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透气减震鞋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37:02


一种透气减震鞋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气减震鞋底。

背景技术

设置气囊是鞋内腔向外排气的常用技术,其结构包括在大底上设置与外界连通的气孔,气囊的排气一端与大底上的气孔连通,气囊的进气一端则与鞋内腔的排气通道连通,排气通道通常包括贯通中底以及鞋垫的气孔。公开号CN101352273A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一种蜂巢状微气囊防水透气呼吸鞋是一种较为典型的鞋底排气气囊的设置方式,由于排气气囊中空,且气囊需要通过纵向上的弹性形变使得气体通过排气通道向外排气,因此排气气囊的支撑性较弱,或者可以认为其减震性能较弱需要通过其他结构进行补强,申请人在申请日为2022年7月18日,申请号为2022108405034的发明申请中提出了一种利用鞋垫和开放式气囊进行排气的结构,客观上利用弹性柱提高了鞋底的支撑性,使得气囊具有更好的回弹空间,更好的回弹空间使得气囊在受压时具有更高的容积压缩率,从而提高排气的效率,本申请通过其他不同的气囊结构、支撑结构来提高鞋底的减震性能和排气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较好的排气效果和减震性能的鞋底。

为此,本发明的一种透气减震鞋底,包括中底和大底,大底和中底之间设有气囊,所述鞋底设有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连通中底上表面和气囊以及气囊与大底下表面,所述气囊包括支撑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气囊包括气囊壁、气囊壁上部朝向中底一端形成的开口和覆盖在开口上方并向气囊壁延伸的气囊盖,所述气囊盖上设有V形切口,V形切口用于向气囊内部单向排气。

进一步的,所述气囊壁包括弧形段和垂直段,所述气囊盖延伸至垂直段形成所述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的下端距离大底上表面设有间隙或没有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鞋底设有一个或多个气囊,所述气囊盖用以覆盖一个或多个气囊的开口,所述气囊组件设有多个支撑组件,支撑组件与气囊一一对应。

支撑组件为环绕在气囊外壁上的中空支撑柱,所在支撑组件固定在大底的上表面上,所述气囊的上表面设有V形切口。

气囊内部设有支撑柱,气囊的表面设有V形切口。

气囊内部成型有支撑分隔部,所述支撑分隔部将气囊分隔成至少两个独立的气室,所述气室的上表面设有V形切口。

气囊或气室的形状呈圆形或多边形,并呈横竖排列或蜂窝状排列。

进一步的,包括前掌腔体,所述腔体分布在大底和中底之间,所述中底的透气通道上设有向腔体排气的单向排气组件,所述大底上表面成型有多个横向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大底的后跟设有后跟腔,后跟腔内设有后跟囊和反射状的加强筋,后跟囊设有进气口,进气口上设有单向进气组件,中底上设有与后跟囊配合的气囊压盖,所述腔体和后跟腔之间设有排气槽;所述横向加强筋在前掌的气囊周围断开形成气道,所述前掌的气囊设在气道的中部且气囊前后两侧的横向加强筋延长使得气道收缩,所述排气槽靠近前掌腔体的一端正对一个横向加强筋,且排气槽前端两侧设有气体导向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通过在气囊的内部或环绕气囊壁的外部设置支撑组件,如延伸到气囊壁上的气囊盖,且与大底的上表面设有间隙,当受压时,气囊盖不与大底接触,此时气囊壁容易形变使得气囊内部的气压升高,使得气囊内部气体通过微型排气孔排出,当气囊形变的程度使得气囊盖与大底接触时,气囊盖的支撑组件提供支撑,既保证了气囊的有效变形量使得气体排出,而又提高了鞋底的支撑性,保证了减震性能。

(2)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中底和大底的前掌位置设有腔体,中底的排气通道设为单向向内进气结构,当鞋底受压时,中底与气囊接触并封闭其进气口,此时腔体内的气体无法向外排出而形成了气垫,提高了减震性能。

(3)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后跟囊和排气槽帮助将前掌腔体中的气体进行置换,此外横向加强筋在前掌的气囊周围断开形成气道,前掌的气囊设在气道的中部且气囊前后两侧的横向加强筋延长使得气道收缩,所述排气槽靠近前掌腔体的一端正对一个横向加强筋,且排气槽前端两侧设有气体导向块,本实施例可以在鞋前掌形成涡流,降低气体在腔体中的流速,既可以促进腔体中的气体进行置换,也有利于减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大底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的气囊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的后跟囊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3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4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5的示意图;

图9为前掌气囊或气室分布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1中第二种后跟囊的示意图;

图11为腔体与中底之间的弹性层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大底;2、中底;3、腔体;4、后跟腔;5、气囊;501、气囊壁;5011、垂直段;5012、弧形段;502、开口;503、气囊盖;504、V形切口;6、微型排气孔;7、后跟囊;701、单向进气组件;8、气囊压盖;9、排气槽;10、横向加强筋;11、气道;12、气体导向块;13、支撑组件;14、连接通道;15、透气槽;16、阻块;17、弹性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实现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参照图1到图4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包括中底2和大底1,中底2和大底1之前设有容腔,容腔在前掌部位为腔体3,腔体3内设有具有开口502的气囊5,气囊5包括气囊壁501、气囊壁501上部朝向中底2一端形成的开口502和覆盖在开口502上方并向气囊壁501延伸的气囊盖503,气囊壁501包括弧形段5012和垂直段5011,垂直段5011直接成型在大底1的上表面上,弧形段5012为垂直段5011上方弯曲弧形部分,且对应的外底上表面位置设有微型排气孔6,气囊盖503延伸至垂直段5011形成柱状的支撑组件13,所述支撑组件13的下端距离大底1上表面设有间隙,气囊盖503上设有V形切口504,V形切口504用于向气囊5内部单向排气,容腔的后跟部位则为后跟腔4,后跟腔4中设有后跟囊7,后跟囊7也包括开口502和设在开口502上的单向进气组件701,中底2上设有与之配合的气囊压盖8,后跟腔4与腔体3之间通过排气槽9连接,中底2上设有透气孔使得鞋内腔和腔体3连通,后跟囊7对应的大底1上也设有微型排气孔6,微型排气孔6通常小到肉眼无法看见,也被称为隐形排气孔,该微型排气孔6使得气体在受压下才会向外排出且防水,透气孔、腔体3(或后跟腔4)、气囊5(或后跟腔4)与微型排气孔6构成了排气通道。在本实施例中,V形切口504用于单向排气为现有技术,其结构在公开号CN101352273A的中国专利中公开,这里不再赘述,后跟囊、单向进气组件和对应的气囊压盖结构也为现有技术,申请号为2022108405034的抵触申请以及本申请的相同申请人申请日之前的专利技术文件中也对此进行了公开。本申请的图4和图10详细展示了两种后跟囊的结构,在图4中,一种结构为后跟囊设有预留孔,后跟囊盖体设在预留孔的正上方,单向透气组件701与后跟囊盖体一体成型为向气囊预留孔中凹陷的弹性闭合部,弹性闭合部上预留有切口,当弹性闭合部受压时会切口错位形成进气通道,后跟囊盖体还包括一个延伸向气囊内部的支撑柱;图10公开了另一种后跟囊的结构,单向透气组件701形成向气囊内部凹陷的弹性闭合部并与后跟囊一体成型为独立组件,用弹性材料制成,弹性闭合部上预留有切口,后跟囊通过胶粘或卡扣连接方式固定在后跟大底的相应凹槽处。这两种结构的区别在于,图4的结构后跟囊与单向透气组件属于两个独立的部件形成组合结构,而图10的结构后跟囊与单向透气组件属于一体结构。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单向进气组件701以及后跟囊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椭圆形和多边形,其进气道可以设1条、也可以设多条。

在上述实施例1中,制作气囊盖503的材料可与气囊5的材料相同,均为弹性材料,或者气囊盖503所采用的材料弹性小于气囊5的材料,气囊盖503可通过紧配接触或胶粘的方式进行固定。

在上述实施例1中,参照图1和3所示,还包括了多个横向加强筋10,加强筋采用弹性材料与鞋底一同成型,本发明的腔体3范围延伸至大底1的鞋边,加强筋用于补强前掌的支撑能力和减震性能,后跟腔4内设有反射状的加强筋。如图1所示,横向加强筋10在前掌的气囊5周围断开形成气道11,气体前掌的气囊5设在气道11的中部且气囊5前后两侧的横向加强筋10延长使得气道11收缩,所述排气槽9靠近前掌腔体3的一端正对一个横向加强筋10,且排气槽9前端两侧设有气体导向块12。在本实施例中,气囊5前后两侧指的是气囊5朝向鞋底头部位为前,朝向后跟部位则为后,在本实施例中,当前掌气体向后跟腔4流动时,气流沿气道11流动,气囊5的位置具有阻碍和导向的作用,气流会形成涡流,使得部分气流受到阻碍和导向进入横向加强筋10之间的空腔中并沿空腔绕行后再次进入气道11,从而增加了空气从腔体3向后跟流动的阻力,减少气体流速的同时,还可以在被加强筋分隔的腔体3中产生混合,使得腔体3内的气体可以得到充分的置换,避免部分区域气体长时间得不到置换,产生异味。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行走时后跟先着地,接着前掌着地,抬起时则是后跟先抬起,此时后跟囊7形成负压,前掌则形成正向较大的压强,前掌气体的会在很大的压差作用下,向后方流动,此时受限于排气槽9的收缩,气体流速可以达到很高的速度,使得前掌压力快速下降支撑性快速下降,以及气流速度过高也容易产生异响,本实施例的上述结构可以减小气体流速,使得在后跟抬起至前掌抬起的短暂时间内前掌提供有效支撑,有效避免上述状况。在本实施例中,前掌着地后,按照设计原意,腔体3中的气体从前掌经气道流向后跟囊,由于腔体3与鞋腔连通,这个过程依赖于人体足前部踩踏鞋底用足部封闭中底或垫底上的透气孔,由于个体差异,这种依赖于足底与鞋底接触进行封闭的方式,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即该技术方案并不能总是达到理想的效果,当然,在上述方案中,可以在中底或垫底上通过设置单向阀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通过设置单向阀会增加成本、增加组装的复杂度,参照图11所示,本实施例通过在中底的下方、腔体的上部设置了一个弹性层17,该弹性层17中部设有连接通道14,连接通道14上设有透气槽15和与透气槽15配合用于阻挡通道的阻块16,阻块16两侧的弹性层一层仅设有用于连通中底气孔,另一侧仅连通的腔体的气孔,足底抬起时,该阻块16与透气槽15分离使得前后连接通道连通,当足底下踩时,阻块16与透气槽15结合封闭鞋腔与腔体间的通道,从而解决了上述的封闭不确定问题,优选的,阻块16和透气槽15设在前掌受力区域(前掌第一跖骨至第五跖骨之间的区域)。

参照图5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区别仅在于,实施例2中气囊盖503具有设有多个支撑组件13,气囊盖503用以覆盖前掌的多个气囊5的开口502,支撑组件13与气囊5一一对应。

参照图6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区别仅在于,实施例3中气囊5不设实施例1中的开口502,支撑组件13为环绕在气囊5外壁上的中空支撑柱,所在支撑组件13固定在大底1的上表面上,V形切口504设在气囊5的上表面上。

参照图7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4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其区别仅在于,气囊5内部设有支撑柱,而不设环绕在气囊5外壁上的中空支撑柱,气囊壁501的底部通过胶粘固定在大底1的上表面上或通过卡扣固定在大底1上表面上。

参照图8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5与实施例4基本相同,其区别仅在于,所述气囊5内部成型有支撑分隔部代替支撑柱,所述支撑分隔部将气囊5分隔成至少两个独立的气室。

参照图9所示,上述实施例4或5中,气囊5或气室的形状呈圆形或多边形,并呈横竖排列或蜂窝状排列。

在上述实施例1到5中,气囊5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支撑柱的形状也可以为圆柱形或多边棱柱形。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分类

06120115972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