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冷风机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2:13:22


冷风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冷风机。

背景技术

冷风机为一种降温设备,其主要是通过水在蒸发过程中吸热的原理实现空气降温。冷风机通常包括水箱、水泵、风机、湿帘,水箱设置在湿帘的下方,水泵将水箱内的水抽至湿帘的上方,从而湿帘上的水一部分被蒸发,实现空气降温的效果,湿帘上另一部分的水在重力作用下又落回水箱内供水泵再次将其抽向湿帘上方。

为了具有更佳的制冷效果,湿帘的后方还设有蒸发器。蒸发器与冷凝管连接形成换热循环通路,传统的冷凝管通常设于水箱内被水浸泡着,但由于水箱体积较大,且水箱内的水不是循环流动的,因此水箱内的水对冷凝管的降温效果不理想,进而需要外部更大的功耗对冷凝管进行冷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冷风机,旨在改善冷凝管被水箱内的水冷却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冷风机,包括下水箱、接水盘、冷凝管及湿帘组件;所述接水盘设于所述下水箱上方,接水盘上形成有水流通道,所述水流通道具有落水口,所述落水口连通所述下水箱;所述冷凝管设于所述水流通道内;所述湿帘组件位于所述水流通道的上方。

可选地,所述冷凝管呈螺旋状设置。

可选地,所述水流通道的侧壁形成有导向斜面。

可选地,所述湿帘组件具有出水口,所述水流通道具有相互连通的入水端和出水端;所述入水端设于所述出水口的下方,所述落水口开设于所述出水端。

可选地,所述出水端设有止挡台,所述止挡台的台面朝向所述落水口延伸。

可选地,由远离所述落水口的一侧至靠近所述落水口的一侧,所述止挡台的台面向下倾斜设置。

可选地,所述接水盘朝所述下水箱的方向凹陷形成所述水流通道。

可选地,所述接水盘还连接有安装盖,所述安装盖遮盖所述水流通道的开口。

可选地,所述下水箱内设有纵向延伸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所述下水箱分为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所述落水口连通所述第一容腔;所述分隔板上开设有过水孔。

可选地,所述冷风机还包括上水箱;所述湿帘组件包括上湿帘和下湿帘;所述下湿帘设于所述水流通道的上方,所述上水箱位于所述下湿帘的上方,所述上水箱开设有对应所述下湿帘的溢流孔;所述上湿帘设于所述上水箱的上方。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在下水箱上方设有接水盘,该接水盘的水流通道内设有冷凝管,湿帘组件设在水流通道上方,则湿帘组件上经过湿帘蒸发散热后落下的温度较低的水可落入水流通道内并与冷凝管进行换热。另外,由于水流通道设于接水盘,因此该水流通道的容积较小,保证了水流通道内水的流速较快,湿帘组件上落入到水流通道内的水会与冷凝管具有较佳的换热效率和换热效果。并且,由于水流通道具有与下水箱连通的落水口,该落水口使得水流通道内的水与冷凝器换热后流向下水箱,而不会堆积在水流通道内,同时水流通道内能够及时补充得到湿帘组件上新落下的冷水,形成循环,以便冷凝器能够始终与温度较低的水进行换热,加大了冷凝器与水流通道内的水流的温差,从而提高了冷凝器的换热效率和换热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冷风机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冷风机中接水盘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冷风机中接水盘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出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冷风机中下水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冷风机的接水盘连接有安装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冷风机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冷风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8,该冷风机包括下水箱100、接水盘200、冷凝管300及湿帘组件400;接水盘200设于下水箱100上方,接水盘200上形成有水流通道210,水流通道210具有落水口213,落水口213连通下水箱100;冷凝管300设于水流通道210内;湿帘组件400位于水流通道210的上方。

需要说明的是,接水盘200设于下水箱100的上方,是指接水盘200的底壁高于下水箱100的底壁,即接水盘200可与下水箱100的上部连接,此时接水盘200的底壁低于或等于下水箱100的顶端;或者接水盘200的底壁高于下水箱100的顶端,此时接水盘200与下水箱100是上下分离的,二者之间可通过支撑件或者连接件进行连接。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的“上方”和“下方”均是基于冷风机正常工作时的摆放状态为基准进行定义的,即在该状态下朝向地面的方向为“下方”,背离地面的方向为“上方”。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中,冷风机的湿帘组件400被水湿润后,湿帘组件400上一部分的水蒸发吸热,从而可以降温周围的空气;湿帘组件400上另外一部分水直接流下。通过将湿帘组件400位于水流通道210上方,则从湿帘组件400上流下的水会直接落入水流通道210内。通过将冷凝管300设于水流通道210内,则使得水流通道210内的水能够与冷凝管300进行换热,进而实现冷却冷凝管300的作用,避免消耗更多外部的能量对冷凝管300进行冷却。水流通道210开设有连通下水箱100的落水口213,则水流通道210的水可通过落水口213流入下水箱100内储存水量。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的下水箱100内的水可用以对湿帘组件400进行供水,下水箱100至湿帘组件400之间的水流管路上可设置有水泵,水泵用以将下水箱100内的水抽至湿帘组件400的上方并淋至湿帘组件400上,湿帘组件400上的一部分水再次落入接水盘200的水流通道210内,如此循环往复。

具体地,湿帘组件400位于水流通道210的上方时,该湿帘组件400可以包括一组湿帘,也可以包括两组湿帘或者多组湿帘。例如,当湿帘组件400仅包括一组湿帘时,下水箱100内的水通过水泵直接抽向该湿帘的上方并淋向该湿帘。当湿帘组件400包括至少两组湿帘时,这至少两组湿帘可以上下设置,也可在水平方向平行设置。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通过在下水箱100的上方设置接水盘200,接水盘200内形成有水流通道210,冷凝管300设于水流通道210内,则由湿帘组件400上落下的水能够及时对冷凝管300进行冷却,避免湿帘上落下的水通过较长的路径后才与冷凝管300进行换热,因此提高了冷凝管300与湿帘组件400上落下的水的换热效率。另外,由于接水盘200形成有一水流通道210,该水流通道210内的容积相较于下水箱100的容积来说要小很多,在较小的空间内,湿帘组件400上落下的温度较低的水与冷凝管300换热时具有较佳的换热效率,且具有较佳的换热效果。并且,由于水流通道210开设有连通下水箱100的落水口213,湿帘组件400上落下的水在与冷凝管300换热后能够及时从落水口213流向下水箱100,以待承接从湿帘组件400上落下的新的水流,进而通过新的水流与冷凝管300继续换热,由于新的水流的温度较低,因此能够保证冷凝管300能够始终与温度较低的水流进行换热,即尽可能拉大了冷凝管300与水流通道210内的水的温差,从而使得冷凝管300得到了较好的换热效果,还提高了冷凝管300的冷却效率。通过在接水盘200的下方还设有一下水箱100,则下水箱100可实现储存水的效果,避免直接从接水盘200内抽水而使得接水盘200内缺水影响对冷凝管300及时换热。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在下水箱100上方设有接水盘200,该接水盘200的水流通道210内设有冷凝管300,湿帘组件400设在水流通道210上方,则湿帘组件400上经过湿帘蒸发散热后落下的温度较低的水可落入水流通道210内并与冷凝管300进行换热。另外,由于水流通道210设于接水盘200,因此该水流通道210的容积较小,保证了水流通道210内水的流速较快,湿帘组件400上落入到水流通道210内的水会与冷凝管300具有较佳的换热效率和换热效果。并且,由于水流通道210具有与下水箱100连通的落水口213,该落水口213使得水流通道210内的水与冷凝器换热后流向下水箱100,而不会堆积在水流通道210内,同时水流通道210内能够及时补充得到湿帘组件400上新落下的冷水,形成循环,以便冷凝器能够始终与温度较低的水进行换热,加大了冷凝器与水流通道210内的水流的温差,从而提高了冷凝器的换热效率和换热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冷凝管300呈螺旋状设置。

通过将冷凝管300螺旋设置,则增大了冷凝管300与水流的换热面积,进而提高了换热效率,使得冷凝管300具有较好的换热效果。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冷凝管300还可弯折形成波浪形、折线型或者其他形状等。

进一步地,冷凝管300螺旋缠绕形成的形状可与水流通道210的形状适配。如此设置,则使得冷凝管300能够充分地与水流通道210内的水进行换热,从而提高了冷凝管300的换热效率,提升了换热效果。

具体地,水流通道210还可呈S型、U型、V型、矩形、圆形、螺旋形或者其他形状等。

进一步地,如图2或图3所示,水流通道210的侧壁形成有导向斜面214。

通过将水流通道210的侧壁形成有导向斜面214,则使得湿帘组件400的水能够通过水流通道210的内侧壁流向水流通道210的底壁,进而尽可能保证湿帘组件400上落下的水能够尽可能汇集于水流通道210内,以进一步与冷凝管300进行换热。

本实施例中,请结合参照图2至图4,湿帘组件400具有出水口(未图示),水流通道210具有相互连通的入水端211和出水端212;入水端211设于出水口的下方,落水口213开设于出水端212。

通过将入水端211对应设于湿帘组件400的出水口下方,则湿帘组件400上的水可通过在出水口处汇集,并通过出水口落入至水流通道210的入水端211。由于落水口213开设于出水端212,则落入入水端211的水会通过水流通道210流向出水端212处。在水流由入水端211至出水端212之间流动时,能够保证与冷凝管300进行换热,避免水流直接从出水端212的落水口213流出。

具体地,出水端212具有底壁和连接于底壁周缘的侧壁,落水口213可设于底壁,也可设于侧壁。当落水口213设于底壁时,落水口213的内壁可朝上方延伸凸设形成挡圈,如此可以使得水流通道210内能够存留一些水,使得水流能够与冷凝管300的更多部分接触以进行换热。当落水口213设于侧壁时,落水口213的高度可高于底壁设置,如此可以使得水流通道210内能够存留一些水,使得水流能够与冷凝管300的更多部分接触以进行换热。

另外,水流通道210的入水端211可设有一个,出水端212可设有一个;或者水流通道210的入水端211可设有至少两个,出水端212仍可设置一个,所有的入水端211与出水端212连通;或者水流通道210的入水端211和出水端212均设有至少两个,每一入水端211可与一出水端212连通。例如,当水流通道210的入水端211设有两个、出水端212设有一个时,水流通道210可呈U型或者V型等,出水端212可位于水流通道210的中部,入水端211为水流通道210的两个端部。

进一步地,请结合参照图3和图4,出水端212设有止挡台215,止挡台215的台面朝向落水口213延伸。

通过在出水端212设有止挡台215,则止挡台215可对水流通道210内的一部分水进行止挡,保证水流通道210内存储一部分水以使冷凝管300浸泡于这部分水中,避免冷凝管300温度过高,从而降低了对冷凝管300进行冷却的功耗。当水流通道210内的水的高度高于止挡台215的台面后,高于止挡台215的台面的水会顺着止挡台215的台面流向落水口213处并通过落水口213流出。具体地,止挡台215可以为由水流通道210的底壁向上拱起形成,也可以为在水流通道210的底壁上通过增加材料单独凸出形成。

进一步地,基于出水端212设有止挡台215,止挡台215的台面朝落水口213延伸的方案,本实施例中,落水口213形成于出水端212的侧壁,并贯穿出水端212的侧壁的顶端。如此设置可较快地将水流通道210内的水流向下水箱100内,避免过多水流在接水盘200的水流通道210内堆积而出现水流溢出的现象。

进一步地,请结合参照图3和图4,由远离落水口213的一侧至靠近落水口213的一侧,止挡台215的台面向下倾斜设置。

如此设置,则使得止挡台215的台面具有较好的引导作用,以便将高于止挡台215的台面的水流较好地引向落水口213处,并由落水口213流出。

进一步地,请结合参照图2和图3,接水盘200朝下水箱100的方向凹陷形成水流通道210。

如此设置,则使得水流通道210具有向上的开口,且该开口的形状与水流通道210的形状适配,从而便于工人将冷凝管300通过该开口放置于水流通道210内,或便于工人将冷凝管300从水流通道210内取出。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接水盘200还连接有安装盖500,安装盖500遮盖部分水流通道210的开口。

如此设置,一方面可以使得安装盖500对冷凝管300具有保护作用,另一方面还防止水流通道210内的水飞溅出来。另外,可以理解的是,安装盖500遮盖水流通道210的开口后,使得冷凝管300在较为封闭的空间内与水流进行换热,从而使得水流与冷凝管300之间具有较好的换热效果。具体地,安装盖500可与接水盘200可拆卸连接,从而便于用户更换水流通道210内的冷凝管300。例如安装盖500可与接水盘200通过螺钉连接或者卡扣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或者安装盖500可与接水盘200活动连接,例如安装盖500与接水盘200可滑动连接或者可转动连接,以使得安装盖500可具有盖合水流通道210或者打开水流通道210的开口。

进一步地,请结合参照图5和图6,下水箱100内设有纵向延伸的分隔板600,分隔板600将下水箱100分为第一容腔110和第二容腔120;落水口213连通第一容腔110;分隔板600上开设过水孔610。

通过在下水箱100内设有纵向延伸的分隔板600,分隔板600将下水箱100分为第一容腔110和第二容腔120,落水口213连通第一容腔110,则接水盘200的水可流向第一容腔110内。通过在分隔板600上开设过水孔610,则第一容腔110内的水和第二容腔120内的水可通过过水孔610进行流通,进而加快水箱内的水温的平衡。具体地,该过水孔610可设有一个或者至少两个,当过水孔610设有至少两个时,至少两个过水孔610可沿上下方向分布。

进一步地,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8,冷风机还包括上水箱700,湿帘组件包括上湿帘410和下湿帘420,下湿帘420设于水流通道210的上方,上湿帘410位于下湿帘420的上方,上水箱700开设有溢流孔,溢流孔对应下湿帘420设置,上湿帘410设于上水箱700的上方。

淋向上湿帘410的水,一部分蒸发吸热,以对周围空气进行冷却,另一部分水落入上水箱700内,一部分落入上水箱700内的水还通过溢流孔流向下湿帘420,从而下湿帘420上的水一部分蒸发吸热,以对周围空气进行冷却,另一部分水落入接水盘200的水流通道210内。

具体地,冷风机的壳体对应上湿帘410上方的位置可开设有加水口,用户可通过该加水口加水以实现将上湿帘410淋湿的效果。或者,下水箱100或上水箱700内可设有水泵,水泵连接上湿帘410,水泵将下水箱100或者上水箱700内的水抽向上湿帘410,进而实现上湿帘410被淋湿的效果。可以理解的是,当水泵连接上湿帘410的管路可通过下湿帘420处,则下湿帘420上的水蒸发吸热以对周围空气降温的时候还可对水泵连接上湿帘410的管路进行冷却,从而还可实现对淋向上湿帘410的水进一步冷却的效果。

进一步地,当湿帘组件400包括上湿帘410时,冷风机的壳体对应上湿帘410具有进风口,上湿帘410背离进风口的一侧设置有蒸发器,壳体内还设有压缩机和膨胀阀,蒸发器、压缩机、与冷凝管300及膨胀阀依次连接,且膨胀阀还与蒸发器连接,从而使得蒸发器、压缩机、冷凝管300及膨胀阀组成循环流路,冷媒在该循环流路里发生温度变化和压力变化,并在蒸发器内实现蒸发吸热现象和在冷凝管300内实现冷凝放热现象。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蒸发器、压缩机、冷凝管300及膨胀阀的连接关系及冷媒处于这四者组成的循环流路中的状态属于现有技术,因此本发明中不作过多赘述。通过在上湿帘410背离进风口的一侧设置蒸发器,则使得通过上湿帘410的空气与上湿帘410上的水换热后还可经过蒸发器进行换热,从而进一步降低了从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的冷风机中吹出的风的温度,具有较佳的制冷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相关技术
  • 一种冷风机的双重制冷结构及冷风机
  • 一种冷风机化霜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冷风机
技术分类

06120113215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