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机盖内板、机盖及车辆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18:24


机盖内板、机盖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机盖内板、机盖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车辆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例如对于作为影响汽车造型重要部件之一的机盖的支撑性能和行人保护性能要求逐渐提高。但是,传统机盖的机盖内板与翼子板分开设计,然后进行组装,这种设置方式成型部件多,开发周期长,成本高,且二者连接处受力情况复杂,可靠性较差,难以兼顾轻量化、支撑性能和行人保护性能等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手问题的至少一个方面。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机盖内板,包括内板本体,所述内板本体包括顶板部和位于所述顶板部两侧的侧板部,所述侧板部形成有翼子板功能区。

可选地,所述顶板部包括向上突出的中央隆起结构,所述中央隆起结构上形成有多个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用于与机盖外板连接;所述内板本体在所述中央隆起结构左右两侧的部分用于连接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上设置有铰链安装区域。

可选地,所述内板本体在所述中央隆起结构左右两侧的部分的前端位置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用于安装锁扣或锁扣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的前端向前延伸至靠近所述第一凹槽。

可选地,所述内板本体上沿前后方向设置有多个吸能变形引导结构,所述吸能变形引导结构用于在对应的标定线处使所述内板本体发生预定方向的折弯吸能变形,所述吸能变形引导结构对应的所述标定线位于所述铰链安装区域的前方;所述吸能变形引导结构包括引导槽和/或弱化孔。

可选地,所述中央隆起结构的顶端部分从前至后间隔设置地形成有凸出部,各所述凸出部内分别形成有至少一个减重孔,所述减重孔的边缘形成所述支撑部;

所述引导槽包括凹引导槽和/或凸筋引导槽;

其中,所述凹引导槽由前后不同的所述凸出部的分界区域及所述凸出部共同形成,所述中央隆起结构在所述凹引导槽的端部位置对应开设有所述弱化孔;

所述凸筋引导槽位于所述内板本体上所述中央隆起结构的左右两侧,所述凸筋引导槽对应于所述减重孔设置,所述中央隆起结构上在所述减重孔和所述凸筋引导槽之间的区域对应设置有所述弱化孔。

可选地,所述中央隆起结构的所述顶端部分在俯视下呈“凸”字形结构,其中,所述“凸”字形结构的小端区域和大端区域分别设置有所述凸出部,所述小端区域相对于所述大端区域靠近前端设置;

所述“凸”字形结构在所述小端区域和所述大端区域的分界处形成有所述凹引导槽;

在所述前后方向上,所述内板本体上所述大端区域的左右两侧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凸筋引导槽,所述凸筋引导槽对应于所述大端区域的所述减重孔设置。

可选地,所述大端区域内在左右方向上形成有多个子区域,每个所述子区域均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所述凸出部;

至少一个所述子区域的所述凸出部沿所述前后方向的两端延伸至靠近所述大端区域的边缘;

和/或,至少一个所述凸出部的位于左右两侧的凸出轮廓线在俯视下相对于所述前后方向和所述左右方向倾斜设置;

和/或,至少一个所述凸出部内形成有多个相间隔的凸出区域,每个所述凸出区域对应开设有所述减重孔。

可选地,所述内板本体在所述中央隆起结构前端的所述支撑部之前的区域用于与所述机盖外板围成前部腔体,所述内板本体在所述前部腔体处设置有第一开孔并在所述第一开孔的后端边缘形成有第一支撑结构,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用于向靠近所述机盖外板的一侧延伸并与所述机盖外板相连接;

和/或,所述内板本体还包括位于所述中央隆起结构后方的后侧隆起结构,所述中央隆起结构和所述后侧隆起结构相连接并用于与所述机盖外板围成后部腔体,所述中央隆起结构和所述后侧隆起结构的连接位置在纵截面呈槽口朝向所述机盖外板的阶梯凹槽结构,在左右方向的中间至边缘方向,所述阶梯凹槽结构槽底的宽度逐渐增大。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机盖,包括如上第一方面所述的机盖内板。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第二方面所述的机盖。

相对于相关的现有技术,在本发明的机盖内板、机盖及车辆中,机盖内板的侧板部上集成有翼子板功能区,使得车辆的前舱覆盖一体化,集成度高,无需在机盖内板之外另设翼子板,能够减少零部件数量,缩短开发周期,减少了翼子板的装配工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并且,翼子板功能区集成于侧板部上,可以在综合考虑翼子板功能区等部分的抗凹需求及行人保护需求的基础上对机盖内板进行整体结构设计,有利于在机盖内板进行整体结构布局从而提高机盖的综合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机盖内板的内板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内板本体的正视图;

图3为图2中A-A截面的端面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内板本体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部分凸出部内设置多个凸起区域且凸起区域内设置减重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加强板与内板本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顶板部;11-未隆起部分;111-第一凹槽;12-中央隆起结构;121-“凸”字形结构;122-中间连接结构;1221-“凸”字形面;1222-过渡连接面;123-凸出部;1231-凸出区域;124-减重孔;125-支撑部;1251-凸片;126-第一子区域;127-第二子区域;128-第三子区域;2-侧板部;21-翼子板功能区;3-后侧隆起结构;4-吸能变形引导结构;41-引导槽;411-凹引导槽;412-凸筋引导槽;42-弱化孔;421-第二支撑结构;5-第一开孔;51-第一支撑结构;511-倾斜段;512-支撑段;6-第一加强板;61-铰链安装区域;62-加强板变形引导结构;7-锁扣加强板;8-阶梯凹槽结构;81-槽底。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附图中Z轴表示竖向,也就是上下位置,并且Z轴的正向(也就是Z轴的箭头指向)表示上,Z轴的负向(也就是与Z轴的正向相反的方向)表示下;附图中X轴表示水平方向,并指定为左右位置,并且X轴的正向(也就是X轴的箭头指向)表示右侧,X轴的负向(也就是与X轴的正向相反的方向)表示左侧;附图中Y轴表示前后位置,并且Y轴的正向(也就是Y轴的箭头指向)表示前侧,Y轴的负向(也就是与Y轴的正向相反的方向)表示后侧;同时需要说明的是,前述Z轴、Y轴及X轴的表示含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机盖内板,包括内板本体,内板本体包括顶板部1和位于顶板部1两侧的侧板部2,侧板部2形成有翼子板功能区21。

本说明书中将以内板本体采用钣金冲压成形为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内容,但应该的理解的是,机盖内板同样可以采用其他技术手段例如3D打印成形。在此基础上,本领域人员应当理解,本说明书中部分结构的名称例如有关“折弯”的限定,并不必然形成对其成形工艺的限制,其不应形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侧板部2的上端与顶板部1的边缘连接形成有第一过渡线,侧板部2的下端向下且向左右方向的外侧延伸,侧板部2形成有翼子板功能区21,可以替代传统的翼子板。内板本体还包括设置于左右两侧及前侧的边板,边板用于与机盖外板包边连接。

如此,机盖内板的侧板部2上集成有翼子板功能区21,使得车辆的前舱覆盖一体化,集成度高,无需在机盖内板之外另设翼子板,能够减少零部件数量,缩短开发周期,减少了翼子板的装配工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并且,翼子板功能区21集成于侧板部2上,可以在综合考虑翼子板功能区21等部分的抗凹需求及行人保护需求的基础上对机盖内板进行整体结构设计,有利于在机盖内板进行整体结构布局从而提高机盖的综合性能。后续会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可选地,顶板部1包括向上突出的中央隆起结构12,中央隆起结构12上形成有多个支撑部125,支撑部125用于与机盖外板连接。

如图1、图6和图7所示,内板本体在中央隆起结构12左右两侧的部分用于连接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加强板6,第一加强板6上设置有铰链安装区域61。

具体地,在车辆的正视下(从车辆的前方往后方看)中央隆起结构12相对于顶板部1向上突出设置,顶板部1上中央隆起结构12左右两侧的部分为未隆起部分11。支撑部125与机盖外板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相关技术,例如采用胶连接。此时,在左右方向上,第一加强板6包括位于未隆起部分11上方的部分和/或位于侧板部2外侧的部分。

如此,中央隆起结构12通过支撑部125与机盖外板连接,能够加强对机盖外板的支撑,提升机盖外板的抗凹性能。中央隆起结构12与未隆起部分11在过渡区域形成局部加强结构,机盖内板的整体刚度更高。此时,集成有翼子板功能区21的侧板部2的边板与机盖外板包边连接后,机盖内板在中央隆起结构12的左右两侧与机盖外板围成的侧部腔体在左右方向上具有较大的跨度,侧部腔体内的第一加强板6可以覆盖更大的区域,从而可以对机盖内板对应于侧部腔体的部分进行局部加强,例如,增强机盖内板在左右方向的抗侧倚靠性能,及在前后方向的抗下拉性能,机盖的整体受力性能更好。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进一步地,内板本体在中央隆起结构12左右两侧的部分的前端位置设置有第一凹槽111,第一凹槽111用于安装锁扣或锁扣加强板7,第一加强板6的前端向前延伸至靠近第一凹槽111。

本说明书中,后续将以机盖包括锁扣加强板7的情况为例说明本发明的内容。示例性地,锁扣加强板7位于第一凹槽111内,且与第一凹槽111的槽底81连接,二者一般采用焊接连接,锁扣加强板7可以设置用于支撑机盖顶板的第一辅助支撑结构。

如图1和图4所示,具体地,未隆起部分11的靠近前端的位置向下凹陷形成第一凹槽111。一般地,第一凹槽111与第一加强板6在左右方向上会存在间隔,第一加强板6的前端延伸至在前后方向靠近第一凹槽111的后端位置即可,例如,第一加强板6沿左右方向的内侧的前端与第一凹槽111的后端间隔0-30毫米,5-20毫米。具体可以结合试验数据进行调整。

如此,内板本体上两个第一凹槽111沿左右方向相对设置,机盖实现双锁扣设计,能够提高行人保护性能,第一凹槽111可通过所形成的侧壁面增强局部刚度,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高该处机盖内板与机盖外板所成的腔体,提高其安全性能。第一加强板6的前端向前延伸至靠近第一凹槽111,第一加强板6在前后方向可以具有较大的跨度范围,能够取得较好的抗下拉性能,机盖抗凹性能和抗侧倚靠性能较好。

如图4所示,可选地,内板本体上沿前后方向设置有多个吸能变形引导结构4,吸能变形引导结构4用于在对应的标定线处使内板本体发生预定方向的折弯吸能变形,吸能变形引导结构4对应的标定线位于铰链安装区域61的前方。

需要说明的,此处为便于说明和理解,在图4中,标定线在俯视下展示为直线(例如第一线L1、第二线L2、第三线L3及第四线L4),其大体沿左右方向延伸,但应当理解的是,实际中,受机盖内板的造型影响,其吸能变形引导结构4对应的标定线可以不是直线,例如可以为具有弧度的空间曲线。

吸能变形引导结构4主要在标定线上对内板本体进行弱化例如采用引导槽41和/或弱化孔42进行弱化。当机盖受到碰撞时,内板本体在吸能变形引导结构4处发生例如沿前后方向发生一定程度的折弯变形,从而利用其折弯变形来吸收撞击能量,起到对行人及乘客的保护,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而将吸能变形引导结构4对应的标定线设置于铰链安装区域61的前方,避免了在铰链安装区域61进行吸能变形,能够确保机盖在铰链安装区域61处的受力性能。

如图1所示,可选地,中央隆起结构12的顶端部分从前至后间隔设置地形成有凸出部123,各凸出部123内分别形成有至少一个减重孔124,减重孔124的边缘形成支撑部125。

如图4所示,引导槽41包括凹引导槽411,凹引导槽411由前后不同的凸出部123的分界区域及凸出部123共同形成,中央隆起结构12在凹引导槽411的端部位置对应开设有弱化孔42。其中,分界区域可以了理解为“凸”字形结构121在前后间隔的凸出部123之间的区域,该分界区域大体沿左右方向延伸。

需要说明的是,在前后方向上,两端的凸出部123由于凸出而高于分界区域,从而产生高低面差并形成凹引导槽411,凹引导槽411大体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

如图4所示,示例性地,中央隆起结构12的顶端部分在俯视下呈“凸”字形结构121(“凸”字形结构121的边缘轮廓在图4中展示为最外围的加粗轮廓线),其中,“凸”字形结构121的小端区域和大端区域分别设置有凸出部123,小端区域相对于大端区域靠近前端设置。内板本体在小端区域的左右两侧形成上述用于安装锁扣或锁扣加强板7的第一凹槽111,此处不再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5所示,中央隆起结构12还包括中间连接结构122,中间连接结构122的一端与“凸”字形结构121的边缘连接,另一端与未隆起部分11连接,将“凸”字形结构121过渡连接至未隆起部分11,中间连接结构122可以包括弯折结构从而实现局部加强,其具体根据造型需求进行,例如,中间连接结构122包括相对于未隆起部分11向上凸起且在俯视下呈“凸”字形面1221的部分,还包括与“凸”字形面1221的边缘间隔设置且与“凸”字形结构121连接的过渡连接面1222,弱化孔42主要对应于过渡连接面1222设置,弱化孔42的上端可以伸至“凸”字形结构121内,下端可以延伸至“凸”字形面1221内,此处不再详细说明。

“凸”字形结构121在小端区域和大端区域的分界处形成有凹引导槽411,并用于形成第一个吸能变形引导结构4。第一个吸能变形引导结构4对应的标定线可参考图4中的第一线L1。

如此,设置该凸出部123并在凸出部123内开设减重孔124,可以利用减重孔124进行减重,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中央隆起结构12的可形变程度,有利于通过吸能进行行人保护,利用凸出部123的凸出轮廓对其所在的局部区域进行加强,避免了因开设减重孔124导致的局部刚度不足,通过合理的尺寸设置能够兼顾轻量化需求和可靠性需求;进一步利用前后不同凸出部123的分界区域处形成的高低面差来形成凹引导槽411,在凹引导槽411的两端设置弱化孔42,从而内板本体可以在第一线L1处发生预定方向的折弯变形,从而达到吸能需求,其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如图4和图5所示,可选地,大端区域内在左右方向上形成有多个子区域,每个子区域均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凸出部123;

至少一个子区域的凸出部123沿前后方向的两端延伸至靠近大端区域的边缘;

和/或,至少一个凸出部123的位于左右两侧的凸出轮廓线在俯视下相对于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倾斜设置;

和/或,至少一个凸出部123内形成有多个相间隔的凸出区域1231,每个凸出区域1231对应开设有减重孔124。

如图4所示,示例性地,所有子区域中包括位于左右方向上边缘的第一子区域126,与第一子区域126相邻的第二子区域127以及位于第二子区域127之间的一个或多个第三子区域128(第三子区域128用于粗虚线框示出,其并不存在实际分界)。第一子区域126和第二子区域127内均设置仅设置一个凸出部123,且该凸出部123沿前后方向的两端延伸至靠近大端区域的边缘。第一子区域126内的凸出部123仅开设一个减重孔124。第二子区域127的凸出部123开设至少两个例如三个减重孔124,三个减重孔124呈品字形分布,其中至少两个减重孔124沿前后方向间隔分布。第三子区域128内设置有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的凸出部123,且每个凸出部123仅开设一个减重孔124。

第二子区域127和第三子区域128内的减重孔124沿前后方向呈两组间隔分布。第一子区域126和第二子区域127的凸出部123的因凸出而形成的位于左右两侧的凸出轮廓线在俯视下相对于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倾斜设置。

小端区域内两个凸出部123沿左右方向分布,且每个凸出部123内形成有两个左右间隔设置的减重孔124。此时,凸出部123内设置有与减重孔124的数量相对应的多个凸出区域1231,从而可对凸出部123的局部结构加强。

如此,凸出部123的凸出轮廓对其所在的区域例如子区域加强,凸出部123的位于左右两侧的凸出轮廓线在俯视下相对于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倾斜设置,在减重孔124的覆盖范围一致的情况下,相对于凸出轮廓线的延伸方向与前后方向一致时,能够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中央隆起结构12的顶端部分在左右方向的抗弯性能,整体可靠性高。当凸出部123内形成有多个相间隔的凸出区域1231,且每个凸出区域1231对应开设有减重孔124时,利用凸出区域1231的凸出轮廓可以再次对凸出部123的内部区域进行局部加强,提高受力稳定性。

如图5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减重孔124的边缘形成有凸片1251,凸片1251之间形成有缺口,凸片1251形成该支撑部125,可以用于与机盖外板涂胶连接,此处不再详细说明。

如图4所示,可选地,引导槽41包括凸筋引导槽412,或者,引导槽41既包括上述凹引导槽411,又包括凸筋引导槽412,后文以此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凸筋引导槽412位于内板本体上中央隆起结构12的左右两侧,凸筋引导槽412对应于减重孔124设置,此时,优选地,中央隆起结构12上在减重孔124和凸筋引导槽412之间的区域对应设置有弱化孔42。

具体地,内板本体上大端区域的左右两侧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凸筋引导槽412,凸筋引导槽412对应于大端区域的减重孔124设置。

如图1所示,在左右方向上,凸筋引导槽412部分的一端延伸至未隆起部分11与中央隆起结构12的过渡处,另一端延伸至侧板部2外围的边板处,凸筋引导槽412部分向对应内板本体向上凸出设置。弱化孔42设置于过渡连接面1222处,其上端可以延伸至“凸”字形结构121处,下端可以延伸至“凹”字形面处。此时,弱化孔42主要起到辅助弱化及避免应力集中导致内板本体无法在凸筋引导槽412处发生吸能变形的作用,且标定线不能理解为常规意义上的直线,大端区域处同一吸能变形引导结构4的凸筋引导槽412和弱化孔42在俯视下沿左右方向的位置并不限定必须完全位于同一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直线上,弱化孔42的位置根据实际的吸能变形情况进行调整。

如图4所示,示例性地,在前后方向上,多个例如三个凸筋引导槽412间隔分布且对应于大端区域的减重孔124设置,并用于形成第二个吸能变形引导结构4、第三个吸能变形引导结构4和第四个吸能变形引导结构4。第二个吸能变形引导结构4对应的标定线可参考图4中的第二线L2,第三个吸能变形引导结构4对应的标定线可参考图4中的第三线L3,第四个吸能变形引导结构4对应的标定线可参考图4中的第四线L4。第二子区域127和第三子区域128内形成有沿前后方向间隔的两组减重孔124,其中,第三线L3和第四线L4对应于位于后方的减重孔124的内部前后边缘位置(例如对应于缺口的位置),第二线L2对应于位于前方的减重孔124的内部后边缘位置。

如此,利用凸筋引导槽412可以形成对内板本体的吸能变形的位置引导,利用弱化孔42适应这种引导,避免应力集中,提升其吸能变形的可控性及可靠性。多级吸能变形引导结构4能够使得机盖在前后方向的较大范围内都能够取得较好的行人保护作用,且能够增强整体吸能效果。

进一步地,第一个吸能变形引导结构4和第二个吸能变形引导结构4在前后方向的距离大于其他前后相邻的吸能变形引导结构4之间的距离。例如,从前至后,相邻吸能变形引导结构4的距离逐渐减小。

应当理解,由于设置第一加强板6及铰链安装区域61的位置原因,从前至后,越靠近铰链安装区域61,内板本体的刚度相对较高,吸能变形引导结构4布置得逐渐密集,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铰链安装区域61前方靠近铰链安装区域61的位置的吸能变形作用,提高行人保护得分。

如图3和图4所示,可选地,内板本体在中央隆起结构12前端的支撑部125之前的区域用于与机盖外板围成前部腔体,内板本体在前部腔体处设置有第一开孔5并在第一开孔5的后端边缘形成有第一支撑结构51,第一支撑结构51用于向靠近机盖外板的一侧延伸并与机盖外板相连接。

具体地,内板本体前部的边板与机盖外板的前端包边连接,该连接位置与“凸”字形结构121的小端区域的支撑部125在前后方向上存在间隔,该间隔所对应的区域形成前部腔体,内板本体在该前部腔体所在的区域内,左右方向上间隔分布有多个例如三个第一开孔5,形成第一开孔5所去除的物料向靠近机盖外板的一侧折弯延伸,并对机盖外板进行支撑。

如图3所示,第一支撑结构51可以包括倾斜段511和支撑段512,倾斜段511与第一开孔5的后端边缘一体连接,支撑段512与倾斜段511的末端连接,支撑段512与机盖外板贴合并连接,倾斜段511上可以设置压筋进行增强。

如此,通过形成前部腔体和第一支撑结构51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机盖在前端的抗凹性能,即使不设置另外的支撑,也能够取得对机盖外板的较好支撑,前端腔体的高差(机盖内板和机盖外板之间的间隔)可以设置地更大,可以存在更大的碰撞侵入量,中央隆起结构12的前端可以向前设置,其在前后方向的覆盖区域可以扩大,能够提高前部行保得分(减重孔124及吸能变形引导结构4使得中央隆起结构12的吸能作用提升,第一支撑结构51可在一定程度上吸能形变)。

如图2和图3所示,可选地,内板本体还包括位于中央隆起结构12后方的后侧隆起结构3,中央隆起结构12和后侧隆起结构3相连接并用于与机盖外板围成后部腔体,中央隆起结构12和后侧隆起结构3的连接位置在纵截面呈槽口朝向机盖外板的阶梯凹槽结构8,在左右方向的中间至边缘方向,阶梯凹槽结构8的槽底81宽度逐渐增大。

具体地,后侧隆起结构3部分对应于顶板部1设置,且部分对应于侧板部2设置,其在左右方向覆盖于整个内板本体的后端设置,且其在顶板部1的部分向上隆起至比中央隆起结构12更高的位置,阶梯凹槽结构8的槽底81位于上文描述的“凸”字形面1221,或者比“凸”字形面1221更低的面,且该槽底81高于顶板部1的未隆起部分11(参考图3)。在左右方向的中间至边缘方向阶梯凹槽结构8的槽底81宽度逐渐增大,例如槽底81在左右方向上呈对称的喇叭状结构。后侧隆起结构3位于侧板部2后端的部分可以向外折弯形成局部加强结构,此处不再详细说明。

如此,阶梯凹槽结构8可以增强后部腔体在左右方向的刚度,可以提高整个机盖的抗凹和抗倚靠性能,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中央隆起结构12在靠近“凸”字形结构121的后端位置可以设置第二开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重,以及提高“凸”字形结构121的整体吸能形变的形变程度。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加强板6的后端可以延伸至内板本体的后端角点位置。从而增强机盖的后端刚度。在左右方向上,第一加强板6的内端可以连接至“凸”字形面1221的边缘位置,外端可以连接至侧板部2外围的边板位置。此时,第一加强板6上可以设置加强板变形引导结构62,加强板变形引导结构62的位置对应于吸能变形引导结构4设置,二者的作用一致,此处不再详细说明。第一加强板6与内板本体之间可以围成第一空腔,第一空腔沿第一过渡线延伸设置,第一空腔部分位于侧板部2的外侧,且部分位于未隆起部分11的上方。

上述实施例中,弱化孔42处可以设置与第一支撑结构51类似的结构,例如图中示出了凹引导槽411两端的弱化孔42处形成第二支撑结构421的情况,此处不再详细说明。

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机盖,其包括机盖外板及如上实施例的机盖内板。

进一步地,机盖包括上述第一加强板6和锁扣加强板7,二者均设置于机盖内板和机盖外板之间,此处不再详细说明。

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其包括如上实施例的机盖。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将以机盖内板用于车辆为例说明本发明的内容,但应当理解的是,在不违反本发明的设计构思的情况下,其也可以用于其他需要使用安全带的例如飞机等场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方式”、“示例性地”和“一个实施方式”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实施方式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施方式。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实施方式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这样,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动与修改,这些变动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相关技术
  • 一种引擎盖内板及使用该引擎盖内板的车辆
  • 机盖内板和机盖
技术分类

06120115865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