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扣具启动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00:24


扣具启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扣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自动启动或断开电子组件之控制电路的扣具启动装置。

背景技术

各种类型的婴幼儿载具(例如婴儿车、安全座椅、抱婴带等)已广泛应用于具有婴幼儿的家庭中,婴幼儿载具离不开扣具的使用,传统扣具仅包括公扣、母扣及按钮,公扣与母扣相互扣合固定,按钮用于使公扣与母扣相互释锁。

但随着人们需求的不断增加及通信技术的不断革新,各种婴幼儿载具也逐渐和外部控制设备或移动通信设备配合使用,以便通过外部控制设备或移动通信设备来控制、监控婴幼儿载具的使用状况、连接状况等。但现有方式中,与婴幼儿载具搭配的外部控制设备或移动通信设备之启动或关闭都是独立控制的,并没有和婴幼儿载具的使用状况、连接状况相结合,更没有和扣具相结合,导致操作繁琐。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启动外部控制电路的扣具启动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地启动控制电路且结构简化的扣具启动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扣具启动装置,用于启动控制电路,其包括相配合的公扣、母扣及设于两者之间的启动结构,当所述公扣、所述母扣相扣合时,所述启动结构产生启动信号,当所述公扣、所述母扣相分离时,所述启动结构产生断开信号,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启动信号或所述断开信号动作。

较佳地,所述启动结构包括第一导电件及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一导电件、所述第二导电件设于所述公扣或/和所述母扣,且所述第一导电件、所述第二导电件中的一者与所述控制电路电性连接,通过所述公扣、所述母扣的扣合或分离以使所述第一导电件、所述第二导电件相接触导通或分离断开。

较佳地,所述第一导电件、所述第二导电件中的一者设于所述公扣,所述第一导电件、所述第二导电件中的另一者设于所述母扣,所述公扣、所述母扣相扣合时使所述第一导电件、所述第二导电件接触导通,所述公扣、所述母扣分离时使所述第一导电件、所述第二导电件分离断开。

较佳地,所述第一导电件固定于所述公扣或与所述公扣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导电件设于所述母扣并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所述第二导电件具有两接触端,当所述公扣与所述母扣相扣合时,所述第一导电件与所述第二导电件的两接触端相接触而使所述控制电路导通,当所述公扣与所述母扣相分离时,所述第一导电件于所述第二导电件的两接触端相分离而使所述控制电路断开。

较佳地,所述第一导电件为设于所述公扣的导电体,所述第二导电件为设于所述母扣的导电线。

较佳地,所述第一导电件、所述第二导电件均设于所述母扣,当所述公扣与所述母扣相扣合时可顶推所述第一导电件或所述第二导电件进而使两者相接触导通或分离断开。

较佳地,所述第一导电件为设于所述母扣内的自动弹出组件,所述第二导电件设于所述母扣并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所述第二导电件具有两接触端,当所述公扣与所述母扣相扣合时,所述公扣顶推所述自动弹出组件以使其与所述第二导电件的两接触端相接触。

较佳地,所述第一导电件为所述自动弹出组件的金属弹片、金属弹簧或设于所述金属弹片上的导电结构。

较佳地,所述第二导电件为设于所述母扣的导电线。

较佳地,所述第二导电件为固定于所述母扣内的两导电柱,两所述导电柱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所述公扣可顶推所述自动弹出组件以使其与两所述导电柱相接触。

较佳地,所述第一导电件为固定于所述母扣内的自动弹出组件上的移动件,所述第二导电件为固定于所述母扣内并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的固定件,当所述公扣与所述母扣相扣合时,所述公扣顶推所述自动弹出组件带动所述移动件移动,使所述移动件与所述固定件相接触或相分离。

较佳地,所述固定件为具有两相间隔的接触端的金属扣,两所述接触端用于和所述移动件可分离地接触。

较佳地,所述扣具启动装置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母扣的开关,当所述公扣与所述母扣相扣合时,所述公扣通过所述自动弹出组件带动所述移动件移动以使所述移动件可分离地作用于所述开关,进而使所述开关与所述固定件相接触或相分离。

较佳地,所述公扣与所述母扣扣合后,所述移动件远离所述开关以使所述开关与所述固定件相分离,所述公扣与所述母扣分离后,所述自动弹出组件弹出并推动所述移动件移动而按压所述开关以使所述开关与所述固定件相接触。

较佳地,所述公扣与所述母扣扣合后,所述公扣顶推所述自动弹出组件以带动所述移动件按压所述开关以使所述开关与所述固定件相接触,所述公扣与所述母扣分离后,所述自动弹出组件弹出以带动所述移动件远离所述开关以使所述开关与所述固定件相分离。

较佳地,所述启动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母扣内并与所述控制电路电性连接的感应器,所述感应器用于感应所述公扣,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感应器的信号导通或断开。

较佳地,所述控制电路包括蓝牙模块,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启动信号或所述断开信号控制所述蓝牙模块启动或关闭。

较佳地,所述控制电路设于扣具内或设于扣具外。

较佳地,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用于与外界移动终端进行通信连接的通信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发明的扣具启动装置,具有设于公扣、母扣之间的启动结构,当公扣、母扣相扣合时,启动结构产生启动信号,当公扣、母扣相分离时,启动结构产生断开信号,控制电路根据该启动信号或断开信号来动作,从而使控制电路的启动更方便,并且该扣具启动装置的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扣具启动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扣具启动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另一状态示意图。

图5是图3的剖视图。

图5a是图3中母扣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扣具启动装置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母扣拆除一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公扣、母扣相分离的状态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扣具启动装置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公扣、母扣相分离的状态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扣具启动装置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感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1拆除感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1的剖视图。

图15是图14中公扣、母扣相分离的状态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扣具启动装置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6中母扣拆除一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7中感应器及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6的剖视图。

图20是图19中公扣、母扣相分离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本发明所提供的扣具启动装置100,主要用于启动或断开设置在婴幼儿载具上的控制电路,但并不以此为限,还可以用来启动或断开其他任何具有扣具的设备的控制电路。

首先结合图1-图20所示,本发明的扣具启动装置100包括相配合的公扣110、母扣120及设于两者之间的启动结构130,当公扣110、母扣120相扣合时,启动结构130产生启动信号,当公扣110、母扣120相分离时,启动结构130产生断开信号,控制电路可根据启动信号或断开信号自动启动或断开,也可以根据该启动信号或断开信号来控制其他电子组件。

本发明中,控制电路可设于扣具内或设于扣具外,当控制电路启动后可控制其他电子组件工作。

继续结合图1-图20所示,本发明的扣具启动装置100中,启动结构130包括第一导电件131及第二导电件132,第一导电件131、第二导电件132设于公扣110或/和母扣120,且第一导电件131、第二导电件132中的一者与控制电路电性连接,通过公扣110、母扣120的扣合或分离来使第一导电件131、第二导电件132相接触导通或相分离断开,从而产生启动信号或断开信号,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对本发明扣具启动装置100的不同实施例分别进行说明。

先参看图1-2所示,在本发明扣具启动装置100的第一实施例中,第一导电件131、第二导电件132中的一者设于公扣110,第一导电件131、第二导电件132中的另一者设于母扣120,当公扣110、母扣120相扣合时使第一导电件131、第二导电件132接触导通,当公扣110、母扣120分离时使第一导电件131、第二导电件132分离断开。

更具体地,第一导电件131固定于公扣110或与公扣110一体成型,第二导电件132设于母扣120并电性连接于控制电路,第二导电件132具有两接触端1321,当公扣110与母扣120相扣合时,第一导电件131与第二导电件132的两接触端1321相接触而使控制电路导通,当公扣110与母扣120相分离时,第一导电件131与第二导电件132的两接触端1321相分离而使控制电路断开。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件131为设于公扣110的导电体,该导电体可以单独成型,然后固定在公扣110上,也可以通过包覆一体成型在公扣110上,并且可以设置在公扣110的第一扣体111或/和第一扣体112。另外,第二导电件132为设于母扣120的两导电线,两导电线分别电性连接于控制电路且两者不导通。当公扣110与母扣120相扣合后,公扣110上的导电体与母扣120上的两导电线相接触,从而使控制电路导通,当公扣110脱离母扣120后,将使导电体与两导电线相分离,从而使控制电路断开。

当然,启动结构130并不限于上述设置方式,在本发明扣具启动装置100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启动结构130的第一导电件131、第二导电件132均设于母扣120,并利用设于母扣120内的自动弹出组件140来促使第一导电件131、第二导电件132相接触导通或分离断开,其中自动弹出组件140是用于将公扣110弹出母扣120的装置,下面分别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导电件132为设于母扣120的两导电线,该两导电线电性连接于控制电路且其互不导通;第一导电件131采用自动弹出组件140的金属弹片,当公扣110与母扣120相扣合时,公扣110将推动自动弹出组件140的金属弹片,使金属弹片与两导电线相接触而使控制电路导通,从而可启动控制电路,反之,当公扣110脱离母扣120后,自动弹出组件140的金属弹片恢复形变,从而使金属弹片与两导电线相分离,使控制电路断开。

当然,自动弹出组件140的结构不以上述方式为限,也可以采用金属片与弹簧相组合的方式,此时,当公扣110与母扣120相扣合时,公扣110将会推动金属片并使弹簧产生形变,进而使金属片与两导电线接触,实现控制电路的导通,当公扣110脱离母扣120后,弹簧恢复形变而推动金属片复位,使金属片与两导电线相分离,使控制电路断开。

在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件131独立设置并固定于自动弹出组件140,当公扣110与母扣120相扣合时,公扣110顶推自动弹出组件140以使其带动第一导电件131移动而与第二导电件132相接触或相分离,实现控制电路的导通或断开。

下面具体参看图3-5a所示,在本发明扣具启动装置100的第二实施例中,第一导电件131固定于母扣120内的自动弹出组件140,该第一导电件131为一金属杆件,第二导电件132固定于母扣120内并电性连接于控制电路,该第二导电件132为具有两相间隔的接触端1321的金属扣,该第二导电件132的远离接触端1321的尾端1322通过电线连接控制电路,当公扣110与母扣120相扣合时,公扣110将推动自动弹出组件140移动以带动第一导电件131移动,使第一导电件131与二导电件的两接触端1321相接触或相分离。

更具体地,第二导电件132的固定于母扣120上,且其两接触端1321临近于母扣120的插接端;第一导电件131滑动卡设于母扣120上的卡槽内,且第一导电件131位于第二导电件132的接触端1321与尾端1322之间。当公扣110插接于母扣120内后,公扣110推动自动弹出组件140移动并压缩其内的弹性件,自动弹出组件140带动第一导电件131移动而脱离第二导电件132的接触端1321,使控制电路断开;反之,当公扣110脱离母扣120后,自动弹出组件140自动复位而推动第一导电件131移动,使第一导电件131接触第二导电件132的两接触端1321,进而控制电路闭合。

当然,第一导电件131与第二导电件132并不限于上述设置方式,第一导电件131与第二导电件132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变化,例如,当第一导电件131位于第二导电件132的接触端1321与母扣120的插接端之间时,公扣110插接于母扣120时,将推动自动弹出组件140并带动第一导电件131移动后与第二导电件132的两接触端1321相接触,实现控制电路的导通,反之,当公扣110脱离母扣120后,自动弹出组件140复位并推动第一导电件131移动而脱离第二导电件132的两接触端1321,实现控制电路的闭合。

可理解地,第一导电件131并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金属杆件,与第二导电件132也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金属扣,还可以设置为其他方式,例如,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件131为连接于自动弹出组件140的两金属弹簧,且两金属弹簧通过金属丝连接为一体或通过一根金属线一体成型;第二导电件132为设于母扣120内的两导电柱132a,两导电柱132a分别电性连接于控制电路,且两者之间的间距与两金属弹簧132b之间的间距相对应。这样,当公扣110与母扣120相扣合时,公扣110将推动自动弹出组件140移动以使其上的两金属弹簧132b分别接触两导电柱,从而使控制电路导通,反之,当公扣110脱离母扣120后,自动弹出组件140自动弹出而使两金属弹簧132b与两导电柱132a相分离,使控制电路断开。

本发明中,对于采用自动弹出组件140来促使第一导电件131、第二导电件132相接触导通或分离断开的方式,启动结构130还可以设置其他结构。

下面参看图6-8所示,在本发明扣具启动装置100的第三实施例中,第二导电件132的设置方式与上述第二实施例中的相同,即,第二导电件132为具有两相间隔的接触端1321的金属扣,其两接触端1321临近于母扣120的插接端,第二导电件132的尾端1322通过电线连接控制电路。但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件131的结构与上述第二实施例中的不同,本实施例的第一导电件131为安装于母扣120上的开关,该开关对应于第二导电件132的两接触端1321安装,通过开关来连通第二导电件132的两接触端1321或使其两接触端1321断开。

如图7-8所示,启动结构130还包括一移动件150,该移动件150连接于自动弹出组件140,且移动件150滑动卡设于母扣120上的卡槽内,当公扣110与母扣120相扣合时,公扣110通过自动弹出组件140带动移动件150移动以使移动件150可分离地作用于开关,进而使开关与第二导电件132相接触或相分离。本实施例中,该移动件150位于第二导电件132的接触端1321与尾端1322之间,开关通过开关安装座133对应设于第二导电件132的接触端1321处,且开关位于移动件150和第二导电件132的接触端1321之间,这样,当公扣110扣合后,自动弹出组件140带动移动件150远离开关(见图7),使控制电路断开,当公扣110脱离母扣120后,自动弹出组件140自动复位而推动移动件150移动,使移动件150按压开关(见图8),进而使其开关与第二导电件132的接触端1321,使控制电路闭合。

下面参看图9-10所示,本发明扣具启动装置100的第四实施例,与上述第三实施例的差别仅在于移动件150与第二导电件132的相对位置不同,对应的,开关的安装方向也不同,具体为:移动件150设于第二导电件132的接触端1321与母扣120的插接端之间,开关通过开关安装座133对应设于第二导电件132的接触端1321安装,且开关临近移动件150,这样,当公扣110与母扣120扣合后,公扣110顶推自动弹出组件140以带动移动件150按压开关(见图9),使开关与第二导电件132的接触端1321相接触,使控制电路闭合,公扣110与母扣120分离后,自动弹出组件140弹出以带动移动件150远离开关,开关自动弹出而和第二导电件132的接触端1321相分离(见图10),使控制电路断开。其他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部分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地,也不限于通过上述结构来实现控制电路的导通与断开,在本发明扣具启动装置100的再一些实施方式中,通过感应器160来检测公扣110与母扣120之间的扣合状况,进而实现控制电路的导通与断开。

具体参考图11-15所示,在本发明扣具启动装置100的第五实施例中,启动结构130包括设于母扣120内并与控制电路电性连接的感应器160,如图13所示,母扣120上开设有连通公扣110插槽的孔洞121,感应器160设于母扣120的底部并可通过孔洞121检测公扣110是否扣合(见图14-15),当公扣110扣合于母扣120后,感应器160检测到公扣110,当公扣110脱离母扣120后,感应器160无法检测到公扣110,并分别发出不同的检测信号,控制电路根据该检测信号来导通或断开,或根据感应器160的不同检测信号来控制其他电子组件。

继续参看图11-12所示,感应器160通过一电路板161安装于母扣120的底部,该电路板161可以和控制电路有线或无线连接,因此,可以将感应器160检测到公扣110的检测信号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传输至控制电路,从而控制电路启动由其控制的电子功能组件,当感应器160检测不到公扣110时,电路板161将该信号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传输至控制电路,使控制电路控制电子功能组件关闭。

下面参看图16-20所示,在本发明扣具启动装置100的第六实施例中,与上述第五实施例的差别仅在于:控制电路200设于母扣120内,连接于感应器160的电路板161设于控制电路200的上方并与之通信连接(见图19-20),感应器160的感应方式及原理与上述第五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另外,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还在于:控制电路200还包括蓝牙模块,蓝牙模块用于和外部设置的报警装置(例如手机、ipad等)蓝牙连接,当感应器160检测到公扣110扣合或脱离后,控制电路200控制蓝牙模块启动,并通过蓝牙模块发送公扣110扣合或脱开的信号至报警装置,当报警装置接收不到蓝牙信号时则会报警。

可以理解地,对于本发明的扣具启动装置100,当控制电路设于扣具之外时,其上仍然可以设置蓝牙模块以蓝牙连接报警装置。

本发明的控制电路包括用于与外界移动终端进行通信连接的通信模块,该通信模块实时的发送扣具的当前状态(扣合或分离)至移动终端上,使得用户能实时的知悉扣具的当前状态;具体地,移动终端可以为手机、IPAD、车载设备、智能电视、磁扣、智能钥匙等具备声音和/或光和/或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如移动终端通过不同的声音呈现扣具当前的状态,如移动终端通过不同的光呈现扣具当前的状态,如移动终端通过不同的声音呈现扣具当前的状态,如移动终端通过不同的图像或符号或文字呈现扣具当前的状态,当然移动终端也可通过上述声音、光、显示三者功能中的任一的结合方式来呈现扣具当前的状态。

综上,由于本发明的扣具启动装置100,具有设于公扣110、母扣120之间的启动结构130,当公扣110、母扣120相扣合时,启动结构130产生启动信号,当公扣110、母扣120相分离时,启动结构130产生断开信号,控制电路根据该启动信号或断开信号来动作,从而使控制电路的启动更方便,并且该扣具启动装置100的结构简单。

本发明扣具启动装置100所涉及到公扣110、母扣120的结构及扣合方式为本领的常规方式在此不再做详细的说明。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技术分类

06120112768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