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便捷式维护粉尘传感器的空气净化器结构、空气净化器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22:42


便捷式维护粉尘传感器的空气净化器结构、空气净化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机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便捷式维护粉尘传感器的空气净化器结构、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空气净化器又称“空气清洁器”、空气清新机、净化器,其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一般包括PM2.5、粉尘、花粉、异味、甲醛之类的装修污染、细菌、过敏原等),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的产品。

粉尘传感器作为空气净化器的重要核心部件,其不仅起到对环境空气的质量检测作用,而且还为空气净化器的运行参数自动调整参考起到了参考重要,而目前几乎所有的空气净化器均是将粉尘传感器封装在空气净化器的壳体内,其在维保检修时,往往需要将空气净化器进行外壳大幅拆卸后,方可进行进一步维保工作;红外粉尘传感器作为当前空气净化器广泛使用的空气质量检测元件,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将未净化的空气通入红外粉尘传感器的通风孔,利用红外探测元件进行探测空气中的粉尘含量,使得空气净化器的控制器能够获取未净化前的空气质量,而需要明白的是,红外粉尘传感器的通风孔多是采用管状的光学元件成型,其若是存在粉尘蓄积,则容易引起红外粉尘传感器的检测精度不佳问题,导致空气净化器难以获得较为精准的空气质量反馈,因此,定期对红外粉尘传感器的通风孔进行清洁维护是一项必要的工作,而传统的空气净化器结构对于非专业人士而言,进行拆装或清洁红外粉尘传感器的设备损坏风险、维护成本较高,导致空气净化器的使用成本较高,对于专业人士而沿,虽然多次进行拆装后,也容易使得空气净化器的固定连接件磨损以及耽误较多的维护时间,导致时间成本较高,同时还具有一定的设备损坏风险。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维护便利、实施可靠且维护成本低的便捷式维护粉尘传感器的空气净化器结构、空气净化器。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便捷式维护粉尘传感器的空气净化器结构,包括外壳、红外粉尘传感器、滤筒、气流引导机构和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分别与气流引导机构和红外粉尘传感器电连接,所述外壳内部形成用于安装滤筒、气流引导机构和控制器的安装腔,所述的红外粉尘传感器上设有用于探测未净化空气的通风孔,所述外壳上设有用于引入未净化空气的进气区和用于导出已净化空气的出气区;

其中,所述外壳位于进气区的部位上设置有贯穿至安装腔内的安装槽,该安装槽的轮廓与红外粉尘传感器的外轮廓相适应,所述的红外粉尘传感器由安装槽接近外壳外壁的端面可拆卸安装于安装槽上;所述安装槽接近外壳外壁的端面还可拆卸设置有盖板,所述的盖板对应红外粉尘传感器的通风孔设有避让孔。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的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的第一壳体为上端敞开的筒状结构,所述的第二壳体为下端敞开的筒状结构;

其中,所述的滤筒设置在第一壳体内的下部,且第一壳体的侧壁上间隔设有若干进气孔,该若干进气孔所覆盖的第一壳体侧壁区域设为进气区;

另外,所述的气流引导机构通过第一支架固定在第一壳体内,所述滤筒的上端与第一支架的下端面相贴,气流引导机构的上部且高出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下端与第一壳体的上端可拆卸固定连接,将气流引导机构罩设其中;

所述的气流引导机构用于将滤筒内的已净化空气引导至出气区排出,使滤筒内形成负压,令由进气区输入至第一壳体内的未净化空气经滤筒侧壁过滤后,进入到滤筒内。

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选择,优选的,所述安装槽的内边缘轮廓与红外粉尘传感器的外边缘轮廓相适应并配合连接,安装槽接近外壳外壁的端面一侧设有卡槽,所述盖板与卡槽对应的一侧设有与卡槽配合的插舌,且通过插舌可翻转地穿置在卡槽内,安装槽接近外壳外壁的端面另一侧设有卡台部,所述盖板与卡台部对应的一侧设有与卡台部配合的卡钩部,且通过卡钩部与卡台部钩扣固定,将外壳固定在安装槽上。

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选择,优选的,所述安装槽设有卡台部的一侧还设有用于辅助拆卸盖板的避让沉槽。

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选择,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支架为环形结构,且滤筒的外径大于第一支架环形结构的内径;所述气流引导机构与第一壳体内壁之间还设有筒状结构的分隔筒,分隔筒的下端与第一支架的上端面内边缘相抵,分隔筒的上端延伸至第一壳体的上端;

其中,滤筒外壁与第一壳体内壁之间的间隙区域设为第一进气间隙;分隔筒的外壁与第一壳体内壁之间的间隙区域设为第二进气间隙;第一进气间隙和第二进气间隙之间由第一支架分隔,所述的安装槽设置在与分隔筒相对的第一壳体侧壁上,所述的第一支架与安装槽相近的区域上设有贯穿第一支架,且将第一进气间隙和第二进气间隙连通的连接通孔,由盖板避让孔进入到红外粉尘传感器通风孔的未净化空气经红外传感器检测后,进入到第二进气间隙,并由连接通孔进入到第一进气间隙中。

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选择,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的下端与第一壳体的上端通过卡扣结构可拆卸固定连接。

基于上述的结构方案,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便捷式维护粉尘传感器的空气净化器,其包括上述所述的便捷式维护粉尘传感器的空气净化器结构,其中,所述的气流引导机构包括:

连接罩,为上下两端敞开的筒状结构,其下端外壁通过连接件与分隔筒上端固定连接,其上端延伸至第二壳体顶部,其中,连接罩下端外壁与分隔筒上端内壁之间形成用于导出已净化空气的导气间隙;

第二支架,固定在连接罩下端;

电机,固定在第二支架上端且与控制器电连接,其转轴端穿过第二支架并延伸至第二支架下方;

叶轮,与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且由电机驱动叶轮旋转;

其中,所述的控制器固定在连接罩内的上部,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部中心设有环形支架,所述的环形支架上嵌设有控制面板,所述的控制面板与控制器电连接;

另外,所述环形支架的外边缘与第二壳体的顶部内壁之间的间隙设为出气区。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环形支架的外边缘与第二壳体的顶部内壁之间的间隙中呈环形阵列设有若干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一端与第二壳体顶部内壁固定连接,连接片的另一端与环形支架的外边缘固定连接,相邻连接片之间形成用于输出已净化空气的出气槽,且出气槽覆盖的第二壳体区域设为出气区。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可拆卸设置有底盖,所述底盖的上端面与滤筒的下端面相抵。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为圆筒状结构,所述的底盖为与第一壳体底部结构相适应的圆形结构,底盖的外侧壁上呈环形阵列间隔设有若干横向卡槽,横向卡槽的一端设有卡口,且卡口延伸至底盖上端面形成敞开结构,所述第一壳体底部的内壁上对应底盖的横向卡槽设有与横向卡槽一一对应的卡块,且所述卡块的结构与卡口结构相适应;且卡块与横向卡槽之间具有第一配合状态和第二配合状态,第一配合状态为卡块由卡口穿入横向卡槽中,可旋转底盖,令卡块与卡口错位,使底盖被固定约束在第一壳体底部;第二配合状态为卡块位于横向卡槽中且与卡口正对,可沿远离第一壳体方向向下脱出底盖,使底盖从第一壳体底部分离。

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巧妙性通过在空气净化器外壳的进气区上设置安装槽来安装红外粉尘传感器,同时利用盖板进行可拆卸封装红外粉尘传感器,使得使用者或其他维护人员能够方便通过拆卸盖板来使得红外粉尘传感器暴露在外,而此时即可方便对红外粉尘传感器的通风口进行清洁或拆卸红外粉尘传感器,而在此基础上,通过第一支架进行安装气流引导机构,同时,形成第一进气间隙和第二进气间隙且由第一支架分隔,而红外粉尘传感器为安装在第二进气间隙对应的位置,使得由盖板避让孔进入到红外粉尘传感器通风孔的未净化空气经红外传感器检测后,进入到第二进气间隙,并由连接通孔进入到第一进气间隙中,最后被内部形成负压的滤筒过滤,由于有第二进气间隙的缓冲,使得气流引导装置形成较大负压时,对第二进气间隙的气流速度影响相对较小,令红外粉尘传感器能够在一定的气流流速范围内,保持较好的工作性能,令其检测反馈更佳,使得具备该结构的空气净化器能够具有方便维护粉尘传感器的优点下,还保持较优的工作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方案的简要实施结构外部三维视角之一;

图2是对应图1所示结构的局部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方案的简要实施结构外部二维视角之一;

图4是图3中A-A处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B-B处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方案的简要实施结构爆炸示意图之一;

图7是本发明方案的简要实施结构爆炸示意图之二;

图8是本发明方案的简要实施结构爆炸示意图之三;

图9为本发明方案拆去外壳后的简要实施结构三维视角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9之一所示,本实施例一种便捷式维护粉尘传感器的空气净化器结构,包括外壳1、红外粉尘传感器2、滤筒3、气流引导机构4和控制器5,所述的控制器5分别与气流引导机构4和红外粉尘传感器2电连接,所述外壳 1内部形成用于安装滤筒3、气流引导机构4和控制器5的安装腔,所述的红外粉尘传感器2上设有用于探测未净化空气的通风孔21,所述外壳1上设有用于引入未净化空气的进气区和用于导出已净化空气的出气区;

其中,所述外壳1位于进气区的部位上设置有贯穿至安装腔内的安装槽 111,该安装槽111的轮廓与红外粉尘传感器2的外轮廓相适应,所述的红外粉尘传感器2由安装槽111接近外壳1外壁的端面可拆卸安装于安装槽111上;所述安装槽111接近外壳1外壁的端面还可拆卸设置有盖板22,所述的盖板22 对应红外粉尘传感器2的通风孔21设有避让孔221。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的外壳1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所述的第一壳体11为上端敞开的筒状结构,所述的第二壳体12为下端敞开的筒状结构;

其中,所述的滤筒3设置在第一壳体11内的下部,且第一壳体11的侧壁上间隔设有若干进气孔115,该若干进气孔115所覆盖的第一壳体11侧壁区域设为进气区;

另外,所述的气流引导机构4通过第一支架6固定在第一壳体11内,所述滤筒3的上端与第一支架6的下端面相贴,气流引导机构4的上部且高出第一壳体11,所述第二壳体12的下端与第一壳体11的上端可拆卸固定连接,将气流引导机构4罩设其中;

所述的气流引导机构4用于将滤筒3内的已净化空气引导至出气区排出,使滤筒3内形成负压,令由进气区输入至第一壳体11内的未净化空气经滤筒3 侧壁过滤后,进入到滤筒3内。

为了方便进行拆卸盖板22,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选择,优选的,所述安装槽111的内边缘轮廓与红外粉尘传感器2的外边缘轮廓相适应并配合连接,安装槽111接近外壳1外壁的端面一侧设有卡槽112,所述盖板22与卡槽112对应的一侧设有与卡槽112配合的插舌222,且通过插舌222可翻转地穿置在卡槽112内,安装槽111接近外壳1外壁的端面另一侧设有卡台部113,所述盖板22与卡台部113对应的一侧设有与卡台部113配合的卡钩部223,且通过卡钩部223与卡台部113钩扣固定,将外壳1固定在安装槽111上。

同时,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选择,优选的,所述安装槽111设有卡台部113 的一侧还设有用于辅助拆卸盖板22的避让沉槽114。

为了方便安装,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选择,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支架6为环形结构,且滤筒3的外径大于第一支架6环形结构的内径;所述气流引导机构4与第一壳体11内壁之间还设有筒状结构的分隔筒7,分隔筒7的下端与第一支架6的上端面内边缘相抵,分隔筒7的上端延伸至第一壳体11的上端;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选择,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12的下端与第一壳体11的上端通过卡扣结构13可拆卸固定连接。

作为红外粉尘传感器2的一种选型实施举例,所述的红外粉尘传感器为勒夫迈GDS06,其通风孔21的工作空气流速为1.5~3m/s,工作风量为0.004~ 0.01CMM。

其中,滤筒3外壁与第一壳体11内壁之间的间隙区域设为第一进气间隙 117;分隔筒7的外壁与第一壳体11内壁之间的间隙区域设为第二进气间隙116;第一进气间隙117和第二进气间隙116之间由第一支架6分隔,所述的安装槽 111设置在与分隔筒7相对的第一壳体11侧壁上,所述的第一支架6与安装槽 111相近的区域上设有贯穿第一支架6,且将第一进气间隙117和第二进气间隙 116连通的连接通孔1171,由盖板22避让孔221进入到红外粉尘传感器2通风孔21的未净化空气经红外传感器检测后,进入到第二进气间隙116,并由连接通孔1171进入到第一进气间隙117中,另外,经盖板22避让孔221进入到红外粉尘传感器2通风孔21的未净化空气流速为1.5~3m/s,风量为0.004~0.01 CMM,通过限制其空气流速和风量,能够使得红外粉尘传感器保持在较优的工作状态,以获得更为精准的检测反馈。

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方案净化器结构在需要对红外粉尘传感器2进行清洁维护时,只需通过工具(例如塑料翘板或一字螺丝刀)插入避让沉槽14 中,然后抵压卡钩部223,令卡钩部223与卡台部113接触钩扣,继而即可将盖板22设有卡扣部223的一侧与第一壳体11解除固定连接,随之,只需翻转盖板22,即可将其取下,随之红外粉尘传感器2即可外露,然后可以通过用棉签或其他清洁工具对红外粉尘传感器2的通风孔21进行清洁,以避免其粉尘检测误差变大,由于红外粉尘传感器2由安装槽111接近外壳1外壁的端面可拆卸安装于安装槽111中,因此,此时还可以对红外粉尘传感器2进行拆卸,已完成维保,维保完成后,对盖板22进行反向操作,即可完成将盖板22安装在安装槽111上,使红外粉尘传感器2被固定装配在安装槽111内。

而基于上述的结构方案,再次结合图1至图9之一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便捷式维护粉尘传感器的空气净化器,其包括上述所述的便捷式维护粉尘传感器的空气净化器结构,除此之外,所述的气流引导机构4包括:

连接罩41,为上下两端敞开的筒状结构,其下端外壁通过连接件与分隔筒 7上端固定连接,其上端延伸至第二壳体12顶部,其中,连接罩41下端外壁与分隔筒7上端内壁之间形成用于导出已净化空气的导气间隙;

第二支架42,固定在连接罩41下端;

电机43,固定在第二支架42上端且与控制器5电连接,其转轴端穿过第二支架42并延伸至第二支架42下方;

叶轮44,与电机43的转轴固定连接,且由电机43驱动叶轮44旋转;

其中,所述的控制器5固定在连接罩41内的上部,所述第二壳体12的顶部中心设有环形支架123,所述的环形支架123上嵌设有控制面板51,所述的控制面板51与控制器5电连接;

另外,所述环形支架123的外边缘与第二壳体12的顶部内壁之间的间隙设为出气区。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环形支架123的外边缘与第二壳体12的顶部内壁之间的间隙中呈环形阵列设有若干连接片122,所述连接片122 的一端与第二壳体12顶部内壁固定连接,连接片122的另一端与环形支架123 的外边缘固定连接,相邻连接片122之间形成用于输出已净化空气的出气槽 121,且出气槽121覆盖的第二壳体12区域设为出气区。

为了方便进行更换滤筒3,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第一壳体11的底部可拆卸设置有底盖14,所述底盖14的上端面与滤筒3的下端面相抵;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的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 均为圆筒状结构,所述的底盖14为与第一壳体11底部结构相适应的圆形结构,底盖14的外侧壁上呈环形阵列间隔设有若干横向卡槽141,横向卡槽141的一端设有卡口142,且卡口142延伸至底盖14上端面形成敞开结构,所述第一壳体11底部的内壁上对应底盖14的横向卡槽141设有与横向卡槽141一一对应的卡块118,且所述卡块118的结构与卡口142结构相适应;且卡块118与横向卡槽141之间具有第一配合状态和第二配合状态,第一配合状态为卡块118 由卡口142穿入横向卡槽141中,可旋转底盖14,令卡块118与卡口142错位,使底盖14被固定约束在第一壳体11底部;第二配合状态为卡块118位于横向卡槽141中且与卡口142正对,可沿远离第一壳体11方向向下脱出底盖14,使底盖14从第一壳体11底部分离。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相关技术
  • 便捷式维护粉尘传感器的空气净化器结构、空气净化器
  • 一种具有便捷拆卸结构的悬挂式空气净化器
技术分类

06120112905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