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置物容器结构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2:22:51


置物容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置物容器结构,尤指一种便于折叠以达到整体收纳的效果,且得以迅速摊平并产生额外空间的置物容器结构。

背景技术

按袋子、包包是指一种常见的非刚性容器,主要用于盛载物件,其包装物料可使它内里的空间随意变形。包包曾因用途的不同也会有多种不同的名称,例如:用于盛载个人随身物品的手提包、腰包、侧背包;用于存放纸和工作文件的公事包;用于存放金钱与证件的钱包;上学时使用的书包;购物时用于盛载大量物品的购物袋、环保袋等。

现今的社会,多数人为了轻便都将随身物品放入随身包中,并且养成了出门只携带随身包的习惯,但若突然需要到大卖场进行采购,并且采购量较大时即须使用到容置空间较大的购物袋,因此,市面上即出现了兼具购物袋及随身包功能的两用包,两用包平时为随身包,需要时则将随身包展开以使其成为一购物袋。

然上述两用包于使用时,存在下列问题与缺失尚待改进:

第一,仅将原先较小的空间变化形成较大的空间,并非同时存在两个不同的收纳空间。

第二,收纳时大多将多余的布料塞入一收纳袋里,容易因体积过大而产生收纳不便的问题。

第三,由于收纳时是将购物袋塞入收纳袋里,因此在取出收纳袋时会产生许多折皱,缺乏美感。

因此,要如何解决上述习用的问题与缺失,即为本发明申请人与从事此行业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发明内容

故,本发明的申请人有鉴于上述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量,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便于折叠以达到整齐收纳效果,且得以迅速摊平并产生额外空间的置物容器结构的发明专利。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除第一连结部与第二连结部的结合,即可将第二置物体展开以形成第二收纳空间,如此,即可同时将物品装设于第一收纳空间及第二收纳空间中。

本发明的另一主要目的在于:透过折叠片体的结构,当第二置物体展开时得以迅速摊平,同时也可辅助第二置物体达到整体收纳的效果。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主要结构包括:一第一置物体,第一置物体内界定有至少一第一收纳空间,第一置物体一侧处设有第一连结部,且第一置物体邻近第一连结部的一侧处结合设有一第二置物体,第二置物体上设有一对应结合于第一连结部的第二连结部,第二置物体内界定有一第二收纳空间,第二置物体上间隔排列的设有复数折叠片体。

透过上述结构,当使用者欲轻便出门时,可使用第一置物体上的第一收纳空间来装取随身用品,而当临时需要前往大卖场进行购物时,只需解除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结部的结合关系,使用者即可籍由折叠片体的结构,将第二置物体迅速展开,进而提升了第二置物体摊平的速度,第二置物体展开后所形成的第二收纳空间即可作为购物袋来使用,并且还可籍由第二置物体结合设于第一置物体一侧的结构,将第一置物体翻转放置于第二置物体内,以方便携带并同时将物品装设于第一收纳空间与第二收纳空间中。

此外,当第二置物体使用完毕欲对其进行折叠收纳时,折叠片体更能起到辅助收纳的效果,令使用者仅需沿着间隔排列的折叠片体所形成的折线翻折,即可整齐收纳第二置物体,最后结合第一连结部与第二连结部,即恢复第一置物体的随身包态样。籍此,达到迅速摊平及整齐收纳的效果。

籍由上述技术,可针对习用两用包所存在的非同时存在不同空间、收纳不便、缺乏美感的问题点加以突破,达到上述优点的实用进步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立体透视图(一);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立体透视图(二);

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翻折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翻折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翻折示意图(三);

图6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藏纳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再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透视图(一);

图8为本发明再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透视图(二);

图9为本发明又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0为本发明又一较佳实施例的掀起示意图。

【符号说明】

第一置物体 1、1a、1b

第一收纳空间 11、11a

第一连结部 12、12a

连结件 13a

第一带体 14a、14b

环扣件 141b

挂耳部 15a

辅助置物层 16b

第二结合部 161b

标示部 162b

第二置物体 2、2a、2b

限位层 21、21a

第二连结部 211、211a

置物袋体 22、22a

第二收纳空间 221、221a

第二带体 222a

折叠片体 3

第一置物层 4a

第三收纳空间 41a

第二置物层 5b

第四收纳空间 51b

第五收纳空间 52b

第一结合部 53b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及构造,兹绘图就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以利于完全了解。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是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立体透视图(一)及立体透视图(二),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发明包括:

一第一置物体1;

至少一第一收纳空间11,该第一收纳空间11界定于该第一置物体1内;

一第一连结部12,该第一连结部12设于该第一置物体1的一侧处;

一第二置物体2,该第二置物体2一侧是结合设于该第一置物体1邻近该第一连结部12的一侧处,且该第二置物体2上设有一对应结合于该第一连结部12的第二连结部211,该第二置物体2折叠后,是由该第一连结部12与该第二连结部211相互结合以对该第二置物体2进行收纳及限位;

一第二收纳空间221,该第二收纳空间221界定于该第二置物体2内,该第二收纳空间221是为该第二连结部211与该第一连结部12脱离后,该第二置物体2展开所形成;及

复数折叠片体3,各该折叠片体3间隔排列地设于该第二置物体2上,是供辅助该第二置物体2收纳及展开。

本实施例中,第二置物体2包含一限位层21及一连接于限位层21的置物袋体22,第二连结部211设于限位层21上,折叠片体3设于置物袋体22上,且第二收纳空间221界定于置物袋体22中,限位层21是供配合第一置物体1对置物袋体22进行限位。

较佳地,第一置物体1是利用拉链使第一收纳空间11与外部连通。

较佳地,第一连结部12与第二连结部211以魔术贴为例。

较佳地,折叠片体3以尼龙布为例,且其数量为八个。

籍由上述的说明,已可了解本技术的结构,而依据这个结构的对应配合,即可迅速展开并产生额外空间,且在收纳时达到整齐的效果,而详细的解说将于下述说明。

再请同时配合参阅图1至图6所示,是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立体透视图(一)至藏纳示意图,籍由上述构件组构时,由图中可清楚看出,若想出门轻便,不想携带过多累赘物时,即可使用本使用本发明,利用第一置物体1中的第一收纳空间11装取随身物品,然而,出门在偶尔会碰到较紧急的情况,当突然需要使用较大的容量装取较多的物品,若仅使用第一收纳空间11即会产生空间不够的问题,此时即可解除第一连结部12与第二连结部211的结合关系,将第二置物体2中的限位层21翻转脱离于第一置物体1,而连接于限位层21的置物袋体22也会随之翻转。

此时的置物袋体22没有了第一连结部12与第二连结部211的限位,因此,使用者可配合折叠片体3,沿着折叠片体3间隔排列所形成的折痕,将置物袋体22迅速摊平,进而形成上述第二收纳空间221,此时的置物袋体22以及第二收纳空间221即可作为购物袋来使用。

此外,因第二置物体2是结合设于第一置物体1上,因此在置物袋体22展开形成第二收纳空间221时,第一置物体1是可翻转收纳至第二收纳空间221中,翻转收容于第二收纳空间221的第一置物体1也可以装取随身物品,而第二收纳空间221则装取体积较大的购物平,此时,第一置物体1是成为置物袋体22的暗袋,用于装取体积较小的物品,进而避免将所有东西都塞进第二收纳空间221中,而导致体积较小的物品难以取得的情况发生,由上述可得知,第一置物体1的第一收纳空间11,是与第二置物体2的第二收纳空间221为两不相干的收纳空间。

本实施例中,图3至图5仅为举例置物袋体22的折叠方式,但不予以设限,若收纳时有沿着折叠片体3所产生的折线进行折叠收纳,那无论步骤为何,第一连结部12在脱离第二连结部211时,置物袋体22皆会产生上述快速展开的效果。

而当置物袋体22使用完毕欲进行收纳时,则依上述置物袋体22的展开步骤逆向操作,沿着折叠片体3间隔排列所形成的折线对置物袋体22进行折叠收纳后,再令第一连结部12与第二连结部211相互结合,即可使第二置物体2恢复原始受限位于第一置物体1侧处的样字。

籍此,当使用者仅需装取体积较小的物品时即使用第一置物体1的第一收纳空间11,而欲装取体积较大或量较多的物品时,则使用置物袋体22的第二收纳空间221,此外,透过折叠片体3的结构,可辅助置物袋体22展开及收纳,进而在产生额外置物空间的情况下,达到迅速摊平,并且整齐收折的效果。

请再同时配合参阅图7及图8所示,是为本发明再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透视图(一)及立体透视图(二),籍由上述构件组构时,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为大同小异,本实施例中,第一置物体1a邻近第二置物体2a的一侧处连接有一连结件13a,第一连结部12a是设于连结件13a上,而第一置物体1a上还设有至少一第一带体14a及至少一挂耳部15a,第二置物体2a的置物袋体22a上设有至少一第二带体222a,而第二置物体2a背离第一置物体1a的一侧处连结有一第一置物层4a,第一置物层4a与第二置物体2a的限位层21a间界定有一第三收纳空间41a。

较佳地,第一带体14a与第二带体222a的数量皆以一个为例。

较佳地,挂耳部15a以设于第一置物体1a的一侧处为例,且其数量为一个。

上述连结件13a是供确保第二置物体2a上的第二连结部211a不会轻易由第一连结部12a上脱落,第一连结部12a设于连结件13a上,折叠收纳状态的置物袋体22a一侧是为连结件13a及限位层21a,而另一侧则为第一置物体1a,因此置物袋体22a是受连结件13a、限位层21a、及第一置物体1a的包夹而限位,进而籍由连结件13a的结构,提升了置物袋体22a受限位时的稳定性。

透过挂耳部15a的结构,使用者得以将可吊挂的物件挂设于挂耳部15a上,例如喜爱的吊饰等,籍以提升本发明的功能性。

另外,当使用者将本发明作为随身包使用,仅于第一收纳空间11a装载物品时,即可透过第一带体14a的结构,以提或背的方式携带本发明,而当使用者已将置物袋体22a取出并展开,将本发明作为购物袋使用时,则可同时配合第一带体14a与第二带体222a,以提的方式携带置物袋体22a,并且可依上述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将第一置物体1a翻转置入第二收纳空间221a中,进而方便携带,同时提升整体美感。

而透过上述第一置物层4a与限位层21a间形成的第三收纳空间41a,可容纳不同的物品,令本发明同时具有多个收纳空间,进而提升整体实用性。

再请同时配合参阅图9及图10所示,是为本发明又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及掀起示意图,籍由上述构件组构时,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为大同小异,本实施例中,第一带体14b上设有至少一环扣件141b,第一置物体1b背离第二置物体2b侧处设有一第二置物层5b,第二置物层5b内界定有一第四收纳空间51b,而第二置物层5b与第一置物体1b间界定有一第五收纳空间52b,且第一置物体1b背离第二置物2b的侧处还设有一辅助置物层16b,第二置物层5b上设有至少一第一结合部53b,而辅助置物层16b上设有至少一对应结合于第一结合部53b的第二结合部161b,此外,辅助置物层16b上还设有一标示部162b。

较佳地,第一带体14b的数量以两个为例。

较佳地,环扣件141b以日字扣为例,且其数量为两个。

较佳地,第一结合部53b与第二结合部161b的数量皆以两个为例,且第一结合部53b与第二结合部161b的结合方式以磁性结合为例。

较佳地,第二置物层5b是利用拉链使第四收纳空间51b与外部连通。

透过上述环扣件141b的结构,即可调整第一带体14b的长度,籍以符合不同使用者的需求。

透过第二置物层5b内的第四收纳空间51b,及第二置物层5b与第一置物体1b间的第五收纳空间52b,令本发明再次增加不同位置的收纳空间,进而提升了整体实用性。

因第五收纳空间52b并未具有任何封闭设置,因此透过辅助置物层16b与第二置物层5b彼此结合的结构,得以遮蔽第五收纳空间52b的开口,进而避免位于第五收纳空间52b的物品轻易掉出。

而上述标示部162b可为文字、数字或图形其中之一,籍以提升整体设计美感。

惟,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发明的专利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简易修饰和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内,合予陈明。

是以,本发明置物容器的结构可改善常用技术的关键在于:

第一,透过第一结合部12与第二结合部211限位第二置物体2的结构,令本发明可作为随身包,将第二置物体2取出展开后则可作为购物袋使用,进而产生额外的置物空间,使物品得以同时装设于第一收纳空间11及第二收纳空间221中。

第二,透过折叠片体3的结构,当第二置物体2展开时得以迅速的摊平,同时也可辅助第二置物体2达到整体收纳的效果。

第三,透过第一带体14a与第二带体222a的结构,以令本发明更加方便携带。

第四,透过第三收纳空间41a,令使用者得以对物品进行分类,将不同类别的物品放置于不同的位置处,籍以提升整体的实用便利性。

第五,透过第四收纳空间51b及第五收纳空间52b,令使用者得以对物品进行分类,将不同类别的物品放置于不同的位置处,籍以提升整体的实用便利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置物容器的结构在使用时,是确实能达到其功效及目的,故本发明诚为一实用性优异的发明,为符合发明专利的申请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请,盼审委早日赐准本发明,以保障申请人的辛苦研发,倘若钧局审委有任何稽疑,请不吝来函指示,申请人定当竭力配合,实感德便。

技术分类

06120113279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