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蒸发器端板结构、蒸发器组件、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09:54:18


蒸发器端板结构、蒸发器组件、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蒸发器端板结构、蒸发器组件、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器成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家用电器。空调器内通常设有蒸发器来对室内空气进行换热处理。相关技术中,蒸发器端板结构作为蒸发器的固定零件,承担固定蒸发器作用的同时,也对蒸发器起到保护作用,在生产及运输过程中可作为支撑。但是,现有的蒸发器组件在生产或运输过程中时无法平稳放置,容易发生歪斜,导致蒸发器与周围的器件发生碰撞而受到损伤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蒸发器端板结构,旨在解决蒸发器组件在生产或运输过程中不平稳而导致损伤蒸发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蒸发器端板结构,用于安装蒸发器,包括端板本体、第一支撑部以及第二支撑部;所述端板本体设于所述蒸发器的一端;所述第一支撑部设于所述端板本体远离所述蒸发器的一侧,且凸出所述端板本体;所述第二支撑部设于所述端板本体远离所述蒸发器的一侧,且凸出所述端板本体;所述第二支撑部与所述第一支撑部间隔设置。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定义所述第一支撑部远离所述端板本体的端部与所述端板本体之间的距离为H1,所述第二支撑部远离所述端板本体的端部与所述端板本体之间的距离为H2,满足:0≤│H1-H2│≤10mm。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端板本体包括:

板体,所述板体用于安装所述蒸发器,所述第一支撑部设于所述板体;以及

围边,所述围边围设于所述板体的周缘,所述第二支撑部设于所述围边。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部的数量设置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支撑部设于所述围边上,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支撑部间隔设置。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板体具有第一侧边以及除所述第一侧边外的其余侧边;所述第一支撑部设于所述板体的第一侧边;所述围边设于所述板体的其余侧边。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板体设有用于安装所述蒸发器的多个安装孔,多个所述安装孔间隔设置。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板体在所述安装孔处设有卡扣。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蒸发器端板结构还包括集水槽,所述集水槽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槽侧壁和连接两个槽侧壁的槽底壁,所述两个槽侧壁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围边连接。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集水槽的槽底壁设有过水口。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蒸发器端板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板体的导流部,所述导流部与所述集水槽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相对的两侧。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导流部远离所述板体的一侧设有挡水筋,所述挡水筋与所述第一支撑部连接。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部设有用于容纳电机部件的安装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蒸发器组件,包括蒸发器和上述的蒸发器端板结构,所述蒸发器固定安装于所述端板本体;该蒸发器端板结构包括端板本体、第一支撑部以及第二支撑部;所述端板本体设于所述蒸发器的一端;所述第一支撑部设于所述端板本体远离所述蒸发器的一侧,且凸出所述端板本体;所述第二支撑部设于所述端板本体远离所述蒸发器的一侧,且凸出所述端板本体;所述第二支撑部与所述第一支撑部间隔设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上述的蒸发器组件;该蒸发器组件包括蒸发器和上述的蒸发器端板结构,所述蒸发器固定安装于所述端板本体;该蒸发器端板结构包括端板本体、第一支撑部以及第二支撑部;所述端板本体设于所述蒸发器的一端;所述第一支撑部设于所述端板本体远离所述蒸发器的一侧,且凸出所述端板本体;所述第二支撑部设于所述端板本体远离所述蒸发器的一侧,且凸出所述端板本体;所述第二支撑部与所述第一支撑部间隔设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的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包括蒸发器组件;该蒸发器组件包括蒸发器和蒸发器端板结构,所述蒸发器固定安装于所述端板本体;该蒸发器端板结构包括端板本体、第一支撑部以及第二支撑部;所述端板本体设于所述蒸发器的一端;所述第一支撑部设于所述端板本体远离所述蒸发器的一侧,且凸出所述端板本体;所述第二支撑部设于所述端板本体远离所述蒸发器的一侧,且凸出所述端板本体;所述第二支撑部与所述第一支撑部间隔设置。

本发明技术方案蒸发器端板结构中,通过端板本体实现安装固定蒸发器,在端板本体远离蒸发器的一侧设置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以起到对蒸发器组件在运输或者生产过程中的支撑作用,并且该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间隔设置,在增多蒸发器组件的支撑位置的同时使得支撑位置之间间隔设置,以通过不同位置的支撑达到增强蒸发器组件平稳度的效果,使得蒸发器组件在生产或者运输过程中更加平稳,避免因蒸发器组件歪斜而损伤蒸发器,提高了蒸发器组件在生产或者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蒸发器端板结构一实施例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蒸发器端板结构一实施例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蒸发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蒸发器端板结构、蒸发器以及底座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底座的局部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空调室内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空调室内机内部的换热器在不同的运行模式时,对空气进行不同的换热处理,如制冷时,室内机内部的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使用;制热时,室内机内部换热器作为冷凝器使用,基于换热器本身既可以作为蒸发器又可以作为冷凝器使用,本发明实施例中以蒸发器为例,提出的一种蒸发器端板结构100,用于安装蒸发器200。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4所示,该蒸发器端板结构100包括端板本体110、第一支撑部120以及第二支撑部130;所述端板本体110设于所述蒸发器200的一端;所述第一支撑部120设于所述端板本体110远离所述蒸发器200的一侧,且凸出所述端板本体110;所述第二支撑部130设于所述端板本体110远离所述蒸发器200的一侧,且凸出所述端板本体110;所述第二支撑部130与所述第一支撑部120间隔设置。

可以理解的,蒸发器端板结构100起到固定安装蒸发器200的作用,蒸发器200与蒸发器端板结构100装配形成蒸发器组件,以能够作为单独的结构进行运输和生产,而在运输或者生产过程中,蒸发器端板结构100起到支撑和受力的作用,防止蒸发器200与周围其它的结构之间接触而损伤。

本实施例中,蒸发器200安装于蒸发器端板结构100中的端板本体110上,该端板本体110位于蒸发器200的一端,则蒸发器组件在运输或者生产过程中,可将设有端板本体110的一端放置在运输台或者工作台上,以实现对蒸发器200的支撑作用。在端板本体110远离蒸发器200的一侧设有第一支撑部120和第二支撑部130,该第一支撑部120和第二支撑部130均设于端板本体110,并凸出于端板本体110,使得蒸发器组件在运输或者生产过程中时,直接与运输台或者工作台接触的是第一支撑部120和第二支撑部130,增多了蒸发器组件与运输台或者工作台的接触受力位置,从而增加了蒸发器组件的支撑位置;同时该第一支撑部120与第二支撑部130间隔设置,使得蒸发器组件不同的支撑位置间隔设置,从而实现了通过多点支撑以达到增强蒸发器组件平稳度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该蒸发器端板结构100可设置在蒸发器200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两端,也可以仅设置在蒸发器200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以使得蒸发器组件在运输或者生产过程中,能够将蒸发器端板结构100朝下放置在运输台或者工作台上,以将蒸发器200设于中间位置,达到防止蒸发器组件歪斜与周围结构触碰而损伤蒸发器200的效果,增强了蒸发器组件在运输或者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第一支撑部120和第二支撑部130的具体结构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可以是筋板结构、凸台结构或者柱状结构等。第一支撑部120和第二支撑部130可以与端板本体110为一体结构或者分体结构,当为一体结构时,第一支撑部120和第二支撑部130为端板本体110朝向远离蒸发器200的一侧凸设延伸出来的结构,此时可通过模具一体成型而成。当为分体结构时,可第一支撑部120和第二支撑部130可单独成型之后,再通过粘接、卡扣连接或者螺纹连接等的方式固定安装到端板本体110,以起到支撑作用。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支撑部120和第二支撑部130并不一定是同样的结构,也不一定是与端板本体110相同的连接方式,其具体的形状结构和与端板本体110的连接结构可根据空调室内机内部的结构布局情况或者功能情况而定,在此不做具体限制。可选地,蒸发器组件在空调室内机内部工作时,室内机内部还会设置风机等其它结构,此时可通过在第一支撑部120上设置安装槽121,以用于安装电机相关部件等等,使得该第一支撑部120既能够具备安装电机等相关部件的功能,又能够增强蒸发器组件在运输或者生产过程中的平稳性。当然,该安装槽121也可设置在第二支撑部130上,或者第二支撑部130也可以是增强端板本体120强度的加强结构等等。

可以理解的,第一支撑部120和第二支撑部130间隔设置,可以是两者相对设置,也可以是两者呈夹角设置。第一支撑部120和第二支撑部130与运输台或者工作台可以是点接触、面接触或者线接触。当为点接触时,此时第一支撑部120和/或第二支撑部130的端部可设置凸点结构,通过凸点的顶点作为受力点,为了增大接触面积,可设置多个凸点结构;当为面接触时,此时第一支撑部120和/或第二支撑部130的端部可设置成平面结构,通过面与面的接触作为受力面;当为线接触时,此时第一支撑部120和/或第二支撑部130的端部可设置曲面结构,通过曲面与平面接触的线作为受力线,以达到增大平稳度的效果。

本发明技术方案蒸发器端板结构100中,通过端板本体110实现安装固定蒸发器200,在端板本体110远离蒸发器200的一侧设置第一支撑部120和第二支撑部130,以起到对蒸发器组件在运输或者生产过程中的支撑作用,并且该第一支撑部120与第二支撑部130间隔设置,在增多蒸发器组件的支撑位置的同时使得支撑位置之间间隔设置,以通过不同位置的支撑达到增强蒸发器组件平稳度的效果,使得蒸发器组件在生产或者运输过程中更加平稳,避免因蒸发器组件歪斜而损伤蒸发器,提高了蒸发器组件在生产或者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蒸发器组件在运输或生产过程中的平稳度,请参阅图1、图2和图4,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定义所述第一支撑部120远离所述端板本体110的端部与所述端板本体110之间的距离为H1,所述第二支撑部130远离所述端板本体110的端部与所述端板本体110之间的距离为H2,满足:0≤│H1-H2│≤10mm。

可以理解的,第一支撑部120和第二支撑部130起到支撑蒸发器组件的作用,在运输或生产过程中,第一支撑部120在远离端板本体110的端部和第二支撑部130在远离端板本体110的端部为与运输台或者工作台的接触部位,接触部位可以是一个点或由多个点集成,则该第一支撑部120的端部与端板本体110之间的距离H1和第二支撑部130的端部与端板本体110之间的距离H2之间的差值越小时,蒸发器组件的倾斜角度越小,从而使得蒸发器组件放置在运输台或者工作台上时更加平稳;或在空调器中,该第一支撑部120的端部与端板本体110之间的距离H1和第二支撑部130的端部与端板本体110之间的距离H2之间的差值越小时,蒸发器被固定的越稳。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支撑部120的端部与端板本体110之间的距离H1与所述第二支撑部130的端部与端板本体110之间的距离H2,满足0≤│H1-H2│≤10mm。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该距离差值│H1-H2│可选为0,1mm,2mm,3mm,4mm,5mm,6mm,7mm,8mm,9mm或者10mm。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支撑部120的端部和第二支撑部130的端部优选是平齐设置,但是在实际制造成型工艺中两者的间距可能会产生误差,则可将误差控制在10mm以内,以保证蒸发器组件的平衡。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2和图4,所述端板本体110包括板体111和围边112;所述板体111用于安装所述蒸发器200,所述第一支撑部120设于所述板体111;所述围边112围设于所述板体111的周缘,所述第二支撑部120设于所述围边112。

可以理解的,板体111起到安装固定蒸发器200的作用,围边112设于板体111的周缘,以起到加强板体111或者挡冷凝水的作用。第一支撑部120设于板体111,第二支撑部130设于围边112,以使得第一支撑部120与第二支撑部130间隔设置,从而实现增大蒸发器组件平稳性的功能。可选地,第一支撑部120可设置在板体111的侧部或者板体111的中部,第二支撑部130可设置在围边112与第一支撑部120相对的位置,或者相邻的位置,其两者具体的位置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可选地,所述板体111具有第一侧边(图未标)以及除所述第一侧边外的其余侧边;所述第一支撑部120设于所述板体111的第一侧边;所述围边112设于所述板体111的其余侧边。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120设于板体111的侧部,第二支撑部130设于板体111的其它侧部,增大了第一支撑部120和第二支撑部130的间隔距离,从而使得支撑位之间的距离增大,防止了蒸发器组件歪斜动作,使得蒸发器组件在运输台或者工作台上更加平稳。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第二支撑部120设于围边112的具体结构形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可以是沿着围边112的延伸方向全覆盖或者部分覆盖。当第二支撑部120沿着围边112的延伸方向全部覆盖时,此时第二支撑部120的支撑面积增大,对蒸发器组件的支撑作用更加稳定;当第二支撑部120部分覆盖于围边112时,此时第二支撑部120可以是多位置间隔支撑,也可以是单位置支撑,此种结构方式能够降低蒸发器端板结构100的成型难度。

可选地,第二支撑部120可以为围边112朝向远离板体111方向的延长部,简化了结构,也简化了成型工艺的程序。

为了进一步提高蒸发器组件的平稳性,请参阅图1、图2和图4,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部130的数量设置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第二支撑部130设于所述围边112。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围边112上设置至少两个第二支撑部130,以增多蒸发器组件的支撑位,该至少两个第二支撑部130与第一支撑部120结合形成三点以上的支撑位对蒸发器组件进行支撑,达到增强蒸发器组件的平稳度的效果。

可选地,该至少两个第二支撑部130间隔设置,使得多个支撑位均间隔设置,达到对蒸发器组件多位置支撑的作用,以使蒸发器组件受力更加平衡,进而保证了蒸发器组件在运输或者生产过程中的稳定性。

为了提高蒸发器组件结构的可靠性,请参阅图1至图4,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板体111设有用于安装所述蒸发器200的多个安装孔101,多个所述安装孔101间隔设置。

可以理解的,蒸发器200包括多个换热管,相邻两个换热管通过U型管210连接,以实现冷媒流通的通道。板体111设有多个安装孔101,通过U型管210穿设于安装孔101,并与板体111固定,以实现蒸发器200与板体111的固定安装功能。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为了适应空调室内机内部的空间布局以及考虑到换热效果,蒸发器200会设置成两折、三折、四折或者五折的结构等等,本实施例中通过多个安装孔101间隔排布,以适应不同型号结构的蒸发器200的安装,从而保证了蒸发器组件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可选地,安装孔101呈条形孔结构,起安装孔101的孔壁形状可以与U型管210的外壁形状相适配,以实现安装U型管210的同时,减小空间的浪费。

具体地,所述板体111在所述安装孔101处设有卡扣113。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卡扣113具有一定的塑性,蒸发器200的U型管210穿过安装孔101时,卡扣113向外张开变形让位,当U型管210完全穿过安装孔101后,卡扣113回弹扣紧U型管210,以实现蒸发器200与板体111的固定安装。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7,所述蒸发器端板结构100还包括集水槽140,所述集水槽14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槽侧壁140a和连接两个槽侧壁140a的槽底壁140b,所述两个槽侧壁140a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部120和所述围边112连接。

蒸发器组件在空调室内机中应用时,能够对室内空气进行制冷或者制热的换热处理,当制冷时,蒸发器200上可能会产生冷凝水,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蒸发器200的U型管210固定于安装孔101处,则冷凝水可能会滴落在蒸发器端板结构100上,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集水槽140以接收冷凝水,防止冷凝水流到其它位置影响空调器的性能。

可以理解的,集水槽140的设置位置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蒸发器端板结构100用于将蒸发器200安装至空调室内机的底座300上,则集水槽140可设置在蒸发器端板结构100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靠下位置,从而实现接收蒸发器端板结构100上冷凝水的功能。可选地,集水槽14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槽侧壁140a和连接两个槽侧壁140a的槽底壁140b,两个槽侧壁140a分别与第一支撑部120和围边112连接,此时集水槽140位于第一支撑部120与围边112之间,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蒸发器200沿着围边112的延伸方向设置,则蒸发器200产生的冷凝水能够顺着板体111或者围边112流入到集水槽140中,从而实现了能够接收收集冷凝水的功能。

可选地,为了更好的集水导流效果,该集水槽140的槽侧壁140a可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设置,以达到更好的导流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槽140的槽底壁140b设有过水口102。蒸发器端板结构100用于将蒸发器200安装至空调室内机的底座300上,底座300上会设置相应的排水结构,通过在集水槽140的槽底壁140b设置过水口102,以使得冷凝水能够通过过水口102流入到底座300上的排水结构,以排出室内机的外部。

为了进一步地提高蒸发器端板结构100的排冷凝水的效果,请参阅图2至图8,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蒸发器端板结构100还包括设于所述板体111的导流部150,所述导流部150与所述集水槽140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支撑部120相对的两侧。

可以理解的,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蒸发器200的U型管210固定于安装孔101处,则蒸发器200沿着围边112的延伸方向设置,通过设置导流部150,以实现对滴落的冷凝水的导流作用;该导流部150与集水槽140分别设于第一支撑部120的相对的两侧,增大了接收蒸发器端板结构100上冷凝水的接水面积,同时通过集水槽140的过水口102和导流部150的双重导流作用,达到提高排冷凝水效率的效果。本实施例中,导流部150与集水槽140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支撑部120相对的两侧,以使得滴落到第一支撑部120上的冷凝水能够被导流至集水槽140或导流部150中。

可选地,导流部150具有朝向底座300倾斜的导流面151,滴落在导流部150上的冷凝水能够通过导流面151引流至底座300上,并通过底座300上的排水口310排到排水通道内,以实现导流排冷凝水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部150远离所述板体111的一侧设有挡水筋160,所述挡水筋160与所述第一支撑部120连接。挡水筋160起到阻挡冷凝水的作用,防止冷凝水从导流部150的边缘漏出。可以理解的,挡水筋160设置在导流部150的一侧,并与第一支撑部120连接,在起到挡水导流的作用的同时,也能够起到支撑和加强的作用。可选地,底座300的排水口310可设置在导流部150的下方,以使得冷凝水从导流部150流下后能够顺利从排水口310排走,防止积水。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蒸发器组件,请参阅图4,该蒸发器组件包括蒸发器200和蒸发器端板结构100,该蒸发器端板结构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蒸发器组件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蒸发器200固定安装于端板本体110。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请参阅图9,该空调室内机包括底座300、蒸发器组件以及箱体400,该蒸发器组件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室内机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蒸发器组件安装于所述底座300,箱体400罩设于所述底座300上,所述蒸发器组件位于箱体400和底座300围合形成的腔体内。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相关技术
  • 蒸发器端板结构、蒸发器组件、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
  • 蒸发器端板、蒸发器组件及柜式空调室内机
技术分类

06120112340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