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隐藏式出风口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0:46:31


一种隐藏式出风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出风口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隐藏式出风口。

背景技术

为了调节车内环境温度,汽车设计者们往往会在汽车仪表板或者副仪表板上布置空调出风口。而汽车空调出风口是汽车空调系统中一个重要的部件,承担着输送空调风的职责,而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需要能良好的调节出风口出风的方向。目前市场上的隐藏式出风口(视觉效果为无外叶片),一般采用电机控制来实现吹风的调节,也即触控面板上输入命令,触控面板再对电机发送信号控制电机工作。电机控制调风的出风口无手动拨钮组件,无法实现手动控制来调节吹风,如果电动模式出现错误,就无法通过手动操作实现吹风的调节。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隐藏式出风口,通过在出风口外部可操作处设置拨钮组件,通过手动操作拨钮组件就可以控制出风口的第一风道或第二风道的打开,从而实现出风口出风的上吹风或下吹风。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隐藏式出风口,包括壳体、导风块以及调风板;

所述导风块设在所述壳体内部并将内部风道分隔形成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

所述调风板包括连接部和挡风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导风块转动连接;

当所述调风板以连接部为轴向上转动至挡风部抵靠所述壳体的内壁时,所述挡风部封闭第一风道;当所述调风板以连接部为轴向下转动至所述挡风部抵靠所述壳体的内壁时,所述挡风部封闭第二风道。

优选的,所述调风板沿着第二方向延伸形成。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一调风板与壳体内部设置的导风块转动连接,可以封闭壳体内部的第一风道或第二风道,实现出风口的上吹风或下吹风。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控制出风方向的拨钮组件,所述拨钮组件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所述调风板传动连接;所述拨钮组件转动时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同步带动所述调风板转动。

具体的,所述拨钮组件的操作部设置在出风口裸露在外部的位置。

具体的,所述拨钮组件绕着第一方向相对朝下转动时,所述调风板绕着第二方向旋转控制出风口的第一风道打开和第二风道关闭,出风口实现向下吹风;所述拨钮组件绕着第一方向相对朝上转动时,所述调风板绕着第二方向旋转控制出风口的第二风道打开和第一风道关闭,出风口实现向上吹风。

进一步的,所述出风口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拨钮组件绕着所述第一方向转动幅度的第一限制部。

优选的,上述壳体靠近出风口的一端设置有面板,所述面板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形成上述用于限制所述拨钮组件绕着第一方向转动的转动幅度的第一限制部。

优选的,所述拨钮组件包括相互匹配的拨钮和拨钮底座,所述拨钮与所述拨钮底座匹配安装后具有用于所述安装件贯穿的穿孔;其中所述拨钮包括便于操作的操作部。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在出风口外部可操作处设置拨钮组件,通过手动操作拨钮组件就可以控制出风口的第一风道或第二风道的打开,从而实现出风口出风的上吹风或下吹风。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与所述拨钮组件固定安装的安装件、与所述安装件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件,与所述调风板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件;

当所述拨钮组件转动时,通过安装件带动第一连接件同向转动,第一连接件带动第二连接件反向转动,第二连接件带动调风板同向转动,最终使所述调风板封闭第一风道或第二风道。

优选的,所述安装件沿着第一方向延伸形成,其中,上述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平行。

优选的,所述安装件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壳体上。为了便于安装,所述壳体包括相互匹配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的尾部连接有密封条,提高出风口安装至车体后的密封性。

优选的,所述导风块包括可拆卸安装的第一导风块和第二导风块,其中,所述第一导风块靠近出风口设置。所述第一导风块和所述第二导风块匹配后形成一内腔,上述安装件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第一导风块上。具体的,所述第一导风块设置有用于所述拨钮通过的通孔;所述拨钮包括操作部、与所述第一导风块的上端匹配的匹配部、以及穿过所述通孔与拨钮底座匹配安装的安装部。

更优选的,所述安装件与所述第一导风块之间设置有第一阻尼块,使得操作所述拨钮相对上下转动时,所述第一导风块和所述第一阻尼块摩擦产生阻尼力,增强了所述拨钮组件带着所述安装件绕着第一方向转动时的阻尼感,便于操作力的控制。具体的,所述安装件靠近出风口的一端设置用于安装所述第一阻尼块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阻尼块安装至所述安装件的第一凹槽后,且远离所述安装件的一端接触所述第一导风块的内壁。

优选的,所述安装件通过第一轴部和第二轴部可转动的安装在上述第一导风块上,且所述第一轴部为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匹配的一端;所述安装件位于所述第二轴部的一侧并列设置有一转动轴,对应的,所述第一导风块设置有用于所述转动轴匹配滑行的弧形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风块的侧面设置开口,且可拆卸安装有一安装挡块,所述安装挡块的顶部设置一弧形凹陷处,所述安装挡块与所述第一导风块形成与所述安装件的第一轴部匹配的开孔;其中所述安装挡块与所述第一导风块通过卡扣方式连接,所述安装挡块安装至所述第一导风块后与所述第二导风块形成上述导风块。

具体的,手动操作所述操作部带动所述拨钮组件绕着第一方向相对朝下转动至抵靠在所述面板的开口的下端处,所述调风板绕着第二方向相对朝下转动直至接触所述壳体的内壁使得第一风道打开和第二风道关闭,实现出风口的下吹风;手动操作所述操作部带动所述拨钮组件绕着第一方向相对朝上转动至抵靠在所述面板的开口的上端处,所述调风板绕着第二方向相对朝上转动直至接触所述壳体的内壁使得第一风道关闭和第二风道打开,实现出风口的上吹风。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与第二连接件匹配连接的连接柱,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件具有与第一连接件匹配连接的滑槽;当所述拨钮组件转动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连接柱可在第二连接件的滑槽中移动,同时带动第二连接件转动。

优选的,所述安装件的一端安装有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匹配的连接部,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件具有与所述连接部匹配的滑槽;当所述拨钮组件绕着第一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的转动幅度达到最大时,所述连接部置于所述滑槽远离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安装件的第一轴部设置有安装槽,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与所述安装槽匹配的安装柱;通过所述安装柱与所述安装槽的匹配实现所述安装件和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同步运动。

具体的,当所述拨钮组件处于初始位置,即所述拨钮置于所述面板的开口的中心处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连接部匹配于所述滑槽靠近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调风板通过第三轴部和第四轴部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壳体上。

更优选的,所述第二导风块的两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三轴部匹配的第一滑行部、以及与所述第四轴部匹配的第二滑行部;所述第三轴部和所述第一滑行部的匹配、以及所述第四轴部和所述第二滑行部的匹配,可以保证所述调风板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第二导风块上,使得所述调风板可以相对所述第二导风块做旋转运动,从而实现出风口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具体的,所述调风板包括与所述第二导风块连接的连接部和挡风部,所述第二导风块具有与所述连接部匹配的弧形凹陷部,所述调风板的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导风块的弧形凹陷部的匹配,可以保证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单独出风。

具体的,手动操作所述拨钮的操作部带动所述拨钮组件绕着第一方向相对朝下转动(假设此时拨钮组件为顺时针转动),所述拨钮组件带动所述安装件和所述第一连接件绕着第一方向顺时针转动,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运动给所述第二连接件一个作用力,使得所述第二连接件逆时针转动,所述第二连接件带动所述调风板绕着第二方向做逆时针旋转运动,直至所述操作部抵靠在所述面板的开口的下端处时,所述调风板的活动端抵靠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使得第一风道打开和第二风道关闭,实现出风口的下吹风;手动操作所述操作部带动所述拨钮组件绕着第一方向相对朝上转动(假设此时拨钮组件为逆时针转动),所述拨钮组件带动所述安装件和所述第一连接件绕着第一方向逆时针转动,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运动给所述第二连接件一个作用力,使得所述第二连接件顺时针转动,所述第二连接件带动所述调风板绕着第二方向做顺时针旋转运动,直至所述操作部抵靠在所述面板的开口的上端处时,所述调风板的活动端抵靠所述壳体的内壁使得第一风道关闭和第二风道打开,实现出风口的上吹风。

进一步的,还包括沿着第三方向延伸的风门、以及用于控制风门绕着第三方向旋转的风门拨钮组件,其中,所述第三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

优选的,所述风门通过第五轴部和第六轴部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壳体上,具体可转动安装在所述下壳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风门拨钮组件包括可转动的轮盘结构,所述轮盘结构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所述风门传动连接;当所述轮盘结构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二传动机构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带动所述风门打开或关闭。

优选的,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与所述轮盘结构连接的风门连杆、以及与所述风门连接的风门曲柄,所述风门连杆远离所述轮盘结构的一端与所述风门曲柄远离风门的一端连接;其中,所述风门连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球形的连接头,对应的,所述轮盘结构和所述风门曲柄分别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头匹配的连接口;所述风门曲柄设置有与所述风门的第五轴部连接的曲柄轴,对应的,所述第六轴部具有与所述曲柄轴匹配的曲柄轴安装槽。

优选的,所述上壳体的一侧成型有轴部,所述轮盘结构能转动的设于所述轴部上,且,所述面板设置有用于所述轮盘结构的操作端通过的开口。其中,所述轮盘结构靠近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当所述轮盘结构转动至所述第一限位部或所述第二限位部抵靠所述面板的内侧时,所述轮盘结构带动所述风门绕着第三方向转动打开或关闭。

具体的,手动操作所述轮盘结构的操作端使其沿着所述壳体的轴部转动(假设此时为逆时针转动),所述轮盘结构带动所述风门连杆朝着靠近所述出风口的方向运动,所述风门连杆带动所述风门曲柄做逆时针运动,所述风门曲柄带动所述风门绕着第三方向做逆时针转动,使其由关闭到开启状态调节风量,当所述轮盘结构的第一限位部抵靠在所述面板上,所述风门完全开启,风量达到最大;手动操作所述轮盘结构的操作端使其沿着所述壳体的轴部转动(假设此时为顺时针转动),所述轮盘结构带动所述风门连杆朝着远离所述出风口的方向运动,所述风门连杆带动所述风门曲柄做顺时针运动,所述风门曲柄带动所述风门绕着第三方向做顺时针转动,使其由开启到关闭状态,当所述轮盘结构的第二限位部抵靠在所述面板上,所述风门完全关闭。

进一步的,还包括沿着第四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的叶片,所述拨钮组件沿着第一方向滑行时,所述叶片绕着第四方向翻转,所述第四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优选的,所述叶片通过叶片连杆连接,实现每个所述叶片同时运动。

优选的,每个所述叶片包括置于第一风道内的第一叶片和置于所述第二风道内的第二叶片,便于在调节上下吹风的同时可以调节左右吹风;其中,所述第一叶片和所述第二叶片之间通过一转轴固定连接,且所述叶片通过所述转轴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导风块上。

进一步的,所述出风口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拨钮组件沿着第一方向滑行形成的第二限制部。

优选的,所述拨钮组件包括上述与所述安装件匹配的拨钮和拨钮底座,还包括与所述拨钮底座匹配的拨叉,对应的,所述叶片成型有缺口,所述缺口上设置有转动部,所述拨叉与所述转动部匹配安装,使得所述拨叉平行运动可以带动所述叶片绕着第四方向翻转。其中,所述缺口成型于所述转轴上。所述拨钮底座设置有与所述拨叉的两端匹配的轴孔,使得所述拨叉可以匹配安装在所述拨钮底座上。

更优选的,所述拨钮底座与所述安装件之间设置有第二阻尼块,其中,所述安装件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二阻尼块的第二凹槽;使得所述操作拨钮左右移动时,拨钮底座和第二阻尼块摩擦产生阻尼力,增强所述拨钮组件在相对所述安装件沿着第一方向滑行时的阻尼感,便于操作力的控制。其中,所述安装件的下端设置开口形成用于限制所述拨钮组件在所述安装件上的行程的第二限制部。

具体的,人工操作所述拨钮相对所述安装件沿着第一方向朝右滑行时,所述拨叉带动所述叶片的转动部一起朝右运动,使得所述叶片绕着第四方向朝右翻转,同时,通过所述叶片连杆带动叶片组同步运动,出风口的气流经过叶片组的导向作用实现右吹风;人工操作所述拨钮相对所述安装件沿着第一方向朝左滑行时,所述拨叉带动所述叶片的转动部一起朝左运动,使得所述叶片绕着第四方向朝左翻转,同时,通过所述叶片连杆带动叶片组同步运动,出风口的气流经过叶片组的导向作用实现左吹风。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设计一种隐藏式出风口,通过设置一调风板与壳体内部设置的导风块转动连接,可以封闭壳体内部的第一风道或第二风道,实现出风口的上吹风或下吹风;同时,通过在出风口外部可操作处设置拨钮组件,通过手动操作拨钮组件就可以控制出风口的第一风道或第二风道的打开,从而实现出风口出风的上吹风或下吹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一种隐藏式出风口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一种隐藏式出风口的部分结构爆炸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一种隐藏式出风口的爆炸视图;

图4为本实施例的拨钮组件和叶片及调风板装配图;

图5为本实施例的风门和风门拨钮组件的爆炸视图;

图6为本实施例的轮盘结构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的安装件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施例的安装件的示意图(体现第二限制部);

图9为本实施例的拨钮组件和调风板的爆炸视图;

图10为本实施例的导风块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施例的导风块的示意图(体现弧形凹陷部);

图12为本实施例的一种隐藏式出风口的示意图(处于下吹风);

图13为图12中A-A处剖视图;

图14为本实施例中拨钮组件和导风板的装配示意图(处于下吹风);

图15为本实施例的一种隐藏式出风口的示意图(处于上吹风);

图16为图15中B-B处剖视图;

图17为本实施例中拨钮组件和导风板的装配示意图(处于上吹风);

图18为本实施例中拨钮组件和叶片组的装配示意图(处于右吹风);

图19为本实施例中拨钮组件和叶片组的装配示意图(处于左吹风)。

附图标记说明:11、拨钮组件;111、拨钮;111-1、操作部;111-2、匹配部;111-3、安装部;112、拨钮底座;113、穿孔;113、拨叉;12、第一限制部;13、第一传动机构;131、安装件;131-1、第一凹槽;131-11、第一阻尼块;131-2、第二凹槽;131-21、第二阻尼块;131-3、第一轴部;131-31、安装槽;131-4、第二轴部;131-5、转动轴;132、第二连接件;132-1、滑槽;133、第一连接件;133-1连接部;133-2、安装柱;14、第二限制部;21、调风板;211、第三轴部;212、第四轴部;213、连接部;214、挡风部;22、导风块;221、第一导风块;221-1、通孔;221-2、弧形槽;222、第二导风块;222-1、第一滑行部;222-2、第二滑行部;222-3、弧形凹陷部;224、安装挡块;3、第一风道;4、第二风道;5、风门;51、第五轴部;52、第六轴部;521、曲柄轴安装槽;6、风门拨钮组件;61、轮盘结构;611、第一限位部;612、第二限位部;62、第二传动机构;621、风门连杆;621-1、连接头;622、风门曲柄;622-1、曲柄轴;63、连接口;7、叶片;71、叶片连杆;72、第一叶片;73、第二叶片;74、转轴;741、缺口;742、转动部;8、壳体;81、上壳体;811、轴部;82、下壳体;9、密封条;10、面板;X、第一方向;X1、第二方向;X2、第三方向;Y、第四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

如图1-图3、图12-17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隐藏式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包括壳体8、导风块22以及调风板21;所述导风块22设在所述壳体8内部并将内部风道分隔形成第一风道3和第二风道4;所述调风板21包括连接部213和挡风部214,所述连接部213与所述导风块22转动连接;当所述调风板21以连接部213为轴向上转动至挡风部214抵靠所述壳体8的内壁时,所述挡风部214封闭第一风道3;当所述调风板21以连接部213为轴向下转动至所述挡风部214抵靠所述壳体8的内壁时,所述挡风部214封闭第二风道4。优选的,所述调风板21沿着第二方向延伸形成。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一调风板21与壳体8内部设置的导风块22转动连接,可以封闭壳体8内部的第一风道3或第二风道4,实现出风口的上吹风或下吹风,优化了结构,实现风道转换的零部件少。

所述出风口还包括用于控制出风方向的拨钮组件11,所述拨钮组件11通过第一传动机构13与所述调风板21传动连接;所述拨钮组件11转动时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机构13同步带动所述调风板21转动。所述第一传动机构13包括与所述拨钮组件11固定安装的安装件131、与所述安装件131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件133,与所述调风板21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件132;当所述拨钮组件11转动时,通过安装件131带动第一连接件133同向转动,第一连接件133带动第二连接件132反向转动,第二连接件132带动调风板21同向转动,最终使所述调风板21封闭第一风道3或第二风道4。优选的,所述安装件131沿着第一方向X延伸形成。其中,所述第一方向X平行与所述第二方向X1。当所述拨钮组件1绕着所述第一方向X转动时,所述调风板2绕着所述第二方向X1旋转控制出风口的第一风道3或第二风道4的打开。具体的,所述安装件131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壳体8上。为了便于安装,所述壳体8包括相互匹配的上壳体81和下壳体82,所述下壳体82的尾部连接有密封条9,提高出风口安装至车体后的密封性。具体的,所述拨钮组件11的操作部111-1设置在出风口裸露在外部的位置。具体的,所述拨钮组件11绕着第一方向X相对朝下转动时,所述调风板21绕着第二方向X1旋转控制出风口的第一风道3打开和第二风道4关闭,出风口实现向下吹风;所述拨钮组件11绕着第一方向X相对朝上转动时,所述调风板21绕着第二方向X1旋转控制出风口的第二风道4打开和第一风道3关闭,出风口实现向上吹风。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在出风口外部可操作处设置拨钮组件11,通过手动操作拨钮组件11就可以控制出风口的第一风道3或第二风道4的打开,从而实现出风口出风的上吹风或下吹风,且简化了实现风道转换的第一传动机构13。

如图1-图4,图9-图11所示,进一步的,所述出风口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拨钮组件11绕着所述第一方向X转动幅度的第一限制部12。优选的,上述壳体8靠近出风口的一端设置有面板10,所述面板10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形成上述用于限制所述拨钮组件11绕着第一方向X转动的转动幅度的第一限制部12。优选的,所述拨钮组件11包括相互匹配的拨钮111和拨钮底座112,所述拨钮111与所述拨钮底座112匹配安装后具有用于所述安装件131贯穿的穿孔;其中所述拨钮111包括便于操作的操作部111-1。优选的,所述导风块22包括可拆卸安装的第一导风块221和第二导风块222,其中,所述第一导风块221靠近出风口设置。所述第一导风块221和所述第二导风块222匹配后形成一内腔,上述安装件131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第一导风块221上。具体的,所述第一导风块221设置有用于所述拨钮111通过的通孔221-1;所述拨钮111包括操作部111-1、与所述第一导风块221的上端匹配的匹配部111-2、以及穿过所述通孔221-1与拨钮底座112匹配安装的安装部111-3。更优选的,所述安装件131与所述第一导风块221之间设置有第一阻尼块131-11,使得操作所述拨钮111相对上下转动时,所述第一导风块221和所述第一阻尼块131-11摩擦产生阻尼力,增强了所述拨钮组件11带着所述安装件131绕着第一方向X转动时的阻尼感,便于操作力的控制。具体的,所述安装件131靠近出风口的一端设置用于安装所述第一阻尼块131-11的第一凹槽131-1,所述第一阻尼块131-11安装至所述安装件131的第一凹槽131-1后,且远离所述安装件131的一端接触所述第一导风块221的内壁。

具体的,手动操作所述操作部111-1带动所述拨钮组件11绕着第一方向X相对朝下转动至抵靠在所述面板10的开口的下端处,所述调风板21绕着第二方向X1相对朝下转动直至接触所述壳体8的内壁使得第一风道3打开和第二风道4关闭,实现出风口的下吹风;手动操作所述操作部111-1带动所述拨钮组件11绕着第一方向X相对朝上转动至抵靠在所述面板10的开口的上端处,所述调风板21绕着第二方向X1相对朝上转动直至接触所述壳体8的内壁使得第一风道3关闭和第二风道4打开,实现出风口的上吹风。

如图2所示,进一步的,所述拨钮组件11通过第一传动机构13与所述调风板21传动连接;所述拨钮组件11绕着所述第一方向X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时,所述拨钮组件11带动所述第一传动机构13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所述第一传动机构13带动所述调风板21绕着所述第二方向X1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出风口的第一风道3或第二风道4打开。优选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13的一端连接所述安装件131,另一端连接所述调风板21。

如图2-图3,图7-图8所示,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13包括上述与所述拨钮组件11匹配的安装件131、以及与所述安装件131连接的第二连接件132,所述第二连接件13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调风板21;所述拨钮组件11绕着所述第一方向X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时,所述拨钮组件11带动所述安装件131沿着与所述拨钮组件11的转动方向相同的方向转动,所述安装件131带动所述第二连接件132沿着与所述拨钮组件11的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所述第二连接件132带动所述调风板21绕着所述第二方向X1沿着与所述第二连接件132相同的转动方向旋转,出风口的第一风道3或第二风道4打开。优选的,所述安装件131通过第一轴部131-3和第二轴部131-4可转动的安装在上述第一导风块221上,且所述第一轴部131-3为与所述第二连接件132匹配的一端;所述安装件131位于所述第二轴部131-4的一侧并列设置有一转动轴131-5,对应的,所述导风块22设置有用于所述转动轴131-5匹配滑行的弧形槽221-2。优选的,所述第一导风块221的侧面设置开口,且可拆卸安装有一安装挡块224,所述安装挡块224的顶部设置一弧形凹陷处,所述安装挡块224与所述第一导风块221形成与所述安装件131的第一轴部131-3匹配的开孔;其中所述安装挡块224与所述第一导风块221通过卡扣方式连接,所述安装挡块224安装至所述第一导风块221后与所述第二导风块222形成上述导风块22。进一步的,所述安装件131的一端安装有与所述第二连接件132连接的第一连接件133,所述第一连接件133具有与所述第二连接件132匹配的连接部133-1,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件132具有与所述连接部133-1匹配的滑槽132-1;当所述拨钮组件11绕着第一方向X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的转动幅度达到最大时,所述连接部133-1置于所述滑槽132-1远离所述第二连接件132的一端。优选的,所述安装件131的第一轴部131-3设置有安装槽131-31,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件133具有与所述安装槽131-31匹配的安装柱133-2;通过所述安装柱133-2与所述安装槽131-31的匹配实现所述安装件131和所述第一连接件133的同步运动。具体的,当所述拨钮组件11处于初始位置,即所述拨钮111置于所述面板10的开口的中心处时,所述第一连接件133的连接部133-1匹配于所述滑槽132-1靠近所述第二连接件132的一端。

如图2-图4,图10-11所示,优选的,所述调风板21通过第三轴部211和第四轴部212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壳体8上。更优选的,所述第二导风块222的两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三轴部211匹配的第一滑行部222-1、以及与所述第四轴部212匹配的第二滑行部222-2;所述第三轴部211和所述第一滑行部222-1的匹配、以及所述第四轴部212和所述第二滑行部222-2的匹配,可以保证所述调风板21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第二导风块222上,使得所述调风板21可以相对所述第二导风块222做旋转运动,从而实现出风口的第一风道3和第二风道4。具体的,所述调风板21包括与所述第二导风块222连接的连接部213和远离所述第二导风块222的挡风部214,所述第二导风块222具有与所述连接部213匹配的弧形凹陷部222-3,所述调风板21的连接部213与所述第二导风块222的弧形凹陷部222-3的匹配,可以保证第一风道3和第二风道4的单独出风。

图2-图3,图5-图6所示,进一步的,还包括沿着第三方向X2延伸的风门5、以及用于控制风门5绕着第三方向X2旋转的风门拨钮组件6,其中,所述第三方向X2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X。优选的,所述风门5通过第五轴部51和第六轴部52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壳体8上,具体可转动安装在所述下壳体82上。进一步的,所述风门拨钮组件6包括可转动的轮盘结构61,所述轮盘结构61通过第二传动机构62与所述风门5传动连接;当所述轮盘结构61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二传动机构62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所述第二传动机构62带动所述风门5打开或关闭。优选的,所述第二传动机构62包括与所述轮盘结构61连接的风门连杆621、以及与所述风门5连接的风门曲柄622,所述风门连杆621远离所述轮盘结构61的一端与所述风门曲柄622远离风门5的一端连接;其中,所述风门连杆62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球形的连接头621-1,对应的,所述轮盘结构61和所述风门曲柄622分别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头621-1匹配的连接口63;所述风门曲柄622设置有与所述风门5的第五轴部51连接的曲柄轴622-1,对应的,所述第六轴部52具有与所述曲柄轴622-1匹配的曲柄轴安装槽521。优选的,所述上壳体81的一侧成型有轴部811,所述轮盘结构61能转动的设于所述轴部上,且,所述面板10设置有用于所述轮盘结构61的操作端通过的开口。其中,所述轮盘结构61靠近所述壳体8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部611和第二限位部612,当所述轮盘结构61转动至所述第一限位部611或所述第二限位部612抵靠所述面板10的内侧时,所述轮盘结构61带动所述风门5绕着第三方向X2转动打开或关闭。

如图2-图4,图8,图18-图19所示,进一步的,还包括沿着第四方向Y延伸的至少一个的叶片7,所述拨钮组件11沿着第一方向X滑行时,所述叶片7绕着第四方向Y翻转,所述第四方向Y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X。优选的,所述叶片7通过叶片连杆71连接,实现每个所述叶片7同时运动。优选的,每个所述叶片7包括置于第一风道3内的第一叶片72和置于所述第二风道4内的第二叶片73,便于在调节上下吹风的同时可以调节左右吹风;其中,所述第一叶片72和所述第二叶片73之间通过一转轴74固定连接,且所述叶片7通过所述转轴74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导风块22上。进一步的,所述拨钮组件11包括与所述叶片7匹配的拨钮组件11、以及用于限制所述拨钮组件11沿着第一方向X滑行形成的第二限制部14。优选的,所述拨钮组件11包括上述与所述安装件131匹配的拨钮111和拨钮底座112,还包括与所述拨钮底座112匹配的拨叉113,对应的,所述叶片7成型有缺口741,所述缺口741上设置有转动部742,所述拨叉113与所述转动部742匹配安装,使得所述拨叉113平行运动可以带动所述叶片7绕着第四方向Y翻转。其中,所述缺口741成型于所述转轴74上。所述拨钮底座112设置有与所述拨叉113的两端匹配的轴孔,使得所述拨叉113可以匹配安装在所述拨钮底座112上。更优选的,所述拨钮底座112与所述安装件131之间设置有第二阻尼块131-21,其中,所述安装件131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二阻尼块131-21的第二凹槽131-2;使得所述操作拨钮111左右移动时,拨钮底座112和第二阻尼块131-21摩擦产生阻尼力,增强所述拨钮组件11在相对所述安装件131沿着第一方向X滑行时的阻尼感,便于操作力的控制。其中,所述安装件131的下端设置开口形成用于限制所述拨钮组件11在所述安装件131上的行程的第二限制部14。

本实施例的安装步骤:

(1)、第一阻尼块131-11和第二阻尼块131-21分别安装到安装件131上对应的第一凹槽131-1和第二凹槽131-2内;

(2)、第一导风块221的一端开有用于拨钮111通过的通孔221-1,另一端开有Ω形孔,所述安装件131先预装在到第一导风块221上;

(3)、拨叉113通过轴孔配合安装到拨钮底座112上,然后拨钮111与拨钮底座112通过固定连接安装在所述安装件131的两侧,拨钮111可以在所述安装件131上左右来回滑动;

(4)、1-3步安装完成后,将安装挡块224通过卡扣安装到第一导风块上,此时拨钮111可以带动安装件131旋转;

(5)、第一连接件133安装到安装件131上与其形成固定连接,1-5步安装完成后得到组件一;

(6)、调风板21先预装到下壳体82上,然后第二导风块安装到下壳体82上与其形成固定连接;

(7)、叶片7组通过叶片连杆71连接在一起,然后安装到下壳体82上,6-7步安装完成后得到组件二;

(8)、组件一安装到组件二上与其形成固定连接;

(9)、将上壳体81安装到下壳体82上与其形成固定连接;

(10)、将第二连接件132安装到调风板21上与其形成固定连接,此时来回拨动拨钮111可以带动安装件131旋转,安装件131可以带动第二连接件132旋转,第二连接件132可以带动调风板21旋转,即旋转拨钮111可以带动调风板21旋转;

(11)、轮盘结构61通过轴孔配合安装到上壳体81上,风门5配合安装到下壳体82上,风门曲柄622安装到风门5上与其形成固定连接,风门连杆621通过连接口63配合安装到风门曲柄622和轮盘结构61上;

(12)、面板10安装到上壳体81上与其形成固定连接,密封条9粘贴在下壳体82尾部。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1、出风口的上下吹风(如图12-图17所示)

手动操作所述拨钮111的操作部111-1带动所述拨钮组件11绕着第一方向X相对朝下转动假设此时拨钮组件11为顺时针转动,所述拨钮组件11带动所述安装件131和所述第一连接件133绕着第一方向X顺时针转动,所述第一连接件133的运动给所述第二连接件132一个作用力,使得所述第二连接件132逆时针转动,所述第二连接件132带动所述调风板21绕着第二方向X1做逆时针旋转运动,直至所述操作部111-1抵靠在所述面板10的开口的下端处时,所述调风板21的活动端抵靠在所述壳体8的内部,使得第一风道3打开和第二风道4关闭,实现出风口的下吹风;

手动操作所述操作部111-1带动所述拨钮组件11绕着第一方向X相对朝上转动假设此时拨钮组件11为逆时针转动,所述拨钮组件11带动所述安装件131和所述第一连接件133绕着第一方向X逆时针转动,所述第一连接件133的运动给所述第二连接件132一个作用力,使得所述第二连接件132顺时针转动,所述第二连接件132带动所述调风板21绕着第二方向X1做顺时针旋转运动,直至所述操作部111-1抵靠在所述面板10的开口的上端处时,所述调风板21的活动端抵靠所述壳体8的内壁使得第一风道3关闭和第二风道4打开,实现出风口的上吹风。

2、出风口的左右吹风(如图18-图19所示)

人工操作所述拨钮111相对所述安装件131沿着第一方向X朝右滑行时,所述拨叉113带动所述叶片7的转动部742一起朝右运动,使得所述叶片7绕着第四方向Y朝右翻转,同时,通过所述叶片连杆71带动叶片7组同步运动,出风口的气流经过叶片7组的导向作用实现右吹风;

人工操作所述拨钮111相对所述安装件131沿着第一方向X朝左滑行时,所述拨叉113带动所述叶片7的转动部742一起朝左运动,使得所述叶片7绕着第四方向Y朝左翻转,同时,通过所述叶片连杆71带动叶片7组同步运动,出风口的气流经过叶片7组的导向作用实现左吹风。

3、出风口的风量调节

手动操作所述轮盘结构61的操作端使其沿着所述壳体8的轴部转动假设此时为逆时针转动,所述轮盘结构61带动所述风门连杆621朝着靠近所述出风口的方向运动,所述风门连杆621带动所述风门曲柄622做逆时针运动,所述风门曲柄622带动所述风门5绕着第三方向X2做逆时针转动,使其由关闭到开启状态调节风量慢慢变大,当所述轮盘结构61的第一限位部611抵靠在所述面板10上,所述风门5完全开启,风量达到最大;

手动操作所述轮盘结构61的操作端使其沿着所述壳体8的轴部转动假设此时为顺时针转动,所述轮盘结构61带动所述风门连杆621朝着远离所述出风口的方向运动,所述风门连杆621带动所述风门曲柄622做顺时针运动,所述风门曲柄622带动所述风门5绕着第三方向X2做顺时针转动,使其由开启到关闭状态,风量由大变小,当所述轮盘结构61的第二限位部612抵靠在所述面板10上,所述风门5完全关闭。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相关技术
  • 一种新型的氢能汽车隐藏式出风口
  • 一种汽车的隐藏式出风口
技术分类

06120112674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