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座椅框架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2:11:54


一种座椅框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座椅框架,特别是一种适用于老人椅的座椅框架。

背景技术

座椅是生活中常用的坐具。座椅通常包括靠背、扶手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特殊群体的使用需求,特别是老人对座椅的需求,衍生出了专门的老人椅。老人椅具有调节功能,使其可在多种使用状态间进行调节。

申请公布号为CN 112089241 A,申请公布日为2020年12月18日的中国发明申请中公开了一种采用双电机驱动的座椅框架及座椅,包括底座框架(1)、升降组件(2)、驱动组件(3)和伸缩连杆组件(4);所述伸缩连杆组件(4)连接有脚部连接件(5)和靠背连接件(6);所述驱动组件(3)用于在第一驱动电机驱动下驱动所述伸缩连杆组件(4)以改变所述脚部连接件(5)的伸缩状态,以及驱动升降组件(2)的升降;并且用于在第二电机驱动下驱动靠背连接件(6)进行角度调节;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第一驱动杆(31),所述第一驱动杆(31)上设有第一驱动连接件(32);所述升降组件(2)包括升降连接板(21),所述升降连接板(21)分别与所述驱动组件(3)和所述伸缩连杆组件(4)连接,所述底座框架(1)上设有第二驱动连接件(11),所述第一驱动连接件(32)和所述第二驱动连接件(11)用于连接第一驱动电机;所述伸缩连杆组件(4)包括脚部连杆组件(41)、背部连杆组件(42)以及中间连杆组件(43),所述背部连杆组件(42)包括第一背部连杆组件(421)和第二背部连杆组件(422),所述第一背部连杆组件(421)通过中间连杆组件(43)与所述脚部连杆组件(41)相连,所述第二背部连杆组件(422)连接有第三驱动杆(423),所述升降连接板(21)还连接有第四驱动杆(424),所述第三驱动杆(423)设有第三驱动连接件(425),所述第四驱动杆(424)设有第四驱动连接件(426),所述第三驱动连接件(425)和所述第四驱动连接件(426)用于连接第二驱动电机。该发明申请中,通过第一驱动电机及第二电机驱动调节座椅框架的状态,其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座椅框架。

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座椅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其包括横向支撑杆及纵向支撑杆,所述横向支撑杆沿一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纵向支撑杆沿一第二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横向支撑杆与所述纵向支撑杆连接;

升降单元,其包括支座、第一升降杆、第二升降杆及连接片,所述第一升降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支座,而其另一端铰接于所述连接片;所述第二升降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支座,而其另一端铰接于所述连接片,其中,所述第一升降杆与所述第二升降杆于所述支座处的铰接点位置不同,并且,所述第一升降杆与所述第二升降杆于所述连接片处的铰接点位置不同;

伸展单元,其包括基板、抬升单元、脚部调节单元及靠背调节单元,其中,所述基板与所述连接片固定;以及

动力单元,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并分别与所述升降单元及所述伸展单元连接,所述动力单元包括驱动单元、连接座及驱动连接杆,驱动单元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底座,所述驱动单元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连接座;

所述抬升单元包括第一抬升连杆、第二抬升连杆、第三抬升连杆、第四抬升连杆及椅面安装部,其中,所述第一抬升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基板铰接,而其第二端与所述第三抬升连杆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三抬升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椅面安装部的第一端铰接,所述椅面安装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抬升连杆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四抬升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抬升连杆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抬升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基板连接;所述第一抬升连杆与所述第二抬升连杆设置一第一旋转支点,所述第一旋转支点位于所述第一抬升连杆和/或所述第二抬升连杆的中部区域。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第二抬升连杆的第二端设置一滑槽,所述基板上设置一对应的铰轴,所述铰轴设置于所述滑槽内。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椅面安装部上设置一与所述椅面安装部为分体式结构的安装构件,所述安装构件包括一第一片状部及第二片状部,其中,所述第一片状部安装至所述椅面安装部,而所述第二片状部设置有若干安装孔。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脚部调节单元包括第一脚部调节杆、第二脚部调节杆、第三脚部调节杆、第四脚部调节杆及脚部安装部,其中,所述第一脚部调节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抬升连杆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脚部调节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脚部调节杆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脚部调节杆的第二端与脚部安装部铰接,所述第三脚部调节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椅面安装部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三脚部调节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脚部调节杆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四脚部调节杆的第二端与脚部安装部铰接。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第二脚部调节杆与所述第三脚部调节杆设置一第二旋转支点,所述第二旋转支点位于所述第二脚部调节杆和/或所述第三脚部调节杆的中部区域。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脚部调节单元还包括一第五脚部调节杆,所述第五脚部调节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三抬升连杆的第一端,其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三脚部调节杆的中部区域。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靠背调节单元包括靠背调节杆及靠背安装部,其中,所述靠背调节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基板铰接,而所述靠背调节杆的第二端与所述靠背安装部铰接,所述靠背安装部与所述椅面安装部的第二端铰接。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靠背调节杆包括主体部,所述靠背调节杆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分别位于所述主体部的两端,所述主体部分别与所述靠背调节杆的第一端及所述靠背调节杆的第二端呈弯折状。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动力单元还包括第一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杆,所述第一驱动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驱动连接杆,而其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驱动杆,所述第二驱动杆相对所述第一驱动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椅面安装部上。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底座上设置第一防倾倒部及第二防倾倒部,所述横向支撑杆的其中一端或两端超出所述纵向支撑杆,以形成所述第一防倾倒部;所述第二防倾倒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凸设于所述底座,且所述第二防倾倒部呈“U”型,所述第二防倾倒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尺寸与所述底座的支撑框架的宽度尺寸的比值为1:3.5~4.5。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第一抬升连杆具有一第一弯折部,以在座椅框架的宽度方向具有容置空间,而在所述座椅框架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三抬升连杆的一部分或全部位于该容置空间内。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脚部调节单元还包括一第五脚部调节杆,所述第五脚部调节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脚部调节杆的中部区域,其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三脚部调节杆的中部区域。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一条或多条优点或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仅通过一个动力单元,即可完成座椅框架的四种状态的调节,成本相对降低;第二防倾倒部呈“U”型,且固定于其中一组横向支撑杆上,并与横向支撑杆形成一封闭结构,以使得第二防倾倒部的结构更加稳固,可承受更大的力;第一抬升连杆与第二抬升连杆相对第一旋转支点相对转动时,可使第一抬升连杆的第一端及第二抬升连杆的第一端的相对位置提升,从而可抬升椅面安装部,上述结构相比多连杆的抬升结构,结构更加简单,结构稳定性更高;第二抬升连杆的第二端设置一滑槽,基板上设置一对应的铰轴,所述铰轴设置于滑槽内,因此,可使第二抬升连杆的第二端与基板即可实现相对的转动,又可实现相对的偏转,从而有利于运动结构的设计;靠背调节杆的结构,在承重时,避免受力集中,从而可提升承重能力,另外可避让座椅框架上设置的木框横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座椅框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显示座椅框架处于站姿状态。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座椅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显示座椅框架处于站姿状态。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座椅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显示座椅框架处于站姿状态。

图4是图3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座椅框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显示座椅框架处于坐姿状态。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座椅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显示座椅框架处于坐姿状态。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座椅框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显示座椅框架处于TV姿状态。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座椅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显示座椅框架处于TV姿状态。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座椅框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显示座椅框架处于躺姿状态。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座椅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显示座椅框架处于TV姿状态。

图11是图10中的C处的放大图。

图12是伸展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13是图12中A处的放大图。

图14是伸展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15是伸展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16是实施例2中的座椅框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显示座椅框架处于站姿状态。

图17是实施例2中的座椅框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显示座椅框架处于坐姿状态。

图18是实施例2中的座椅框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显示座椅框架处于TV姿状态。

图19是实施例2中的座椅框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显示座椅框架处于躺姿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参见图1至图15,本实施例的座椅框架,适用于老人椅,包括底座1、升降单元2、伸展单元3及动力单元4。

本实施例中的底座1包括横向支撑杆11及纵向支撑杆12,横向支撑杆11和纵向支撑杆连接并形成一支撑框架。横向支撑杆11设置有两组,纵向支撑杆12设置有两组。横向支撑杆11沿一第一方向X延伸设置,纵向支撑杆12沿一第二方向Y延伸设置。其中第一方向X垂直或大致垂直于第二方向Y。

纵向支撑杆12可焊接于横向支撑杆11上。纵向支撑杆12也可通过螺栓固定于横向支撑杆11上。于第一方向X上,横向支撑杆11的其中一端或两端超出纵向支撑杆12,以形成第一防倾倒部111。本实施例中的升降单元2设置有两组,且设置于底座1上。具体的,两组升降单元2分别设置于两组纵向支撑杆12上。两组纵向支撑杆12之间的距离限定了两组升降单元2之间的距离,其最终决定了座椅的椅面的宽度,而座椅的宽度一定程度上是处于一固定的范围内。因此,将横向支撑杆11的其中一端或两端超出纵向支撑杆12,以形成第一防倾倒部111,可防止座椅往第一方向X上倾倒,保证座椅使用时的安全性,特别是作为老人椅使用时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的底座1上还可设置第二防倾倒部13,第二防倾倒部13在第二方向Y上凸设于底座1。第二防倾倒部13呈“U”型,且固定于其中一组横向支撑杆11上,并与横向支撑杆11形成一封闭结构,以使得第二防倾倒部13的结构更加稳固,可承受更大的力。本实施例中的第二防倾倒部13在第一方向X上位于底座1的中部区域。第二防倾倒部13包括一管部,所述管部弯折以形成“U”型,管部的两端直接焊接固定于横向支撑杆11。

本实施例中的第二防倾倒部13在第二方向Y上的宽度尺寸a与底座1的支撑框架的宽度尺寸b的比值为1:3~6。进一步的,第二防倾倒部13在第二方向Y上的宽度尺寸a与底座1的支撑框架的宽度尺寸b的比值为1:3.5~4.5。从而可提升在第二方向Y上的防倾倒性能。

本实施例中的第二防倾倒部13在第一方向x上的长度尺寸占支撑框架的长度尺寸的至少50%。从而可提升在第一方向X上的防倾倒性能。

本实施例中,底座1的底部设置若干支撑垫14。具体的,横向支撑杆11底部两侧分别设置一支撑垫14(或者,横向支撑杆11的第一防倾倒部121的底部设置支撑垫14),纵向支撑杆12底部的两侧分别设置一支撑垫14。进一步的,第二防倾倒部13的底部设置支撑垫14,以在使用时,第二防倾倒部13可提供支撑。

本实施例中的升降单元2包括支座21,支座21固定于底座1上。具体的,支座21固定于纵向支撑杆12上。支座21包括一片体211,所述片体211的一部分贴覆于纵向支撑杆12相对底座1的内侧,并进行固定。一些实施例中,片体211通过焊接固定于纵向支撑杆12上。一些实施例中,片体211通过螺栓固定于纵向支撑杆12上。

支座21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212,第一限位部212抵于纵向支撑杆12的顶部,以此完成支座21与纵向支撑杆12的定位,可更方便的进行后续的固定。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212通过片体211的侧部折弯而形成,并使第一限位部212于第一方向X上凸设于片体211,第一限位部212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的优点。

本实施例中的升降单元2可进一步包括升降部,其与支座21连接。具体的,升降部(升降单元2)包括第一升降杆22、第二升降杆23及连接片24,第一升降杆22的一端铰接于支座21,而其另一端铰接于连接片24;第二升降杆23的一端铰接于支座21,而其另一端铰接于连接片24。其中,第一升降杆22与第二升降杆23于支座21处的铰接点位置不同,并且,第一升降杆22与第二升降杆23于连接片24处的铰接点位置不同,以此,其结构稳定性更好,结构强度更高,在连接片24相对第一升降杆22及第二升降杆23活动时,其活动方式更加可控。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升降杆22和第二升降杆23均为片状,且沿一平面延伸设置。

本实施例中的连接片24为片状结构,并包括第一部分241及第二部分242,其中,第一升降杆23及第二升降杆24均铰接于连接片24的第一部分241上。支座21和连接片24设置于第一升降杆22和/或第二升降杆23的同一侧。第二部分242至第一升降杆22和/或第二升降杆23的垂直距离大于第一部分241至第一升降杆22和/或第二升降杆23的垂直距离。换句话讲,第二部分242在连接片24厚度方向上与第一升降杆22和/或第二升降杆23保持间距,支座21在连接片24的厚度方向上配置于所述间距内。通过该间距的设置,可防止活动时,支座21影响连接片24的运动。

本实施例中的伸展单元3包括基板31、抬升单元32、脚部调节单元33及靠背调节单元34,其中,基板31与连接片24固定(即伸展单元3通过基板31固定至升降单元2)。本实施例中的伸展单元3设置有两组,两组伸展单元3位于座椅框架的第一方向X上的两侧。

抬升单元32与基板31连接,抬升单元32包括第一抬升连杆321、第二抬升连杆322、第三抬升连杆323、第四抬升连杆324及椅面安装部325,其中,第一抬升连杆321的第一端3211与基板31铰接,而其第二端3212与第三抬升连杆323的第一端3231铰接,第三抬升连杆323的第二端3232与椅面安装部325的第一端3251铰接,椅面安装部325的第二端3252与第四抬升连杆324的第一端3241铰接,第四抬升连杆324的第二端3242与第二抬升连杆322的第一端3221铰接,第二抬升连杆322的第二端3222与基板31连接。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抬升连杆321、第二抬升连杆322、第三抬升连杆323、第四抬升连杆324及椅面安装部325均为片状结构。

进一步的,第一抬升连杆321与第二抬升连杆322设置一第一旋转支点301,第一旋转支点301位于第一抬升连杆321和/或第二抬升连杆322的中部区域。第一抬升连杆321与第二抬升连杆322相对第一旋转支点301相对转动时,可使第一抬升连杆321的第一端3211及第二抬升连杆322的第一端3221的相对位置提升,从而可抬升椅面安装部325。上述结构相比多连杆的抬升结构,结构更加简单,结构稳定性更高。

进一步的,第二抬升连杆322的第二端3222设置一滑槽3223,基板31上设置一对应的铰轴311,所述铰轴311设置于滑槽3223内。因此,可使第二抬升连杆322的第二端3222与基板31即可实现相对的转动,又可实现相对的偏转,从而有利于运动结构的设计。

本实施例中的基板31上设置一第二限位部312,第二限位部312与第一抬升连杆322对应配置,以限制第一抬升连杆322的下沉界限。

本实施例中的椅面安装部325上设置一第三限位部3253,第三限位部3253与第四抬升连杆324对应配置,以限制椅面安装部325的下沉界限。

本实施例中的椅面安装部325上还可设置安装构件3254,以用于安装椅面。安装构件3254可直接焊接固定至椅面安装部325,也可通过螺栓固定至椅面安装部325。总的来讲,安装构件3254与椅面安装部325为分体式结构,其安装位置及结构配置更加灵活。安装构件3254包括一第一片状部32541及第二片状部32542,其中,第一片状部32541用于安装至椅面安装部325(通过螺栓进行安装),而第二片状部32542起到支撑和安装作用,其设置有若干安装孔。第一片状部32541及第二片状部32542通过折弯一体成型。

本实施例中的第四抬升连杆324呈“L”型或大致的“L”型,以此可提升其提高结构强度,从而提升支承能力。同样的,第三抬升连杆323也可呈“L”型或大致的“L”型,以此可提升其提高结构强度,从而提升支承能力。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抬升连杆321具有一第一弯折部3213,以在座椅框架的宽度方向(第一方向X上)具有容置空间,而在座椅框架的宽度方向上,第三抬升连杆323的一部分或全部位于该容置空间内。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抬升连杆321具有一第二弯折部3214,第二弯折部3214形成第一抬升连杆321的第一端3211,以此可更方便的与基板31实现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脚部调节单元33与抬升单元32连接,并包括第一脚部调节杆331、第二脚部调节杆332、第三脚部调节杆333、第四脚部调节杆334及脚部安装部335,脚部安装部335配置为用于安装脚部支撑踏板。其中,第一脚部调节杆331的第一端3311与第三抬升连杆323的第一端3231铰接,第一脚部调节杆331的第二端3312与第二脚部调节杆332的第一端3321铰接,第二脚部调节杆332的第二端3322与脚部安装部335铰接。第三脚部调节杆333的第一端3331与椅面安装部325的第一端3251铰接,第三脚部调节杆333的第二端3332与第四脚部调节杆334的第一端3341铰接,第四脚部调节杆334的第二端3342与脚部安装部335铰接。

本实施例中的第二脚部调节杆332与第三脚部调节杆333设置一第二旋转支点3201,第二旋转支点3201位于第二脚部调节杆332和/或第三脚部调节杆333的中部区域。本实施例中的中部区域指的是第二脚部调节杆332的第一端3321和第二端3322之间的区域和/或第三脚部调节杆333的第一端3331和第二端3332之间的区域。第二脚部调节杆332与第三脚部调节杆333通过第二旋转支点3201可相对转动,以使脚部调节单元33展开或收拢,以实现调节,上述结构简单。

本实施例中的脚部调节单元33可进一步包括一第五脚部调节杆336,所述第五脚部调节杆336的一端铰接于第一脚部调节杆331的中部区域(此处的中部区域指的是第一脚部调节杆331的第一端3311与第二端3312之间的区域),其另一端铰接于第三脚部调节杆333的中部区域(此处的中部区域指的是第三脚部调节杆333的第一端3331与第二端3332之间的区域)。通过第五脚部调节杆336的设置,一方面可使第一脚部调节杆331与第三脚部调节杆333通过第五脚部调节杆336而具有相互的支撑,另一方面提升结构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的第三脚部调节杆333上设置有第四限位部3333,第四限位部3333与第二脚部调节杆332对应配置,以限制脚部调节部33的收拢的极限。

本实施例中的靠背调节单元34与抬升单元32连接,靠背调节单元34用于安装靠背。具体的,靠背调节单元34包括靠背调节杆341及靠背安装部342,靠背安装部342用于安装靠背。其中,靠背调节杆341的第一端3411与基板31铰接,而靠背调节杆341的第二端3412与靠背安装部342铰接。靠背安装部342与椅面安装部325的第二端3252铰接。通过椅面安装部325的活动,可带动靠背安装部342转动调节,而靠背调节杆341的设置,一方面共同起到调节靠背安装部342的作用,另一方面,对靠背安装部342提供支撑。

本实施例中的椅面安装部325的第二端3252处设置一转折部3253,转折部3253与椅面安装部325的主体部分呈一夹角(该夹角的角度大致为70度至120度),靠背安装部342铰接于转折部3253处。使用时,转折部3253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因此,转折部3253与椅面安装部325的主体部分呈一夹角,可提高其结构稳定性和强度,提高支承能力。

本实施例中的靠背调节杆341于座椅框架的第二方向Y上的外侧呈内凹状,以此可提升靠背调节杆341的结构强度,另外,内凹状结构也可起到避位作用(避让座椅框架上设置的木框横杆)或定位作用。本实施例中的靠背调节杆341包括主体部3413,靠背调节杆341的第一端3411及第二端3412分别位于主体部3413的两端。主体部3413与第一端3411之间呈一钝角,主体部3413与第二端3412之间呈一钝角。即主体部3413分别与第一端3411及第二端3412呈弯折状。靠背调节杆341的结构,在承重时,避免受力集中,从而可提升承重能力。

本实施例中的伸展单元3作为单独的部件,可实现脚部调节单元33的打开和收拢,靠背调节单元34的角度调节及抬升单元32的抬升或降低,可实现坐姿、TV姿及躺姿的切换,结构更加简单,结构稳定性强。

本实施例中的动力单元4设置于底座1上,且分别与所述升降单元2及伸展单元3连接,其可控制升降单元2升降及伸展单元3动作。

具体的动力单元4包括驱动单元41、连接座42及驱动连接杆43。驱动单元41可实现伸缩,其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气缸结构、油杆结构或电机结构,以实现伸缩功能。本实施例中,驱动单元41通过电机驱动,以实现其伸缩,从而调节座椅框架的状态。驱动单元41的一端铰接于底座1上,具体的底座1的其中一组横向支撑杆11上固定一第一铰接座44,驱动单元41的第一端铰接于第一铰接座44上。驱动单元41的另一端铰接于连接座42上,具体的,驱动连接杆43上固定一第二铰接座45,驱动单元41的另一端铰接于第二铰接座45。

本实施例中的驱动连接杆43的一端直接铰接于连接片24上,从而,在驱动单元41作动时,可通过驱动连接杆43而升降连接片24。

驱动连接杆43可直接或间接的连接至椅面安装部325。本实施例中,驱动连接杆43间接的连接至椅面安装部325。具体的,动力单元4还包括第一驱动杆46和第二驱动杆47,第一驱动杆46的一端铰接于驱动连接杆43,而其另一端铰接于第二驱动杆47,第二驱动杆47相对第一驱动杆46的另一端铰接于椅面安装部325上。在驱动单元41动作时,可通过驱动椅面安装部325而使伸展单元3动作。

本实施例中,仅通过一个动力单元,即可完成座椅框架的四种状态的调节,结构简单,成本相对降低。

本实施例中的座椅框架具有若干种状态,以提供不同的使用姿势。具体的,座椅框架具有坐姿状态(可当正常座椅使用)、TV姿状态(座椅放倒,适用于看电视的姿势)、躺姿状态(靠背相比TV姿状态时进一步放倒,可呈躺姿)及站姿状态(相比坐姿状态而升起,可辅助使用者站起)。

如图1所示,显示座椅框架的站姿状态,该状态时辅助使用者(特别是老人)站起,此时升降单元2升至高出或最高处。脚部调节单元33相对抬升单元32而收拢。抬升单元32相对降低。靠背调节单元34相对椅面安装部325的角度为a1。驱动单元41的长度尺寸为L1。

如图5所示,其显示座椅框架的坐姿状态,此时,升降单元2降至低处。升降单元2的第一升降杆22支撑于横向支撑杆11。第一抬升连杆321支撑于基板31的第二限位部312上,脚部调节单元33相对抬升单元32而收拢。抬升单元32相对降低。靠背调节单元34相对椅面安装部325的角度为a2(a1等于或大致等于a2)。驱动单元41的长度尺寸为L2(L2小于L1)。

如图7所示,显示座椅框架的TV姿状态,此时升降单元2降至低处。升降单元2的第一升降杆22支撑于横向支撑杆11。脚部调节单元33相对抬升单元32而展开。抬升单元32相对降低。靠背调节单元34相对椅面安装部325的角度为a3(a3大于a2,即TV姿状态时靠背调节单元34相比坐姿状态时展开幅度更大)。驱动单元41的长度尺寸为L3(L3小于L2)。

如图9所示,显示座椅框架的躺姿状态,此时升降单元2降至低处。升降单元2的第一升降杆22支撑于横向支撑杆11。脚部调节单元33相对抬升单元32而展开。抬升单元32相对抬升,并且脚部调节单元33相应被提升,可产生类似零重力的功能。靠背调节单元34相对椅面安装部325的角度为a4(a4大于a3,即躺姿状态时靠背调节单元34相比TV姿状态时展开幅度更大)。驱动单元41的长度尺寸为L4(L4小于L1)。

驱动单元41伸长状态时,座椅框架为站姿状态,驱动单元41逐渐收缩过程中,依次切换至坐姿状态、TV姿状态和躺姿状态。并且,升降单元2仅在站姿转态时升起,其他状态时均保持不动。

实施例2

参见图16至图19,本实施例的座椅框架,适用于老人椅,包括底座1、升降单元2、伸展单元3及动力单元4。本实施例中的座椅框架的基本机构同实施例1中的座椅框架。所不同的是,脚部调节单元33的第五脚部调节杆336的一端铰接于第三抬升连杆323的第一端3231,其另一端铰接于第三脚部调节杆333的中部区域(此处的中部区域指的是第三脚部调节杆333的第一端3331与第二端3332之间的区域)。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老人椅,包括实施例1或2中的座椅框架。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发明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相关技术
  • 包括座椅框架和倾斜度可调节的座椅壳体的机动车辆座椅的座椅支承框架
  • 座椅框架及包括该座椅框架的车用收起座椅
技术分类

06120113204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