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结构改进的漏电保护安全插座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0:52:42


一种结构改进的漏电保护安全插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安全插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改进的漏电保护安全插座。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家用电器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并且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件。为了防止因电器漏电而引起的安全事故,人们通常会在家中的输入总线上安装有漏电保护开关,通过它解决了漏电安全危害的发生。但不足之处是:由于整个家庭线路只安装了一个漏电保护开关,当某个电器发生漏电时整个总线路将会因漏电保护开关的断开而全部切断,致使其它电器也不能运行,甚至因突然断电而损伤单个电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的安全插座生产厂商进行了诸多尝试,对现有的插座进行一定的结构革新,并设计出了在发生漏电情况时能够及时将插座内部电源切断的智能漏电保护插座。现有的漏电保护插座多由底壳、面板以及设置在底壳内部的漏电保护模块所组成,在底壳上还设置有用于插入电器插头的L极插套、N极插套与地线插头,而漏电保护模块由外部电力输入端子、电路板与脱扣装置所组成,外部电源通过外部电力输入端子输入到该漏电保护模块,当脱扣装置合闸时外部电力输入端子与电路板电气导通。有关于脱扣装置的相关技术信息,可参见中国发明授权公告号CN 107818890 B所涉及的“一种漏电保护器”,其L极插套、N极插套是通过电线与电路板实现电气连通的,当电器产生漏电时,漏电保护模块自动将脱扣装置分断,外部电力输入端子电路板断开连接,由此实现L极插套、N极插套与电路板的断开。上述漏电保护插座存在的问题是:由于所述L极插套、N极插套通过电线与电路板实现电气连通,如果安装不合理或者不按照规章步骤安装会造成底壳内部十分混乱,电线会缠绕各种部件而无法保证运行可靠性,并且安装电线组装工序十分复杂,生产成本也很高。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对现有的漏电保护安全插座结构加以合理的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积极而有效的探索,终于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具有独立漏电保护功能、并有利于插套与漏电保护模块之间直接实现电气连接而无需电线连接进而达到插座内部的整洁可靠与布局合理并提高运行可靠性的结构改进的漏电保护安全插座。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一种结构改进的漏电保护安全插座,包括有一具有容置腔的底壳,在该底壳的上部形成有一呈矩形形状构造的底壳连接板,在所述底壳的容置腔内设置有一漏电保护模块,在该漏电保护模块的上部形成有一电路板,在该底壳的容置腔的上部位置处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底壳连接板的中部位置处安装有一上盖,在所述底壳连接板上嵌套有一面板,在该面板上设置有三极插孔,且在所述底壳的容置腔的底部表面上设置有与该三极插孔相对应的三极插孔L极插套、三极插孔N极插套与地线插套,在所述底壳的容置腔的底部表面上形成有用于与三极插孔L极插套实现电气连接的L极插套连接片,且在该L极插套连接片远离所述三极插孔L极插套的一端朝向上形成有一L极插套输入片;同样地,在所述底壳的容置腔的底部表面上形成有用于与三极插孔N极插套实现电气连接的N极插套连接片,在该N极插套连接片远离所述三极插孔N极插套的一端朝向上形成有一N极插套输入片,在所述电路板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L极插套输入片与N极插套输入片的位置处分别开设有一L极输出焊孔和N极输出焊孔,且在所述 L极插套输入片与N极插套输入片的高度方向的上部分别形成有一L极插套输入头与N极插套输入头,所述 L极插套输入头与N极插套输入头分别嵌设在L极输出焊孔和N极输出焊孔内并用锡焊焊接的方式将其连接,从而实现L极插套输入片、N极插套输入片与电路板的电气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漏电保护模块的下部分别设置有一L极接线端子与一N极接线端子,在所述底壳的底板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L极接线端子与N极接线端子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一内部中空的L极接线端子座与一内部中空的N极接线端子座,在使用状态下时,所述L极接线端子穿过底壳的底板并被容置在所述L极接线端子座内,而所述N极接线端子同样穿过底壳的底板并被容置在所述N极接线端子座内。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面板上形成有一朝向下凸起的呈长条形状的按钮保护壳,在该按钮保护壳的下部形成有一按钮保护壳底板,在该按钮保护壳底板上并沿着其长度方向分别开设有一复位按钮通孔与一试验按钮通孔,且该复位按钮通孔与试验按钮通孔均贯穿所述按钮保护壳底板的厚度方向,在所述漏电保护模块的电路板上设置有一呈圆柱形形状构造的复位按钮,该复位按钮向上穿过所述上盖与复位按钮通孔的通孔后探出所述按钮保护壳底板并被容置在所述按钮保护壳内,且在所述上盖朝向上一侧表面上设置有呈圆柱形形状构造的试验按钮,该试验按钮向上穿过试验按钮通孔的通孔后同样探出所述按钮保护壳底板并被容置在所述按钮保护壳内。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面板上设置有二极插孔,且在所述底壳的容置腔的底部表面上设置有与该二极插孔相对应的二极插孔L极插套与二极插孔N极插套,所述L极插套连接片与所述二极插孔L极插套构成电气连接,而所述N 极插套连接片与所述二极插孔N极插套构成电气连接。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上盖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按钮保护壳的位置处形成有一按钮保护壳容置槽,所述试验按钮设置在按钮保护壳容置槽内,在使用状态下时,所述按钮保护壳与该按钮保护壳容置槽相配合,在该按钮保护壳容置槽内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复位按钮的位置处开设有一复位按钮插孔。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电路板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试验按钮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试验按钮电气连接件。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面板的按钮保护壳底板上并且在所述复位按钮通孔与试验按钮通孔之间的位置处开设有一指示灯容置孔,该指示灯容置孔贯穿所述按钮保护壳底板的厚度方向,在所述电路板的朝向上一侧表面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指示灯容置孔的位置处设置有一电源指示灯,且在所述上盖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电源指示灯的位置处开设有一贯穿其厚度方向的指示灯插孔,所述电源指示灯向上穿过指示灯插孔后探入所述指示灯容置孔内并被容置在该指示灯容置孔内。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漏电保护模座内并且在L极接线端子、N极接线端子与电路板之间设置有一脱扣装置。

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底壳的容置腔内并且在对应于其高度方向的近上端端部位置处形成有一圈上盖定位台阶,在所述上盖的左右两侧表面分别朝向下形成有若干个上盖扣合脚,且在所述容置腔内并且在对应于上盖定位台阶的下方位置处开设有若干个与上盖扣合脚实现卡扣配合的上盖扣合槽。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底壳的底壳连接板的下部边沿处形成有一圈面板定位台阶,所述面板嵌套在该底壳连接板上,且该面板的朝向下一侧表面与该面板定位台阶相贴触。

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后,具有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了L极插套连接片与N极插套连接片,实现了三极插孔L极插套与三极插孔N极插套直接同漏电保护模块输出端的电气连接,使得底壳的容置腔内整齐清洁而且不存在电线,布局合理,在提高运行可靠性的同时减少了组装工序并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具有独立漏电保护的功能;此外,部件连接简单,安装维护都十分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中:1.底壳、11.容置腔、111.上盖定位台阶、112.上盖扣合槽、12.底壳连接板、121.面板定位台阶、13.L极接线端子座、14.N极接线端子座;2.漏电保护模块、21.电路板、211.L极输出焊孔、212.N极输出焊孔、213.试验按钮电气连接件、214.电源指示灯、22.L极接线端子、23.N极接线端子、24.复位按钮、25.脱扣装置;3.上盖、31.试验按钮、32.按钮保护壳容置槽、321.复位按钮插孔、33.指示灯插孔、34.上盖扣合脚;4.面板、41.三极插孔、42.按钮保护壳、421.按钮保护壳底板、4211.复位按钮通孔、4212.试验按钮通孔、4213.指示灯容置孔、43.二极插孔;5.三极插孔L极插套、51.L极插套连接片、52.L极插套输入片、521.L极插套输入头; 6.三极插孔N极插套、61.N极插套连接片、62.N极插套输入片、621.N极插套输入头;7.地线插套; 8.二极插孔L极插套; 9.二极插孔N极插套。

具体实施方式

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以图1所处的位置状态而言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实施例一

请参见图1至图3,示出了一种结构改进的漏电保护安全插座,其包括有一具有容置腔11的底壳1,在该底壳1的上部形成有一呈矩形形状构造的底壳连接板12,在前述底壳1的容置腔11内设置有一漏电保护模块2,在该漏电保护模块2的上部形成有一电路板21,而在该底壳1的容置腔11的上部位置处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底壳连接板12的中部位置处安装有一上盖3,在前述底壳连接板12上嵌套有一面板4,在该面板4上设置有三极插孔41,且在前述底壳1的容置腔11的底部表面上设置有与该三极插孔41相对应的三极插孔L极插套5、三极插孔N极插套6与地线插套7。

作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在前述底壳1的容置腔11的底部表面上形成有用于与三极插孔L极插套5实现电气连接的L极插套连接片51,且在该L极插套连接片51远离前述三极插孔L极插套5的一端朝向上形成有一L极插套输入片52;同样地,在前述底壳1的容置腔11的底部表面上形成有用于与三极插孔N极插套6实现电气连接的N极插套连接片61,在该N极插套连接片61远离前述三极插孔N极插套6的一端朝向上形成有一N极插套输入片62,在前述电路板21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L极插套输入片52与N极插套输入片62的位置处分别开设有一L极输出焊孔211和N极输出焊孔212,且在前述 L极插套输入片52与N极插套输入片62的高度方向的上部分别形成有一L极插套输入头521与N极插套输入头621,前述 L极插套输入头521与N极插套输入头621分别嵌设在L极输出焊孔211和N极输出焊孔212内并用锡焊焊接的方式将其连接,从而实现L极插套输入片52与N极插套输入片62同电路板21的电气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在前述漏电保护模块2的下部分别设置有一L极接线端子22与一N极接线端子23,且在前述底壳1的底板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L极接线端子22与N极接线端子23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一内部中空的L极接线端子座13与一内部中空的N极接线端子座14,在使用状态下时,前述L极接线端子22穿过底壳1的底板并被容置在前述L极接线端子座13内,而前述N极接线端子23同样穿过底壳1的底板并被容置在前述N极接线端子座14内;前述L极接线端子22与外部电力的电源火线实现电气连接,而前述N极接线端子23与外部电力的电源零线实现电气连接。

请继续参见图1并且结合图5,在前述面板4上形成有一朝向下凸起的呈长条形状的按钮保护壳42,在该按钮保护壳42的下部形成有一按钮保护壳底板421,在该按钮保护壳底板421上并沿着其长度方向分别开设有一复位按钮通孔4211与一试验按钮通孔4212,且该复位按钮通孔4211与试验按钮通孔4212均贯穿前述按钮保护壳底板421的厚度方向,在前述漏电保护模块2的电路板21上设置有一呈圆柱形形状构造的复位按钮24,该复位按钮24向上穿过前述上盖3与复位按钮通孔4211的通孔后探出前述按钮保护壳底板421并被容置在前述按钮保护壳42内,且在前述上盖3朝向上一侧表面上设置有呈圆柱形形状构造的试验按钮31,该试验按钮31向上穿过试验按钮通孔4212的通孔后同样探出前述按钮保护壳底板421并被容置在前述按钮保护壳42内。在本实施例中,在按下试验按钮31后,该试验按钮31接触到设置在电路板21上的试验按钮电气连接件213,此时进一步地,在前述上盖3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按钮保护壳42的位置处形成有一按钮保护壳容置槽32,前述试验按钮31设置在按钮保护壳容置槽32内,在使用状态下时,前述按钮保护壳42与该按钮保护壳容置槽32相配合,在该按钮保护壳容置槽32内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复位按钮24的位置处开设有一复位按钮插孔321。

进一步地,在前述电路板21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试验按钮31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试验按钮电气连接件213。

在本实施例中,在前述面板4的按钮保护壳底板421上并且在前述复位按钮通孔4211与试验按钮通孔4212之间的位置处开设有一指示灯容置孔4213,该指示灯容置孔4213贯穿前述按钮保护壳底板421的厚度方向,在前述电路板21的朝向上一侧表面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指示灯容置孔4213的位置处设置有一电源指示灯214,在前述上盖3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电源指示灯214的位置处开设有一贯穿其厚度方向的指示灯插孔33,前述电源指示灯214向上穿过指示灯插孔33后探入前述指示灯容置孔4213内并被容置在该指示灯容置孔4213内。

进一步地,在前述漏电保护模座2内并且在L极接线端子22、N极接线端子23与电路板21之间设置有一脱扣装置25,按下前述复位按钮24能够使得该脱扣装置25合闸,当该脱扣装置25合闸时,L极接线端子22、N极接线端子23能够实现与电路板21的电路连接,而在按下试验按钮31后,该试验按钮31接触到设置在电路板21上的试验按钮电气连接件213,此时电路板21上的试验回路被接通,此时该脱扣装置25分断而L极接线端子22、N极接线端子23能与电路板21断开连接;当电器漏电时,漏电保护模块能够迅速将该脱扣装置25分断,此时L极接线端子22、N极接线端子23能够实现自动与电路板21断开连接。

进一步地,在前述底壳1的容置腔11内并且在对应于其高度方向的近上端端部位置处形成有一圈上盖定位台阶111,在前述上盖3的左右两侧表面分别朝向下形成有若干个上盖扣合脚34,且在前述容置腔11内并且在对应于上盖定位台阶111的下方位置处开设有若干个与上盖扣合脚34实现卡扣配合的上盖扣合槽112。

优选地,在前述底壳1的底壳连接板12的下部边沿处形成有一圈面板定位台阶121,前述面板4嵌套在该底壳连接板12上,且该面板4的朝向下一侧表面与该面板定位台阶121相贴触。

工作原理:首先使用者按下复位按钮24,此时漏电保护模块2中的脱扣装置25合闸,L极接线端子22、N极接线端子23与前述电路板21均实现电气连接,外部电力电源通过前述漏电保护模块2的L极接线端子22与N极接线端子23输入,并通过L极输出焊孔211、N极输出焊孔212与L极插套连接片51、N极插套连接片61的连接而将电力输入到三极插孔L极插套5与三极插孔L极插套6,完成对于插座的供电,此时电源指示灯214亮起;当使用者将电器的三极插头插入到面板上的三极插孔41后,插头与三极插孔L极插套5、三极插孔L极插套6和三极插孔地线插套7接触,从而完成对于电器的供电。一旦当插头插入三极插孔内的电器发生漏电后,漏电保护开关2能够迅速分断脱扣装置25,使得极接线端子22、N极接线端子23与前述电路板21断开,从而使得电力无法输送至三极插孔L极插套5与三极插孔L极插套6,此时电源指示灯214熄灭,由此快速切断电器电源,起到了漏电保护的作用。

实施例二

请参见图4与图5,在本实施例中,在前述面板4上还设置有二极插孔43,且在前述底壳1的容置腔11的底部表面上设置有与该二极插孔43相对应的二极插孔L极插套8与二极插孔N极插套9,且前述L极插套连接片51与所述二极插孔L极插套8构成电气连接,而前述N极插套连接片61与前述二极插孔N极插套9构成电气连接。如图5所示,L极插套连接片51的一端与该二极插孔L极插套8连接,该L极插套连接片51另一端形成为L极插套输入片52并与前述L极输出焊孔211连接,前述三极插孔L极插套5设置在该L极插套连接片51上即L极插套连接片51穿过三极插孔L极插套5并与之连接,而前述N极插套连接片61的一端与前述二极插孔N极插套9连接,该N极插套连接片61另一端形成为N极插套输入片62并与前述N极输出焊孔212连接,前述二极插孔N极插套9设置在该N极插套连接片61上即N极插套连接片61穿过该二极插孔N极插套9并与之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除了上述技术特征与实施例一存在不同外,其余均同实施例一所描述的技术特征。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相关技术
  • 一种结构改进的漏电保护安全插座
  • 一种高安全性漏电保护插座
技术分类

06120112718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