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移液器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00:24


一种移液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取液容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液器。

背景技术

移液器是实验操作中常用的药液转移装置,其主要是将一个试剂瓶中的药液转移到另一个试剂瓶或配药瓶中。

现有技术中,移液器密封不稳定,水溶液和有机溶液均可倒吸入密封腔体,导致移液器损坏。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液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移液器密封不稳定,水溶液和有机溶液倒吸入密封腔体,导致移液器损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个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移液器,包括:移液器主体;吸液管,所述吸液管第一端与所述移液器主体连接,所述吸液管第二端与取液尖连接;取液组件,设置在所述移液器主体与所述吸液管之间,包括:推拉杆,所述推拉杆穿过所述吸液管的第一端管口,在所述吸液管的腔体内往复移动;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套设在所述推拉杆上,密封所述吸液管第一端管口;其中,所述密封装置与所述推拉杆贴合面之间设置有润滑油,在所述推拉杆与所述密封装置之间形成油封;通过改变所述推拉杆伸进所述吸液管腔体内的体积,调节所述吸液管的第二端管口处的吸力大小。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装置包括: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套设在所述推拉杆上,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推拉杆贴合处形成第一密封面;第二密封圈,套设在所述第一密封圈外侧,所述第二密封圈与所述吸液管的第一端管口周侧贴合处形成第二密封面;其中,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第二密封圈间过盈配合;所述第二密封圈与所述第一密封圈外侧间形成第三密封面。

进一步地,所述取液组件还包括压板,所述压板套设在所述推拉杆上,所述密封装置安装在所述压板的下方槽内;所述压板上方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成给所述压板施加朝所述吸液管的第一端管口方向的压力。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密封圈为橡胶圈。

进一步地,所述润滑油为防腐蚀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吸液管的第二端管口设置有阻水透气膜。

进一步地,所述移液器还包括:卸尖结构,包括卸尖按钮和卸尖器;所述卸尖器末端呈环状,套设在吸液管上,所述卸尖按钮带动卸尖器沿所述吸液管表面移动,用于推动所述取液尖脱离所述吸液管第二端。

进一步地,在所述移液器主体顶端设置有挥发孔,用于挥发性气体的溢出。

进一步地,所述移液器,还包括: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移液器主体内,与所述推拉杆连接,设置成可调节所述推拉杆伸进所述吸液管腔体内的体积。

进一步地,所述移液器还包括:读数显示窗口,用于显示所述移液器中所述调节装置的压力状态所对应的取液量。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移液器,通过改进取液组件对吸液管的密封和取液组件的取液方式,简化了现有技术中取液组件的复杂程度,同时使得密封装置对吸液管的密封效果更稳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申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液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液器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液器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中:100-移液器、10-移液器主体、20-吸液管、21-第一端管口、22-第二端管口、30-取液尖、40-取液组件、41-推拉杆、42-密封装置、421-第一密封圈、422-第二密封圈、43-压板、44-弹性件、51-卸尖按钮、52-卸尖器、60-读数显示窗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

参考图1、2、3所示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液器100的结构示意图,一种移液器100,包括:移液器主体10;吸液管20,吸液管20第一端与移液器主体10连接,吸液管20第二端与取液尖30连接,取液尖30用于存储药液;取液组件40。

其中,取液组件40设置在移液器主体10与吸液管20之间,取液组件40包括:推拉杆41,推拉杆41穿过吸液管20的第一端管口21,在吸液管20的腔体内往复移动;密封装置42,密封装置42套设在推拉杆41上,密封吸液管20第一端管口21。

具体地,密封装置42与推拉杆41贴合面之间设置有润滑油,在推拉杆41与密封装置42之间形成油封。通过改变推拉杆41伸进吸液管20腔体内的体积,调节吸液管20的第二端管口22处的吸力大小。

通过润滑油密封推拉杆41与密封装置42的接触面,并通过密封装置42密封吸液管20的第一端管口21处,从而使得吸液管20内形成密封腔体,当推拉杆41伸进密封腔体内时,腔体内的空气从吸液管20的第二端管口22处溢出,当取液尖30伸进药液液面下后,将推拉杆41从密封腔体内移出,由于密封腔体内的体积减小,压强变小,药液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从取液尖30的端口内进入取液尖内,从而完成一次取液操作。其中,取液尖30完成取液后,将液体存放在取液尖30内。

同理,当释放液体时,需要增大推拉杆41在密封腔体内的体积,完成一次排液操作。

如图1和3所示,密封装置42包括:第一密封圈421,第一密封圈421套设在推拉杆41上,第一密封圈421与推拉杆41贴合处形成第一密封面;第二密封圈422,套设在第一密封圈421外侧,第二密封圈422与吸液管20的第一端管口21周侧贴合处形成第二密封面;其中,第一密封圈421与第二密封圈422间过盈配合;第二密封圈422与第一密封圈421外侧间形成第三密封面。

具体地,第一密封圈421对第二密封圈422施加朝向推拉杆41方向的压力,使得第二密封圈422与第一密封圈421之间过盈配合,从而使得形成的第三密封面的密封效果更好。

如图1和3所示,取液组件还包括压板43,压板43套设在推拉杆41上,密封装置42安装在压板43的下方槽内;压板43上方设置有弹性件44,弹性件44设置成给压板43施加朝吸液管20的第一端管口21方向的压力。

其中,通过预设弹性件44给压板43施加朝向第一端管口21的力,使得压板43给密封装置42施加朝向第一端管口21的力,使得第二密封圈422与第一端管口21周侧贴合更加紧密,密封效果更稳定。可选的,弹性件44可以是弹簧件。

如图1和3所示,其中,第二密封圈422为橡胶圈,橡胶圈化学物理性质稳定。具体地,在移液器100的使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对含有挥发性物质的液体的移取,当挥发性物质进入取液组件40中时,通常会损坏密封装置42的密封性能,使用化学物理性质稳定的橡胶圈作为第二密封圈422可以避免这种情况。

具体地,设置在推拉杆润滑油为防腐蚀材料。挥发性的气体通常会腐蚀在密封装置42和推拉杆41表面形成的油封,因此需要采用高分子的防腐蚀性材料作为本发明的润滑油。

如图1和2所示,吸液管20的第二端管口22设置有阻水透气膜。具体地,在移液器100的使用过程中,一般情况下,由于操作者的失误操作导致移液器晃动或者倾覆,被提取的药液容易从移液器的吸液管第二端管口22流入移液器100内部,因此,在第二端管口22处设置阻水透气膜,用于阻挡药液液体的流入。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阻水透气膜可以为聚四氟乙烯或微孔陶瓷材质。

如图2所示,移液器100还包括:卸尖结构,卸尖结构包括卸尖按钮51和卸尖器52。卸尖结构用于在一次取液操作结束后,将取液尖30从吸液管20第二端卸下,避免操作者接触取液尖30,造成污染。

其中,卸尖器52末端呈环状,套设在吸液管20上,卸尖按钮51带动卸尖器52沿吸液管20表面移动,用于推动取液尖30脱离吸液管20第二端。

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在移液器主体10顶端设置有挥发孔,用于进入移液器100内部的挥发性气体的溢出。

具体地,移液器100还包括调节装置,调节装置设置在移液器主体10内,与推拉杆41连接,调节装置设置成可调节推拉杆41伸进吸液管20腔体内的体积。

如图2所示,移液器100还包括读数显示窗口60,读数显示窗口60用于显示移液器100中调节装置的状态所对应的取液量数值。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相关技术
  • 一种移液器、移液器充电设备及移液器非接触充电系统
  • 一种气动移液器及气动移液器组件
技术分类

06120112766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