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可穿戴设备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3:30:50


可穿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穿戴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可穿戴设备越来越受人们青睐。可穿戴设备一般包括设备主体及带体,设备主体用于向用户展示图像信息,带体用于将设备主体佩戴于用户的头部、腕部或脚部。带体和设备主体通过一些连接结构相连接,然而,在现有的可穿戴设备中,带体受到拉扯后容易牵扯带体和设备主体之间的连接结构,而导致设备主体和带体之间连接不稳定甚至连接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可穿戴设备,旨在提升带体和设备主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可穿戴设备,包括:

设备主体、带体;

安装槽,设于所述设备主体的端部,所述安装槽的槽深方向与所述设备主体的厚度方向相并行或呈锐角设置;以及

插接件,设于所述带体的端部,所述插接件插设并卡固于所述安装槽内,可使所述带体锁紧于所述设备主体。

可选地,所述插接件包括主体部以及嵌设于所述主体部的加强结构件,所述加强结构件随所述主体部一同插设于所述安装槽。

可选地,所述加强结构件的相对两侧设有第一限位结构,所述安装槽的两侧对应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所述加强结构件插入所述安装槽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相配合,而使插接件无法于所述安装槽内自脱出。

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结构设置为限位凸起,所述第二限位结构设置为限位槽,所述加强结构件插入所述安装槽后,所述限位凸起卡入所述限位槽。

可选地,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限位槽对应设置为弧形结构。

可选地,所述加强结构件包括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的侧部的限位珠,所述限位珠具有显露于所述壳体外的部分,以作为所述限位凸起。

可选地,所述壳体的侧部设有安装孔,所述限位珠可滚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内。

可选地,所述限位凸起可弹性收缩地设置于所述加强结构件。

可选地,所述加强结构件包括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的限位珠,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收容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能够作用于限位珠,以使所述限位珠可活动凸出于所述壳体外,而使所述限位凸起可弹性收缩。

可选地,所述加强结构件的相对两侧各设有一弹性悬臂,两所述弹性悬臂的相背侧设置有所述限位凸起。

可选地,所述加强结构件的两侧具有若干嵌设凸部,所述主体部的两侧具有若干嵌设凹槽,一所述嵌设凸部对应地容置于一所述嵌设凹槽内。

在本发明的可穿戴设备中,安装槽的槽深方向与设备主体的厚度方向相并行或呈锐角设置,在带体受到拉扯后,插接件受到的拉力与安装槽的槽侧壁呈角度,安装槽的侧槽壁对插接件产生的反作用力,至少能够抵消部分拉力,插接件也就不会轻易被拉出安装槽,有利于提升插接件抵御拉力的能力,而使插接件能够相对稳定地卡固于安装槽内。另外,带体和设备主体通过插接件与安装槽的插拔连接而实现装配、拆卸,用户操作起来很方便,也即本发明的可穿戴设备还能够供用户方便快捷地更换带体,能够提升用户更换带体的操作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可穿戴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可穿戴设备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可穿戴设备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可穿戴设备的带体一实施例及又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可穿戴设备的加强结构件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可穿戴设备的加强结构件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9为本发明可穿戴设备另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10为本发明可穿戴设备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发明可穿戴设备的带体另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12为本发明可穿戴设备的加强结构件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3为本发明可穿戴设备又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14为本发明可穿戴设备又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5为本发明可穿戴设备的加强结构件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可穿戴设备另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可穿戴设备,可以理解,可穿戴设备包括:可佩戴于手腕的手表、智能手表或智能手环,可佩戴于脚腕的运动监测模块,以及可佩带于头部的3D显示设备等。

在本发明中,请一并参照图1至图3、图9、图10、图13、图14和图16,该可穿戴设备,包括:

设备主体10、带体20;

安装槽(为区分于后文中带体20的端部设置的“第二安装槽”,将此处的安装槽称为“第一安装槽110”,后文所述“第一安装槽110”均为设于设备主体10的端部的该安装槽),设于设备主体10的端部,第一安装槽110的槽深方向与设备主体10的厚度方向相并行或呈锐角设置;以及

插接件30,设于带体20的端部,插接件30插设并卡固于第一安装槽110内,可使带体20锁紧于设备主体10。

现有技术中,两个安装槽在设备主体的两端相背而设,带体的端部插入安装槽内,即完成带体和设备主体的装配。然而,如此装配,在带体受到拉扯时,由于拉力的方向与安装槽的槽深方向相并行,容易导致带体的端部被拉出安装槽,而使带体与设备主体相脱离。

在本发明的可穿戴设备中,第一安装槽110的槽深方向与设备主体10的厚度方向相并行或呈锐角设置,在带体20受到拉扯后,插接件30受到的拉力与第一安装槽110的槽侧壁呈角度,第一安装槽110的侧槽壁对插接件30产生的反作用力,至少能够抵消部分拉力,插接件30也就不会轻易被拉出第一安装槽110。

具体地,插接件30受到的拉力T可被分解为朝向第一安装槽110的槽侧壁的第一分力F1以及沿第一安装槽110的槽深方向的第二分力F2,也即为能够将插接件30自第一安装槽110内拔出的拉拔力F。第一分力F1也即为插接件30向第一安装槽110的槽侧壁施加的压力N1,由此插接件30能够受到第一安装槽110的槽侧壁的反作用力(压力N2),第二分力F2也即为能够将插接件30自第一安装槽110内拔出的拉拔力。

如图16所示,当第一安装槽110的槽深方向与设备主体10的厚度方向相并行,拉力T不具有沿第一安装槽110的槽深方向的分力,也即第二分力F2为零,而第一分力F1也能被压力N2抵消,插接件30也就能够稳定插设于第一安装槽110内。

如图2至图4所示,当第一安装槽110的槽深方向与设备主体10的厚度方向呈锐角设置,第一分力F1被压力N2抵消,拉力T的有效作用力被削减。另外,由于第二分力F2的存在,以及插接件30与第一安装槽110的侧槽壁之间发生挤压,导致插接件30还受到与第二分力F2反向的摩擦力f,摩擦力f能够部分抵消甚至完全抵消第二分力F2,由此,压力T的有效作用力得以进一步削减,甚至能被完全削减,而能使插接件30稳定卡固于第一安装槽110内。

另外,在现有的可穿戴设备中,带体与设备主体的拆装过程十分繁琐,如在传统的手表中,表带是通过生耳等紧固件固定于表盘上,表壳上加工有表带固定槽,组装时,需将生耳穿入到表带头部位置开设的表带生耳孔位置,通过将生耳两端与表带固定槽对位,并拨动生耳拨杆,使两端的生耳钉完全插入到表带固定槽中;拆卸方式类似,同样需拨动生耳拨杆,使一侧生耳钉先退出表带固定槽后,再整体取下表带。如此拆装,十分繁琐,用户操作起来很不方便。因生耳尺寸小,导致在表带装配和拆卸过程中,生耳钉的对位和拨杆滑动的操作较为困难,造成了更换表带的不便。

在本发明的可穿戴设备中,插接件30的尺寸和第一安装槽110的尺寸都较大,因而插接件30与第一安装槽110的对位比较简单。而且,将插接件30插入第一安装槽110,插接件30卡固于第一安装槽110,就能完成带体20与设备主体10的装配;将插接件30自第一安装槽110拔出,即可完成带体20自设备主体10上拆下。因此,在本发明的可穿戴设备中,带体20和设备主体10拆装的操作工序得到了精简,以使用户能够方便快捷地更换带体20,从而提升用户更换带体20的操作体验。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照图2、图3、图6、图9至图11、图13和图14,插接件30包括主体部400,主体部400包括插接段410和设于插接段410一端的舌体段420,插接段410通过舌体段420连接于带体20,插接段410插入第一安装槽110后,舌体段420抵于第一安装槽110的槽口。可以理解,由插接段410和舌体段420组成的主体部400整体呈L字形或T字形。在进行带体20和设备主体10的装配时,应将插接段410插入第一安装槽110,当舌体段420抵于第一安装槽110的槽口,插接段410即插入到位,此时插接件30也能卡固于第一安装槽110,而能使带体20与设备主体10相锁紧。

在一些实施例中,插接段410设置有第一限位部,第一安装槽110对应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插接段410插入第一安装槽110后,第一限位部受到第二限位部的限制,而使插接段410无法自脱出,以使插接件30卡固于第一安装槽110。如此,即可实现带体20与设备主体10的相锁紧,而使带体20与设备主体10稳定连接。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照图3至图5、图10、图11和图14,插接段410的远离舌体段420的端部向两侧凸设形成第一限位卡凸411,以作为第一限位部;第一安装槽110的两侧相对凸出形成第二限位卡凸112,以作为第二限位部;插接段410插入第一安装槽110后,第一限位卡凸411被卡于第二限位卡凸112的远离舌体段420的一侧。如此,在插接段410于第一安装槽110内插拔时,第一限位卡凸411的两侧都能接触于第二限位卡凸112,插接段410的受力能够更均匀。当插接段410于第一安装槽110内插入到位时,舌体段420抵于第一安装槽110的槽口,第一限位卡凸411位于第二限位卡凸112的远离舌体段420的一侧,如此,插接段410在第一安装槽110的延伸方向上的位移都被限制,能够确保插接件30卡固于第一安装槽110,以进一步地提升带体20与设备主体1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插接段的远离舌体段的端部的一侧凸设形成第一限位卡凸,第一安装槽也对应地在一侧设置第二限位卡凸,也能够使第一限位卡凸被第二限位卡凸所限位,而使插接件卡固于第一安装槽。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照图3、图4、图10和图14,第一安装槽110的槽口设置有导向段114,导向段114呈锥形结构,用以引导插接件30插入安装槽。导向段114的入口位于第一安装槽110的槽口靠外的一侧,出口位于第一安装槽110的槽口靠内的一侧,导向段114呈锥形结构,也即导向段114的宽度在自出口向入口延伸的方向上逐渐增大。在插接件30插入第一安装槽110的过程中,插接件30需先经过导向段114,具体地,插接段410上的第一限位卡凸411将先接触到导向段114的入口,导向段114入口的宽度应略大于第一限位卡凸411的宽度,以便于第一限位卡凸411进入导向段114,而后经导向段114的引导,第一限位卡凸411逐渐进入第一安装槽110内,直至舌体段420抵于导向段114的入口,而使插接段410整体插入第一安装槽110。

不失一般性,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图10及图14所示,第二限位卡凸112延伸至第一安装槽110的槽口,也即,导向段114的出口直接连接于第二限位卡凸112。此时,可将第一限位卡凸411的材质设置为弹性材质,如此,随着导向段114的宽度缩小至第二限位卡凸112处的第一安装槽110的槽宽的大小,而小于第一限位卡凸411的宽度时,第一限位卡凸411能够适当弹性压缩,直至第一限位卡凸411越过第二限位卡凸112,到达第二限位卡凸112的背离导向段114的一侧,也即代表插接段410插接到位,第一限位卡凸411也能够受到第二限位卡凸112的限位,而使插接件30被卡固于第一安装槽11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9所示,带体20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安装槽210,插接件30设置于第二安装槽210内,插接件30插入第一安装槽110后,第一安装槽110容置于第二安装槽210内。如此,在插接件30插入到位后,第一安装槽110被收容于第二安装槽210内,能够对第一安装槽110起到保护作用。特别地,在第一安装槽110的槽深方向与设备主体10的厚度方向呈锐角设置时,插接件30也将与设备主体10的厚度方向呈夹角设置,此时,能通过延伸第二安装槽210的槽壁,使其与设备主体10的端部连接,通过调整槽壁的延伸角度以实现设备主体10与带体20之间的平滑过渡,从而提升可穿戴设备的外观美观度。其中,舌体段420可直接作为第二安装槽210的一槽壁,或是,舌体段420设置于第二安装槽210的槽壁上。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是,舌体段与第二安装槽的一槽壁相对且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插接段410的延伸方向朝向带体20的佩戴侧,也即用户佩戴可穿戴设备后,带体20贴合于人体皮肤的一侧。可以理解,第二安装槽210相对设备主体10的端部的一侧以及靠近插接段410的末端的一侧,均不设置槽壁。在插接件30插入第一安装槽110后,第二安装槽210相对设备主体10的端部的一侧将与设备主体10的端部相连接,本实施例中,如此设置,可使第二安装槽210靠近插接段410的末端的一侧设置于佩戴侧,在用户佩戴可穿戴设备后,这一侧不必显露于外,能够进一步提升可穿戴设备的外观美观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4、图10、图14及图16所示,第一安装槽110具有与设备主体10的端部相对设置的第一槽壁111,插接件30插入第一安装槽110后,第一槽壁111卡固于第二安装槽210的槽壁和插接件30之间。具体而言,第一槽壁111将被卡固于主体部400与第二安装槽210的槽壁之间。如此,插接件30更不容易从第一安装槽110脱出,能够进一步提升带体20与设备主体10的连接稳定性。可选地,如图16所示,第一槽壁111可以是设于第一安装槽110的槽口的销轴,如图3、图4、图10及图14所示,第一槽壁111也可以由设备主体10的外壳形成。

进一步地,如图6和图11所示,舌体段420设有朝向设备主体10凸设的卡接凸部421,如图3、图4、图10和图14所示,设备主体10的端部还设置有卡接槽115,插接段410插入第一安装槽110后,卡接凸部421对应卡入卡接槽115。可以理解,卡接凸部421设置于舌体段420的背离带体20的主体部400分的一侧,设备主体10的两端的卡接槽115向背设置,也即卡接槽115的槽口相对带体20的端部设置,如此,在插接段410插入第一安装槽110的过程中,卡接凸部421与设备主体10的端部相对,直至插接段410插入到位,舌体段420抵于第一安装槽110的槽口,卡接凸部421对应卡入卡接槽115。在带体20受到拉扯后,第二安装槽210的槽壁可能会与设备主体10的端部产生接缝,而卡接凸部421具有一定的高度,即使卡接凸部421随之部分脱离卡接槽115,卡接凸部421也不会与设备主体10的端部之间产生缝隙,如此,有利于确保可穿戴设备的外观美观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9和图13所示,插接件30还包括嵌设于主体部400的加强结构件500,加强结构件500随插接段410一同插设于第一安装槽110。加强结构件500的结构强度大,因此,在加强结构件500随插接段410一同插设于第一安装槽110后,即使带体20受到拉扯,拉力传递至插接件30上,在加强结构件500的支撑下,主体部400不容易变形,也即,加强结构件500嵌设于主体部400后,能够有效提升插接件30的结构强度,有利于保证插接件30和第一安装槽110的连接稳定性,而能提升插接件30抵御拉扯的能力。

进一步地,加强结构件500的相对两侧设有第一限位结构,第一安装槽110的两侧对应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加强结构件500插入第一安装槽110后,第一限位结构与第二限位结构相配合,而使插接件30无法于第一安装槽110内自脱出。如此,同样也可使插接件30卡固于第一安装槽110。在本发明的可穿戴设备中,可以单独通过插接段410的第一限位部与第一安装槽110的第二限位部的配合,或单独加强结构件500的第一限位结构与第一安装槽110的第二限位结构相配合,以使插接件30卡固于第一安装槽110,也可以同时应用这两种方式,以提升插接件30的卡固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7和图12所示,第一限位结构设置为限位凸起501,如图3、图4和图10所示,第二限位结构设置为限位槽113,加强结构件500插入第一安装槽110后,限位凸起501卡入限位槽113,即可通过限位加强结构件500的方式而使插接件30能被卡固于安装槽内。特别地,还可在加强结构件500的相对两侧均设置限位凸起501,对应地,在第一安装槽110的相对两侧均开设限位槽113,如此,加强结构件500上的两限位凸起501分别卡入第一安装槽110两侧的限位槽113,不仅能够提升对加强结构件500的限制作用,还可以在插接件30插拔的过程中,使加强结构件500两侧受力均匀,有利于保障加强结构件500的结构强度。当然,也可以是,第一限位结构设置为限位槽,第二限位结构设置为限位凸起,同样可实现对加强结构件的卡固。

进一步地,限位凸起501与限位槽113对应设置为弧形结构。如此,限位凸起501进出限位槽113比较省力,此外还能减小限位凸起501和限位槽113之间的作用力,有利于保障加强结构件500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地,限位凸起501可弹性收缩地设置于加强结构件500。在限位凸起501与第一安装槽110的除限位槽113外的其他位置相配合时,受到槽壁的作用力,限位凸起501能够收缩至加强结构件500的内部,以减小限位凸起501与第一安装槽110的槽壁的相互作用力,而当限位凸起501到达限位槽113处,限位凸起501即可被释放而能够卡于限位槽113内。如此,限位凸起501进出限位槽113能够更省力,并能进一步保障加强结构件500的结构强度。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加强结构件500包括壳体510和设于壳体510两侧的限位珠520,限位珠520具有显露于壳体510外的部分,以作为限位凸起501。本实施例中,限位珠520为球体,因此,限位凸起501的外轮廓为球面,能够减小限位凸起501与第一安装槽110的槽壁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减小限位凸起501在第一安装槽110进出所受的摩擦力。特别地,限位槽113也可对应设置为球状槽,以使限位凸起501与限位槽113能够更匹配,而保障插接件30的卡固效果。另外,为保证限位珠520能够稳定装设于安装孔512内,应适当调整安装孔512的孔径和限位珠520的直径,以避免限位珠520向壳体510外脱出。不失一般性,本实施例中,安装孔512设置为锥形孔,安装孔512的孔径在自壳体510内侧至壳体510外侧的方向上逐渐减小,且至少安装孔512在壳体510外侧的孔径小于限位珠520的直径,如此,限位珠520即不会自安装孔512向壳体510外脱出。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壳体510两侧均设有安装孔512,限位珠520可滚动地安装于安装孔512内。如此,可将限位凸起501与第一安装槽110的槽壁之间的摩擦由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能够进一步减小限位凸起501在第一安装槽110进出所受的摩擦力。

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7所示,壳体510内形成有容置槽511,容置槽511内收容有弹性件530,弹性件530设置于两限位珠520之间;在弹性件530的作用下,限位珠520可活动凸出于壳体510外,以使限位凸起501可弹性收缩。不失一般性,在本实施例中,在插接件30插入第一安装槽110的过程中,限位珠520受到第一安装槽110的槽壁的作用后,即对弹性件530产生挤压,致使弹性件530发生压缩。由此,两个限位珠520向容置槽511内回缩,以使限位珠520不具有外露的部分,或者限位珠520外露的部分与第一安装槽110的槽壁之间的干涉较小,从而便于插接件30插入第一安装槽110。当限位珠520到达限位槽113的位置,由于槽宽增大,限位珠520外不再受到槽壁的挤压,在弹性件530的弹性力作用下,限位珠520将向壳体510外凸出,直至抵接于限位槽113的槽壁。此时,弹性件530应恰好恢复自然状态或者仍处于弹性压缩状态,而使限位珠520能够维持在与限位槽113相卡设的状态。不失一般性,本实施例中,弹性件530设置为弹簧,限位珠520设置为金属。如此,当限位珠520落入限位槽113内时,会发出声响,提示用户插接件30已插入到位。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件也可以是弹性橡胶、弹性硅胶、弹性塑胶等,如此,在受到压力后,弹性件能够弹性压缩,压力解除后,弹性件能够恢复原状,同样能够使限位珠可活动凸出于壳体外;限位珠也可设置为硬质塑料、硬质橡胶等。

进一步地,如图5、图7和图8所示,加强结构件500还包括盖板540,盖板540盖合于容置槽511,盖板540具有朝容置槽511内延伸的限位筋541,弹性件530被限制于限位筋541的末端和容置槽511的槽底壁之间。限位筋541的末端靠近弹簧设置或抵于弹簧设置,在限位筋541的限制作用下,弹性件530将在两限位珠520之间沿安装孔512的轴向发生形变,弹性件530不会错位,能够稳定地为限位珠520提供作用力,限位珠520也就不会脱落至容置槽511内,而能稳定装设于安装孔512内。此外,为提升加强结构件500和主体部400的连接稳定性,可将盖板540嵌设于舌体部。

不失一般性,本实施例中的加强结构件500的装配可参照以下步骤进行:

首先将壳体510固定放置在工装中。可选地,壳体510通过磁吸的方式与工装保持固定。具体地,壳体510和工装中的至少一者为磁体,至多一者为磁性金属,如此,壳体510和工装可直接吸合,或者,壳体510的材质设置为磁性金属材质,另外通过磁体在工装的背离壳体510的一侧与壳体510相吸合。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工装内设置有固定壳体的限位结构。

而后,将两限位珠520装入安装孔512内。可选地,将限位珠520设置为磁性金属,工装上相对安装孔512的位置设置有磁体,将限位珠520放入容置槽511,磁体即可将限位珠520吸入安装孔512内。

接着,通过工装夹子将弹簧夹入容置槽511内,并使弹簧位于两限位珠520之间。

最后,将盖板540盖合容置槽511,即完成加强结构件500的装配。

此外,加强结构件500装配完成后,可采用粘接的方式嵌于主体部400,或者通过嵌件注塑的方式与主体部400一体成型。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加强结构件500的相对两侧各设有一弹性悬臂550,两弹性悬臂550的相背侧设置有限位凸起501。在插接件30插入第一安装槽110后,槽壁作用于限位凸起501,两弹性悬臂550相向弹性运动,可使限位凸起501向加强结构件500的内侧收缩,以减小限位凸起501与第一安装槽110的槽壁之间的干涉。

不失一般性,本实施例中,加强结构件500设置有贯穿两侧的通槽,两个弹性悬臂550均相对于该通槽设置,弹性悬臂550的一端连接于通槽的边侧,另一端则为自由端,限位凸起501靠近自由端设置。主体部400采用弹性材质,如软质塑胶、橡胶、硅胶等,加强结构件500设置为硬质塑料或金属,在加工带体20时,可通过嵌件注塑的方式使主体部400和加强结构件500一体成型,通槽内即填充有弹性材料。当限位凸起501受力后,弹性悬臂550的自由端将向通槽内微微摆动,并压缩主体部400位于通槽内的部分,这部分的弹性材料发生弹性压缩,两限位凸起501被带动而发生相向移动,以使两限位凸起501之间的距离大致等于第一安装槽110的槽宽,从而便于插接件30插入第一安装槽110。直至限位凸起501到达限位槽113,此时,由于槽宽变大,主体部400位于通槽内的部分将具有恢复原有形态的趋势,而使弹性悬臂550被释放,弹性悬臂550复位,即能使限位凸起501卡于限位槽113内。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加强结构件和主体部单独成型,而后通过粘接的方式相连接,或者通过将主体部套设于加强结构件外来实现二者的连接,弹性悬臂应显露于主体部外,且弹性悬臂与加强结构件的侧部之间具有间隔,其中,可以通过部分挖空或完全挖空弹性悬臂相对的一部分侧部,以使弹性悬臂具有收缩的空间。

在又一实施例中,如图13和图14所示,加强结构件500设置为实心结构。本实施例中,加强结构件500的外侧不具备限位结构,加强结构件500的作用主要在于,提升插接件30的结构强度,以在带体20受到外力的拉扯时,减小插接件30发生非弹性形变的几率,从而确保插接件30能够稳定地卡固于第一安装槽110。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如图6、图8、图11、图12和图15所示,加强结构件500的两侧具有若干嵌设凸部560,主体部400的两侧具有若干嵌设凹槽430,一嵌设凸部560对应地容置于一嵌设凹槽430内,以限制加强结构件500与主体部400相脱离。可以理解,加强结构件500和主体部400可以单独成型,而后通过粘接的方式相连接,或者通过将主体部400套设于加强结构件500外来实现二者的连接,加强结构件500也可通过嵌件注塑的方式与主体部400一体成型。不论二者是何种方式相连接,通过嵌设凸部560和嵌设凹槽430的配合,均能够提升主体部400与加强结构件50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如此,即便频繁地插拔插接件30,加强结构件500也不会轻易与主体部400相分离。另外,为进一步提升加强结构件500和主体部400的连接稳定性,加强结构件500与主体部400对应呈L字形或T字形设置,加强结构件500适配嵌于主体部40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分类

06120113707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