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帮助站起的辅助装置及使用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8:37:28


帮助站起的辅助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座椅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帮助站起的辅助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从坐姿到站立姿势转移的运动过程的第一阶段是前倾身躯减低坐重下压下肢肌肉的压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骨骼能力不断下降老年人或肢体残疾人无法有效前倾,无法与正常人一般前倾后张开下肢伸直身躯从坐重站起;有时即使靠肌肉的爆发能量短暂抬起臀部,但无法持续克服悬挂的身躯的重力而跌回座椅。许多研究已经证实,从坐到站或从站到坐的身体转移运动对于老年人或残疾人来说是高风险运动。因此,老年人或肢体残疾的人经常需要外部物体来帮助站立,并防止在坐下过程中从座面“摔跌”到地上。本发明提供的前滑座面能够帮助老年人及病患轻易的前滑身躯缩短身躯重心与脚底的距离,有效减小坐重对下肢肌肉产生的悬吊压力。配合本发明提供的提升结构与举升结构,前滑前移的身躯逆转了体重下压座面力与提升结构固定的上推座面力的相互对抗的力矩平衡,释放储存在提升结构的能量向上推起座面辅助站起。

在现有技术中,已经公开了许多举升椅座或椅垫提供从椅子站立辅助助力的装置。这些椅座与椅垫的关键部件是提升动力装置和举升结构装置,其提升动力分别来自坐下时身躯重心下压而储存在提升结构的能量,或外部供应的提升能量两类;其举升结构分别是以单枢轴向前翻转座面的三边形结构或都向上转动举升的双枢轴四边形结构两类。

多数举升结构使用弹簧、气缸或配重方法存储坐下时压在座椅上的身躯坐重都是在储存体重下降的势能。站起时释放所存储的势能提供举升力,协助从坐姿到站立姿势的转移。这种单纯依靠坐下的身体重量储存的势能只能减轻部分从椅面抬起臀部需要的肌肉力量,无法产生大于身体重量的推力把使用者从座椅或坐垫上推起身。陈锡霖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号CN2629542Y,采用扭簧储存释放能量装置加下压扶手带动座面翻转助力举升。李小彭等的中国发明专利号CN108095391B、马缇荪的美国专利号US2598577、斯蔡克的美国专利号US3158398及柯里斯铍的美国专利号US5082327等采用扭簧为储存释放能量装置单枢轴翻转座面助力举升。伯克的美国专利号US3479087采用气囊储存释放能量装置翻转座面助力举升。李文福格的美国专利号US4538853、乐福等人的美国专利号US4587678、彭锡等人的美国专利号US4690457、纽曼的美国专利号US5316370、莫瑟的美国专利号US6449783B1等采用气弹簧推杆的伸缩储存释放能量装置翻转座面助力举升。市场广最泛销售的产品是使用气弹簧储存释放能量的纽曼的专利设计。郝吉斯的美国专利号US7434882 B1利用释放坐下时提升储存的平衡重块能量枢轴翻转座面助力举升。

多数公布的外部供应举升能量的坐起装置使用电机或其他动力。这种助力通常大于身躯重量,能够把使用者从座椅推起,完全不需要使用者自己的力量站起。这类设计的缺点是:占用较大空间不适合在一般住家使用,成本高及不方便移动。史迪华特等人的美国专利号US6113188采用压缩空气的气袋翻转座面举升站立。古德韦恩的的美国专利号US6098215采用电机拉动连杆翻转座面举升站立。林德司琮姆的美国专利号US6553585 B1。阿姆斯創的美国专利号US10219659 B1等采用电动液压推杆翻转座面举升站立。高等人的美国专利号US7021713 B2等采用电动液压推杆举升座面举升站立。威廉的美国专利号US6637818 B2、斯纽曼等人的美国专利号US6702383 B2、余的美国专利号US8740304 B2、李的中国专利号CN208573279 U、莫的中国专利号CN110013394 A等采用电动丝杆平推连杆翻转座面举升站立。其他类型提供起坐帮助的专利有斯皮兰等人的美国专利号US9918886 B2利用手拉动连杆翻转座面举升站立。黑科特的美国专利号US10449100 B2利用拉提扶手后端提升前滑椅面达到翻转座面举升站立。

现有技术已经公开了许多三边形举升结构采用单枢轴翻转座面,其座面、底座与张开弹簧的两端形成三角形。前述中国专利号CN2629542Y、CN208573279U、108095391B,美国专利号US3158398、5082327、9918886、10449100等都是采用单枢轴翻转举升的三角形结构。这种举升结构向前翻转座面可以帮助站起但形成的前倾座面增加体弱老人病患在举升站起过程中从坐面滑下跌倒的机会。坐下时,如果无法有效下压前倾座面,体弱的病患老人的臀部有可能顺着斜座面下滑跌落。

四边形举升结构采用水平或接近水平角度倾斜方法举升椅面,这种向上抬高椅面方式符合人体工学要求能够平稳地帮助老人或病患坐下或站起离开坐面。美国专利号US1698344、US5312157采用平行四边形举升结构平直举升坐面,美国专利号US6637818及US7021713采用多连杆举升结构翻转举升前半个椅面,直上平举后半椅面。中国专利号CN202198525U、CN104783722B、CN207101215、CN207613981U及美国专利号US6360382B1等采用不等边四边形结构产生前低后高的举升坐面。现有技术已经公开的四边形举升结构都采用电动推杆举升坐面,主要应用在马桶座椅。这类设计的缺点也是:成本高,占用较大空间不方便移动,无法在一般住家的餐椅及座椅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帮助站起的前滑椅座或坐垫装置,该座椅辅助装置帮助需要复健站起、下肢肌肉衰退的伤残病患及体力衰弱的老年人利用前滑功能前移身躯,减小坐重对下肢肌肉的悬挂力矩,使复健病患能够使用自己已衰退的下肢力量站起进行复健锻练。配合前滑椅座或坐垫下的提升装置,前滑前移身躯逆转体重下压座面与固定的提升结构上推座面相互对抗的力矩,释放储存在提升结构的能量向上推起座面,帮助老人或病患不费力的从坐姿中地站立起来。

按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帮助站起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及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方的前滑座面组件,所述前滑座面组件与底座之间通过举升结构相连接,举升结构与前滑座面组件及底座之间构成四边形,前滑座面组件相对底座张开升起及闭合下降;

所述前滑座面组件与底座之间还设置有提升结构,坐下时前滑座面组件下降,提升结构能够储存身躯势能,站起时能够释放提升结构储存的身躯势能以实现升起前滑座面组件抬高身躯帮助站起;

所述前滑座面组件包括滑动配合连接的滑动座面与固定座面,滑动座面置于固定座面的上方,以承载坐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座面固定于举升结构上端,所述滑动座面与固定座面之间通过滑动结构相连接,以实现滑动座面相对于固定座面的滑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动结构包括至少一对沿宽度方向相互平行的固定部与滑动部;固定于滑动座面下方的滑动部包括滚轮板、多个滚轮及滚轴;

滚轮板沿宽度方向相互平行垂直固定于滑动座面,滚轮转动固定于滚轴的第一端,滚轴的第二端安置于滚轮板;固定部包括限制滚轮前后滚动的轨道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提升结构采用扭簧或气弹簧或扭簧与气弹簧的组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扭簧包括扭簧圈及一体连接于所述扭簧圈的上臂、下臂,上臂与下臂两者外端分别一体连接扭簧臂挂钩;

固定座面的底面两侧沿宽度方向设置扭簧臂挂孔,上臂的扭簧臂挂钩穿过扭簧臂挂孔顶压固定座面;底座的上面两侧沿宽度方向设置扭簧臂挂孔,下臂的扭簧臂挂钩穿过扭簧臂挂孔下压底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弹簧包括气缸及推杆;气缸或推杆一端与底座可调节连接,气缸或推杆另一端与固定座面转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上设置气弹簧安装杆,气弹簧安装杆上构造多个用于调节举升高度及负载的气弹簧安装槽,气弹簧末端能够与相应的气弹簧安装槽相配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举升结构包括沿宽度方向两侧各平行设置的一对相互不交叉的前支杆与后支杆,所述前支杆、后支杆沿长度方向第一端转动固定于固定座面,沿长度方向第二端转动连接于底座;所述举升结构与固定座面及底座构成两组沿宽度方向相互平行的四边形结构,以支撑前滑座面组件进行举升与下降运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帮助站起的辅助装置的使用方法;使用上述的帮助站起的椅座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S1:使用者坐在所述前滑座面组件上,使用者的体重力矩下压提升结构,提升结构储存能量;

S2:使用者利用下肢肌肉或手臂力量向前运动前滑座面组件的滑动座面,实现使用者身躯重心的前移,以减小身躯对所述提升结构的下压体重力矩;

S3:当步骤S2中的下压体重力矩减小到小于所述提升结构设定的张开提升力矩时,所述提升结构开始释放储存能量以产生举升推力,张开四边形的举升结构,上推所述前滑座面组件;

S4: 使用者配合提升结构释放能量上推的身躯,伸展身躯及下肢站起。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发明产品的前滑座面组件结构巧妙前移身躯重心、改变身躯对下肢的悬吊力矩及对身体坐重下压座面的体重力矩,帮助老人或其他肌肉能力较弱的人群安全平稳地从坐立状态起身站起;本发明产品又设置了能够接近水平移动的前滑椅座的四边形举升结构及提升结构,两者相互配合能够帮助使用者从坐姿到站立及从站立到坐姿的转换,能有效避免老年人或体弱者坐起失控跌倒及起坐失控坐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前滑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滑动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固定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举升垫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举升结构及提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扭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中气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方式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方式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0中举升椅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第三种实施方式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7中框架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7中底杆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第四种实施方式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1从坐姿到站姿转移动作的三个阶段示意图。

图22身躯悬吊力矩随身躯倾斜和膝盖弯曲的程度而变化的示意图,长度是指坐着的身躯重心和双脚压在地面之间的水平距离,长度A代表正常坐姿,长度B表示略微前倾的身躯,长度C代表完全前倾的身躯,长度D代表站立状态。

附图标记说明:前滑座面组件100、滑动座面110、坐便器座面111、固定座面112、内下座杆 120、前固定座面121、外下座杆130、后固定座面131、滑动结构140、固定部510、匸形轨道连杆512、轨道槽513、滑动部520、滚轮板522、滚轴524、滚轮525、限位柱527、底座200、举升垫底座201、举升椅底座202、内底杆210、底座前板211、前椅框架212、外底杆220、底座后板221、后椅框架222、轮椅架槽230、坐便椅槽240、举升结构300、前支杆310、后支杆320、支杆转轴孔330、提升结构400、扭簧410、上臂411、扭簧圈412、下臂413、扭簧臂挂钩414、扭簧臂挂架415、扭簧臂挂孔416、气弹簧420、气缸421、推杆422、气弹簧安装杆423、气弹簧末端424、气弹簧安装架426、气弹簧安装槽428、安装架500、轮椅挂杆502、安装架504,连接板540、底杆销孔514、框架销孔516、调整杆槽 518、调整杆519、连接槽530、轮椅连接孔560、坐便椅举升结构600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容易理解,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为了便于描述,不应将其解释为限制本发明的新实施例,在以下实施例中将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

如图1~22所示,本发明的帮助站起的辅助装置可以集成于坐垫、座椅、板凳、马桶座、坐便椅、轮椅、助行器、沙发椅、汽车座椅等中,帮助使用者从坐姿中站立起来。

如图1~9所示,本发明的帮助站起的辅助装置,其结构包括底座200及设置于所述底座200上方的前滑座面组件100,所述前滑座面组件100与底座200之间通过举升结构300相连接,举升结构300与前滑座面组件100及底座200之间构成四边形结构。前滑座面组件100相对底座200升起后前滑座面组件100以接近水平的低角度倾斜举升。

如图1~4所示,前滑座面组件100包括相互滑动配合连接的滑动座面110、固定座面112,滑动座面110置于固定座面112的上方,以直接承载坐重;可以理解的是,滑动座面110前后滑动,固定座面112固定在举升结构300上,能够实现上下运动,实现滑动座面110相对固定座面112的滑动。使用者,在使用时通过坐在滑动座面110上,相对固定座面112的前移滑动,如图21所示,实现悬吊力矩及体重力矩的减小。

如图2、3所示,所述滑动座面110包括沿长度方向左右侧各一组竖立的且相互平行对称的滚轮板522及多对滚轮525及滚轴524。如图2、4所示,所述固定座面112包括沿宽度方向相互平行且对称前后各竖立一支横向的前固定座面121与后固定座面131、左右各一组竖立的内下座杆120与外下座杆130沿长度方向相互平行且垂直固定于前固定座面121与后固定座面131,形成一个二横四纵长方形框结构的固定座面112。

前滑座面组件100提供低阻力的滑动结构140实现帮助使用者在坐起过程中改变身躯重心下压身躯下肢肌肉张力的悬吊力矩及体重力矩。

如图2所示,滑动座面110与固定座面112之间通过滑动结构140相连接,以实现滑动座面110相对于固定座面112的滑动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4所示,滑动结构140有多种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滑动结构140的基础结构包括滑动部520和固定部510。滑动部520安置于滑动座面110两侧沿长度方向相互平行,包括滚轮板522以前后方向固定于滑动座面110底部、多个滚轮525及滚轴524,滚轴524的第一端穿过滚轮525的中心孔与滚轮525转动连接,滚轴524的第二端固定于滚轮板522。固定部510包含固定于固定座面112和滚轮板522平行的轨道连杆512,可以理解的是轨道连杆512与外下座杆130及轨道槽513为集成一体的构造呈匸形。滚轮板522上的滚轮525在匸形的轨道连杆512内的平滑的轨道槽513上前后滑动。可以理解的是如图3所示,为了避免滑动座面110相对固定座面112滑出,在滚轮板522的侧部固定限位柱527,限位柱527与固定座面112的长度方向的后固定座面131形成前后纵向限位,匸形的轨道连杆512形成滑动座面110的上下方向限位。

如图5所示,所述底座200包括沿宽度方向前后各一支竖立的底座前板211与底座后板221,沿长度方向左右侧互相平行且对称,左右各一组内底杆210与外底杆220,沿长度方向相互平行且垂直固定于底座前板211与底座后板221,也形成一个二横四纵长方形框结构的底座200。固定座面112的四纵间的间距与对应底座200的四纵间的间距相等,在上的固定座面112的四纵与在下的底座200的四纵形成四个垂直面。

如图1、3、4、6所示,举升结构300包括两端分别转轴连接于外下座杆130与外底杆220的前支杆310,两端分别转轴连接于内下座杆120与内底杆210的后支杆320,形成一个立体的四边形结构。此实施方案可以理解当前支杆310及后支杆320与外下座杆130及内下座杆120夹角减小形成扁四边形结构时,外下座杆130、外底杆220、内下座杆120、内底杆210、底座前板211、底座后板221、前固定座面121、后固定座面131及滑动座面110形成一个椅座腔体。当前滑座面组件100贴靠于底座200上时,提升结构400收拢于椅座腔体内。在具体使用中,闭合时椅座腔体的高度不超过6公分。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6所示,加大所述四边形结构内底杆210与后支杆320连接的转轴轴孔的孔径以提供后支杆320一定的上下移动的空间。使用者从四边形张开举升的前滑座面组件100起身离开后可以下压前上翘的前滑座面组件100后部,利用滑动座面110的重力引导前滑的滑动座面110后滑归位。被压扁四边形举升结构闭合前滑座面组件100与底座200,前滑座面组件100压在底座200的前椅框架212与后椅框架222上,加大转轴孔径的内底杆210与后支杆320连接的转轴悬空不接触所述,此时内底杆210不传递坐重,四边形举升结构变成单轴受力,通过坐在滑动座面110能够更有效实现减小下压的体重力矩。

如图1所示的底座200还包含一块垂直于底座前板211且形成一体连接的前椅框架212及一块垂直于底座后板221且形成一体的后椅框架222。本发明的底座200的实施方法之一是采用举升垫底座201;如图5所示,其前椅框架212位于底座前板211下方,其后椅框架222位于底座后板221下方,前椅框架212与后椅框架222折向内相对形成举升椅垫底座201的底部。本发明的底座200的实施方法之二是采用举升椅底座202;如图13所示,其前椅框架212位于底座前板211上方,其后椅框架222位于底座后板221上方,前椅框架212与后椅框架222折向外背对形成举升椅底座202的挂板。

为了实现在使用过程中,前滑座面组件100能够相对底座200实现升降运动,以帮助使用者轻松实现从坐姿到站立的转换。前滑座面组件100与底座200之间的椅座腔体还设置有提升结构400,提升结构400能够储存或将储存的能量释放以实现对前滑座面组件100的升降调节。具体是如图11、12所示,使用者在坐下时,前滑座面组件100下降,提升结构400能够储存身躯势能;站起时,能够释放提升结构400储存的身躯势能以实现升起前滑座面组件100抬高身躯帮助站起的目的。

如图6所示,本发明中的提升结构400可以有多种设置方式,以能实现前滑座面组件100相对底座200的升降运动为宜,本发明中的设置方式如下:提升结构400采用扭簧410或气弹簧420或扭簧410与气弹簧420的组合。

如图7所示,提升结构400采用扭簧410的实现方案如下:扭簧410包括扭簧圈412及一体连接于所述扭簧圈412的上臂411、下臂413,上臂411与下臂413两者外端分别构造一体连接的扭簧臂挂钩414。

为了实现对扭簧410的可靠连接,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使用二个左右对称的扭簧412,在固定座面112的底面沿宽度方向左右两侧的匸形的轨道连杆512内侧分别设置一个包含多个扭簧臂挂孔416的扭簧臂挂架415,上臂411的扭簧臂挂钩414插入扭簧臂挂孔416,顶压固定座面112或前滑座面组件100。同时,在底座200的上面沿宽度方向左右两侧的内底杆210外侧分别设置一个包含多个扭簧臂挂孔416的扭簧臂挂架415,下臂413的扭簧臂挂钩414插入相应的扭簧臂挂孔416并下压底座200。根据举升体重需要,前移或后移扭簧臂挂钩414插入相应的扭簧臂挂孔416可以调整扭簧410对前滑座面组件100底面的张开扭矩。在具体生产中,分布在120mm范围的5个扭簧臂挂孔416可以减少约50%的扭簧最大初始张开扭矩,可适用较大体重范围的病患与老人。

如图8所示,提升结构400采用的气弹簧420的实现方案如下:气弹簧420包括气缸421、推杆422、气弹簧末端424、气弹簧安装架426及气弹簧安装杆423。如图6、10所示,本发明采用沿宽度方向置于中间的单个气弹簧420配合单个气弹簧420两侧的各一个相互对称的气弹簧420的实施方案。气弹簧420的推杆422沿气缸421中轴推进或收回,气缸421与推杆422末端各安置一个气弹簧末端424。其中一个气弹簧末端424转动连接于安置在固定座面112气弹簧安装架426,另一个气弹簧末端424转动连接于安置在底座200上的气弹簧安装架杆423上。进一步地,气弹簧安装杆423上沿长度方向排布多个气弹簧安装槽428,该气弹簧末端424与相应的气弹簧安装槽428相配合。设置于底座200的气弹簧安装杆423与内底杆210平行,且气弹簧安装杆423的前、后端分别固定于底座前板211、底座后板221,气弹簧安装杆423上有多个气弹簧安装槽428,用于调整举升高度及微调上推力矩。分布在50mm范围4个气弹簧安装槽428可以降低60mm的举升高度,可适用较大腿长范围的病患与老人。

扭簧的特性是:压缩储存能量时的张开推力最大,张开释放能量后的推力是零。采用扭簧410方案的初始释放的储存能量最大,其有效举升力矩最大。随着前滑座面组件100提升释放的储存能量递减至零。其优点是坐起初期第一阶段需要最大推力时,扭簧410方案能够提供最大推力帮助站起。缺点是坐下初期扭簧410张开放松无力提供阻力,无法有效帮助老人病患减缓坐下速度。

气弹簧的特性是:气缸体可预存一定能量的气体提供推杆在完全伸出后维持的需要推力,推杆推力在受压收缩后的推力变化相对平稳,一般推力增加不超过25%。采用气弹簧420实现提升结构400方案的实施方法在座面闭合时压缩储存能量的气弹簧420需要安置于狭窄的椅座腔体,举升初期只能以接近水平的推力角度推举座面。椅座闭合时虽然被压缩的气弹簧420有推力最大,但其推杆422推力正弦向上举升分力矩却最小。随着前滑座面组件100提升,其推杆422推力正弦向上举升分力矩增加。其缺点是坐起初期第一阶段,最需要使用者出力时无法提供最大有效推力帮助站起;优点是坐下初期第一阶段,气弹簧420提供预设的阻力有效帮助老人病患减缓坐下速度;

如图1、6所示,本发明实施方案的提升结构400同时采用气弹簧420与扭簧410优化了整体举升效果。扭簧410提供坐起前期的主要提升能量,气弹簧420提供起坐后期的主要提升能量;坐下时有一定举升推力的气弹簧420可承接坐下身躯坐重防止坐跌。

如图9所示,上述本发明的帮助站起辅助装置的第一种应用方式,该应用方式能够活动置放在座椅上,构成一种帮助站起的可移动的活动的座椅椅垫辅助装置。当作为座椅椅垫辅助装置使用时采用举升垫底座201,向内且平行的前椅框架212和后椅框架222形成压在座面的支撑面。

如图13、14所示,本发明的帮助站起辅助装置的第二种应用方式,该应用方式为固定安装于座椅上,为了实现该种应用方式,底座200可以和座椅椅框结合成一体。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是:采用举升椅底座202,向外且平行的前椅框架212和后椅框架222形成向外挂板,可挂在前后椅框上。在前椅框架212和后椅框架222分别构造的轮椅架槽230、坐便椅槽240可用来固定举升椅底座202。

如图15、16所示,本发明的帮助站起辅助装置的第三种应用方式,该应用方式为安装于坐便椅上,底座200可以和坐便椅框架结合成一体。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是:采用举升椅底座202挂在坐便椅的前后椅框。与前述二种应用方式的区别在于,滑动座面110的形状构造为类似马桶坐便垫一样的开口镂空结构,形成坐便器座面111;提升装置采用沿宽度方向置于中间的两侧各一个相互对称的气弹簧420。另外,为了方便安装,在底座前板211、底座后板221上分别构造坐便椅槽240、轮椅架槽230。

如图17、18、20所示,本发明的帮助站起辅助装置的第四种应用方式,该应用方式为安装于轮椅上,为实现该种应用,底座200可以和轮椅框架结合成一体。本发明安装于轮椅上的第一种实施方案如图17所示,框架安装方案是:底座200构造包括安装在前椅框架212与后椅框架222下的前后两对左右对应的轮椅安装架500;轮椅安装架500包括一个轮椅挂杆502及安装架504。轮椅挂杆502包括安置在一端的连接槽530及一体连接的调整杆519,轮椅挂杆502上设置轮椅连接孔560;调整杆519用来传递坐重及调节连接槽530伸出的长度以配合应用轮椅架宽,连接槽530用于挂接轮椅框架的两侧,轮椅连接孔560用于锁定轮椅框架防止轮椅挂杆502移动;U形的安装架504包括两侧一体连接的连接板540,两个连接板540相互平行且垂直U形的安装架504,分别设置4条垂直平行且对称的调整长槽518,允许调整杆519在调整长槽518内滑动调节伸出连接槽530的距离;U形的安装架504的平面中间设置底框销孔516,锁定固定底座200于轮椅安装架500。

如图19所示,本发明安装于轮椅上的第二种实施方案,底杆安装方案是:底座200构造同样包括前后两对左右对应的轮椅安装架500。与框架安装实施方案的差异是反转吊挂轮椅安装架500于底座200的内底杆210与外底杆220下;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9所示,其连接板540还包括设置于连接板540的底杆销孔514;底杆销孔514用于锁定连接板540与内底杆210与外底杆220,实施吊挂反转安装架504。

上面只是举例本发明的几种应用方式,在具体实践当中,本发明还可以应用于其他场景,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一种帮助站起的辅助装置的使用方法,该方法使用上述的帮助站起的椅座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S1:使用者坐在所述前滑座面组件100上,使用者的体重力矩下压提升结构400,提升结构400储存能量;

S2:利用下肢肌肉或手臂回收力量向前运动前滑座面组件100的滑动座面110,实现使用者身躯重心的前移,以减小身躯对所述提升结构400的下压体重力矩;

S3:当步骤S2中的下压体重力矩减小到小于所述提升结构400设定的张开提升力矩时,所述提升结构400开始释放储存能量以产生举升推力,张开四边形举升结构300,上推所述前滑座面组件100;

S4: 使用者配合提升结构400释放能量上推的身躯,伸展身躯及下肢站起。

如图1~22所示,本发明的其中一种实施例,集成于座椅上,当座椅不被占用时,提升结构400释放储存能量,前滑座面组件100被释放能量的提升结构400举升打开。当座椅被占用时,提升结构400被坐重压缩储存能量,前滑座面组件100与底座200闭合。在从坐姿到站姿的转移运动的第一阶段,通过身躯前倾、弯曲膝盖双脚后缩或手臂推拉座椅扶手等运动向前拉动滑动座面110,实现前移身躯重心。承载体重的滑动座面110向前移动时,压在前滑座面组件100下提升装置的体重力矩随着身躯前移减小。当身躯前移到提升力矩大于体重力矩时,触发来自前滑举升椅座的提升结构400释放能量产生推力进入从坐姿到站姿转移运动的第二阶段。当释放提升结构400能量张开前滑座面组件100时,提升力矩将臀部向上推把坐者从坐姿推起站立。节省的下肢肌肉力量可用于坐立转移运动的第三阶段,稳定平衡上升的身躯降低老人和病患跌倒的风险。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向前滑动坐姿身躯以减小体重下压扭矩,从而触发提升装置释放坐下储存的能量,将坐姿身躯向上推的帮助从坐姿站起椅座。

技术分类

06120115636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