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用于容纳婴儿或幼儿的背负布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2:11:54


用于容纳婴儿或幼儿的背负布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负装置,其具有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容纳婴儿或幼儿的容纳主体。

背景技术

用于婴儿和/或幼儿的背负装置的多种不同构造是已知的。背负装置应将婴儿或幼儿牢固地靠在背负他/她的人的身体上。对于婴儿或幼儿以及背负他/她的人而言,重要的是背负装置提供在解剖学上有利的背负位置,特别是对背部友好的背负位置。在背负婴儿或幼儿时,应将其安全、舒适地保持在背负装置中,以使得背负他/她的人可以执行任务,并且该人的手和臂可以自由移动。

此外,背负装置应对要被背负的婴儿或幼儿的尺码和体重以及背负他/她的人的身体结构二者都提供直接的调节。必须将一个较大的幼童放置在较低水平,以使得背负他/她的人不被妨碍。另一方面,例如为了使婴儿或幼儿获得理想的背负位置,可能必须使背负系统适配较高或较矮的人。同样的情况是,背负辅助工具本身应能够在高度和宽度方面适配儿童的尺码。

在已知的婴儿悬带的情况下,在任何情况下都很别扭的紧固操作难以执行,以使得容纳空间的尺寸适合婴儿。因此,在一种已知的紧固方法的情况下,首先在初步的基础上将婴儿悬带就位/紧固,然后将儿童放置在悬带中。但是,如果幼童尚未被放置在悬带中,则只能粗略地估计婴儿悬带的必要张紧度。相反,如果儿童已被放置在就位的婴儿悬带中,则调整是与幼童的体重相反的(如果不是由于儿童的重量而使之不可能的话),必须同时拉紧要被调节的婴儿悬带并且幼童要被紧紧靠在身体上。在另一种已知的紧固方法的情况下,婴儿悬带仅在初步的基础上被部分地紧固,首先将幼童紧紧地保持靠在背负着他/她的人的身体上,然后将婴儿悬带紧固在幼童周围。在这里同样,调整是与幼童的体重相反的(如果不是由于儿童的重量而使之不可能的话),必须同时拉紧要被调节的婴儿悬带并且幼童要被紧紧靠在身体上。因此,这里还存在儿童没有被保持在最佳背负位置的风险。为了简化婴儿悬带的可调节性,例如DE 200 14 477 U1提出了在婴儿悬带端部处的环,通过该环可以无级地拉动婴儿悬带或带子。

另一种将幼童背负在身体上的方法起源于亚洲,即所谓的“Meh Dai背带”,其后来被进一步发展为现代的西方“美泰”(Mei Tai)背带。美泰背带包括一个形成容纳主体的矩形织物坯。带子被固定在矩形织物坯的角上。这种矩形织物坯为婴儿形成了容纳空间,并且与婴儿悬带相比,它实际上专门覆盖了婴儿的身体,但没有覆盖背负他/她的人的身体。相反,背负着婴儿的人仅将带子紧固在他/她自己周围以形成臀带和肩带,从而形成束带。此处的缺点在于,矩形织物坯不形成人体工程学的座椅凹部,并且因此在织物坯中的不同拉伸应力形成具有不同有效性级别的支撑区域。而且,矩形织物坯具有固定的尺寸,并且因此不能适配婴儿的尺码。

美泰的进一步发展例如在DE 20 2016 105 122 U1中被描述。在此,特别地提供了具有闭合扣的带衬垫的臀带,而不是在两个下角处的两个带。织物坯被设计为向下逐渐变细,并且两条带子分别位于两个上角,美泰的情况也是如此。然而,这里的座椅凹部的人体工程学也不是最佳的,并且不可能使容纳空间适配婴儿的尺码。

如果在下文仅使用术语“婴儿”,则该术语还总是旨在包括幼儿,除非有相反的明确说明。此外,在每种情况下,从将婴儿背负在他/她的胸部和/或腹部前面的人的角度给出方向信息。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这些和其他缺点,并提供一种用于婴儿和幼儿的背负装置,该背负装置形成了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座椅凹部,并且还可以提供对婴儿的尺码和体重以及对背负他/她的人的解剖学的直接适配。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对婴儿的直接且安全的放置和背负,同时对婴儿和对背负他/她的人保持解剖学上有利的定位。

本发明的主要特征在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中被指定。构造形成权利要求2至21的主题。

在具有用于容纳婴儿或幼儿的容纳主体的背负装置,其中该容纳主体具有内侧和外侧并且被设计成使得婴儿或幼儿的后侧的至少一个区域可以被容纳和/或支撑在容纳主体中,并且具有用于将容纳主体紧固在人上的束带系统的情况下,本发明规定,容纳主体具有中央部分,该中央部分具有上端、下端、左手侧边缘和右手侧边缘,并且还具有左侧布带和右侧布带。在这里,在上端的区域中,中央部分具有左侧穿通通道(pull-throughchannel)和右侧穿通通道,左侧布带被引导穿过左侧穿通通道,右侧布带被引导穿过右侧穿通通道。中央部分的上端的区域被安装成通过左侧和右侧穿通通道而沿着左侧和右侧布带位移。

这种构造的优点是,主拉力不是在中央在婴儿背部上方延伸,而是穿过横向布置的布带而延伸。此外,借助于布带和穿通通道之间的穿通通道系统,可以直接调节容纳主体的高度,其结果是,中央部分的张紧也保持被维持。具体地,在上部调节位置和下部调节位置之间,中央部分的上端的区域可以通过左侧和右侧穿通通道而沿着左侧和右侧布带位移(尤其是无级地位移)。为此目的,可以提供止挡,尤其是在向下的方向上提供止挡。向上位移优选地由中央部分的最大长度来限制。

要被容纳在背负装置中的婴儿与背负他/她的人之间的区域应被设计成保持自由,特别是对容纳主体和束带的部件保持自由。这使得婴儿与背负他/她的人之间非常亲密。此外,背负装置被构造成特别轻巧,并且同时便宜。

根据背负装置的改进方案,规定了左侧和右侧穿通通道被定位成彼此相对,并且各自横向地布置并且竖直地定向在中央部分上。结果,中央部分可以对称地张开,并且其上端可以在人体工程学上以平行的状态移位。优选的是,左侧和右侧穿通通道各自通向中央部分的上端。这意味着婴儿的后侧可以一直被支撑到中央部分的上端。视觉上吸引人的并且提供直接的处理是可选的构造,在这种情况下,左侧和右侧穿通通道在每种情况下被布置在容纳主体的内侧上。

在背负装置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在中央部分的下端的区域中,左侧布带连接到中央部分的左手侧边缘,并且在中央部分的上端的区域中,左侧布带以未紧固的状态在中央部分的左手侧边缘附近延伸并且还穿过左侧穿通通道。在中央部分的下端的区域中,右侧布带连接到中央部分的右手侧边缘,并且在中央部分的上端的区域中,右侧布带以未紧固的状态在中央部分的右手侧边缘附近延伸并且还穿过右侧穿通通道。这里的优点是,布带中的拉力主要在下部区域中(也就是说在有连接处)被引入到中央部分中。正是这个位置需要最大量的支撑,因为这是婴儿的底部和大腿搁置的地方。中央部分的上部区域主要通过布带之间的水平间距而保持敞开。这意味着婴儿的头部几乎不会在背负他/她的人的方向上被强行拉拽。特别地,中央部分的左手侧和右手侧边缘与左侧和右侧穿通或布带之间的连接结束于相同的高度,并且优选地在穿通通道下方已经存在一定间距(这特别是当中央部分的上端通过左侧和右侧穿通通道已经沿着左侧和右侧布带向上推时的情况)。

根据特定的构造,左侧布带以聚拢的状态尤其是以防滑的状态而被安装在左侧穿通通道中,而右侧布带以聚拢的状态尤其是以防滑的状态而被安装在右侧穿通通道中。在穿通通道中的聚拢和关联的摩擦力意味着无需进一步固定即可锁定中央部分的已调节高度。这意味着高度可以特别容易地调节并且可以自发地改变,例如当婴儿醒来并且想要从背负装置向外看时。为此目的,穿通或布带应各自包括具有尤其是两个基本平行的侧边缘的单层或双层布料元素。为了形成容纳主体的座椅凹部,可以利用在穿通通道下方的穿通带或左侧和右侧布带的扇形散开。在穿通通道上方的扇形散开可以在背负婴儿的人的肩膀上形成舒适而宽阔的支承表面。布带的宽度各自优选为在压平状态下的穿通通道的宽度的至少三倍,进一步优选为至少四倍,特别优选为至少五倍。作为上限,优选的是,布带的宽度不大于在压平状态下的穿通通道的宽度的十二倍,进一步优选至多十倍,特别优选不大于八倍。作为宽度的绝对量度,建议布带的构型在15cm至35cm之间,优选在18cm至32cm之间,进一步优选在20cm至30cm之间,特别优选在22cm至28cm之间。对于穿通通道,建议在压平状态下的绝对最小宽度在2cm至7cm之间,优选为3cm至6cm,特别优选为3.5cm至5.5cm。这些值使得可以形成一个防滑的穿通通道系统,但也很容易操作。因为特别希望具有一定程度的摩擦力,以防止穿通通道在布带上滑落,所以左侧和右侧穿通通道可以在每种情况下被配置成使得它们向下逐渐变细。这允许穿通通道直接在向上的方向上被推动,而不太容易在向下的方向上被推动。布带在调节区域上方应具有恒定的宽度。这导致摩擦力在调节区域上方是恒定的。

背负装置的一种特别优雅且便宜的变型是这样一个变型,在其中,左侧穿通通道由中央部分的左侧织物折片形成,所述织物折片突出超过左手侧边缘并以折叠的状态被缝制,并且右侧穿通通道由中央部分的右侧织物折片形成,所述织物折片突出超过右手侧边缘并以折叠的状态被缝制。左侧和右侧织物折片在每种情况下优选地在容纳主体的内侧的方向上折叠。结果,布带位于穿通通道下方的内侧,并实际上形成了座椅凹部的侧片。

中央部分优选地为布物状设计,并且优选地包括单个织物坯组件,其继而又优选地具有一个或两个织物层。这意味着容纳主体的支撑区域不具有可以形成压力点的线缝。左手侧边缘和右手侧边缘优选地各自基本上被垂直定向。这对应于由重力引起的布带的拉动方向。出于人体工程学的原因,建议使用一种坯,在其中中央部分在下端的区域中比在上端的区域中要窄。为此目的,中央部分可以特别是以楔形或V形的方式从上端沿下端的方向逐渐变细,并且下端优选地是钝的状态。这样的上端应被设计成基本上是笔直的,尤其是水平的。这意味着中央部分及其支撑动作尽可能向上伸展。中央部分的下端可以具有凸曲率。

一种特别有利的构造是这样一种构造,在其中,在中央部分的下端的区域中,左侧和右侧布带经由U形布环而相互连接,其中U形布环连接到中央部分的下端。因此,左侧和右侧布带与U形布环一起形成秋千状结构。特别地,左侧和右侧布带与U形布环一起形成用于将婴儿或幼儿容纳在背负装置中的座椅圈或座椅秋千。婴儿然后坐在所述座椅圈或座椅秋千中。因此,拉力基本上横向地越过婴儿和支撑物,尤其是婴儿的底部和大腿。左侧和右侧布带实际上对应于秋千绳,其合并到U形布环的座椅表面中。因此,U形布环的端部区域合并到左侧和右侧布带的下端中。然后,在穿通通道上方,可以将左侧和右侧布带的其他端部区域利用作为背负婴儿的人的束带组件,特别是作为左侧和右侧肩带。特别地,U形布环因此形成用于将婴儿或幼儿的底部和大腿容纳在背负装置中的座椅凹部。U形布环和中央部分之间的连接得到了人体工程学的封闭式座椅凹部,其一直延展到婴儿背部的区域中。婴儿的背部基本上由中央部分支撑。然后可以将U形布环的侧边缘之一拉入到要被容纳在背负装置中的婴儿或幼儿的膝盖的凹陷中。在该侧边缘的区域中,可以将U形布环连接到用于背负婴儿的人的可选臀带和/或以允许将其连接到可选臀带的方式而被构造(稍后对此更多介绍)。与中央部分的连接可以建立在U形布环的相对侧边缘上。

根据一个特定实施例,要被容纳在背负装置中的婴儿或幼儿的底部通过U形布环在横向方向上被包围,特别是从左到右地被包围,特别是通过横向地定向于要被容纳在背负装置中的婴儿或幼儿的底部的布环,这特别地以秋千状的方式来进行。结果,U形布环也应横向于背负婴儿的人横向延伸。然后,要被容纳在背负装置中的婴儿或幼儿在背负他/她的人的前面坐在秋千状的U形布环中。

在一个特定的变型中,左侧和右侧布带以及U形布环由布料元素形成,特别是左侧和右侧布带以及布置在它们之间的U形布环仅构成布料元素的长度部分。布料元素可以包括多个缝制的织物坯组件。然而,布料元素优选地包括单个织物坯组件。可以在每种情况下实现具有一层、两层或更多层的布料元素的变型。

在可选构造的情况下,U形布环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多个织物层,特别是作为将附加的织物坯组件放置就位、折叠或缝制在其上的结果。这使得可以提供稳定且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座椅凹部。作为选择,还可以由于折叠而减小或增加座椅区域的深度。

此外,在U形布环的区域中,布料元素可以具有衬垫。这增加了婴儿的坐姿舒适度。

此外,背负装置的一种设计规定,左侧和右侧布带在每种情况下都在左侧和右侧穿通通道上方合并到束带中或连接到束带。布带由此被固定在束带上。

在每种情况下在左侧和右侧穿通通道上方,左侧和右侧布带可以合并到束带的肩带中,或连接到束带的肩带,或形成束带的肩带。因此,例如,布带的端部可以各自连接到肩带的一端,例如也连接到带衬垫的肩带。在第二变型中,布带也可以被固定在紧固装置上或在肩带上,因此可以将肩带向前引导在例如背负婴儿的人的身体上,所述肩带在腋下下方或进一步向下被引导。第三变型最接近美泰背带,并且生产特别便宜。

如果左侧和右侧布带在每种情况下在左侧和右侧穿通通道上方形成自由布端,则可以实现直截了当的设计,所述布端形成束带的可打结肩带。优选地,两个自由布端在背负婴儿的人的肩膀上方应被引导(或被引导),并且在背部上有交叉动作,到达胃部前面的区域,并且在容纳主体下方还应彼此打结(或打结)。

为了提高背负安全性,建议了一个可选的附加件,以便在中央部分的下端的区域中和/或在U形布环的区域中,将容纳主体连接到臀带。这提高了背负舒适度,尤其是使婴儿的大部分体重直接消散到了背负婴儿的人的臀部上。容纳主体和臀带之间的连接可以被设计成可释放的(例如,利用钩环紧固件和/或拉链)或者是不可释放的(例如,被缝制)。可释放的连接提高了使用的灵活性。不可释放的连接便宜,并且更清楚地指示了应如何使用背带。臀带可以是具有衬垫的带衬垫的带子。这对于背负婴儿的人来说是很舒适的。此外,臀带可以具有闭合扣,臀带可以经由闭合带来闭合。臀带因此可以直接且快速地闭合。另外,臀带应具有长度调节装置。因此,它可以适配背负婴儿的人的身高。作为替代方案,臀带可以由可打结的布带形成。这是很便宜的,并且尤其吸引那些将婴儿悬带视为有利替代的人们。

U形布环也存在选项,该U形布环具有突出超过臀带的座椅边缘。结果,即使婴儿已经变得更大一些,也可以从大腿到膝盖的凹陷处对婴儿进行支撑。座椅边缘优选地具有衬垫。这避免了压力点。

为了减小座椅的尺寸,特别优选地将座椅边缘设计成使得它可以在容纳主体的内侧的方向上被折叠。由于座椅边缘被折叠,这允许座椅深度适配小婴儿的体型。

通过一种可选的构造实现了另一种适配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缩短容纳主体,中央部分的上端被设计成使得其可以向下折叠,尤其是沿着从左手侧边缘向右手侧边缘延伸的折叠线折叠。

根据背负装置的一种特定的实施例,左侧和右侧穿通通道的上部区域在每种情况下均是袖口形设计,并且左侧和右侧穿通通道的下部区域在每种情况下均是径向封闭的设计。结果,可以直接将布带穿入。然后,可选的折叠线优选地横向穿过左侧和右侧穿通通道延伸,并且为了缩短容纳主体,还可以将左侧和右侧穿通通道的上部区域设计成使得它可以在每种情况下都与中央部分一起向下折叠。然后将左侧和右侧穿通通道的袖口形区域折回,尤其是以类似于袖子或裤子的方式折回。结果,为了缩短容纳主体,中央部分的上端被设计成使得它可以向下折叠直到左侧和右侧穿通通道的下部和上部区域之间的过渡为止,其中尤其是左侧和右侧穿通通道的上部区域被设计成使得其可以被折回。

附图说明

进一步的特征、细节和优点可以从权利要求的措辞以及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描述中得到,其中:

图1示出了由从正面图示的人所背负的背负装置的透视,在该背负装置中容纳有婴儿;

图2从后部示出了根据图1的人的透视图;

图3从内侧示出了根据图1和图2的背负装置的透视图;

图4从外侧示出了根据图1至图3的背负装置的透视图;

图5从外侧示出了根据图4的背负装置的透视图,其中中央部分的上端已经向下推动;

图6从外侧示出了根据图4的背负装置的透视图,其中左侧布带和右侧布带在穿通通道的下方成扇形散开;

图7从内侧示出了根据图3的背负装置的透视图,其中中央部分的上端向上摆动;

图8从内侧示出了根据图7的背负装置的透视图,其中座椅边缘在向内的方向上向内折叠;

图9从外侧示出了根据图7的背负装置的透视图;

图10示出了图6中所示的具有布带的穿通通道的放大透视图;

图11示出了图9中所示的具有布带的穿通通道的放大透视图;

图12从外侧示出了根据图9的背负装置的透视图,其中布带已经从穿通通道中脱开;

图13从外侧示出了背负装置的透视图,该背负装置由于不同的臀带而与图4中的背负装置不同;和

图14从外侧示出了背负装置的透视图,该背负装置由于没有臀带而与图13中的背负装置不同。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12均示出了相同的背负装置1,并且因此将一起进行描述。因此,相同的附图标记涉及相同的部件。不同的功能状态将被分别提及。图1至图12尤其示出了具有用于容纳婴儿或幼儿的容纳主体10的背负装置1,其中容纳主体10具有内侧S1和外侧S2,并且被设计成使得婴儿或幼儿B的后侧B1的至少一个区域S1可以被容纳和/或支撑在容纳主体10中(尤其参见图1和图2)。背负装置1还具有用于将容纳主体10紧固在人P上的束带系统40(尤其参见图1和图2)。

容纳主体10具有中央部分11,其具有上端12、下端13、左手侧边缘14和右手侧边缘15,并且还具有左侧布带31和右侧带32。所有方向信息都与背负婴儿的人P的视角有关。左手侧边缘14和右手侧边缘15各自基本上竖直地定向,特别是在上部区域中。在下端13的区域中,中央部分11相对于上端12的区域变窄,为此目的,它以楔形的方式从顶部到底部逐渐变细。然而,凸出的半径确保下端13是钝的,而不是尖的。对照而言,上端12被设计为基本上笔直和水平的。

中央部分11在上端12的区域中具有左侧穿通通道16和右侧穿通通道17,左侧布带31以防滑和聚拢的状态而被引导穿过左侧穿通通道16,右侧布带32以防滑和聚拢的状态而被引导穿过右侧穿通通道17。结果,中央部分11的上端12的区域被安装成使得它可以通过左侧和右侧穿通通道16、17而沿着左侧和右侧布带31、32位移,该位移尤其在图1至图4和图6至图12中所示的上部调节位置E1与如图5所示的下部调节位置E2之间无级地发生。

左侧和右侧穿通通道16、17被定位成彼此相对,并且各自横向地布置并且竖直地定向在中央部分11上。可以看出,左侧和右侧穿通通道16、17各自都一直通向中央部分11的上端12(尤其参见图7至图9和图11)。此外,左侧和右侧穿通通道16、17各自位于容纳主体10的内侧S1上,这是由于以下原因而实现的:左侧穿通通道16由中央部分10的左侧织物折片18形成,所述织物折片突出超过左手侧边缘14并被缝制以便在内侧S1的方向上被折叠,并且右侧穿通通道17由中央部分10的右侧织物折片19形成,所述织物折片突出超过右手侧边缘15并且被缝制以便在内侧S1的方向上被折叠。

在中央部分11的下端13的区域中,左侧布带31连接到中央部分11的左手侧边缘14,并且在中央部分11的上端12的区域中,以松弛的状态在中央部分11的左手侧边缘14附近延伸并且还穿过左侧穿通通道16。以与此对称的方式,在中央部分11的下端13的区域中,右侧布带32连接到中央部分11的右手侧边缘15,并且在中央部分11的上端12的区域中,以松弛的状态在中央部分11的右手侧边缘14附近延伸并且还穿过右侧穿通通道17。

在中央部分11的下端13的区域中,左侧和右侧布带31、32经由U形布环33而彼此连接,其中U形布环33继而又连接到中央部分11的下端13。左侧和右侧布带31、32以及U形布环33尤其由一片式布料元素30形成,其尤其在U形布环33的区域中形成用于将婴儿B容纳在背负装置中的座椅圈或座椅秋千。U形布环33和中央部分11之间的连接得到了用于将婴儿B的底部B3和大腿B4容纳在背负装置中的座椅凹部38。要被容纳在背负装置中的婴儿或幼儿B的前侧B2和背负婴儿的人P之间的区域被设计成对容纳主体10和束带40的部件保持自由。结果,婴儿直接靠在背负他/她的人P的上身上。

为了缩短容纳主体10,中央部分11的上端12被设计成使得其可以向下折叠,尤其是沿着从左手侧边缘14向右手侧边缘15延伸的折叠线20向下折叠。图1、图3至图6和图10各自示出了上端12的这种向下摆动的状态。对照而言,在图7至图9和图11至图12的图示中,上端12已经向上升高。使摆动动作成为可能,并且同时保持在适当的位置,尤其是因为左侧和右侧穿通通道16、17的上部区域21、22在每种情况下都是袖口形式的设计(即,不是径向封闭的),并且左侧和右侧穿通通道16、17的下部区域23、24在每种情况下都具有径向封闭的设计。在穿通通道16、17的区域中,在上端12上方的折叠动作导致袖口被向后折叠,并且因此袖口处于稳定位置并且还将上端保持在向下摆动的位置。然而,在竖立位置,可以在两个布带31、32之间在横向方向上将中央部分一直拉紧到上端12。结果,折叠线20横向穿过穿通通道16、17延伸,并且基本上处于由上部和下部区域21、22、23、24之间的间隔预定的高度处。

如针对图1至图12中所图示的背负装置1所提供的,左侧和右侧布带31、32在每种情况下在左侧和右侧穿通通道16、17上方直接形成束带40的左侧和右侧肩带41、42。这两个肩带41、42都是由布料元素30的自由布料端部34、35形成的,该端部应在背负婴儿的人P的肩膀P1、P2上方被引导并且在背部P3上有交叉动作、到达胃部P4前面的区域,并且还应当在容纳主体10的下方彼此打结。这尤其可以在图1和2中被看出。

此外,在具有U形布环33的中央部分11的下端13下方的区域中,容纳主体10连接到臀带43。该连接可以被设计为可选地是可释放的,例如利用钩环紧固件和/或拉链;或者是不可释放的,例如被缝制。可调节长度的臀带43是具有衬垫44的带衬垫的带子,并且可以借助于闭合扣45来闭合。

尤其在图7和图8中可以看出的,在座椅边缘36的区域中,U形布环33具有多个织物层,在它们之间引入衬垫37。所述座椅边缘36突出超过臀带43。根据图7,这导致座椅边缘36沿背负婴儿的人P的方向突出(见图1)。因此,即使婴儿已经变得更大一些,婴儿的大腿所产生的负荷也会使婴儿的腿部呈M形姿势。这是因为,在根据图7的位置中,座椅边缘在婴儿膝盖的凹陷处伸展很长的距离。

与此对照而言,为了减小座椅的尺寸,根据图8的座椅边缘36在容纳主体10的内侧S1的方向上被折叠。这允许小婴儿的腿部以一定角度悬在容纳主体之外,在这种情况下,腿部也呈M形姿势。

尤其是通过比较图5和图6,可以看出良好的效果:左侧和右侧布带31、32可以在穿通通道16、17的下方成扇形散开,以便获得更深的座椅凹部38或者以便缩小人P和婴儿B之间的侧向缝隙(如果需要的话)——例如在婴儿入睡和清醒时或者在高温和低温环境下。

图10和图11再次示出了(这次是放大版)右侧穿通通道17在它向下折叠时(参见图10)以及当中央部分11的上端12直立时(参见图11)的行为。在根据图11的实施例中,可选的、附加的穿通子通道已经被缝制到上部袖口形部分中(参见箭头17)。如果要长期使用竖立位置(参见图11),则布带32可以穿过所述子通道穿行。然而,布带的这个附加的穿通子通道或穿行都不是必须的。

在根据图12的图示中,为了清楚地描绘布带31、32,后者均从穿通通道16、17中被拉出。因此,可以看出特别良好的效果:在上端12的区域中,布带31、32与中央部分11之间没有连接,尤其是一直向下直到穿通通道16、17的下方。

图13包含对根据图1至图12的背负装置1的实施例的可选修改。最接近的比较是在根据图4的状态下的背负装置1。修改包括:具有衬垫和闭合扣的可调节臀带简单地用形成臀带43的布带来代替。该布带的两个自由端部可以直接相互打结,特别是在背负婴儿的人P的背部。

根据图14的变型对应于根据图13的变型,不同之处在于,根本不存在臀带。婴儿B然后简单地垂悬在背负他/她的人P的胃部前面。为了避免婴儿在背负他/她的人在参与活动时摆动过大的情形,还可以将布带31、32的自由端部34、35在容纳主体10上方引导并被打结在一起,而不是如图1中所示在容纳主体10的下方被打结。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之一,而是可以以各种方式进行修改。

无论是单独地还是以各种各样的不同组合,可以从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和附图中获得的所有特征和优点(包括结构细节、空间布置和方法步骤)对于本发明而言都是必要的。

附图标记说明

1 背负装置

10 容纳主体

11 中央部分

12 上端

13 下端

14 左手侧边缘

15 右手侧边缘

16 左侧穿通通道

17 右侧穿通通道

18 左侧织物折片(中央部分)

19 右侧织物折片(中央部分)

20 折叠线

21 上部区域(左侧穿通通道)

22 上部区域(右侧穿通通道)

23 下部区域(左侧穿通通道)

24 下部区域(右侧穿通通道)

30 布料元素

31 左侧布带

32 右侧布带

33 U形布环

34 左侧自由布端

35 右侧自由布端

36 座椅边缘

37 衬垫

38 座椅凹部

40 束带系统

41 左侧肩带

42 右侧肩带

43 臀带

44 衬垫

45 闭合扣

B 婴儿或幼儿

B1 背面

B2 正面

B3 底部

B4 大腿

E1 上部调节位置

E2 下部调节位置

P 人

P1 左肩

P2 右肩

P3 背部

P4 胃部

S1 内侧(容纳主体)

S2 外侧(容纳主体)

相关技术
  • 用于容纳婴儿或幼儿的背负布置
  • 包含用于婴儿和幼儿的益生菌的婴儿和幼儿喂养配方
技术分类

06120113206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