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润滑油净化器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30


一种润滑油净化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润滑油净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润滑油净化器。

背景技术

润滑油净化器是一种用于清洁和过滤润滑油的设备,以去除润滑油中的杂质和污染物,常用的润滑油净化器主要由滤纸作为过滤的滤芯,利用滤纸来过滤润滑油中的杂质,然而该润滑油净化器在应用于发动机时,尤其是新能源发动机会产生蒸馏水和乳化水,单独的滤纸作为滤芯无法有效处理两种水分,使得过滤效果不好。

而现有的一些润滑油净化器采用无纺布、纤维结构替代滤纸,因无纺布、纤维结构本身相对柔软,容易变形或破损,因此需要金属网来提供结构支撑,保持滤芯的形状和稳定性,而金属网与无纺布、纤维结构的紧密贴合,又会导致润滑油进入无纺布、纤维结构的位置始终如一,即润滑油从金属网的空隙中流向无纺布、纤维结构,这使得润滑油流经无纺布、纤维结构的路径单一,杂质容易堆积在无纺布、纤维结构的入口处,在纤维结构过滤路径被堵塞后,则导致后续过滤效率不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润滑油净化器,具备过滤效果和效率高的优点,用以解决现有的润滑油净化器采用滤纸会导致过滤效果不好,采用无纺布、限位结构会导致过滤效率不高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润滑油净化器,包括外壳,外壳的一端固定套装有端盖Ⅰ,端盖Ⅰ的外边缘开设有进油孔,端盖Ⅰ的内边缘固定套装有止回阀胶套,止回阀胶套远离端盖Ⅰ的一端固定套装有定位盘,所述定位盘远离止回阀胶套的一侧固定套装有内金属网筒,内金属网筒上开设有若干组等距排列的导油槽,每组导油槽的数量为四个,且每组导油槽圆周阵列分布在内金属网筒上,所述内金属网筒外侧设有覆盖所有导油槽的长纤维滤芯,所述长纤维滤芯的外侧固定套装有水刺无纺布,所述水刺无纺布的外侧套装有外金属网筒,所述外金属网筒上开设有若干进油槽,且若干进油槽以圆周曲线的形式阵列在外金属网筒上,待净化的润滑油从外金属网筒上的各个进油槽向内金属网筒的内部,所述外壳与外金属网筒之间润滑油的压力增大时,外金属网筒相对水刺无纺布朝一个方向旋转。

进一步,所述内金属网筒上固定套装有两个限定盘两个所述限定盘分设在长纤维滤芯的两端。

进一步,所述外金属网筒的两端均固定套装有被动转盘,所述被动转盘与内金属网筒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被动转盘位于限定盘远离长纤维滤芯的一侧,且被动转盘的侧面与限定盘的侧面靠近而不接触。

进一步,所述内金属网筒的外部活动套装有位于一个被动转盘一侧的活塞,一个被动转盘朝向活塞的一侧固定套装有限位管,所述活塞远离限位管的一侧的齿槽部,且活塞的密封部外径值大于其齿槽部外径值,所述活塞的齿槽部外侧开设有若干组连通的限位齿槽组,所述限位齿槽组由斜槽Ⅰ、斜槽Ⅱ和横槽组成,且斜槽Ⅰ、斜槽Ⅱ和横槽依次连通,斜槽Ⅰ和斜槽Ⅱ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外壳的内部活动套装有位于活塞一侧的限位滑盘,且活塞与限位滑盘之间设置有弹簧Ⅰ,限位滑盘,所述外壳远离端盖Ⅰ的一端固定套装有端盖Ⅱ,端盖Ⅱ与限位滑盘之间设有弹簧Ⅱ,所述弹簧Ⅱ在常态设置下对限位滑盘的弹力值大于弹簧Ⅰ对限位滑盘的弹力值,所述限位滑盘朝向活塞的一侧固定套装有限位杆,限位杆位于弹簧Ⅰ的内侧,限位杆远离限位滑盘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轴,限位轴的底端与限位齿槽组活动卡接。

进一步,所述活塞与弹簧Ⅰ之间活动设置。

进一步,所述齿槽部的长度值超过密封部长度值的一半。

进一步,所述活塞的密封部外侧设有与外壳内壁活动套接且密封贴合的密封圈,所述活塞内壁的两端均设有与内金属网筒外壁活动套接且密封贴合的密封圈。

进一步,所述活塞密封部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与限位管数量相同的联动轴,且每个联动轴与对应的限位管活动套接。

进一步,所述长纤维滤芯的厚度值设为15mm-3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润滑油净化器,通过设置水刺无纺布和长纤维滤芯进行润滑油过滤,利用水刺无纺布拦截润滑油中的较大杂质,配合过滤厚度为15mm-30mm的水刺无纺布进行进一步过滤,相较于现有的润滑油净化器采用滤纸进行过滤的方式来说,增加了过滤厚度,不仅提高了过滤效果,还提供了充足的储藏空间以供润滑油中过滤的杂质储藏,增加长纤维滤芯过滤期间的纳污量,避免频繁更换过滤结构的问题。

2、通过在水刺无纺布的外侧设置外金属网筒,配合长纤维滤芯的内侧设置内金属网筒,对长纤维滤芯和水刺无纺布起到支撑作用,避免水刺无纺布、长纤维滤芯受高压油的冲击而变形或受损的问题,盐城滤芯的使用寿命,并且通过水刺无纺布和长纤维滤芯的同时使用,能够在过滤润滑油时吸附、脱出润滑油中的蒸馏水和乳化水,进一步提高了润滑油过滤效果。

3、通过在水刺无纺布的外侧设置外金属网筒,且外金属网筒设置成可相对水刺无纺布、长纤维滤芯旋转的方式,改变润滑油从长纤维滤芯外侧的流向内侧的路径,从而改变长纤维滤芯内的滤油路径,使得储藏在原过滤路径处的杂质造成的堵塞影响较小,以确保长纤维滤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仍能具有高效的过滤效果和效率。

4、通过外壳内设置联动外金属网筒的活塞,在活塞上设置限位齿槽组,配合限位轴对限位齿槽组的限位作用,随着过滤期间,水刺无纺布和长纤维滤芯外侧入口边缘杂质的堆积,润滑油流通量逐渐变小,外壳内油压增大,推动活塞移动的同时,限位齿槽组与限位轴的配合作用使得活塞带动外金属网筒旋转,从而能够自动改变润滑油从长纤维滤芯外侧的流向内侧的路径,无需人工控制,方便了使用。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申请公开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公开的原理。

参照附图,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本申请,其中:

图1为本发明润滑油净化器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外金属网筒的完整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其中一个被动转盘的完整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活塞的完整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活塞的正视图。

图中:

1、外壳;2、端盖Ⅰ;201、进油孔;3、止回阀胶套;4、定位盘;5、内金属网筒;501、导油槽;502、旁通槽;6、限定盘;7、长纤维滤芯;8、被动转盘;9、外金属网筒;901、进油槽;10、水刺无纺布;11、限位管;12、活塞;13、限位齿槽组;131、斜槽Ⅰ;132、斜槽Ⅱ;133、横槽;14、联动轴;15、限位滑盘;16、限位杆;17、限位轴;18、弹簧Ⅰ;19、密封塞;20、端盖Ⅱ;21、弹簧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一种润滑油净化器,包括外壳1,外壳1内部的一端固定套装有端盖Ⅰ2,端盖Ⅰ2的外边缘开设有若干圆周阵列分布的进油孔201,端盖Ⅰ2内边缘固定套装有靠近外壳1内部一侧的止回阀胶套3,止回阀胶套3的外边缘常态下雨端盖Ⅰ2的外边缘贴合,对进油孔201形成封堵,润滑油在油泵作用下,流经进油孔201是,会使得止回阀胶套3的外边缘打开,从而沿着外壳1的内壁流入,止回阀胶套3远离端盖Ⅰ2的一端固定套装有定位盘4,定位盘4的外边缘与外壳1的内壁之间预留有供油流经的间隙,定位盘4远离止回阀胶套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内金属网筒5,内金属网筒5远离定位盘4的一端固定套装有密封塞19。

请参阅图1和图2,内金属网筒5上固定套装有两个限定盘6,两个限定盘6之间设有套装在内金属网筒5外侧的长纤维滤芯7,长纤维滤芯7的外侧固定套装有水刺无纺布10,内金属网筒5上开设有若干组等距排列的导油槽501,且导油槽501位于长纤维滤芯7的内侧,长纤维滤芯7覆盖所有导油槽501,确保外部润滑油经长纤维滤芯7流向内金属网筒5的内部,再由端盖Ⅰ2的内部孔道流出,每组导油槽501的数量为四个,且每组导油槽501圆周阵列分布在内金属网筒5上,内金属网筒5上通过轴承固定套装有两个被动转盘8,两个被动转盘8分设在两个限定盘6远离长纤维滤芯7的一侧,被动转盘8的侧面与限定盘6的侧面靠近而不接触,两个被动转盘8的外边缘之间固定套装有外金属网筒9,请参阅图3,外金属网筒9上开设有若干进油槽901,且若干进油槽901以圆周曲线的形式阵列在外金属网筒9上,在控制外金属网筒9相对水刺无纺布10、长纤维滤芯7旋转后,能够使得经进油槽901流向水刺无纺布10、长纤维滤芯7的润滑油的位置变化,从而改变润滑油在长纤维滤芯7内的流通路径,从而利用外金属网筒9设置在长纤维滤芯7、水刺无纺布10的外侧,配合内金属网筒5的结构设计,以对长纤维滤芯7和水刺无纺布10形成支撑,避免水刺无纺布10、长纤维滤芯7受高压油的冲击而变形或受损的问题,还能利用外金属网筒9相对水刺无纺布10超一个方向进行旋转,改变润滑油流经长纤维滤芯7的路径,从而避免润滑油在长纤维滤芯7内单一路径流向容易快速堵塞的问题,长纤维滤芯7的厚度可设置为15mm-30mm,使得长纤维滤芯7相较于现有滤纸仅有的0.7mm-1.3mm厚度的结构来说,增加了过滤厚度,不仅提高了过滤效果,还提供了充足的储藏空间以供润滑油中过滤的杂质储藏,增加长纤维滤芯7过滤期间的纳污量,避免频繁更换过滤结构的问题,并配合外金属网筒9的旋转,改变润滑油从长纤维滤芯7外侧的流向内侧的路径,从而改变长纤维滤芯7内的滤油路径,使得储藏在原过滤路径处的杂质造成的堵塞影响较小,以确保长纤维滤芯7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仍能具有高效的过滤效果和效率,且通过水刺无纺布10和长纤维滤芯7的同时使用,能够在过滤润滑油时吸附、脱出润滑油中的蒸馏水和乳化水,进一步提高了润滑油过滤效果。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内金属网筒5的外部活动套装有活塞12,一个被动转盘8朝向活塞12的一侧固定套装有限位管11,请参阅图4,限位管11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限位管11圆周阵列分布在被动转盘8的侧面,请参阅图1、图2和图5-图6,活塞12朝向限位管11的一侧为密封部,活塞12远离限位管11的一侧的齿槽部,且活塞12的密封部外径值大于其齿槽部外径值,齿槽部的长度值超过密封部长度值的一半,活塞12的密封部外侧设有与外壳1内壁活动套接且密封贴合的密封圈,活塞12内壁的两端均设有与内金属网筒5外壁活动套接且密封贴合的密封圈,通过活塞12的设置,防止位于外金属网筒9处的润滑油泄漏,活塞12密封部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与限位管11数量相同的联动轴14,且每个联动轴14与对应的限位管11活动套接,利用限位管11与联动轴14的套接设置,当活塞12旋转时,能够带动被动转盘8、外金属网筒9一起旋转。

活塞12的齿槽部外侧开设有若干组连通的限位齿槽组13,请具体参阅图5-图6,限位齿槽组13由斜槽Ⅰ131、斜槽Ⅱ132和横槽133组成,且斜槽Ⅰ131、斜槽Ⅱ132和横槽133依次连通,斜槽Ⅰ131和斜槽Ⅱ132的倾斜方向相反,请继续参阅图1-图2,外壳1的内部活动套装有位于活塞12一侧的限位滑盘15,且活塞12与限位滑盘15之间设置有弹簧Ⅰ18,限位滑盘15朝向活塞12的一侧固定套装有限位杆16,限位杆16位于弹簧Ⅰ18的内侧,限位杆16远离限位滑盘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轴17,限位轴17的底端与限位齿槽组13活动卡接,活塞12与弹簧Ⅰ18之间活动设置,使得弹簧Ⅰ18不影响活塞12旋转,同时在限位滑盘15的限位作用下,弹簧Ⅰ18对活塞12有朝向端盖Ⅰ2一侧的弹力作用,外壳1远离端盖Ⅰ2的一端固定套装有端盖Ⅱ20,端盖Ⅱ20与限位滑盘15之间设有弹簧Ⅱ21,且弹簧Ⅱ21的两端分别与限位滑盘15、端盖Ⅱ20的侧面固定连接设置,利用弹簧Ⅱ21的扭力,确保限位滑盘15仅在外壳1内移动,而不会旋转,且弹簧Ⅱ21在常态设置下对限位滑盘15的弹力值大于弹簧Ⅰ18对限位滑盘15的弹力值,内金属网筒5上开设有一组位于活塞12处的旁通槽502,每组旁通槽50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旁通槽502圆周阵列分布在内金属网筒5上,且旁通槽502靠近活塞12齿槽部一侧的密封圈,活塞12对旁通槽502进行封堵,避免正常使用阶段润滑油在旁通槽502处泄漏。

在使用时,待净化的润滑油经端盖Ⅰ2上的各个进油孔201流入外壳1内,并充满在外壳1的内壁和外金属网筒9的外壁之间,润滑油在持续泵油的压力下,经进油槽901上的小孔流向水刺无纺布10和长纤维滤芯7,经过水刺无纺布10拦截润滑油中的较大杂质,润滑油从长纤维滤芯7的外侧流向长纤维滤芯7的内侧期间,因润滑油经进油槽901流入,故此润滑油经长纤维滤芯7外侧流向长纤维滤芯7的内侧会有形成不变的单一过滤路径,随着水刺无纺布10和长纤维滤芯7外侧入口边缘杂质的堆积,润滑油流通量逐渐变小,外壳1内油压增大,克服弹簧Ⅰ18的弹力,且未能克服弹簧Ⅱ21的弹力,推动活塞12朝向限位滑盘15的一侧移动,在限位轴17的限位作用下,活塞12相对内金属网筒5旋转,具体如图5-图6所示,限位轴17初始状态下位于斜槽Ⅰ131处,在活塞12朝向限位滑盘15的一侧移动,即活塞12向右移动后,限位轴17位于斜槽Ⅱ132处,在斜槽Ⅱ132内斜壁的作用下,限位齿槽组13会旋转,直到限位轴17位于斜槽Ⅱ132与横槽133的连通处,此期间中,活塞12带动被动转盘8、外金属网筒9一起旋转,外金属网筒9旋转至进油槽901相对水刺无纺布10的位置与原先所在位置错位后,润滑油经进油槽901流向水刺无纺布10和长纤维滤芯7,此时润滑油流向水刺无纺布10和长纤维滤芯7的位置变化,水刺无纺布10重新拦截杂质,而流向长纤维滤芯7的内的润滑油因改变流入位置,故而润滑油从长纤维滤芯7的外侧流向长纤维滤芯7内侧的路径改变,重新进行过滤,此前长纤维滤芯7内已有杂质堵塞原润滑油流通的过滤路径对伺候润滑油的流通路径影响较小,避免杂质堵塞影响后续润滑油过滤的问题。

在润滑油流经长纤维滤芯7的流量恢复后,外壳1内油压降低,弹簧Ⅰ18的弹力作用推动活塞12复位移动,即活塞12相对限位轴17左移,也就是限位轴17相对活塞12右移,限位轴17在横槽133内右移,此阶段活塞12不旋转,直到限位轴17位于下一个限位齿槽组13的斜槽Ⅰ131与斜槽Ⅱ132连通处,如此往复即可。

即使活塞12刚旋转后,限位轴17仍旧位于斜槽Ⅱ132处时,因进油槽901的位置变化,外壳1内润滑油压力降低,弹簧Ⅰ18的弹力作用推动活塞12复位移动,活塞12复位旋转,外壳1内润滑油压力增大,活塞12重新右移,直到活塞12旋转后,限位轴17能够位于斜槽Ⅱ132和横槽133的连通处,从而使得水刺无纺布10和长纤维滤芯7的外侧均能够作为润滑油的初始流入口,从而充分利用水刺无纺布10和长纤维滤芯7进行拦截、过滤润滑油中的杂质,当水刺无纺布10和长纤维滤芯7因堵塞无法再进行有效过滤时,外壳1内的压力增大,推动活塞12朝向限位滑盘15移动后,油压继续增大会克服弹簧Ⅱ21的弹力作用,润滑油推动活塞12、限位滑盘15一起移动,直到旁通槽502打开,润滑油经旁通槽502进入进行泄压。

相关技术
  • 一种润滑油净化器
  • 一种润滑油净化器
技术分类

06120116498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