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辅助前牙转矩控制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0:30:40


一种辅助前牙转矩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辅助前牙转矩控制装置,属于牙齿正畸矫正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拔牙矫治在正畸临床中比较常见,在内收前牙过程中前牙的转矩丢失是常见的临床问题,最终导致前牙直立,影响患者的微笑。为了获得良好的前牙转矩,隐形矫治、舌侧矫治设计了过矫治,唇侧传统矫治器设计高转矩托槽,也类似于过矫治,但治疗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转矩丢失量比较小,作用力持续时间长的辅助前牙转矩控制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辅助前牙转矩控制装置,包括牵引钩、前牙托槽、发条座和牵引座;每颗前牙均固定有一前牙托槽,相邻前牙托槽之间通过小圈曲连接,所述发条座和牵引座分别固定在尖牙与第二前磨牙上,发条座和牵引座之间通过方丝连接,所述第一磨牙和尖牙上均设有一牵引钩,两牵引钩之间通过橡皮链连接。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计为:所述发条座包括发条底座、转轴和发条,所述发条底座固定在尖牙上,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在发条底座上,所述发条设置于发条底座上,且一端与发条底座固定,另一端与转轴固定,所述转轴远离发条底座一端侧面设有方孔,所述方丝一端插入方孔。

所述牵引座包括牵引底座和半圆环,所述牵引底座固定在第二前磨牙上,所述半圆环固定在牵引底座上,所述方丝远离发条座一端固定在半圆环上。

所述侧切牙与尖牙之间设有种植钉,位于侧切牙上的前牙托槽与种植钉通过澳丝圈曲连接。

所述位于侧切牙上的前牙托槽底部设有一圆柱杆和两托块,一托块上设有扁孔,另一托块上设有通孔,所述圆柱杆滑动连接于通孔内,且一端伸出通孔并位于两托块之间,所述澳丝一端绕设有若干圈曲,所述澳丝该端端部设有回折;所述澳丝的回折插入扁孔内,澳丝的圈曲套设在圆柱杆上,澳丝另一端固定在种植钉上。

所述前牙托槽包括T型托槽和方型托槽,所述T型托槽包括互相固定连接的横杆和向牙根方向延伸的竖杆,所述方型托槽粘结固定在牙齿表面,并套设在竖杆上,方型托槽通过与竖杆嵌合与T型托槽稳定连接。

所述设置于尖牙上的牵引钩固定连接在对应前牙托槽的方型托槽上,所述设置于第一磨牙上的牵引钩一端粘结固定在第一磨牙颊侧面,另一端位于第一磨牙对应的黏膜转折处。

所述牵引钩包括竖直长臂和固定在竖直长臂一端的若干水平短臂。

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设置于舌侧的支架,在腭中缝与两侧第一磨牙连线的交汇处设有种植钉,所述支架中间部分固定在种植钉上,两游离端分别设有两分叉,两分叉分别固定在第一磨牙和第二前磨牙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装置中通过两牵引钩之间的橡皮链提供的远中向的力线接近牙齿阻抗中心,牙齿发生转矩丢失的量比较小。对于前庭沟较深的病例,牵引力线位于阻抗中心的根方,产生的逆时针旋转力矩(右侧观)可辅助增加前牙的正转矩。

本发明中以发条座与澳丝为主的两种辅助装置可以直接产生前牙冠唇向、根舌向转矩,

本发明中所采用的加力装置,力量衰减较小,作用力持续时间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前牙托槽1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托块与圆柱杆剖视图;

图4为图1中澳丝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发条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侧视图;

图7为图1中牵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牵引钩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牙托槽,11-T型托槽,12-方型托槽,13-托块,14-圆柱杆,2-牵引钩,21-竖直长臂,22-水平短臂,3-发条座,31-发条底座,32-发条,33-转轴,4-牵引座,41-牵引底座,42-半圆环,5-澳丝,6-方丝,7-小圈曲,8-橡皮链,91-第一种植钉,92-第二种植钉,10-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辅助前牙转矩控制装置,包括固定在前牙上的前牙托槽1、固定在尖牙上的发条座3、固定在第二前磨牙上的牵引座4和分别固定在第一磨牙和尖牙上的两牵引钩2;本实施例的转矩控制装置为口腔单侧结构,实际使用过程中在口腔双侧对称设置该转矩控制装置。本实施例的转矩控制装置在口腔单侧三颗前牙上均固定一前牙托槽1,相邻两前牙托槽1之间通过小圈曲7进行连接。

结合图2所示,所述前牙托槽1包括T型托槽11和方型托槽12,所述T型托槽11包括互相固定连接的横杆和向牙根方向延伸的竖杆,所述方形托槽12底部设有与竖杆尺寸相配合的盲孔,方形托槽12套在竖杆上,并与T型托槽11稳定连接。

位于侧切牙上的前牙托槽1底部设有一圆柱杆14和两托块13,结合图3所示,两托块13对称设置在前牙托槽1底部,一托块13上设有扁孔,另一托块13上设有通孔,所述圆柱杆14滑动连接于通孔内,圆柱杆14贯穿通孔且一端伸出通孔并位于两托块13之间,圆柱杆14另一端设有把手,所述把手位于通孔外,且抵在托块13一侧。如图4所示,所述澳丝5一端绕设有若干圈曲,所述圈曲均匀缠绕在圆柱杆14上,所述澳丝5该端端部设有回折;所述澳丝5的回折用于插入扁孔内,澳丝5的圈曲用于套设在圆柱杆14位于两托块13之间的部分上;本实施例在侧切牙与尖牙之间植入第一种植钉91,澳丝5另一端固定在第一种植钉91上。

结合图5和图6所示,所述发条座3包括发条底座31、转轴33和发条32,所述发条底座31固定在尖牙上,所述转轴33转动连接在发条底座31上,所述发条32设置于发条底座31上,且一端与发条底座31固定,另一端与转轴33固定,所述转轴33远离发条底座31一端侧面设有方孔。

结合图7所示,所述牵引座4包括牵引底座41和半圆环42,所述牵引底座41固定在第二前磨牙上,所述半圆环42固定在牵引底座41上,所述发条座3和牵引座4之间通过方丝6连接,所述方丝6一端插入转轴33上的方孔内,方孔尺寸与方丝匹配,所述方丝6另一端固定在半圆环42上。

如图8所示,所述牵引钩2包括竖直长臂21和固定在竖直长臂21一端的若干水平短臂22,本实施例中水平短臂设有三个。

本实施例中设置于尖牙上的牵引钩2远离水平短臂21一端固定连接在对应前牙托槽的方型托槽12上,所述设置于第一磨牙上的牵引钩2远离水平短臂21一端粘结固定在第一磨牙颊侧面,另一端位于第一磨牙对应的黏膜转折处。两牵引钩2的水平短臂21处通过橡胶链进行连接牵引。

本实施例还在舌侧设置支架10,本实施例在腭中缝与两侧第一磨牙连线的交汇处植入第二种植钉92,所述支架10中间部分固定在第二种植钉92上,两游离端分别设有两分叉,两分叉分别固定在第一磨牙和第二前磨牙上。

上述实施例的辅助前牙转矩控制装置为口腔单侧结构,实际使用中可将两组上述实施例的装置对称设置于口腔双侧的牙齿上,便于对口腔实施对称的作用力。

本实施例的辅助前牙转矩控制装置使用时,先在局麻下在上颌双侧侧切牙和尖牙之间植入1.4*9mm第一种植钉91各一枚。在腭中缝与第一磨牙连线处,植入2.0*10mm第二种植钉92两枚,取模制作支架10将腭中缝的微种植钉和双侧上颌第一磨牙、第二前磨牙稳定连接在一起,来作为后牙稳定部件,该稳定部件可以很好的维持后牙支抗。

在上颌第一磨牙颊侧粘结牵引钩2,牵引钩2的游离端位于上颌第一磨牙对应的黏膜转折处。

将前牙区方形托槽12与T形托槽11的竖杆相互嵌合就位,将各个前牙托槽1顺应前牙区牙弓弧度安放,且位于相应牙齿的中1/3处,确定方形托槽12的位置后,将相应的前牙区唇侧面酸蚀,涂布粘结剂,将方形托槽采用光固化粘结剂粘结固定。T型托槽11的竖杆嵌入方形托槽内,通过小圈曲7将相邻两前牙托槽1的T型托槽11进行连接,用流体树脂将小圈曲固定连接在一起,并与T形托槽固定连接在一起

用光固化树脂分别将发条座3和牵引座4分别固定在尖牙和第二前磨牙颊侧的切端1/3处,牵引座4的半圆环42设置方向与与牙长轴平行设置,将0.022*0.028inch 不锈钢方丝穿过发条座3转轴33轴心处的方孔内,参照图1,使方丝右侧逆时针旋转,左侧顺时针旋转,将发条绕紧,最终将不锈钢方丝的游离端穿过牵引座4的半圆环42的孔内,并进行固定。

将两托块13固定在位于侧切牙上的前牙托槽1底部,将澳丝5回折端插进一托块13的扁孔内,将澳丝5的螺旋圈曲部分放置在两托块之间,将圆柱杆14穿过另一托块13的通孔并插入澳丝5的圈曲部分,将澳丝的游离端固定连接在前牙区的第一种植钉91上

在尖牙相对应的方型托槽12远中侧固定一牵引钩2,将该牵引钩与第一磨牙上的牵引钩2的水平短臂22端用橡皮链8进行连接牵拉,因其力线接近前牙的阻抗中心,在施加牵引力的时候上前牙更接近整体移动。

在第一种植钉和托块之间也可以用橡皮链8进行牵引,控制前牙的垂直向位置,同时因其位于前牙阻抗中心的唇侧也可以辅助施加冠唇向、根舌向转矩。

发条座3与澳丝5可以辅助施加根舌向冠唇向的转矩,实现牙齿远中整体移动。

本实施例的装置的力学机制如下,

两牵引钩2之间的橡皮链8产生远中向的牵引力。根舌向的力矩有两个,分别为:1)发条座3可产生尖牙牙根远中、冠近中力矩;2)澳丝5可产生前牙根舌向转矩。

对于前牙需要垂直向控制的病例,本实施例通过橡皮链牵拉于微种植钉和上前牙之间,因力线位于前牙阻抗中心的唇侧,故可对前牙产生逆时针的转矩。

由于不同的前牙倾斜度以及前牙内收量决定了前牙根舌向转矩的需求量不同,在治疗中可以根据治疗的需求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方法来控制前牙的转矩。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上述各实施例,凡采用等同替换方式得到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相关技术
  • 一种辅助前牙转矩控制装置
  • 一种辅助前牙转矩控制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2577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