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背包腰带以及肩带的连接结构及其接合工艺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2:40


一种背包腰带以及肩带的连接结构及其接合工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背包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背包腰带以及肩带的连接结构及其接合工艺。

背景技术

背包是一种常用的学习用品,小学生经常用背包来装载书籍、物品。小学生一天需要背着背包1-2小时,为了减轻背包对脊椎的影响,现有的背包会安装护脊板,选用合适材质的、软硬度适中且与人体服帖的背垫,起到对小学生脊椎的保护。

在护脊背包中,肩带与背包本体的接合工艺是直接将肩带穿过背包本体背部预留的缝隙,肩带由背包本体外侧进入到背包本体内侧,再通过缝制包边实现肩带和背包本体的连接。

采用上述的连接工艺,在使用护脊背包时,肩带在使用时会出现扭曲,并且由于肩带和背包本体的连接处承受较大压力,容易导致肩带与背包本体的连接处断裂,影响背包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肩带与背包本体连接的牢固性,本申请提供一种背包腰带以及肩带的连接结构及其接合工艺。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背包腰带以及肩带的连接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背包腰带以及肩带的连接结构,包括:

背包本体;

肩带,两条所述肩带分别连接于所述背包本体的上部两侧和所述背包本体的下部两侧;

腰带,两条所述腰带分别连接于所述背包本体的下部两侧,两条所述腰带通过连接组件实现连接;

其中,所述肩带连接于所述背包本体下部的一端倾斜设置且抵接于所述腰带,所述肩带抵接于所述腰带的部分与所述腰带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护脊背包设置有腰带,将护脊背包通过腰带进一步束缚,使得背包更加贴合身体,通过腰带,将背包的重量由肩膀转移至盆骨,辅助减压。肩带与背包本体和腰带进行连接,使得肩带有两条连接点,从而使肩带的连接更加牢固,肩带下方的位置固定,小学生在背书包时,减少肩带的扭曲,从而有利于延长背包的使用寿命。

可选的,所述肩带分为上背带、中间带和下背带,所述上背带连接于所述背包本体的上部,所述中间带的两端重叠且连接于所述上背带,所述中间带的中部连接有调节扣,所述下背带滑移连接于所述调节扣,所述下背带的一端与所述背包本体的下部和所述腰带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扣实现下背带两端长度的调节,从而实现两条肩带的长度的调节,使得背包始终贴合于身体。

可选的,所述上肩带设置有支撑骨,所述上肩带在所述支撑骨的一端部位连接有反光条,所述中间带遮盖所述支撑骨远离所述反光条的一端,所述支撑骨滑动连接有胸带,两条所述胸带远离所述支撑骨的一端分别连接有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相互磁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胸带对两条肩带的间距进行调整,并且通过胸带固定肩带的位置,减少肩带在背包的重力作用下不断后移的现象,使得背包更加贴合人体。胸带可以滑动,根据人体高度对胸带的位置进行调整。反光条的设置起到提醒作用,提示小学生所处的位置,有利于保证小学生的安全。

可选的,所述腰带设置为梯形形状,所述腰带插入所述背包本体的一端长度大于所述腰带的另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腰带设置为梯形,腰带插入背包本体的一端长度更大,使得腰带与护脊板接触的面积大,腰带带动护脊板更加贴合人体背部,有利于调整背包的重心,减少背包的后仰。

可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延伸带、第二延伸带、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一延伸带和所述第二延伸带分别连接于两条所述腰带远离所述背包本体的一端,所述第一磁吸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延伸带,所述第二磁吸件连接于所述第二延伸带,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相互磁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磁吸实现两条腰带的连接,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更加平整,使得腰带更舒服的贴合与人体腰部,并且方便系上和卸下腰带。

可选的,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均设置有长度调节框,所述第一延伸带、所述第二延伸带和所述胸带均滑移连接于所述长度调节框,且所述第一延伸带、所述第二延伸带和所述胸带均套设有限位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长度调节框和限位扣改变第一延伸带、第二延伸带和胸带的长度,从而使得腰带和胸带的长度得到调节,使得腰带和胸带更加贴合。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背包腰带以及肩带的接合工艺,用于形成背包腰带以及肩带的连接结构,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所述背包本体的下部两侧预留开设缝隙;

S2.将两条所述腰带分别通过所述背包本体的下部两侧预留的缝隙,所述腰带的一端插入所述背包本体内部,腰带插入的距离为1.5-2.5cm;

S3.将两条所述肩带的一端与所述背包本体的上部两侧缝制接合,所述肩带远离所述背包本体上部的一端插入所述背包本体下部预留的缝隙,所述肩带底边的插入长度为2—6cm,所述肩带倾斜插入且抵接于所述腰带的上表面,且所述肩带伸出所述腰带的部分与水平面成60°;

S4.将所述肩带的插入端、所述腰带的插入端与所述背包本体缝制接合;

S5.将所述肩带抵接于所述腰带的部分与所述腰带进行缝制接合;

S6.对缝制后的部位进行包边缝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肩带的部分分别与背包本体和腰带缝制在一起,从而肩带下面形成两条受压点,使得肩带与背包本体的连接更加牢固,肩带呈现60°倾斜插入时,肩带上端处在肩膀的位置适中,使得背包肩带不易于脱落肩膀,同时小学生在背书包时,肩带不会发生扭曲,使得肩带的两端受力均匀。

可选的,在S1步骤中,以背包本体的高度为a,以缝隙距离背包本体上部顶端的距离为b,以缝隙的高度为c,则:

b=(0.55-0.6)a,c=(0.25-0.3)a。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腰带和肩带的插入位置处在背包本体中部偏下的位置,通过缝隙位置和缝隙高度的设置更有利于调整背包的重心,使得背包的背负更加舒适。

可选的,在步骤S2中,以插入后腰带靠近背包本体下部两侧的边沿长度为e,以腰带远离背包本体下部两侧的边沿长度为f,则:

e=(0.2-0.23)a,f=(0.15-0.18)a。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选用合适的腰带搭配不同高度的背包本体,在保证腰带与背包本体的连接强度的同时,节省材料。

可选的,在步骤S3中,以肩带远离背包本体上部的一端和水平方向的夹角为角B(以锐角计算),以肩带远离背包本体一端的宽度为d,以肩带插入缝隙的底边的长度为l,则:

B=1.5×d/l×6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公示计算肩带插入时倾斜的角度,使得所述肩带伸出所述腰带的部分与水平面成60°,此时,肩带的一部分与腰带固定,肩带在背负时可以更好的受力,并且肩带可以保持伸展状态不会扭曲。

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护脊背包设置有腰带,将护脊背包通过腰带进一步束缚,使得背包更加贴合身体,通过腰带,将背包的重量由肩膀转移至盆骨,辅助减压。肩带与背包本体和腰带进行连接,使得肩带有两条连接点,从而使肩带的连接更加牢固,肩带下方的位置固定,小学生在背书包时,减少肩带的扭曲,从而有利于延长背包的使用寿命。

2.肩带的部分分别与背包本体和腰带缝制在一起,从而肩带下面形成两条受压点,使得肩带与背包本体的连接更加牢固,肩带的倾斜插入使得小学生在背书包时,肩带不会发生扭曲,使得肩带的两端受力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背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腰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连接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肩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调节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a、b、c的长度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e、f的长度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角B、d、l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背包本体;2、肩带;21、上背带;22、中间带;23、下背带;3、腰带;31、第一延伸带;32、第二延伸带;4、调节扣;41、绕卷柱;42、压片;5、支撑骨;51、滑动夹;52、反光条;6、胸带;7、第一磁吸件;71、贴合座;72、安装槽;73、第一磁铁;74、穿孔;8、第二磁吸件;81、贴合部;82、第二磁铁;83、凸块;9、长度调节框;91、限位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9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背包腰带以及肩带的连接结构以及接合工艺。

参照图1,一种背包腰带以及肩带的连接结构包括背包本体1,两条腰带3分别连接于背包本体1的下部两侧,两条腰带3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组件,通过连接组件实现腰带3的连接。两条肩带2的两侧分别于背包本体1的上部两侧和背包本体1的下部两侧,两条肩带2靠近背包本体1下部的一端倾斜设置,肩带2远离背包本体1下部的一端向背包本体1中央倾斜,肩带2的一部分抵接于腰带3的上表面,肩带2抵接于腰带3的部分与腰带3进行固定连接。

肩带2的两端与背包本体1的上部和背包本体1下部连接,在背负背包时,肩带2与背包本体1下部的连接点会承受较大压力,因此书包断裂会从压力点开始。而设置腰带3,肩带2部分与腰带3连接,使得腰带3可以对肩带2进行支撑,此时肩带2与背包下部的连接点、肩带2与腰带3的连接点均承受压力,肩带2与背包本体1的连接更加紧固。若肩带2的一处连接点发生断裂,此时在另一处连接的情况下背包仍常可以正常使用,提高了背包的使用寿命。肩带2倾斜设置,肩带2下方两处连接点决定了肩带2的倾斜角度,有利于使得肩带2两侧的受力更加均匀,并且在背负背包时减少肩带2的扭曲。

参照图2,腰带3设置为梯形形状,腰带3连接于背包本体1下部的一端的边沿长度大于腰带3远离背包本体1的一端的边沿长度。背包选用护脊背包,背包本体1设置有护脊板。梯形形状的设置使得腰带3与护脊板的接触面积更大,有利于带动护脊板更加贴合人体背部,腰带3对小学生的腰部进行束缚,将背包的重量由肩膀转移至盆骨,辅助减轻肩膀受到的压力。在本申请中,通过腰带3与护脊板的配合,腰带3对背包附加向前的拉力,通过腰带3拉动护脊板,使得护脊板不容易脱离背部。并且腰带3的位置设置使得背包添加向上的趋势,因此小学生可以通过腰带3将背包固定在背上,实现无需垮上肩带2也可以固定背包,并且背包不会发生后仰。

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延伸带31、第二延伸带32、第一磁吸件7和第二磁吸件8,第一延伸带31和第二延伸带32分别连接于两条腰带3远离背包本体1的一端,第一磁吸件7连接于第一延伸带31,第二磁吸件8连接于第二延伸带32,第一磁吸件7和第二磁吸件8相互啮合,实现腰带3之间的连接。

参照图3和图4,第一磁吸件7包括贴合座71,贴合座71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72,安装槽72的槽底设置有第一磁铁73,贴合座71的一侧开设有穿孔74,第二磁吸件8包括贴合部81,贴合部81设置有第二磁铁82,贴合部81的一侧设置有凸块83,当第一磁铁73与第二磁铁82磁吸时,贴合部81嵌入安装槽72内,凸块83对应嵌入穿孔74内部,实现腰带3的连接。当需要解下腰带3时,按压凸块83使得凸块83脱离穿孔74,分离第一磁铁73和第二磁铁82即可,从而使得腰带3的系上与卸下更加方便。

第一磁吸件7和第二磁吸件8均设置有长度调节框9,第一磁吸件7的长度调节框9呈现日字形且中部设置有绕线柱,第一延伸带31的中部穿过长度调节框9的绕线柱绕出,绕出的一端为自由端且一部分与未穿过绕线柱的一端重叠,第一延伸带31的重叠部分套设有限位扣91,限位扣91对第一延伸带31的位置进行限位,第一延伸带31滑移连接于限位扣91与长度调节框9。第二磁吸件8的长度调节框9呈现口字形,第二延伸带32的中部穿过长度调节框9绕出,绕出的一端为自由端且一部分与另一端重叠,第二延伸带32的重叠部分套设有限位扣91。通过滑动第一延伸带31和第二延伸带32,实现腰带3长度的改变,从而适应于小学生的腰围。

参照图5和图6,肩带2分为上背带21、中间带22和下背带23三部分,上背带21与背包本体1上部连接,下背带23与背包本体1下部、腰带3连接,上背带21远离背包本体1上部的一端连接有中间带22,中间带22的两端对折重叠与上背带21连接,中间带22的中部连接有调节扣4,下背带23的中部滑移连接于调节扣4且伸出一端为自由端。通过调节扣4下背带23的长度可以进行调节,从而肩带2的长度得到改变,使得肩带2更适合小学生的升高,并且通过调节肩带2更好的对背包进行支撑。

调节扣4转动连接有压片42,调节扣4设置有绕卷柱41,下背带23滑移连接于绕卷柱41,压片42转动覆盖绕卷柱41从而固定下背带23的位置,通过压片42对下背带23进行限位。

参照图1和图5,上背带21设置有支撑骨5,上背带21在支撑骨5的顶端部位设置有反光条52,中间带22遮盖支撑骨5远离反光条52的一端,设置反光条52可以在昏暗环境中反光,保护小学生的安全。支撑骨5滑动连接有胸带6,胸带6通过滑动夹51实现沿支撑骨5的滑动,胸带6相互靠近的一侧连接有第一磁吸件7和第二磁吸件8,第一磁吸件7和第二磁吸件8相互磁吸。

通过第一磁吸件7和第二磁吸件8实现胸带6的连接,并且可以调节胸带6的长度,通过胸带6的长度改变两条肩带2之间的间距,使得背包可以与人体背部更加服帖,通过胸带6的固定,减少背包重心带动肩带2后移的现象,使得背包不容易发生后仰。支撑骨5起到导向作用,通过滑动改变胸带6的高度,适应于不同小学生的身高。

小学生在背负背包时,将两条肩带2依次垮与左右肩上,拉出第一延伸带31和第二延伸带32,将第一磁吸件7和第二磁吸件8进行贴合,根据长度调整第一延伸带31、第二延伸带32使得适应于腰围。滑动胸带6适配于小学生的升高,并将第一磁吸件7和第二磁吸件8进行贴合,完成胸带6的装配。

本申请还公开一种背包腰带以及肩带接合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提前将上背带21、中间带22、调节扣4和下背带23进行组装缝制形成肩带2,准备好背包本体1、两条腰带3和两条肩带2。

S1、在背包本体1的下部两侧预留开设缝隙,缝隙用来允许腰带3及肩带2插入。

参照图7,以背包本体1的高度为a,缝隙距离背包本体1上部顶端的距离为b,以缝隙的高度为c,b=(0.55-0.6)a,c=(0.25-0.3)a。

小学生背包本体1的高度一般为30-38cm,也就是缝隙距离背包本体1顶端的高度为16.5cm-22.8cm,缝隙的高度为7.5cm-11.4cm。

通过将缝隙开设在上述位置,使得腰带3和肩带2的插入位置处在背包本体1中部偏下的位置,当扣上腰带3时背包底侧处于骨盆处,从而有利于向上提拉背包,调整背包的重心,增强背包的舒适感。

S2、将两条梯形形状的腰带3分别通过背包本体1下部两侧预留的缝隙,要求长度较长的一侧插入背包本体1内侧,插入的水平距离为1.5-2.5cm。

参照图8,以插入后腰带3与背包本体1下部两侧连接的边沿长度为e,腰带3远离背包本体1下部两侧的边沿长度为f,则:

e=(0.2-0.23)a,f=(0.15-0.18)a。

腰带3与背包本体1边缘和护脊板均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使得腰带3与背包本体1的连接更加紧固,减少连接处的开裂,腰带3带动护脊板贴合人体,减少背包的后仰,实现只系腰带3同样可以实现背包与人体的贴合,同时梯形的腰带3在保持束缚腰部的同时,节省材料。

S3、将两条肩带2的一端与背包本体1的上部两侧缝制接合,调节肩带2的长度,肩带2远离背包本体1上部的一端插入所述背包本体1下部预留的缝隙,肩带2底边插入缝隙的长度为2-6cm,肩带2倾斜插入且抵接于腰带3的上表面,肩带2伸出腰带3的部分与水平面的夹角呈60°。

在多次实验中经过对比发现,当肩带2抵接于背包本体1放置的伸出腰带3的部分与水平面呈60°时,肩带2的连接更加稳定,肩带2与缝隙、与要求的连接面积相对较大,并且肩带2在背负时会远离背包本体1,通过60°的夹角设置肩带2整体处于伸展状态不会发生扭曲,肩带2两边都可以处于绷直的状态,此时通过肩带2的提高背包下部的高度可以保持在骨盆位置,整体的姿势适合人体工程学,背包的使用寿命较长,并且小学生背负背包会更加舒适。

参照图9,当要求肩带2伸出腰带3的部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时,需要控制肩带2插入时倾斜的角度。在实际中,肩带2插入缝隙的一端可以是不规则形状。以肩带2插入缝隙一端的宽度为d,肩带2插入缝隙的底边的长度为l,以肩带2远离背包本体1上部的一端和水平方向的夹角为角B(以锐角计算),此时可以求得角B=1.5×d/l×60°。

因此在生产中,通过测量肩带2插入缝隙一端的宽度d,判定肩带2插入缝隙的底边的长度,即可算出肩带2插入倾斜的夹角B,从而按照角B将肩带2插入缝隙中,实现良好的肩带2连接效果。

S4、将肩带2的插入端、腰带3的插入端与背包本体1进行缝制接合,实现肩带2、腰带3与背包本体1的连接。

S5、将肩带2抵接于腰带3的部分与腰带3进行缝制接合,其中缝制部分的长度为肩带2抵接于腰带3的总长度的75%-85%。通过腰带3和肩带2的连接,使得肩带2的设置更加稳固,肩带2两侧受力更加均匀。

S6、对缝制后的部位进行包边缝纫,进一步加固。

S7、进行其他配件的缝制连接,在腰带3上组装缝制第一延伸带31、第一磁吸件7或第二延伸带32、第二磁吸件8;在上肩带2的支撑骨5上安装滑动夹51、胸带6、第一磁吸件7和第二磁吸件8,实现腰带3和胸带6的装配。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申请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技术分类

06120116333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