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45:49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自动驾驶技术或辅助驾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智能汽车正在逐步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传感器在智能汽车的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安装在车上的各式各样的传感器,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随时感知周围的环境、收集数据,进行移动物体的辨识与追踪,以及静止场景如车道线、标示牌的识别,并结合导航仪以及地图数据进行路径规划。传感器可以预先察觉到可能发生的危险并及时帮助驾驶员甚至自主采取必要的规避手段,有效增加了汽车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在自动驾驶或辅助驾驶领域中,传感器可包括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摄像头和超声波雷达等探测装置。在驾驶过程中,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这就为道路环境以及目标对象的检测提出了要求。探测装置,尤其对于雷达装置,如何检测目标对象的相关信息,是本申请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以实现探测装置检测目标对象的相关信息。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信号处理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探测装置,该探测装置至少包括第一发射天线。探测装置可接收对应于第一发射天线的至少一个第一信号,且对至少一个第一信号执行波束成形处理,产生第一波束。探测装置根据第一波束的相位和第二波束的相位,可确定第一目标的信息。其中,上述第二波束对应于探测装置接收至少一个第二信号,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之间存在第一时间差。

其中,所述波束成形可采用傅里叶变换、自适应波束成形或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minimum variance distortionless response,MVDR)等方式实现不作限定。比如,以利用傅里叶变换实现波束成形为例,所述对至少一个第一信号执行波束成形处理,产生第一波束,包括:探测装置可对至少一个第一信号执行傅里叶变换,得到多个波束;在多个波束中,确定第一波束。例如,可在多个波束中,选择能量最强的波束,作为第一波束等。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上述至少一个第一信号可包括至少两个第一信号,上述至少一个第二信号可包括至少两个第二信号。

通过上述方法,探测装置根据第一波束的相位和第二波束的相位,确定第一目标的信息,从而实现对目标对象的检测。进一步的,探测装置可根据第一波束的相位和第二波束的相位,确定多普勒相位差,根据多普勒相位差,可解速度模糊,进一步提高探测装置检测目标的准确性。

所谓速度模糊是指目标对象的运动速度超出探测装置检测速度的范围时,导致探测装置所检测的速度错误的现象。比如,若探测装置检测速度的范围为[-6,6]km/h。若目标对象相对于探测装置的实际运动速度为8km/h,但由于8km/h超出了探测装置的检测范围,此时探测装置所检测的目标对象相对于探测装置的运动速度很可能为2km/h。

为了解决上述速度模糊的问题,在一种解决方案中:在设计探测装置的天线阵列时,使得两组不同发射天线对应的虚拟子阵有重叠阵元。由于重叠虚拟子阵的相位差仅为多普勒相位差引起。因此,测量重叠虚拟子阵的相位差,即可确定多普勒相位差。而根据所述多普勒相位差,即可解速度模糊。但针对上述设计重叠虚拟子阵的方式,存在以下问题:阵列孔径变小,不利于系统设计,且容易受到阵列误差的影响等问题。而在上述第一方面的设计中,探测波置可分别对至少一个第一信号,以及至少一个第二信号进行波束成形,得到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根据上述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两个波束的相位,即可确定多普勒相位差,进而可进行解速度模糊。可见在上述第一方面的设计中,无需将探测装置的虚拟子阵设置为重叠的方式。从而可解决上述由于上述重叠虚拟子阵所引起的阵列孔径变小、不利于系统设计、容易受到阵列误差影响等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波束是对至少一个第二信号执行波束成形处理后产生的。例如,探测装置可对至少一个第二信号执行波束成形,产生第二波束。探测装置除包括上述第一发射天线发,还可包括第二发射天线,至少一个第二信号可为对应于第一发射天线的信号,或者,对应于第二发射天线的信号等,不作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探测装置根据第一波束的相位以及第二波束的相位,确定第一目标的信息,具体为:探测装置根据第一波束的相位和第二波束的相位,确定多普勒相位差;探测装置根据多普勒相位差,确定第一目标的信息。

例如,探测装置可根据多普勒相位差,确定速度模糊系数。之后,根据速度模糊系数,可确定真实的多普勒频移。进而根据真实的多普勒频移,可确定目标对象的速度、角度和/或距离等,减少速度模糊对探测装置的影响。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至少一个第二信号对应于第二发射天线,探测装置根据第一波束的相位和第二波束的相位,确定多普勒相位差,具体为:探测装置根据第一波束的相位和第二波束的相位,确定第一相位差;探测装置根据第一发射天线的相位和第二发射天线的相位,确定第二相位差;探测装置根据第一相位差和第二相位差,确定多普勒相位差。比如,上述多普勒相位差可具体为第一相位差与第二相位差,两者间的差值。比如,若第一相位差为91度,第二相位差为90度,则上述多普勒相位差可为1度。

通过上述方法,探测装置可包括第一发射天线和第二发射天线,第一发射天线发射信号,经目标对象反射,形成上述至少一个第一信号。探测装置的接收子阵可接收上述至少一个第一信号。对至少一个第一信号执行波束成形处理,产生第一波束。同理,第二发射天线可发射信号,经目标对象反射,形成上述至少一个第二信号。探测装置的接收子阵可接收上述至少一个第二信号。对至少一个第二信号执行波束成形处理,产生第二波束。由于第一发射天线和第二发射天线为不同的天线,存在空间上位差。因此上述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之间的相位差,除包括多普勒相位差外,还包括上述两个发射的空间相位差。即上述两个发射天线间的空间相位差,与多普勒相位差,两者之和,等于上述第一波束与第二波束之间的相位差。因此,探测装置可计算第一波束与第二波束的相位差,以及,第一发射天线与第二发射天线之间的空间相位差,可确定多普勒相位差。比如,若第一波束与第二波束的相位差为90.5度,第一发射天线与第二发射天线间的空间相位差为90度,则可确定多普勒相位差为0.5度。进一步,可消除或降低多普勒相位差,对探测装置的影响。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至少一个第一信号对应于第一虚拟子阵,至少一个第二信号对应于第二虚拟子阵。

通过上述方法,探测装置中接收上述第一信号的子阵可称为第一虚拟子阵,接收上述第二信号的子阵可称为第二虚拟子阵。还可描述为:第一发射天线对应于第一虚拟子阵,第二发射天线对应于第二虚拟子阵等。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至少一个第二信号对应于第一发射天线,探测装置根据第一波束的相位和第二波束的相位,确定多普勒相位差,具体为:探测装置根据第一波束的相位和第二波束的相位,确定第一相位差;探测装置根据第一相位差,确定多普勒相位差。

通过上述方法,探测装置中包括第一发射天线,第一发射天线可同时属于不同的TDM小组,比如,第一发射天线同时属于第一TDM小组和第二TDM小组。则第一发射天线可在第一TDM小组对应的时间段发射信号,上述信号经目标对象反射,可形成上述至少一个第一信号。探测装置的虚拟子阵可接收上述至少一个第一信号,对至少一个第一信号进行波束成形,产生第一波束。同时,第一发射天线可在第二TDM小组对应的时间段发射信号,上述信号经目标对象反射,可形成上述至少一个第二信号。探测装置可对上述至少一个第二信号执行波束成形,产生第二波束。由于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是同一第一发射天线发射的。因此,上述第一波束与第二波束的相位差,仅包括多普勒相位差,并不包括不同发射天线间的空间相位差。即上述第一波束与第二波束的相位差,即等于多普勒相位差。在该设计中,两个TDM小组采用同一天线发射,可以有效减轻阵列、天线误差等对多普勒相位差测量的影响。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至少一个第一信号和至少一个第二信号对应于第一虚拟子阵。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波束的第一指向角和第二波束的第二指向角指示第一目标,和/或,第一波束的第一指向角和第二波束的第二指向角的角度差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和/或,第一波束的能量与第二波束的能量差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目标的信息包括第一目标的角度、速度或距离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时间差为不同时分复用TDM小组之间的时间差。

比如,在一种示例中,探测装置包括N个TDM小组,所述N个TDM小组分时发射。设定N个TDM小组中包括第L个TDM小组和第K个TDM小组,L和K均为大于或等于1,小于或等于N的整数,第L个TDM小组中包括第一发射天线,第K个TDM小组中包括第二发射天线。探测装置中的第一发射天线在第L个TDM小组对应的时间段内发射第一信号。探测装置中的第二发射天线在第K个TDM小组对应的时间段内发射第二信号。上述第一时间差可指第L个TDM小组与第K个TDM小组间的时间差。或者,在另一种示例中,设定探测装置的N个TDM小组中包括第M个TDM小组和第P个TDM小组,所述M与P为大于或等于1,小于或等于N的整数。设定第M个TDM小组中包括第一发射天线,探测装置的第一发射天线在第M个TDM小组对应的时间段内发射第一信号。第P个TDM小组中也包括第一发射天线,探测装置的第一发射天线在第P个TDM小组对应的时间段内发射第二信号。上述第一时间差可指第M个TDM小组与第P个TDM小组间的时间差。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装置,该装置可以是探测装置,也可是探测装置中的装置,例如,可以是车载终端中的装置,或者可以是雷达中的装置等,该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且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可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任一种涉及中的相应功能,具体的:

通信单元,用于接收对应于第一发射天线的至少一个第一信号;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信号执行波束成形处理,产生第一波束;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波束的相位以及第二波束的相位,确定第一目标的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波束对应探测装置接收的至少一个第二信号,所述第一波束和所述第二波束之间存在第一时间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波束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信号执行波束成形处理后产生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单元在根据所述第一波束的相位以及第二波束的相位,确定第一目标的信息时,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波束的相位和所述第二波束的相位,确定多普勒相位差;根据所述多普勒相位差,确定所述第一目标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信号对应于第二发射天线,所述处理单元在根据所述第一波束的相位和所述第二波束的相位,确定多普勒相位差时,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波束的相位和所述第二波束的相位,确定第一相位差;根据所述第一发射天线的相位和所述第二发射天线的相位,确定第二相位差;根据所述第一相位差和所述第二相位差,确定所述多普勒相位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信号对应于第一虚拟子阵,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信号对应于第二虚拟子阵。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信号对应于所述第一发射天线,所述处理单元在根据所述第一波束的相位和所述第二波束的相位,确定多普勒相位差时,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波束的相位和所述第二波束的相位,确定第一相位差;根据所述第一相位差,确定所述多普勒相位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信号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信号对应于第一虚拟子阵。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波束的第一指向角和所述第二波束的第二指向角指示所述第一目标,和/或,所述第一波束的第一指向角和所述第二波束的第二指向角的角度差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和/或,所述第一波束的能量与所述第二波束的能量的差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目标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目标的角度、速度或距离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时间差为不同时分复用TDM小组之间的时间差。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描述的方法。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可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描述的方法。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用于该装置与其它设备进行通信。示例性的,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器、电路、总线、天线(尤其适用于雷达装置)或其它类型的通信接口等。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以执行:控制通信接口接收对应于第一发射天线的至少一个第一信号,对至少一个第一信号执行波束成形处理,产生第一波束;根据第一波束的相位以及第二波束的相位,确定第一目标的信息;其中,第二波束对应于探测接收的至少一个第二信号,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之间存在第一时间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波束是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信号执行波束成形处理后产生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器在根据所述第一波束的相位以及第二波束的相位,确定第一目标的信息时,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波束的相位和所述第二波束的相位,确定多普勒相位差;根据所述多普勒相位差,确定所述第一目标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信号对应于第二发射天线,处理器在根据所述第一波束的相位和所述第二波束的相位,确定多普勒相位差时,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波束的相位和所述第二波束的相位,确定第一相位差;根据所述第一发射天线的相位和所述第二发射天线的相位,确定第二相位差;根据所述第一相位差和所述第二相位差,确定所述多普勒相位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信号对应于第一虚拟子阵,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信号对应于第二虚拟子阵。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信号对应于所述第一发射天线,处理器在根据所述第一波束的相位和所述第二波束的相位,确定多普勒相位差时,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波束的相位和所述第二波束的相位,确定第一相位差;根据所述第一相位差,确定所述多普勒相位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信号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信号对应于第一虚拟子阵。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波束的第一指向角和所述第二波束的第二指向角指示所述第一目标,和/或,所述第一波束的第一指向角和所述第二波束的第二指向角的角度差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和/或,所述第一波束的能量与所述第二波束的能量的差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目标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目标的角度、速度或距离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时间差为不同时分复用TDM小组之间的时间差。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的方法。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所存储的程序或者指令,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的任一方法。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或者集成电路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或者集成电路和其他分立器件。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传感器,包括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所述的装置。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传感器系统,包含至少一个传感器,该传感器可包括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所述的装置。

第九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含至少一个传感器,该传感器可包括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所述的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虚拟阵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TDM波形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不同发射天线发射,接收子阵波束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同一发射天线重复发射,接收子阵波束形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TDM波形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虚拟阵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处理流程;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所使用的一些名词或术语进行解释说明,该名词或术语也作为发明内空的一部分。

一、探测装置

探测装置,是一种用于探测目标对象的装置。例如,可用于探测目标对象的速度、角度或距离等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探测装置所探测的目标对象的速度、角度或距离等信息,可以是目标对象的绝对信息,或者,可以是目标对象相对于探测装置的相对信息等,不作限定。探测装置可安装在移动的设备上,例如,探测装置可安装在车辆上作为车载雷达探测装置。或者,探装置可安装在固定的设备上,例如,探测装置可安装在路侧单元(road sideunit,RSU)等设备上。

探测装置可包括雷达(radar)等,雷达按照频段划分,可包括毫米波雷达、微波雷达、超视距雷达和激光雷达等;按照天线扫描方式划分,可包括机械扫描雷达和相控阵雷达等;按照雷达采用的技术和信号处理的方式划分,可包括相参积累雷达、非相参积累雷达、动目标显示雷达、动目标检测雷达、脉冲多普勒雷达、合成孔径雷达和边扫描边跟踪雷达;按照目标测量的参数分类,可包括测高雷达、二坐标雷达、三坐标雷达、敌我识对雷达和多端雷达等;按照角跟踪方式划分,可包括单脉冲雷达、圆锥扫描雷达和隐蔽圆锥扫描雷达。按照雷达信号形式划分,可包括脉冲雷达、连续波雷达、脉冲压缩雷达和频率捷变雷达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实现探测装置功能的装置可以是雷达;也可以是能够支持探测装置实现该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该装置可以被安装在雷达中。在其它可能的实现中,该探测装置也可以独立于雷达,例如可以独立设置,或者集成于车载的中央控制器、融合单元,或者其他可能的处理单元中。本申请实施例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以用于实现探测装置的功能的装置是雷达为例,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二、波束

波束(beam)可以理解为空间资源,可以指具有能量传输指向性的发送或接收预编码向量。并且,该发送或接收预编码向量能够通过索引信息进行标识。其中,所述能量传输指向性可以指在通过预编码处理将所发送的信号的能量聚集在一定空间位置内,接收经过该预编码向量进行预编码处理后的信号具有较好的接收功率,如满足接收解调信噪比等;所述能量传输指向性也可以指通过该预编码向量接收来自不同空间位置发送的相同信号具有不同的接收功率。可选地,同一通信设备可以有不同的预编码向量,不同的设备也可以有不同的预编码向量,即对应不同的波束。针对通信设备的配置或者能力,一个通信设备在同一时刻可以使用多个不同的预编码向量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即同时可以形成一个波束或者多个波束。波束信息可以通过索引信息进行标识,可选地,所述索引信息也可以是通过波束承载的信号或信道显式或隐式承载的索引信息,比如,所述索引信息包括但是不限于通过波束发送的同步信号或者广播信道指示该波束的索引信息。波束对(beam pair)可以包括发送端的发送波束(Tx beam)和接收端的接收波束(Rx beam)。

三、波束成形(beamforming)

波束成形用于定向信号传输或接收。对于接收端的信号处理,可以通过对至少一个接收阵元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加权合成,形成所需的理想信号。从天线方向图视角来看,这样做相当于形成了规定指向的波束。例如,将原来全方位的接收方向图转换成了零点、有最大指向的波瓣方向图。同样原理也适用于发射端,对天线阵元馈电进行幅度和相位调整,从而可形成所需形状的方向图。可选的实现中,所述波束成形可采用傅里叶变换实现,比如通过4个接收阵元接收4个信号,可对所述4个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多个波束。比如,若上述傅里叶变换为128点傅里叶变换,则可得到128个波束。若上述傅里叶变换为256点傅里叶变换,则可得到256个波束。从多个波束中,选择能量最强的波束,所述能量最强的波束可指向目标对象的位置等。可选的,所述傅里叶变换可为离散傅里叶变换,所述离散傅里叶变换的一种实现算法可为快速傅里叶变换,比如二维快速傅里叶变换等。或者,所述波束成形可采用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minimum variance distortionless response,MVDR)、自适应波束成形等方式实现,不作限定。

波束成形技术一般应用于多天线系统。例如,多输入多输出(multi input multioutput,MIMO)。由于采用了多组天线,从发射端到接收端无线信号对应同一条空间流(spatial streams),是通过多条路径传输的。在接收端采用一定的算法对多个天线(或称为接收阵元)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可以明显改善接收端的信噪比。即使在接收端较远时,也能获得较好的信号质量。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不对波束成形的具体方式做限定,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或者对现有技术进行合理的变型。

四、虚拟子阵

在MIMO雷达系统中,多个发射天线发射的发射信号,经目标对象反射形成反射信号,接收天线分离各发射天线对应的反射信号。这些反射信号对应各个发射接收通道组合。由于这些信号是接收天线接收并经过分离的信号,而不是物理天线直接接收的信号,因此这些信号叫作虚拟信号。各个发射接收通道对应的虚拟信号按发射接收天线排布组成虚拟子阵,单个信号为虚拟阵元。可选的,多个发射天线所发射的发射信号之间可以是相互正交的。相应的,接收天线可通过信号正交性分离各发射天线对应的反射信号。

虚拟子阵还可称为接收子阵或天线子阵等,虚拟子阵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虚拟阵元,所述虚拟阵元还可称为接收阵元或天线阵元等。在MIMO雷达系统中,发射天线分时发射信号,经目标对象反射形成反射信号,接收天线可接收反射信号。一个发射天线发射的信号,在接收端,多个接收天线接收该信号对应的反射信号,该多个接收天线可形成一个虚拟子阵。

如图1所示,设定探测装置的发射天线阵列,包括发射天线T1、发射天线T2和发射天线T3,上述三个发射天线采用时分复用(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TDM)方式发射信号。探测装置的接收天线阵列,包括接收天线R1、接收天线R2、接收天线R3和接收天线R4。

其中,当探测装置的发射天线T1发射信号时,所述信号到达目标对象,经目标对象反射,可形成反射信号。探测装置的接收天线R1、接收天线R2、接收天线R3和接收天线R4均可接收上述反射信号。此时,接收天线R1、接收天线R2、接收天线R3和接收天线R4可形成一个虚拟子阵。参照图1,该虚拟子阵可包括虚拟阵元1、虚拟阵元2、虚拟阵元3和虚拟阵元4。同理,当探测装置的发射天线T2发射信号时,探测装置的接收天线R1、接收天线R2、接收天线R3和接收天线R4可形成另一个虚拟子阵。参照图1,此时虚拟子阵可包括虚拟阵元5、虚拟阵元6、虚拟阵元7和虚拟阵元8。当探测装置的发射天线T3发射信号时,探测装置的接收天线R1、接收天线R2、接收天线R3和接收天线R4可形成另一虚拟子阵。参照图1,此时该虚拟子阵可包括虚拟阵元9、虚拟阵元10、虚拟阵元11和虚拟阵元12。

五、时分复用(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TDM)小组

在MIMO系统中,探测装置(例如雷达)中包括多个发射天线,可将多个发射天线分为N个TDM小组,不同TDM小组间分时发送信号,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比如,可将探测装置的多个发射天线,随机划分为N个TDM小组。或者,可按照探测装置中多个发射天线的天线编号,按顺序划分为N个TDM小组等。仍可参照图1所示,探测装置包括发射天线T1、发射天线T2和发射天线T3。可将上述3个发射天线分为三个TDM小组,每个TDM小组中包括一个发射天线。或者,可将上述3个发射天线分为两个TDM小组,TDM小组1和TDM小组2。TDM小组1中可包括发射天线1和发射天线2。TDM小组2中可包括发射天线3。TDM小组1和TDM小组2分时发射,而对于TDM小组1中的发射天线1和发射天线2同时发射信号。其中,不同TDM小组中可包括相同或不同的发射天线,不作限定。比如,两个不同的TDM小组可包括同一发射天线等,即同一发射天线在不同的TDM小组中重复发送信号。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TDM小组的设置或者划分可以是雷达出厂时设置的(或者说是雷达的初始设计),也可以是在应用中设置的,还可以是根据雷达的类型设置的,这里对具体的设置方式不做限定。

在MIMO系统中,探测装置采用调频连续波(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wave,FMCW),探测装置的发射天线所发射的信号称为啁啾(chirp)信号。如图2所示,啁啾信号的周期为Tr,或者称为,啁啾信号的时间间隔为Tr。探测装置可以为不同TDM小组的发射天线分配不同的啁啾信号,不同的啁啾信号的带宽、频率或周期等中的至少一个相同或不同。比如,TDM小组1中包括发射天线1,TDM小组2中包括发射天线2。TDM小组1和TDM小组2分时发射。TDM小组1在第一时间段内发射,TDM小组2在第二时间段内发射,第一时间段与第二时间段不同。那么,TDM小组1内的发射天线1可在第一时间段,发射第一时间段所对应的啁啾信号1。TDM上组2内的发射天线2可在第二时间段,发射第二时间段所对应的啁啾信号2。进一步说明的是,针对同一个TDM小组包括多个发射天线的情况,该TDM小组中的多个发射天线均发送该TDM小组对应时间段的啁啾信号。比如,仍沿用上述举例,TDM小组2对应啁啾信号2。若TDM小组2中包括发射天线3和发射天线4,则发射天线3和发射天线4均在第二时间段内发送该啁啾信号2。

六、波束的指向角

在不同的场景中,波束的指向角可能有不同的定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的限定。比如,波束的指向角一般是指以传感器中轴线的延长线为轴线,由此向外,至能量强度减少一半处的角度。所述波束的指向角还可称为波束的方向角、波束角等。在以下实施例中,以波束的指向角为例进行说明。

七、多普勒相位差

多普勒效应的理论体现为物体辐射的波长因为波源和观测者的相对运动而产生变化。多普勒效应造成的发射和接收的频率之差称为多普勒频移,多普勒频移揭示了波的属性在运动中发生变化的规律。具体的,如果目标运动,雷达的回波信号会产生多普勒频移现象。多普勒相位差一般是由于目标移动,导致多普勒频移引起的相位差。

八、两个发射天线的空间相位差

由于两个发射天线在空间上的位置不同,导致到达两个发射天线发射的信号到达同一个目标的时间不同,从而引起两个发射天线的空间相位差。或者,可描述为:由于两个发射天线的信号到达同一目标的时间不同,将产生一个时间差,所述时间差,将导致两个发射天线的空间相位差。

九、速度模糊

所谓速度模糊是指目标对象的运动速度超出探测装置检测速度的范围时,导致探测装置所检测的速度错误的现象。比如,若探测装置检测速度的范围为[-6,6]km/h。若运动目标相对于探测装置的实际运动速度为8km/h,但由于8km/h超出了探测装置的检测范围,此时探测装置所检测的目标对象相对于探测装置的运动速度很可能为2km/h。

在MIMO雷达系统中,假设包括M个发射天线,M个发射天线可以采用时分复用(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TDM)的方式发射信号。虽然MIMO雷达可以提高角度分辨率,但MIMO雷达对应的最大测速范围下降到同一发射周期的单输入多输出(single inputmultiple output,SIMO)雷达的1/M,在计算目标对象的速度时更容易发生速度混叠的情况,从而造成速度模糊。

速度模糊还可以是指当真实速度|v|>v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第一”、“第二”等词汇(例如,“第一信号”、“第二信号”、“第一波束”、“第二波束”等),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其中,A,B可以是单个或多个。a、b、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a和b;a和c;b和c;a、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或多个。“至少一个(项)”可以表示一个(项)或多个(项)。

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能的应用场景示意图。上述应用场景可以为无人驾驶、自动驾驶、辅助驾驶、智能驾驶、网联驾驶等。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探测装置可以安装在机动车辆(例如无人车、智能车、电动车、数字汽车等)、无人机、轨道机、自行车、信号灯、测速装置或网络设备(如各种系统中的基站、终端设备)等等。另外,上述装置除可安装探测装置外,还可安装处理装置和通信装置等。本申请实施例中,适用于车与车之间的探测装置,也适用于车与无人机等其他装置的探测装置,或其他装置之间的探测装置。另外,探测装置、处理装置和通信装置可以安装在移动设备上,例如,探测装置安装在车辆上作为车载雷达,或者,探测装置、处理装置和通信装置可以安装在固定的设备上,例如安装在路侧单元(road side unit,RSU)等设备上。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应用场景仅为示意性说明,并不作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比如,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及装置,除上述应用场景外,还可应用于其它应用场景等,不作限定。

图3所示的探测装置中可包括毫米波雷达,以下以毫米波雷达为例介绍探测装置的工作原理,以及在当前方案中探测装置存在的问题。

毫米波雷达有全天候、全天时、低成本等特点,成为汽车安全驾驶领域中重要的传感器之一。如图2所示,毫米波雷达通常采用FMCW波形,FMCW波形可以实现大带宽,长相干累积时间,因此具有很高的测距、测速精度和分辨能力。毫米波雷达同时采用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技术,实现角度的高测量精度和高分辨力。上述技术使得毫米波雷达具有高分辨成像、高精度定位的能力,降低与昂贵的激光探测器之间的性能差距。

针对MIMO毫米波雷达,虽然可提高角度分辨率。但MIMO雷达对应的最大测速范围将下降到同一发射周期的SIMO雷达的1/M(所述M为MIMO中发射天线的数量,上述M个发射天线可采用TDM的方式发射信号),从而可能会造成速度模糊的现象。

所谓速度模糊是指目标对象的运动速度超出探测装置检测速度的范围时,导致探测装置所检测的速度错误的现象。比如,若探测装置检测速度的范围为[-6,6]km/h。若运动目标相对于探测装置的实际运动速度为8km/h,但由于8km/h超出了探测装置的检测范围,此时探测装置所检测的目标对象相对于探测装置的运动速度很可能为2km/h。

为了解决上述速度模糊的问题,在一种解决方案中:在设计探测装置的天线阵列时,使得两组不同发射天线对应的虚拟子阵有重叠阵元。由于重叠虚拟子阵的相位差仅为多普勒相位差引起。因此,测量重叠虚拟子阵的相位差,即可确定多普勒相位差。而根据所述多普勒相位差,即可解速度模糊。但针对上述设计重叠虚拟子阵的方式,存在以下问题:阵列孔径变小,不利于系统设计,且容易受到阵列误差影响等。

而在本申请的设计中,探测波置可分别对至少一个第一信号,以及至少一个第二信号进行波束成形,得到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根据上述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两个波束的相位,即可确定多普勒相位差,进而可进行解速度模糊。可见在上述的设计中,无需将探测装置的虚拟子阵设置为重叠的方式。从而可解决上述由于上述重叠虚拟子阵所引起的阵列孔径变小、不利于系统设计、容易受到阵列误差影响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该方法的原理为:探测装置可分别对至少一个第一信号,以及至少一个第二信号进行波束成形,得到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根据上述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两个波束的相位,即可确定多普勒相位差,进而可进行解速度模糊。可见,在上述信号处理方法中,无需将探测装置的虚拟子阵设置为重叠的方式。从而可解决上述由于重叠虚拟子阵所引起的阵列孔径变小、不利于系统设计、容易受到阵列误差影响等问题。

如图4所示,提供一种信号处理方法的流程,该流程的执行主体为探测装置,所述探测装置可应用于图3所示的场景。所述探测装置可以为雷达(或,称为雷达装置),或者,探测装置可以是安装在探测设备中的芯片,所述探测设备可以为雷达(或,称为雷达装置),或其它设备等。该流程包括:

S400:探测装置接收对应于第一发射天线的至少一个第一信号。可选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信号可包括至少两个第一信号。

S401:探测装置对至少一个第一信号执行波束成形处理,产生第一波束。

一种可选的设计中,所述探测装置对至少一个第一信号执行波束成形处理,产生第一波束,包含:所述探测装置对所述至少一个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多个波束。所述第一波束属于所述多个波束。可选的,所述第一波束为所述多个波束中能量最强的波束。

例如,若上述傅里叶变换为128点傅里叶变换,则可得到128个波束。若上述傅里叶变换为256点傅里叶变换,则可得到256个波束。可选的,所述探测装置可在多个波束中,确定所述第一波束。比如,探测装置可在多个波束中,选择能量最强的波束,作为第一波束等。其中,所述第一波束指向第一目标的位置。或者,所述波束成形还可采用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minimum variance distortionless response,MVDR)、自适应波束成形等方式实现,不作限定。示例的,探测装置可通过第一发射天线发射信号,所述信号到达第一目标对象,经第一目标对象反射,可形成反射信号。第一发射天线可对应于第一虚拟子阵,第一虚拟子阵中包括一个或多个虚拟阵元。关于发射天线与第一虚拟子阵的对应关系,可参见上述“虚拟子阵”中的说明。探测装置的第一虚拟子阵所对应的虚拟阵元可分别接收上述反射信号。对上述反射信号执行波束成形,产生第一波束。其中,第一波束可指向所述第一目标对象的位置。在上述S400和S401中的“至少一个第一信号”可具体为经第一目标对象反射的信号,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信号”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具体数量多少与第一虚拟子阵中虚拟阵元的数量相关。比如,第一虚拟子阵中包括4个虚拟阵元,则上述虚拟阵元可分别接收4个信号,则上述“至少一个第一信号”可包括4个信号。同理,在上述S401中可对上述4个信号执行波束成形处理,产生第一波束,而第一波束的指向为所述第一目标对象的位置。

可选的,波束成形可采用傅里叶变换方式实现。比如,第一发射天线对应于第一虚拟子阵,第一虚拟子阵中包括4个虚拟阵元,则探测装置可通过上述4个虚拟阵元接收4个信号。探测装置可对上述4个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多个波束。比如,对上述4个信号进行128点的傅里叶变换,可得到128个波束。探测装置可在上述多个波束中,选择能量满足条件的波束(例如,能量最强的波束),作为第一波束。

S402:探测装置根据第一波束的相位以及第二波束的相位,确定第一目标的信息。

例如,探测装置可根据第一波束的相位以及第二波束的相位,确定多普勒相位差;探测装置根据多普勒相位差,确定第一目标的信息,所述第一目标的信息可包括第一目标的速度、角度或距离等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例如,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探测装置可根据多普勒相位差,确定速度模糊系数;根据速度模糊系数,可确定第一目标的信息。关于如何根据多普勒相位差,确定速度模糊系数,以及如何根据速度模糊系统,确定第一目标的信息,将在以下实施例中详细介绍。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多普勒相位差也可以是一个中间的变量或者参数,无需单独的确定所述多普勒相位差,最终确定所述第一目标的信息即可。

可选的,在上述图4所示的流程中,第二波束可对应所述探测装置接收的至少一个第二信号,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之间可存在第一时间差,所述第一时间差可为不同TDM小组间的时间差。比如,在以下示例1中,探测装置包括N个TDM小组,所述N个TDM小组分时发射。设定N个TDM小组中包括第L个TDM小组和第K个TDM小组,L和K均为大于或等于1,小于或等于N的整数,第L个TDM小组中包括第一发射天线,第K个TDM小组中包括第二发射天线。探测装置中的第一发射天线在第L个TDM小组对应的时间段内发射第一信号。探测装置中的第二发射天线在第K个TDM小组对应的时间段内发射第二信号。上述第一时间差可指第L个TDM小组与第K个TDM小组间的时间差。或者,在以下示例2中,设定探测装置的N个TDM小组中包括第M个TDM小组和第P个TDM小组,所述M与P为大于或等于1,小于或等于N的整数。设定第M个TDM小组中包括第一发射天线,探测装置的第一发射天线在第M个TDM小组对应的时间段内发射第一信号。第P个TDM小组中也包括第一发射天线,探测装置的第一发射天线在第P个TDM小组对应的时间段内发射第二信号。上述第一时间差可指第M个TDM小组与第P个TDM小组间的时间差。

可选的,上述第二波束是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信号执行波束成形处理后产生的。其中,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可指向同一目标的位置,比如,所述同一目标可为第一目标。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采用但不限定以下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

1、第一波束的第一指向角与第二波束的第二指向角指向第一目标的位置。比如,第一波束的第一指向角为90度,第二波束的第二指向角也为90度,而第一目标在相对于探测装置偏移90度的位置。

2、第一波束的第一指向角与第二波束的第二指向角的角度差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所述第一阈值的取值可以是预先定义或者预先配置的,也可以是本领域的经验值。在该种方式下,当两个波束的指向角不同,但两者的角度差比较小的时候,也可认为两个波束指向同一同标的位置。比如,设定上述第一阈值为5度,第一波束的指向角为90度,第二波束的指向角为91度,则两者之间的角度差为1度,小于第一阈值,可认为第一波束与第二波束同样指向同一目标的位置。

3、第一波束的第一指向角与第二波束的第二指向角的角度差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第一波束的能量与第二波束的能量的差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等。在该方式下,不但约束两个波束间的角度差,还约束了两个波束间的能量差。当上述两个条件同时满足时,则才可认为两个波束指向同一目标。

由上可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探测装置可根据第一波束的相位和第二波束的相位,确定多普勒相位差,根据多普勒相位差,确定第一目标的消息。进而可降低多普勒频移对第一目标探测的影响,使得探测装置所探测的第一目标的速度、距离或角度等信息更准确。

示例1,上述图4所示流程中的探测装置可包括第一发射天线,探测装置通过第一发射天线发射第一信号,第一信号到达目标对象,经目标对象反射,形成反射信号,通过第一虚拟子阵接收第一信号所对应的反射信号。同理,探测装置还包括第二发射天线,探测装置通过第二发射天线发射第二信号,第二信号到达目标对象,经目标对象反射,形成反射信号,通过第二虚拟子阵接收第二信号所对应的反射信号。

探测装置可对上述第一虚拟子阵所接收的信号进行波束成形,产生第一波束,对第二虚拟子阵所接收的信号进行波束成形,产生第二波束。且上述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指向同一目标对象,即上述图4所示流程中的第一目标。比如,第一虚拟子阵中包括4个虚拟阵元,则通过上述4个虚拟阵元可接收4个信号。探测装置可对上述4个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多个波束。比如,对上述4个信号进行128点的傅里叶变换,可得到128个波束。探测装置可在上述多个波束中,选择能量最强的波束,作为第一波束。同理,第二虚拟子阵中包括4个虚拟阵元,则上述4个虚拟阵元可接收4个信号,探测装置可对上述4个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多个波束。探测装置可在上述多个波束中,选择能量最强的波束,作为第二波束。

探测装置确定第一波束与第二波束之间的第一空间相位差,以及第一发射天线与第二发射天线之间的第二空间相位差。根据第一空间相位差和第二空间相位差,可确定多普勒相位差;进而探测装置可根据多普勒相位差,确定目标对象的速度、角度、距离等信息。关于探测装置如何根据多普勒相位差,确定目标对象的速度、角度或距离等信息,将在以下实施例中详细介绍。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空间相位差和第二空间相位差以及多普勒相位差中的至少一个也可以是中间的变量或者参数,无需单独的确定所述空间相位差和多普勒相位差中的至少一个,最终确定所述目标对象的信息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描述中,“空间相位差”与“相位差”,不作区分,“空间相位差”可记作“相位差,或者,“相位差”也可记作“空间相位差”等。

上述S402的一种具体实现可为:探测装置可确定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之间的相位差,为了便于说明,可将第一波束与第二波束之间的相位差,记为第一相位差;进一步,探测装置可确定第一发射天线与第二发射天线的空间相位差,为了便于说明,可将第一发射天线与第二发射天线之间的空间相位差,记为第二相位差;探测装置可根据第一相位差和第二相位差,确定多普勒相位差。比如,多普勒相位差可具体为第一相位差与第二相位差两者之差。例如,上述第一相位差为50度,第二相位差为30度,则多普勒相位差则可为两者之差20度等。

可选的,在上述图4所示的流程中,还可采用以下描述:至少一个第一信号可对应于第一发射天线,至少一个第二信号可对应于第二发射天线,或者,可描述为,至少一个第一信号对应于第一虚拟子阵,至少一个第二信号对应于第二虚拟子阵。其中,第一发射天线对应于第一虚拟子阵,第二发射天线对应于第二虚拟子阵。

例如,设定探测装置的发送天线阵列包括第一发射天线和第二发射天线,第一发射天线和第二发射天线分别在第L个TDM小组和第k个TDM小组分时发射。其中,第一发射天线对应于第一虚拟子阵,第二发射天线对应于第二虚拟子阵。对第一虚拟子阵接收的信号进行波束成形,产生第一波束;对第二虚拟子阵接收的信号进行波束成形,产生第二波束。当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指向同一目标,即上述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第一目标时,计算第一波束与第二波束之间的相位差φ;然后根据第一波束与第二波束的指向角,估算第一发射天线与第二发射天线之间的空间相位差φ

其中,φ

最后,探测装置可确定多普勒相位差。比如,多普勒相位差可满足以下条件:

φ

其中,φ

再如,参照图5,以上述图4所示流程中的第一发射天线为发射天线1,第二发射天线为发射天线2,第一波束为波束1,第二波束为波束2,第一目标为目标1,虚拟子阵为接收子阵为例,说明上述图4流程的过程。

如图5所示,探测装置对发射天线1对应接收子阵接收的信号进行波束成形,产生波束1,波束1指向目标1。探测装置对发射天线2对应接收子阵接收的信号进行波束成形,产生波束2,波束2指向目标1。可选的,上述波束成形可由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tiertransform,FFT)实现。

进一步,在发射天线1与发射天线2对应接收子阵接收的信号分别波束成形后,在目标1处,波束1与波束2的相位差φ可为目标1移动引起的多普勒相位差φ

φ=φ

其中,φ表示第一波束与第二波束的相位差,φ

而发射天线1与发射天线2的空间相位差φ

示例2,上述图4所示流程中的探测装置可包括第一发射天线,探测装置可通过第一发射天线分时发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第一信号到达目标对象,经目标对象反射,形成反射信号。通过第一虚拟子阵接收第一信号所对应的反射信号,此时,对第一虚拟子阵所接收的信号进行波束成形,产生第一波束。同理,第二信号也可到达目标对象,经目标对象反射,形成反射信号,通过第一虚拟子阵接收第二信号所对应的反射信号,此时,对第一虚拟子阵所接收的信号进行波束成形,产生第二波束。

由于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对应于同一发射天线(即上述第一发射天线),因此不需要补偿两天线间的空间相位差,第一波束与第二波束之间的第一空间相位差,即为上述多普勒相位差。比如,若测得第一波束与第二波束之间的第一空间相位差为50度,则所述多普勒相位差也为50度。而在上述示例1中,由于第一波束与第二波束对应于不同的发射天线,因此,第一波束与第二波束之间的第一空间相位差中除包括多普勒相位差外,还可包括两个发射天线间的空间相位差。仍沿用上述举例,若测得第一波束与第二波束之间的第一空间相位差为50度,两个发射天线间的空间相位差为30度,则多普勒相位差为两者之差,即为20度。或者,上述过程还可描述为:探测装置确定第一波束与第二波束之间的第一相位差。探测装置根据所述第一相位差,确定所述多普勒相位差。进而探测装置可根据多普勒相位差,确定目标对象的速度、角度或距离等信息。关于探测装置如何确定目标对象的速度、角度或距离等信息,将在以下实施例中详细介绍。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相位差以及多普勒相位差中的至少一个也可以是中间的变量或者参数,无需单独的确定所述第一相位差和多普勒相位差中的至少一个,最终确定所述目标对象的信息即可。

上述S402的一种具体实现可为:探测装置可确定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之间的第一相位差;探测装置根据所述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之间的第一相位差,确定多普勒相位差。可选的,在上述图4所示的流程中,还可采用以下描述:至少一个第一信号可对应于第一发射天线,至少一个第二信号可对应于第一发射天线,或者,可描述为:至少一个第一信号可对应于第一虚拟子阵,至少一个第二信号可对应于第一虚拟子阵。其中,第一发射天线对应于第一虚拟子阵等。

如图6所示,以上述图4所示流程中的第一发射天线为发射天线1,第一波束为波束1,第二波束为波束2,虚拟子阵为接收子阵为例,说明上述图4流程的过程。

考虑发射天线1与发射天线2之间可能存在的阵列误差(例如图5的方式),可以考虑发射天线1在不同TDM小组重复发射。在图6中,发射天线1在第M个TDM小组与第P个TDM小组分时发射。可选的,第M个TDM小组和第P个TDM小组可为时间上相邻的TDM小组。比如,第M个TDM小组为TDM小组1,第P个TDM小组为TDM小组2等。在图6中,以第M个TDM小组为TDM小组1,第P个TDM小组为TDM小组2为例进行说明。

针对两组接收数据,对发射天线1所对应的接收子阵分别接收的信号,进行两次波束成形,形成波束1和波束2。由于波束1和波束2对应同一发射天线,因此不受阵列误差影响。波束1与波束2来自同一发射天线,不需要补偿发射天线1与发射天线2之间引起的空间相位差φ

通过上述记载可知,通过图4所示流程的方法,探测装置可确定多普勒相位差。进一步,探测装置可根据多普勒相位差,解速度模糊。探测装置在解速度模糊后,即可确定第一目标的速度、角度或距离等信息。为了便于理解,以下首先解释下产生速度模糊的原因。

参照图2所示,当探测装置采用FMCW波形时,其测速范围由天线间啁啾(chirp)信号的间隔时间所决定,最大测速范围为[-v

其中,

其中,λ代表FMCW信号的波长,T

参照图7所示,在将发射天线分成N个TDM小组,不同TDM小组之间分时发射,将导致同一小组的两个chirp时延变为原来的N倍,即N*Tr。此时,TMD FMCW的最大测速范围将减到1/N,最大模糊速度为

其中,v

此外,如图8所示,目标移动和分时发射将会导致第k个TDM小组对应的发射天线相对于第一个TDM小组的发射天线产生多普勒相位差2πf

其中,f

而在图8中,相邻发射天线间的相位差为

其中,θ代表目标对象的角度,φ代表第一发射天线与第二发射天线间的空间相位差,d

为了解决TDM-MIMO速度与角度耦合的问题,即消除多普勒频移对角度估计的影响,需要估算真实的多普勒频移

其中,f

而2D-FFT后,得到多普勒频移f

其中,f

在以下实施例中,将具体介绍,针对上述示例一和示例二,如何进行解速度模糊,以及在解速度模糊后,探测装置如何确定目标对象的速度、角度或距离等信息。

针对上述示例一,探测装置在确定多普勒相位差之后,探测装置可根据多普勒相位差,确定速度模糊系数。比如,探测装置在解TDM速度模糊时,速度模糊系数可满足以下条件:

其中,ξ代表速度模糊系数,φ

之后,探测装置可根据速度模糊系数,确定多普勒频移。此时,多普勒频移是真实的,与上述2D-FFT后获得的多普勒频移f

其中,f

之后,探测装置可根据上述确定的真实的多普勒频移,确定目标对象的速度。比如,目标对象的速度满足以下条件:

其中,f

和/或,探测装置还可根据上述确定的真实的多普勒频移,确定目标对象的角度,比如,目标对象的角度满足以下条件:

其中,θ代表目标对象的角度,φ代表第一发射天线与第二发射天线间的空间相位差,d

在上述示例一中,由于两个TDM小组对应的发射天线在空间中有相位差

其中,φ代表第一波束与第二波束之间的空间相位差,φ

而在上述示例二中,第M个TDM小组和第P个TDM小组是同一天线发出,两次发射的虚拟子阵在空间中为同一位置(等效于虚拟出了多个重叠阵元,虚拟子阵1与虚拟子阵2重叠)。所以,此时波束1与波束2的相位差φ仅包含多普勒相位差φ

其中,φ代表第一波束与第二波束之间的空间相位差,φ

在上述示例二中,探测装置根据多普勒相位差,可确定速度模糊系统。比如,速度模糊系数可满足以下条件:

其中,ξ代表速度模糊系数,φ代表第一波束与第二波束之间的空间相位差,或者,代表多普频相位差(此时,多普勒相位差,与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之间的空间相位差是相等的),f

之后,探测装置根据速度模糊系数,可确定真实的多普勒频移。探测装置根据真实的多普勒频移,可确定目标对象的速度和/或角度。具体的过程,可参见上述记载,在此不再赘述。

在示例二中,两个TDM小组采用同一天线发射,可以有效减轻阵列、天线等误差对解TDM-MIMO速度模糊性能的影响。

示例的,针对图4所示的流程,如图9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信号处理流程:探测装置的接收端利用M组虚拟子阵接收信号,每组虚拟子阵中包括一个或多个虚拟阵元。可选的,探测装置确定发射天线的M个TDM小组,不同TDM小组间分时发射。不同TDM小组发射的信号,经目标反射,形成反射信号。所述探测装置的接收端可利用M组虚拟子阵接收上述M个TDM小组对应的信号。然后,针对每组虚拟子阵接收的信号,分别进行二维快速傅里叶变换(2dimensional fast fourier transform,2D-FFT)。将各组虚拟子阵的2D-FFT后的数据进行非相干积累和恒虚警率(constant false alarm rate,CFAR)检测,得到多个被检测目标。得到可能的目标位置和速度信息。在检测到的目标位置处,对每组虚拟子阵所接收的信号进行波束成形,找到目标角度的估计位置,补偿两波束由空间角度引出的相位差,计算多普勒引起的相位差,利用多普勒引出的相位差计算速度模糊系数,从而解速度模糊。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解TDM-MIMO速度模糊不需要重叠阵元,受阵列误差影响较小,可以累积更多的信噪比,从而更好的解模糊性能。同时,通过波束成形,滤除同一距离速度单元上,不同速度模糊目标间的相互干扰,加强解速度模糊成功概率。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由探测装置实现的方法和操作,也可以由探测装置的部分(例如芯片或者电路)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从探测装置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了介绍。为了实现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的各功能,探测装置可以包括硬件结构和/或软件单元,以硬件结构、软件单元,或硬件结构加软件单元的形式来实现上述各功能。上述各功能中的某个功能以硬件结构、软件单元,还是硬件结构加软件单元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

以上,结合图1至图9详细说明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以下结合图10和图11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应理解,装置实施例的描述与方法实施例的描述相互对应。因此,未详细描述的内容可以参见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1000的示意性框图,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探测装置的功能。例如,该装置可以为软件模块或芯片系统。所述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该装置1000可以包括通信单元1001,还可包括处理单元1002。通信单元1001,可以与外部进行通信。处理单元1002,用于进行处理。通信单元1001,还可称为通信接口、收发单元或者输入\输出接口等。例如,通信单元1001可以包括发送单元和/或接收单元等,用于执行上文图4流程中探测装置的发送或接收步骤。

在一种示例中,装置1000可实现对应于上述图4所示流程中探测装置执行的步骤,装置1000可以是车载终端,或者配置于车载终端中的芯片或电路。或者,装置1000可以是雷达,或者配置于雷达中的芯片或电路等,所述雷达可以为毫米波雷达等。或者,装置1000可以是车载中央处理器,或者配置于车辆中央处理器中的芯片或电路等。或者,装置1000可以是智能座舱域控制器(cockpit domain controller,CDC),或者,配置于CDC中的芯片或电路等。

通信单元1001,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中探测装置的收发相关操作,处理单元1002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中探测装置的处理相关操作。

比如,通信单元1001,用于接收对应于第一发射天线的至少一个第一信号。处理单元1002,用于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信号执行波束成形处理,产生第一波束,以及,根据第一波束的相位以及第二波束的相位,确定第一目标的信息。其中,第二波束对应于所述探测装置接收的至少一个第二信号,所述第一波束和所述第二波束之间存在第一时间差。

可选的,第二波束是对至少一个第二信号执行波束成形处理后产生的。

可选的,处理单元1002在根据第一波束的相位以及第二波束的相位,确定第一目标的信息时,具体用于:根据第一波束的相位和第二波束的相位,确定多普勒相位差;根据多普勒相位差,确定第一目标的信息。

可选的,至少一个第二信号对应于第二发射天线。处理单元1002在根据第一波束的相位和第二波束的相位,确定多普勒相位差时,具体用于:根据第一波束的相位和第二波束的相位,确定第一相位差;根据第一发射天线的相位和第二发射天线的相位,确定第二相位差;根据第一相位差和第二相位差,确定多普勒相位差。

可选的,至少一个第一信号对应于第一虚拟子阵,至少一个第二信号对应于第二虚拟子阵。

可选的,至少一个第二信号对应于第一发射天线,处理单元1002在根据第一波束的相位和第二波束的相位,确定多普勒相位差时,具体用于:根据第一波束的相位和第二波束的相位,确定第一相位差;根据第一相位差,确定多普勒相位差。

可选的,至少一个第一信号和至少一个第二信号均对应于第一虚拟子阵。

可选的,第一波束的第一指向角和第二波束的第二指向角指示第一目标,和/或,第一波束的第一指向角和第二波束的第二指向角的角度差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和/或,第一波束的能量与第二波束的能量的差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

可选的,第一目标的信息包括第一目标的角度、速度或距离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的,第一时间差为所述第一时间差为不同TDM小组之间的时间差。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器中,也可以是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中通信单元的功能可以由收发器实现,处理单元的功能可以由处理器实现。收发器可以包括发射器和/或接收器等,分别用于实现发送单元和/或接收单元的功能。以下结合图11举例进行说明。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1100的示意性框图,图11所示的装置1100可以为图10所示的装置的一种硬件电路的实现方式。该装置可适用上述图4所示的流程中,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探测装置的功能。为了便于说明,图11仅示出该装置的主要部件。

图11所示的装置11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101。装置1100还可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1102,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或数据。存储器1102和处理器1101耦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耦合是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间隔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性或其它的形式,用于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处理器1101可以和存储器1102协同操作,处理器1101可以执行存储器1102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1102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于处理器1101中。

装置1100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1103,用于通过传输介质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从而用于装置1100可以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器、电路、总线、模块或其它类型的通信接口。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接口为收发器时,收发器可以包括独立的接收器、独立的发射器;也可以集成收发功能的收发器,或者是接口电路。可选的,所述通信接口可以为天线,所述天线包含至少一个接收天线以及至少一个发射天线。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定上述处理器1101、存储器1102以及通信接口1103之间的连接介质。本申请实施例在图11中以存储器1102、处理器1101以及通信接口1103之间通过通信总线1104连接,总线在图11中以粗线表示,其它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仅是示意性说明,并不作为限定。所述总线可以包括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了便于表示,图11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等。

在一种示例中,装置1100用于实现上文图4所示流程中探测装置执行的步骤。通信接口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中探测装置的收发相关操作,处理器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中探测装置的处理相关操作。

通信接口1103,用于接收对应于第一发射天线的至少一个第一信号。处理器1101,用于对至少一个第一信号执行波束成形处理,产生第一波束,以及,根据第一波束的相位以及第二波束的相位,确定第一目标的信息;其中,第二波束对应所述探测装置接收的至少一个第二信号,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之间存在第一时间差。

可选的,所述第二波束是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信号执行波束成形处理后产生的。

可选的,处理器1101在根据所述第一波束的相位以及第二波束的相位,确定第一目标的信息时,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波束的相位和所述第二波束的相位,确定多普勒相位差;根据所述多普勒相位差,确定所述第一目标的信息。

可选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信号对应于第二发射天线,处理器1101在根据所述第一波束的相位和所述第二波束的相位,确定多普勒相位差时,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波束的相位和所述第二波束的相位,确定第一相位差;根据所述第一发射天线的相位和所述第二发射天线的相位,确定第二相位差;根据所述第一相位差和所述第二相位差,确定所述多普勒相位差。

可选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信号对应于第一虚拟子阵,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信号对应于第二虚拟子阵。

可选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信号对应于所述第一发射天线,处理器1101在根据所述第一波束的相位和所述第二波束的相位,确定多普勒相位差时,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波束的相位和所述第二波束的相位,确定第一相位差;根据所述第一相位差,确定所述多普勒相位差。

可选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信号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信号均对应于第一虚拟子阵。

可选的,所述第一波束的第一指向角和所述第二波束的第二指向角指示所述第一目标,和/或,所述第一波束的第一指向角和所述第二波束的第二指向角的角度差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和/或,所述第一波束的能量与所述第二波束的能量的差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

可选的,所述第一目标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目标的角度、速度或距离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的,所述第一时间差为不同TDM小组之间的时间差。

进一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装置,包括用于实现上述图4中所述方法的单元。或者,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所述处理器用于通过所述接口电路与其它装置通信,并执行上述图4中所述的方法。或者,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以执行上述图4中的方法。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图4中的方法。还提供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实现上述图4中的方法。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图4设计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传感器,该传感器包括上述图10或图11所述的装置,所述传感器为雷达,例如毫米波雷达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传感器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该传感器可包括上述图10或图11所述的装置。进一步,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包含至少一个雷达,例如毫米波雷达。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一种设计中,该车辆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可包括上述图10或图11所述的装置。关于图10或图11所述装置的具体实现过程,可参见上述图10或图11中的记载,在此不再说明。又一种设计中,所述车辆包括上述图10或图11所述的装置,所述装置可以是独立设置的,也可以集成在所述车辆包括的至少一个传感器中,或者集成在所述车辆包括的智能座舱域控制器(cockpit domain controller,CDC)或者车载中央处理器中。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器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等,还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是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还可以是电路或者其它任意能够实现存储功能的装置,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或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网络设备、用户设备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简称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以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简称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SSD)等。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相关技术
  • 信息读取方法及装置、信息读取装置的信号取得方法、频带限制处理方法、定时点振幅抽出方法及信号处理方法、读取信号处理装置以及读取信号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
  • 信息信号处理装置、信息信号处理方法、图像信号处理装置和使用该装置的图像显示装置、用于该装置的系数种类数据生成装置和生成方法、以及信息提供媒体
技术分类

06120113048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