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托盘及其装配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09:52:39


托盘及其装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文描述了一种用于制品诸如盒的托盘,并且具体地讲,描述了一种具有直立的居中设置的分隔件的托盘。

背景技术

当提供制品诸如盒(诸如可包含食物)的叠堆时,盒单独承受上面堆叠的盒的重量。滑片可设置在层之间,并且可具有上翘边缘,但此类滑片不改变盒承受压缩负载的事实。

由单片瓦楞材料形成的可堆叠容器公开于美国专利5,839,650中。容器由隔片隔开。然而,隔片的平面侧面向容器的封闭端,从而限制物品在垂直于隔片的方向上从容器移除。

在美国专利6,513,705中公开了另一种容器。可将由单片材料形成的任选分隔件插入到容器中。然而,分隔件的腿部与容器的邻近的端部向内间隔开。分隔件的腿部的这种向内间隔将减小容器的可用空间。此外,分隔件是与容器分开的部件,从而使装配复杂化。

美国专利公布2008/0110789公开了由单个坯件形成的具有两个隔室的容器。可折叠两个隔室,使得它们面向同一方向。因此,中心板没有朝向容器的前开口端的任何种类的支架。此外,中心板各自具有指向容器的基本上封闭端的平面。

发明内容

本文描述了一种用于盒的托盘,其中托盘具有基部以及直立的中央分隔件。该分隔件的平面侧面向托盘的开口端。支架在分隔件的每个端部邻近托盘的的端部之间延伸。

为了提供压缩强度,分隔托盘设置有直立的中央分隔件。分隔件具有平面侧,每个平面侧朝向托盘的端部。虽然那些开口端和任选地侧面可具有上翘唇缘,但是在盒可容易地经由那些开口端从托盘移除的意义上,端部是开口的。有利的是,开口端(其可包括或可不包括上翘唇缘)允许从托盘的前端和后端两者可见的和可移除的所容纳的制品诸如盒。

中央分隔件由支架支撑在每个端部上,该支架在下部的端部与直立的中央分隔件之间延伸。支架面向相反的方向。中央分隔件有助于承受压缩负载。中央分隔件还有助于减少邻近的盒之间的摩擦,该摩擦可导致盒油墨磨损或以其他方式损坏油墨,从而在盒上形成图形。

有利的是,分隔托盘可由单个材料条带诸如瓦楞硬纸板形成。任选地,瓦楞可为对准的,即,瓦楞可在托盘的不同部分中处于不同方向以最大化瓦楞的有益效果。例如,瓦楞可被布置在中央分隔件上,使得它们相对于基部竖直或垂直地延伸。

在一个方面,用于多个盒的托盘设置有基部和直立的居中定位的分隔件,该直立的居中定位的分隔件在每个端部处由一对支架中的邻近的一者支撑。基部可以是大致矩形的,具有前端、与前端相对的后端、在前端和后端之间延伸的第一侧、以及与第一侧相对且在前端和后端之间延伸的第二侧,前端和后端是开口的以便于从托盘移除盒或其他物品。任选地被安置在基部的顶部上的居中定位的直立分隔件在基部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之间延伸。分隔件具有邻近基部的第一侧的第一端部和邻近基部的第二侧的第二端部。当堆叠一个或更多个具有盒的类似托盘时,分隔件可被配置成诸如通过具有合适的高度来承受压缩负载。例如,分隔件的高度可等于或仅略高于制品的高度,例如2mm、5mm左右。分隔件可具有面向基部的邻近的前端和后端的平面侧。该对支架可包括第一支架,该第一支架连接到分隔件的第一端部和基部的邻近的第一侧并且在分隔件的第一端部和基部的邻近的第一侧之间延伸。该对支架还可包括第二支架,该第二支架连接到分隔件的第二端部和基部的邻近的第二侧并且在分隔件的第二端部和基部的邻近的第二侧之间延伸。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被配置成通过帮助将分隔件相对于基部保持在该分隔件的竖直取向而在该分隔件的每个端部处支撑分隔件。

分隔件任选地可附接到该对支架,而不是附接到基部。即,分隔件未附接到基部,而是附接到支架。

在一个任选的方面,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主要在相反方向上延伸。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可任选地各自包括大致三角形的区段。

在另一个任选的方面,第一支架具有围绕第一基部折叠部连接到基部的第一侧的底部边缘,并且第二支架具有围绕第二基部折叠部连接到基部的第二侧的底部边缘。第一支架可围绕第一分隔件折叠部连接到分隔件的第一端部,并且第二支架可围绕第二分隔件折叠部连接到分隔件的第二端部。

在又一个任选的方面,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各自包括围绕支架折叠部折叠以使得它们邻接的区段。例如,第一支架可包括围绕第一支架折叠部折叠以使得它们邻接的区段,并且第二支架可包括围绕第二支架折叠部折叠以使得它们邻接的区段。第一支架折叠部可大致平行于第一分隔件折叠部,并且第二支架折叠部可大致平行于第二分隔件折叠部。第一支架折叠部和第二支架折叠部可任选地设置在分隔件的相对侧上。第一支架的围绕第一支架折叠部折叠的区段可包括第一支架次要区段以及第一支架主要区段,该第一支架次要区段从分隔件的第一端部朝向基部的前端延伸,该第一支架主要区段从第一支架折叠部朝向基部的后端延伸;并且第二支架的围绕第二支架折叠部折叠的区段可包括第二支架次要区段和第二支架主要区段,该第二支架次要区段从分隔件的第二端部朝向基部的后端延伸,该第二支架主要区段从第二支架折叠部朝向基部的前端延伸。任选地,第一支架次要区段可短于第一支架主要区段,并且第二支架次要区段可短于第二支架主要区段。

在本文所述的任何方面,基部的前端和后端可为无唇部的,使得托盘上的盒可在大致垂直于分隔件的大致平面的面的方向上向前滑动离开基部。另选地,唇缘可仅设置在前端和后端处,或者在又一替代方案中,唇缘可设置在前端和后端以及侧面中的一些或全部处。

在本文所述的任何方面,分隔件可以是大致平面的,并且可包括附接在分隔件接合部处的两个板。

在本文所述的任何方面,托盘由单片纸板或硬纸板装配。

在本文所述的任何方面,分隔件和支架具有大致z形布置,其中支架各自以任选地约90度或以其他方式大致垂直的角度与分隔件相交。此种z形布置可有助于将一个装载的托盘堆叠在另一个装载的托盘上的稳定平台。

本文所述的装配托盘的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单个材料条带,以及将材料条带折叠成托盘。

任选地,分隔件可包括第一分隔件板和第二分隔件板,该第一分隔件板和第二分隔件板各自具有附接到邻近的支架的一个端部、以及相对的自由端部,该方法还包括将第一分隔件板和第二分隔件板的自由端部附接到彼此。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盒的托盘的第一实施方案的右侧透视图,该托盘具有直立的中央分隔件,示出了设置在托盘上的位于分隔件两侧的盒;

图2是图1的托盘和盒的左侧透视图;

图3是图1的托盘和盒的顶部平面图;

图4是图1的托盘的右侧透视图,但其上未示出盒;

图5是图1的托盘的顶部平面图,但其上未示出盒;

图6是用于盒的托盘的第二实施方案的右侧透视图,该托盘具有直立的中央分隔件,示出了设置在托盘上的位于分隔件两侧的盒;

图7是图6的托盘和盒的左侧透视图;

图8是图6的托盘和盒的顶部平面图;

图9是图6的托盘的右侧透视图,但其上未示出盒;

图10是图6的托盘的顶部平面图,但其上未示出盒;

图11是用于形成图6至图10的托盘的坯件的顶部平面图;

图12A至图12D是依次折叠成图6至图10的托盘的图11的坯件的顶部平面图;

图13是用于盒的托盘的第三实施方案的右侧透视图,该托盘具有直立的中央分隔件,示出了设置在托盘上的位于分隔件两侧的盒;

图14是图13的托盘和盒的右侧透视图;

图15是图13的托盘和盒的顶部平面图;

图16是图13的托盘的右侧透视图,但其上未示出盒;

图17是图13的托盘的顶部平面图,但其上未示出盒;

图18是用于形成图13至图17的托盘的坯件的顶部平面图;并且

图19A至图19D为依次折叠成图13至图17的托盘的图18的坯件的顶部平面图。

应当理解,为清楚起见,托盘材料的厚度在某些视图中被夸大。托盘的实际厚度可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

用于盒8的托盘10的第一实施方案在本文中有所描述并且在图1至图5中示出,其中托盘10具有基部20和直立的中央分隔件30。分隔件30的平面侧32、34在托盘10的基部20的前端22和后端24处面向开口端12或基本上开口的端部14。支架50、60在分隔件30的每个端部36、38邻近托盘10的基部20的侧面26、28之间延伸,以帮助将分隔件30支撑在竖直位置。盒8可以堆叠在基部20上,诸如在运输期间。分隔件30有利地帮助承载压缩负载,诸如当堆叠多个装载的托盘10时。分隔件30还可有利地减少分隔件30的任一侧上的邻近的盒8之间的摩擦。由于分隔件30的面32、34的托盘12、14的端部被导向为开口的或基本上开口的,因此盒8可容易地从托盘10移除。

转到托盘10的细节,如上所述,托盘包括基部10和直立的中央分隔件30。分隔件30由一对支架50、60支撑在其竖直位置,其中支架50、60设置在分隔件30的每个端部36、38处。当装配托盘10时,基部20为大致矩形的,如图3和图4所示。基部20具有前端22和相对的后端24,其中分隔件30被安置在前端22和后端24之间。基部20还具有第一侧26和相对的第二侧28。在装配时,分隔件30为大致平面的,具有朝向基部20的前端22的第一面32和朝向基部20的后端24的第二面34。

任选地,基部20的前端22和/或后端24是开口的或无唇部的,使得托盘10上的盒8可在大致垂直于分隔件30的大致平面的面的方向上向前滑动离开基部20。如图1至图5所示,前端22和后端24可各自包括上翘板23、25,该上翘板围绕其与前端22和后端24的交汇处自由枢转,该前端和该后端被认为是开口的或无唇部的。又一种选择是将基部20简单地终止于前端22和后端24的自由的、共面的或基本上共面的边缘,该前端和该后端也被认为是开口的。

分隔件30优选地但不一定未连接到基部20。相反,分隔件30经由支架50、60连接到基部20。更具体地讲,第一支架50在分隔件30的第一端部36与托盘10的基部20的第一侧22之间延伸,如图4所示。类似地,第二支架60在分隔件30的第二端部38与托盘10的基部20的第二侧24之间延伸,也如图4所示。分隔件30可由在接合部31处附接到第二分隔件板35的第一分隔件板33形成。接合部31可设置在第一支架50和第二支架60之间。接合部31可为搭接接合部,如图所示。另选地,接合部可处于邻接布置。

在附图所示的示例性但非限制性实施方案中,第一支架50围绕第一支架折叠部27连接到托盘10的基部20的第一侧26,并且分隔件30的第一端部36围绕第一分隔件折叠部37连接到第一支架50。类似地,第二支架60围绕第二支架折叠部29连接到托盘10的基部20的第二侧28,并且分隔件30的第二端部38围绕第二分隔件折叠部39连接到第二支架60。

支架50、60通常面向不同的方向。即,第一支架50主要朝向托盘10的基部20的后端24安置,并且第二支架60主要朝向托盘10的基部20的前端22安置。换句话讲,与在分隔件30的相对侧上相比,第一支架50在分隔件30的一侧上沿着托盘10的基部20的第一侧26附接到较大部分。同样,与在分隔件30的相对侧上相比,第二支架60在分隔件30的不同侧上相对于第一支架50沿着托盘10的基部20的第二侧28附接到较大部分。另选地,支架50、60可附接到其相应侧面26、28的整体或基本上整体,如下文进一步讨论。

转到支架50、60的其他细节,每个支架50、60可任选地包括折叠成围绕相关支架折叠部彼此邻接的一对区段。具体地讲,并且参照图中所示的非限制性示例性实施方案,第一支架50包括第一支架次要区段52,该第一支架次要区段从分隔件30的第一端部36延伸至第一支架折叠部54,该第一支架折叠部相对于分隔件30朝向基部20的前端22安置。第一支架50还包括第一支架主要区段56,该第一支架主要区段相对于分隔件30从第一支架折叠部54朝向基部20的后端24延伸。类似地,第二支架60包括第二支架次要区段62,该第二支架次要区段从分隔件30的第二端部38延伸到第二支架折叠部64,该第二支架折叠部相对于分隔件30朝向基部20的后端24安置。第二支架60还包括第二支架主要区段66,该第二支架主要区段相对于分隔件30从第二支架折叠部64朝向基部20的前端22延伸。由于每个竖直折叠部37、39、54、64可有助于更大的压缩强度,因此与不存在此类邻接区段的情况相比,为支架50、60提供邻接区段可增加托盘10的压缩强度。

如图1至图5所示,第一支架50的第一支架次要区段52仅朝向基部20的前端22延伸相对较短的距离,并且第二支架60的第二支架次要区段62仅朝向基部20的后端24延伸相对较短的距离。任选地,那些次要区段52、62可进一步朝向它们的基部20的相应端部22、24延伸或延伸到基部20的端部22、24。例如,第一支架折叠部27可沿着基部20的第一侧26的整个或基本上整个长度延伸。同样,第二支架折叠部29可沿着基部20的第二侧28的整个或基本上整个长度延伸。在此类示例中,第一支架主要区段56和第二支架主要区段66的跨度与它们在图1至图5中所示的跨度相比将增加。

第一支架主要区段56和第二支架主要区段66可具有大致三角形形状,其中倾斜边缘58、68从相应的第一支架折叠部54和第二支架折叠部64朝向基部20延伸,如图所示。倾斜边缘58、68可与基部20相交,或者如图所示,在与基部20相交之前终止。

任选地,第一支架主要区段56和第二支架主要区段66可各自包括一对板。更具体地讲,第一支架主要区段56可包括内部第一支架主要区段板,该内部第一支架主要区段板邻接外部第一支架主要区段板,其中内部板和外部板经由包括倾斜边缘58的折叠部连接。同样,第二支架主要区段66可包括内部第二支架主要区段板,该内部第二支架主要区段板邻接外部第二支架主要区段板,其中内部板和外部板经由包括倾斜边缘68的折叠部连接。

在装配时,如图1至图5所示,托盘10被配置成用于将多个盒8支撑在基部20上。例如,盒8的第一阵列可安置在分隔件30的一侧上,并且盒8的第二阵列可相对于第一阵列安置在分隔件30的相对侧上。如上所述,除了增加托盘10的压缩强度之外,分隔件30还可有益地减少盒8的邻近的部分的摩擦,该摩擦可导致墨水或其它印刷物被损坏。

托盘10可由具有足够刚度和可折叠性的任何合适的材料制成,诸如纸板、硬纸板(包括瓦楞硬纸板)、和塑料片材。托盘10还可在尺寸上不同于所示的那些,以便容纳不同大小的盒8。实际上,托盘10还可用于除盒8之外的物品。

用于盒8或其他制品的托盘110的第二实施方案在本文中有所描述并且在图6至图10中示出,其中托盘110具有基部120和直立的中央分隔件130。为了便于参考,在第二实施方案中使用前面的“1”来参考第一实施方案中的类似部件。第二实施方案的托盘110没有上翘板23、25。第二实施方案的托盘110也具有其支架150、160的不同几何形状。更具体地讲,第一支架主要区段56和第二支架主要区段66沿着其相应的侧面26、28的整个跨度延伸。此种布置还涉及第一支架次要区段152和第二支架次要区段162,该第一支架次要区段和第二支架次要区段分别从中央分隔件130延伸至前边缘122和后边缘124。该布置可提供对制品8的更大的侧向约束。

托盘110可由坯料180形成,诸如图11所示的坯料。可能有利的是,托盘110由单个一体的材料条带或部分形成,例如,不由经由粘合剂等接合在一起的多片材料形成,如图11所示。然而,托盘110可替代地由多于一片材料形成。材料条带的端部可通过扭曲粘附在一起,例如,第一端部的顶部可粘附到第二端部的底部。虽然端部的粘附可在装配之后发生,但应当注意,材料的装配条带或部分可被认为类似于穆斯堡斯

现在转到由坯件180形成托盘110的非限制性示例性方法,参见图11的坯件,其依次示出了第一分隔件板133、第一分隔件折叠部137(位于第一分隔件板133和第一支架次要区段152之间)、第一支架次要区段152、第一支架折叠部154(位于第一支架主要区段156和第一支架次要区段152之间)、第一支架主要区段156的内部板、将包括第一支架主要区段156的倾斜边缘158的折叠部、第一支架主要区段156的外部板、第一支架折叠部127(位于第一支架主要区段156和基部120的第一侧126之间)、基部120、第二支架折叠部129(位于第二支架主要区段166和基部120的第二侧128之间)、第二支架主要区段166的外部板、将包括第二支架主要区段166的倾斜边缘168的折叠部、第二支架主要区段166的内部板、第二支架折叠部164(位于第一支架主要区段166和第二支架次要区段162之间)、第二支架次要区段162、第二分隔件折叠部139(位于第二分隔件板135和第二支架次要区段162之间)和第二分隔件板135。

为了由图11的坯件装配托盘110,非限制性示例性方法可包括首先围绕将包括倾斜边缘168的折叠部折叠,从而将第二支架主要区段166的内部板安置在第二支架主要区段166的外部板的顶部上,如图12A所示。坯件180可被认为在主长度方向上具有纵向中心轴线。在图12A所示的这种布置中,纵向中心轴线的穿过第二支架次要区段162和第二分隔件板135的部分大致垂直于纵向中心轴线的穿过基部120的剩余部分。接下来,通过围绕第二支架折叠部164折叠,然后围绕第二分隔件折叠部139折叠,第二支架次要区段162可被安置成邻接第二支架主要区段166的内部板,如图12B所示。然后可围绕第二支架折叠部129形成折叠部,以将第二支架次要区段162和第二支架主要区段166以及第二分隔件板135以竖直布置定位,例如,相对于基部120的平面大致垂直,如图12C所示。如图12D所示,可遵循这些步骤,以使另一侧将第一支架次要区段152和第一支架主要区段156以及第一分隔件板133相对于基部120的平面以竖直布置定位。更具体地讲,围绕将包括倾斜边缘158的折叠部折叠,从而将第二支架主要区段156的内部板安置在第二支架主要区段156的外部板的顶部上。接下来,通过围绕第一支架折叠部154折叠,然后围绕第一分隔件折叠部137折叠,第一支架次要区段152可被安置成邻接第一支架主要区段156的内部板。然后可围绕第一支架折叠部217形成折叠部,以将第一支架次要区段152和第一支架主要区段156以及第一分隔件板133相对于基部120的平面以竖直布置定位,如图12D所示。第一分隔件板133和第二分隔件板135的邻近的端部的重叠部分可诸如通过使用粘合剂粘附在一起,以形成接合部131。任选地,接合部131可为托盘的包括粘合剂或接合件的唯一部分。应当理解,前述折叠步骤可以将得到托盘的多种顺序和取向来执行。

由图11的坯件180形成并且在图12A至图12D的步骤中示出的托盘不同于图6至图10中描绘的托盘110。如上所述,由图11的坯件180形成的托盘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没有分别与图1至图5所示的托盘10的前端22和后端24相关联的上翘板23、25。另外以举例的方式,由图11的坯件180形成的托盘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支架折叠部127沿着基部120的第一侧126的整个长度延伸,并且类似地,与第一支架主要区段156的跨度相比,第二支架折叠部129沿着基部120的第二侧128的整个长度延伸,并且与图1至图5所示相比,第二支架主要区段166将增加。

用于盒8或其他制品的托盘210的第三实施方案在本文中有所描述并且在图13至图17中示出,其中托盘210具有基部220和直立的中央分隔件230。为了便于参考,在第二实施方案中使用前面的“2”来参考第一实施方案中的类似部件。第三实施方案的托盘210不仅在前部和后部中具有唇缘,而且在侧面上具有唇缘。第三实施方案的托盘210也具有其支架250、260的不同几何形状。更具体地讲,第一支架次要区段252和第二支架次要区段262分别从中央分隔件230延伸到前边缘222和后边缘224。该布置可提供对制品8的更大的侧向约束。

现在转到由坯件280形成托盘210的另一个非限制性示例性方法,参考图18的坯件,其依次示出了第一分隔件板233、第一分隔件折叠部237(位于第一分隔件板233与第一支架次要区段252之间)、第一支架次要区段252、第一支架折叠部254(位于第一支架主要区段256和第一支架次要区段252之间)、第一支架主要区段256的内部板、将包括第一支架主要区段256的倾斜边缘258的折叠部、第一支架主要区段256的外部板、第一支架折叠部227(位于第一支架主要区段256与基部220的第一侧226之间)、基部220、第二支架折叠部229(位于第二支架主要区段266与基部220的第二侧228之间)、第二支架主要区段266的外部板、将包括第二支架主要区段266的倾斜边缘268的折叠部,第二支架主要区段266的内部板、第二支架折叠部264(位于第一支架主要区段266和第二支架次要区段262之间)、第二支架次要区段262、第二分隔件折叠部239(位于第二分隔件板235和第二支架次要区段262之间)和第二分隔件板235。

为了由图18的坯件280装配托盘210,非限制性示例性方法可包括首先围绕将包括倾斜边缘268的折叠部折叠,从而将第二支架主要区段266的内部板安置在第二支架主要区段266的外部板的顶部上,如图18A所示。坯件280可被认为在主长度方向上具有纵向中心轴线。在图18A所示的这种布置中,纵向中心轴线的穿过第二支架次要区段262和第二分隔件板235的部分大致垂直于纵向中心轴线的穿过基部220的剩余部分。接下来,通过围绕第二支架折叠部264折叠,然后围绕第二分隔件折叠部239折叠,第二支架次要区段262可被安置成邻接第二支架主要区段266的内部板,如图19B所示。然后可围绕第二支架折叠部229形成折叠部,以将第二支架次要区段262和第二支架主要区段266以及第二分隔件板235以竖直布置定位,例如,相对于基部220的平面大致垂直,如图19C所示。如图12C所示,可以遵循这些步骤,以使另一侧将第一支架次要区段252和第一支架主要区段256以及第一分隔件板233定位成相对于基部220的平面以竖直布置定位。第一分隔件板233和第二分隔件板235的邻近的端部的重叠部分可诸如通过使用粘合剂粘附在一起,以形成接合部231。任选地,接合部231可为托盘的包括粘合剂或接合件的唯一部分。应当理解,前述折叠步骤可以将得到托盘的多种顺序和取向来执行。上翘板223、225和侧面上翘板223'、225'可折叠成竖直取向,大致垂直于基部的平面,如图19D所示,以便有助于限定基部220的升高唇缘。

如上所述,由图18的坯件280形成的托盘210不同于图6至图10中所示的托盘110。例如,由图18的坯件280形成的托盘210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包括分别与托盘210的基部的前端222和后端224相关联的上翘板223、225。此外,那些上翘板223、225中的每一者包括在其每一端处经由折叠线连接到上翘板223、225的侧面上翘板223'、225'。侧面上翘板223'、225'和上翘板223、225可接合以围绕托盘的基部的至少一部分形成连续上翘唇缘。另外以举例的方式,由图18的坯件280形成的托盘的不同之处在于,具有大致三角形形状的第一支架主要区段256和第二支架主要区段266的倾斜边缘258、268与朝向基部220的前端222和后端224闭合的方向相比,朝向基部220的中间部分更多。同样以举例的方式,第一次要区段252和第二次要区段262从基部220的相应端部222、224延伸到基部220的中间部分。

相关技术
  • 轻质高强托盘面板和托盘及其装配方法
  • 托盘及其装配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2332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