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变压器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27:38


变压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变压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变压器中骨架的表面大都是平滑的,这样就提高了线圈绕制到骨架的难度。另外,因骨架平滑的表面,在骨架上绕制好的线圈易变形、不整齐,因此还需要用夹具整形,极大地降低了变压器的制作效率,并增加了变压器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变压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变压器,包括底板、第一磁芯、第二磁芯、第三磁芯、第一绕组、第二绕组、多个插板、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所述第一磁芯包括第一芯柱,所述第二磁芯包括第二芯柱,所述第三磁芯包括第三芯柱;所述第一骨架包括第一周壁及连接所述第一周壁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周壁环绕形成第一收容空间,所述第一芯柱和所述第二芯柱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内,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设置于所述底板,以支撑所述第一周壁,所述第一周壁上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插槽,所述插板插入对应的所述插槽,以将所述第一周壁分隔成多个间隔设置的分隔区,所述第一绕组绕设于所述多个分隔区;所述第二骨架包括第二周壁及连接所述第二周壁的第三支撑部和第四支撑部,所述第二周壁环绕形成第二收容空间,所述第三芯柱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内,并与所述第一磁芯或所述第二磁芯连接,所述第三支撑部和所述第四支撑部设置于所述底板,以支撑所述第二周壁,所述第二绕组绕设于所述第二周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一所述插槽包括多个开口,所述多个开口沿所述第一周壁的周向依次间隔排列。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变压器还包括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周壁朝向所述第一芯柱和所述第二芯柱的表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插板包括插板本体、多个间隔设置的卡板及两相对设置的延伸板,所述插板本体包括朝向所述第一周壁的侧边,每一所述卡板由所述侧边朝所述第一周壁方向延伸形成,所述卡板卡入对应所述插槽中对应的所述开口,两所述延伸板分别设置于所述插板本体朝向所述底板的两端,两所述延伸板穿设于所述底板,并外露于所述底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磁芯还包括第一面板和两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所述第一面板位于所述第一骨架和所述第二骨架之间,并设置于所述底板,两所述第一侧板设置于所述第一面板的两侧,并与所述第一面板一起围设形成第一收容槽,所述第一芯柱设置于所述第一面板,所述第二磁芯还包括第二面板和两相对设置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二面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两所述第二侧板设置于所述第二面板的两侧,并与所述第二面板一起围设形成第二收容槽,所述第二芯柱设置于所述第二面板,所述第一骨架收容于由所述第一收容槽和所述第二收容槽所共同围设形成的空间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磁芯还包括第三面板和两相对设置的第三侧板,所述第三面板设置于所述底板,所述第三芯柱设置于所述第三面板,两所述第三侧板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三面板的两侧,并与所述第三面板和所述第一面板一起形成第三收容槽,所述第二骨架收容于所述第三收容槽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板包括第一表面及背对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包括槽底面及围设于所述槽底面周缘的槽侧面,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三支撑部和所述第四支撑部设置于所述槽底面,并收容于所述凹槽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板还包括多个收容于所述凹槽内的连接件,每一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部和勾部,所述连接部凸设于所述槽底面,所述勾部设置于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槽底面的一端,每一所述连接件中的勾部卡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一支撑部,或所述第二支撑部,或所述第三支撑部,或所述第四支撑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表面开设有多个容线槽,所述第一绕组包括第一绕组线圈及连接所述第一绕组线圈的第一引线,所述第一绕组线圈绕设于所述多个分隔区,所述第二绕组包括绕设于所述第二周壁的第二绕组线圈及连接所述第二绕组线圈的第二引线,所述第一引线和所述第二引线收容于对应的所述容线槽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变压器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并覆盖所述多个容线槽。

本申请中的所述变压器借助所述插板的设计,将所述第一周壁分隔成多个间隔设置的分隔区,以作为所述第一绕组的绕线槽,从而方便所述第一绕组进行绕线。此外,借助所述插板的设计,将所述第一绕组夹设于多个两两配合的插板之间,起固定第一绕组的作用,从而有效防止所述第一绕组中的线圈出现松脱滑出的问题的同时,还可有效防止绕制好的第一绕组出现变形、不整齐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沿图1所示Ⅱ-Ⅱ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变压器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变压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变压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所示第一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6所示第二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第二骨架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所示变压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的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所示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的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变压器 1

底板 10

第一表面 11

第二表面 12

凹槽 13

槽底面 131

槽侧面 132

第一通孔 133

第二通孔 134

连接件 14

连接部 141

勾部 142

容线槽 15

第一骨架 20

第一周壁 21

第一收容空间 211

插槽 212

开口 2121

分隔区 213

隔板 214

第一开口 2141

第一边缘 215

第二边缘 216

第一支撑部 22

第一支撑分部 221

第一贯穿口 222

第二支撑部 23

第二支撑分部 231

第二贯穿口 232

第一连接部 24

第二连接部 25

第一配合部 26

第二配合部 27

第二骨架 30

第二周壁 31

第二收容空间 311

第三边缘 312

第四边缘 313

第三支撑部 32

第四支撑部 33

第三贯穿口 331

第三连接部 34

第四连接部 35

第三配合部 36

第四配合部 37

第一磁芯 41

第一芯柱 411

第一面板 412

第一侧板 413

第一收容槽 414

第二磁芯 42

第二芯柱 421

第二面板 422

第二侧板 423

第二收容槽 424

第三磁芯 43

第三芯柱 431

第三面板 432

第三侧板 433

第三收容槽 434

第一气隙 44

第一绝缘胶片 45

第二气隙 46

第二绝缘胶片 47

第一绕组 50

第一绕组线圈 51

第一引线 52

第二绕组 60

第二绕组线圈 61

第二引线 62

插板 70

插板本体 71

侧边 711

卡板 72

延伸板 73

绝缘层 80

接线端子 91

板体 911

连接板 912

固定板 913

容置槽 914

盖板 92

安装柱 921

安装柱本体 9211

第一勾部 9212

固定部 93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申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变压器1。请一并参图6、图7、图8和图9,所述变压器1包括底板10、第一骨架20、第二骨架30、第一磁芯41、第二磁芯42、第三磁芯43、第一绕组50、第二绕组60及多个插板70。所述第一磁芯41包括第一芯柱411。所述第二磁芯42包括第二芯柱421。所述第三磁芯43包括第三芯柱431。所述第一骨架20包括第一周壁21及连接所述第一周壁21的第一支撑部22和第二支撑部23。所述第一周壁21环绕形成第一收容空间211。所述第一芯柱411和所述第二芯柱421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211内。所述第一支撑部22和所述第二支撑部23设置于所述底板10,以支撑所述第一周壁21。所述第一周壁21上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插槽212。所述插板70插入对应的所述插槽212,以将所述第一周壁21分隔成多个间隔设置的分隔区213。所述第一绕组50绕设于所述多个分隔区213。所述第二骨架30包括第二周壁31及连接所述第二周壁31的第三支撑部32和第四支撑部33。所述第二周壁31环绕形成第二收容空间311。所述第三芯柱431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311内,并与所述第一磁芯41或所述第二磁芯42连接。所述第三支撑部32和所述第四支撑部33设置于所述底板10,以支撑所述第二周壁31。所述第二绕组60绕设于所述第二周壁31。

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中的所述变压器1借助所述插板70的设计,将所述第一周壁21分隔成多个间隔设置的分隔区213,以作为所述第一绕组50的绕线槽,从而方便所述第一绕组50进行绕线。此外,借助所述插板70的设计,将所述第一绕组50夹设于多个两两配合的插板70之间,起固定第一绕组50的作用,从而有效防止所述第一绕组50中的线圈出现松脱滑出的问题的同时,还可有效防止绕制好的第一绕组50出现变形、不整齐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图8,所述第一周壁21和所述第二周壁31均为空心筒状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周壁21和所述第二周壁31的横截面均呈圆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周壁21和所述第二周壁31的横截面形状不限于呈矩形等规则形状,或其他不规则形状,此处不作限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参图7和图8,所述第一周壁21上开设有六个所述插槽212。其中,与所述插槽212配合的所述插板70的数量和所述插槽212的数量相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周壁21上开设的所述插槽212的数量可依据实际需求进行适应性调整,不限于是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等。当然,所述插板70的数量则视所述插槽212的数量进行适应性调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图8,每一所述插槽212包括多个开口2121。所述多个开口2121沿所述第一周壁21的周向依次间隔排列。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一所述插槽212包括两所述开口2121。每一所述开口2121贯穿所述第一周壁21,并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211连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每一所述插槽212中所述开口2121的数量不限,还可以是三个、四个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图2、图7和图8,所述变压器1还包括绝缘层80。所述绝缘层80设置于所述第一周壁21朝向所述第一芯柱411和所述第二芯柱421的表面,如此以保证所述第一骨架20与所述第一磁芯41和所述第二磁芯42之间的绝缘性,及所述插板70与所述第一磁芯41和所述第二磁芯42之间的绝缘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层80的材质不限于为诺美纸。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图7和图8,所述第一骨架20还包括隔板214。所述隔板214凸设于所述第一周壁21背对所述绝缘层80的表面,并沿所述第一周壁21的周向环绕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隔板214大致位于所述第一周壁21的中间位置,并与所述插板70相对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图7和图8,所述隔板214朝向所述底板10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开口2141。其中,所述第一开口2141的设置用于方便所述第一绕组50和所述第二绕组60走线。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隔板214可省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插板70的材质不限于为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图7,所述插板70包括插板本体71、多个间隔设置的卡板72及两相对设置的延伸板73。

在本实施方式中,参图7和图8,所述插板本体71大致呈C型,以配合所述第一周壁21的外观形状,及配合连接所述插板本体71的所述卡板72卡入对应所述插槽212中对应的开口2121。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插板本体71的形状可依据所述第一周壁21的外观形状进行对应调整,不限于呈U型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图7,所述插板本体71包括朝向所述第一周壁21的侧边711。每一所述卡板72由所述侧边711朝所述第一周壁21方向延伸形成。每一所述卡板72卡接于应所述插槽212中对应的开口2121。两所述延伸板73分别设置于所述插板本体71朝向所述底板10的两端。其中,两所述延伸板73穿设于所述底板10,并外露于所述底板10。如此,所述变压器1在工作中产生的热量,可借助所述延伸板73及时导出至外界,从而有效提高所述变压器1的散热性能。

在一些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插板70包括所述插板本体71、多个间隔设置的所述卡板72及一所述延伸板73。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插板70仅包括所述插板本体71及多个间隔设置的所述卡板7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图7和图8,所述第一骨架20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部24和第二连接部25。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周壁21包括第一边缘215及背对所述第一边缘215的第二边缘216。所述第一连接部24连接所述第一边缘215,所述第二连接部25连接所述第二边缘216。

在本实施方式中,参图7和图8,所述第一连接部24由所述第一边缘215朝背对所述第一周壁21的方向延伸形成。所所述第二连接部25由所述第二边缘216朝背对所述第一周壁21的方向延伸形成。其中,述第一支撑部22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4朝向所述底板10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撑部23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部25朝向所述底板10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图1、图6、图7和图8,所述第一磁芯41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4相对的第一面板412。所述第一面板412位于所述第一骨架20和所述第二骨架30之间,并设置于所述底板10。所述第一芯柱411设置于所述第一面板412。所述第二磁芯42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5相对的第二面板422。所述第二面板422设置于所述底板10。所述第二芯柱421设置于所述第二面板422。其中,所述第一绕组50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4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5之间。可以理解,所述第一连接部24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5的设置,以将所述第一绕组50与所述第一磁芯41和所述第二磁芯42隔离,保证所述第一绕组50与所述第一磁芯41和所述第二磁芯42之间绝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图1、图6、图7和图8,所述第一骨架20还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一配合部26和两相对设置的第二配合部27。其中一第一配合部26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4朝向所述底板10的一侧,并与所述底板10相对设置。另一第一配合部26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4背向所述底板10的一侧。其中一第二配合部27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部25朝向所述底板10的一侧,并与所述底板10相对设置。另一第二配合部27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部25背向所述底板10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一面板412位于两所述第一配合部26之间,所述第二面板422位于两所述第二配合部27之间。如此,借助各配合部和各面板之间的配合,以加强所述第一骨架20与所述第一磁芯41和所述第二磁芯42的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图6,所述第一磁芯41还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413。两所述第一侧板413设置于所述第一面板412的两侧,并与所述第一面板412一起围设形成第一收容槽414。所述第一芯柱411位于所述第一收容槽414内。所述第二磁芯42还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二侧板423。两所述第二侧板423设置于所述第二面板422的两侧,并与所述第二面板422一起围设形成第二收容槽424。所述第二芯柱421位于所述第二收容槽424内。

可以理解,参图1、图2、图6和图8,所述第一磁芯41的第一芯柱411由所述第一周壁21的第一边缘215向第二边缘216方向插入至所述第一收容空间211内;以及所述第二磁芯42的第二芯柱421由所述第一周壁21的第二边缘216向第一边缘215方向插入至所述第一收容空间211内,并与所述第一芯柱411接触时,所述第一磁芯41中的其中一第一侧板413与所述第二磁芯42中对应的一第二侧板423连接,所述第一磁芯41中的另一第一侧板413与所述第二磁芯中对应的另一第二侧板423连接。此时,所述第一骨架20收容于由所述第一收容槽414和所述第二收容槽424所共同围设形成的空间内。同时,所述第一面板412位于两所述第一配合部26之间;所述第二面板422位于两所述第二配合部27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图1,每一所述第一侧板413与其对应的第二侧板423之间形成第一气隙44。其中,所述第一气隙44用于避免所述变压器1在工作中出现磁饱和现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图1和图6,所述第一气隙44内设置有第一绝缘胶片45,以保证每一所述第一侧板413与其对应的第二侧板423之间间隔设置,进而有效避免所述变压器1在工作中出现磁饱和现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图7和图8,所述第一支撑部22包括多个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分部221。所述第二支撑部23包括多个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二支撑分部231。其中,每一所述第一支撑分部221限于呈片状,或呈块状,或呈块状。每一所述第二支撑分部231不限于呈片状,或呈块状,或呈块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参图7和图8,所述第一支撑部22包括两所述第一支撑分部221。所述第二支撑部23包两所述第二支撑分部231。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分部221和所述第二支撑分部231的数量可依据实际需求进行适应性调整,不限于为一个、或三个。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支撑部32限于呈片状,或呈块状,或呈块状。所述第四支撑部33不限于呈片状,或呈块状,或呈块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图1和图6,所述第二骨架30设置于所述第一骨架20远离所述第二磁芯42的一侧,或设置于所述第一骨架20远离所述第一磁芯41的一侧。为方便描述,下述将以所述第二骨架30设置于所述第一骨架20远离所述第二磁芯42的一侧为例进行说明。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图9和图10,所述第二骨架30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连接部34和第四连接部35。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周壁31包括第三边缘312及背对所述第三边缘312的第四边缘313。所述第三连接部34连接所述第三边缘312,所述第四连接部35连接所述第四边缘313。

在本实施方式中,参图7、图9和图10,所述第三连接部34由所述第三边缘312朝背对所述第二周壁31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三支撑部32设置于所述第三连接部34朝向所述底板10的一侧。所述第四连接部35由所述第四边缘313朝背对所述第二周壁31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四支撑部33设置于所述第四连接部35朝向所述底板10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图6、图9和图10,所述第三磁芯43还包括与所述第三连接部34相对的第三面板432。所述第三面板432设置于所述底板10。所述第三芯柱431设置于所述第三面板432。其中,第一面板412位于所述第四连接部35和所述第一连接部24之间。所述第二绕组60位于所述第三连接部34和所述第四连接部35之间。可以理解,所述第三连接部34和所述第四连接部35的设置,以将所述第二绕组60与所述第三磁芯43和所述第一磁芯41隔离,保证所述第二绕组60与所述第三磁芯43和所述第一磁芯41之间绝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图6、图7、图9和图10,所述第二骨架30还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三配合部36和两相对设置的第四配合部37。其中一第三配合部36设置于所述第三连接部34朝向所述底板10的一侧,并与所述底板10相对设置。另一第三配合部36设置于所述第三连接部34背向所述底板10的一侧。其中一第四配合部37设置于所述第四连接部35朝向所述底板10的一侧,并与所述底板10相对设置。另一第四配合部37设置于所述第四连接部35背向所述底板10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三面板432位于两所述第三配合部36之间。所述第一面板412还位于两所述第四配合部37之间。如此,借助各配合部和各面板之间的配合,以加强所述第二骨架30与所述第一磁芯41和所述第三磁芯43的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图6,所述第三磁芯43还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三侧板433。两所述第三侧板433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三面板432的两侧,并与所述第三面板432一起形成第三收容槽434。所述第三磁芯43位于所述第三收容槽434内。

可以理解,参图2、图6、图7、图9和图10,所述第三磁芯43的第三芯柱431由所述第二周壁31的第三边缘312向第四边缘313方向插入至所述第二收容空间311内,并与所述第一面板412接触时,所述第三面板432、两所述第三侧板433和所述第一面板412一起围设形成收容所述第二周壁31的所述第三收容槽434。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图1,每一所述第三侧板433和所述第一面板412之间形成第二气隙46。其中,所述第二气隙46用于避免所述变压器1在工作时出现磁饱和现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图1和图6,所述第二气隙46内设置有第二绝缘胶片47,以保证每一所述第三侧板433和所述第一面板412之间间隔设置,进而有效避免所述变压器1在工作中出现磁饱和现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图3、图5、图7、图8和图9,所述底板10包括第一表面11及背对所述第一表面11的第二表面12。所述第一表面11开设有凹槽13。所述凹槽13包括槽底面131及围设于所述槽底面131周缘的槽侧面132。其中,所述第一支撑部22、所述第二支撑部23、所述第三支撑部32和所述第四支撑部33设置于所述槽底面131,并收容于所述凹槽13内,如此以压缩所述变压器1的整体高度,使得所述变压器1更小型化。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凹槽13可省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图5、图7、图8和图9,所述底板10还包括多个收容于所述凹槽13内连接件14。所述多个连接件14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支撑部22、所述第二支撑部23、所述第三支撑部32和所述第四支撑部33连接,以加强所述底板10与所述第一骨架20和所述第二骨架30的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参图5,每一所述连接件14包括连接部141和勾部142。所述连接部141凸设于所述槽底面131。所述勾部142设置于所述连接部141远离所述槽底面131的一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相应地,参图5、图7、图8和图9,所述第一支撑部22中的至少一第一支撑分部221上开设有第一贯穿口222。所述第二支撑部23中的至少一第二支撑分部231上开设有第二贯穿口232。所述第三支撑部32和所述第四支撑部33中的至少之一开设有第三贯穿口331。如此,所述连接件14中的勾部142可卡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一贯穿口222,或对应的所述第二贯穿口232,或对应的所述第三贯穿口331,以保证所述底板10与所述第一骨架20和所述第二骨架30的连接。

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件14可省略。如此,所述底板10与所述第一支撑部22、所述第二支撑部23、所述第三支撑部32和所述第四支撑部33之间,不限于通过粘接、焊接等方式实现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图3、图5和图7,所述槽底面131上还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133。如此,所述插板70中的延伸板73可穿过对应的第一通孔133,以外露于所述底板1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图5、图6和图11,所述槽侧面132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134。所述多个第二通孔134用于方便各绕组进出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图3,所述第二表面12开设有多个容线槽15。所述多个容线槽15用于收容各绕组中的引线,规范各绕组布线。其中,所述多个容线槽15连通对应的所述第二通孔134。

可以理解,所述第一通孔133、所述第二通孔134和所述容线槽15的数量可依据实际需求进行适应性调整,此处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图3、图7和图11,所述第一绕组50包括第一绕组线圈51及连接所述第一绕组线圈51的第一引线52。所述第一绕组线圈51绕设于所述多个分隔区213。所述第二绕组60包括绕设于所述第二周壁31的第二绕组线圈61及连接所述第二绕组线圈61的第二引线62。其中,所述第一引线52和所述第二引线62分别自对应的所述第二通孔134穿过,并收容于对应的所述容线槽15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图3和图4,所述变压器1还包括两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引线52和所述第二引线62的接线端子91。所述接线端子91位于对应的容线槽15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参图3和图4,每一所述接线端子91包括板体911及连接所述板体911的连接板912和固定板913。所述连接板912与所述板体911共同形成L型结构。所述固定板913与所述连接板912相对且间隔设置,以形成容置槽914。如此,所述第一引线52的端部或所述第二引线62的端部可夹设于所述容置槽914内,起固定所述第一引线52或所述第二引线62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图3、图12和图13,所述变压器1还包括盖板92。所述盖板92盖设于所述第二表面12,并覆盖所述第一引线52和第二引线62,以增加所述变压器1的使用安全性,并可有效避免在所述变压器1安装时对各绕组的损坏。其中,所述接线端子91中的连接板912穿设于所述盖板92,并外露于所述盖板92,以作为所述变压器1的外接端子。

在本实施方式中,参图3、图12和图13,所述盖板92的边缘凸设有多个安装柱921。每一所述安装柱921包括安装柱本体9211和第一勾部9212。所述安装柱本体9211凸设于所述盖板92朝向所述底板10的表面。所述第一勾部9212设置于所述安装柱本体9211远离所述盖板92的端部。其中,所述盖板92借助所述第一勾部9212卡接至所述底板10,以实现对所述盖板92的固定。可以理解,所述安装柱921的数量可依据实际需求进行适应性调整此处不作限定。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柱921可省略。如此,所述盖板92不限于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底板10。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盖板92可省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图14,所述变压器1还包括固定部93。所述固定部93环设于所述第一磁芯41、所述第二磁芯42和所述第三磁芯43的外周,用于固定所述变压器1及保护所述第一磁芯41、所述第二磁芯42和所述第三磁芯43。其中,所述固定部93不限于为绝缘胶带。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非对本申请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申请已是较佳实施方式揭露如上,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方式,但凡是未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申请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相关技术
  • 用于切割堆叠型变压器的变压器芯部和包括该变压器芯部的变压器
  • 一种基于变压器外壳绝缘的电力电子变压器模块及变压器
技术分类

06120112938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