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具有湿度调节功能的空调系统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55:48


具有湿度调节功能的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湿度调节功能的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空调器的工作原理是:在室内风机的作用下,室内空间的一部分空气经回风口被抽入壳体的内部,与室内换热器的表面进行热交换之后,这部分空气的温度得以降低/升高,之后这部分温度变化后的空气经送风口被再次送入室内空间,如此反复,即可逐渐将由于冷媒的相变以及循环流动产生的冷量/热量逐渐发放至室内空间。尽管上述调节之后的空气在温度方面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但是,由于室内空间内的空气是在反复循环的过程中被处理的,因此当空调器的运行持续时间较长时,室内空间的空气质量往往会下降。考虑到需要对空气质量进行改善的必要性,在空调器的基础上引入了新风系统。新风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将室内空间的空气与室外环境的空气进行对换或者部分对换,从而更新室内空间的空气,即为室内空间注入新鲜的空气(新风)。由于新风的质量直接由室外环境确定,因此便有对新风进行如过滤、控湿(除湿和/或加湿)等预处理的需求。

以对新风进行包含除湿和加湿的控湿预处理为例,如中国发明专利(CN1768236C)公开了一种湿度控制装置,并具体公开了如下内容:设置有具备第1热交换器(3)及第2热交换器(5),制冷剂循环进行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制冷剂回路(1)。吸附剂分别存在于第1热交换器(3)的表面及第2热交换器(5)的表面。切换制冷剂回路(1)的制冷剂循环及空气流通,以便用吸附剂将流入制冷剂蒸发的热交换器(3、5)的空气的水分吸附,让流入制冷剂凝结的热交换器(5、3)的空气放出水分,再生吸附剂,将用上述吸附剂除湿的空气提供给室内。并且,切换制冷剂回路(1)的制冷剂循环及空气流通,以便用吸附剂将流入制冷剂蒸发的热交换器(3、5)的空气的水分吸附,让流入制冷剂凝结的热交换器(5、3)的空气放出水分,再生吸附剂,将用上述吸附剂加湿的空气提供给室内。

可以看出,该文献通过配置压缩机的方式对新风进行加湿除湿处理。不过,吸附剂的加湿功能和除湿功能的切换是通过四通阀的切换来实现的,由于吸附剂需要周期性对其进行吸附和解吸操作,因此需要必然伴随四通阀的周期性切换。而对于同一新风系统而言,加湿除湿需求往往是择一且在较长的时间内(如北方的冬季只需要加湿)相对固定,同时四通阀切换需要换向压差,不可避免会产生相应的噪音,给用户带来较差的产品体验。因此,这样的周期性切换将导致系统无法连续运行。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湿度调节功能的空调系统,所述空调系统包括空调子系统和新风子系统,所述空调子系统包括对应于低压气态冷媒的第一管路和对应于高压气态冷媒的第二管路,其中,所述新风子系统包括:1)风道部,其包括风道,所述风道具有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其中,在第一模式时,所述风道包括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其中,在第二模式时,所述风道包括第三风道和第四风道;2)冷媒循环部,其包括:换热器单元,其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端之间设置有节流部件;以及切换单元,所述切换单元一方面与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分别相连,所述切换单元另一方面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端分别相连;3)湿度调节部,其包括搭载有吸附材料的吸附构件,所述吸附材料能够在空气流经其的过程中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以及在吸热的情形下将其内存储的水分释放,其中,所述吸附构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能够在风道内处于不同的位置。

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谋求通过三个要素(风道的模式、切换单元的状态、吸附构件在风道内的位置)的配合来满足空调系统的控湿需求。

具体而言,通过使风道处于第一模式或者第二模式以便改变空气的流动方式,通过调节切换单元的状态以便改变流经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的冷媒的携带冷量或者携带热量的状态,以及通过使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在风道内处于不同的位置从而使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得到的是第一/第二换热器携带的冷量/热量。通过三者之间的动作配合,能够一方面对进入室内空间的空气进行除湿或者加湿处理,另一方面保持其湿度处理功能的可持续性,即:新风子系统能够对进入室内空间的空气(外循环的新风或者内循环的室内空间的空气)进行连续的湿度调节。

对于上述空调系统,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切换单元为四通阀,所述四通阀具有C、D、E、S四个端,C端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端相连,D端连接至第二管路,E端与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端相连,S端连接至所述第一管路。

通过这样的设置,给出了切换单元的一种具体的实现形式。

具体而言,在切换单元为上述的四通阀的情形下,通过切换所述四通阀的四个端的连通方式,便可以改变流经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的冷媒为携带冷量或者携带热量的状态。在此基础上,能够谋求通过三个要素的配合满足空调系统的控湿需求。

对于上述空调系统,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切换单元包括阀门组,所述阀门组包括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其中,所述第一阀门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阀门的第一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二管路,所述第一阀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阀门的第二端分别相连,所述第二阀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阀门的第一端分别相连,所述第四阀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阀门的第二端彼此相连且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管路。

通过这样的设置,给出了切换单元的另一种具体的实现形式。

具体而言,在切换单元为上述的阀门组的情形下,通过切换所述多个阀门的开关状态,便可以改变流经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的冷媒为携带冷量或者携带热量的状态。在此基础上,能够谋求通过三个要素的配合满足空调系统的控湿需求。

对于上述空调系统,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新风子系统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上的室内送风口、室内回风口、室外新风口和室外排风口,所述第一风道的上游侧为所述室外新风口、下游侧为所述室内送风口,从而通过所述第一风道将室外环境的新风引入室内空间,所述第二风道的上游侧为所述室内回风口、下游侧为所述室外排风口,从而通过所述第二风道将室内空间的空气排出至室外环境,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一换热器能够处于所述第二风道内,其中,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二换热器能够处于所述第一风道内。

通过这样的设置,给出了与风道的第一模式相匹配的新风子系统的一种具体的实现形式。

对于上述空调系统,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新风子系统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上的室内送风口、室内回风口、室外新风口和室外排风口,所述第三风道的上游侧为所述室内回风口、下游侧为所述室内送风口,从而通过所述第三风道将室内空间引入新风子系统的空气重新发放至室内空间,所述第四风道的上游侧为所述室外新风口、下游侧为所述室外排风口,从而通过所述第四风道将室外环境引入新风子系统的空气重新排出至室外环境,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一换热器能够处于所述第三风道内,其中,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二换热器能够处于所述第四风道内。

通过这样的设置,给出了与风道的第二模式相匹配的新风子系统的一种具体的实现形式。

对于上述空调系统,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风道部包括第一切换机构,所述风道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切换机构在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之间切换。

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谋求通过第一切换机构实现风道的模式切换。

对于上述空调系统,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吸附构件包括基体,所述吸附材料搭载至所述基体;和/或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以隔开的方式设置。

通过这样的设置,给出了吸附构件的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谋求吸附构件的性能稳定性以及保证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功能稳定性。

具体而言,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处于吸附状态和再生状态下的情形下,二者的功能是相反的。因此将二者隔开能够保证每一部分的功能趋于稳定,从而保证了吸附构件的使用性能。如示例性地,二者通过一个隔板隔开;等。

对于上述空调系统,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湿度调节部包括第二切换机构,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切换机构处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谋求通过第二切换机构实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位置切换。

对于上述空调系统,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借助于所述第二切换机构以可转动的方式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通过这样的设置,给出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实现其位置切换的一种具体的运动形式。

对于上述空调系统,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显热回收部,所述显热回收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室内回风口的下游侧的第一显热回收模块;和/或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室外新风口的下游侧的第二显热回收模块。

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谋求可以实现对新风子系统的显热进行回收,从而优化了新风子系统的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

图1示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的空调系统在处于外循环加湿模式时的原理示意图;

图2示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的空调系统在处于内循环加湿模式时的原理示意图;

图3示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的空调系统在处于外循环除湿模式时的原理示意图;

图4示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的空调系统在处于内循环除湿模式时的原理示意图;

图5示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的空调系统在处于外循环加湿、除湿模式时的原理示意图;

图6示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的空调系统在处于内循环加湿、除湿模式时的原理示意图;以及

图7示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1、室内送风口;12、室内回风口;13、室外新风口;14、室外排风口;21、第一风道;22、第二风道;23、第三风道;24、第四风道;31、室内风机;32、室外风机;41、第一部分;42、第二部分;51、第一换热器;52、第二换热器;6、电子膨胀阀;7、四通阀;81、第一阀门;82、第二阀门;83、第三阀门;84、第四阀门;91、第一显热回收模块;92、第二显热回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连接至”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作为空调子部分的空调器主要包括形成冷媒主回路的压缩机、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节流部件(如毛细管、电子膨胀阀等)和四通阀,其中,切换四通阀的连通方式,能够使空调器具有常规的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通过冷媒在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部件-蒸发器-压缩机形成的回路中的循环流动,伴随着冷媒的相变,可以向室内换热器的表面发放冷量/热量。具体而言:

当冷媒沿压缩机→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压缩机的回路循环流动时,空调系统处于制热循环。在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的情形下,室内换热器作为发放热量的冷凝器。相应地,在室内风机的作用下,室内空间的空气被吸入空调器的壳体内与室内换热器的表面进行对流换热从而在制热循环期间得到热量从而使室内空间的温度升高。

而当冷媒沿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压缩机的回路循环流动时,空调系统处于制冷循环。即:在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的情形下,室内换热器作为发放冷量的蒸发器。相应地,在室内风机的作用下,室内空间的空气被吸入空调器的壳体内与室内换热器的表面进行对流换热从而在制冷循环期间得到冷量从而使室内空间的温度降低。

空调器通常包括室外部分和室内部分,对于有的机型而言(如窗机等),室外部分和室内部分是集成在同一个壳体内。而对于绝大部分机型而言,室外部分和室内部分为分体式结构,其中的室外部分被称作空调室外机,室内部分被称作空调室内机,二者之间通过管路连接。分体式结构的空调器通常包括柜机、挂机以及嵌入式空调器等。

由于空调器运行在上述的制冷/制热循环期间,室内空间的空气以不断被循环的方式实现对其的温度湿度调节。因此,在作为空调子部分的空调器的基础上引入了新风子系统。从而通过将室外环境的新风引入室内空间,以更新或者部分更新室内空间用于循环的空气,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空气质量。需要说明的是,下文中的对应于低压气态冷媒的第一管路应当理解为连接至前述的压缩机的回气口的管路,对应于高压气态冷媒的第二管路应当理解为连接至前述的压缩机的排气口的管路。

参照图1至图4,图1示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的空调系统在处于外循环加湿模式时的原理示意图,图2示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的空调系统在处于内循环加湿模式时的原理示意图,图3示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的空调系统在处于外循环除湿模式时的原理示意图,图4示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的空调系统在处于内循环除湿模式时的原理示意图。如图1至图4所示,在引入了前述的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的基础上,新风子系统主要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上的室内送风口11、室内回风口12、室外新风口13和室外排风口14,其中,室内送风口、室内回风口与室内空间连通,室外新风口、室外排风口与室外环境连通。

具体而言,壳体内设置有风道部,风道部包括上方的第一风道21和下方的第二风道22,第一风道的上游侧为室外新风口、下游侧为室内送风口,从而通过第一风道将室外环境的新风引入室内空间,第二风道的上游侧为室内回风口、下游侧为室外排风口,从而通过第二风道将室内空间的空气排出至室外环境。

其中,室内送风口配置有室内风机31,如在新风子系统的第一风道靠近室内送风口上游的位置配置有室内风机。以便引导来自室外新风口的新风发放至室内空间。参照下文可知,本发明的室内风机的作用还包括:在内循环加湿/除湿模式下,引导经室内回风口进入新风子系统的空气重新发放回室内空间,以及在外循环加湿/除湿模式下,引导来自室外新风口的新风发放至室内空间。

其中,室外排风口配置有室外风机32,如在新风子系统的第二风道靠近室外排风口上游的位置配置有室外风机。以便引导室内空间的空气排出至室外环境。参照下文可知,本发明的室外风机的作用还包括:在内循环加湿/除湿模式下,引导经室外新风口进入新风子系统内的新风直接排出至室外环境,以及在外循环加湿/除湿以及非加湿/除湿的换风状态下,引导室内空间的空气排出至室外环境。

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湿度控制装置是通过配置压缩机的方式对新风进行加湿除湿处理。不过,考虑到“吸附剂需要周期性对其进行吸附和解吸操作”以及“加湿除湿需求往往是择一且在较长的时间内相对固定”两方面的因素,该文献在实际应用时存在系统无法连续运行的缺陷以及四通阀切换引起的用户不适问题。在此基础上,发明人在对该方案和方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之后,提出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新风子系统在具有更新或者部分更新室内空间用于循环的空气的基础功能的前提下,还具有可对空气湿度进行调节的功能。并且,本发明通过风道、吸附材料以及作为切换单元的四通阀的之间的协作,使得本发明的新风子系统在实现室内空间的空气更新的前提下具有能够对空气进行可持续的加湿/除湿的功能。

进一步参照图1至图4,本发明的空调系统特别包括:

1)为新风子系统的风道配置的第一切换机构,第一切换机构的作用是:将新风子系统的风道部由包括前述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切换为包括左侧的第三风道23和右侧的第四风道24,其中,第三风道的上游侧为室内回风口、下游侧为室内送风口,从而通过第三风道将室内空间引入新风子系统的空气重新发放至室内空间,第四风道的上游侧为室外新风口、下游侧为室外排风口,从而通过第四风道将室外环境引入新风子系统的空气重新排出至室外环境。

可以理解的是,在能够将新风子系统的风道进行合理地规划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合理地选择第一切换机构的具体形式。示例性地,如可以通过若干个可通断的风门的组合,使新风子系统内的风道可以切换为前述的包括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模式(称作第一模式)或者前述的包括第三风道和第四风道的模式(称作第二模式)。

2)配置在风道内的湿度调节部,湿度调节部主要包括搭载有吸附材料的吸附构件以及带动吸附构件运动的第二切换机构,其中:

21)吸附构件主要包括可区别的第一部分41和第二部分42,如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均搭载有吸附材料可以通过相应的结构隔开并可以处于不同的位置,如在第一部分处于第二风道的情形下,第二部分可以处于第一风道内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地确定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具体结构形式以及二者之间的组合形式,如二者的结构可以大致相同,二者之间可以固定连接、一体成型或者为相互独立的结构等。示例性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为对称结构。

吸附材料所具备的基本属性为:正常情形下能够吸收流经其的气流中的水分,从而起到除湿的作用。在被加热的情形下能够释放储存在其内的水分,如将水分释放至流经其的气流中,从而起到加湿的作用。示例性地,吸附材料可以采用硅胶、分子筛、沸石、MOFs(Metal-Organic Frameworks,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和复合盐等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制成。

可以理解的是,吸附材料的吸水性越大便可提高除湿的效率,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加湿除湿需求确定吸附材料的具体构成,如用料种类、各个种类之间的配比、用料的量;等。在此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确定吸附材料的搭载方式。如示例性地,吸附构件包括一个大致为圆盘状的基体,吸附材料全面积均匀地搭载于该基体,基体通过隔板分为两个半圆盘,其中一个半圆盘作为第一部分,另一个半圆盘作为第二部分。

22)第二切换机构主要用于通过带动吸附构件运动,能够使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处于不同的位置。如第二切换机构为能够带动吸附构件绕其轴线自转的机构,示例性地,该机构可以包括:新风子系统的壳体内固定有电机,吸附构件沿其轴线方向固定有转轴,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转轴连接从而能够通过电机带动吸附构件绕其轴线自转,通过自转,可以使吸附构件处于第一部分在下、第二部分在上且二者垂直设置的位置(称作第一位置)或者第一部分在左、第二部分在右且二者水平设置的位置(称作第二位置)。

可以理解的是,在上述由电机和转轴构成的第二切换机构的作用下,吸附构件通过自转实现垂直位置和水平位置之间的切换只是一种示例性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地确定第二切换机构的具体形式(结构、个数、驱动传动原理等)、位置的具体形式(可到达的位置个数、每个位置对应的吸附构件的位置等)等。

3)为吸附构件配置的冷媒循环部,冷媒循环部包括换热器单元和切换单元,本实施例中,切换单元为四通阀7,冷媒循环部包括第一换热器51、第二换热器52以及设置于二者之间的、作为节流部件的电子膨胀阀6,四通阀7具有C、D、E、S四个端,C端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端(上端)相连,D端连接至第二管路,E端与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端(下端)相连,S端连接至第一管路。通过切换四通阀的连通方式(C-D/E-S或者C-S/D-E),可以改变流经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的冷媒为携带冷量或者携带热量的状态。在此基础上,在第二切换机构的作用下:

31)吸附构件的第一部分能够与第一换热器换热,如可以是:第一部分与第一换热器能够处于经第一切换机构构造的同一风道(如第二风道或者第三风道)内,或者优选地,在处于同一风道内时第一部分的至少一部分能够与第一换热器对准以保证换热效果,以便:在第一换热器为冷凝器的情形下,第一部分因吸热释放水分而对流经的空气进行加湿;在第一换热器为蒸发器的情形下,第一部分吸收水分而对流经的空气进行除湿。

32)第二部分的至少一部分能够与所述第三换热器对准,以便:在第二切换机构的作用下,吸附构件的第二部分能够与第三换热器换热,如可以是:第二部分与第三换热器能够处于经第二切换机构构造的同一风道(如第一风道或者第四风道)内,或者优选地,在处于同一风道内时第二部分的至少一部分能够与第二换热器对准以保证换热效果,以便:在第二换热器为冷凝器的情形下,第二部分因吸热释放水分而对流经的空气进行加湿;在第二换热器为蒸发器的情形下,第二部分吸收水分而对流经的空气进行处湿。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换热器设置于室内回风口和室外排风口之间,第二换热器设置于室内送风口和室外新风口之间。通过第二切换机构使吸附构件处于第一部分在下、第二部分在上的第一位置时,第一换热器恰好对准第一部分,第二换热器恰好对准第二部分。

此时,在通过第一切换机构将风道切换为包括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情形下,第一部分便处于下方的第二风道内,第二部分便处于上方的第一风道内。基于此,假设此时第一换热器为冷凝器,第一部分便能够对流经第二风道的空气进行加湿处理。

通过第二切换机构使吸附构件顺时针旋转180°,吸附构件便处于第一部分在左、第二部分在右的第二位置。此时,在通过第一切换机构将风道切换为包括第三风道和第四风道的情形下,第一部分便处于左侧的第三风道内,第二部分便处于右侧的第四风道内。基于此,假设此时第二换热器为冷凝器,第二部分便能够对流经第四风道的空气进行加湿处理。

基于上述结构的空调系统,下面来进一步结合图1至图4来阐述本发明的空调系统实现其持续加湿/除湿功能的过程和原理。

如对于北方的冬季或者与此类似的情形下的卧室等场所,可能会出现暖气和处于制热模式的空调器共同工作的情形。时间较长时,空气的相对湿度将会明显降低,加之北方的室外环境的空气(新风来源)本身较为干燥,因此对空气进行加湿十分必要,此时便可使新风子系统运行在加湿模式,一方面保证室内空间的空气质量(新风子系统的基本功能),另一方面保证室内空间的空气湿度(本发明的新风子系统的功能)。加湿模式包括外循环加湿模式和内循环外循环加湿模式:

如图1所示,外循环加湿模式的实现方式具体为:

使四通阀7的C-D接通、E-S接通,电子膨胀阀6动作,来自下方的第二管路的高压气态冷媒依次经四通阀、右上方的第二换热器52和左下方的第一换热器51转变为低压气态回到上方的第二管路,此时右上方的第二换热器为冷凝器,左下方的第一换热器为蒸发器。通过第二切换机构使设置于(第一、第二)换热器之间的吸附构件处于第一位置,即:第一部分41在下、第二部分42在上且二者垂直布置。同时,通过第一切换机构使此时的风道处于第一模式,即:室外新风口13和室内送风口11连通形成上方的第一风道21,室内回风口12和室外排风口14连通形成下方的第二风道22。

由于室内送风口和室外新风口之间的第二部分对准的是作为冷凝器的第二换热器且二者同处于第一风道,因此,第二部分由于吸收热量而处于释放湿量的脱附状态,即可有效加湿的状态。由于室内回风口和室外排风口之间的第一部分对准的是作为蒸发器的第一换热器,因此第一部分处于吸收湿量的吸附状态,即恢复加湿功能的状态。

这样一来,在室内风机的作用下,室外环境的新风经室外新风口进入新风子系统的壳体内,并经第一风道由室内送风口进入室内空间。在此期间,新风在流经室外新风口和室内送风口之间的第二部分时,新风被加湿。同时,室内空间的空气经室内回风口进入新风子系统的壳体内,并经第二风道由室外排风口排出至室外环境。在此期间,空气在流经室内回风口和室外排风口之间的第一部分时,第一部分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加湿功能逐渐得到恢复。

可以看出,在这种情形下,加湿功能的实现是伴随着新风的送入和排出进行的,因此该模式被称作外循环加湿模式。

如图2所示,内循环加湿模式的实现方式具体为:

使四通阀7的C-S接通、D-E接通,电子膨胀阀6动作,来自下方的第二管路的高压气态冷媒依次经四通阀、左下方的第一换热器51和右上方的第二换热器52转变为低压气态回到上方的第二管路,此时左下方的第一换热器为冷凝器,右上方的第二换热器为蒸发器。通过第二切换机构使设置于(第一、第二)换热器之间的吸附构件处于第二位置,即:第一部分41在左、第二部分42在右且二者水平布置。同时,通过第一切换机构使此时的风道处于第二模式,即:室内回风口12和室内送风口11连通形成左侧的第三风道23,室外新风口13和室外排风口14连通形成右侧的第四风道24。

由于作为冷凝器的第一换热器与室内回风口和室内送风口之间的第一部分同处于第三风道内,因此,第一部分由于吸收热量而处于释放湿量的脱附状态,即可有效加湿的状态。由于室外新风口和室外排风口之间的第二部分所处的第四风道内的第二换热器此时是作为蒸发器,因此第二部分处于吸收湿量的吸附状态,即恢复加湿功能的状态。

这样一来,在室外风机的作用下,室外环境的新风经室外新风口进入新风子系统的壳体内,并经第四风道由室外排风口排出至室外环境空间。在此期间,新风在流经室外新风口和室外排风口之间的第二部分时,第二部分吸收新风中的水分,加湿功能逐渐得到恢复。同时,室内空间的空气经室内回风口进入新风子系统的壳体内,并经第三风道由室内回风口重新发放至室内空间。在此期间,空气在流经室内回风口和室内送风口之间的第一部分时,空气被加湿。

在这种情形下,新风子系统在运转,第二部分的加湿功能得以逐步恢复,但是室内空间并没有引入新风,加湿功能的实现是伴随着室内空间的空气的排出和送入进行的,因此该模式被称作内循环加湿模式。对该模式也可以作这样的解释:新风子系统暂时转化为类似具有加湿功能的空调器,对室内空间的空气进行加湿处理。不过在此期间,第二部分的加湿功能得以恢复。

这样一来,在用户的需求为加湿需求时,只需通过第一切换机构周期性地调整新风子系统的风道的模式、通过第二切换机构周期性地切换吸附构件中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相对位置、并使(第一、第二)冷媒循环系统相应地交替运行,便可通过新风子系统在实现其新风引入的基本功能的同时,可持续地实现加湿功能。其中,吸附构件的切换周期可以根据吸附材料的属性、实际加湿需求、吸附材料的使用寿命等因素灵活确定。

可以理解的是,前述的第一切换机构为若干个可通断的风门的组合以及第二切换机构包括电机和转轴只是一种示例性地描述,在能够实现风道的模式切换以及吸附构件的位置切换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用任何合理的机构形式。并且,在切换均可实现且不会干涉的前提下,可以将第一切换机构和第二切换机构合成为一个综合的机构,如可以是:机构包括两个集成的部分,一个部分对应于第一切换机构的功能另一个部分对应于第二切换机构的功能;机构同时具有第一切换机构的功能以及第二切换机构的功能;等。

在此前提下,如可以预设一个相对湿度阈值(低值),当检测的室内空间的当前相对湿度小于该低值时,便可运行前述的加湿模式。在相对湿度达到目标水平的情形下(比低值高的另一相对湿度阈值),即可退出加湿模式,即:冷媒循环系统停止运行,风道切换为某一基准模式,如基准模式与第一模式相同,此时的风道包括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吸附构件处于基准位置,如基准位置与第二位置相同,此时的第一部分在左、第二部分在右且二者水平布置。

与前述的加湿功能类似,在对空气有除湿需求时,也可以通过使新风子系统运行在除湿模式,一方面保证室内空间的空气质量(新风子系统的基本功能),另一方面有效地降低室内空间的空气湿度(本发明的新风子系统的功能)。除湿模式包括外循环除湿模式和内循环除湿模式:

如图3所示,外循环除湿模式的实现方式具体为:

使四通阀7的C-S接通、D-E接通,电子膨胀阀6动作,来自下方的第二管路的高压气态冷媒依次经四通阀、左下方的第一换热器51和右上方的第二换热器52转变为低压气态回到上方的第二管路,此时左下方的第一换热器为冷凝器,右上方的第二换热器为蒸发器。通过第二切换机构使设置于(第一、第二)换热器之间的吸附构件处于第一位置,即第一部分41在下、第二部分42在上且二者垂直布置。同时,通过第一切换机构使此时的风道处于第一模式,即:室外新风口13和室内送风口11连通形成上方的第一风道21,室内回风口12和室外排风口14连通形成下方的第二风道22。

由于室内送风口和室外新风口之间的第二部分对准的是作为蒸发器的第二换热器,因此第二部分能够对流经其的新风吸水、除湿。由于室内回风口和室外排风口之间的第一部分对准的是作为冷凝器的第一换热器,因此第一部分将储存在其内的水分释放至排出至室外环境的空气内,第一部分的吸水、除湿功能逐步得以恢复。

这样一来,在室内风机的作用下,室外环境的新风经室外新风口进入新风子系统,并经第一风道由室内送风口进入室内空间。在此期间,新风在流经室外新风口和室内送风口之间的第二部分时,吸收新风中的水分,新风被除湿,即第一部分处于可有效除湿的状态。同时,室内空间的空气经室内回风口进入新风子系统,并经第二风道由室外排风口排出至室外环境,在此期间,空气在流经室内回风口和室外排风口之间的第一部分时,第一部分内储存的水分被释放,第一部分的吸水、除湿功能逐渐得到恢复。

可以看出,在这种情形下,除湿功能的实现是伴随着新风的送入和排出进行的,因此该模式被称作外循环除湿模式。

如图4所示,内循环除湿模式的实现方式具体为:

使四通阀7的C-D接通、E-S接通,电子膨胀阀6动作,来自下方的第二管路的高压气态冷媒依次经四通阀、右上方的第二换热器52和左下方的第一换热器51转变为低压气态回到上方的第二管路,此时右上方的第二换热器为冷凝器,左下方的第一换热器为蒸发器。通过第二切换机构使设置于(第一、第二)换热器之间的吸附构件处于第二位置,即第一部分41在左、第二部分42在右且二者水平布置。同时,通过第一切换机构使此时的风道处于第二模式,即:室内回风口和室内送风口连通形成左侧的第三风道23,室外新风口和室外排风口连通形成右侧的第四风道24。

由于作为蒸发器的第一换热器与室内回风口和室内送风口之间的第一部分同处于第三风道内,因此第一部分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空气被除湿,即第一部分处于可有效除湿的状态。由于室外新风口和室外排风口之间的第二部分所处的第四风道内的第二换热器此时是作为冷凝器,因此第二部分内储存的水分被释放,伴随着这样的脱附过程,第二部分的吸水、除湿功能逐渐得到恢复。

这样一来,在室外风机的作用下,室外环境的新风经室外新风口进入新风子系统的壳体内,并经第四风道由室外排风口排出至室外环境。在此期间,新风在流经室外新风口和室外排风口之间的第二部分时,第二部分内储存的水分被释放,除湿功能逐渐得到恢复。同时,室内空间的空气经室内回风口进入新风子系统的壳体内,并经第三风道由室内回风口重新发放至室内空间。在此期间,空气在流经室内回风口和室内送风口之间的第一部分时,第一部分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空气被除湿。

在这种情形下,新风子系统在运转,第二部分的除湿功能得以逐渐恢复,但是室内空间并没有引入新风,除湿功能的实现是伴随着室内空间的空气的排出和送入进行的,因此该模式被称作内循环除湿模式。对该模式也可以作这样的解释:新风子系统暂时转化为类似具有除湿功能的空调器,对室内空间的空气进行除湿处理。不过在此期间,第二部分的除湿能力得以恢复。

与前述的需求类似,这样一来,在用户的需求为除湿需求时,只需通第一切换机构周期性地调整新风子系统的风道的模式、通过第二切换机构周期性地切换吸附构件中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相对位置、并使(第一、第二)冷媒循环系统相应地交替运行,便可通过新风子系统在实现其新风引入的基本功能的同时,可持续地实现除湿功能。

在此前提下,如可以预设一个相对湿度阈值(高值),当检测的室内空间的当前相对湿度大于该高值时,便可运行前述的除湿模式。在相对湿度达到目标水平的情形下(比高值低的另一相对湿度阈值),即可退出除湿模式。

参照图5和图6,图5示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的空调系统在处于外循环加湿、除湿模式时的原理示意图,图6示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的空调系统在处于内循环加湿、除湿模式时的原理示意图。其中,(图1、图3)和图5、(图2、图4)和图6的功能和原理一一对应的。区别仅在于:实施例1中的切换单元为四通阀7,而本实施例中的切换单元包括阀门组,具体地,阀门组包括第一阀门81、第二阀门82、第三阀门83和第四阀门84,其中,第一阀门的第一端和第二阀门的第一端分别连接至下方的第二管路,第一阀门的第二端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端和第四阀门的第二端分别相连,第二阀门的第二端与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端和第三阀门的第一端分别相连,第四阀门的第一端与第三阀门的第二端彼此相连且分别连接至上方的第一管路。示例性地,如四个阀门均为电磁阀。通过切换阀门组中各个阀门的开关状态,可以改变流经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的冷媒为携带冷量或者携带热量的状态。

与图1所示的外循环加湿模式相对应,图5中的阀门组中各个阀门的开关状态为:第一阀门81、第三阀门83打开,第二阀门82,第四阀门84关闭;

与图2所示的内循环加湿模式相对应,图6中的阀门组中各个阀门的开关状态为:第二阀门82、第四阀门84打开,第一阀门81,第三阀门83关闭;

与图3所示的外循环除湿模式相对应,图5中的阀门组中各个阀门的开关状态为:第二阀门82、第四阀门84打开,第一阀门81,第三阀门83关闭。

与图4所示的内循环除湿模式相对应,图6中的阀门组中各个阀门的开关状态为第一阀门81、第三阀门83打开,第二阀门82,第四阀门84关闭。

参照图7,图7示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新风子系统还包括显热回收部,显热回收部包括:设置于壳体内且位于室内回风口12的下游侧的第一显热回收模块91和设置于壳体内且位于室外新风口13的下游侧的第二显热回收模块92。

示例性地,如第一显热回收模块91和第二显热回收模块92为一体式结构,具体地,第一显热回收模块91和第二显热回收模块92均为换热器且二者之间有传热工质循环流动,伴随着传热工质的循环流动,能够使热量在两个换热器之间发生转移。显然,第一显热回收模块91和第二显热回收模块92也可以分属于两个热回收装置,如各自所属的热回收装置分别配置有一个与第一显热回收模块以及第二显热回收模块形成传热工质的循环回路的热回收模块。

以第一显热回收模块91和第二显热回收模块92为一体式结构为例,基于该结构,本发明的空调系统能够具有对温度进行调节的新风热回收模式。具体地:在新风热回收模式下,可以将风道切换为第一模式,即:风道包括第一风道21和第二风道22,并使冷媒循环部停止运转,如使实施例2中的阀门组中的各个阀门均关闭且电子膨胀阀不动作。在此前提下:

如在北方的夏季时,第二显热回收模块92在室外环境的新风经第一风道传送至室内空间的过程中对新风进行一定程度的预冷。回收的热量经传热工质传递至第一显热回收模块91之后,可以通过在第一显热回收模块91处配置消化这部分热量的结构(如热水使用终端或者通过工质循环装置将这部分热量带走)来保证预冷的可持续性。

而在北方的冬季时,第一显热回收模块91在室内空间的空气经第二风道排出至室外环境的过程中对空气中的热量进行一定程度的回收。回收的热量经传热工质传递至第二显热回收模块92之后,可以对经第一风道传送至室内空间的新风进行一定程度的预热。

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新风子系统通过风道的模式切换、吸附构件的位置切换以及切换单元的切换控制之间的组合,便可实现新风子系统的外循环加湿模式、内循环加湿模式、外循环除湿模式以及内循环除湿模式四种运行模式。具体地,通过第一切换机构将风道的构成在包括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第一模式和包括第三风道和第四风道的第二模式之间切换、通过第二切换机构将吸附构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切换、通过切换单元使(第一、第二)换热器处于释放热量或者释放冷量的工作状态,通过三个要素之间的协作,便可以使新风子系统持续地处于实现加湿功能或者除湿功能的状态。此外,通过增设显热回收部,可以使新风子系统在实现湿度调节的基础上,还能实现一定程度的温度调节,进一步优化了新风子系统的性能。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一个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具有湿度调节功能的空调系统
  • 带湿度调节功能的空调系统及其调湿溶液再生的控制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3099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