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高空作业爬梯及其使用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50:46


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高空作业爬梯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建筑施工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高空作业爬梯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高墩桥梁施工中,工作人员从事高空作业时经常需要在桥梁的不同部位进行移动,如从零号块底部托架爬至零号块模板处,从箱梁翼缘板到箱梁内室里。在这类高空窄小的施工空间内,工作人员通过电梯或梯笼进行移动并不现实。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有时会通过搭设临时便梯来解决这一需求。但是,临时便梯往往并不符合施工安全标准,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例如,临时便梯往往没有防坠落装置,存在坠落隐患;在工作人员在爬梯时,能够直接看到几十米甚至上百米下的地面,此时,工作人员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工作人员在梯子上踩空后,会直接坠落从而造成人员的伤亡。此外,临时便梯两侧的护栏和防护网并没有达到一个有效地保护作用,梯子顶部还需要与桥梁模板焊接来防止梯子底部摩擦力不足,进而存在不便操作、以及装配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高空作业爬梯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工作人员在梯子上踩空后直接坠落而导致人员伤亡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高空作业爬梯,包括一个以上的标准拼装模块、梯脚模块、以及梯顶模块;

所述标准拼装模块包括梯子、防踩空罩和两个防护网;

所述梯子包括两个竖杆、以及间隔设置于两个所述竖杆之间的多个横杆;

两个所述防护网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竖杆上,所述竖杆的上端设置有插杆,所述竖杆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插杆相配合的套筒;

所述防踩空罩设置于所述梯子的远离所述防护网的一侧,所述防踩空罩包括底板、与所述横杆一一对应的踏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底板两侧的侧板,所述侧板的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连接于所述梯子,所述踏板安装于所述底板上,所述踏板形成与其对应的所述横杆的额外踩踏点;

所述梯脚模块包括梯脚和马蹄撑,所述梯脚的下端铰接于所述马蹄撑,所述梯脚的上端设置有所述插杆;

所述梯顶模块包括梯顶和搭板,所述梯顶的上端铰接于所述搭板的一端,所述梯顶的下端设置有所述套筒。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螺栓组件,所述套筒套装于插杆后,所述套筒和所述插杆通过所述螺栓组件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侧板的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设置有翻边结构,所述侧板通过所述翻边结构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梯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防护网包括护栏、钢丝网、以及安装于所述钢丝网上的弹性卡扣,所述护栏为多个栏杆相互连接形成的框架结构,所述护栏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竖杆,所述弹性卡扣卡接于所述栏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马蹄撑为椭圆柱体,所述马蹄撑的中心设置有供所述梯脚下端伸入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两侧设置有铰接孔,所述铰接孔的轴线与所述椭圆柱体的短轴平行;所述梯脚的下端设置有腰形孔,螺栓穿过所述铰接孔和所述腰形孔后与螺母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搭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两侧设置有铰接孔,所述铰接孔的轴线与所述搭板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梯顶的上端设置有腰形孔,螺栓穿过所述铰接孔和所述腰形孔后与螺母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多个间隔设置于所述防护网上的防后仰模块,所述防后仰模块包括保护绳、以及设置于所述保护绳两端的挂环,所述挂环连接于所述防护网的远离所述梯子的一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踏板和所述横杆平行设置,所述踏板在所述竖杆的延伸方向上比与其对应的所述横杆高0.5~2cm。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马蹄撑和所述搭板的另一端的下表面均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下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高空作业爬梯的使用方法,采用上述的用于桥梁施工的高空作业爬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施工平台和支撑面的高度设定所述标准拼装模块的数量;若所述标准拼装模块的数量为一个,则所述标准拼装模块为爬梯结构,然后执行步骤三;若所述标准拼装模块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则执行步骤二;

步骤二,将两个以上的所述标准拼装模块通过所述插杆和所述套筒依次连接,两个以上的所述标准拼装模块形成爬梯结构;

步骤三,将所述梯脚模块通过所述插杆安装于所述爬梯结构的下端,将所述梯顶模块通过所述套筒安装于所述爬梯结构的上端;

步骤四,将所述马蹄撑支撑于所述支撑面,将所述搭板的另一端搭接于所述施工平台,然后调整所述爬梯结构的角度;

步骤五,紧固所述梯脚和所述马蹄撑的铰接处,使所述梯脚和所述马蹄撑相对固定;紧固所述梯顶和所述搭板的铰接处,使所述梯顶和所述搭板相对固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高空作业爬梯及其使用方法,该爬梯的防踩空罩能够将梯子朝向地面的一侧进行封闭,从而可在工作人员登高时,防止工作人员看到地面而导致工作人员心里压力较大的问题。踏板形成的额外踩踏点能够在工作人员在梯子上踩空后,踩踏至踏板上,从而防止工作人员踩空而导致直接坠落的问题,防踩空罩还能在工作人员登高过程中随身携带的物品掉落时,将物品引导至爬梯下端,从而避免物品砸到地面人员而带来的安全隐患。梯脚下端的腰形孔能够便于调整马蹄撑和梯脚之间的角度,从而便于爬梯调整角度,以实现更好的支撑结构,提高爬梯与地面接触时的摩擦力。梯脚和所述马蹄撑、以及所述梯顶和所述搭板相对固定后,能够提高梯子上下两端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爬梯使用时的安全性。梯顶上端和梯脚下端的腰形孔能够便于调整梯顶和搭板、以及马蹄撑和梯脚之间的角度,从而便于爬梯调整角度,以实现更好的支撑结构,提高爬梯与地面接触时的摩擦力。防后仰模块、防护网和梯子能够形成一个类似于笼状的爬升空间,工作人员爬升时,若手没有抓牢梯子而导致身体后仰时,防后仰模块能够将工作人员的身体兜住,防止工作人员坠落,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爬升时的安全性,该方法便于操作,可靠性高,能够提高工作人员爬升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桥梁施工的高空作业爬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标准拼装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梯脚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梯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踩空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梯子、防踩空罩、梯脚模块和梯顶模块的装配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桥梁施工的高空作业爬梯的使用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1-梯脚模块;11-梯脚;12-马蹄撑;13-第一通孔;2-梯顶模块;21-梯顶;22-搭板;23-第二通孔;3-梯子;31-竖杆;32-横杆;4-防踩空罩;41-底板;42-踏板;43-侧板;44-翻边结构;5-防护网;51-护栏;52-钢丝网;53-弹性卡扣;6-插杆;7-套筒;8-螺栓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桥梁施工的高空作业爬梯,包括一个以上的标准拼装模块、梯脚模块1、以及梯顶模块2。

标准拼装模块包括梯子3、防踩空罩4和两个防护网5。防踩空罩4和防护网5分别设置于梯子3的两侧。

梯子3包括两个竖杆31、以及间隔设置于两个竖杆31之间的多个横杆32。

两个防护网5分别设置于两个竖杆31上,竖杆31的上端设置有插杆6,竖杆31的下端设置有与插杆6相配合的套筒7。

防踩空罩4设置于梯子3的远离防护网5的一侧,防踩空罩4包括底板41、与横杆32一一对应的踏板42、以及设置于底板41两侧的侧板43,侧板43的远离底板41的一侧连接于梯子3,踏板42安装于底板41上,踏板42形成与其对应的横杆32的额外踩踏点。

梯脚模块1包括梯脚11和马蹄撑12,梯脚11的下端铰接于马蹄撑12,梯脚11的上端设置有插杆6。

梯顶模块2包括梯顶21和搭板22,梯顶21的上端铰接于搭板22的一端,梯顶21的下端设置有套筒7。

需要说明的是,侧板43倾斜安装于底板41上,侧板43和底板41的夹角大于九十度,从而形成截面为梯形的防踩空罩4,该设置能够减轻爬梯的重量,减小其占用空间。踏板42采用L型钢,L型钢的一侧面焊接于底板41上,L型钢的另一侧面作为踏板42的踩踏面。踏板42可与侧板43连接,也可与侧板43保持间隔,只要能够满足工作人员踩踏需求即可。

防踩空罩4能够将梯子3朝向地面的一侧进行封闭,如图1所示,也即在工作人员爬梯时防踩空罩4将眼睛的目视前方进行封闭,从而可在工作人员登高时,防止工作人员看到地面而导致工作人员心里压力较大的问题。工作人员正常爬梯时脚踏横杆32,工作人员的脚向前多踩时,可能出现脚后跟踩踏横杆32或者脚伸入竖杆31和横杆32形成的空间,此时踏板42形成的额外踩踏点能够支撑工作人员的脚,工作人员的脚踩踏至踏板42上,从而防止工作人员踩空而导致直接坠落的问题。多个标准拼装模块拼装后,两个防踩空罩4之间优选没有间隙或者存在较小的间隙,从而使防踩空罩4能够在工作人员在登高过程中随身携带的物品掉落时,将物品引导至爬梯下端,从而避免物品砸到地面人员而带来的安全隐患。

竖杆31和横杆32形成梯子3的主体结构,两个防护网5平行设置,形成了一个安全的爬升空间。

马蹄撑12的下表面和支撑面抵接,搭板22的下表面与目标施工平台的上表面抵接,从而将该爬梯进行支撑,梯脚11和马蹄撑12、以及梯顶21和搭板22均通过螺栓、螺母进行铰接,从而在螺栓和螺母旋紧时,能够将梯脚11和马蹄撑12、以及梯顶21和搭板22相对固定,从而提高了梯子3上下两端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爬梯使用时的安全性。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螺栓组件8,套筒7套装于插杆6后,套筒7和插杆6通过螺栓组件8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套筒7和插杆6的截面均为方形结构,套筒7和插杆6上均设置有相配合的安装孔,安装孔便于螺栓组件8将套筒7和插杆6进行连接。插杆6为空心杆体,以便于减轻爬梯的重量。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侧板43的远离底板41的一侧设置有翻边结构44,侧板43通过翻边结构44可拆卸连接于梯子3。

需要说明的是,翻边结构44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于梯子3,从而在爬梯不使用时,便于将梯子3和防踩空罩4拆卸后进行收纳。

本实施例中,防护网5包括护栏51、钢丝网52、以及安装于钢丝网52上的弹性卡扣53,护栏51为多个栏杆相互连接形成的框架结构,护栏51可拆卸安装于竖杆31,弹性卡扣53卡接于栏杆。

需要说明的是,栏杆的截面为圆形,弹性卡扣53的截面为3/4的环形结构,弹性卡扣53卡接于栏杆后,即可将钢丝网52固定于护栏51上。护栏51的下端插入竖杆31上的孔后,通过螺栓螺母可将护栏51和竖杆31固定。弹性卡扣53可以更换为铁丝绑扎或扎带绑扎。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马蹄撑12为椭圆柱体,马蹄撑12的中心设置有供梯脚11下端伸入的第一通孔13,第一通孔13的两侧设置有铰接孔,铰接孔的轴线与椭圆柱体的短轴平行。梯脚11的下端设置有腰形孔,螺栓穿过铰接孔和腰形孔后与螺母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梯脚11下端的腰形孔能够便于调整马蹄撑12和梯脚11之间的角度,从而便于爬梯调整角度,以实现更好的支撑结构,提高爬梯与地面接触时的摩擦力。旋紧螺栓和螺母能够将马蹄撑12和梯脚11相对固定。铰接孔的轴线与椭圆柱体的短轴平行能够实现更好的支撑效果。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搭板2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通孔23,第二通孔23的两侧设置有铰接孔,铰接孔的轴线与搭板22的延伸方向垂直,梯顶21的上端设置有腰形孔,螺栓穿过铰接孔和腰形孔后与螺母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梯顶21上端的腰形孔能够便于调整梯顶21和搭板22之间的角度,从而便于爬梯调整角度,以实现更好的支撑结构,提高爬梯与施工平台接触时的摩擦力。旋紧螺栓和螺母能够将梯顶21和搭板22相对固定。

本实施例中,马蹄撑12和搭板22的另一端的下表面均设置有橡胶垫,橡胶垫的下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需要说明的是,橡胶垫能够增大马蹄撑12和搭板22与接触面抵接时的摩擦力,从而提高爬梯支撑时的安全性。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踏板42和横杆32平行设置,踏板42在竖杆31的延伸方向上比与其对应的横杆32高1cm。

需要说明的是,爬梯倾斜放置时,踏板42和横杆32能够形成趋近于水平的踩踏面,从而能够使工作人员有较好的踩踏体验,便于工作人员施力登高,经试验,1cm的高度能够便于工作人员踩踏。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多个间隔设置于防护网5上的防后仰模块,防后仰模块包括保护绳、以及设置于保护绳两端的挂环,挂环连接于防护网5的远离梯子3的一侧。挂环可拆卸连接于梯子3。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两个防护网5之间形成了间隙,该间隙应当较小,以避免工作人员因两个防护网5之间的间隙较大而导致出现安全隐患的问题。防护网5的上下两端设置防后仰模块,且两个防护网5之间的间隙应小于间隔设置的防后仰模块的距离,以保证防后仰模块的设计功用。

防后仰模块、防护网5和梯子3能够形成一个类似于笼状的爬升空间,从而提高了爬梯的使用安全性。工作人员爬升时,若手没有抓牢梯子3,或者没踩到横杆32也即脚向远离梯子3的一侧踩空,而导致身体后仰时,防后仰模块能够将工作人员的身体兜住,防止工作人员坠落,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爬升时的安全性。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高空作业爬梯的使用方法,采用上述的用于桥梁施工的高空作业爬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施工平台和支撑面的高度设定标准拼装模块的数量。若标准拼装模块的数量为一个,则标准拼装模块为爬梯结构,并执行步骤三。若标准拼装模块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则执行步骤二。

步骤二,将两个以上的标准拼装模块通过插杆6和套筒7依次连接,两个以上的标准拼装模块形成爬梯结构。

步骤三,将梯脚模块1通过插杆6安装于爬梯结构的下端,将梯顶模块2通过套筒7安装于爬梯结构的上端。

步骤四,将马蹄撑12支撑于支撑面,将搭板22的另一端搭接于施工平台,然后调整爬梯结构的角度。马蹄撑12的下表面和支撑面抵接,搭板22的下表面与施工平台的上表面抵接,从而将该爬梯进行支撑。

步骤五,紧固梯脚11和马蹄撑12的铰接处,使梯脚11和马蹄撑12相对固定。紧固梯顶21和搭板22的铰接处,使梯顶21和搭板22相对固定。固定后的爬梯即可正常使用,该方法便于操作,可靠性高,能够提高工作人员爬升时的安全性。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方式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方式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方式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相关技术
  • 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高空作业爬梯及其使用方法
  • 一种用于高空作业施工的可移动式爬梯
技术分类

06120113070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