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带闭锁件

文献发布时间:2024-07-23 01:35:12


带闭锁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带闭锁件。

这种带闭锁件具有连接设备,所述连接设备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第一基体和刚性地设置在第一基体处的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连接设备还包括可沿闭合方向附接到第一连接件上且与带连接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具有第二基体,所述第二基体具有刚性地设置在第二基体处的接合部段,其中接合部段可以沿着与闭合方向不同的接合方向、例如横向于闭合方向或倾斜于闭合方向定向的接合方向与第一连接件的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接合,使得在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连接位置中,接合部段与第一连接件的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接合。第一连接件具有第一磁性装置以及第二连接件具有第二磁性装置。第一磁性装置和第二磁性装置沿着闭合方向磁性相吸地共同作用,以用于辅助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彼此附接。

背景技术

在连接设备中,一个或多个接合突起部刚性地形成在第一连接件的第一基体上。第二连接件可以与至少一个刚性的接合突起部形成接合,其方式为,第二连接件的接合部段与第一连接件的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接合。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彼此附接在此沿着闭合方向进行,沿着所述闭合方向连接件的磁性装置提供磁吸引力,使得连接件沿着闭合方向朝向彼此吸引。与此相对,第二连接件的接合部段与第一连接件的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的接合沿着接合方向进行,所述接合方向横向于闭合方向定向。在连接位置中,接合部段与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形状配合地或力配合地接合,使得连接件保持在彼此上。

接合方向与闭合方向不同在此理解为,接合方向与闭合方向垂直地或成倾斜角度地定向。接合方向在此不一定精确地垂直于闭合方向定向,而是可以与闭合方向成倾斜角度地延伸。然而,接合方向不沿着闭合方向,尤其是也不逆着闭合方向定向。

在从EP 3 616 553 A1中已知的用于可松开地连接两个部件的闭锁设备中,第一连接件附接到第二连接件上,以便将连接件彼此连接。在连接件中的一个上在此设置有系带,其可以通过将连接件彼此连接来张紧。

从EP 3 192 388 B1中已知一种闭锁设备,其中第一连接件具有刚性的接合突起部并且可以与第二连接件连接。在第二连接件上可调节地设置有带。

在所述类型的连接设备中通常期望的是,对于用户以简单的、舒服的、触觉舒适的方式实现连接件的连接。所述连接在此应在连接件不精确地彼此附接时优选以位置容忍的方式实现。在连接件的连接位置中应实现更安全的、可承受载荷的连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设备,其中连接件可以以简单、舒服的方式彼此附接并且在连接位置中提供彼此间更安全的、可承受载荷的保持。

所述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主题实现。

据此,第二连接件在连接位置中可以围绕闭合方向相对于第一连接件扭转,其中在扭转时,接合部段与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的接合保持存在。在连接位置中,接合部段沿闭合方向观察设置在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的第一侧处,以及带可以置于相对于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的如下位置中或可以通过第二连接件相对于第一连接件的扭转置于如下位置中,在所述位置中,带在背离第一侧的第二侧处延伸越过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

为了使连接件彼此连接,将连接件相对彼此附接,使得接合部段与第一连接件的基体处的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接合,使得建立连接件之间的接合从而使连接件彼此连接。在连接位置中,第二连接件可以围绕闭合方向相对于第一连接件扭转。这一方面可以实现连接件的角度容差(winkeltolerant)的彼此附接。还可由此实现,当连接件位于连接位置中时,第二连接件相对于第一连接件扭转。在扭转时,接合部段和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在此保持其接合。因此,在连接位置中,连接件围绕闭合方向相对于彼此的扭转不造成连接件彼此分离。

在连接位置中,连接件之间的可旋转性可以实现以任意角度的任意旋转运动。但是也可设想,连接件的运动例如通过止挡件等限制为预定的旋转角度。旋转角度在此优选大于10°,更优选大于20°,特别优选大于45°或甚至大于90°。

由于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刚性地且不可变形地(在常规作用的载荷下)在第一连接件的第一基体上形成,接合突起部可以在与第二基体的接合部段接合时将力可靠地吸收和导出。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在此优选与第一连接件的第一基体一件式地形成,其中第一基体整体上刚性地且不可变形地设计。

在这方面,将“不可变形”理解为基体的基本上刚性的几何形状和材料选择,其引起,第一连接件的基体与在其上成形的接合突起部在常规载荷下不变形,因此基体没有弹性地构成。例如,第一连接件的基体由金属或硬的塑料材料构成。

同样地,第二连接件的基体与在其上形成的接合部段刚性地且不可变形地构成并且为此例如由金属或硬的塑料材料构成。

连接件彼此附接被磁性地辅助。为此,第一连接件具有第一磁性装置以及第二连接件具有第二磁性装置。第一磁性装置和第二磁性装置在连接位置中磁性相吸地共同作用并且尤其也辅助将连接件彼此附接。磁性装置沿着闭合方向磁性相吸地作用,使得磁性装置引起沿着闭合方向的磁性吸引力并且将连接件在附接时沿着闭合方向朝向彼此吸引。磁性装置例如可以分别通过永磁体构成。但是也可行的是,磁性装置中的一个磁性装置通过永磁体设计,以及磁性装置中的另一磁性装置通过磁衔铁从而通过无源磁性的元件设计。

由于围绕闭合方向的旋转可运动性,连接件的位置容差(lagetolerant)的彼此附接尤其是可行的,其方式为,不需要将连接件在精确限定的旋转位置中彼此附接。因此,连接件可以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或优选地在任意旋转位置中彼此附接,其中优选地连接件在承受载荷的情况下独立地相对彼此定向。

为了可以实现在连接位置中的旋转可运动性和位置容差的彼此附接,带在连接位置中在第二连接件处可以进入相对于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的如下位置中或处于如下位置中:在所述位置中,带在背离接合部段的(第二)侧处延伸越过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因此,当连接件处于连接位置中并且相对扭转时,(牢固地或可调节地)设置在第二连接件处的带可以——在与接合突起部接触或不与接合突起部接触的情况下——运动越过第一连接件处的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因此,带例如可以滑动到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上,并且在背离底面的侧处运动越过接合突起部,使得第一连接件的接合突起部与第二连接件的接合部段的接合不妨碍连接件相对彼此的可运动性。

可以提出,带与连接件相对彼此的旋转位置无关地始终延伸越过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因此,在连接件相对彼此的每个旋转位置中,带相对于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设置成,使得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设置在带的下方(关于闭合方向)。因此,带(始终)处于如下位置中:在所述位置中,所述带在背离第一侧的第二侧处延伸越过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

但是,同样可提出,带在一个旋转位置中未延伸越过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但是在另一旋转位置中延伸越过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因此,带可以相对于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运动,从而与旋转位置相关地延伸越过或不越过接合突起部。

如果当前提及,带应延伸越过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则表示,带从第二连接件开始以常规的方式大致径向远离第二连接件延伸,并且带的从第二连接件开始的部段延伸越过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

运动越过接合突起部可以在带的柔性变形的情况下实现。但是也可设想,带设置在第二连接件处的这种高度上,使得带可以在不变形的情况下运动越过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第二连接件具有紧固部段,带紧固在所述紧固部段上。带在此从出口位置开始自由延伸至紧固部段。经由例如在第二基体处例如可以通过塑料注塑成型一件式成形的紧固部段,带固定在第二连接件上。带在出口位置处从紧固部段离开,并且在出口位置另一边、即在紧固部段外自由延伸至紧固部段。

出口位置对应于带从紧固部段离开的位置。带固定在紧固部段上。相反,在出口位置另一边、即在紧固部段外,带是自由的并且可以相对于紧固部段运动。出口位置在此例如可以在紧固部段与外部区域之间的过渡部处、即对应于带的宽度线状地延伸。在线状的出口位置的情况下,出口位置可以直线地或弯曲地延伸。

优选地,带在此在出口位置另一边不与基体连接,尤其不与接合部段连接,所述接合部段例如相对于紧固部段径向突出。因此,带可以径向在紧固部段外相对于基体自由运动。这实现,在接合部段与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接合时,使带运动越过接合突起部,而由此不妨碍接合部段与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接合。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出口位置径向相对于沿着闭合方向定向的旋转轴线间隔开,第二连接件可以在连接位置中围绕所述旋转轴线相对于第一连接件扭转。

出口位置在此可以径向相对于旋转轴线设置在旋转轴线与接合部段之间。在此,在线状(直线或弯曲)延伸的情况下,出口位置可以完全地或也仅部分地径向地设置在接合部段内。

替选地,出口位置径向设置在接合部段外,从而在径向上比接合部段具有距旋转轴线更大的间距。在此,在线状(直线或弯曲)延伸的情况下,出口位置可以完全地或也仅部分地径向地设置在接合部段外。

通过相对于旋转轴线间隔开,尤其可以确保,经由带引入到第二连接件中的载荷力不会引起第二连接件相对于第一连接件的(不期望的)倾斜,从而即使在承受载荷的情况下,连接件也可以在连接位置中安全和可靠地彼此保持。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带设置在紧固部段的第一侧处,并且在所述第一侧处从紧固部段延伸。另一带部段可以设置在紧固部段的、背离紧固部段的第一侧的第二侧处。紧固部段的第一侧和紧固部段的第二侧尤其相对于旋转轴线相反地彼此背离。另一带部段可以通过借此延伸穿过紧固部段的带形成。但是,另一带部段也可以通过紧固在紧固部段上的另一带形成。

在可以经由带将载荷力引入到第二连接件中以及带在承受载荷的情况下从紧固部段开始朝向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延伸期间,可以经由另一带部段例如提供操纵部段,用户可以抓握在所述操纵部段上,以便使连接件彼此松开。但是,经由另一带部段替选地也可以建立与上一级组件的连接,使得也可以经由另一带部段将载荷力引入到第二连接件中。

例如,在准备就绪的状态中,另一带设置在第一连接件处,使得带力可以在第一连接件处的带与第二连接件处的带之间作用。替选地,第一连接件设置在上一级组件处,例如设置在衣服、包、皮带等处。载荷方向例如近似沿着接合方向定向,使得在连接件之间载荷的情况下,接合部段被拉到与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接合。

在连接设备中,如下载荷方向可以优选地至少借助方向矢量分量指向到接合方向中,在常规载荷的情况下在承受载荷的状态中,载荷力在第二连接件处沿着所述载荷方向作用。因此,载荷方向至少近似沿接合方向或倾斜于接合方向延伸,使得载荷方向也至少指向接合方向,即在矢量分解时以方向矢量分量指向接合方向。因此,在承受载荷的状态下,第二连接件(至少也)沿接合方向相对于第一连接件承受载荷,从而沿与在第一连接件处刚性成形的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接合的方向承受载荷。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第一连接件具有刚性地设置在第一基体上的阻挡部段,所述阻挡部段构成为用于,在连接位置中与第二连接件共同作用,以便逆着接合方向阻挡接合部段与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的接合。在扭转时,接合部段与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的接合和通过阻挡部段对接合的阻挡保持存在。在此,在连接位置中,第二连接件可以相对于第一连接件倾斜,以便为了将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彼此分开而消除逆着接合方向的阻挡并且实现至少一个接合部段和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脱离接合。

连接件沿着闭合方向彼此附接,其中连接件彼此附接磁性地通过连接件的磁性装置辅助。连接件在附接时通过磁性装置磁性地朝向彼此吸引并且在连接位置中也磁性地保持在彼此上。

在连接件附接时,第二连接件的接合部段沿例如垂直于闭合方向或倾斜于闭合方向指向的接合方向与第一连接件的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接合,使得在连接位置中存在连接件之间的形状配合的或力配合的连接,从而连接件通过接合部段与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的接合可承受载荷地保持在彼此上。在第二连接件的接合部段和第一连接件的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之间的接合在此在连接位置中通过第一连接件的刚性地成形在第一连接件的第一基体处的阻挡部段来保证,其方式为,阻挡部段以逆着接合方向阻挡的方式与第二连接件的相关联的部段共同作用,从而接合部段不能、至少不能在不消除阻挡的情况下,逆着接合方向相对于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运动。因此,由于阻挡部段的阻挡作用,接合部段被锁定在其与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的接合中,使得连接件在连接位置中相互止动。

连接件在此由于磁性装置的磁性作用而在连接位置中相对于彼此保持,使得这些连接件通过第一连接件的阻挡部段逆着接合方向被相互阻挡。因此,通过逆着接合方向的(纯)移动,连接件不能彼此松开。

更确切地说,为了将连接件彼此松开需要的是,连接件相对于彼此倾斜,以便第二连接件在由闭合方向和接合方向展开的倾斜平面中相对于第一连接件运动,使得第二连接件可以逆着接合方向相对于阻挡部段运动。通过将第二连接件相对于第一连接件倾斜,可以消除阻挡部段的阻挡作用,使得第二连接件运动越过阻挡部段进而第二连接件的接合部段可与第一连接件的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脱离接合。

通过刚性地设置在第一连接件的第一基体上的阻挡部段的阻挡作用实现,第二连接件不能逆着接合方向线性地运动,而是为了将连接件彼此分开在由闭合方向和接合方向展开的倾斜平面中倾斜。倾斜运动在此可以围绕限定的倾斜轴线进行。然而倾斜运动也可以沿着位于倾斜平面中的、弯曲的运动轨道进行,其中由于倾斜运动,第二连接件相对于第一连接件倾斜。倾斜运动在此可以由逆着接合方向的和/或逆着闭合方向的直线运动叠加。

要注意的是,为了将连接件分开,连接件可以彼此倾斜。然而在此连接件之间的连接的建立也并非以直线的闭合运动进行,而是通过如下方式来进行,即连接件在相对于彼此倾斜的情况下摆动地彼此附接并且运动形成彼此接合。即使在建立连接的情况下,第二连接件也可以相对于第一连接件倾斜,以便实现第二连接件的接合部段与第一连接件的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的接合。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第二连接件为了相对于第一连接件倾斜在与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背离的侧上逆着闭合方向可从第一连接件抬起。第二连接件在连接位置中经由在第二基体上刚性地形成的接合部段与在第一连接件的第一基体上的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接合,其中所述接合在第二连接件的——关于接合方向位于前部的区域中——进行。借助于关于接合方向位于后部的区域,第二连接件可以在连接位置中逆着闭合方向从第一连接件抬起,以便以这种方式将第二连接件相对于第一连接件倾斜进而消除第一连接件的阻挡部段的阻挡作用,使得第二连接件可以相对于第一连接件的阻挡部段运动并且接合部段可以逆着接合方向与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脱离接合。

为了简化用户的操作,第二连接件例如可以具有操纵部段,为了将第二连接件相对于第一连接件倾斜,用户可以抓握在所述操纵部段上。操纵部段例如可以通过在第二连接件的后部的区域中的接片形成,用户可以拉动所述接片,以便将第二连接件以后部的区域逆着闭合方向从第一连接件抬起。然而操纵部段也可以例如由手扣斗(Griffmulde)或其他抓握部段形成,用户可以抓握在所述其他抓握部段上,以便以这种方式将第二连接件相对于第一连接件倾斜。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第二连接件具有刚性地设置在第二基体处的阻挡元件,以用于与第一连接件的阻挡部段共同作用。例如,阻挡元件可以在第二连接件的构成接合部段的基座部段上成形,并且沿着闭合方向从基座部段突出。在连接位置中,阻挡元件与第一连接件的阻挡部段共同作用,使得阻挡连接件逆着接合方向相对彼此运动。然而,通过使连接件相对彼此倾斜,可以将阻挡元件抬起超过阻挡部段,以便以所述方式消除阻挡并且使连接件在倾斜的情况下逆着接合方向相对彼此运动,使得消除在第二连接件的接合部段与第一连接件的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之间的接合并且连接件可以彼此分离。

例如,阻挡元件可以柱形地成形,并且在垂直于闭合方向的横截面中观察具有圆形。在连接位置中,阻挡元件在此可以围绕闭合方向相对于阻挡部段扭转,使得可以实现连接件相对彼此的可扭转性。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第一基体具有留空部,所述留空部至少部分地通过阻挡部段限界。在连接位置中,阻挡元件置入留空部中,使得逆着接合方向阻挡接合部段与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的逆着接合方向的接合。留空部例如可以作为在第一连接件的第一基体的底面处的凹部成形。因此,留空部成形到底面中。当连接件彼此附接时,阻挡元件与留空部接合,使得通过接合将第二连接件保持在第一连接件的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处。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留空部(在垂直于闭合方向的横截面中)通过实现阻挡部段的至少一个限界壁部限界,所述限界壁部沿着圆弧延伸。留空部例如可以具有圆形的基本形状,在所述基本形状中,至少一个限界壁部弧形地沿着(假想的)以轴线为中心的圆延伸。

例如,留空部通过两个弧形的限界壁部限界,所述限界壁部共同构成阻挡部段并且在连接位置中在其之间容纳第二连接件的阻挡元件,从而锁定第二连接件逆着接合方向相对于第一连接件的运动。一个或多个限界壁部在此例如与底面成直角地设置,从而为阻挡元件提供支撑面,使得在承受载荷情况下,阻挡元件支撑在限界壁部上,从而相对于第一连接件被阻挡。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阻挡部段具有碰撞斜坡。碰撞斜坡构成为,在第二连接件相对于第一连接件倾斜时为阻挡元件提供逆着接合方向的滑动引导。例如,在连接件相对彼此倾斜时,第二连接件的阻挡元件可以与碰撞斜坡贴靠,使得阻挡元件可以碰到碰撞斜坡上,从而可以运动越过阻挡部段。因此,通过这种碰撞斜坡,可以使连接件彼此分开变得容易。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围绕闭合方向弧形地弯曲。如果设有(唯一的)接合突起部,那么由此所述接合突起部弧形地围绕闭合方向延伸。如果设有多个接合突起部,那么每个接合突起部例如可以围绕闭合方向弧形地延伸。附加地或替选地,接合突起部可以沿着围绕闭合方向指向的环周方向彼此排列,使得接合突起部沿着弧形的线彼此排列,并且当连接件位于连接位置中时共同建立与第二连接件的接合部段的接合。

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围绕闭合方向以小于180°,优选小于150°的角度延伸,以便实现接合部段可以沿接合方向与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接合。

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优选关于闭合方向构成底切。由此,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关于闭合方向底切,其方式在于,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横向于闭合方向从第一连接件的相关联的部段突出。

底切在此可以由关于闭合方向垂直或倾斜(成锐角或钝角)地延伸的面形成。

同样地,第二连接件的接合部段优选关于闭合方向构成底切。由此,接合部段关于闭合方向底切,其方式在于,接合部段横向于闭合方向从第二连接件的相关联的部段突出。

底切在此还可以通过垂直于闭合方向或倾斜于闭合方向(成锐角或钝角)地延伸的面形成。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接合部段围绕闭合方向环周地延伸。接合部段在此例如可以设置在销元件上并且横向于闭合方向从销元件突出。

例如,接合部段关于闭合方向旋转对称地构成。这实现,接合部段在第二连接件相对于第一连接件的任意转动位置中与在第一连接件上的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接合,使得在第二连接件相对于第一连接件的任意转动位置中存在接合部段和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之间的接合进而连接件可以相对于彼此扭转,而不消除接合部段与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的接合。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第二连接件的第二基体具有基座部段。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基座部段在此可以构成接合部段,使得接合部段为了与第一连接件的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接合而成形在基座部段上,例如成形在基座部段的环绕的边缘部段上。

在其他设计方案中,接合部段相对于基座部段沿着闭合方向间隔开。由此,接合部段在空间上与基座部段分离,例如其方式为,基座部段沿着第一平面而接合部段沿着第二平面延伸,所述第二平面沿着闭合方向相对于第一平面间隔开。

如果接合部段相对于基座部段在空间上间隔开,那么接合部段例如在销元件上形成,所述销元件沿着闭合方向从基座部段突出。接合部段在此沿着接合方向从销部段突出进而构成底切,使得接合部段能与第一连接件的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接合,以建立形状配合的或力配合的连接。

接合部段例如可以在环周上在销元件上形成。以这种方式,可以提供蘑菇状的接合元件,其在任意转动位置中可以与第一连接件的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接合,以便将连接件彼此连接并且在连接位置中保持在彼此上。

如果接合部段相对于基座部段在空间上间隔开,那么基座部段可以相对于闭合方向径向地比接合部段更远地延伸进而径向地伸出于接合部段。接合部段由此位于径向内部的位置中,而基座部段的外边缘径向地设置在接合部段外。以这种方式,如果连接件处于其连接位置中,那么可以经由基座部段实现第二连接件有利地支撑在第一连接件上。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基座部段例如盘状地形成。基座部段在此例如可以具有圆柱形的基本形状,所述基本形状具有圆形的横截面。

在基座部段上,例如可以形成紧固部段,经由所述紧固部段将带与第二连接件连接。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第二连接件的第二基体的基座部段具有棱边部段。与之相对,第一连接件具有刚性地在第一基体上成形的支撑部段,其中在连接位置中,棱边部段借助支撑部段支撑,用于沿着接合方向吸收载荷。棱边部段例如可以在基座部段的前部的区域中形成,其中——在基座部段的圆柱形的设计方案中——棱边部段也可以在基座部段处环周地环绕。支撑部段在第一连接件的关于接合方向位于前部的区域中成形,使得支撑部段可以提供将基座部段沿接合方向的支撑。由此,在第二连接件相对于第一连接件沿接合方向承受载荷时,棱边部段被按压抵靠支撑部段进而支撑在支撑部段上。由此,经由棱边部段,基座部段可以在连接位置中与在第一连接件的第一基体上的支撑部段形成贴靠,使得经由此可以将载荷力从第二连接件导入第一连接件中。

在此可考虑的是,棱边部段在连接位置中总是沿接合方向与支撑部段贴靠。替选地,也可以提出,在未承受载荷的位置中,棱边部段不与支撑部段沿接合方向形成贴靠,而是在连接件相对于彼此承受载荷的情况下才与支撑部段形成贴靠。

经由支撑部段和基座部段的棱边部段在支撑部段上的支撑可以将力以有利的方式从第二连接件引入到第一连接件中。例如在连接设备设计为带闭锁件时,可以使载荷方向(近似)沿着接合方向定向,使得在承受载荷时,接合部段沿与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接合的方向承受载荷,在常规地使用连接设备时,沿着所述载荷方向在连接件之间作用有力。在此,基座部段的棱边部段以支撑的方式贴靠在支撑部段上,使得经由将棱边部段贴靠在支撑部段上来导出沿接合方向作用的力。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在此尤其用于沿着闭合方向支撑进而用于保证连接件保持在彼此上,其中载荷力沿接合方向优先经由支撑部段吸收和导出。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支撑部段和棱边部段在垂直于闭合方向的横截面平面中分别弧形地弯曲。在基座部段的圆柱形的设计方案中,基座部段的棱边部段圆形地围绕闭合方向环绕。支撑部段的弯曲对应于基座部段的棱边部段的弯曲,使得在连接位置中基座部段可以与第一连接件的支撑部段以支撑方式贴靠。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支撑部段沿着闭合方向观察与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间隔开。支撑部段可以在此沿着闭合方向观察在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上方或下方延伸。

附加地或替选地,支撑部段可以沿着接合方向观察与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间隔开。由此,支撑部段关于接合方向位于与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不同的位置处。尤其,支撑部段可以沿接合方向支承在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前方,使得支撑部段径向地设置在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外。以这种方式可以实现经由支撑部段的有利的支撑,其方式为,如果载荷力在连接件之间作用,那么基座部段借助于有利的杠杆臂可以与支撑部段形成贴靠。

支撑部段在一个设计方案中由面部段形成,所述面部段与闭合方向平行或倾斜地定向。支撑部段在此刚性地形成在第一连接件的第一基体上。在载荷下,支撑部段在第一连接件处与第二连接件的基座部段形成贴靠,使得可以以有利的方式吸收和导出沿接合方向作用的载荷力。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第一连接部件具有两个接合突起部,所述两个接合突起部沿着垂直于接合方向和垂直于闭合方向指向的横向方向彼此间隔开。支撑部段的至少一个部段在此沿着横向方向观察设置在接合突起部之间,并且此外沿着接合方向与接合突起部间隔开地设置。由于接合突起部沿着横向于接合方向延伸的横向方向彼此间隔开并且在此优选地沿着接合方向观察设置在相同的轴向位置上,载荷通过接合部段以(也)在接合突起部沿着横向方向相对彼此展开的方向上的方向矢量分量作用于接合突起部,这对于连接的稳定性可能是不利的。出于所述原因,附加地设有支撑部段,所述支撑部段至少借助一个部段(沿着横向方向观察)设置在接合突起部之间并且此外沿着接合方向与接合突起部间隔开地设置。因此,至少借助一个部段,支撑部段设置在接合突起部之间并且在此沿接合方向设置在接合突起部前方,使得支撑部段可以支撑第二连接件的接合部段的棱边部段,从而可以在承受载荷情况下沿接合方向吸收载荷。

因为支撑部段因此以支撑方式沿接合方向起作用,所以在连接设备处承受载荷的情况下,避免过度的载荷、尤其沿接合突起部处展开的方向的载荷。因此,可以改进连接的稳定性。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基座部段具有基面并且第一基体具有底面。基面和底面分别垂直于闭合方向延伸。在连接位置中,在第二连接件的基座部段上的基面和在第一连接件的第一基体上的底面彼此相向。

例如,在连接位置中,可以存在在基面和底面之间的贴靠。由此,在连接件围绕闭合方向相对于彼此扭转时,基面和底面滑动地在彼此上运动。

然而这不是强制性的。还可考虑的是,在连接位置中在基面和底面之间存在间距(进而没有贴靠)。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基座部段可以围绕垂直于闭合方向和接合方向的倾斜轴线相对于第一连接件倾斜,以便将连接件相对于彼此倾斜。由此,为了将连接件彼此分离而进行连接件的倾斜,其方式在于:基座部段围绕倾斜轴线相对于第一连接件的第一基体倾斜。倾斜轴线在此可以由在基座部段和第一基体之间的贴靠线限定。但是也可设想,倾斜轴线对应于如下虚拟线,所述虚拟线穿过基座部段或在基座部段外延伸并且对应于在连接件相对于彼此倾斜时基座部段枢转所围绕的线。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第一基体具有沉入开口,在第二连接件相对于第一连接件倾斜时基座部段的部段可以沿闭合方向沉入到所述沉入开口中。沉入开口尤其可以在第一基体的(关于接合方向)位于前部的区域中形成并且例如作为凹陷部形成在第一基体上。当连接件(在连接或分离情况下)相对于彼此倾斜时,基座部段尤其可以以前部的棱边部段沉入到沉入开口中。

沉入开口例如可以相对于第一基体的底面形成为凹陷部。沉入开口在此情况下例如连接于底面,然而相对于底面凹陷进而沿着闭合方向缩回。沉入开口在此可以尤其在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之下延伸进而在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的区域中提供如下空间,当连接件为了闭合连接设备而彼此附接时并且即使当连接件为了断开连接设备而彼此分离时,第二连接件的基座部段可以以棱边部段沉入所述空间中。

如果接合部段在空间上与基座部段分离地形成,那么沉入开口然而例如也作为凹陷部在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的径向外部形成并且实现用于沉入基座部段的边缘的空间。

一般来说,可以通过在第二连接件的接合部段和第一连接件的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之间的间隙简化连接件相对于彼此的倾斜用以建立连接和也用以分离。替选地用于提供间隙的空间例如可以通过在接合部段上的倾斜部实现,所述倾斜部实现接合部段相对于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的倾斜。

尤其当接合部段在基座部段的环绕的边缘部段上形成时,沉入开口例如相对于第一连接件的底面形成为凹陷部并且在朝向支撑部段的区域中连接于底面。沉入开口例如可以在支撑部段和底面之间延伸。

如果接合部段在基座部段下方的销上形成并且基座部段径向地伸出于接合部段,那么沉入开口优选在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的径向外部形成在第一基体上。

沉入开口可以作为凹陷部或作为穿通开口在第一基体上构成。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第一基体具有形状配合部段,在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连接位置中为了抑制第二连接件相对于第一连接件倾斜,基座部段贴靠在所述形状配合部段上。形状配合部段尤其在第一基体的关于接合方向位于前部的区域中形成并且刚性地在第一基体上构成。在形状配合部段上,基座部段尤其沿闭合方向支撑,使得第二连接件相对于第一连接件的倾斜由于在形状配合部段上的支撑而至少变难。

在倾斜以将连接件彼此分离时,第二基体通过逆着接合方向在间隙的范围内的略微的运动而与在第一基体上的形状配合部段脱离相互作用。在此,在第二连接件和第一连接件的阻挡部段之间可以设有间隙,所述间隙实现第二连接件逆着接合方向的(略微的)移动,或者在第二连接件和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之间可以设有间隙,所述间隙实现第二连接件逆着接合方向的(略微的)倾斜运动和紧接着的移动。通过在间隙的范围内运动,第二基体与形状配合部段脱离有效连接,例如其方式在于,将第二基体从例如阶梯形式形成的形状配合部段滑离。接着,连接件可以(更大程度地)相对于彼此倾斜,使得连接件可以彼此分离。

形状配合部段例如可以通过阶梯形成,在连接位置中基座部段放置在所述阶梯上。形状配合部段在此尤其可以具有垂直于或倾斜于闭合方向定向的面部段,所述面部段实现基座部段的支撑。

在其他设计方案中,形状配合部段也可以作为接合开口,例如呈槽形式的接合开口形成在支撑部段上。经由形状配合部段实现垂直于接合方向,即沿着闭合方向在基座部段上的支撑,使得连接件在连接位置中在载荷下不能轻易地不期望地相对于彼此倾斜,而是经由形状配合部段支撑以防止(不期望的)倾斜。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形状配合部段沿着闭合方向观察与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间隔开。形状配合部段可以在此沿着闭合方向观察在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上方或下方延伸。

附加地或替选地,形状配合部段可以沿着接合方向观察与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间隔开。由此,形状配合部段关于接合方向位于与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不同的位置处。尤其,形状配合部段可以沿接合方向支承在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前方,使得形状配合部段径向地设置在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的外部。以这种方式可以实现经由形状配合部段的有利的支撑以防止连接件相对于彼此倾斜,其方式为,当载荷力在连接件之间作用时,基座部段可以借助于更有利的杠杆臂与形状配合部段形成贴靠。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例如具有滑动斜坡,所述滑动斜坡用作为引导斜坡,以便在彼此附接时引导连接件,使得连接件可以以更容易的,优选尽可能自动的方式彼此接合。

优选地,滑动斜坡构成用于,在附接到第一连接件上时沿着闭合方向在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上引导第二连接件,使得第二连接件逆着接合方向与第一连接件错开进而在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旁运动经过。在运动经过之后,第二连接件于是可以沿接合方向与第一连接件的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接合。由此,通过在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上滑动,第二连接件相对于第一连接件引导,使得第二连接件在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旁运动经过。如果第二连接件借助其接合部段经过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那么接合部段可以沿接合方向与在第一连接件上的至少一个接合突起部接合。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带牢固地且不可调节地、但是必要时也可调节地设置在第二连接件处。

第一连接件同样可以与带连接,然而也可以设置在相关联的组件上,例如纺织物或其他物品上。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第一连接件具有两个接合突起部,所述接合突起部横向于闭合方向并且横向于接合方向相对于彼此间隔开,使得带可以在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连接位置中在接合突起部之间引导穿过。由此,带容纳在接合突起部之间,使得经由接合突起部在带两侧上实现第二连接件相对于第一连接件的支撑。

下面列出的应用可行性应当说明连接设备的多样的可应用性,然而不理解为是限制性的并且尤其也不理解为最终的。这样,连接设备可以用于:

-头盔闭锁件

-马笼头

-可拆卸的(胸)袋

-包、背包

-用于卷顶,用于与(弹性的)条带闭锁

-夹克闭锁件(例如在袖子、翻领、纽扣盖上,或绑在衬衫袖子上)

-在宿营车中的卷帘,大篷车中的隐私保护

-檐篷

-遮阳篷、防水油布、露营帐篷、帐篷加固索

-固定或闭锁行李袋或鞍袋(自行车、摩托车)

-行李和货物固定,或在公共交通工具的车内和车上固定自行车/婴儿车

-车内工匠的分类系统和安全系统

-用于承载装置的带扣、收紧系统和闭锁设备

-胸带、腰带、肩带

-包上的可拆卸的提手或挂带

-例如在婴儿车上的用于掀开的防晒保护

-背包带的可移动和可拆卸或可打开的连接

-用于衣架的悬挂装置

-家具,例如用于固定座椅元件

-睡袋、睡垫、瑜伽垫(用于卷起和固定)

-毛巾架

-钥匙扣

-带子

-具有用于挂住的工具的工匠带

-可拆卸的托带,例如在工具和园艺工具上、在包和电子设备处的把手上

-手套、鞋子、高尔夫球袋(用于闭锁或固定在彼此上)

-婴儿车或帐篷中的驱虫保护

-行李带,例如作为将物件固定在自行车篮中的固定装置

-用于自行车上的部件和配件(车速表、灯、计算机、电子设备等)。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详细阐述本发明所基于的想法。附图示出:

图1示出连接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视图;

图2A示出连接设备的分解视图;

图2B示出另一立体图中的分解视图;

图3A示出连接设备的第一连接件的单独视图;

图3B示出第一连接件的另一视图;

图4A示出第一连接件的俯视图;

图4B示出第一连接件的仰视图;

图4C示出沿着根据图4B的线G-G的剖视图;

图5A示出第二连接件连同其上设置的带的视图;

图5B示出第二连接件连同其上设置的带的另一视图;

图6A示出第二连接件的仰视图;

图6B示出第二连接件的俯视图;

图6C示出沿着根据图6B的线I-I的剖视图;

图7A示出在建立连接件的连接时的连接设备的视图;

图7B示出沿着根据图7A的线B-B的剖视图;

图8A示出在进一步闭合时的连接设备的视图;

图8B示出沿着根据图8A的线C-C的剖视图;

图9A示出在进一步闭合时的连接设备的视图;

图9B示出沿着根据图9A的线D-D的剖视图;

图10A示出在进一步闭合时的连接设备的视图;

图10B示出沿着根据图10A的线E-E的剖视图;

图10C示出沿着根据图10A的线L-L的剖视图;

图11A示出在连接件的连接位置中的连接设备的视图;

图11B示出沿着根据图11A的线J-J的剖视图;

图11C示出沿着根据图11B的线K-K的剖视图;

图11D示出沿着根据图11B的线F-F的剖视图;

图12A示出在第二连接件的相对于第一连接件扭转的位置中的连接设备的俯视图;

图12B示出根据图12A的布置的侧视图;

图12C示出沿着根据图12A的线N-N的剖视图;

图12D示出连接设备的斜后方的侧视图;

图12E示出连接设备的俯视图;

图12F示出沿着根据图12E的线M-M的剖视图;

图13示出连接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的视图;

图14A示出连接设备的立体分解图;

图14B示出连接设备的另一分解图;

图15A示出连接设备的第一连接件的单独视图;

图15B示出第一连接件的另一视图;

图16A示出第一连接件的俯视图;

图16B示出第一连接件的仰视图;

图16C示出沿着根据图16B的线F-F的剖视图;

图17A示出连接设备的第二连接件的视图;

图17B示出第二连接件的另一视图;

图18A示出第二连接件的仰视图;

图18B示出第二连接件的俯视图;

图18C示出沿着根据图18B的线G-G的剖视图;

图19A示出在闭合时的连接设备的视图;

图19B示出连接设备沿着根据图19A的线A-A的剖视图;

图20A示出在进一步闭合时的连接设备的视图;

图20B示出沿着根据图20A的线B-B的剖视图;

图21A示出在进一步闭合时的连接设备的视图;

图21B示出沿着根据图21A的线C-C的剖视图;

图22A示出在连接件的连接位置中的连接设备的视图;

图22B示出沿着根据图22A的线O-O的剖视图;

图22C示出沿着根据图22B的线A-A的剖视图;

图22D示出沿着根据图22B的线Q-Q的剖视图;

图23A示出连接设备的又一实施例的分解视图;

图23B与根据图21B的剖视图对应地示出连接设备的在闭合时的剖视图;

图23C与根据图22B的剖视图对应地示出在连接件的连接位置中的连接设备的剖视图;以及

图24至图50示出连接设备的不同的应用可能性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至图12A-12F中示出的实施例中,连接设备1具有第一连接件2(所谓的母件)和要附接到第一连接件2上的第二连接件3(所谓的公件)。

连接件2、3通常可以沿着闭合方向X彼此附接,其中连接件2、3分别具有呈永磁体形式(或替选地一方面呈永磁体形式而另一方面呈磁衔铁形式)的磁性装置21、31,所述磁性装置磁性相吸地共同作用并且沿着闭合方向X将连接件2、3拉向彼此。

要注意的是,连接件2、3的附接也可以沿不同于闭合方向X、例如倾斜于闭合方向X定向的方向是可行的。磁性装置21、31沿着闭合方向X磁性相吸地共同作用并且沿着闭合方向X将连接件2、3拉向彼此。

如从根据图2A和2B的分解视图以及根据图3A、3B和4A-4C的单独视图中可见的,第一连接件2具有基体20,所述基体构成用于容纳第二连接件3的容纳开口23。在基体20上设置有呈连接片和其上连接的开口形式的带容纳部22,在所述带容纳部上固定或可以固定有带5。在背离容纳开口23的侧上,基体20构成用于容纳磁性装置21的紧固开口25。

容纳开口23形成为在基体20上的凹陷部。在容纳开口23之内构成有呈平坦的垂直于闭合方向X延伸的面形式的底面230,第二连接件3在装入容纳开口23中时可以与所述底面平面状贴靠以建立连接件2、3的连接。

在底面230中形成有呈凹陷部形式的留空部231——如在下文中还应描述那样——在连接件2、3的连接位置中,阻挡元件303在第二连接件3的基座部段300上接合到所述留空部中。

容纳开口23在前端部处由支撑部段233限界,所述支撑部段用作为在连接位置中用于第二连接件3的支撑装置和载荷吸收部。在支撑部段233和底面230之间形成沉入开口232,所述沉入开口用于,使得连接件2、3的连接的建立正如分离一样变得容易,其方式为,在建立连接时并且也在分离连接时第二连接件3的基座部段300的棱边部段305可以沉入到沉入开口232中,如这例如在图10B中可见并且下面还应描述。

沉入开口232形成为相对于底面230的凹陷部并且连接于底面230,使得沉入开口232位于支撑部段233和底面230之间。在沉入开口232和底面230之间的过渡部上形成有倾斜的过渡面237,所述过渡面用作为用于第二连接件3的引导部,用于建立连接和分离连接。

在刚性地构成的基体20上,在两个侧面的隆起的部段242、243上设置有与基体20刚性地形成的接合突起部240、241,所述接合突起部——沿着沿闭合方向X指向的高度方向H观察——位于底面230之上并且用于在连接位置中在连接件2、3之间建立形状配合的或力配合的连接。接合突起部240、241沿着横向方向Q彼此间隔开。接合突起部240、241共同构成接合装置24,所述接合装置可实现与第二连接件3的形状配合的或力形状配合的接合。如这下面还应阐述那样,第二连接件3的基座部段300在连接位置中借助于其上形成的接合部段341容纳在接合突起部240、241和底面230之间并且还在前部的棱边305上支撑在支撑部段233上,使得经由此连接件2、3安全地且可靠地保持在彼此上。

在接合突起部240、241上形成有滑动斜坡244、245,所述滑动斜坡倾斜于高度方向H倾斜并且当连接件2、3沿着闭合方向X彼此附接时,引起第二连接件3逆着接合方向Y的滑离。

留空部231侧向地由弧形的限界壁部236限界,所述限界壁部共同地实现第一连接件2的阻挡部段并且垂直于留空部231的底部并且还垂直于底面230定向。限界壁部236圆弧形地围绕留空部231的中央轴线B延伸,所述中央轴线沿着底面230的法向N定向。

在限界壁部236之间形成有碰撞斜坡235,所述碰撞斜坡在支撑部段233后方设置在留空部231上并且提供滑动面,以便使阻挡元件303滑入留空部231中变得容易和使阻挡元件303从留空部231中松开变得容易。

底面230平坦地沿着垂直于法向N的平面延伸。

第二连接件3,如这从根据图2A、2B的分解视图中以及根据图5A、5B和6A-6C的单独视图中可见,牢固地与带4连接。第二连接件3具有基体30,带4牢固地且不可调节地设置在所述基体上,其方式在于,带4装入在基座部段300和紧固部段301之间形成的带容纳部32中进而牢固地设置在基体30上。

基体30例如可以与基座部段300和紧固部段301一件式地且整体地通过塑料注塑成型形成,其中带4部段地注塑包封进而牢固地且不可调节地与基体30连接。

基座部段300具有圆柱形的基本形状并且在(建立连接时)朝向第一连接件2的侧上构成基面302,所述基面平坦地延伸并且在第二连接件3附接于第一连接件2时平面地与在容纳开口23中的底面230形成贴靠。

与圆柱形的基座部段300同心的、横截面圆形的阻挡元件303从基面302突出,所述阻挡元件用于接合到在第一连接件2的基体20的底面230上的留空部231中。

在阻挡元件303之内形成有紧固开口35,所述紧固开口用于容纳例如呈第二连接件3的永磁体形式的磁性装置31并且磁性装置31紧固在所述紧固开口之内。

基座部段300与接合部段341构成第二连接件3的接合装置34,所述接合部段用于与第一连接件2的接合装置24的接合突起部240、241共同作用并且在建立连接时沉入在接合突起部240、241下方,使得在连接件2、3之间建立形状配合的或力形状配合的连接。

接合部段341在示出的实施例中由基座部段300的环绕的边缘形成,所述环绕的边缘径向地相对于紧固部段301突出进而构成底切,接合部段341可以经由所述底切与第一连接件2的同样构成底切的接合突起部240、241形成接合,以便将连接件2、3彼此连接。

根据图7A、7B至11A-11D示出连接设备1的连接过程。

将连接件2、3彼此附接通常沿着闭合方向X进行,沿着所述闭合方向磁性装置21、31磁性相吸地共同作用进而将连接件2、3磁性相吸地拉向彼此。连接件2、3在此可以手动地彼此接近,其中从一定程度的接近起磁性吸引力将连接件2、3自动地接合进而引起连接设备1的连接的建立。由此,连接件2、3不精确地彼此附接是足够的,其中随后尽可能自动地进行连接的建立。

如果连接件2、3彼此接近,如从图7A和7B可见,那么第二连接件3的基体30的基座部段300沿着闭合方向X从上方与接合突起部240、241形成贴靠,如这从图8A、8B中可见。由于在接合突起部240、241上形成的、倾斜的滑动斜坡244、245,基座部段300在此沿着滑离方向A在接合突起部240、241上滑离,其中基座部段300可以以在图8B中可见位于后部的棱边304与在第一连接件2的容纳开口23中的底面230形成贴靠进而以引导的方式沿着底面230滑动,而不会过早地卡住阻挡元件303。

如果基座部段300在接合突起部240、241上滑离进而基座部段300沿闭合方向X已经经过接合突起部240、241,那么在基座部段300的环绕的边缘上形成的接合部段341现在通过磁性装置21、31的磁性吸引的辅助沿接合方向Y与接合突起部240、241接合,如从图9A、9B和10A、10B中可见。沿着(近似)接合方向Y的所述运动以磁性辅助的方式进行,其中(经由带4导入的)载荷力可以附加地辅助形成接合。

如果接合部段341沿接合方向Y运动与接合突起部240、241接合,那么阻挡元件303滑入第一连接件2的容纳开口23中的留空部231中,如这在从图10A、10B朝向图11A-11D的过渡中可见。

在图11A-11D中可见的连接位置中,阻挡元件303置入在留空部231中,并且基座部段300以其上形成的基面302平面地贴靠在第一连接件2的容纳开口23之内的底面230上,如这尤其从根据图11B的剖视图中可见。

在连接位置中,基座部段300以(前部的)棱边部段305朝向支撑部段233并且以支撑的方式贴靠在支撑部段233上。如果经由带4将力导入第二连接件3中,那么所述力通过基座部段300在支撑部段233上的以支撑方式进行的贴靠而被吸收和导出。

与圆柱形的基座部段300的弯曲对应地,如这从11C和11D中可见,支撑部段233在此弧形地围绕闭合方向X弯曲,使得在基座部段300上的棱边部段305和支撑部段233之间存在沿着弧形的支撑线或支撑面的贴靠。

支撑部段233以中心的部段,沿着横向方向Q观察,设置在接合突起部240、241之间并且在中心的部段上沿着接合方向Y与接合突起部240、241间隔开。支撑部段233在根据图11D的横截面平面中弧形地延伸至接合突起部240、241下方并且延伸超过它,使得用于基座部段300的平面状的支撑在接合突起部240、241之间中心地并且也直接在接合突起部240、241的区域中实现。

在连接位置中,带4在连接件3上大致在接合突起部240、241的高度上在连接件2上或在接合突起部240、241之下设置。这引起,经由带4导入的带力不能将连接件3在容纳开口23中倾斜或仅可以产生小的倾斜力矩,其中接合突起部240、241尤其沿着高度方向H保证连接件3在连接件2上的位置。

在连接位置中并且在连接件2、3之间的载荷作用下,带4在隆起的部段242、243之间放入进而在接合突起部240、241之间设置,使得接合突起部240、241在力导入的情况下经由带4实现关于带4对称的支撑。

在连接位置中,磁性装置21、31磁性相吸地共同作用进而将连接件2、3保持在连接位置中。

由于阻挡元件303接合到留空部231中,还阻挡连接件2、3逆着接合方向Y相对于彼此的切向移动。阻挡元件303在连接位置中放入在留空部231中,使得阻挡元件303在实现阻挡部段的限界壁部236之间容纳并且与弧形的限界壁部236形成进行阻挡的贴靠,使得阻挡元件303逆着接合方向Y不能相对于限界壁部236运动。

由于阻挡元件303的旋转对称的形状和基座部段300的圆柱形的形状,连接件3可以在连接位置中沿着围绕旋转轴线R的环周方向U(参见图1)在连接件2的容纳开口23之内以任意角度围绕旋转轴线R扭转,在保持连接件2、3之间的保持连接的接合的情况下并且也在阻挡元件303在留空部231中的阻挡的情况下如此。

所述可扭转性还实现连接件2、3在任意旋转位置中彼此附接,其中在载荷下连接件2、3经由带4相对于彼此指向,使得带4在接合突起部240、241之间放置进而连接件3对称地支撑在连接件2上。由于可扭转性,连接件2、3位置容差地彼此附接,这使得连接的建立变得简单和舒适。

如这从图10A-10C中可见,基座部段300以位于前部的棱边部段305在滑入时在接合突起部240、241下方沉入到沉入开口232中,所述沉入开口不仅构成相对于底面230而且也相对于留空部231凹陷地构成。由于棱边部段305沉入到沉入开口232中,阻挡元件303可以滑入留空部231中并且建立了在基座部段300上形成的接合部段341与接合突起部240、241的接合。此外,这样可以增大施加在操纵部段40(接片)上的打开力的角范围并且防止在打开时夹紧所述棱边部段305。

在连接位置中,基座部段300的位于前部的棱边部段305于是放置在形状配合部段上,所述形状配合部段呈在沉入开口232和支撑部段233之间形成的、位于底面230的高度上的阶梯234形式,如这尤其从图11B中可见。通过将基座部段230贴靠在阶梯234上,连接件3附加地被支撑,以防止相对于连接件2倾斜。

形状配合部段替代地也可以例如通过槽等形成在支撑部段233上,基座部段300以棱边部段305接合到所述槽中进而支撑在支撑部段233上防止倾斜,所述倾斜伴随有棱边部段305在支撑部段233上沿闭合方向X向下的运动。

通过呈阶梯234形式的形状配合部段在根据图11A至图11D的连接位置中尤其抑制在带4上加载载荷的情况下倾斜。这样,第二连接件3以其基体30在连接位置中以由(关于接合方向Y)位于后部的区域构成的第一区域放置在第一连接件2的基体20的底面230上。在沿接合方向Y连接的、由沉入开口232上方的区域形成的第二区域中,第二连接件3的第二基体30与之相对应地不贴靠在第一连接件2的第一基体20上。借助于沿接合方向Y连接于第二区域的第三区域,第二基体30放置在阶梯234上,使得在连接位置中实现两点支承形式的支撑,其中在其之间实现在沉入开口232的区域中的空腔,其中所述第三区域由基座部段300的位于前部的棱边部段305形成。

在承受载荷的位置中,基座部段300以前部的棱边部段305抵靠支撑部段233承受载荷进而自增强地保持与阶梯234接触。

如果应当将连接件2、3彼此分离,则根据图7A、7B至11A-11D的运动过程基本上相反地进行。尤其,用户为了将连接件2、3分离而抓握在连接件3的后部的背离接合突起部240、241的侧上的、呈接片40(由带4的突出的部段形成)形式的操纵部段上,由此连接件3在其后部的端部处从底面230抬起进而将连接件3从根据图11A-11D的连接位置中相对于连接件2倾斜,使得基座部段300以前部的棱边部段305从阶梯234滑离并且将阻挡元件303从留空部231中抬出,如这从图10A和10B中可见。以这种方式,消除连接件2、3之间的逆着接合方向Y的阻挡,使得连接件3可以逆着接合方向Y脱离与连接件2的接合进而可以将连接件2、3彼此松开。

在此在倾斜平面中进行倾斜,所述倾斜平面垂直于底面230定向,即由闭合方向X和接合方向Y展开。倾斜在此近似围绕倾斜轴线K(参见图10A和10B)进行,使得连接件3实施在垂直于倾斜轴线K的倾斜平面中的枢转运动进而将阻挡元件303从留空部231中抬出,使得连接件2、3逆着接合方向Y相对于彼此运动进而可以彼此分离。

如果,尤其在连接设备未承受载荷时,应当将连接件2、3的连接松开,那么连接件2、3相对于倾斜并且尤其也逆着接合方向Y相对于彼此运动,使得基座部段300的(构成第三区域的)前部的棱边部段305从阶梯234滑离并且沉入到沉入开口232的区域中,如这从图10B中可见。由阶梯234实现的形状配合部段由此不(再)抑制倾斜,使得连接件2、3可以舒适地并且简单地在倾斜时经由操纵部段40彼此分离。

图12A至12F示出在第二连接件3相对于第一连接件2扭转的位置中的连接设备1。第二连接件3在此可以在(任意的)扭转位置中附接于第一连接件2,并且在任意转动位置中,第二连接件3的接合部段341可以与第一连接件2的接合突起部240、241接合。在连接位置中,第二连接件3相对于第一连接件2在保持接合部段341与接合突起部240、241的接合的情况下和在将阻挡元件303接合到留空部231中的情况下可沿着环周方向U围绕旋转轴线R旋转。

在载荷下,如果在连接设备1的连接位置中,带力在带4、5之间作用,则带4放入在接合突起部240、241之间,如这从图1中可见。接合突起部240、241在此情况下设置在带4侧面,使得带4在接合突起部240、241之间(沿着从接合突起部240指向接合突起部241的横向方向Q观察)延伸穿过。

与之相对应地,如果第二连接件3,如从图12A至12F中可见,沿着环周方向U围绕旋转轴线R相对于第一连接件2扭转,则带4可以越过接合突起部240、241中的一个接合突起部延伸,在带4柔性地、柔软地变形的情况下,如这尤其从图12B和12D可见。在扭转时,带4(与旋转方向相关地)在接合突起部240、241之一上滑动并且由此变形,使得带4可以越过相应的接合突起部240、241运动。

如这从图1中例如结合图6C可见,带4在出口线306处离开在基座部段300之上的紧固部段301,所述出口线与紧固部段301的柱形状相对应地弯曲。带4在此在出口线306的另一边,即在紧固部段301之外,在突出的构成接合部段341的棱边部段的区域中不与基座部段300连接,而是可以自由地相对于基座部段300运动并且尤其从基座部段300抬起,这以灵活的方式实现带4的变形,以在连接件3相对于连接件2扭转时滑动到接合突起部240、241上。

出口线306与基座部段300的端侧的棱边部段305相对地径向向内错开进而径向地相对于棱边部段305间隔开。由此,带4沿着相对于棱边部段305向回错开的线离开紧固部段301。

出口位置306相对于旋转轴线R径向间隔开,连接件2、3在连接位置中可以围绕所述旋转轴线相对彼此扭转,其中在连接设备1承受载荷的情况下,出口位置306设置在紧固部段301的朝向接合突起部240、241的侧处。

出口线306在此沿着接合方向Y观察可以设置在旋转轴线R与在接合突起部240、241之间延伸的假想线之间,或可以比接合突起部240、241具有距旋转轴线R更大的间距(沿着接合方向Y)。

这如从图11C中可以看出,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出口位置306沿着接合方向Y大致设置在与接合突起部240、241相同的轴向位置上。

从根据图12A至12F的位置中,连接件3也可以再进一步扭转。原则上,连接件3可以以任意角度相对于连接件2扭转。

在带4、5之间的载荷下,连接件2、3自动地运动回到根据图1的位置中。

连接件3到连接件2上的附接或与连接件2的松开原则上也是在任意旋转位置中可行的。

在根据图1至12A-12F的实施例中,连接设备1实现带闭锁件,经由带闭锁件可以将带彼此连接。在连接位置中,由带确定的载荷方向基本上沿着接合方向Y定向。

在另一在图13至22A-22D中示出的呈带闭锁件形式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2具有基体20,在所述基体上形成有容纳开口23。在第一连接件2上可以附接有第二连接件3,其方式为,在第二闭锁件3的基体30的基座部段300上形成的销元件340装入容纳开口23中并且经由环绕的接合部段341与在容纳开口23的壁部部段上的弧形的接合突起部240接合。

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带4经由在基座部段300上形成的紧固部段301牢固地与连接件3的基体30连接。在此,带4在出口位置306处沿着直线出口线从紧固部段301中离开(例如,参见图17A结合图18B和图19B),以及在出口线306另一边不与基座部段300连接,而是从紧固部段301自由延伸。

直线延伸的出口位置306径向可以位于旋转轴线R与接合突起部240的径向位置之间(关于连接位置)。在此可设想,出口位置306部分地径向设置在接合突起部240内,但是其他区域径向比接合突起部240具有距旋转轴线R更大的间距。但是也可设想,出口位置306径向完全设置在接合突起部240内。此外可设想,出口位置306径向完全设置在接合突起部240外,即具有距旋转轴线R更大的径向间距。

基座部段300具有圆柱形的、盘状的基本形状并且在朝向连接件2的侧上构成基面302。

销元件340从基面302突出,所述销元件具有蘑菇形状并且承载围绕闭合方向X环绕地延伸的、实现接合装置34的接合部段341。由此,在示出的实施例中,接合部段341在空间上与基座部段300分离,其方式为,接合部段341沿着闭合方向X与基座部段300间隔开。

如例如这从图18C中可以看出的那样,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出口线306轴向沿着接合方向Y设置在与接合部段341大致相同的位置处。

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在接合部段341上形成有呈锥形面形式的倾斜面342,借助于所述倾斜面,接合部段341在连接件3附接于连接件2时碰撞到容纳开口23之内的接合突起部240上,使得连接件3逆着接合方向Y相对于连接件2错开并且接合部段341在接合突起部240旁运动经过,直至接合部段341可以沿接合方向Y与接合部段240接合。

连接件2、3分别具有磁性装置21、31(参见图14A、14B),所述磁性装置沿着闭合方向X磁性相吸地相对置进而磁性地辅助连接件2、3沿闭合方向X的附接。

在示出的实施例中,盘状的基座部段300径向地伸出于在销元件340上的接合部段341,如这从图17A、17B和18A、18B中可见。

在连接件2、3彼此附接时,以根据图19A、19B至22A-22D的顺序示出,连接件3沿闭合方向X接近连接件2,其中连接件3可以实施摇摆运动,使得接合部段341首先以其上形成的倾斜面342与在容纳开口23中的接合突起部240贴靠,如这从图20B中可见,并且通过滑离在接合突起部240旁运动经过,如这在从图20A、20B到图21A、21B的过渡中可见。

如果接合部段341在接合突起部240旁运动经过,那么接合部段341沿接合方向Y由于磁性装置21、31之间的磁性吸引而与接合突起部240形成接合,使得连接件2、3到达根据图22A-22D的连接位置中。

在连接位置中,接合部段341在销元件340上与在容纳开口23的壁部上的弧形弯曲的接合突起部240形成接合。在背离接合突起部240的侧上,接合部段341在此朝向阻挡部段238,所述阻挡部段呈沿接合方向Y突出到容纳开口23中的突起元件形式。阻挡部段238以这种方式防止销元件340在容纳开口23中逆着接合方向Y的切向运动,使得阻挡在接合部段341和接合突起部240之间的接合。

在连接位置中,基座部段以环周的外部的棱边部段305与支撑部段233贴靠,所述支撑部段沿接合方向Y安装在接合突起部240上游,如这从图22B中可见。由此,经由支撑部段233在基座部段300上实现沿接合方向Y的支撑,使得在连接件2、3之间加载载荷时沿着对应于接合方向Y的载荷方向在支撑部段233上吸收和导出力。

如这还从图22B中可见,在支撑部段233的区域中形成有呈阶梯形式的形状配合部段234,基座部段300以棱边部段305沿闭合方向X放置在所述阶梯上。经由阶梯抑制基座部段300倾斜进而抑制连接件3相对于连接件2倾斜,以便排除在载荷下连接件2、3不期望的松开。

如这从图22B中结合图21B可见,在阶梯234上连接有沉入开口232,所述沉入开口用于提供如下自由空间,基座部段300在相对于连接件2、3倾斜时可以沉入所述自由空间中,如这从图21B中可见。

如果连接件2、3应彼此分离,那么用户可以在呈接片40形式的操纵部段上在连接件3的后侧上牵拉进而将销元件340在背离接合突起部240的侧上从容纳开口23中抬出,如这从图21B中可见。在此,基座部段300以位于前部的朝向支撑部段233的区域沉入到沉入开口232中,这使得连接件3相对于连接件2倾斜以将连接件2、3彼此松开变得容易。

经由在阶梯234上的支承,在连接位置中,与在根据图1至12A-12F的实施例中类似地,抑制在载荷下的倾斜。经由沉入开口232在此,在逆着接合方向Y连接于阶梯234的区域中实现自由空间,如果连接件2、3为了分离连接而相对于彼此倾斜,则基座部段300以其环绕的棱边部段可以沉入到所述自由空间中。

在图13至22A-22D中示出的实施例中,接合部段341不在盘状的基座部段300上形成,而是在从基座部段300沿着闭合方向X突出的销元件340处形成,使得接合部段341沿着闭合方向X与基座部段300间隔开并且基座部段300的环绕的棱边部段305还设置在接合部段241的径向外部。

由此,在空间上接合部段341与基座部段300分离。功能上,经由接合部段341建立形状配合或力形状配合与基座部段300在支撑部段233和形状配合部段234上的支撑是分开的。这例如可以有利于支撑基座部段300,以在支撑部段233上吸收载荷和以抑制经由形状配合部段234的倾斜,其方式为基座部段300可以提供与接合部段341相比相对大的杠杆臂以进行支撑。

在根据图13至22A-22D的实施例中,支撑部段233刚性地在连接件2的基体20上由面部段形成,所述面部段垂直于径向于闭合方向X的方向延伸并且在此弧形地围绕闭合方向X弯曲,如这从图22B中结合图16A可见。形状配合部段234还以阶梯的形式弧形弯曲进而构成用于基座部段300的棱边部段305的支座。

在变型的在图23A-23C中示出的实施例中,倾斜于闭合方向X延伸的、弧形的支撑部段233与之相对地共同满足根据图13至22A-22D的实施例的支撑部段233和形状配合部段234的功能。根据图23A-23C的实施例的倾斜延伸的支撑部段233形成用于连接件3的基座部段300的倾斜的棱边部段305的支座,使得经由支撑部段233实现沿接合方向Y的支撑以及防止倾斜的支撑,即防止基座部段300在前部的区域中沿闭合方向X的运动。

否则,根据图23A-23C的实施例与根据图13至22A-22D的实施例相同,使得也应参照前面的阐述内容。

图24-50示出连接设备1的示例性的应用,如所述连接设备根据根据图1-23C的实施例所描述。

连接设备1例如可以在袋子或背包上应用,如在图24-31中示出。连接设备1在此可以用于连接带端部(图24、27、28和31),用于连接带与袋体部(图25、26和30)或用于闭合袋的或背包的盖或用于将对象安置在袋或背包上(图29)。

连接设备1可以用作为用于鞋的闭锁件(图32和33),用作为用于在纺织物例如夹克或背心上的袋的闭锁件(图34),或用作为用于医学绷带的闭锁件(图35-37)。

连接设备1可以用作为用于腰包(图38)或工具带(图39)的闭锁件。

连接设备1还可以用作为用于在带,尤其工具带上的对象,尤其是工具或物品例如电子设备、灯等的保持装置(图40)。

连接设备1还可以用作为用于在乐器,例如吉他上的带的闭锁件(图41)。

连接设备1例如可以用于将带固定在自行车上,例如在自行车上的行李架或篮子上(图42)。

连接设备1还可以用作为用于头盔的闭锁件(图43)。

连接设备1可以提供用于系紧对象例如垫子的带扣(图44)。

连接设备1还可以提供用于带系统的闭锁件,用于在车辆例如轿车中存放行李(图45)。

连接设备1可以提供作为用于在车辆内部空间中的调节系统,例如用于遮阳卷帘的闭锁件(图46)。

连接设备1可以提供用于架子上的对象的保持装置,例如用于钥匙架上的钥匙链的保持装置(图47)。

连接设备1可以用作照相机的保持装置,例如用于将照相机与带子连接(图48)。

连接设备1可用作手表(图49)或手表带(图50)的闭锁件。

在所有提到的应用中,连接件2、3的可旋转性解决了相应应用要求的重要方面。经常用于这种类型的应用的传统的插接闭锁件是不能旋转的。

其他应用可能性是可以想象和可行的。

本发明所基于的思想不限于所示的实施例,而是也能够以其他方式实施。

尤其地,所述类型的连接设备不仅可以用作用于连接基端的带闭锁件或用作物品紧固装置。所述类型的连接设备可用于将任意的组件彼此连接。

附图标记列表

1 连接设备

2 连接件(母件)

20基体

21磁性装置

22带容纳部

23容纳开口

230 底面

231 留空部

232 沉入开口

233 支撑部段

234 阶梯

235 碰撞斜坡236阻挡部段(限界壁部)237 过渡面

238 阻挡部段

24接合装置

240、241接合突起部

242、243隆起部段

244、245滑动斜坡25紧固开口3连接件(公件)

30基体

300 基座部段

301 紧固部段302 基面303阻挡元件(凸缘)

304 棱边

305 棱边部段

306 出口线

31磁性装置

32带容纳部

34接合装置

340 销元件

341 接合部段

342倾斜面(锥形)

35紧固开口

4带

40操纵部段

5 带

A 滑离运动

B 轴线

H 高度方向

K倾斜轴线

N 法向

Q 横向方向

R 旋转轴线

U 环周方向

X 闭合方向

Y 接合方向

相关技术
  • D型窗闭锁件或门闭锁件以及用于打开窗或门的方法
  • 一种闭锁件及具有该闭锁件的行李箱
技术分类

06120116672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