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用于病人肢体活动体征监测的监护预警系统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9:31


一种用于病人肢体活动体征监测的监护预警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病人监护管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病人肢体活动体征监测的监护预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生产、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亚健康人群不断增多。不仅是老人,甚至年轻的青少年在学校和户外运动的过程中,容易产生骨折、运动擦伤,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在运动的过程中出现骨折,擦伤的伤害问题。因此也会出现一些生命体征动态监测和监控系统对青少年骨科患者的生命体征动态监测、位置跟踪甚至报警等模块。结合无线生命体征监护仪,能实时监测病人的各项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通过实际应用场景分析,系统所采集的体温值比传统方式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但是现有的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的同时,一些慢性的骨质疏松的患者,骨折的青少年,由于恢复速度不同,难以受到实时的监管,目前一般采取限制这些脆弱的青少年或者老人群体移动,或者强制卧床等手段让患者减少这些风险,而患者本身难以对即将发生的可能损伤骨骼的危险的情况进行预判,从而大意导致一些永久性的伤害发生,且一般都各自监护各自数据,不能综合进行病理病情分析、病情评价评估,结合病人实际情况给出合理化健康管理方案,具有一定局限性,因此目前亟需一种用于病人肢体活动体征监测的监护预警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病人肢体活动体征监测的监护预警系统及系统,具备获取采集终端采集病人的动态体征监测数据,并和数据库中的历史病例进行关联肢体活动疾病触发的标准阈值进行比对,获得病人体征监测评估系数,关联历史病情参数后结合当前监测评估系数,相关联获得拟合系数,并按照拟合系数进行分级处理,便于针对病人的历史综合病例和当前实时监测值值调整当前的预警值,有一定预判效果,使得触发预警值更加准确有针对性的有益效果,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而患者本身难以对即将发生的可能损伤骨骼的危险的情况进行预判,从而大意导致一些永久性的伤害发生,且一般都各自监护各自数据,不能综合进行病理病情分析、病情评价评估,结合病人实际情况给出合理化健康管理方案,具有一定局限性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病人肢体活动体征监测的监护预警系统,包括,

采集终端,采集病人的动态体征监测数据;

监控平台,与所述采集终端通信连接,且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采集终端发送的动态体征监测数据;

数据库,用于存储用户历史病例、国内外案例及治疗方案、肢体活动疾病触发的标准阈值;

比对模块,对于接收的所述动态体征监测数据与数据库所述标准阈值进行比对,获得病人体征监测评估系数;

报警模块用于发送报警信号至医院、采集终端以及多渠道社区、亲友进行预警处理;

判断模块,将所述病人体征监测评估系数进行判断,当满足报警触发条件时发出报警信号发送至报警模块;未满足报警触发条件的病人体征监测评估系数存储到筛查模块,根据数据库的数据进行肢体疾病的筛查,筛查有其他历史病情的,获得历史病情参数后结合当前监测评估系数,相关联获得拟合系数,并按照拟合系数进行分级处理;

决策模块,根据筛查结果匹配数据库的治疗分类方案。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用于病人肢体活动体征监测的监护预警系统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动态体征监测数据包括监测病人的各项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睡眠数据和血压;

具体体征参数包括血氧饱和度Sp0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用于病人肢体活动体征监测的监护预警系统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肢体障碍数据ZT包括手肌力评定值sj、痉挛评定值j1和关节活动度评定值gj;

肢体障碍数据ZT通过以下公式可获得:

其中a代表病人的具体岁数值。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用于病人肢体活动体征监测的监护预警系统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病人体征评估系数PG和肢体障碍数据ZT和历史病情系数LS相关联,并获得拟合系数NH;

所述拟合系数NH通过以下公式获得:

其中a代表病人的具体岁数值,β代表历史病情的发病次数,其中病人体征评估系数PG,通过病人的各项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睡眠时间和血压,综合由临床专家通过经验和具体参数值评估得到评估系数值PG,在首次和病人临床监测过后,获得评估系数值PG输入至采集终端中。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用于病人肢体活动体征监测的监护预警系统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报警触发条件设置为:

病人的血压报警阈值:130~160/90~100mmHg;

病人的心率:50次/分≤HR≤120次;

90%≤Sp0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用于病人肢体活动体征监测的监护预警系统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在此情况下,通过判断模块筛选病人有历史病情的,在此报警条件浮动上下5个百分点;病人24小时P:50~86次/分R:17~30次/分;BP:100~150/80~100mmHg、SpO2:88%~95%;

则报警上下线设置为:P:45~100次/分;R:15~33次/分;

90~165/72~110mmHgSpO2:80%~100%。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用于病人肢体活动体征监测的监护预警系统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历史病情参数包括血管外肺水指数、肺血管通透性指数、CEF、左心室收缩力指(dPmx、心功能指数CFI,反映了心肌收缩功能,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反映了后负荷,结合心搏出量指数cI参数,以上历史病情参数用于帮助判别病人休克类型;

若在数据库在筛查过程中,筛查出用户有心脑血管、糖尿病疾病,根据病情,在标准阈值的基础上再进行调整,上下浮不超过5%的数值。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用于病人肢体活动体征监测的监护预警系统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分级处理包括1-3级处理:

一级处理,包括联系到病人本人,如病人已无意识的情况下,直接将报警信号发送至医院急性诊疗室,派车到用户采集终端的定位处,并相关联病人的紧急联系家人,进行救护处理;

二级处理,包括联系到病人本人,进行紧急自疗方式告知,缓解病人的不适感;另外,将报警信号发送至医院普通诊疗室,关联病人所在的社区、亲友电话号码,进行通知救护处理,如5~10分钟未响应,则升级为一级处理;

三级处理,包括联系到病人本人,发送报警信号,由病人亲自确认自己无明显不适的情况下恢复正常,若病人有诊疗要求或病人本人响应超过5~10分钟未响应情况,升级为二级处理。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用于病人肢体活动体征监测的监护预警系统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病人体征评估系数PG,由临床专家通过经验和具体参数值评估得到评估系数值PG,在首次和病人临床监测过后进行病情评价,评价规则为结合病情参数的种类、病情参数的权重以及病情参数的病情等级评价阈值进行病情评价;

所述病情等级评价阈值对应的等级包括初期、发展期、中期、中后期、后期;

所述病人体征评估系数PG的种类包括血糖浓度、血压度、体温、睡眠数据、血氧浓度、体重、脉搏、心电数据的一项或者几项组合。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用于病人肢体活动体征监测的监护预警系统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采集终端包括便携式血氧仪、便携式监护仪、胎心仪、便携式心电计其中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一种用于病人肢体活动体征监测的监护预警系统及系统,获取采集终端采集病人的动态体征监测数据,并和数据库中的历史病例进行关联肢体活动疾病触发的标准阈值进行比对,获得病人体征监测评估系数,关联历史病情参数后结合当前监测评估系数,相关联获得拟合系数,并按照拟合系数进行分级处理,便于针对病人的历史综合病例和当前实时监测值值调整当前的预警值,有一定预判效果,使得触发预警值更加准确有针对性。

2、该一种用于病人肢体活动体征监测的监护预警系统及系统,通过对病人的动态体征监测数据、肢体障碍数据ZT进行获取和计算,并和历史病情系数LS相关联,对于不同病人的年岁,病发次数等进行计算过后得到拟合系数NH,再通过拟合系数NH去设置各个病人的报警触发条件,解决了现有的体征监护设备监测的数据分散,不能综合进行病理病情分析、病情评价评估,结合病人实际情况给出合理化健康管理方案,具有一定局限性的问题。

3、该一种用于病人肢体活动体征监测的监护预警系统及系统,在报警后做分级处理方案,分为1~3级处理,目的在于病人在无人监护的情况下,联合多渠道社区、亲友、本人、医院等力量去帮助病人及时得到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系统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系统流程青少年运动过程中设定呼吸阈值报警值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系统流程青少年运动过程中设定脉搏阈值报警值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随着社会生产、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亚健康人群不断增多。不仅是老人,甚至年轻的青少年在学校和户外运动的过程中,容易产生骨折、运动擦伤,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在运动的过程中出现骨折,擦伤的伤害问题。因此也会出现一些生命体征动态监测和监控系统对青少年骨科患者的生命体征动态监测、位置跟踪甚至报警等模块。结合无线生命体征监护仪,能实时监测病人的各项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通过实际应用场景分析,系统所采集的体温值比传统方式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但是现有的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的同时,一些慢性的骨质疏松的患者,骨折的青少年,由于恢复速度不同,难以受到实时的监管,目前一般采取限制这些脆弱的青少年或者老人群体移动,或者强制卧床等手段让患者减少这些风险,而患者本身难以对即将发生的可能损伤骨骼的危险的情况进行预判,从而大意导致一些永久性的伤害发生,且一般都各自监护各自数据,不能综合进行病理病情分析、病情评价评估,结合病人实际情况给出合理化健康管理方案,具有一定局限性,因此目前亟需一种用于病人肢体活动体征监测的监护预警系统。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病人肢体活动体征监测的监护预警系统,请参阅图1-3;包括,

采集终端,采集病人的动态体征监测数据;

监控平台,与所述采集终端通信连接,且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采集终端发送的动态体征监测数据;

数据库,用于存储用户历史病例、国内外案例及治疗方案、肢体活动疾病触发的标准阈值;

比对模块,对于接收的所述动态体征监测数据与数据库所述标准阈值进行比对,获得病人体征监测评估系数;

报警模块用于发送报警信号至医院、采集终端以及多渠道社区、亲友进行预警处理;

判断模块,将所述病人体征监测评估系数进行判断,当满足报警触发条件时发出报警信号发送至报警模块;未满足报警触发条件的病人体征监测评估系数存储到筛查模块,根据数据库的数据进行肢体疾病的筛查,筛查有其他历史病情的,获得历史病情参数后结合当前监测评估系数,相关联获得拟合系数,并按照拟合系数进行分级处理;

决策模块,根据筛查结果匹配数据库的治疗分类方案。

本实施例中,获取采集终端采集病人的动态体征监测数据,并和数据库中的历史病例进行关联肢体活动疾病触发的标准阈值进行比对,获得病人体征监测评估系数,关联历史病情参数后结合当前监测评估系数,相关联获得拟合系数,并按照拟合系数进行分级处理,便于针对病人的历史综合病例和当前实时监测值值调整当前的预警值,使得触发预警值更加准确有针对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中的解释说明,请参阅图1-3,其中:所述动态体征监测数据包括监测病人的各项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睡眠数据和血压;

具体体征参数包括血氧饱和度Sp0

其中:所述肢体障碍数据ZT包括手肌力评定值sj、痉挛评定值j1和关节活动度评定值gj;

肢体障碍数据ZT通过以下公式可获得:

其中a代表病人的具体岁数值。

请参阅图1-3,其中:所述病人体征评估系数PG和肢体障碍数据ZT和历史病情系数LS相关联,并获得拟合系数NH;

所述拟合系数NH通过以下公式获得:

其中a代表病人的具体岁数值,β代表历史病情的发病次数,其中病人体征评估系数PG,通过病人的各项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睡眠时间和血压,综合由临床专家通过经验和具体参数值评估得到评估系数值PG,在首次和病人临床监测过后,获得评估系数值PG输入至采集终端中。

本实施例中,通过对病人的动态体征监测数据、肢体障碍数据ZT进行获取和计算,并和历史病情系数LS相关联,对于不同病人的年岁,病发次数等进行计算过后得到拟合系数NH,再通过拟合系数NH去设置各个病人的报警触发条件,解决了现有的体征监护设备监测的数据分散,不能综合进行病理病情分析、病情评价评估,结合病人实际情况给出合理化健康管理方案,具有一定局限性的问题。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2中的解释说明,请参阅图1-3,其中:所述报警触发条件设置为:

病人的血压报警阈值:130~160/90~100mmHg;

病人的心率:50次/分≤HR≤120次;

90%≤Sp0

其中:在此情况下,通过判断模块筛选病人有历史病情的,在此报警条件浮动上下5个百分点;病人24小时P:50~86次/分R:17~30次/分;BP:100~150/80~100mmHg、SPO2:88%~95%;

则报警上下线设置为:P:45~100次/分;R:15~33次/分;

90~165/72~110mmHgSpO2:80%~100%。

其中:所述历史病情参数包括血管外肺水指数、肺血管通透性指数、CEF、左心室收缩力指(dPmx、心功能指数CFI,反映了心肌收缩功能,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反映了后负荷,结合心搏出量指数cI参数,以上历史病情参数用于帮助判别病人休克类型;

若在数据库在筛查过程中,筛查出用户有心脑血管、糖尿病疾病,根据病情,在标准阈值的基础上再进行调整,上下浮不超过5%的数值。

其中:所述病人体征评估系数PG,由临床专家通过经验和具体参数值评估得到评估系数值PG,在首次和病人临床监测过后进行病情评价,评价规则为结合病情参数的种类、病情参数的权重以及病情参数的病情等级评价阈值进行病情评价;

所述病情等级评价阈值对应的等级包括初期、发展期、中期、中后期、后期;

所述病人体征评估系数PG的种类包括血糖浓度、血压度、体温、睡眠数据、血氧浓度、体重、脉搏、心电数据的一项或者几项组合。

其中:所述采集终端包括便携式血氧仪、便携式监护仪、胎心仪、便携式心电计其中一种或多种。

本实施例中,通过拟合系数NH的不同,报警触发条件设置的也不同,对病人筛查过程中,在标准阈值上进行调整,上下浮不超过5%数值,便于报警的过程中,也能快速判别病人休克类型等发病的评估情况。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中的解释说明,请参阅图1-3,其中:所述分级处理包括1-3级处理:

一级处理,包括联系到病人本人,如病人已无意识的情况下,直接将报警信号发送至医院急性诊疗室,派车到用户采集终端的定位处,并相关联病人的紧急联系家人,进行救护处理;

二级处理,包括联系到病人本人,进行紧急自疗方式告知,缓解病人的不适感;另外,将报警信号发送至医院普通诊疗室,关联病人所在的社区、亲友电话号码,进行通知救护处理,如5~10分钟未响应,则升级为一级处理;

三级处理,包括联系到病人本人,发送报警信号,由病人亲自确认自己无明显不适的情况下恢复正常,若病人有诊疗要求或病人本人响应超过5~10分钟未响应情况,升级为二级处理。

监控平台还包括响应模块,用于对分级处理的过程中进行响应时间的计算。

本实施例中,在报警后做分级处理方案,分为1~3级处理,目的在于病人在无人监护的情况下,联合多渠道社区、亲友、本人、医院等力量去帮助病人及时得到保障。

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其他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加载或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程序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为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合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半导体介质可以是固态硬盘。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他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分类

06120116516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