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防虹吸组件、排水装置及马桶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2:08:44


一种防虹吸组件、排水装置及马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马桶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防虹吸组件、排水装置及马桶装置。

背景技术

流体供水管路上(如智能马桶的人体清洗装置的供水管路),为了避免供水源(如自来水网)突然停水,导致供水管路上出现负压,进而导致供水管路形成负压虹吸使得外部流体回流而对供水管路造成污染的问题,现有技术有的采用在供水管路上设置空气隔断,空气隔断上游的水流依靠水压喷射穿过空气隔断后流入空气隔断下游的水路中,由于设置了空气隔断,使得供水管路始终与外界空气连通,因此,即使供水管路出现负压,也不会形成虹吸逆流现象,有效杜绝了虹吸逆流对供水管路造成污染的问题。

由于供水管路中设置有空气隔断,水流经过空气隔断后,将导致水流的压力和流量大大减小,并且空气隔断处易有较多水流泄漏,一些情况下还需要另外设置对泄漏水流进行引流的结构,结构比较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虹吸组件、排水装置及马桶装置。

本发明要解决的是现有技术采用空气隔断设计存在易有较多水流从空气隔断处泄漏从而导致水流压力和流量损失较大的问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如下:

一种防虹吸组件,包括:进水管;出水管,所述进水管的水在进水水压作用下流向所述出水管中;所述进水管停水状态下,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和所述出水管的进水端之间形成有空气隔断;所述进水管进水状态下,一活动件在驱动力作用下活动并至少部分关闭所述空气隔断以阻止或减少所述进水管的水由所述空气隔断流出;或者,所述进水管进水状态下,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和所述出水管的进水端相对靠近以缩短或消除所述空气隔断。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活动件为挡水元件,所述挡水元件在所述进水管的进水水压下或在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沿所述进水管的轴向或周向活动以至少部分关闭所述空气隔断;所述进水管停止进水后,所述挡水元件复位并打开所述空气隔断。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挡水元件在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力或磁吸件的磁吸力或自身重力作用下复位。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挡水元件为导水管,所述导水管与所述进水管伸缩配合,所述导水管在所述进水管的进水水压下或在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下相对所述进水管伸出并抵接所述出水管的进水端以全部关闭所述空气隔断,或者,所述导水管在所述进水管的进水水压下或在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下相对所述进水管伸出并与所述出水管的进水端具有一定间隙以部分关闭所述空气隔断;所述进水管停止进水后,所述导水管复位至缩入所述进水管的位置从而打开所述空气隔断。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导水管的外壁上设有沿所述导水管的径向凸出的环形凸缘,所述环形凸缘与所述进水管的内壁相配合。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还包括一驱动所述导水管复位的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弹顶在所述导水管的环形凸缘和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的内壁之间。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导水管的外壁和所述进水管的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安装于所述环形凸缘处。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导水管的出水端端面和所述出水管的进水端端面之间形成端面密封配合,使得所述导水管伸出到位时,所述导水管的出水端和所述出水管的进水端密封连通;或者,所述导水管的出水端周面和所述出水管的进水端周面之间形成密封配合,以使得所述导水管伸出到位时,所述导水管的出水端和所述出水管的进水端密封连通。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导水管的进水端端面形成挡水片,靠近所述导水管的进水端端面的导水管侧壁上开设有导水管的进水口;或者,所述导水管的进水口轴向设于所述导水管的进水端。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还包括一驱动所述导水管复位的第一弹性件,所述导水管内设有单向塞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使得所述单向塞关闭所述导水管的进水口,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力小于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性力。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采用电驱动机构或机械驱动机构,所述电驱动机构包括:电机;齿轮,所述齿轮连接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配合,所述齿条设置于所述导水管外侧;其中,所述电机通过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的配合带动所述导水管与所述进水管伸缩配合。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进水管在所述进水管的进水水压作用下或第二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往靠近所述出水管方向活动;和/或,所述出水管在第二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往靠近所述进水管方向活动。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采用流体驱动机构,所述流体驱动机构包括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与所述进水管或所述出水管传动连接,所述活塞杆在流体压力作用下带动所述进水管往靠近所述出水管方向活动,或,所述活塞杆在流体压力作用下带动所述出水管往靠近所述进水管方向活动,以缩短或消除所述空气隔断。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还包括固定管,所述进水管或所述出水管套设于所述固定管中,所述进水管或所述出水管的外壁与所述固定管的内壁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或来复线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带动所述进水管或所述出水管转动以与所述固定管连接,从而使得所述进水管或所述出水管相对所述固定管伸缩。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空气隔断的长度≥20mm;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和所述出水管的进水端位置相对应。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还包括设于所述进水管或所述进水管上游水路中的水流传感器,所述水流传感器的感应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或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开闭。

一种马桶水箱的排水装置,包括液压驱动装置,所述液压驱动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防虹吸组件。

一种马桶装置,包括人体清洗装置,所述人体清洗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防虹吸组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设置此防虹吸组件,在进水管未进水状态下(即进水管停水状态下),活动件打开空气隔断,从而使得进水管和出水管组成的流体通路与外界空气相通,可以有效防止流体通路虹吸逆流现象;在进水管进水状态下,使活动件至少部分关闭空气隔断或者使进水管的出水端和出水管的进水端相对靠近,使得不会有较多水流在空气隔断处泄流出,进而不会导致水流有较大的压力和流量损失,确保清洗效果,并且不会因泄漏的水流对其他部件造成影响,亦不用较大的空间设计用于引流泄漏水流的引流结构,从而节省空间,本发明结构简单、可适用范围广。

活动件为挡水元件,挡水元件在进水管的进水水压下或在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沿进水管的轴向活动以至少部分关闭空气隔断,挡水元件采用导水管,导水管与进水管伸缩配合,这样设计结构简单,并且对水流的流量和压力造成的影响很小甚至可忽略不计,效果更好。

通过在导水管内设置可关闭导水管的进水口的单向塞,并且,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力小于第二弹性件的弹性力,可确保导水管先伸出到位再打开导水管的进水口进水,从而避免导水管在进水管开始进水时,导水管还未伸出到位就会有水流从导水管泄漏出的情况,阻挡水流泄漏的效果更好;此外,在水压较低的情况下,可以保证导水管伸出到位。

活动件采用包括电机和齿条齿轮的第一驱动机构传动,使得空气隔断的距离可控且开关效率高。

所述进水管在所述进水管的进水水压作用下或第二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往靠近所述出水管方向活动;和/或,所述出水管在第二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往靠近所述进水管方向活动,结构简单,功能可靠。

第二驱动机构采用流体驱动机构,所述流体驱动机构包括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与所述进水管或所述出水管传动连接,采用流体驱动机构可提升空气隔断的开关效率,结构简单,控制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防虹吸组件在停水状态下的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防虹吸组件在进水状态下的结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导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防虹吸组件在停水状态下的结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防虹吸组件在进水状态下的结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防虹吸组件在停水状态下的结构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防虹吸组件在进水状态下的结构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防虹吸组件在停水状态下的结构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防虹吸组件在停水状态下的结构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防虹吸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防虹吸组件结构剖视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的防虹吸组件在进水状态下的结构剖视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九提供的防虹吸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九提供的防虹吸组件第一结构剖视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九提供的防虹吸组件第二结构剖视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十提供的防虹吸组件结构剖视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十一提供的防虹吸组件结构分解剖视图。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十一提供的防虹吸组件结构分解图。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十一提供的防虹吸组件在停水状态下的结构剖视图。

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十二提供的防虹吸组件在停水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十二提供的防虹吸组件在进水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23是本发明实施例十三提供的排水装置在停水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24是本发明实施例十三提供的排水装置在进水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25是本发明实施例十四提供的马桶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6是本发明实施例十五提供的马桶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水管 2.出水管 3.空气隔断

31.挡水壁 311.第一壁 312.第二壁

4.导水管 41.挡水片 42.进水口

43.环形凸缘 5.第一弹性件 6.密封圈

7.密封件 8.第二弹性件 9.单向塞

10.连接件 11.固定架 12.锥形面

13.进水腔 14.电机 15.齿轮

16.齿条 17.活塞杆 18.固定管

19.螺牙 20.传动杆 21.液压启动杆

22.电磁阀 23.换向阀 24.喷水组件

25.进水软管 26.调节阀 A:防虹吸组件

d:空气隔断的长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一

参照图1至图4所示,一种防虹吸组件,包括:进水管1;出水管2,所述进水管1的水在进水水压作用下流向所述出水管2中;所述进水管1停水状态下,所述进水管1的出水端和所述出水管2的进水端之间形成有空气隔断3;所述进水管1进水状态下,一活动件在驱动力作用下活动并至少部分关闭所述空气隔断3以阻止或减少所述进水管1的水由所述空气隔断3流出。

所述活动件为挡水元件,所述挡水元件在所述进水管1的进水水压下或在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沿所述进水管1的轴向或周向活动以至少部分关闭所述空气隔断3;所述进水管1停止进水后,所述挡水元件复位并打开所述空气隔断3。

所述挡水元件为导水管4,所述导水管4与所述进水管1伸缩配合,所述导水管4在所述进水管1的进水水压下或在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下相对所述进水管1伸出并抵接所述出水管2的进水端以全部关闭所述空气隔断3,或者,所述导水管4在所述进水管1的进水水压下或在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下相对所述进水管1伸出并与所述出水管2的进水端具有一定间隙以部分关闭所述空气隔断3;所述进水管1停止进水后,所述导水管4复位至缩入所述进水管1的位置从而打开所述空气隔断3。

将挡水元件设计为导水管4,并且导水管4与进水管1伸缩配合的好处是对水流的流量和压力造成的影响很小甚至可忽略不计,效果更好,结构更简单。

本实施例具体是,导水管4在所述进水管1的进水水压下沿所述进水管1的轴向活动以至少部分关闭所述空气隔断3。

空气隔断3的长度d≥20mm。

参照图2至图3所示,进水管1的出水端和出水管2的进水端位置相对应,较佳的,导水管4为直管。

本实施例还设置了第一弹性件5,导水管4在第一弹性件5的弹性力作用下复位,第一弹性件5弹顶在导水管4的环形凸缘43和进水管1的出水端的内壁之间,环形凸缘43参见下文的详细描述。在其他实施例中,导水管4也可以采用磁吸件(未图示)的磁吸力或导水管4的自身重力作用下进行复位。采用第一弹性件5对导水管4施加复位力使得导水管4的复位更可靠,结构更简单。采用磁吸件提供导水管4的复位力时,可以在导水管4上设置一个磁吸件,在进水管1上设置另一个磁吸件,通过两个磁吸件磁吸配合使得导水管4复位。

参照图2至图3所示,导水管4的外壁上设有沿导水管4的径向凸出的环形凸缘43,环形凸缘43与进水管1的内壁相配合,这样,导水管4和进水管1的内壁之间围成进水腔13,从而有助于利用进水腔13的水压推动导水管4的伸出。

参照图2所示,导水管4的外壁和进水管1的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圈6,密封圈6安装于环形凸缘43处。通过设置密封圈6可以避免水流从导水管4之外流出。

参照图2所示,导水管4的出水端端面和出水管2的进水端端面之间设有密封件7,通过密封件7使得导水管4的出水端端面和出水管2的进水端端面之间形成端面密封配合,进而使得导水管4伸出到位时,导水管4的出水端和出水管2的进水端密封连通,可进一步避免水流泄漏。

参照图4所示,导水管4的进水端端面形成挡水片41,靠近导水管4的进水端端面的导水管4侧壁上开设有导水管4的进水口42;

参照图1至图2所示,进水管1和出水管2通过连接件10相连接,连接件10位于空气隔断3之间。

当然,导水管4除了采用进水管1的进水水压对其进行驱动外,也可以采用第一驱动机构(未图示)进行驱动,第一驱动机构可以采用电驱动机构或机械驱动机构,其中,电驱动机构可以包括:电机;齿轮,所述齿轮连接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配合,所述齿条设置于所述导水管4外侧;其中,所述电机通过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的配合带动所述导水管与所述进水管1伸缩配合;齿条可以与导水管4一体成型。通电机进行驱动导水管4,结构简单,驱动可靠。

实施例二

参照图5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和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一采用的是:导水管4的出水端端面和所述出水管2的进水端端面之间形成端面密封配合,而本实施例采用的是:所述导水管4的出水端周面和所述出水管2的进水端周面之间形成密封配合,以使得所述导水管4伸出到位时,所述导水管4的出水端和所述出水管2的进水端密封连通。

具体的,导水管4的出水端和出水管2的进水端之间通过锥形面12相配合,以使得导水管4伸出到位时,导水管4的出水端和出水管2的进水端相连通,相比实施例一,可以省去一个密封件7。在其他实施例中,锥形面12也可以采用球形面替换。

实施例三

参照图7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和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导水管4内设有单向塞9和第二弹性件8,第二弹性件8使得单向塞9关闭导水管4的进水口42,第一弹性件5的弹性力小于第二弹性件8的弹性力,从而使得所述进水管1的进水水压能先克服所述第一弹性件5的弹性力,使得导水管4先伸出,再克服所述第二弹性件8的弹性力从而打开所述导水管4的进水口42。

相比实施例一,在导水管4内设置单向塞9,并且第一弹性件5的弹性力小于第二弹性件8的弹性力,单向塞9在进水管1初始进水时在第二弹性件8的作用下处于关闭状态,从而进水水压先克服第一弹性件5的弹性力使得导水管4先伸出,在导水管4伸出之后水压再克服第二弹性件8的弹性力将单向塞9打开,确保导水管4先伸出到位再打开导水管4的进水口42进水,从而避免导水管4在进水管1开始进水时,导水管4还未伸出到位就会有水流从导水管4泄漏出的情况,阻挡水流泄漏的效果更好;此外,在水压较低的情况下,可以保证导水管4伸出到位,对进水水压的要求更低,适用范围更大。

实施例四

参照图9所示,本实施例和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导水管4的进水口42轴向设于导水管4的进水端。相比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省去了挡水片41结构,导水管4的进水口42轴向开设。此外,本实施例还省去了密封件7的结构。

实施例五

参照图10所示,本实施例和实施例四的不同之处在于,空气隔断3处设有挡水壁31,挡水壁31包括第一壁311和第二壁312,第一壁311沿进水管1的轴向延伸,第二壁312将空气隔断3分为两段,第一壁311的一侧与进水管1连接,另一侧与第二壁312连接,进水管1的出水端端壁、第一壁311和第二壁312围成底部开口的腔体,第二壁312上设有供导水管4穿过的穿孔。设置挡水壁31可以阻挡导水管4刚开始伸出时向上喷出的水流。

实施例六

参照图11至图12所示,本实施例和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连接件10位于空气隔断3之外,通过固定架11将进水管1的部分和出水管2的部分相连接。

实施例七

参照图13所示,本实施例和上述各个实施例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上述实施例1至6都是挡水元件在进水水压作用下全部关闭空气隔断3,而本实施例则是挡水元件在进水水压作用下仅部分关闭空气隔断3。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导水管4在进水管1的进水水压下相对进水管1伸出并与出水管2的进水端具有一定间隙L(如图13所示)以部分关闭空气隔断3,这样也可以达到减少进水管1的水由空气隔断3流出的水量的目的。本实施例间隙L取值5mm。

实施例八(未图示)

本实施例和上述各个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挡水元件还可以采用沿进水管1的周向方向往复滑动,从而打开或关闭空气隔断3。具体的,可以将挡水元件能伸缩地活动设置在连接件10上,可以将挡水元件设置为弧形挡板结构,挡水元件在进水管1的进水水压作用下相对连接件10沿进水管1的周向方向滑动伸缩以关闭空气隔断3。

实施例九

参照图14至图16所示,本实施例和上述各个实施例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上述各个实施例都是采用活动件(挡水元件)打开或关闭空气隔断3的方式。而本实施例则采用的方案是,在进水管1进水状态下,进水管1的出水端和出水管2的进水端相对靠近以缩短或消除空气隔断3。

具体的,也可以采用进水管1在所述进水管1的进水水压作用下或第二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往靠近所述出水管2方向活动;和/或,所述出水管2在第二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往靠近所述进水管1方向活动。

本实施例具体采用进水管1在第二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往靠近所述出水管2方向活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采用电驱动机构,所述电驱动机构包括:电机14;齿轮15,所述齿轮15连接于所述电机14的输出端;齿条16,所述齿条16与所述齿轮15配合,所述齿条16设置于所述进水管1外侧,本实施例齿条16与进水管1采用一体成型;其中,所述电机14通过所述齿轮15与所述齿条16的配合带动所述进水管1靠近或远离出水管2。

实施例十

参照图17所示,本实施例和实施例九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第二驱动机构采用机械结构,具体的,采用传动杆20替换电机14与齿轮15配合,传动杆20的一端通过齿轮15与齿条16配合带动进水管1移动,传动杆20的另一端可以与机械按钮或机械把手等传动配合,机械按压或机械把手可以作为进水管1的进水开关,当进水开关打开时,进水管1伸出,进水开关关闭时,进水管1缩回。

实施例十一

参照图18至图20所示,本实施例和实施例九、实施例十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九、实施例十的第二驱动机构采用电机14、齿轮15和齿条16传动进水管1,而本实施例的第二驱动机构则采用螺纹驱动。

具体的,本实施例还包括固定管18,所述固定管18通过连接件10与所述出水管2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管18套设于所述进水管1外侧,进水管1与固定管18的内壁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或来复线连接。本实施例进水管1和固定管18之间具体采用螺纹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带动所述进水管1转动以与所述固定管18连接,从而使得所述进水管1相对所述固定管18伸缩以靠近或远离出水管2。

所述固定管18内壁设置有螺纹段,所述进水管1外侧设置有一段与所述螺纹段配合的螺牙19,第二驱动机构转动进水管1时,进水管1相对固定管18进行伸缩活动。

实施例十二

参照图21至图22所示,本实施例和上述实施例九至实施例11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九至实施例11的第二驱动机构采用电驱动机构或机械驱动机构,而本实施例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采用流体驱动机构。

具体的,所述流体驱动机构包括活塞杆17,所述活塞杆17与所述进水管1或所述出水管2传动连接,所述活塞杆17在流体压力作用下带动所述进水管1往靠近所述出水管2方向活动,或,所述活塞杆17在流体压力作用下带动所述出水管2往靠近所述进水管1方向活动,以缩短或消除所述空气隔断3。流体可以是液体或气体,流体可以通过水泵或气泵进行供给。

本实施例的活塞杆17与进水管1螺纹固定连接,活塞杆17带动进水管1靠近或远离出水管2。

实施例十三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马桶水箱的排水装置,包括液压驱动装置,所述液压驱动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防虹吸组件。

参照图23至图24所示,防虹吸组件A设置在马桶水箱的排水装置的液压驱动装置的水路上,电磁阀22控制水路的开启和关闭,从而控制进水管1的进水或停水,从防虹吸组件A的出水管2流出的水到达液压驱动装置的液压启动杆21,驱动液压启动杆21向下伸出从而致动排水装置(排水阀)开启排水。

实施例十四

参照图25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马桶装置,包括人体清洗装置,所述人体清洗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防虹吸组件A。该防虹吸组件A设置在马桶盖板的底座上的人体清洗装置的水路中,防虹吸组件A通过进水软管25连接在换向阀23和喷水组件24之间。

实施例十五

参照图26所示,本实施例和上述实施例十四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该防虹吸组件A设置在马桶座体上人体清洗装置的水路中,防虹吸组件A通过进水软管25连接在调节阀26和喷水组件24之间。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各个实施例采用第一驱动机构或第二驱动机构的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设于所述进水管1或所述进水管1上游水路中的水流传感器(未图示),所述水流传感器的感应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或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开闭,从而驱动活动件或驱动进水管或驱动出水管。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解释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和等同替换,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中。

相关技术
  • 一种防虹吸组件、排水装置及马桶装置
  • 一种排水装置和虹吸马桶及其冲水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3182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