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取栓支架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55:48


取栓支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取栓支架。

背景技术

机械取栓目前已经成为救治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最重要的一个手段。机械取栓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有以下优点:1、不用溶栓药物,从而降低颅内出血的风险;2、治疗时间窗可能延长,标准时间达到8个小时,有的代偿好的患者可以达到2天;3、直接清除血栓,加速血管再通。

从目前的研究来说,血栓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白色血栓(whitethrombus),主要由许多聚集呈珊瑚状的血小板小梁构成,其表面有许多中性白细胞粘附,形成白细胞边层,推测是由于纤维素崩解产物的趋化作用吸引而来。血小板小梁之间由于被激活的凝血因子的作用而形成网状的纤维素,其网眼内含有少量血细胞。肉眼观呈灰白色,表面粗糙有波纹,质硬,与血管壁紧连。2、红色血栓(red thrombus),肉眼观呈暗红色,新鲜的红色血栓湿润,有一定的弹性,陈旧的红色血栓由于水分被吸收,变得干燥,易碎,失去弹性,并易于脱落造成栓塞。3、混合血栓(mixed thrombus),呈红色与白色条纹层层相间,亦或是灰白色和红褐色交替的层状结构。4、透明血栓(hyaline thrombus),主要由纤维素构成。

取栓支架是实现机械取栓的一种医疗器械。取栓支架通常采用镍钛材料制成,将取栓支架放入血管后,取栓支架会自动膨胀,从而血栓会进入到取栓支架的内腔中被取栓支架所捕获,通过回撤取栓支架即可将血栓取出,从而血管可恢复血液畅通。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结构较为复杂的血栓(主要包括结构较长、较大或较硬的白色血栓以及透明血栓)往往很难进入到取栓支架的内腔中,而是至少部分位于取栓支架的支架主体外侧和血管内壁之间。在取栓支架回撤时,这类血栓很容易从取栓支架上脱落,从而导致取栓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取栓支架,可以减少取栓支架回撤时血栓脱落的情况发生。

本发明提供一种取栓支架,包括镂空管状的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上设有外凸结构,所述取栓支架具有径向收缩的压缩状态和径向扩张的膨胀状态,在所述取栓支架处于膨胀状态下,所述外凸结构自所述支架主体朝向所述支架主体的外侧凸出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主体具有近端和远端,所述外凸结构包括主杆部,所述主杆部具有连接于所述支架主体的第一端,以及远离所述支架主体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相对于所述第二端更靠近所述支架主体的近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取栓支架处于膨胀状态下,所述主杆部相对于所述支架主体的轴向中心线倾斜设置,且所述主杆部的第二端朝向远离所述支架主体的方向弯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杆部包括第一杆段和第二杆段,所述第一杆段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杆段的一端连接且连接处构成所述主杆部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杆段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杆段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架主体的不同部位且连接处构成所述主杆部的第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杆段为直线型杆或弧线型杆;所述第二杆段为直线型杆或弧线型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杆段和所述第二杆段的连接处为圆角结构或尖角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取栓支架处于膨胀状态下,所述第一杆段的两端的连线定义为第一线,所述第二杆段的两端的连线定义为第二线,所述第一线和所述第二线之间形成夹角A,且15°≤A≤8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取栓支架处于膨胀状态下,所述第一杆段和所述第二杆段所在的平面定义为第一平面,所述支架主体的轴向中心线与所述第一平面之间形成夹角B,且15°≤B<9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凸结构还包括副杆部,所述副杆部一端连接于所述主杆部,另一端悬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凸结构还包括连杆部,所述连杆部连接所述支架主体和所述主杆部的第二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主体包括多个网格,每个所述网格均包括多个首尾相接的杆体,所述网格包括第一网格和第二网格,在所述取栓支架处于膨胀状态下,所述第一网格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网格的面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凸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一网格,且所述外凸结构在所述支架主体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网格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主体的远端设有远端保护结构,所述远端保护结构包括多根远端杆,多根所述远端杆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网格,另一端汇聚连接,任意相邻的两根所述远端杆和与该两根远端杆相连的所述第二网格的杆体围成远端网格;所述外凸结构连接于所述远端网格,且所述外凸结构在所述支架主体上的投影位于所述远端网格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主体具有近端和远端,所述外凸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支架主体的近端和远端之间的区域处的第一外凸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主体上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外凸结构,且多个所述第一外凸结构沿着所述支架主体的周向布置,且在所述支架主体的轴向上,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外凸结构错开布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主体具有近端和远端,所述外凸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支架主体的远端的第二外凸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主体上设有多个第二外凸结构,且所述第二外凸结构以圆周的方式均匀布置于所述支架主体远端的外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取栓支架还包括主体显影结构,所述主体显影结构设置于所述支架主体的近端和远端之间的区域上;所述支架主体包括第一网格和第二网格,在所述取栓支架处于膨胀状态下,所述第一网格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网格的面积;两个所述主体显影结构在所述支架主体的轴向上的距离定义为轴向间距,单个所述第二网格在所述支架主体的轴向上的尺寸为第二尺寸;轴向间距小于第二尺寸的多个所述主体显影结构划分为一组,所述支架主体的轴向上相邻的两组所述主体显影结构之间设有所述外凸结构。

本发明提供的取栓支架,通过设置外凸结构,可以从取栓支架外侧拦截血栓,从而,即使遇到无法进入到支架主体的内腔中的复杂血栓,也能利用外凸结构拦截血栓,从而在回撤取栓支架时,减少血栓脱落的情况发生,在遇到分叉血管时能够有效避免血栓逃逸到分叉血管中。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取栓支架在分叉血管中回撤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取栓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取栓支架处于压缩状态;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取栓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取栓支架处于膨胀状态;

图4为图3所示取栓支架展开成平面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M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取栓支架的结构简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取栓支架展开成平面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取栓支架展开成平面的示意图;

图9a-图9e为不同实施例的支架主体展开成平面的结构简图;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取栓支架的局部显影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取栓支架的整体显影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取栓支架取栓过程的示意图;

图13a-图13c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取栓支架捕集不同类型血栓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取栓支架回撤经过分叉血管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支架主体;101、近端;102、远端;110、杆体;111、第一网格;112、第二网格;20、外凸结构;20a、第一外凸结构;20b、第二外凸结构;21、主杆部;211、第一杆段;2111、第一线;212、第二杆段;2121、第二线;2101、第一端;2102、第二端;22、副杆部;221、第三杆段;222、第四杆段;223、连杆段;23、连杆部;30、远端保护结构;31、远端杆;311、远端网格;40、近端显影结构;50、远端显影结构;60、主体显影结构;200、输送管;300、血管;301、分叉血管;400、血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设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所示,现有的取栓支架在捕获血栓400时,血栓400可能位于取栓支架的支架主体10’外侧和血管300内壁之间。在回撤取栓支架时,尤其是经过分叉血管301时,血栓400很容易逃逸到分叉血管301中。

请参阅图2、图3、图4和图12,本发明提供一种取栓支架,用于血栓治疗。该取栓支架可以由金属管加工而成。具体地,取栓支架可以由镍钛管经激光雕刻并经热处理定型而成,或者,取栓支架也可以由镍钛丝编织而成。取栓支架具有径向收缩的压缩状态和径向扩张的膨胀状态。如图2所示,取栓支架处于压缩状态,如此便于取栓支架在输送管200内移动,从而便于取栓支架移动到血栓400所在位置。如图3所示,取栓支架处于膨胀状态。将取栓支架移动到血栓400所在位置后,回撤输送管200,取栓支架被释放即可自动膨胀成图3所示的膨胀状态。在膨胀状态下,取栓支架即可捕获血栓400。

请参阅图3,取栓支架包括镂空管状的支架主体10,支架主体10上设有外凸结构20,在取栓支架处于膨胀状态下,外凸结构20自支架主体10朝向支架主体10的外侧凸出延伸。使用时,结构较为简单的血栓400(体积较小、较短的血栓400,以下简称简单血栓400)会直接进入到支架主体10的内腔中被取栓支架所捕获。当遇到结构较为复杂的血栓400(体积较大、较长的血栓400,以下简称复杂血栓400)时,复杂血栓400至少部分位于支架主体10的外侧和血管300内壁之间。现有技术中取栓支架不设置有外凸结构20,则在回撤取栓支架时,复杂血栓400容易从取栓支架上脱落,尤其是,取栓支架移动经过分叉血管301时,血栓400很容易脱落并逃逸到分叉血管301中。本申请提供的取栓支架,通过设置外凸结构20,可以从取栓支架外侧拦截血栓400,从而,即使遇到无法进入到支架主体10的内腔中的复杂血栓400,也能利用外凸结构20拦截血栓400,从而在回撤取栓支架时,减少血栓400脱落的情况发生。在遇到分叉血管301时外凸结构20能够牢牢地勾住位于支架主体10外侧和血管300内壁之间的血栓400,从而能够有效避免血栓400逃逸到分叉血管301中,如图14所示,图14中箭头所示方向为取栓支架回撤时移动的方向。

请参阅图2和图3,支架主体10具有近端101和远端102。可以理解的是,“近端101”指的是用于连接输送系统的一端,“远端102”指的是远离输送系统的一端。手术时,医护人员通过操作支架主体10的近端101回撤取栓支架,具体来说,回撤取栓支架时,取栓支架朝支架主体10的近端101方向移动。

请参阅图4和图5,外凸结构20包括主杆部21,主杆部21具有连接于支架主体10的第一端2101,以及远离支架主体10的第二端2102,第一端2101相对于第二端2102更靠近支架主体10的近端101。如此,第一端2101连接于支架主体10,第二端2102相对凸出于支架主体10,也就是第二端2102处对应的外径大于第一端2101处对应的外径,因此,在回撤取栓支架时,取栓支架移动的前端(对应支架主体10的近端101)所对应的外径相对较小,有利于取栓支架的顺利回撤。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在取栓支架处于膨胀状态下,主杆部21相对于支架主体10的轴向中心线K倾斜设置,且主杆部21的第二端2102朝向远离支架主体10的方向弯曲(图6中未示出)。由于回撤取栓支架时,取栓支架沿着支架主体10的远端102指向近端101的方向移动,主杆部21的第二端2102朝向远离支架主体10的方向弯曲,回撤时主杆部21能够更牢地勾住血栓400,从而可有效防止血栓400逃逸。在取栓支架经过分叉血管301时,血栓400更不容易逃逸到分叉血管301中,主杆部21的第二端2102朝向远离支架主体10的方向弯曲使得取栓支架具有更好的防止血栓400逃逸的效果。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主杆部21的第二端2102也可以朝向靠近支架主体10的方向弯曲。或者,主杆部21的第二端2102不弯曲,即主杆部21由第一端2101至第二端2102相对于支架主体10的轴向中心线倾斜延伸。

请参阅图5,主杆部21包括第一杆段211和第二杆段212,第一杆段211的一端和第二杆段212的一端连接且连接处构成主杆部21的第二端2102,第一杆段211的另一端和第二杆段21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支架主体10的不同部位且连接处构成主杆部21的第一端2101。如此,主杆部21的第二端2102相当于形成折弯的结构,能够更好地伸到血栓400中,并将血栓400牢牢勾住。

可选地,第一杆段211为直线型杆或弧线型杆,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同样地,第二杆段212为直线型杆或弧线型杆,结构简单,容易加工。

进一步地,第一杆段211和第二杆段212的连接处为圆角结构。圆角结构的设计可避免该连接处刺伤血管300内壁,降低对血管300的损伤。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杆段211和第二杆段212的连接处也可以为尖角结构。

请参阅图5,第一杆段211的两端的连线定义为第一线2111,第二杆段212的两端的连线定义为第二线2121,第一线2111和第二线2121之间形成夹角A,且15°≤A≤80°。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线2111”和“第二线2121”并非取栓支架上所存在的实体结构,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定义的名称。夹角A越小,第一杆段211和第二杆段212越趋向重合,则不利于第一杆段211和第二杆段212之间形成夹持血栓400的空间;夹角A越大,第一杆段211和第二杆段212之间的夹持空间越大,不利于拦截血栓400。本实施例中,15°≤A≤80°,如此,第一杆段211和第二杆段212之间形成大小合适的夹持空间,有利于拦截血栓400。

第一杆段211和第二杆段212所在的平面定义为第一平面,支架主体10的轴向中心线K与第一平面之间形成夹角B,且15°≤B<90°,如图6所示。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平面”和“轴向中心线”并非取栓支架上所存在的实体结构,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定义的名称。夹角B如果太小,则第一杆段211和第二杆段212相对支架主体10凸出高度较小,不利于拦截血栓400。夹角B如果太大,则第一杆段211和第二杆段212的设计长度会受到一定限制,不能设计太长,而较短的第一杆段211和第二杆段212同样不利于拦截血栓400。本实施例中,15°≤B<90°,如此,第一杆段211和第二杆段212相对于支架主体10凸出的高度大小适中,且第一杆段211和第二杆段212能够设计成合适的长度,从而有利于拦截血栓400。

一实施例中,15°≤A≤80°,并且15°≤B<90°,则第一杆段211、第二杆段212和支架主体10之间形成一个可供血栓400嵌入的大小适中的三维空间,有利于夹持住进入该三维空间内的血栓400,并可给位于支架主体10外部的血栓400提供一个很好的夹持力,从而能够有效拦截血栓400,防止血栓400脱落逃逸。

请参阅图7,一实施例中,外凸结构20还包括副杆部22,副杆部22的一端连接于主杆部21,另一端悬空。副杆部22的结构类似于主杆部21,区别在于,副杆部22连接于主杆部21,而主杆部21连接于支架主体10。进一步地,副杆部22包括第三杆段221和第四杆段222,第三杆段221的一端和第四杆段222的一端连接并形成悬空端,第三杆段221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杆段211,第四杆段222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杆段212。进一步地,外凸结构20还包括连杆段223,连杆段223连接于副杆部22和主杆部21,以加强外凸结构20的结构强度以及对血栓400的捕获能力。主杆部21上可以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副杆部22,设置副杆部22可以增加对血栓400的抓取点,有利于抓牢血栓400,从而防止血栓400逃逸。副杆部22可以设置于主杆部21内侧也可设置于主杆部21外侧,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请参阅图8,一实施例中,外凸结构20还包括连杆部23,连杆部23连接支架主体10和主杆部21的第二端2102。设置连杆部23使得外凸结构20与支架主体10之间连接更加牢固,更有利于在回撤取栓支架时牢牢地勾住血栓400。

请参阅图4,支架主体10包括多个网格,每个网格均可以包括多个首尾相接的杆体110。杆体110可以为直杆,也可以为曲形杆,本实施例中杆体110为曲形杆。在展开成平面的状态下,如图4所示,每个网格大致呈菱形。每个网格可以包括四个、六个或八个首尾相接的杆体110。

网格包括第一网格111和第二网格112,在取栓支架处于膨胀状态下,第一网格111的面积大于第二网格112的面积。面积较小的第二网格112可以提供较好的径向支撑力,有利于支架主体10在血管300内充分膨胀并支撑血管300。而面积较大的第一网格111能够提供较大的血栓400捕获空间,也就是说,血栓400更容易从第一网格111进入到支架主体10的内腔中,如此更容易捕获尺寸较大、结构较复杂的血栓400。并且,面积较大的第一网格111可以减少支架主体10与血管300内壁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地,在取栓支架处于膨胀状态下,第一网格111的面积为第二网格112的面积的2倍~6倍。较优地,在取栓支架处于膨胀状态下,第一网格111的面积为20mm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网格111和第二网格112可以有多种布置方式,如图4和图9a所示,一实施例中,第一网格111和第二网格112在支架主体10的轴向上交叉布置。请参阅图9b-9e,示意了支架主体10的其他形式,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网格111和第二网格112的分布方式与图9a所示实施例略有不同。如图9d所示,第一网格111和第二网格112在支架主体10的周向上交叉布置。如图9b、9c和9e所示,第一网格111和第二网格112在支架主体10的轴向上和周向上均交叉布置。该些实施例的支架主体10均能够较好地捕集血栓400,且提供较好的径向支撑力,起到较好的血栓400捕集效果。

请参阅图4,一实施例中,外凸结构20连接于第一网格111,且外凸结构20在支架主体10上的投影位于第一网格111中。如此,在膨胀状态下,外凸结构20可以从外侧拦截血栓400,从而防止进入到支架主体10的内腔中的血栓400从第一网格111外逃。外凸结构20在支架主体10上的投影位于第一网格111中,则在压缩状态下,外凸结构20可以位于第一网格111内,从而不会相对支架主体10凸出或不会相对支架主体10凸出太大高度,从而便于取栓支架在压缩状态下在输送管200内进行输送。

请参阅图3,进一步地,支架主体10的远端102设有远端保护结构30,该远端保护结构30包括多根远端杆31,多根远端杆31一端连接第二网格112,另一端汇聚连接。也就是说,该远端保护结构30由连接第二网格112的一端至另一端呈逐渐收拢状。任意相邻的两根远端杆31和与该两根远端杆31相连的第二网格112的杆体110围成远端网格311。远端保护结构30可以有效防止进入到支架主体10的内腔中的血栓400逃逸,起到很好的捕捉血栓400的效果。

进一步地,远端杆31的数量可以为4至8根,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进一步地,远端杆31与支架主体10的轴向中心线K的夹角C为15°~45°,如图6所示,如此,多根远端杆31围成大小合适的远端网格311,能够有效防止血栓400脱落及逃逸。

请参阅图3,一实施中,外凸结构20连接于远端网格311,且外凸结构20在支架主体10上的投影位于远端网格311中。如此,在膨胀状态下,外凸结构20可以从外侧拦截血栓400,从而防止进入到支架主体10的内腔中的血栓400从第二网格112外逃,进一步提高了远端保护结构30防止血栓400逃脱的作用。外凸结构20在支架主体10上的投影位于远端网格311中,则在压缩状态下,外凸结构20可以位于远端网格311内,从而不会相对支架主体10凸出或不会相对支架主体10凸出太大高度,从而便于取栓支架在压缩状态下在输送管200内进行输送。

外凸结构20包括设于支架主体10的近端101和远端102之间的区域处的第一外凸结构20a。支架主体10的近端101和远端102之间的区域为支架主体10的主要作用区域,在使用时,通常将支架主体10的主要作用区域(即支架主体10的近端101和远端102之间的区域)伸到目标血栓400处,如图3所示,第一外凸结构20a设于支架主体10的近端101和远端102之间的区域处,使得第一外凸结构20a能够很好地防止目标血栓400逃脱,从而使得取栓支架具有较好的取栓效果。该实施例中,第一外凸结构20a连接于第一网格111。

支架主体10上设有多个第一外凸结构20a,且多个第一外凸结构20a沿着支架主体10的周向布置,且在支架主体10的轴向上,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外凸结构20a错开布置。错开布置指的是,在支架主体10的轴向中心线上的投影不重合,如此,不会造成支架主体10的布局外径过大的情况,从而可避免第一外凸结构20a的设置在回撤取栓支架时对血管300内壁造成损伤。

请参阅图3,外凸结构20还包括设于支架主体10的远端102的第二外凸结构20b。第二外凸结构20b可以防止位于支架主体10外部的血栓400脱落逃逸。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二外凸结构20b和第一外凸结构20a,可以起到双重的防脱作用,在回撤取栓支架时,位于支架主体10外部的血栓400即使从第一外凸结构20a逃脱仍可被第二外凸结构20b拦截,从而被取栓支架捕获。由此可见,该实施例的取栓支架具有较好的取栓效果。该实施例中,第二外凸结构20b连接于远端网格311。

支架主体10上设有多个第二外凸结构20b,且第二外凸结构20b以圆周的方式均匀布置于支架主体10的外侧。如此,位于支架主体10外部四周的血栓400均可被第二外凸结构20b拦截,从而可以有效地防止位于取栓支架外部以及散落在支架主体10远端102的血栓400脱落。

请参阅图3,取栓支架还包括近端显影结构40、远端显影结构50以及主体显影结构60。近端显影结构40设置于支架主体10的近端101,远端显影结构50设置于支架主体10的远端,主体显影结构60设置于支架主体10的近端101和远端102之间的区域上。设置近端显影结构40、远端显影结构50以及主体显影结构60能够显示取栓支架在血管300中的位置,呈现出取栓支架的整体结构,有利于帮助医护人员进行手术操作。

近端显影结构40、远端显影结构50以及主体显影结构60均可以采用铂钨合金、铂铱合金或者钽合金等金属材料制成,该些材料能够提供良好的不透射线性,从而具有较好的显影效果。但不限于此,近端显影结构40、远端显影结构50以及主体显影结构60,也可以采用其他不透X射线的材料制成。

近端显影结构40、远端显影结构50以及主体显影结构60均可以为弹簧圈或圆环状结构。

近端显影结构40可缠绕固定或焊接固定在取栓支架和输送系统的连接处,该近端显影结构40在提供显影的同时,还起到将输送系统和取栓支架连接在一起的作用。

远端显影结构50可缠绕固定或焊接固定在远端杆31上,该远端显影结构50在提供显影的同时,还起到远端保护结构30的作用,从而保证了远端保护结构30的远端收拢在一起,起到防止血栓400脱落和逃逸的作用。

主体显影结构60可通过缠绕、焊接、粘接或镶嵌的方式固定在支架主体10的杆体110上。进一步地,支架主体10上设有多个主体显影结构60,多个主体显影结构60在支架主体10的中心轴线K上的投影不重合。主体显影结构60到支架主体10的中心轴线K的距离随着支架主体10的展开程度的变化而变化。通过显影中主体显影结构60的位置可以判断出支架主体10的位置和展开程度,也就是判断出取栓支架的位置和展开程度,从而判断取栓支架是否打开充分,便于手术操作。且由于不同血栓其硬度不同,取栓支架在血栓中的扩张程度也将不同,故通过观测取栓支架的扩张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可判断病变部位血栓的类型。

此外,如果多个主体显影结构60在支架主体10的中心轴线K上的投影重合,则支架主体10上设置主体显影结构60的部位所对应的圆周的直径较大,因此取栓支架在推送过程中所需的力较大。本实施例由于多个主体显影结构60在支架主体10的中心轴线K上的投影不重合,也就是说,多个主体显影结构60不集中分布在支架主体10的同一圆周上,因此,支架主体10上设置主体显影结构60的部位所对应的圆周的直径相对于支架主体10上未设置主体显影结构60的部位所对应的圆周的直径不会有明显增加,因此取栓支架在推送过程中所需的力相对于“多个主体显影结构60在支架主体10的中心轴线K上的投影重合”的情况所需的力要小,从而有利于取栓支架在输送管200和血管600中的推送和回撤。

在支架主体10处于展开状态下,多个主体显影结构60设置于同一圆柱螺旋线上。也就是说,多个主体显影结构60沿着支架主体10的轴向以螺旋线的方式布置。如此,在影像设备下进行显影时,具有更好的显影效果,主体显影结构60能够更好地呈现支架主体10的展开程度以及位置,从而更有利于医护人员判断取栓支架的展开程度以及位置,更有利于手术的操作。

请参阅图4,两个主体显影结构60在支架主体10的轴向上的距离定义为轴向间距X,单个第二网格112在支架主体10的轴向上的尺寸为第二尺寸Y。轴向间距X小于第二尺寸Y的多个主体显影结构60划分为一组,支架主体10的轴向上相邻的两组主体显影结构60之间设有所述外凸结构20。本实施例中,第一外凸结构20a设于相邻的两组主体显影结构60之间。请结合图10和图11所示,为取栓支架的显影示意图。如此,利用主体显影结构60能够判断出第一外凸结构20a在血管300中的位置,从而有利于将第一外凸结构20a伸到血栓400所在的位置,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如图4所示,椭圆虚线框内的三个主体显影结构60为一组,第一外凸结构20a设于相邻的两组主体显影结构60之间。

请参阅图12,本发明提供的取栓支架的取栓过程为:血管300内存在血栓400,输送管200伸入并穿过血栓400,利用输送管200将取栓支架输送至血栓400所在位置,之后输送管200回撤,取栓支架被释放而扩张成膨胀状态,血栓400逐渐进入支架主体10的内腔中,最后同时回撤输送管200和取栓支架,利用支架主体10、外凸结构20以及远端保护结构30一起将血栓400取出,最后血液恢复正常流通。

请参阅图13a-13c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取栓支架可用于捕集不同尺寸及类型的血栓400。图13a所示为普通血栓400(例如红色血栓),在支架主体10扩张的过程中,血栓400通过第一网格111和第二网格112进入支架主体10的内腔中被捕获,远端保护结构30可防止血栓400从远端102逃逸。图13b所示为复杂血栓400(例如白色血栓、混合血栓、透明血栓),在支架主体10扩张的过程中,血栓400部分进入支架主体10的内腔中而部分位于支架主体10外,外凸结构20可从外侧拦截血栓400,从而该取栓支架可以用于捕集复杂血栓400。图13c所示为尺寸较小易碎易脱落的血栓400(例如红色血栓),血栓400进入支架主体10内腔后,通过远端保护结构30可以拦截血栓400,防止血栓400逃逸。由此可见,本发明提供的取栓支架可用于捕集各种类型的血栓400,尤其在捕集复杂血栓400时,效果更为明显。对于无法进入到支架主体10的内腔中的复杂血栓400,利用外凸结构20可以从外侧有效拦截血栓400,从而在回撤取栓支架时,减少血栓400脱落的情况发生。如图14所示,在遇到分叉血管301时能够有效避免血栓400逃逸到分叉血管301中。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相关技术
  • 取栓支架用扩张器、取栓支架、取栓装置及取栓方法
  • 取栓支架、取栓装置和取栓系统
技术分类

06120113103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