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采用预制板材的多层建筑结构及其建筑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22:42


一种采用预制板材的多层建筑结构及其建筑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预制板材的多层建筑结构及其建筑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将住宅建筑依层数划分为:一层至三层为低层住宅,四层至六层为多层住宅,七层至九层为中高层住宅,十层及十层以上为高层住宅。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高度不大于24m者为单层和多层建筑,大于24m者为高层建筑;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但人们通常将2层以上的建筑都笼统地概括为多层建筑。

现有的多层建筑的建筑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现场施工,不仅加大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且对工作人员的现场工作能力具有较大的要求,此外施工进度缓慢,周期较长,增大了施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缩短建筑周期的采用预制板材多层建筑结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采用预制板材的多层建筑结构,包括若干预制板和现场建筑部,所述预制板包括预制墙板、预制叠合板和预制楼梯,所述预制墙板包括预制内墙板、预制外墙板以及PCF板,所述现场建筑部包括建筑基部、现场浇注部以及混凝土基底,所述建筑基部形成用于安装预制墙板的建筑安装面,所述现场浇注部包括绑扎钢筋以及填充混凝土,所述现场浇注部设置于预制墙板之间,所述预制叠合板铺设于预制墙板和现场浇注部的上方,并配合包围形成生活区域,所述填充混凝土铺设于预制叠合板的上方并形成用于上层建筑搭建应用的建筑安装面,所述预制楼梯架设于上下两层建筑安装面之间。

一种采用预制板材的多层建筑结构的建筑方法,其操作步骤如下:

S1、准备预制板:根据建筑生产规格要求进行预制墙板、预制叠合板和预制楼梯的生产加工,所述预制墙板包括预制内墙板和预制外墙板;

S2、建设建筑基部:该建筑基部形成建筑安装面;

S3、外墙划线定准:在建筑安装面上进行划线,对安装位进行规划,形成安装区,所述安装区埋设有用于连接外墙板的短筋;

S4、建设外墙体:首先进行预制外墙板的安装操作,所述预制外墙板的底部预设有用于与短筋相连的钢筋连接孔,所述外墙板对应于放置于安装区,并保证短筋对设进入钢筋连接孔内,进而利用短筋进行定位,并进一步进行斜支撑的安装,然后进行PCF板的安装,所述PCF板安装于外墙板之间缝隙处,与预制外墙板组合形成完成的外墙体,所述外墙体包围形成内部空间;

S5、内部划线定准:所述在内部空间相对应的建筑安装面上进行划线,形成内部安装区,所述内部安装区内埋设有用于连接预制内墙板的短筋;

S6、安装内墙板:所述预制内墙板的底部预设有与短筋相对应的钢筋连接孔,所述预制内墙板对应于内部安装区,并保证短筋对设进入钢筋连接孔内,并进一步利用短筋进行定位,然后进行斜支撑的安装;

S7、封堵操作:首先将预制墙板的端面存在的开孔进行堵件堵封,然后利用预制墙板与建筑的连接处利用注浆机进行灌浆封堵;

S8、现浇部钢筋绑扎:根据建筑的设计图纸在需要现场浇注的部分进行钢筋的绑扎;

S9、支撑模板安装:利用支撑模板将绑扎钢筋的侧边进行包围限位,进而形成成型模具;

S10、混凝土浇筑;利用泵管将混凝土从成型模具的上方浇注进去,并进行固化操作;

S11、模板拆除:当混凝土固化完成后形成现场浇注混凝土板,然后拆除支撑模板,所述现场浇注混凝土板与预制板配合形成空间支撑隔板,所述空间支撑隔板对空间区域进行包围和划分;

S12、安装叠合板支撑:在空间区域内进行若干叠合板支撑的安装;

S13、安装叠合板:将叠合板依次吊装在叠合板支撑、空间支撑隔板、外墙体的上方,并实现定位;

S14、安装楼梯:所述叠合板预留有上下通道,首先将预制楼梯通过上下通道进行安装定位,所述预制楼梯的两端与建筑基部和叠合板相连;

S15、基础布设;首先叠合板上完成线管的穿设,然后进行钢筋的绑扎;

S16、现浇叠合板;首先利用混凝土对叠合板的上方进行现场浇筑,并凝固形成下一楼层的建筑基部;

S17、重复S3至S16直至建筑完成。

进一步的是,所述步骤S4中,首先在外墙板处进行外支撑架的安装。

进一步的是,所述步骤S4和S6中设置有钢筋校准操作,所述钢筋校准操作用于利用校准件对短筋的存在状态进行调控校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多层建筑实现了预制板件和现场浇注相结合的建筑方式,极大地减少了现浇结构的工作量,大大提升了施工效率,缩短了施工周期,且建筑质量标准更加易于实现统一。此外,批量预制板的生产,更易实现高质量建筑的实现,更易于建筑用材的质量监控,以及实现模块化建筑生产,提升了结构稳定性,降低了建筑难度。该施工建筑方法的节点简单,流程明确,通过重复简单步骤可轻松实现多层房屋施工,便于现场管理,提高效率,施工人员操作的难度也大大降低,有利于预制装配式房屋的推广和运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采用预制板材的多层建筑结构的建筑方法的操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该采用预制板材的多层建筑结构包括若干预制板和现场建筑部,其建筑步骤如图1所示。

S1、准备预制板,预制板根据功能划分包括预制墙板、预制叠合板和预制楼梯,而预制墙板又分为预制内墙板、预制外墙板以及PCF板。上述预制板的是被应根据建筑生产规格要求进行预制墙板、预制叠合板和预制楼梯的生产加工,从而满足所应用建筑中的装配效果,也为后续的建筑质量提供了保障。

S2、建设建筑基部,建筑基部为现场建筑部分,该部分即为常规的建筑地基部分。建筑地基可根据建筑层数以及建筑用地质量进行相应的建设。此时,建筑基部的上方形成用于进行上方建筑的建筑安装面。

S3、外墙划线定准:在建筑安装面上进行划线定位,从而可实现对安装位的预定位规划操作。该划线定位操作为形成与外墙板的宽度相一致的安装区,进而对后续外墙板的安装位进行规范,也易于实现对建筑安装面的预先规划,保证后续的建筑符合预期要求,保证建筑质量以及建筑结构。上述安装区内的建筑安装面通过短筋实现与外墙板的连接,因此建筑安装面对应预先进行短筋的埋设,短筋的一端内置于建筑基部,短筋的埋设长度应保证短筋与建筑安装面的连接稳定性,以及对后续建筑的结构稳定性。短筋垂直于建筑安装面,另一端垂直延伸,形成用于连接外墙板的内套端部。上述外墙板的底部开设有与内套端部相对应的钢筋安装孔。

S4、建设外墙体:首先应对待操作的外墙板进行外支撑的安装,以便于后续工作的进行。该外支撑可为上层建筑的支撑体,也可用于形成建筑工人应用的行走支撑通道。该外支撑的提前安装,不仅分化了建筑步骤,加快了建筑效率,也可降低了建筑的危险系数,保证了工人安全。然后工作人员将处理好的外墙板与安装区进行相应连接。为保证连接效率以及安装质量,在安装外墙板之前会进行钢筋校准的操作步骤,进而对内套端部的位置进行校准。上述钢筋校准操作可利用开设有与钢筋安装孔相对应的板件进行,当其内套端部无法顺利穿过时,则需要工作人员进行人工校正或进行质量探查。当钢筋校准操作符合要求时,然后进行预制外墙板的安装操作,预制外墙板利用底部预设的钢筋连接孔外套定位在短筋处。上述钢筋连接孔和短筋的数量以及连接长度可根据实际工程应用的受力稳定性进行设置。随后工作人员对外墙板进行斜支撑的安装,该斜支撑斜支撑安装倾斜安装在外墙板和建筑安装面之间,从而进行连接限位。然后将PCF板安装在预制外墙板之间,与预制外墙板组合形成完成的外墙体,从而包围形成内部空间。PCF板是两相互垂直的预制外墙板之间的转角位置同平面的两现浇结构承重墙体或框架梁端面之间的连接部位的外侧模板,PCF板由构件加工厂制作而成的具有自保温与外墙饰面砖的复合外墙模板形式的预制构件,将其在施工现场安装完毕后,与内衬通过现场浇注部的现浇混凝土结构模板体系拉结、固定,形成完整的剪力墙模体系。PCF板吊装完成后与预制外墙板之间要有2mm的缝隙,提高施工效率,控制施工精度,降低缝隙后期处理难度,提高工程质量的装配式建筑PCF板与预制外墙板之间施工调节装置。

S5、内部划线定准;于外墙体包围形成的内部空间相对应的建筑安装面进行划线,其操作步骤如上述步骤S3从而形成内部安装区。该内部安装区为与预制内墙板的宽度相一致的区域,进而对后续内墙板的安装位进行规范,也易于实现对建筑安装面的预先规划,保证后续的建筑符合预期要求,保证建筑质量以及建筑结构。上述内部安装区内的建筑安装面也通过短筋实现与预制内墙板的连接,因此建筑安装面对应预先进行短筋的埋设,短筋的一端内置于建筑基部,短筋的埋设长度应保证短筋与建筑安装面的连接稳定性,以及对后续建筑的结构稳定性。短筋垂直于建筑安装面,另一端垂直延伸,形成用于连接预制内墙板的内套端部。上述预制内墙板的底部开设有与内套端部相对应的钢筋安装孔。

S6、安装内墙板:在安装预制内墙板之前会首先应进行钢筋校准的操作步骤,进而对内套端部的位置进行校准。上述钢筋校准操作可利用开设有与钢筋安装孔相对应的板件进行,当其内套端部无法顺利穿过时,则需要工作人员进行人工校正或进行质量探查。当钢筋校准操作符合要求时,然后进行预制内墙板的安装操作,预制内墙板利用底部预设的钢筋连接孔外套定位在短筋处,并进一步进行斜支撑的安装,斜支撑安装时对预制内墙板和建筑安装面进行连接限位。

S7、封堵操作:为保证安装质量,通常预制墙板的侧边通常开孔,进而形成与钢筋连接孔相连通的孔洞,也易于内部空气的流通,保证安装效率。在进行预制外墙板安装时,该孔洞的开孔朝内设置。在进行堵封操作时,工作人员首先利用堵件将开孔进行堵封,进而在预制墙板与建筑安装面的连接处利用注浆机进行灌浆封堵、固化;

S8、现浇部钢筋绑扎:由于已经建筑完成的预制墙板之间仍存在建筑间隙,因此需要通过现场建筑部的现场浇注部从而保证建筑稳定性,而为保证结构强度,需要根据建筑的设计图纸在需要现场浇注的部分进行钢筋的绑扎形成绑扎钢筋,该钢筋的绑扎过程应保证与相邻墙板部件的连接定位效果。此外,现场浇注部不仅可用于预制墙板的连接加固,也可利用现场浇注部形成隔断。

S9、支撑模板安装:利用模板将绑扎钢筋的侧边进行规范限位,进而形成规范的矩形板件腔体,从而保证现场浇注成型质量,即利用支撑模板形成填充混凝土的成型模具。

S10、混凝土浇筑;利用泵管将混凝土从成型模具的上方浇注进去,需保证填充效果,然后进行固化操作。

S11、支撑模板拆除:当现场浇注的填充混凝土凝固后,进行支模板件的拆除操作,此时现场浇注部形成现场浇注混凝土板,从而与预制墙板配合形成空间支撑隔板,对其空间区域进行包围和划分;

S12、安装叠合板支撑:在空间区域内进行叠合板支撑的安装,以保证建筑质量以及建筑安全性;

S13、安装叠合板:将预制叠合板依次吊装在叠合板支撑、空间支撑隔板的上方,此时叠合板在空间支撑隔板和叠合板支撑的共同作用下实现铺设定位,同时在需要进行楼梯安装的地方,进行区域的划分,从而在叠合板铺设过程中预留上下通道。

S14、安装楼梯:将预制楼梯吊装通过上下通道进行安装定位,进而使其两端连接建筑基部的建筑安装面和预制叠合板之间。

S15、基础布设:在预制叠合板上完成线管的穿设,然后进行钢筋的绑扎。

S16、现浇叠合板;首先利用混凝土对铺设完成的预制叠合板的上方进行现场浇筑,进而凝固形成混凝土基部,该混凝土基部作为下一楼层的建筑基部。预制叠合板铺设于预制墙板和现场浇注部的上方,并配合包围形成生活区域,则填充混凝土铺设于预制叠合板的上方并形成用于上层建筑搭建应用的建筑安装面,此时,预制楼梯架设于上下两层建筑安装面之间,以满足生活需求。

S17、重复S3至S16直至建筑完成。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采用预制板材的多层建筑结构及其建筑方法
  • 一种采用预制材料的多层建筑结构
技术分类

06120112907053