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用于小户型房间的沙发床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30


用于小户型房间的沙发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沙发床,尤其是用于小户型房间的沙发床。

背景技术

小户型房间由于空间狭小,因此为了提高空间占用率,小户型房间的住户一般会采用具有沙发和床的双重功能的沙发床。沙发床可以在白天作为沙发使用,提供坐着放松或与他人交流的舒适空间;沙发床也可以在晚上可以变成床,供人们休息和睡眠。

相关的技术中的沙发床,设计通常具有折叠、展开或者伸缩等的功能,人们通过折叠、展开或者伸缩等功能依次配合,以便于在需要时从沙发状态转换为床的状态。

然而,通常沙发床由沙发状态转换为床的状态需要通过折叠、展开或者伸缩等功能依次配合实现,这一过程即繁琐又复杂。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的通常沙发床由沙发状态转换为床的状态需要通过折叠、展开或者伸缩等功能依次配合实现,这一过程即繁琐又复杂的现象,本申请提供用于小户型房间的沙发床。

本申请提供的用于小户型房间的沙发床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用于小户型房间的沙发床,包括坐垫底座,所述坐垫底座的一侧转动设置有靠垫底座,所述坐垫底座的两个相对侧均设置有扶手,所述坐垫底座与所述扶手滑移配合,所述坐垫底座内滑移设置有延伸底座,所述扶手内开设有转动腔,所述扶手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转动腔相通的拉伸槽,所述拉伸槽滑移配合有第一拉伸杆和第二拉伸杆,所述第一拉伸杆滑移穿设于所述坐垫底座,所述延伸底座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铰接有驱动连杆,所述驱动连杆远离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拉伸杆铰接,所述转动腔内设置有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铰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二铰接座铰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之间设置有同步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同步连杆的两端,所述第一连杆远离所述第一铰接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拉伸杆铰接,所述第二连杆远离所述第二铰接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拉伸杆铰接,所述第二拉伸杆设置于所述坐垫底座的一侧,所述坐垫底座的一侧滑移设置有延伸底座,所述延伸底座上滑移设置有延伸顶盖,所述延伸底座与所述延伸顶盖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延伸底座升降的升降驱动组件,两个所述扶手之间设置有用于对所述靠垫底座进行支撑的支撑组件,所述扶手内设置有用于固定或者取消固定所述支撑组件的固定解锁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沙发床需要从沙发的状态向床的状态转换时,此时将延伸底座从坐垫底座内抽出,延伸底座相对坐垫底座滑移配合,延伸底座滑移配合的同时带动驱动杆滑移,驱动杆滑移的同时带动驱动连杆摆动,驱动连杆摆动的同时带动第一拉伸杆相对于拉伸槽滑移,第一拉伸杆滑移的同时带动同步连杆滑移,同步连杆滑移的同时带动第二拉伸杆相对于拉伸槽滑移,此时坐垫底座相对于扶手滑移配合,从而实现拉动延伸底座即可带动坐垫底座同时滑移的目的。同时通过升降组件,驱动延伸顶盖上升,直至延伸顶盖与坐垫底板保持平齐。通过解锁固定组件取消对支撑组件的固定,靠垫底座取消固定后因靠垫底座的重量而发生转动直至与坐垫底座平齐。通过上述结构,提高了沙发床从沙发状态转换为床的状态的便捷性,解决了沙发床由沙发状态转换为床的状态需要通过折叠、展开或者伸缩等功能依次配合实现,即繁琐又复杂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升降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延伸底座上的第一升降块、设置于所述延伸底座上的第二升降块、转动设置于所述延伸底座上的双向丝杠、设置于所述第一升降块上的第一支撑连杆、设置于所述第二升降块上的第二支撑连杆、开设于所述延伸顶盖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与所述第一滑槽滑移配合的第一滑块以及与所述第二滑槽滑移配合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一升降块和所述第二升降块分别对应螺纹连接于所述双向丝杠的两端,所述第一支撑连杆远离所述第一升降块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块,所述第二支撑连杆远离所述第二升降块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块,所述双向丝杠的一端伸出至所述延伸底座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双向丝杠,双向丝杠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一升降块和第二升降块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第一升降块和第二升降块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的同时带动第一支撑连杆和第二支撑连杆转动,同时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分别对应相对于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滑移配合。当第一支撑连杆和第二支撑连杆朝上转动时,此时延伸顶盖受到第一支撑连杆和第二支撑连杆的驱动力而实现上升的目的;当第一支撑连杆和第二支撑连杆朝上转动时,此时延伸顶盖受到第一支撑连杆和第二支撑连杆的驱动力而实现下降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设置于两个所述扶手之间的承载架、开设于所述承载架上的容置槽以及转动设置于所述容置槽内的靠垫支撑架,所述容置槽用于供所述靠垫支撑架容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靠垫支撑架,直至靠垫支撑架对靠垫底座抵接以此形成支撑,再通过固定解锁组件对靠垫支撑架进行固定,即可实现对靠垫底座进行支撑的目的;当固定解锁组件取消对靠垫支撑架的固定,靠垫支撑架受到靠垫底座的重量而转动,此时靠垫支撑架容置于容置槽内,直至靠垫底座与坐垫底座保持平齐。

优选的,所述解锁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扶手内的支撑平台、滑移设置于所述支撑平台上的同步杆、设置于所述同步杆一端的解锁杆、设置于所述同步杆远离所述解锁杆一端的固定杆、开设于所述靠垫支撑架上的支撑架固定孔以及驱动所述同步杆靠近或者远离所述拉伸槽的弹性件,所述固定杆滑移穿设于所述扶手,所述解锁杆插接于所述拉伸槽的一端,所述固定杆与所述支撑架固定孔插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拉伸杆相对于拉伸槽滑移时,且延伸底座从坐垫底座内滑移至极限时,此时第一拉伸杆与解锁杆抵接,同时弹性件受到抵接力而驱动同步杆朝向远离拉伸槽的方向滑移,同步杆滑移的同时带动固定杆滑移,从而取消固定杆与支撑架固定孔的插接配合,进而实现取消对靠垫支撑架转动的限制。当第一拉伸杆未与解锁杆抵接时,解锁杆未受到抵接力,从而弹性件未受到抵接力而驱动同步杆靠近拉伸槽的方向滑移,同步杆滑移的同时带动固定杆滑移,从而实现固定杆与支撑架固定孔的插接配合,进而实现对靠垫支撑杆转动的限制。

优选的,所述延伸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延伸顶盖支撑的加强支撑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延伸底座上设置对所述延伸顶盖支撑的加强支撑机构,当第一支撑连杆和第二支撑连杆因其他因素无法对延伸顶盖进行支撑时,此时加强支撑机构能够对延伸顶盖进行支撑保持加强延伸顶盖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加强支撑机构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延伸底座内的支撑转动轴、设置于所述支撑转动轴上的支撑块以及用于限制所述支撑转动轴转动的限制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延伸顶盖与坐垫底座保持平齐时,此时转动支撑转动轴,直至支撑块垂直于延伸底座且支撑块对延伸顶盖进行支撑,此时通过限制组件限制支撑转动轴的转动,即可实现支撑块持续对延伸顶盖进行支撑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限制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转动轴上的转杆、开设于所述转杆上的第一插销孔、开设于所述延伸底座上的第二插销孔以及均穿设于所述第一插销孔和所述第二插销孔的固定插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转杆驱动支撑转动轴的转动,直至支撑块垂直于延伸底座且支撑块对延伸顶盖进行支撑,此时第一插接孔与第二插接孔相对,此时将固定插销依次穿过第一插接孔和第二插接孔,即可实现对转杆转动的限制,从而实现对支撑转动轴转动的限制。

优选的,所述拉伸槽的两个相对内侧设置有齿条,所述第一拉伸杆和第二拉伸杆均设置有齿轮,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齿轮和齿条的啮合,可以提高第一拉伸杆和第二拉伸杆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为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同步杆背离所述拉伸槽的一端,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转动腔朝向所述同步杆的内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解锁杆与第一拉伸杆抵接时,此时复位弹簧受到抵接力而压缩,复位弹簧压缩的同时带动同步杆朝向远离拉伸槽的方向滑移。当解锁杆与第一拉伸杆未抵接时,此时复位弹簧未受到抵接力而释放弹性势能,驱动同步杆朝向远离拉伸槽的方向滑移。

优选的,所述双向丝杠穿设于所述延伸底座的一端设置有转动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转动盘能够提高转动双向丝杠时的顺畅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提高了沙发床从沙发状态转换为床的状态的便捷性,解决了沙发床由沙发状态转换为床的状态需要通过折叠、展开或者伸缩等功能依次配合实现,即繁琐又复杂的问题;

2.通过在延伸底座上设置对所述延伸顶盖支撑的加强支撑机构,当第一支撑连杆和第二支撑连杆因其他因素无法对延伸顶盖进行支撑时,此时加强支撑机构能够对延伸顶盖进行支撑保持加强延伸顶盖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用于展示延伸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用于扶手内部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用于靠背底座与扶手装配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用于展示齿轮与齿条配合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用于展示延伸底座内部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用于展示延伸顶盖的底部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坐垫底座;2、靠垫底座;101、坐垫;102、靠垫;3、扶手;5、延伸底座;6、转动腔;7、拉伸槽;8、第一拉伸杆;9、第二拉伸杆;10、驱动杆;11、驱动连杆;12、第一铰接座;13、第二铰接座;14、第一连杆;15、第二连杆;16、同步连杆;17、齿条;18、齿轮;19、支撑平台;20、固定解锁杆;21、同步杆;22、解锁杆;23、固定杆;24、引导倾斜面;25、复位弹簧;26、承载架;261、承载竖条;262、承载平台;27、连接块;28、靠垫支撑架;29、支撑架固定孔;30、容置槽;31、延伸顶盖;32、延伸垫;33、第一升降块;34、第二升降块;35、双向丝杠;351、转动盘;36、第一支撑连杆;37、第二支撑连杆;38、第一滑槽;39、第二滑槽;40、第一滑块;41、第二滑块;42、支撑转动轴;43、转杆;44、第一插销孔;45、第二插销孔;46、固定插销;47、支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用于小户型房间的沙发床,参照图1,包括坐垫底座1,坐垫底座1呈匚字形设置,且开口方向朝下。坐垫底座1的一侧转动安装有靠垫底座2,靠垫底座2呈方状设置,且靠垫底座2相对于坐垫底座1的长度方向设置。坐垫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坐垫101;靠垫底座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靠垫102。坐垫底座1的两个相对侧均安装有扶手3,扶手3位于坐垫底座1和靠垫底座2之间,扶手3呈方状设置,且扶手3相对于坐垫底座1的宽度方向设置。

参照图1和图2,坐垫底座1背离靠垫底座2的一侧滑移安装有延伸底座5,延伸底座5呈方状设置,且延伸底座5的顶部呈开口状设置。延伸底座5通过滑轨与滑轨套相对于坐垫底座1的宽度方向滑移。坐垫底座1通过滑轨与滑轨套相对于扶手3的长度方向滑移。延伸底座5背离靠垫底座2的一侧安装有挡板51,且挡板51呈方状设置。

参照图3,扶手3内开设有转动腔6,扶手3朝向坐垫底座1的一侧水平开设有拉伸槽7,拉伸槽7呈方状设置,拉伸槽7相对于扶手3的长度方向滑移,拉伸槽7与转动腔6相通。结合图4,拉伸槽7滑移配合有第一拉伸杆8和第二拉伸杆9,第一拉伸杆8滑移穿设于坐垫底座1,第二拉伸杆9固定安装于坐垫底座1朝向拉伸槽7的一侧。延伸底座5的两个相对外侧安装有驱动杆10,驱动杆10铰接有驱动连杆11,驱动连杆11远离驱动杆10的一端与第一拉伸杆8铰接;转动腔6的底壁固定安装有第一铰接座12和第二铰接座13,第一铰接座12上铰接有第一连杆14,第一连杆14远离第一铰接座12的一端与第一拉伸杆8铰接;第二铰接座13上铰接有第二连杆15,第二连杆15远离第二铰接座13的一端与第二拉伸杆9铰接。第一连杆14和第二连杆15之间安装有同步连杆16,同步连杆16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杆14,同步连杆16远离第一连杆14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杆15。

参照图2和图3,当延伸底座5相对于坐垫底座1的宽度方向滑移时,此时驱动杆10相对于坐垫底座1的宽度滑移,驱动杆10滑移的同时带动驱动连杆11转动,驱动连杆11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一拉伸杆8相对于拉伸槽7的长度方向滑移,同时第一拉伸杆8驱动第一连杆14转动,第一连杆14转动时带动同步连杆16滑移,同步连杆16带动第二连杆15转动,第二连杆15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一拉伸杆8相对于拉伸槽7的长度方向滑移。结合图5,此外,拉伸槽7的两个相对内侧均安装有齿条17,第一拉伸杆8和第二拉伸杆9均固定套设有齿轮18,齿条17与齿条17啮合,通过齿轮18和齿条17的啮合,可以提高第一拉伸杆8和第二拉伸杆9的稳定性。

参照图3,转动腔6的两个相对内壁上安装有支撑平台19,支撑平台19相对于扶手3的长度方向设置。支撑平台19上滑移安装有固定解锁杆20,具体的,固定解锁杆20包括安装于支撑平台19上的同步杆21、安装于同步杆21一端的解锁杆22以及安装于同步杆21远离解锁杆22一端的固定杆23。同步杆21呈方状设置;解锁杆22呈L型设置;固定杆23呈圆柱状设置,且同步杆21、解锁杆22以及固定杆23均相对于支撑平台19的宽度方向滑移配合。解锁杆22的一端与拉伸槽7插接配合,解锁杆22的一侧开设有用于令解锁杆22对第一拉伸杆8进行让位的引导倾斜面24。固定杆23远离同步杆21的一端滑移伸出至扶手3朝向靠垫底座2的一侧。同步杆21与转动腔6朝向拉伸槽7的内壁之间安装有若干个复位弹簧25,复位弹簧25的一端固定安装于同步杆21背离拉伸槽7的一侧,另一端固定安装于转动腔6朝向同步杆21的内壁。当第一拉伸杆8与引导倾斜面24抵接时,此时复位弹簧25受到抵接力而压缩,复位弹簧25压缩的同时带动解锁杆22朝向复位弹簧25的方向滑移,令解锁杆22对第一拉伸杆8让位;解锁杆22朝向复位弹簧25的方向滑移的同时带动同步杆21滑移,同步杆21滑移的同时带动固定杆23滑移。

参照图4,两个扶手3之间安装有承载架26,承载架26包括分别对应与坐垫底座1的两根内侧滑移配合的两根承载竖条261和安装于两根承载竖条261之间的承载平台262。承载竖条261的一端安装有连接块27,且连接块27远离承载竖条261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扶手3朝向坐垫底座1的一侧。承载平台262的顶面转动安装有靠垫支撑架28,靠垫支撑架28用于对靠背底座进行支撑。靠垫支撑架28的两个相对侧均开设有支撑架固定孔29,支撑架固定孔29与固定杆23插接配合。承载平台262的顶面开设有供靠垫支撑架28内嵌的容置槽30。当固定杆23取消与支撑架固定孔29的插接配合时,此时靠垫支撑架28受到靠垫底座2的重量而转动,同时靠垫底座2未受到靠垫支撑架28的支撑力而朝向承载平台262转动,直至靠垫支撑架28内嵌于容置槽30内时,靠垫底座2与承载平台262平齐。

参照图2,延伸底座5的顶部滑移安装有延伸顶盖31,延伸底座5的顶部呈开口状设置。延伸顶盖31背离延伸底座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延伸垫32。结合图6,延伸底座5朝向延伸顶盖31的内壁上滑移安装有第一升降块33和第二升降块34。延伸底座5内转动安装有双向丝杠35,双向丝杠35相对于延伸底座5的宽度方向设置,双向丝杠35的一端穿设于挡板51,另一端转动安装于延伸底座5的内壁,第一升降块33和第二升降块34分别对应安装于双向丝杠35的两端。双向丝杠35穿设于挡板51的一侧安装有转动盘351。第一升降块33背离延伸底座5的一侧安装有两个第一支撑连杆36,两个第一支撑连杆36分别对应安装于第一升降块33的两端;第二升降块34背离延伸底座5的一侧安装有两个第二支撑连杆37,两个第二支撑连杆37分别对应安装于第二升降块34的两端,且第一支撑连杆36的中心处铰接于第二支撑连杆37的中心处。结合图7,延伸顶盖31朝向延伸底座5的一侧分别开设有第一滑槽38和第二滑槽39;第一滑槽38和第二滑槽39均相对于延伸顶盖31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一滑槽38和第二滑槽39分别对应滑移安装有第一滑块40和第二滑块41,两根第一支撑连杆36与第一滑块40滑移配合;两根第二支撑连杆37与第二滑块41滑移配合。

参照图2和图6,延伸底座5内转动有支撑转动轴42,支撑转动轴42相对于延伸底座5的长度方向设置。支撑转动轴42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于延伸底座5的两个相对内侧,且支撑转动轴42的一端伸出至延伸底座5外侧且固定安装有转杆43,转杆43上开设有第一插销孔44,延伸底座5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插销孔45,第一插销孔44插接配合有固定插销46,固定插销46与第二插销孔45插接配合。支撑转动轴42固定套设有支撑块47,且支撑块47呈方状设置。当固定插销46依次与第一插销孔44和第二插销孔45插接配合时,此时支撑块47垂直于延伸底座5朝向延伸顶盖31的底壁。

本申请的实施原理为:当沙发床需要从沙发的状态向床的状态转换时,此时将延伸底座5从坐垫底座1内抽出,延伸底座5相对坐垫底座1滑移配合,延伸底座5滑移配合的同时带动驱动杆10滑移,驱动杆10滑移的同时带动驱动连杆11摆动,驱动连杆11摆动的同时带动第一拉伸杆8相对于拉伸槽7滑移,第一拉伸杆8滑移的同时带动同步连杆16滑移,同步连杆16滑移的同时带动第二拉伸杆9相对于拉伸槽7滑移,此时坐垫底座1相对于扶手3滑移配合,从而实现拉动延伸底座5即可带动坐垫底座1同时滑移的目的。同时通过转动双向丝杠35,令双向丝杠35带动第一升降块33和第二升降块34相互靠近,从而驱动第一支撑连杆36和第二支撑连杆37转动,进而驱动延伸顶盖31上升,直至延伸顶盖31与坐垫101底板保持平齐。同时第一拉伸杆8相对于拉伸槽7滑移时,直至与解锁杆22抵接,复位弹簧25驱动同步杆21远离拉伸槽7,从而带动固定杆23远离靠垫102支撑孔,从而取消固定杆23与靠垫102支撑孔的插接配合,靠垫底座2取消固定后因靠垫底座2的重量而发生转动直至与坐垫底座1平齐。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小户型房间的跃层分隔装置
  • 沙发床和用于这种沙发床的沙发床滑动系统
技术分类

06120116503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