况,提高羽绒服的防钻绒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2的外层、内层、防护层平铺状态下的正面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2的外层、内层、防护层缝制完成后的正面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密封挡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对比例4的外层、内层、防护层、密封挡件缝制完成后的正面剖视图。

图中:1、外层;2、内层;3、防护层;4、第一道缝线;5、第二道缝线;6、密封挡件;61、密封条本体;62、输送腔;63、空腔;64、输送孔;7、第三道缝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申请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一、材料

所述胶黏剂为聚氨酯胶粘剂,所述胶黏剂用量为10-15g/m

所述外层1和内层2均为市售300T春亚纺面料,所述防护层3为市售320T春亚纺面料。

二、方法

为了探究工艺过程对羽绒服性能的影响,设置实施例1-2和空白组以及对比例1-3,具体如下: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缝制保暖防漏绒羽绒服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第一次缝制、热压处理

将外层1和内层2的外边缘对齐平铺,并在外层1和内层2外表面分别铺设上防护层3,通过第一道缝线4将外层1、内层2、防护层3缝制在一起,外层1和内层2缝制呈袋体状并留有充绒口,以第一道缝线4为中心轴线进行第一次热压处理以令防护层3的第一热压段、外层1、内层2相互黏结固定;

所述第一道缝线4的针距密度为12针/cm;

步骤二:第二次缝制、热压处理

经步骤一处理后,将防护层3的活动段翻折覆盖在防护层3的第一热压段上,所述防护层3的活动段、防护层3的第一热压段之间形成收集腔以将第一道缝线4包裹在内,通过第二道缝线5将外层1、内层2、防护层3的活动段、防护层3的第一热压段缝制在一起,以第二道缝线5为中心轴线进行第二次热压处理以令防护层3的第二热压段、防护层3的第一热压段、外层1、内层2相互黏结固定;

所述第二道缝线5的针距密度为10针/cm;

步骤三:第三次缝制

经步骤二处理后,在外层1和内层2侧边黏结固定密封挡件6,将两个防护层3的活动端叠放覆盖在密封挡件6外表面,并通过第三道缝线7将外层1和内层2侧边、两个防护层3的活动端、密封挡件6缝制在一起;

其中,所述密封挡件6包括密封条本体61、开设在密封条本体61内部靠近外层1和内层2侧边一侧的输送腔62、开设在密封条本体61内部的空腔63,所述输送腔62和空腔63之间留有隔断板,所述输送腔62靠近外层1和内层2的一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输送孔64;

若干个所述输送孔64以外层1和内层2相互接触的中缝为中轴线上下对称分布;

在外层1和内层2侧边黏结固定密封挡件6的方法具体为,向着输送腔62内部注入胶黏剂,胶黏剂通过输送腔62输送并通过输送孔64输出浸入外层1和内层2的侧边,经按压辊按压定型,再固化处理后即可通过胶黏剂将密封挡件6黏结固定在外层1和内层2的侧边;

所述第二道缝线5的针距密度为9针/cm;

步骤四:充绒、收口处理

经步骤三处理后,通过充绒口向着进行充绒,充绒后,依据步骤一-3的方式对充绒口进行缝制即可获得保暖防漏绒羽绒服。

实施例1和2的工艺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对比例1

在本对比例中,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步骤二,具体为,

步骤二:第二次缝制

经步骤一处理后,将防护层3的活动段翻折覆盖在防护层3的第一热压段上,所述防护层3的活动段、防护层3的第一热压段之间形成收集腔以将第一道缝线4包裹在内,通过第二道缝线5将外层1、内层2、防护层3的活动段、防护层3的第一热压段缝制在一起。

其余步骤和工艺参数均与实施例2保持一致。

对比例2

在本对比例中,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步骤三,具体为,

步骤三:第三次缝制

经步骤二处理后,将两个防护层3的活动端叠放覆盖在外层1和内层2侧边,通过第三道缝线7将外层1和内层2侧边、两个防护层3的活动端缝制在一起。

其余步骤和工艺参数均与实施例2保持一致。

对比例3

一种缝制保暖防漏绒羽绒服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第一次缝制、热压处理

将外层1和内层2的外边缘对齐平铺,并在外层1和内层2外表面分别铺设上防护层3,通过第一道缝线4将外层1、内层2、防护层3缝制在一起,外层1和内层2缝制呈袋体状并留有充绒口,以第一道缝线4为中心轴线进行第一次热压处理以令防护层3的第一热压段、外层1、内层2相互黏结固定;

步骤二:第二次缝制、热压处理

经步骤一处理后,将防护层3的活动段翻折覆盖在防护层3的第一热压段上,所述防护层3的活动段、防护层3的第一热压段之间形成收集腔以将第一道缝线4包裹在内,通过第二道缝线5将外层1、内层2、防护层3的活动段、防护层3的第一热压段缝制在一起,以第二道缝线5为中心轴线进行第二次热压处理以令防护层3的第二热压段、防护层3的第一热压段、外层1、内层2相互黏结固定;

步骤三:充绒、收口处理

经步骤二处理后,通过充绒口向着进行充绒,充绒后,依据步骤一-2的方式对充绒口进行缝制即可获得保暖防漏绒羽绒服。

对比例4

如图4所示,一种缝制保暖防漏绒羽绒服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第一次缝制、热压处理

将外层1和内层2的外边缘对齐平铺,并在外层1和内层2外表面分别铺设上防护层3,将防护层3折叠覆盖在防护层3上形成双层的防护层3,通过第一道缝线4将外层1、内层2、双层的防护层3缝制在一起,外层1和内层2缝制呈袋体状并留有充绒口,以第一道缝线4为中心轴线进行第一次热压处理以令双层的防护层3、外层1、内层2相互黏结固定;

步骤二:第二次缝制、热压处理

经步骤一处理后,通过第二道缝线5将外层1、内层2、双层的防护层3缝制在一起,以第二道缝线5为中心轴线进行第二次热压处理以令双层的防护层3、外层1、内层2相互黏结固定;

步骤三:第三次缝制

经步骤二处理后,在外层1和内层2侧边黏结固定密封挡件6,将两个防护层3的活动端叠放覆盖在密封挡件6外表面,并通过第三道缝线7将外层1和内层2侧边、两个防护层3的活动端、密封挡件6缝制在一起;

其中,所述密封挡件6包括密封条本体61、开设在密封条本体61内部靠近外层1和内层2侧边一侧的输送腔62、开设在密封条本体61内部的空腔63,所述输送腔62和空腔63之间留有隔断板,所述输送腔62靠近外层1和内层2的一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输送孔64;

若干个所述输送孔64以外层1和内层2相互接触的中缝为中轴线上下对称分布;

在外层1和内层2侧边黏结固定密封挡件6的方法具体为,向着输送腔62内部注入胶黏剂,胶黏剂通过输送腔62输送并通过输送孔64输出浸入外层1和内层2的侧边,经按压辊按压定型,再固化处理后即可通过胶黏剂将密封挡件6黏结固定在外层1和内层2的侧边;

步骤四:充绒、收口处理

经步骤三处理后,通过充绒口向着进行充绒,充绒后,依据步骤一-3的方式对充绒口进行缝制即可获得保暖防漏绒羽绒服。

空白组

一种缝制保暖防漏绒羽绒服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第一次缝制、热压处理

将外层1和内层2的外边缘对齐平铺,通过第一道缝线4将外层1、内层2缝制在一起,外层1和内层2缝制呈袋体状并留有充绒口,以第一道缝线4为中心轴线进行第一次热压处理以令外层1、内层2相互黏结固定;

步骤二:第二次缝制、热压处理

通过第二道缝线5将外层1、内层2缝制在一起,以第二道缝线5为中心轴线进行第二次热压处理以令外层1、内层2相互黏结固定;

步骤三:充绒、收口处理

经步骤二处理后,通过充绒口向着进行充绒,充绒后,依据步骤一-2的方式对充绒口进行缝制即可获得保暖防漏绒羽绒服。

对依据上述实施例1-2、对比例1-4、空白组所生产出的羽绒服进行防钻绒性能测试;

防钻绒性能测试方法依据于GB/T 14272-2021《羽绒服装》的测定方法进行实验;

测试分为三轮,

第一轮,其为水洗5次自然晾干的羽绒服,其中,水洗为通过滚筒洗衣机进行水洗,转速为1200r/min,水洗时间为36min;

第二轮,其为水洗15次自然晾干的羽绒服,其中,水洗为通过滚筒洗衣机进行水洗,转速为1000r/min,水洗时间为45min;

第三轮,其为水洗35次自然晾干的羽绒服,其中,水洗为通过滚筒洗衣机进行水洗,转速为1200r/min,水洗时间为42min。

防钻绒性能评价标准如表2所示:

表2防防钻绒性能评价标准

具体检测数据如表3所示:

表3检测数据表

结论:根据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实验数据可得知,依据实施例2所缝制获得的羽绒服,其在水洗5次、15次、35次后进行测试,钻绒值均小于实施例1所缝制获得的羽绒服,因此,实施例2的所缝制获得的羽绒服在钻绒性能上更好;

依据对比例1-4和空白组的实验数据可得知:

空白组和实施例2相对比,说明依据本发明的缝制方法所缝制获得的羽绒服在防钻绒性能上具有明显的提高,且水洗多次后,其羽绒服的防钻绒性能依然能保持在优等品行列;

对比例1与实施例2相对比,缺少了第二次热压处理,第二次缝制后直接进入第三次缝制,外层1和内层2之间的羽绒在漏绒时的路线会随着第一道缝线4进入收集腔内,再随着防护层3的活动段和防护层3的第一热压段之间的横向移动路径从收集腔内进入第二道缝线5并随着第二道缝线5的针孔漏出,因此依据实施例2所缝制获得的羽绒服在钻绒性能上明显优于依据对比例1所缝制获得的羽绒服;

对比例2与实施例2相对比,缺少了密封挡件6,第三次缝制时,是直接将两个防护层3的活动端叠放覆盖在外层1和内层2侧边进行缝制,缺少密封挡件6对外层1和内层2侧边的封堵,外层1和内层2之间的羽绒在漏绒时的路线会随着外层1和内层2之间的横向移动路径移动至外层1和内层2的侧边和两个防护层3的活动端之间的间隙中,再随着第三道缝线7的针孔而漏出,因此依据实施例2所缝制获得的羽绒服在钻绒性能上明显优于依据对比例2所缝制获得的羽绒服;

对比例3与实施例2相对比,缺少了第二次热压处理,第二次缝制后直接进入第三次缝制,还缺少密封挡件6,第三次缝制时,是直接将两个防护层3的活动端叠放覆盖在外层1和内层2侧边进行缝制,缺少密封挡件6对外层1和内层2侧边的封堵,相对于实施例2的羽绒服的防钻绒性能,在对比例1-2的基础上,对比例3的防钻绒性能再次降低,且在清洗35次后,其防钻绒性能降为不合格品;

对比例4与实施例2相对比,未形成能将第一道缝线4包裹在内的收集腔,而是直接将防护层3折叠覆盖在防护层3上形成双层的防护层3,然后通过第一道缝线4将外层1、内层2、位于外层1上方的双层的防护层3、位于内层2下方的双层的防护层3直接缝制固定在一起,外层1和内层2之间的羽绒在漏绒时的路线会随着外层1和内层2之间的横向移动路径移动并随着第一道缝线4、第二道缝线5的针孔而漏出,因此依据实施例2所缝制获得的羽绒服在钻绒性能上明显优于依据对比例4所缝制获得的羽绒服。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相关技术
  • 一种羽绒服的锁绒方法
  • 一种保暖防漏绒羽绒服
  • 一种保暖防漏绒羽绒服
技术分类

06120116496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