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包装容器

文献发布时间:2024-01-17 01:16:56


包装容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包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包装容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存在包含多种组分的化妆品,在使用时需要将多种组分混合在一起再使用。为了便于多种组分混合,现有技术中存在具有双腔的化妆品容器,在使用时需要配置额外的开启配件,使双腔中的成分混合在一起。当配件丢失、破损与使用者不理解配件使用方式时,存在无法使用产品的风险。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装容器,其无需额外配件使双腔中的成分混合在一起,可规避配件丢失、破损与使用者不理解配件使用方式而导致无法使用产品的风险。

本申请实施例的包装容器包括:外瓶体,外瓶体限定有用于容纳第一物料的外容纳腔,外瓶体包括外瓶本体和与外瓶本体相接的瓶口部;内瓶体,设置于外容纳腔内,内瓶体限定有与外容纳腔相互隔离的内容纳腔,以用于容纳第二物料;导通件,可移动地设置于外容纳腔内,用于将内容纳腔和外容纳腔导通,以允许第二物料与第一物料混合;限位环,可拆卸地套设于瓶口部的径向外侧;以及瓶盖,与瓶口部连接,用于打开或封闭瓶口部;其中,当限位环套设于瓶口部的径向外侧时,瓶盖能够沿瓶口部朝外瓶本体运动至与限位环抵接的第一位置;当限位环从瓶口部拆卸时,瓶盖能够自第一位置沿瓶口部运动至更接近外瓶本体的第二位置,其中,在瓶盖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瓶盖能够带动导通件在外容纳腔内朝远离瓶口部的方向移动,从而将内容纳腔和外容纳腔导通。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内瓶体和外瓶体,使得第一物料和第二物料能够分开存储;通过设置限位环和导通件,在包装容器未使用时,由于限位环的存在,使得瓶盖保持在第一位置而不能运动至第二位置,从而导通件不能将内容纳腔和外容纳腔导通,使得第一物料和第二物料能够被分开存储;当首次使用时,先取下瓶盖拿出限位环后再锁紧瓶盖,锁紧过程导通件受到瓶盖挤压,在外容纳腔内朝远离瓶口部的方向移动,从而将内容纳腔和外容纳腔导通。

附图说明

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作的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发明有全面的理解。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包装容器的正视图,图中瓶盖处于第一位置;

图2是图1所示的包装容器沿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包装容器省略瓶盖和限位环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包装容器的瓶盖处于第二位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包装容器省略瓶盖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的包装容器省略外瓶体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外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瓶盖的剖面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限位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限位环的剖面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内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所示的内瓶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内瓶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导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外瓶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5所示的外瓶塞的剖面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附图并不一定按比例来绘制,而是仅以不影响读者理解的示意性方式示出。

附图标记说明:

10、瓶盖;11、外盖;12、内盖;121、螺纹槽;122、斜面;123、密封柱;

20、外瓶体;21、外瓶本体;22、肩部;23、瓶口部;201、外容纳腔;

30、外瓶塞;31、管部;311、出液通道;312、管部侧向通孔;32、密封环;321、环形端部;322、环形侧部;

40、限位环;401、中心通孔;41、平面;42、斜面;

50、内瓶体;51、内瓶本体;511、内瓶侧向通孔;501、第一空间;512、第二开口;513、第一开口;52、悬挂部;521、环形部;522、环形侧部;502、抵接面;

60、内瓶塞;61、塞本体;62、连接部;63、头部;631、止挡件;

70、导通件;71、密封部;711、端部;712、环形侧部;72、杆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相关技术中提出具有双腔结构的包装容器,其瓶身的一端设置瓶口部,另一端形成开口,开口处设置内腔和用于导通内腔与瓶身容纳腔的按压部。由于瓶身两端均形成开口,这一方面会降低瓶身的强度,易造成瓶身的破损;另一方面由于设有按压部,且按压部凸出于开口设置,从而十分容易误操作,导致内腔中的物料与瓶身容纳腔中的物料在不被期望的情况下混合。

本申请实施例针对配件容易丢失以及额外设置按压部带来误操作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包装容器,其采用不同于现有技术和相关技术中的方式来导通内腔和瓶身容纳腔。本申请实施例的包装容器可以用于包装化妆品。当包装容器用于包装化妆品时,本申请实施例的包装容器可以称为化妆品包装容器。

参见图1至图6,本发明实施例的包装容器包括:外瓶体20,内瓶体50,导通件70,限位环40以及瓶盖10。

外瓶体20限定有用于容纳第一物料的外容纳腔201。外瓶体20包括外瓶本体21和与外瓶本体21相接的瓶口部23。外瓶体20可以仅在瓶口部23具有开口,其他部分均为封闭结构,从而既提高外瓶体20的结构强度,同时也提高外瓶体20的美观性。瓶口部23的直径小于外瓶本体21的直径。外瓶本体21可以通过肩部22连接瓶口部23。瓶盖10与瓶口部23连接,用于打开或封闭瓶口部23。

内瓶体50设置于外容纳腔201内。内瓶体50限定有与外容纳腔201相互隔离的内容纳腔,以用于容纳第二物料。第一物料和第二物料可以为不同成分的液体。导通件70可移动地设置于外容纳腔201内,用于将内容纳腔和外容纳腔201导通,以允许第二物料与第一物料混合。

限位环40可拆卸地套设于瓶口部23的径向外侧。容易理解,限位环40套设于瓶口部23的径向外侧时,限位环40位于肩部22与瓶盖10之间。

当限位环40套设于瓶口部23的径向外侧时,瓶盖10能够沿瓶口部23朝外瓶本体21运动至与限位环40抵接的第一位置(参见图1和图2);当限位环40从瓶口部23拆卸时,瓶盖10能够自第一位置沿瓶口部23运动至更接近外瓶本体21的第二位置(参见图4)。在瓶盖10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瓶盖10能够带动导通件70在外容纳腔201内朝远离瓶口部23的方向移动,从而将内容纳腔和外容纳腔201导通。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内瓶体50和外瓶体20,使得第一物料和第二物料能够分开存储;通过设置限位环40和导通件70,在包装容器未使用时,由于限位环40的存在,使得瓶盖10保持在第一位置而不能运动至第二位置,从而导通件70不能将内容纳腔和外容纳腔201导通,使得第一物料和第二物料能够被分开存储;当首次使用时,先取下限位环40后再锁紧瓶盖10,锁紧过程中导通件70受到瓶盖10挤压,在外容纳腔201内朝远离瓶口部23的方向移动,从而将内容纳腔和外容纳腔201导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限位环40由于套设于瓶口部23的径向外侧,在未开启包装时不易丢失;而在首次使用时,只需将限位环40从瓶口部23取下重新锁紧瓶盖10即可,操作简单且大大减少误操作的可能。

参见图7,外瓶体20的瓶口部23的外侧形成有螺纹。参见图8,瓶盖10相应地设有螺纹槽121,用于与瓶口部23螺纹连接。瓶盖10包括内盖12和外盖11。内盖12与瓶口部23螺纹连接,用于封闭外瓶塞30的出液通道311,外盖11套设于内盖12。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9和图10,限位环40具有中心通孔401,可以先将瓶盖10取下,再将限位环40从瓶口部23上卸下。

限位环40面对瓶盖10的端面包括位于外侧的平面41和与平面41相接且朝瓶盖10的方向凸出的斜面42,相应地,瓶盖10面对外瓶本体21的端面形成位于外侧的平面和与平面41相接的斜面122,以利用瓶盖10将限位环40锁紧。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瓶体50可整体呈胶囊结构,导通件70朝胶囊结构的方向移动时将胶囊结构刺穿,从而胶囊结构内部的第二物料得以释放进入外容纳腔201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瓶体50设有第一开口51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开口513处设置密封膜,在瓶盖10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瓶盖10带动导通件70朝密封膜的方向移动,从而将密封膜刺穿,使内容纳腔和外容纳腔201导通,进而使得第一物料和第二物料能够混合在一起。第一开口513可以面对瓶口部23设置,以便于导通件70将密封膜刺穿。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开口513也可背对瓶口部23设置,导通件70进入内瓶体50中将密封膜刺穿。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开口513处可以不设置密封膜,包装容器还包括:内瓶塞60,用于封闭内瓶体50的第一开口513。在瓶盖10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导通件70能够带动内瓶塞60朝远离瓶口部23的方向移动以将第一开口513打开(即,内瓶塞60不再封闭第一开口513)。在内瓶塞60打开第一开口513后,内容纳腔和外容纳腔201导通,进而使得第一物料和第二物料能够混合在一起。第一开口513可以面对瓶口部23设置,以便于导通件70带动内瓶塞60移动。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开口513也可背对瓶口部23设置,导通件70进入内瓶体50中带动内瓶塞60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3,内瓶塞60可以包括:塞本体61和多个止挡件631。塞本体61用于封闭内瓶体50的第一开口513。多个止挡件631与塞本体61连接。当塞本体61朝远离瓶口部23的方向移动以将第一开口513打开时,多个止挡件631止挡在第一开口513处。即,当瓶盖10运动至第二位置时,导通件70带动内瓶塞60滑动至悬空状态,将内容纳腔和外容纳腔201导通。由于内瓶塞60处于悬空状态,不会掉落到外容纳腔201内,影响美观。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瓶塞60还可包括:头部63和连接部62。连接部62用于连接头部63和塞本体61。连接部62的直径小于头部63的直径,头部63的直径小于第一开口513的直径;多个止挡件631在头部63沿径向向外延伸。如此设置,能够使得当塞本体61脱离第一开口513时,第一开口513与内瓶塞60的连接部62之间存在间隙,从而允许第一物料和第二物料混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止挡件631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个止挡件631相背地设置在头部63的周向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瓶体50远离瓶口部23的一端设有第一开口513。参见图14,导通件70可以包括:密封部71和杆部72。参见图6,密封部71设置于内容纳腔内,密封部71将内容纳腔分隔形成第一空间501和第二空间,其中第一空间501用于容纳第二物料,第一开口513与第一空间501连通。杆部72在内容纳腔内自密封部71延伸至内瓶塞60。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空间501位于第二空间的下方,第一开口513位于内瓶体50的底部,密封部71位于杆部72的上方。密封部71和内瓶塞60共同将第一空间501密封,从而使得第二物料被存储在相对密封的环境,有利于第二物料的保存。

继续参见图6,密封部71可以包括:端部711和自端部711的径向外侧周缘向下延伸的环形侧部712。端部711与杆部72连接。环形侧部712的表面可以形成多个凸起,以增加环形侧部712与外瓶体20之间的密封性。

参见图12,内瓶体50的内壁形成抵接面502;当瓶盖10运动至第二位置时,密封部71的周缘与抵接面502抵接。由于设有抵接面502,能够将导通件70由于受到抵接面502的支撑而保持在内瓶体50中,防止导通件70在没有支撑的情况下,导通件70继续朝内瓶塞60的方向移动,使内瓶塞60的止挡件631挤压变形从而导致内瓶塞60脱离内瓶体50。

参见图11和图12,内瓶体50包括:内瓶本体51,内瓶本体51远离瓶口部23的一端设有第一开口513,面对瓶口部23的一端设有第二开口512。第二开口512面对瓶口部23设置。导通件70经由第二开口512进入内瓶体50的内容纳腔。

包装容器还可包括:具有出液通道311的外瓶塞30,可移动地设置于瓶口部23的径向内侧。瓶盖10用于封闭出液通道311。内盖12可以形成有与出液通道311的相适配的密封柱123,密封柱123嵌入出液通道311中将出液通道311封闭。

在瓶盖10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瓶盖10能够带动外瓶塞30在瓶口部23内朝第一开口513的方向移动,进而通过外瓶塞30带动导通件70在内容纳腔内移动。

内瓶体50还包括:悬挂部52,形成在内瓶本体51的第二开口512的周缘。内瓶本体51设置于外容纳腔201内,悬挂部52自第二开口512沿径向向外延伸出瓶口部23,以将内瓶本体51悬挂于瓶口部23。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外瓶塞30设置于内瓶本体51的第二开口512内。

悬挂部52可以为自内瓶本体51的第二开口512向外延伸的翻边,该翻边与瓶口部23卡接配合。具体地,悬挂部52包括环形部521和环形侧部522。环形侧部522自环形部521的径向外侧周缘向下延伸。环形侧部522的末端可以形成卡勾,相应地,瓶口部23的径向外侧形成卡槽,环形侧部522通过卡勾与与瓶口部23的卡槽卡接配合。

内瓶本体51的侧壁形成有内瓶侧向通孔511,内容纳腔的第二空间通过内瓶侧向通孔511与外容纳腔201连通。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外容纳腔201内的物料能够经由内瓶侧向通孔511进入内容纳腔的第二空间,再经由第二空间进入外瓶塞30的出液通道311。

参见图15和图16,外瓶塞30可以包括:密封环32和管部31。密封环32设置于内瓶本体51的第二开口512,与内瓶本体51密封连接。管部31内部形成出液通道311,管部31自密封环32的径向内侧沿轴向延伸。管部31形成有管部侧向通孔312,内瓶本体51的第二空间通过管部侧向通孔312与瓶塞的出液通道311连通。由此,经由内瓶侧向通孔511进入内容纳腔的第二空间的物料可以经由管部侧向通孔312进入出液通道311。

密封环32可以包括:环形端部321和环形侧部322。环形侧部322自环形端部321的径向外侧周缘向下延伸。环形侧部322的表面可以形成多个凸起,以增加与内瓶本体51的密封性。

初始位置时,限位环40套设于瓶口部23的径向外侧,瓶盖10处于第一位置,外瓶塞30的环形端部321朝瓶盖10的方向凸出于内瓶体50的环形部521(参见图3)。当限位环40从瓶口部23拆卸时,瓶盖10能够沿瓶口部23朝外瓶本体21继续运动,从而带动外瓶塞30朝远离瓶盖10的方向移动,当瓶盖10运动至第二位置时,外瓶塞30的环形端部321与内瓶体50的环形部521基本平齐(参见图6),从而增加包装容器在使用时的美观性。

对于本发明的实施例,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得到新的实施例。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分类

06120116105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