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吸尘器以及从吸尘器回收尘埃的回收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1:30


吸尘器以及从吸尘器回收尘埃的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尘器以及从吸尘器回收尘埃的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图9所示的杆式吸尘器300。该吸尘器300具备吸尘器主体310、从吸尘器主体310向下方延伸设置的抽吸管320。在抽吸管320的下端连接吸嘴330,在吸嘴330的内部形成有用于吸入尘埃的吸入空间。吸尘器主体310被构成为通过吸嘴330吸入尘埃并且贮存所吸入的尘埃。

吸尘器主体310具备呈矩形箱状的框体311,在框体311内配置有产生用于抽吸尘埃的抽吸力的吸尘源312。此外,在吸尘器主体310设置有贮存基于吸尘源312的抽吸力而流入框体311内的尘埃的贮尘室317,在贮尘室317形成有用于排出积存在贮尘室317的尘埃的排尘口319。

在框体311的上侧设置有被使用者握持的抓持部341。抓持部341连接于从框体311的上端面向上方延伸设置的棒状部342的上端,并且相对于棒状部342向后方弯曲。当使用者保持着抓持部341时,则吸尘器主体310位于使用者的前方。这样,在吸尘器300被使用者保持时,上述的排尘口319便朝向使用者侧亦即朝向后方。

在专利文献1中,为了回收积存在吸尘器300的贮尘室317的尘埃而使用图10所示的回收装置400。回收装置400具有呈矩形箱状的框体410。框体410具有形成为能够连接吸尘器300的连接壁411。

在框体410的内部配置有:产生用于吸出吸尘器300的贮尘室317内的尘埃的抽吸力的抽吸源420;积存基于抽吸源420的抽吸力而从吸尘器300被回收的尘埃的回收室440。从回收室440延伸设置有让尘埃流动的尘埃流道430。

尘埃流道430的远端作为回收口431而在框体410的连接壁411开口。回收口431被形成在与安装于回收装置400的吸尘器300的排尘口319在前后方向上重合的高度位置上。

在回收尘埃时,吸尘器300以使回收装置400的回收口431连接于吸尘器300的排尘口319的方式而被安装于回收装置400。在该状态下,若回收装置400的抽吸源420工作,则吸尘器300的贮尘室317内的尘埃基于抽吸源420的抽吸力而被吸出,并且经由尘埃流道430而流入回收室440。

使用者在将吸尘器300连接于回收装置400时便保持着吸尘器300来使吸尘器300移动到与回收装置400的连接壁411相向的位置。此时,由于使用者抓持着吸尘器300的抓持部341,因而吸尘器300的排尘口319并非朝向回收装置400侧而是朝向使用者侧(亦即后方)。因此,为了使排尘口319与回收装置400的连接壁411相向,便需要前后逆转吸尘器300的朝向,使吸尘器300对回收装置400的安装作业变得麻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3-267032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尘器及连接该吸尘器的回收装置,该吸尘器被构成为无需从吸尘器的使用时的朝向改变该吸尘器的朝向便能够连接于回收装置。

本发明的吸尘器被构成为基于使用者而一边向前方移动一边抽吸地面上的尘埃。吸尘器包括:吸尘器主体,具有产生用于抽吸尘埃的抽吸力的吸尘源和贮存由吸尘源抽吸的尘埃的贮尘室。在吸尘器主体的前侧部分,用于排出贮尘室内的尘埃的排尘口朝前开口。当吸尘器主体的前侧部分连接于具有回收尘埃的回收室的回收装置时,则贮尘室通过排尘口而与回收室连通。

本发明的回收装置被构成为从上述的吸尘器回收尘埃。吸尘器具有基于吸尘源的抽吸力而吸入尘埃的吸嘴。吸尘器主体基于使用者的操作而从吸尘器主体相对于吸嘴直立的直立姿势向后方可倾动地被安装于吸嘴。回收装置包括:产生用于抽吸吸尘器的贮尘室内的尘埃的抽吸力的抽吸源;收容抽吸源的框体;以及,在框体的后侧让吸嘴载置的基座部。基座部具有在吸尘器主体相对于吸嘴而成为直立姿势的状态下且吸尘器连接于回收装置时以使吸尘器主体相对于地面成为前倾姿势的方式倾斜的载置面。框体包含形成有回收口的后壁,回收口在吸尘器主体成为前倾姿势的状态下且吸尘器连接于回收装置时与吸尘器的贮尘室连通。后壁被构成为与前倾姿势的吸尘器主体抵接而支撑吸尘器主体。

上述的发明允许从清洁作业时的保持状态无需前后逆转吸尘器的朝向而将吸尘器连接于回收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及优点通过以下的详细说明及附图图示变得更为明了。

附图说明

图1是吸尘器的简略剖视图。

图2是吸尘器的主视图。

图3是吸尘器及回收装置的简略剖视图。

图4是吸尘器中收容有过滤部的贮尘室周边的剖视图。

图5是回收装置的俯视图。

图6是回收装置的主视图。

图7是吸尘器的贮尘部周边的剖视图。

图8是载置在具有倾斜的上侧面的回收装置的基座部上的吸尘器的简略图。

图9是以往的吸尘器的剖视图。

图10是连接以往的吸尘器的回收装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实施方式,但是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易于理解,例如有时会省略已经是熟知的事项的详细说明或者对实质上是同一构成的重复说明。此外,附图及以下的说明是为了让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发明而被提供的,其并不旨在由此而限定发明内容的范围中所记载的主题。

(吸尘器的整体结构)

图1是杆式吸尘器100的简略剖视图。图2是吸尘器100的主视图。参照图1及图2来说明吸尘器100。在以下的说明中,“前方”或“前侧”这一用语意味着在吸尘器100的通常的使用状态下该吸尘器100的行进方向或者该吸尘器100相对于使用者的位置。

吸尘器100具备:吸入地面上的尘埃的吸嘴130;相对于吸嘴130在前后方向上可倾动地被安装于该吸嘴130的吸尘器主体110;从吸尘器主体110的上端112向上方延伸设置的抓持部140。图1及图2所示的吸尘器主体110处于相对于吸嘴130直立的姿势,不会从该直立姿势向前方倾动。在吸尘器100的使用时,吸尘器主体110及抓持部140以相对于吸嘴130向后方倾动的姿势而被使用者保持。因此,在吸尘器100被使用者保持着的状态下,吸尘器主体110及吸嘴130位于使用者的前侧。

吸嘴130具备比吸尘器主体110宽幅的吸嘴壳体132。吸嘴壳体132被构成为以使处于直立姿势的吸尘器主体110及抓持部140难以向左右方向倾动的状态支撑吸尘器主体110及抓持部140。即,只要直立的吸尘器主体110及抓持部140不受外力作用,吸嘴130便能够以保持吸尘器主体110的直立姿势的状态支撑吸尘器主体110及抓持部140。

在吸嘴壳体132内形成有用于吸入尘埃的吸入空间131和从吸入空间131划分的收容空间。吸入空间131朝下开口。收容空间被形成在吸入空间131的后侧、左侧及右侧,并且基于吸嘴壳体132的底部134而从下侧被封闭。

在吸入空间131配置有用于扫取地面上的尘埃的扫取刷133,扫取刷133的局部经由吸入空间131的开口而与地面可接触地从吸嘴壳体132向下方突出。在封闭收容空间的底部134上配置有用于驱动扫取刷133的马达和用于将马达的驱动力传递给扫取刷133的传递机构(例如驱动带)。收容空间内的马达被构成为使扫取刷133向使吸嘴130前进的方向转动。

吸尘器主体110具有在上下方向上细长的大致圆筒形状的框体111。框体111的下端以基于使用者的操作而允许吸尘器主体110绕该下端从图1所示的直立姿势向后方倾动的方式安装于吸嘴壳体132的后部。框体111的上部越往框体111的上端112而越细窄,抓持部140从上端112向上方延伸设置。抓持部140是具有让使用者握持的粗细的棒状的部分。如图2所示,在抓持部140上设置有被使用者操作的操作部141(操作按钮)。

在框体111的内部配置有用于吸起地面上的尘埃并且贮存所吸起的尘埃的各种各样的构件。详细而言,框体111具有收容吸尘源116和蓄电池117的驱动室151,吸尘源116产生用于抽吸尘埃的朝上的抽吸力,蓄电池117供应电力给吸尘源116。此外,在驱动室151的下侧设置有贮尘室152,在贮尘室152收容有捕集基于吸尘源116的抽吸力而被吸起的尘埃的过滤部115。过滤部115具有朝下开口的容器形状,尘埃被贮存在过滤部115内。在贮尘室152的下侧的框体111的下部的内部配置有形成朝着贮尘室152流动的尘埃的流道的抽吸管113。

配置在驱动室151内的吸尘源116具备:马达;和,被马达转动驱动而产生朝上的气流的风扇。蓄电池117能够在驱动室151内对吸尘源116的马达供应电力地被连接于马达。

如图2所示,在驱动室151的前侧部分设置有阻力产生部153。详细而言,阻力产生部153在与吸尘源116的上部在前后方向上重叠的位置被安装于驱动室151的前壁。阻力产生部153为了防止在吸尘器100连接于图3所示的回收装置200时吸尘器主体110从直立姿势意外地向后方倾动而设。阻力产生部153例如可以由基于磁铁而被磁吸引的板状的磁性体形成。

如图4所示,在驱动室151的下侧的贮尘室152的前侧部分形成有在框体111的前壁开口的排尘口124。排尘口124为了排出被贮尘室152内的过滤部115捕集的尘埃而设。

排尘口124基于盖体121而被开闭。图1至图3所示的盖体121处于直立,成为封闭排尘口124的闭姿势。另一方面,图4所示的盖体121从闭姿势的状态向下方摆动了指定的角度(90°以下的摆动角度)而成为打开排尘口124的开姿势。

在贮尘室152的下侧的框体111的内部空间,抽吸管113沿着上下方向延伸设置。抽吸管113被固定在框体111内,若吸尘器主体110从直立姿势(图1所示的姿势)向后方倾动,则与框体111一起向后方倾动。在吸尘器主体110处于直立姿势时,抽吸管113的下端成为与吸嘴壳体132的底部134抵接的状态。即,在吸尘器主体110处于直立姿势时,抽吸管113的下端基于吸嘴壳体132的底部134而被封闭。若吸尘器主体110从直立姿势向后方倾动,则抽吸管113的下端向由图1的箭头A所示的方向移动。其结果,抽吸管113的内部空间便成为与吸嘴壳体132的吸入空间131连通的状态。

抽吸管113的上端位于相对于贮尘室152内的过滤部115向下侧离开间隔的位置。在抽吸管113的上端安装有在吸尘源116未工作时封闭抽吸管113的上端的止回阀114。止回阀114基于吸尘源116的朝上的抽吸力而打开抽吸管113的上端的开口。

(回收装置的整体结构)

贮存于贮尘室152的尘埃能够由图3所示的回收装置200回收。回收装置200具备:板状的基座部220和安装于基座部220的框体210。基座部220具有:前部221,安装有框体210;后部222,设置在前部221的后侧。后部222具有大致水平的上侧面,吸尘器100载置在后部222上。

在回收装置200的框体210内设置有让一端部向框体210的外侧开口的尘埃流道230,以便让从吸尘器100回收来的尘埃流入。尘埃流道230的另一端部连接于贮存通过尘埃流道230后的尘埃的回收室240。

在回收室240的下侧配置有产生使贮尘室152内的尘埃流入尘埃流道230的抽吸力的抽吸源250。抽吸源250在框体210内与控制部260电连接,并且在控制部260的控制下工作。

框体210的高度被设定为框体210的上端成为比载置在基座部220上的吸尘器100的吸尘器主体110的上端112(亦即抓持部140的下端)低的位置。在这样的连接状态下,抓持部140整体位于回收装置200的框体210的上侧。此外,在吸尘器100连接于回收装置200的状态下,框体210的上端位于比驱动室151内的吸尘源116高的位置,框体210的后壁214与吸尘源116在前后方向上相向。

框体210具有:上部212,收容尘埃流道230以及回收室240;下部211,设置于上部212的下侧,在指定的高度位置支撑上部212。上部212是在连接了吸尘器100时与吸尘器主体110抵接的部分。为了避免与从吸尘器主体110向前方突出的吸嘴130的干涉,框体210的下部211相比于上部212在前后方向上较小,在下部211的后方形成有用于收容吸嘴130的收容空间213。

框体210的上部212包含被形成为能够与吸尘器主体110连接的后壁214。如图5所示,在后壁214设置有与吸尘器主体110的前侧部分互补的凹槽部215。如图6所示,凹槽部215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直立姿势的吸尘器主体110的前侧部分嵌入凹槽部215。在该状态下,吸尘器100基于凹槽部215而在宽度方向(亦即左右方向)上被定位。此时,后壁214在从后壁214的上端至下端的高度区间与吸尘器主体110的前侧部分抵接。

如图6所示,在凹槽部215内且在后壁214的上端的附近形成有左右一对小孔,并且设置有分别经由这些小孔而从后壁214的外侧面突出的一对检测片261。这些检测片261用于检测吸尘器主体110嵌入到凹槽部215的情况。

检测片261被施加向从后壁214突出的方向的作用力,并且在吸尘器主体110嵌入到凹槽部215时,基于吸尘器主体110而被压入到小孔内而成为没入小孔内的状态。在框体210内配置有被构成为检测检测片261是否处于没入在小孔内的状态并且在检测到检测片261没入在小孔内时生成启动信号的信号生成部262。信号生成部262与图3所示的控制部260电连接。

如图6所示,在左右一对检测片261之间设置有在吸尘器100连接于回收装置200时与设置于吸尘器主体110的阻力产生部153接触的对置部263。对置部263由板状的磁铁形成,并且被设置在与载置在基座部220的后部222上的吸尘器100的吸尘器主体110的贮尘室152的外侧面上所设的阻力产生部153相同的高度位置。即,对置部263在吸尘器100连接于回收装置200的状态下如图3所示那样与吸尘器100的阻力产生部153接触,并且磁吸引阻力产生部153。对置部263和阻力产生部153之间的吸引力便成为对抗吸尘器主体110从直立姿势往后方倾动的阻力。

如图3所示,尘埃流道230被配置在框体210的上部212内,并且沿着上下方向延伸设置。尘埃流道230的上端连接于回收室240。尘埃流道230的下端形成有在凹槽部215内且在后壁214上开口的回收口216(参照图6)。

回收口216被形成在在吸尘器主体110成为直立姿势的状态下吸尘器100载置在基座部220的后部222上并且吸尘器主体110的前侧部分嵌入在凹槽部215时与图4所示的排尘口124在前后方向上重叠的位置。即,回收口216在吸尘器100连接于回收装置200时与吸尘器100的排尘口124相向。回收口216具有在吸尘器100的盖体121成为图4的开姿势时让盖体121进入到回收口216内那样的大小。

回收室240为了回收从贮尘室152经由尘埃流道230流入的尘埃而设。回收室240被构成为允许回收室240内部的空气基于回收室240下侧的抽吸源250而被吸出。回收室240具有比设置于吸尘器100的贮尘室152的容积大的容积。

抽吸源250被构成为吸入回收室240内的空气。在吸尘器100连接于回收装置200时,抽吸源250的抽吸力通过回收室240及尘埃流道230作用到吸尘器100的盖体121。抽吸源250被构成为能够获得使盖体121从闭姿势往开姿势倾动并且抽吸过滤部115内的尘埃的大小的抽吸力。例如,抽吸源250可以具备风扇和马达。

台座部220为薄板状的构件,如图3所示,框体210被固定于基座部220的前部221。基座部220的后部222相对于框体210向后方突出,吸尘器100的吸嘴130载置在基座部220的后部222上。即,基座部220的后部222的上侧面成为让吸嘴130载置的载置面223。基座部220比吸嘴130窄幅,如图5所示,在吸嘴130载置在载置面223上时,吸嘴130的左右的端部成为从载置面223的左右边缘分别突出的状态。为了避免与从吸嘴130向下方突出的扫取刷133的干涉,在载置面223上且在让扫取刷133载置的位置凹设有沿着扫取刷133的长边方向(亦即左右方向)延伸设置的保护槽224。

(清洁作业时的吸尘器的动作说明)

吸尘器100在清洁作业时被使用者以吸尘器主体110及抓持部140相对于吸嘴130向后方倾斜的姿势保持。在该保持状态下,吸尘器主体110及吸嘴130位于使用者的前侧,使用者能够一边推动吸嘴130一边使之向前方移动。此外,通过由使用者使吸尘器主体110及抓持部140成为后倾姿势,抽吸管113的下端便离开吸嘴130的底部134,抽吸管113的内部空间与吸嘴130的吸入空间131连通。

此后,若使用者操作操作部141而使吸尘源116工作,则吸尘源116产生朝上的抽吸力。基于该抽吸力,止回阀114打开抽吸管113的上端。

若抽吸管113的上端被打开,则吸尘源116的抽吸力作用到吸嘴130的吸入空间131,地面上的尘埃便被吸入到吸入空间131内。此后,尘埃经由抽吸管113流入到过滤部115内。过滤部115捕集尘埃。

若清洁作业结束,则使用者操作操作部141而停止吸尘源116。其结果,吸尘源116的抽吸力消失,止回阀114将抽吸管113的上端封闭。因此,即使过滤部115内的尘埃从过滤部115落下,也留下在贮尘室152内。

(尘埃的回收时的回收装置的动作说明)

使用者为了回收积存在吸尘器100的贮尘室152的尘埃而将吸尘器100连接于回收装置200。此时,使用者可以以吸尘器主体110及抓持部140相对于吸嘴130向后方倾斜的姿势使吸尘器主体110移动到回收装置200的后方位置,并且在保持该姿势的状态下将吸嘴130载置在基座部220的后部222上。此后,使用者可以使吸尘器主体110及抓持部140从后倾姿势立起,使吸尘器主体110相对于吸嘴130成为直立姿势。使用者能够将成为直立姿势的吸尘器主体110嵌入回收装置200的凹槽部215。此时,吸尘器主体110的排尘口124成为朝前开口的状态,与位于吸尘器主体110的前方的回收装置200的后壁214的回收口216上所设的盖体121相向。此外,吸尘器主体110的前壁上所设的阻力产生部153与回收装置200的后壁214上所设的对置部263相向。此时,在阻力产生部153和对置部263之间产生将吸尘器主体110吸引到回收装置200的后壁214的磁吸引力。其结果,吸尘器主体110难以意外地向后方倾动。

若吸尘器主体110嵌入到回收装置200的后壁214的凹槽部215,则回收装置200的检测片261被吸尘器主体110压向前方而没入在后壁214的小孔内。检测片261没入小孔内这一情况基于信号生成部262而被检测出。信号生成部262根据检测片261没入在小孔内的检测,生成启动信号。启动信号从信号生成部262传递到控制部260,控制部260根据启动信号的接收,使抽吸源250工作指定期间。

若抽吸源250工作,则抽吸源250的抽吸力通过回收室240及尘埃流道230而作用于与回收口216相向的盖体121。盖体121接受抽吸源250的抽吸力而如图7所示那样从封闭排尘口124的闭姿势向下方倾动从而成为打开排尘口124的开姿势。此时,盖体121的上端部分通过回收口216进入到尘埃流道230的下端部。

若盖体121向下方摆动,则排尘口124成为开放状态。其结果,贮尘室152便成为通过排尘口124、回收口216及尘埃流道230而与回收室240连通的状态。因此,贮存在吸尘器100的贮尘室152内的尘埃基于回收装置200的抽吸源250的抽吸力依次通过排尘口124、回收口216及尘埃流道230而流入回收室240内。其结果,尘埃被回收到回收室240。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允许吸尘器主体110相对于吸嘴130从直立姿势向后方倾动。因此,在吸尘器100的使用时,使用者能够使吸尘器主体110相对于吸嘴130成为后倾姿势来保持吸尘器100。在该保持状态下,吸嘴130及吸尘器主体110位于使用者的前侧,使用者能够一边将吸嘴130推向前方一边将地面上的尘埃抽吸到吸尘器100内。

在结束了地面上的尘埃抽吸后,使用者能够在保持着清洁时的保持状态的情况下使吸尘器100移动到回收装置200的后侧。此后,使用者将吸嘴130载置于基座部220的后部222,能够将吸尘器主体110设为直立姿势。此时,设置于吸尘器100的贮尘室152的排尘口124朝前开口,因此与处于吸尘器主体110的前侧的回收装置200相向。在维持该相向状态的情况下,如果使用者将吸尘器主体110嵌入回收装置200的凹槽部215,则排尘口124连接于回收装置200的回收口216。即,使用者从清洁时的吸尘器100的保持姿势无需前后逆转吸尘器100便能够将吸尘器100连接于回收装置200,使贮尘室152与回收装置200的回收室240连通。因此,简化了吸尘器100对回收装置200的连接作业。

在吸尘器100连接于回收装置200的状态下,在阻力产生部153和对置部263之间作用有磁吸引力。因此,即使例如使用者意外地接触到吸尘器100的抓持部140而对吸尘器100作用了一个向后的外力,吸尘器主体110也难以相对于吸嘴130向后方倾动。

在吸尘器100连接于回收装置200的状态下,吸嘴130载置在基座部220的载置面223上。虽然扫取刷133从吸嘴130向下方突出,但是由于在载置面223凹设有保护槽224,因此,扫取刷133不会以过强的力按压载置面223。因此,扫取刷133难以变形。

在吸尘器100连接于回收装置200的状态下,回收装置200的框体210的上端相对于抓持部140的下端(亦即吸尘器主体110的上端112)而位于下侧。即,抓持部140在全长的范围位于回收装置200的上侧。因此,在结束了从吸尘器100往回收装置200的尘埃的回收后,使用者能够握持抓持部140而不会被回收装置200妨碍。

如果使用者握持抓持部140并且对抗阻力产生部153和对置部263之间的磁吸引力而使抓持部140及吸尘器主体110向后方倾动,则吸尘器主体110从凹槽部215向后方脱离。在该状态下,通过由使用者向后方拖出吸尘器100,吸尘器100便从基座部220被卸出到后方。或者,使用者也可以在从凹槽部215卸下吸尘器主体110后沿左右方向移动吸尘器100而使之从基座部220卸下。在基座部220比吸嘴130窄幅并且吸嘴130处于基座部220的载置面223上时,吸嘴130的左右的端部成为相对于基座部220向左右突出的状态。即,基座部220不具有即使吸嘴130沿左右方向移动也不会钩挂吸嘴130的左右端的部分。因此,在从凹槽部215卸下吸尘器主体110后,允许吸尘器100沿左右方向移动而从基座部220卸下该吸尘器100。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回收装置200的对置部263而采用了板状的磁铁,并且作为吸尘器100的阻力产生部153而采用了被磁铁磁吸引的板状的磁性体。由于磁铁及磁性体均为板状,因此不会从回收装置200及吸尘器100的外侧面大幅度突出。因此,防止了对置部263及阻力产生部153意外地与使用者接触。此外,也可以将板状的磁铁用于吸尘器100的的阻力产生部153。此情况下,作为回收装置200的对置部263而采用板状的磁性体。或者,作为对置部263及阻力产生部153也可以采用能够相互卡止的粘扣(hook-and-loopfastener)。此情况下,基于粘扣之间的卡止力,能够抑制吸尘器主体110往后方的倾动。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基座部220的后部222具有大致水平的上侧面。作为替代方案,如图8所示,基座部220的后部222的载置面223也可以朝着前方而向下方倾斜。此情况下,框体210的上部212中的后壁214被形成为朝着上方而向前方倾斜的形状。

若吸嘴130载置于台座部220的后部222并且吸尘器主体110相对于吸嘴130成为直立姿势,则基于基座部220的载置面223的倾斜,吸尘器主体110相对于地面而成为前倾姿势。即使吸尘器主体110相对于地面成为前倾姿势,如果框体210的后壁214也配合吸尘器主体110的前倾姿势而倾斜,则在从后壁214的上端至下端的区间,后壁214也能够成为与吸尘器主体110抵接的状态。此外,在获得了该抵接状态时,回收装置200的回收室240能够通过回收口216及尘埃流道230而与吸尘器100的贮尘室152连通。

在吸尘器100以吸尘器主体110相对于地面成为前倾姿势的状态而被连接于回收装置200的情况下,作用于吸尘器100的吸尘源116的重心G的重力的其中一方的分力朝向前方。此时,回收装置200的后壁214的上缘如上述那样位于吸尘源116的上侧,后壁214的上部与吸尘源116在前后方向上相向,因此,后壁214能够承接作用于吸尘源116的重心G的重力的分力。即,后壁214能够承接吸尘源116的自重。因此,回收装置200能够稳定地支撑相对于地面成为前倾姿势的吸尘器主体110。例如,即使使用者出错而将一个朝前的外力施加给从回收装置200的框体210的上端向上方突出的抓持部140,吸尘器100也难以向前方翻倒。

在图3及图8所示的回收装置200中,对置部263被设置在接近后壁214的上缘的位置。另一方面,相对于吸嘴130的吸尘器主体110的倾动轴AX(亦即吸嘴130与吸尘器主体110的连接部分)相对于后壁214的下缘而位于下侧。因此,确保了从对置部263与阻力产生部153之间的吸引力的发生位置至倾动轴AX为止的长的距离。因此,基于对置部263与阻力产生部153之间的吸引力,能够使朝前的大的力矩M作用于倾动轴AX。此情况下,能够对抗因使用者出错而对抓持部140施加了一个朝后的外力时所产生的朝后的力矩,从而易于维持框体210的后壁214与吸尘器主体110之间的抵接状态。

在图8所示的回收装置200中,吸尘器100以吸尘器主体110相对于地面成为前倾姿势的状态被载置在基座部220的后部222上。此情况下,吸尘器主体110成为倚靠回收装置200的框体210的状态,难以发生吸尘器主体110向后方的倾动。因此,能够省略用于抑制吸尘器主体110向后方的倾动而设置的对置部263及阻力产生部153。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抓持部140从吸尘器主体110向上方笔直地延伸设置。作为替代方案,抓持部140也可以从吸尘器主体110向斜后方延伸设置,也可以具有向后方弯曲的形状。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蓄电池117配置在驱动室151的内部。作为替代方案,蓄电池117也可以安装在驱动室151外(例如框体111的外侧面)。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吸尘器主体110不从相对于吸嘴130直立的状态向前方倾动。作为替代方案,也可以允许相对于吸嘴130的吸尘器主体110的前倾姿势。此情况下,即使基座部220的后部222具有图3所示那样的大致水平的载置面223,在吸尘器主体110相对于地面成为前倾姿势的状态下,吸尘器100也能够被安装于回收装置200。如果在吸尘器主体110相对于地面成为前倾姿势的状态下将吸尘器100安装于回收装置200,则难于发生吸尘器主体110往后方的倾动,因此可以省略对置部263及阻力产生部153。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为了将吸尘器主体110定位在回收装置200的后壁214上而设置有凹槽部215。作为替代方案,也可以在其它的部分进行吸尘器100相对于回收装置200的定位。例如,基座部220可以被构成为将吸尘器100的吸嘴130定位。此情况下,凹槽部215可以不设置于回收装置200。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前方”或“前侧”这一用语意味着在吸尘器100的通常的使用状态下的该吸尘器100的行进方向。哪个方向为“前方”例如可以如以下那样来决定。此外,也可以综合考虑以下的定义来决定哪个方向为“前方”及“前侧”。

·“前方”及“前侧”可以作为基于扫取刷133的转动而辅助吸嘴130的移动的方向而被定义。

·“前侧”可以根据吸尘器主体110相对于吸嘴130的安装位置而被决定。即,吸嘴130的宽幅的方向可以成为左右方向且窄幅的方向可以成为前后方向。而且,如果吸尘器主体110被连接在吸嘴130的前后方向上的一侧的部分,则与吸尘器主体110安装于吸嘴130这一侧相反的一侧可以被定义为“前侧”。

·“前方”及“前侧”可以根据允许吸尘器主体110相对于吸嘴130的倾动的方向而被决定。即,在允许吸尘器主体110在吸嘴130的窄幅的方向上从直立姿势倾动的情况下,可以将与允许吸尘器主体110的倾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作为“前方”来定义。

·如果抓持部140相对于吸尘器主体110弯曲,也可以将与抓持部140相对于吸尘器主体110的弯曲方向相反的方向作为“前方”来定义。

(效果等)

上述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尘器100及回收装置200具有以下的特征并且具有以下的效果。

上述的实施方式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吸尘器被构成为基于使用者而一边向前方移动一边抽吸地面上的尘埃。吸尘器包括:吸尘器主体,具有产生用于抽吸尘埃的抽吸力的吸尘源和贮存由吸尘源抽吸的尘埃的贮尘室。在吸尘器主体的前侧部分,用于排出贮尘室内的尘埃的排尘口朝前开口。当吸尘器主体的前侧部分连接于具有回收尘埃的回收室的回收装置时,则贮尘室通过排尘口而与回收室连通。

在采用上述的构成的情况下,使用者使吸尘器一边前进一边抽吸地面上的尘埃。此后,使用者使吸尘器往回收装置前进,并且将吸尘器主体的前侧部分连接于回收装置。此时,由于排尘口朝前开口,因此能够获得让贮尘室朝着回收装置开口的状态,能够使贮尘室与回收室连通。即,使用者无需使吸尘器从使用时的保持状态逆转,便能够以使排尘口朝向回收装置的状态将吸尘器连接于回收装置。

在上述的构成中,吸尘器还可以包括:吸嘴,基于吸尘源的抽吸力而吸入尘埃。吸尘器主体可以能够基于使用者的操作而从吸尘器主体相对于吸嘴直立的直立姿势向后方倾动地被安装于吸嘴。回收装置可以具有被配置在与吸尘器主体的连接部位的对置部。在吸尘器主体的前侧部分可以设置有阻力产生部,该阻力产生部在吸尘器主体以成为直立姿势的状态连接于回收装置时与回收装置的对置部接触而在该阻力产生部与对置部之间产生对抗吸尘器主体往后方的倾动的阻力。

在采用上述的构成的情况下,允许吸尘器主体相对于吸嘴成为后倾姿势。在吸尘器主体相对于吸嘴而成为后倾姿势的状态下,如果使用者保持吸尘器,则吸嘴位于使用者的前侧,使用者能够一边将吸嘴推向前方一边抽吸地面上的尘埃。如果吸尘器主体成为后倾姿势,则相比于吸尘器主体成为直立姿势时易于向前方推出吸嘴,因此能够促使使用者进行在吸尘器主体成为后倾姿势的状态下的清洁作业。

在进行从吸尘器往回收装置的尘埃回收时,回收装置位于吸尘器的前侧,因此即使在朝前的外力施加于吸尘器主体的情况下,吸尘器也难以向前方倒下。另一方面,在使用者对吸尘器主体施加一个向后方的外力的情况下,吸尘器主体不会被回收装置妨碍而能够后方倾动。在回收装置设置有对置部,并且在吸尘器主体设置有阻力产生部,以使吸尘器主体不会意外地向后方倾动。因此,在阻力产生部与对置部之间产生对抗吸尘器主体向后方倾动的阻力,因而能够抑制吸尘器主体意外地向后方倾动。因此,吸尘器主体难以成为向后方倾动而离开回收装置的状态。

在上述的构成中,对置部可以包括磁铁、磁性体、或粘扣。阻力产生部可以包括被磁铁磁吸引的磁性体、磁吸引被设置于回收装置的磁性体的磁铁、或被卡止于所述粘扣的粘扣。

在采用上述的构成的情况下,基于磁铁与磁性体之间的磁吸引力或粘扣之间的卡止力,能够抑制吸尘器主体往后方的倾动。

上述的实施方式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回收装置被构成为从上述的吸尘器回收尘埃。吸尘器具有基于吸尘源的抽吸力而吸入尘埃的吸嘴,该吸嘴以基于使用者的操作而允许吸尘器主体从直立姿势向后方倾动的方式被安装于吸尘器主体。回收装置包括:产生用于抽吸吸尘器的贮尘室内的尘埃的抽吸力的抽吸源;收容抽吸源的框体;以及,在框体的后侧让吸嘴载置的基座部。基座部具有在吸尘器连接于回收装置时以使吸尘器主体相对于地面成为前倾姿势的方式倾斜的载置面。框体包含形成有回收口的后壁,回收口在吸尘器主体成为前倾姿势的状态下且吸尘器连接于回收装置时与吸尘器的贮尘室连通。后壁被构成为与前倾姿势的吸尘器主体抵接而支撑吸尘器主体。

在采用上述的构成的情况下,若吸尘器的吸嘴被载置于基座部,形成在回收装置的框体的后壁上的回收口便与吸尘器的贮尘室连通。在该状态下,若回收装置的抽吸源产生抽吸力,吸尘器的贮尘室内的尘埃便通过回收口流入到回收装置的框体内。此时,由于让吸尘器的吸嘴载置的基座部的载置面倾斜,因此,吸尘器主体能够相对于地面而成为前倾姿势。此情况下,由于作用于吸尘器主体的重心的重力的分力朝向前方,因此,能够抑制吸尘器主体意外地向后方的倾动。吸尘器主体虽然成为前倾姿势但是由于其成为与位于吸尘器主体的前侧的回收装置的框体的后壁抵接而被支撑的状态,因此,难以发生吸尘器向前方的翻倒。

在上述的构成中,回收装置的框体的后壁可以被构成为:在吸尘器连接于回收装置时,与吸尘器的吸尘源相向,并且承接吸尘源的自重。

在采用上述的构成的情况下,回收装置的框体的后壁在吸尘器连接于回收装置时与吸尘器的吸尘源相向而承接吸尘源的自重。因此,与吸尘源位于比后壁高的位置而不与后壁相向的结构相比,难以产生向吸尘器前方的翻倒。

在上述的构成中,吸尘器还可以包括在吸尘源的上侧形成为能够让使用者握持的抓持部。回收装置的框体可以具有比连接于回收装置的吸尘器的抓持部的下端的高度位置低的高度。

在采用上述的构成的情况下,回收装置的框体具有比抓持部的下端的高度位置低的高度,因此,回收装置不会如吸尘器那样在高度方向上较大。此外,抓持部整体处于回收装置的框体的上侧,因此,使用者能够握持把持部而将吸尘器连接于回收装置或者从回收装置卸下该吸尘器,而不会被回收装置的框体妨碍。

在上述的构成中,吸嘴可以具有划分用于吸入尘埃的吸入空间的吸嘴壳体、以及在吸入空间内能够转动地被保持于吸嘴壳体并且以扫取地面上的尘埃的方式而从吸嘴壳体向下方突出的扫取刷(scratching brush)。在载置面且在让扫取刷载置的位置可以凹设有保护槽。

在采用上述的构成的情况下,在基座部且在让吸嘴的扫取刷载置的位置凹设有保护槽,因而防止了扫取刷被强力地按压于基座部。因此,能够抑制扫取刷的变形。

在上述的构成中,基座部可以形成为比吸嘴窄幅。

在采用上述的构成的情况下,基座部被形成为比吸嘴窄幅,因此,回收装置无需宽阔的设置区域。

在上述的构成中,在后壁可以形成有在吸尘器主体的宽度方向上将吸尘器主体定位的凹槽部,凹槽部允许相对于吸嘴而成为直立姿势的吸尘器主体被嵌入到该凹槽部。

根据上述的构成,通过让吸尘器主体嵌入被形成在回收装置的后壁的凹槽部,吸尘器主体被定位。在吸尘器主体被定位的状态下,回收装置能够从吸尘器回收尘埃。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吸尘器及回收装置能够良好地适用于被用于清洁作业的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656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