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空调设备、存储介质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09:35:27


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空调设备、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空调设备、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提高人们所处环境的舒适度,会采用恒温恒湿机对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控制。大部分的恒温恒湿机需要配置电加热装置,比如,当室内湿度大于设定湿度,且室内温度小于或等于设定温度时,为避免室内温度太低,需要使用电加热装置提高室内温度;再比如,当室内温度小于设定温度时,室内需要升温,但此时若室外换热器出现结霜现象,需要将热泵系统中的一部分高温高压的制冷剂用于化霜,这会降低热泵系统中换热器的换热能力,从而导致制热能力降低,导致室内温度产生波动,此时也需要使用电加热装置调节室内温度。

使用电加热装置虽然能够满足室内温度的调节需求,但是会增加耗电量,降低能效。

需要说明的是,公开于本发明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空调设备、存储介质,改善热泵系统的换热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热泵系统,包括:

压缩机;

第一室内换热器、第二室内换热器;

室外换热器;和

阀门组件,与压缩机的排气口和吸气口、第一室内换热器、第二室内换热器以及室外换热器连接,阀门组件被配置为控制冷媒的流向和/或连接管路的通断,以实现热泵系统在不同工作模式之间的切换;

其中,工作模式包括制冷模式、制热模式和除湿再热模式,在除湿再热模式下,阀门组件被配置为连通压缩机的排气口与第一室内换热器的第一接口,以使第一室内换热器用作冷凝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室外换热器包括第一室外换热器和第二室外换热器,在除湿再热模式下阀门组件还被配置为使第一室外换热器和第二室外换热器中的至少一个用作冷凝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除湿再热模式包括第一除湿再热模式、第二除湿再热模式和第三除湿再热模式,在第一除湿再热模式下,第一室外换热器和第二室外换热器均用作冷凝器;在第二除湿再热模式下,第一室外换热器用作冷凝器,第二室外换热器处于关闭状态或用作蒸发器;在第三除湿再热模式下,第二室外换热器用作冷凝器,第一室外换热器处于关闭状态或用作蒸发器;阀门组件被配置为能够使热泵系统在第一除湿再热模式、第二除湿再热模式和第三除湿再热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室外换热器包括第一室外换热器和第二室外换热器,工作模式包括化霜模式,在化霜模式下,阀门组件被配置为使第一室外换热器和第二室外换热器中的一个用作冷凝器,且第一室外换热器和第二室外换热器中的另一个用作蒸发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化霜模式包括第一化霜模式和第二化霜模式,在第一化霜模式下,第一室外换热器用作冷凝器,第二室外换热器用作蒸发器;在第二化霜模式下,第一室外换热器用作蒸发器,第二室外换热器用作冷凝器;阀门组件被配置为能够使热泵系统在第一化霜模式和第二化霜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热泵系统还包括第一室外风机和第二室外风机,第一室外风机与第一室外换热器位于第一风道内,第二室外风机与第二室外换热器位于处于第二风道内,第一风道与第二风道独立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热泵系统还包括室内风机,室内风机、第一室内换热器和第二室内换热器位于同一风道内,室内风机产生的室内侧回风依次经过第二室内换热器和第一室内换热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阀门组件包括第一四通阀,第一四通阀的第一端口与压缩机的排气口连通,第一四通阀的第二端口与第一室内换热器的第一接口连通,第一四通阀的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均与压缩机的吸气口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室外换热器包括第一室外换热器和第二室外换热器,阀门组件还包括第二四通阀和第三四通阀,第二四通阀的第一端口和第三四通阀的第一端口分别与压缩机的排气口连通,第二四通阀的第二端口与第一室外换热器的第一接口连通,第三四通阀的第二端口与第二室外换热器的第一接口连通,第二四通阀的第三端口和第三四通阀的第三端口分别与压缩机的吸气口连通,第二四通阀的第四端口与第二室内换热器的第一接口连通,第三四通阀的第四端口连接于第二四通阀的第四端口和第二室内换热器的第一接口之间的第一连接管路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阀门组件还包括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第三四通阀的第四端口连接于第一连接管路的连接点a,第一控制阀设置在第二四通阀的第四端口和连接点a之间的第二连接管路上,第二控制阀设置在第三四通阀的第四端口与连接点a之间的第三连接管路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热泵系统还包括室外机,室外机包括压缩机、第一室外换热器、第二室外换热器、阀门组件、第一膨胀阀和第二膨胀阀,第一膨胀阀连接于第一室外换热器的第二接口和室外机的第一接口之间,第二膨胀阀连接于第二室外换热器的第二接口和室外机的第一接口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热泵系统还包括室内机,室内机包括第一室内换热器、第二室内换热器、第三膨胀阀和第四膨胀阀,第三膨胀阀连接于第一室内换热器的第二接口和室内机的第一接口之间,第四膨胀阀连接于第二室内换热器的第二接口和室内机的第一接口之间,室内机的第一接口与室外机的第一接口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阀门组件还包括第一节流元件,第一节流元件连接于第一四通阀的第四端口与压缩机的吸气口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阀门组件还包括第二节流元件和第三节流元件,第二节流元件的第一端与压缩机的吸气口连接,第二节流元件的第二端与第二四通阀的第四端口与第一控制阀之间的连接管路连通,第三节流元件的第一端与压缩机的吸气口连接,第三节流元件的第二端与第三四通阀的第四端口与第二控制阀之间的连接管路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应用于控制上述的热泵系统,包括:

确定热泵系统的工作模式,工作模式包括制冷模式、制热模式和除湿再热模式;

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并基于工作模式控制热泵系统中的阀门组件的动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应用于控制上述的热泵系统,包括:

确定热泵系统的工作模式,工作模式包括制冷模式、制热模式和除湿再热模式;

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并基于工作模式控制热泵系统中的第一四通阀、第二四通阀、第三四通阀、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的动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方法包括:

在工作模式为第一除湿再热模式时,控制第一四通阀的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连通、第三端口与第四端口连通,第二四通阀的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连通、第三端口与第四端口连通,第三四通阀的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连通、第三端口与第四端口连通;控制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均为导通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方法包括:

在工作模式为第二除湿再热模式时,控制第一四通阀的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连通、第三端口与第四端口连通,第二四通阀的第一端口与第四端口连通、第二端口与第三端口连通,第三四通阀的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连通、第三端口与第四端口连通;控制第一控制阀为截止状态,第二控制阀为导通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方法包括:

在工作模式为第二除湿再热模式时,控制第一室外换热器处于关闭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方法包括:

在工作模式为第二除湿再热模式时,控制第一室外换热器进入工作状态且用作蒸发器;

当室内湿度降至预设湿度且室内温度小于预设温度时,提高压缩机的工作频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方法包括:

在工作模式为第三除湿再热模式时,控制第一四通阀的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连通、第三端口与第四端口连通,第二四通阀的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连通、第三端口与第四端口连通,第三四通阀的第一端口与第四端口连通、第二端口与第三端口连通;控制第一控制阀为导通状态,第二控制阀为截止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方法包括:

在工作模式为第三除湿再热模式时,控制第二室外换热器处于关闭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方法包括:

在工作模式为第三除湿再热模式时,控制第二室外换热器进入工作状态且用作蒸发器;

当室内湿度降至预设湿度且室内温度小于预设温度时,提高压缩机的工作频率。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热泵系统的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和耦接至存储器的处理器,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指令执行上述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一种空调设备,包括上述的热泵系统和/或上述的热泵系统的控制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上述的控制方法。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阀门组件控制冷媒的流向和/或连接管路的通断,可以实现热泵系统在制冷模式、制热模式和除湿再热模式之间的切换,且在除湿制热模式下,通过阀门组件可以使压缩机的排气口与第一室内换热器的第一接口连通,即第一室内换热器用作冷凝器,从而通过第一室内换热器对室内环境进行加热,避免由于除湿造成室内温度降低过多,改善热泵系统的换热性能,还可以减少使用电加热装置,降低耗电量,提高能效。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热泵系统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热泵系统一个实施例在第一制冷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热泵系统一个实施例在第二制冷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热泵系统一个实施例在第一除湿再热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热泵系统一个实施例在第二除湿再热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热泵系统一个实施例在第三除湿再热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热泵系统一个实施例在第一制热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热泵系统一个实施例在第二制热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热泵系统一个实施例在第一化霜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热泵系统一个实施例在第二化霜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室外机;200、室内机;

1、压缩机;2、第一四通阀;3、第二四通阀;4、第三四通阀;5、第一节流元件;61、第三节流元件;62、第二节流元件;7、第一控制阀;8、第二控制阀;9、第一室外换热器;10、第二室外换热器;11、第一室外风机;12、第二室外风机;13、第一膨胀阀;14、第二膨胀阀;15、储液罐;16、第一截止阀;17、第三膨胀阀;18、第四膨胀阀;19、第一室内换热器;20、第二室内换热器;21、室内风机;22、第二截止阀;23、第三截止阀;24、第一连接件;25、第二连接件;26、第三连接件;27、第四连接件;30、室外换热器;40、阀门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纵向”、“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参考图1所示,在本发明提供的热泵系统的一些实施例中,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1、第一室内换热器19、第二室内换热器20、室外换热器30和阀门组件40,阀门组件40与压缩机1的排气口和吸气口、第一室内换热器19、第二室内换热器20以及室外换热器30连接,阀门组件40被配置为控制冷媒的流向和/或连接管路的通断,以实现热泵系统在不同工作模式之间的切换。其中,工作模式包括制冷模式、制热模式和除湿再热模式,在除湿再热模式下,阀门组件40被配置为连通压缩机1的排气口与第一室内换热器19的第一接口,以使第一室内换热器19用作冷凝器。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阀门组件40控制冷媒的流向和/或连接管路的通断,可以实现热泵系统在制冷模式、制热模式和除湿再热模式之间的切换,满足用户在不同季节的不同需求。而且,在除湿制热模式下,通过阀门组件40可以使压缩机1的排气口与第一室内换热器19的第一接口连通,即第一室内换热器19用作冷凝器,从而通过第一室内换热器19对室内环境进行加热,避免由于除湿造成室内温度降低过多,改善热泵系统的换热性能,还可以减少使用电加热装置,降低耗电量,提高能效。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室内换热器19用作冷凝器时,第一室内换热器19的第一接口直接连通压缩机1的排气口,因此可以将压缩机1的一部分排气直接引入室内对室内环境进行再热,再热效率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室外换热器30包括第一室外换热器9和第二室外换热器10,在除湿再热模式下阀门组件40还被配置为使第一室外换热器9和第二室外换热器10中的至少一个用作冷凝器。

在上述一些实施例中,通过控制阀门组件40,在除湿再热模式下,设置在室外的两个换热器可以同时处于工作状态并用作冷凝器,此时压缩机1的工作频率较高,压缩机1内的润滑油可以随冷媒顺利流通;设置在室外的两个换热器也可以其中一个处于工作状态并用作冷凝器,而另一个可以处于关闭状态也可以处于工作状态并用作蒸发器。在设置在室外的两个换热器中的一个处于工作状态并用作冷凝器,而另一个处于工作状态并用作蒸发器的实施例中,由于在除湿再热模式下,设置在室内的第一室内换热器19用作冷凝器,第二室内换热器20用作蒸发器,因此整体来看,室内和室外的换热器可以实现更好的分流,在为了提高室内的第一室内换热器19的再热能力而提高压缩机1的频率后,可以通过第二室内换热器20和室外的用作蒸发器的换热器之间的动态分流将室内环境调整至合适的温度和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除湿再热模式包括第一除湿再热模式、第二除湿再热模式和第三除湿再热模式,在第一除湿再热模式下,第一室外换热器9和第二室外换热器10均用作冷凝器;在第二除湿再热模式下,第一室外换热器9用作冷凝器,第二室外换热器10处于关闭状态或用作蒸发器;在第三除湿再热模式下,第二室外换热器10用作冷凝器,第一室外换热器9处于关闭状态或用作蒸发器;阀门组件40被配置为能够使热泵系统在第一除湿再热模式、第二除湿再热模式和第三除湿再热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如图4所示,在第一除湿再热模式下,第一室外换热器9、第二室外换热器10和第一室内换热器19均用作冷凝器,第二室内换热器20用作蒸发器,室内环境通过第二室内换热器20进行降温和除湿,通过第一室内换热器19可以对室内环境进行再热,防止为了满足除湿要求而使室内环境的温度过低。

如图5所示,在第二除湿再热模式下,第一室外换热器9处于关闭状态,第二室外换热器10和第一室内换热器19均用作冷凝器,第二室内换热器20用作蒸发器,室内环境通过第二室内换热器20进行降温和除湿,通过第一室内换热器19可以对室内环境进行再热,防止为了满足除湿要求而使室内环境的温度过低。

在其他实施例中,在第二除湿再热模式下,第一室外换热器9也可以处于工作状态,并用作蒸发器,第二室外换热器10和第一室内换热器19均用作冷凝器,第二室内换热器20用作蒸发器,室内环境通过第二室内换热器20进行降温和除湿,通过第一室内换热器19可以对室内环境进行再热,防止为了满足除湿要求而使室内环境的温度过低。同时,通过将第一室外换热器9也用作蒸发器,在室内湿度达到预设要求,而室内温度仍然较低不能满足预设要求时,可以通过提高压缩机1的频率提高第一室内换热器19的再热能力,同时第二室内换热器20内的冷媒可以分流至第一室外换热器9中,以避免压缩机1频率的提高造成对室内环境过度除湿。

如图6所示,在第三除湿再热模式下,第二室外换热器10处于关闭状态,第一室外换热器9和第一室内换热器19均用作冷凝器,第二室内换热器20用作蒸发器,室内环境通过第二室内换热器20进行降温和除湿,通过第一室内换热器19可以对室内环境进行再热,防止为了满足除湿要求而使室内环境的温度过低。

在其他实施例中,在第三除湿再热模式下,第二室外换热器10也可以处于工作状态,并用作蒸发器,第一室外换热器9和第一室内换热器19均用作冷凝器,第二室内换热器20用作蒸发器,室内环境通过第二室内换热器20进行降温和除湿,通过第一室内换热器19可以对室内环境进行再热,防止为了满足除湿要求而使室内环境的温度过低。同时,通过将第二室外换热器10也用作蒸发器,在室内湿度达到预设要求,而室内温度仍然较低不能满足预设要求时,可以通过提高压缩机1的频率提高第一室内换热器19的再热能力,同时第二室内换热器20内的冷媒可以分流至第二室外换热器10中,以避免压缩机1频率的提高造成对室内环境过度除湿。

在一些实施例中,室外换热器30包括第一室外换热器9和第二室外换热器10,工作模式包括化霜模式,在化霜模式下,阀门组件40被配置为使第一室外换热器9和第二室外换热器10中的一个用作冷凝器,且第一室外换热器9和第二室外换热器10中的另一个用作蒸发器。

在室内外的环境温度较低,需要利用热泵系统进行制热时,由于室外换热器会将吸收的热量快速输送至室内,因此室外换热器的外表面容易出现结霜现象。在上述一些实施例中,通过控制阀门组件40,可以使第一室外换热器9和第二室外换热器10中的一个用作冷凝器,以通过冷凝器释放的热量对第一室外换热器9和第二室外换热器10中的另一个的外表面上所凝结的霜进行换热融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控制阀门组件40,可以实现制冷模式、制热模式、除湿再热模式和化霜模式的切换,使热泵系统能够适应更多的工况,满足更多的要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化霜模式包括第一化霜模式和第二化霜模式,在第一化霜模式下,第一室外换热器9用作冷凝器,第二室外换热器10用作蒸发器;在第二化霜模式下,第一室外换热器9用作蒸发器,第二室外换热器10用作冷凝器;阀门组件40被配置为能够使热泵系统在第一化霜模式和第二化霜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通过两个化霜模式的交替进行,可以对两个室外换热器分别进行化霜操作。热泵系统使用双室外侧换热器,采用第一化霜模式和第二化霜模式可以做到异步化霜,且化霜时室内侧换热器依然保持高压状态,保持室内侧热量输出,减小普通热泵空调化霜时因室内侧换热器不制热导致的室内温度大幅波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热泵系统还包括第一室外风机11和第二室外风机12,第一室外风机11与第一室外换热器9位于第一风道内,第二室外风机12与第二室外换热器10位于处于第二风道内,第一风道与第二风道独立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热泵系统还包括室内风机21,室内风机21、第一室内换热器19和第二室内换热器20位于同一风道内,室内风机21产生的室内侧回风依次经过第二室内换热器20和第一室内换热器19。

第二室内换热器20设置在第一室内换热器19的上游,这样在通过室内风机21的作用下,室内侧回风可以先经过第二室内换热器20在经过第一室内换热器19。这样设置的好处是,在热泵系统处于除湿再热模式时,第一室内换热器19用作冷凝器,第二室内换热器20用作蒸发器,可以避免冷凝器释放的热量直接被蒸发器吸收,有利于提高室内换热器的能效。

在一些实施例中,阀门组件40包括第一四通阀2,第一四通阀2的第一端口D1与压缩机1的排气口连通,第一四通阀2的第二端口C1与第一室内换热器19的第一接口连通,第一四通阀2的第三端口S1和第四端口E1均与压缩机1的吸气口连通。

第一四通阀2的第一端口D1设置于第一四通阀2的第二端口C1和第四端口E1之间,第一四通阀2的第二端口C1设置于第一四通阀2的第一端口D1和第三端口S1之间。

第一四通阀2得电时,第一端口D1和第四端口E1连通,第二端口C1和第三端口S1连通;第一四通阀2掉电时,第一端口D1和第二端口C1连通,第三端口S1和第四端口E1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室外换热器30包括第一室外换热器9和第二室外换热器10,阀门组件40还包括第二四通阀3和第三四通阀4,第二四通阀3的第一端口D2和第三四通阀4的第一端口D3分别与压缩机1的排气口连通,第二四通阀3的第二端口C2与第一室外换热器9的第一接口连通,第三四通阀4的第二端口C3与第二室外换热器10的第一接口连通,第二四通阀3的第三端口S2和第三四通阀4的第三端口S3分别与压缩机1的吸气口连通,第二四通阀3的第四端口E2与第二室内换热器20的第一接口连通,第三四通阀4的第四端口E3连接于第二四通阀3的第四端口E2和第二室内换热器20的第一接口之间的第一连接管路上。

第二四通阀3的第一端口D2设置于第二四通阀3的第二端口C2和第四端口E2之间,第二四通阀3的第二端口C2设置于第二四通阀3的第一端口D2和第三端口S2之间,第三四通阀4的第一端口D3设置于第三四通阀4的第二端口C3和第四端口E3之间,第三四通阀4的第二端口C3设置于第三四通阀4的第一端口D3和第三端口S3之间。

第二四通阀3得电时,第一端口D2和第四端口E2连通,第二端口C2和第三端口S2连通;第二四通阀3掉电时,第一端口D2和第二端口C2连通,第三端口S2和第四端口E2连通。第三四通阀4得电时,第一端口D3和第四端口E3连通,第二端口C3和第三端口S3连通;第三四通阀4掉电时,第一端口D3和第二端口C3连通,第三端口S3和第四端口E3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阀门组件40还包括第一控制阀7和第二控制阀8,第三四通阀4的第四端口E3连接于第一连接管路的连接点a,第一控制阀7设置在第二四通阀3的第四端口E2和连接点a之间的第二连接管路上,第二控制阀8设置在第三四通阀4的第四端口E3与连接点a之间的第三连接管路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热泵系统还包括室外机100,室外机100包括压缩机1、第一室外换热器9、第二室外换热器10、阀门组件40、第一膨胀阀13和第二膨胀阀14,第一膨胀阀13连接于第一室外换热器9的第二接口和室外机100的第一接口之间,第二膨胀阀14连接于第二室外换热器10的第二接口和室外机100的第一接口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热泵系统还包括室内机200,室内机200包括第一室内换热器19、第二室内换热器20、第三膨胀阀17和第四膨胀阀18,第三膨胀阀17连接于第一室内换热器19的第二接口和室内机200的第一接口之间,第四膨胀阀18连接于第二室内换热器20的第二接口和室内机200的第一接口之间,室内机200的第一接口与室外机100的第一接口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阀门组件40还包括第一节流元件5,第一节流元件5连接于第一四通阀2的第四端口E1与压缩机1的吸气口之间。

通过在第一四通阀2的第四端口E1与压缩机1的吸气口之间设置第一节流元件5,可以在第一四通阀2换向后及时排走在压缩机1的排气口与第一四通阀2之间的连接管路以及第一四通阀2内部连接管路上的液体制冷剂,避免液击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阀门组件40还包括第二节流元件62和第三节流元件61,第二节流元件62的第一端与压缩机1的吸气口连接,第二节流元件62的第二端与第二四通阀3的第四端口E2与第一控制阀7之间的连接管路连通,第三节流元件61的第一端与压缩机1的吸气口连接,第三节流元件61的第二端与第三四通阀4的第四端口E3与第二控制阀8之间的连接管路连通。

通过在第二四通阀3的第四端口E2与第一控制阀7之间的连接管路和压缩机1的吸气口之间设置第二节流元件62,可以及时排走第二四通阀3的第四端口E2与第一控制阀7之间的连接管路上的液体制冷剂,避免液击问题。

通过在第三四通阀4的第四端口E3与第二控制阀8之间的连接管路和压缩机1的吸气口之间设置第三节流元件61,可以及时排走第三四通阀4的第四端口E3与第二控制阀8之间的连接管路上的液体制冷剂,避免液击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节流元件5、第二节流元件62和第三节流元件61可以为毛细管。

下面基于附图1~10对本发明热泵系统一个实施例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热泵系统包括室外机100和室内机200。室外机100包括压缩机1、室外换热器30和阀门组件40,室内机200包括第一室内换热器19和第二室内换热器20。

如图2~10所示,室外换热器30包括第一室外换热器9和第二室外换热器10。阀门组件40包括第一四通阀2、第二四通阀3、第三四通阀4、第一控制阀7和第二控制阀8。

热泵系统还包括第一节流元件5、第二节流元件62、第三节流元件61、第一室外风机11、第二室外风机12、第一膨胀阀13、第二膨胀阀14、储液罐15、第一截止阀16、第三膨胀阀17、第四膨胀阀18、室内风机21、第二截止阀22、第三截止阀23、第一连接件24、第二连接件25、第三连接件26和第四连接件27。

第一连接件24、第二连接件25、第三连接件26和第四连接件27均为Y型三通。第一控制阀7和第二控制阀8可以采用双向球阀,第一控制阀7和第二控制阀8所在的连接管路可以双向承压和双向流动。

第一连接件24的第一接口与压缩机1的排气口连通,第一连接件24的第二接口与第二连接件25的第一接口连通,第一连接件24的第三接口与第一四通阀2的第一端口D1连通。第二连接件25的第二接口与第二四通阀3的第一端口D2连通,第二连接件25的第三接口与第三四通阀4的第一端口D3连通。

第一四通阀2的第二端口C1与第一室内换热器19的第一接口连通,第一四通阀2的第三端口S1与第四连接件27的第二接口连通,第四连接件27的第一接口与压缩机1的吸气口连通,第一四通阀2的第四端口E1与第一节流元件5的第一端连通,第一节流元件5的第二端连接于第四连接件27的第一接口和压缩机1的吸气口之间的连接管路上。

第二四通阀3的第二端口C2与第一室外换热器9的第一接口连通,第二四通阀3的第三端口S2与第三连接件26的第三接口连通,第三连接件26的第三接口与第四连接件27的第三接口连通,第二四通阀3的第四端口E2与第一控制阀7的第一端连通,第一控制阀7的第二端与第二室内换热器20的第一接口连通。

第三四通阀4的第二端口C3与第二室外换热器10的第一接口连通,第三四通阀4的第三端口S3与第三连接件26的第二接口连通,第三四通阀4的第四端口E3与第二控制阀8的第一端连通,第二控制阀8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一控制阀7的第二端与第二室内换热器20的第一接口之间的连接管路上的连接点a。

第一室外风机11与第一室外换热器9位于第一风道内,第二室外风机12与第二室外换热器10位于处于第二风道内,第一风道与第二风道独立设置。

第一膨胀阀13的第一端与第一室外换热器9的第二接口连通,第一膨胀阀13的第二端与储液罐15连通。第二膨胀阀14的第一端与第二室外换热器10的第二接口连通,第二膨胀阀14的第二端与储液罐15连通。

储液罐15与室外机100的第一接口之间设置有第一截止阀16,室内机200的第一接口与室外机100的第一接口连通,室内机200的第一接口与另一第一截止阀16连通。

第三膨胀阀17的第一端与位于室内机200内的第一截止阀16连通,第三膨胀阀17的第二端与第一室内换热器19的第二接口连通。第四膨胀阀18的第一端与位于室内机200内的第一截止阀16连通,第四膨胀阀18的第二端与第二室内换热器20的第二接口连通。

室内风机21、第一室内换热器19和第二室内换热器20位于同一风道内,室内风机21产生的室内侧回风依次经过第二室内换热器20和第一室内换热器19。

第一室内换热器19与室内机200的第二接口之间设有第二截止阀22,室内机200的第二接口与室外机100的第二接口连通,室外机100的第二接口与第一四通阀2的第二端口C1之间设有另一第二截止阀22。

第二室内换热器20与室内机200的第三接口之间设有第三截止阀23,室内机200的第三接口与室外机100的第三接口连通,室外机100的第三接口与第一控制阀7的第二端之间设有另一第三截止阀23。

在该实施例中,热泵系统具有两种制冷模式、三种除湿再热模式、两种制热模式和两种化霜模式,具体控制方式参见以下表1和表2。

表1工作模式与各部件控制状态的第一对应表

表2工作模式与各部件控制状态的第二对应表

下面详细介绍各个工作模式中各部件的连接关系:

如图2所示,在第一制冷模式下,第一四通阀2得电,第二四通阀3和第三四通阀4均掉电,第一控制阀7和第二控制阀8均得电,室内风机21、第一室外风机11和第二室外风机12均处于运行状态,第一膨胀阀13、第二膨胀阀14、第三膨胀阀17和第四膨胀阀18均处于打开状态,第一室外换热器9和第二室外换热器10均作为冷凝器使用,第一室内换热器19和第二室内换热器20均作为蒸发器使用。

压缩机1的排气口排出的冷媒一路经第二四通阀3、第一室外换热器9、第一膨胀阀13进入储液罐15,压缩机1的排气口排出的冷媒另一路经过第三四通阀4、第二室外换热器10、第二膨胀阀14进入储液罐15。进入储液罐15的冷媒从储液罐15流出后,经第一截止阀16到达室内机200,然后一路经第三膨胀阀17、第一室内换热器19和第一四通阀2返回压缩机1内,另一路经第四膨胀阀18、第二室内换热器20和第三截止阀23到达连接点a,然后分为两个支路,一个支路经第二四通阀3返回压缩机1内,另一个支路经第三四通阀4返回压缩机1内。

如图3所示,在第二制冷模式下,第一四通阀2得电,第二四通阀3和第三四通阀4均掉电,第一控制阀7和第二控制阀8均得电,室内风机21、第一室外风机11和第二室外风机12均处于运行状态,第一膨胀阀13、第二膨胀阀14和第四膨胀阀18均处于打开状态,第三膨胀阀17处于关闭状态,第一室外换热器9和第二室外换热器10均作为冷凝器使用,第一室内换热器19处于停止状态不参与工作,第二室内换热器20作为蒸发器使用。

压缩机1的排气口排出的冷媒一路经第二四通阀3、第一室外换热器9、第一膨胀阀13进入储液罐15,压缩机1的排气口排出的冷媒另一路经过第三四通阀4、第二室外换热器10、第二膨胀阀14进入储液罐15。进入储液罐15的冷媒从储液罐15流出后,经第一截止阀16到达室内机200,然后经第四膨胀阀18、第二室内换热器20和第三截止阀23到达连接点a,然后分为两个支路,一个支路经第二四通阀3返回压缩机1内,另一个支路经第三四通阀4返回压缩机1内。其中,第一室内换热器19不参与工作。

相比第一制冷模式来说,单位时间内第二制冷模式的制冷能力小一些。除了第一制冷模式和第二制冷模式之外,该热泵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三制冷模式。在第三制冷模式下,第一室外换热器9和第二室外换热器10均作为冷凝器使用,第二室内换热器20处于停止状态不参与工作,第一室内换热器19作为蒸发器使用。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制冷模式同时包括第一制冷模式、第二制冷模式和第三制冷模式,可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在室内温度较高时,可以同时打开第三膨胀阀17和第四膨胀阀18,通过第一室内换热器19和第二室内换热器20同时进行制冷;在室内温度过低时可以关闭第三膨胀阀17,仅通过第二室内换热器20进行制冷;或者关闭第四膨胀阀18,仅通过第一室内换热器19进行制冷。

如图4所示,在第一除湿再热模式下,第一四通阀2、第二四通阀3和第三四通阀4均掉电,第一控制阀7和第二控制阀8均得电,室内风机21、第一室外风机11和第二室外风机12均处于运行状态,第一膨胀阀13、第二膨胀阀14、第三膨胀阀17和第四膨胀阀18均处于打开状态,第一室外换热器9、第二室外换热器10和第一室内换热器19均作为冷凝器使用,第二室内换热器20作为蒸发器使用。

压缩机1的排气口排出的冷媒一路经第二四通阀3、第一室外换热器9、第一膨胀阀13进入储液罐15,压缩机1的排气口排出的冷媒另一路经过第三四通阀4、第二室外换热器10、第二膨胀阀14进入储液罐15。进入储液罐15的冷媒从储液罐15流出后,经第一截止阀16到达室内机200。压缩机1的排气口排出的冷媒还有一路经过第一四通阀2、第二截止阀22、第一室内换热器19和第三膨胀阀17,然后与经过第一截止阀16进入室内机200的冷媒汇合,再经第四膨胀阀18、第二室内换热器20和第三截止阀23到达连接点a,然后分为两个支路,一个支路经第二四通阀3返回压缩机1内,另一个支路经第三四通阀4返回压缩机1内。

在室内机200中,第二室内换热器20为蒸发器,可以对室内环境进行降温和除湿;第一室内换热器19为冷凝器,可以向室内释放热量,避免室内环境因满足湿度要求而使温度过低。

如图5所示,在第二除湿再热模式下,第一四通阀2和第二四通阀3均掉电,第三四通阀4得电,第一控制阀7得电,第二控制阀8掉电,室内风机21和第一室外风机11均处于运行状态,第二室外风机12处于停止或运行状态,第一膨胀阀13、第三膨胀阀17和第四膨胀阀18均处于打开状态,第二膨胀阀14处于关闭或打开状态,第一室外换热器9和第一室内换热器19均作为冷凝器使用,第二室内换热器20作为蒸发器使用,第二室外换热器10可以不参与工作,也可以作为蒸发器使用。在第二室外换热器10作为蒸发器使用时,第二室外换热器10可以对热泵系统中低压侧的流量进行分流,使第二室内换热器20的换热量保持不变,保持室内控湿的稳定性。

在第二室外风机12处于停止状态和第二膨胀阀14处于关闭状态时,压缩机1的排气口排出的冷媒一路经第二四通阀3、第一室外换热器9、第一膨胀阀13进入储液罐15。进入储液罐15的冷媒从储液罐15流出后,经第一截止阀16到达室内机200。压缩机1的排气口排出的冷媒还有一路经过第一四通阀2、第二截止阀22、第一室内换热器19和第三膨胀阀17,然后与经过第一截止阀16进入室内机200的冷媒汇合,再经第四膨胀阀18、第二室内换热器20和第三截止阀23到达连接点a,然后经第二四通阀3返回压缩机1内。其中,第二室外换热器10不参与工作。

在第二室外风机12处于运行状态和第二膨胀阀14处于打开状态时,压缩机1的排气口排出的冷媒一路经第二四通阀3、第一室外换热器9、第一膨胀阀13进入储液罐15,进入储液罐15的冷媒从储液罐15流出后,经第一截止阀16到达室内机200。压缩机1的排气口排出的冷媒还有一路经过第一四通阀2、第二截止阀22、第一室内换热器19和第三膨胀阀17,然后与经过第一截止阀16进入室内机200的冷媒汇合。汇合后的冷媒一路经第一截止阀16反向流入储液罐15,并经储液罐15、第二膨胀阀14、第二室外换热器10、第三四通阀4返回压缩机1内;汇合后的冷媒另一路经第四膨胀阀18、第二室内换热器20和第三截止阀23到达连接点a,然后经第二四通阀3返回压缩机1内。其中,第二室外换热器10作为蒸发器使用。

如图6所示,在第三除湿再热模式下,第一四通阀2和第三四通阀4均掉电,第二四通阀3得电,第一控制阀7掉电,第二控制阀8得电,室内风机21和第二室外风机12均处于运行状态,第一室外风机11处于停止或运行状态,第二膨胀阀14、第三膨胀阀17和第四膨胀阀18均处于打开状态,第一膨胀阀13处于关闭或打开状态,第二室外换热器10和第一室内换热器19均作为冷凝器使用,第二室内换热器20作为蒸发器使用,第一室外换热器9可以不参与工作,也可以作为蒸发器使用。在第一室外换热器9作为蒸发器使用时,第一室外换热器9可以对热泵系统中低压侧的流量进行分流,使第二室内换热器20的换热量保持不变,保持室内控湿的稳定性。

在第一室外风机11处于停止状态和第一膨胀阀13处于关闭状态时,压缩机1的排气口排出的冷媒一路经第三四通阀4、第二室外换热器10、第二膨胀阀14进入储液罐15。进入储液罐15的冷媒从储液罐15流出后,经第一截止阀16到达室内机200。压缩机1的排气口排出的冷媒还有一路经过第一四通阀2、第二截止阀22、第一室内换热器19和第三膨胀阀17,然后与经过第一截止阀16进入室内机200的冷媒汇合,再经第四膨胀阀18、第二室内换热器20和第三截止阀23到达连接点a,然后经第三四通阀4返回压缩机1内。其中,第一室外换热器9不参与工作。

在第一室外风机11处于运行状态和第一膨胀阀13处于打开状态时,压缩机1的排气口排出的冷媒一路经第三四通阀4、第二室外换热器10、第二膨胀阀14进入储液罐15。进入储液罐15的冷媒从储液罐15流出后,经第一截止阀16到达室内机200。压缩机1的排气口排出的冷媒还有一路经过第一四通阀2、第二截止阀22、第一室内换热器19和第三膨胀阀17,然后与经过第一截止阀16进入室内机200的冷媒汇合。汇合后的冷媒一路经第一截止阀16反向流入储液罐15,并经储液罐15、第一膨胀阀13、第一室外换热器9、第二四通阀3返回压缩机1内;汇合后的冷媒另一路经第四膨胀阀18和第二室内换热器20到达连接点a,然后经第三四通阀4返回压缩机1内。其中,第一室外换热器9作为蒸发器使用。

在三个除湿再热模式中,除湿和再热功能是通过第一室内换热器19和第二室内换热器20的相互配合实现的,第二室内换热器20负责除湿和降温,由于室内湿负荷和冷负荷不相等,热泵系统输出以湿负荷和冷负荷的大者为调节依据,当湿负荷大于冷负荷,会导致室内温度超调(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低于设定温度),这时第一室内换热器19介入调节冷负荷,即补偿输出过大的制冷量,使得室内温度和设定值匹配。

如图7所示,在第一制热模式下,第一四通阀2掉电,第二四通阀3和第三四通阀4均得电,第一控制阀7和第二控制阀8均得电,室内风机21、第一室外风机11和第二室外风机12均处于运行状态,第一膨胀阀13、第二膨胀阀14、第三膨胀阀17和第四膨胀阀18均处于打开状态,第一室外换热器9和第二室外换热器10均作为蒸发器使用,第一室内换热器19和第二室内换热器20均作为冷凝器使用。

压缩机1的排气口排出的冷媒一路经第一四通阀2、第二截止阀22进入室内机200,并经第一室内换热器19、第三膨胀阀17到达第一截止阀16处;压缩机1的排气口排出的冷媒另一路经第二四通阀3、第一控制阀7到达连接点a,然后经第三截止阀23进入室内机200,并经第二室内换热器20、第四膨胀阀18到达第一截止阀16处;压缩机1的排气口排出的冷媒还有一路经第三四通阀4、第二控制阀8到达连接点a,与经第一控制阀7到达连接点a的冷媒汇合,然后经第三截止阀23进入室内机200,并经第二室内换热器20、第四膨胀阀18到达第一截止阀16处。经过第三膨胀阀17和第四膨胀阀18到达第一截止阀16的两路冷媒在第一截止阀16处汇合后进入储液罐15,从储液罐15出来的冷媒分两路,一路经第一膨胀阀13、第一室外换热器9、第二四通阀3返回压缩机1内,另一路经第二膨胀阀14、第二室外换热器10、第三四通阀4返回压缩机1内。

如图8所示,在第二制热模式下,第一四通阀2、第二四通阀3和第三四通阀4均得电,第一控制阀7和第二控制阀8均得电,室内风机21、第一室外风机11和第二室外风机12均处于运行状态,第一膨胀阀13、第二膨胀阀14和第四膨胀阀18均处于打开状态,第三膨胀阀17处于关闭状态,第一室外换热器9和第二室外换热器10均作为蒸发器使用,第一室内换热器19不参与工作,第二室内换热器20作为冷凝器使用。

压缩机1的排气口排出的冷媒一路经第二四通阀3、第一控制阀7到达连接点a,然后经第三截止阀23进入室内机200,并经第二室内换热器20、第四膨胀阀18到达第一截止阀16处;压缩机1的排气口排出的冷媒另一路经第三四通阀4、第二控制阀8到达连接点a,与经第一控制阀7到达连接点a的冷媒汇合,然后经第三截止阀23进入室内机200,并经第二室内换热器20、第四膨胀阀18到达第一截止阀16处,然后进入储液罐15。从储液罐15出来的冷媒分两路,一路经第一膨胀阀13、第一室外换热器9、第二四通阀3返回压缩机1内,另一路经第二膨胀阀14、第二室外换热器10、第三四通阀4返回压缩机1内。

相比第一制热模式来说,单位时间内第二制热模式的制热能力小一些。除了第一制热模式和第二制热模式之外,该热泵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三制热模式。在第三制热模式下,第一室外换热器9和第二室外换热器10均作为蒸发器使用,第二室内换热器20处于停止状态不参与工作,第一室内换热器19作为冷凝器使用。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制热模式同时包括第一制热模式、第二制热模式和第三制热模式,可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在室内温度达不到需求温度时,可以同时打开第三膨胀阀17和第四膨胀阀18,通过第一室内换热器19和第二室内换热器20同时进行制热;在室内温度超过需求温度时可以关闭第三膨胀阀17,仅通过第二室内换热器20进行制热;或者关闭第四膨胀阀18,仅通过第一室内换热器19进行制热。

如图9所示,在第一化霜模式下,第一四通阀2和第三四通阀4均得电,第二四通阀3掉电,第一控制阀7掉电,第二控制阀8得电,室内风机21和第二室外风机12均处于运行状态,第一室外风机11处于停止状态,第一膨胀阀13、第二膨胀阀14和第四膨胀阀18均处于打开状态,第三膨胀阀17处于关闭状态,第一室外换热器9和第二室内换热器20均作为冷凝器使用,第一室内换热器19不参与工作,第二室外换热器10作为蒸发器使用。

压缩机1的排气口排出的冷媒一路经第三四通阀4、第二控制阀8到达连接点a,然后经第三截止阀23进入室内机200,再经第二室内换热器20、第四膨胀阀18、第一截止阀16进入储液罐15。从储液罐15出来的冷媒与压缩机1的排气口排出的另一路经第二四通阀3、第一室外换热器9到达第一膨胀阀13的冷媒汇合,然后经第二膨胀阀14、第二室外换热器10、第三四通阀4返回压缩机1内。

如图10所示,在第二化霜模式下,第一四通阀2和第二四通阀3均得电,第三四通阀4掉电,第一控制阀7得电,第二控制阀8掉电,室内风机21和第一室外风机11均处于运行状态,第二室外风机12处于停止状态,第一膨胀阀13、第二膨胀阀14和第四膨胀阀18均处于打开状态,第三膨胀阀17处于关闭状态,第二室外换热器10和第二室内换热器20均作为冷凝器使用,第一室内换热器19不参与工作,第一室外换热器9作为蒸发器使用。

压缩机1的排气口排出的冷媒一路经第二四通阀3、第一控制阀7到达连接点a,然后经第三截止阀23进入室内机200,再经第二室内换热器20、第四膨胀阀18、第一截止阀16进入储液罐15。从储液罐15出来的冷媒与压缩机1的排气口排出的另一路经第三四通阀4、第二室外换热器10到达第二膨胀阀14的冷媒汇合,然后经第一膨胀阀13、第一室外换热器9、第二四通阀3返回压缩机1内。

在室外机100中,第一室外换热器9和第二室外换热器10交替作为蒸发器和冷凝器,冷凝器放出的热量可以用于对蒸发器因吸热而结的霜进行融化,实现异步化霜。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室内有冷负荷或湿负荷时,系统先进入制冷模式,可以使用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的函数关系式表征冷负荷,可以使用室内含湿量与设定含湿量的差值的函数关系式表征湿负荷。当湿负荷大于冷负荷时,例如,含湿量未到设定值,但室内温度已经比设定低,则会进入第一除湿再热模式。

当在第一除湿再热模式下,如果湿负荷已达到预设值,但热负荷不满足(当前室内温度比预设温度低),则第三膨胀阀17的步数开大,增大第一室内换热器19的换热量;如果第一室内换热器19的换热量最大(第一室外换热器9、第二室外换热器10的换热量降至最低),仍不满足室内热负荷要求(当前室内温度比预设温度低),则进入第二除湿再热模式或第三除湿再热模式;压缩机1提高能力输出,进一步增大第一室内换热器19的换热量,切换至低压侧的第一室外换热器9或第二室外换热器10,分流压缩机1多输出的低压侧流量,从而保持第二室内换热器20的换热量保持不变,保持控湿的稳定。

当室内有热负荷需求时,则进入第一制热模式或第二制热模式,第一化霜模式或第二化霜模式根据对应室外侧换热器是否需要化霜对应的条件而触发。

当室内温度小于设定温度,需要升温,但热泵系统会存在室外换热器结霜化霜的问题,会导致温度波动不满足要求,此时需要进行化霜。热泵系统使用双室外侧换热器,采用第一化霜模式和第二化霜模式可以做到异步化霜,且化霜时室内侧换热器依然保持高压状态,保持室内侧热量输出,减小普通热泵空调化霜时因室内侧换热器不制热导致的室内温度大幅波动。

基于上述的热泵系统,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应用于控制上述的热泵系统,包括:

确定热泵系统的工作模式,工作模式包括制冷模式、制热模式和除湿再热模式;

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并基于工作模式控制热泵系统中的阀门组件40的动作。

基于上述的热泵系统,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应用于控制上述的热泵系统,包括:

确定热泵系统的工作模式,工作模式包括制冷模式、制热模式和除湿再热模式;

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并基于工作模式控制热泵系统中的第一四通阀2、第二四通阀3、第三四通阀4、第一控制阀7和第二控制阀8的动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方法包括:

在工作模式为第一除湿再热模式时,控制第一四通阀2的第一端口D1与第二端口C1连通、第三端口S1与第四端口E1连通,第二四通阀3的第一端口D2与第二端口C2连通、第三端口S2与第四端口E2连通,第三四通阀4的第一端口D3与第二端口C3连通、第三端口S3与第四端口E3连通;控制第一控制阀7和第二控制阀8均为导通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方法包括:

在工作模式为第二除湿再热模式时,控制第一四通阀2的第一端口D1与第二端口C1连通、第三端口S1与第四端口E1连通,第二四通阀3的第一端口D2与第四端口E2连通、第二端口C2与第三端口S2连通,第三四通阀4的第一端口D3与第二端口C3连通、第三端口S3与第四端口E3连通;控制第一控制阀7为截止状态,第二控制阀8为导通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方法包括:

在工作模式为第二除湿再热模式时,控制第一室外换热器9处于关闭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方法包括:

在工作模式为第二除湿再热模式时,控制第一室外换热器9进入工作状态且用作蒸发器;

当室内湿度降至预设湿度且室内温度小于预设温度时,提高压缩机1的工作频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方法包括:

在工作模式为第三除湿再热模式时,控制第一四通阀2的第一端口D1与第二端口C1连通、第三端口S1与第四端口E1连通,第二四通阀3的第一端口D2与第二端口C2连通、第三端口S2与第四端口E2连通,第三四通阀4的第一端口D3与第四端口E3连通、第二端口C3与第三端口S3连通;控制第一控制阀7为导通状态,第二控制阀8为截止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方法包括:

在工作模式为第三除湿再热模式时,控制第二室外换热器10处于关闭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方法包括:

在工作模式为第三除湿再热模式时,控制第二室外换热器10进入工作状态且用作蒸发器;

当室内湿度降至预设湿度且室内温度小于预设温度时,提高压缩机1的工作频率。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热泵系统的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和耦接至存储器的处理器,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指令执行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设备,包括上述的热泵系统和/或上述的热泵系统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包括高速RAM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等,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包括存储器阵列。存储器还可能被分块,并且块可按一定的规则组合成虚拟卷。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PU,或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公开的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这些修改和等同替换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相关技术
  • 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空调设备、存储介质
  • 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空调设备、存储介质
技术分类

06120112226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