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防烫茶碗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32:36


防烫茶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烫茶碗。

背景技术

盖碗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汉族茶具。又称“三才碗”、“三才杯”,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暗含天地人和之意。是在民间盖碗也指一种齐刘海发型,因这种发型的刘海像只碗盖在头上而得此名。“茶托”又称“茶船”。盖碗茶,须用滚烫的开水冲一下碗,然后放入茶叶盛水加盖,沁茶的时间看茶叶数量和种类约为20秒至3分钟。在清雍正年间,盛行使用盖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对于饮茶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对于饮茶器具提出了较为苛刻的要求。目前的茶碗通常是烧制而成的陶瓷件,其虽然能够满足盛装茶水的功能,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不便,例根据,饮茶时,通常是利用拇指和食指夹住茶碗的两侧边缘处,在将茶水导入茶碗后,由于水温过高,导致茶碗边缘具有较高的温度,在拿取茶碗时容易烫手。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防烫茶碗。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烫茶碗,包括外碗、内碗和碗盖,所述内碗为倒钟形,其开口边缘外翻设置形成第一翻边;所述外碗为倒钟形,包括上端开口的碗底、自所述碗底的开口边缘向上延伸设置的碗壁以及自所述碗壁上端向外延伸的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用于承托第一翻边,所述内碗的底部及外壁不与外碗的底部和碗壁接触;

所述碗盖可盖设在所述第一翻边上,所述碗盖的顶部向上延伸设置有用于抓手的第一环形凸起,所述碗底向远离开口的一端凹陷设置形成底座凹腔;所述碗盖的外径小于所述外碗的内径,所述第一环形凸起可收容与所述底座凹腔中;所述第二翻边和碗底为硅胶材质。

优选地,所述碗壁为不锈钢材质。

优选地,所述碗盖靠近边缘处设置有流水孔。

优选地,所述底座凹腔的内径等于所述第一环形凸起的内径。

优选地,在收纳状态下,所述第一环形凸起卡设在所述底座凹腔中,所述碗盖的盖口朝上设置,所述内碗由所述外碗承托并不与所述碗盖接触。

优选地,所述防烫茶碗还包括托盘,所述托盘的中间设置有第二环形凸起,所述第二环形凸起用于承托所述底座或内碗,所述托盘的边缘向内延伸设置有第三翻边。

优选地,在收纳状态下,所述托盘盖设在所述外碗口,所述第二翻边卡设在所述第三翻边内。

优选地,所述托盘为硅胶材质。

本发明通过设置包括外碗、内碗和碗盖的茶碗,在使用状态下,内碗由外碗的第二翻边承托,内碗和外碗的之间形成了空气层,起到保温和防烫的作用。在倒茶前可以挤压外碗使内部形成负压以吸住外碗的碗壁,倒茶时手指捏住第二翻边且不与内碗直接接触起到防烫的效果。在收纳状态下,碗盖的盖口朝上设置放入外碗中,第一环形凸起则收容与底座凹腔内,由此再放入内碗,再次挤压外碗使其第二翻边贴合内碗的第一翻边,实现对内碗外壁的完全包覆,节约了空间,在外碗受到一定的碰撞时也可保护内碗不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防烫茶碗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防烫茶碗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烫茶碗,参照图1,包括外碗30、内碗10和碗盖20,所述内碗10为倒钟形,其开口边缘外翻设置形成第一翻边11;所述外碗30为倒钟形,包括上端开口的碗底31、自所述碗底31的开口边缘向上延伸设置的碗壁32以及自所述碗壁32上端向外延伸的第二翻边33,所述第二翻边33用于承托第一翻边11,所述内碗10的底部及外壁不与外碗30的底部和碗壁32接触;所述碗盖20可盖设在所述第一翻边11上,所述碗盖20的顶部向上延伸设置有用于抓手的第一环形凸起21,所述碗底31向远离开口的一端凹陷设置形成底座凹腔34;所述碗盖20的外径小于所述外碗30的内径,所述第一环形凸起21可收容与所述底座凹腔34中;所述第二翻边33和碗底31为硅胶材质。

本发明通过设置包括外碗30、内碗10和碗盖20的茶碗,在使用状态下,内碗10由外碗30的第二翻边33承托,内碗10和外碗30的之间形成了空气层,起到保温和防烫的作用。在倒茶前可以挤压外碗30使内部形成负压以吸住外碗30的碗壁32,倒茶时手指捏住第二翻边33且不与内碗10直接接触起到防烫的效果。在收纳状态下,碗盖20的盖口朝上设置放入外碗30中,第一环形凸起21则收容与底座凹腔34内,由此再放入内碗10,再次挤压外碗30使其第二翻边33贴合内碗10的第一翻边11,实现对内碗10外壁的完全包覆,节约了空间,在外碗30受到一定的碰撞时也可保护内碗10不损坏。

进一步的,所述碗壁32为不锈钢材质,不锈钢的碗壁32可用于支撑碗底31和第二翻边33,提升外碗30的结构强度,在收纳状态下,不锈钢的碗壁32也可起到一定的防护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碗盖20靠近边缘处设置有流水孔,通过设置流水孔可避免倒茶时,茶叶从内碗10和盖碗的缝隙中流出。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凹腔34的内径等于所述第一环形凸起21的内径,所述第一环形凸起21卡设在所述底座凹腔34中,所述碗盖20的盖口朝上设置,所述内碗10由所述外碗30承托并不与所述碗盖20接触。

参照图1和图2,所述防烫茶碗还包括托盘40,所述托盘40的中间设置有第二环形凸起40,所述第二环形凸起40用于承托所述底座或内碗10,所述托盘40的边缘向内延伸设置有第三翻边42,所述托盘40为硅胶材质。在收纳状态下,所述托盘40盖设在所述外碗30口,所述第二翻边33卡设在所述第三翻边42内。外碗30和托盘40将内碗10和碗盖20收容在其内部,实现360度无死角的防护。

通过设置托盘40可用于承托外碗30,其整体造型仍然是三才碗的造型,此外在取出内碗10时,由于内碗10的底部时球面,倒扣设置可不卫生,内碗10也可放置在第二环形凸起40上。

本发明通过设置包括外碗30、内碗10和碗盖20的茶碗,在使用状态下,内碗10由外碗30的第二翻边33承托,内碗10和外碗30的之间形成了空气层,起到保温和防烫的作用。在倒茶前可以挤压外碗30使内部形成负压以吸住外碗30的碗壁32,倒茶时手指捏住第二翻边33且不与内碗10直接接触起到防烫的效果。在收纳状态下,碗盖20的盖口朝上设置放入外碗30中,第一环形凸起21则收容与底座凹腔34内,由此再放入内碗10,再次挤压外碗30使其第二翻边33贴合内碗10的第一翻边11,实现对内碗10外壁的完全包覆,节约了空间,在外碗30受到一定的碰撞时也可保护内碗10不损坏。

在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相关技术
  • 一种防烫茶碗及使用该茶碗的盖碗
  • 防碗盖掉落的泡茶碗及具有该泡茶碗的出液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2959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